六年前,大叔的身份是一名韩国警察,正太的身份一名潜伏在韩国的朝鲜间谍。
俩人在一政治谋杀案中相遇,但并没有正面交锋却彼此都有印象。
六年后,俩人再度偶遇,此时的大叔因六年前的谋杀案侦破失败已被警察队辞退,成为一名寻找失踪越南新娘的私人侦探。
正太从一名工地工人成为了大叔侦探社里一名成员。
俩人都清楚对方的底细,心中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大叔想通过正太寻找到正太背后更大的间谍换取丰厚的奖金,为远在英国的女儿多弄些银子,让女儿的生活得更好一些。
正太想屈身于大叔淫威之下,多弄些银子能与远在朝鲜的妻子女儿团聚。
正太可是在又红又正的朝鲜社会主义国家成长,总是看不惯大叔的资本主义生活作风,大叔开着好车,住着单身小公寓,用着高档电器,吃着汉堡,靠着旁门左道谋生。
正太不断教育大叔要人道、人道、人道,朝鲜社会主义国家最讲人道精神。
在朝鲜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一定少不了,牺牲个人利益来保证国家利益,那些逃往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家伙们都不是什么好鸟。
当正太又一次目睹了那些背叛朝鲜社会主义国家叛逃者的下场,死于间谍的枪杀,正太面对革命战友的枪口时大叔奋不顾身挺身相救,正太心中那个强大社会主义信念开始一点一点的瓦解崩塌,开始怀疑他曾经高尚的信仰。
故事的最后,是正太一家与大叔同乘飞机,坐在头等舱里飞往大英帝国,去更大更腐败的资本主义国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正太开始教育自己儿的女儿“汉堡第一口不习惯,以后就习惯了。
”看来,大叔用资本主义的人道与关爱感动了社会主义根正苗子红的正太,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享乐情怀腐蚀了善良的社会主义为国舍身同志革命精神。
如果说小萝莉可以改变冷血杀手大叔,那么怪蜀黍也是能感化外表冷酷的正太间谍的。
抛开电影里南韩北鲜敏感的政治元素不说,从头到尾没有爱情,单看两个男人的情谊。
前半段是长长的铺垫,后半段开始循序渐进的描述两个男人开始产生感情——当然不是腐片。
整部片子比较流畅,一些大场面冲撞,追逐包括打斗既叫人迷离就叫人看的惊心动魄,所以我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票房如此之高,因为没人愿意进电影院被催眠。
比较好玩的一点是,所有人都紧张刺激的抱着枪跑来跑去或者躲来躲去或者打来打去,只有影子大boss从头到尾都是云淡风情的拿着装了消声器的枪射来射去。
其次姜东元和宋康昊的号召力是个主力,宋康昊是实力派保证,【汉江怪物】跟【密阳】就是金字招牌,而且宋大叔的确演得好,虽然方便面头一点不帅还有点肥,但是他能逗人笑能让人感动,一部片子下来你发现你跟他变得很熟,这就是实力派。
而姜东元负责养观众的眼,脸型发型很不错,鼻子嘴巴很不错,眼睛一单一双不是很大但足以演活内心戏,而且我要大赞一下姜东元在此片中的演技,酷耍的刚刚好,没有过,既能唤起女观众体内的母性,又能让男观众羡慕嫉妒恨。
总之,这是一部比较特别的片子。
韩国电影自从90年代末崛起,变成一股气场非常强大的动感光波在电影界突击——第一道光波是爱情电影,而韩国爱情片通常是韩剧浓缩版,不过相对韩剧的雷打不动套路,爱情片还是比较用心的,除了有闷死人的功能,还能帮助一部分早已老去的人们唤起青涩时期的记忆,然后哭死,反正都是死路一条。
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借本片里的大bossa影子的话说:“南朝鲜的浪漫主义都是废物。
”不知道是导演痛心大众关注狗血韩剧的时候忽略真正好片,还是他本人就是一个讨厌看狗血韩剧的人。
说到导演张勋,韩国新晋导演一枚,曾担任金基德【时间】的导演助理,处女作【电影就是电影】获了不少奖,现在【义兄弟】又让人看到一股异流;第二道光波是韩国情色电影,极其唯美浪漫,生猛动作片看腻了的人有时候反而喜欢去找一些似是而非的假动作来看,而众多情色片中又有一个异类,金基德。
他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他的片子不但情色而且唯美,之所以无敌是因为比他色的没有他美,比他美的没有他色,比他又色又美的,又没有他变态,如果非要卯足了劲儿跟他比,还是弄不出他想要讲的深深的道理。
所以张勋就很厉害了,他避开和金基德相似的内容,他走另条路去了。
第三道光波和第四道光波分是恐怖电影和伦理电影,特别是前者同时拥有东方冒着白气儿的神呼呼和欧美的血腥干脆;而后者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穿上衣服收起笑脸停止谈情说爱的韩国人给你讲道理,而这些道理还是挺深刻的。
2010.5.7哎又是没有图片的电影!
真是!
这部戏完全没有了解过,按说这种特务类型的也不是我很喜欢的,纯粹是为了看姜东元才看的!
但电影还是很有意思的又很多搞笑的戏份呵呵宋康昊演的也很幽默东元就不用说了但为什么东元总是演这些不好的角色呢?!
反正都是命运很坎坷的角色……最后一幕,从楼顶掉下去的那一刹那,我真的有点崩溃,因为看的比较投入,真的就以为东元要死掉一样,哭的相当的伤心,貌似还没这么哭过呵呵,看来,东元,我还是最爱你的!
两个弃子从敌视到相亲相爱剧情漏洞百出但结局温暖的童话北韩真仍人类文明之耻名为国家实为监狱一家一姓之天下那是我们的过去吃不饱饭饿的眼里有光感谢邓公邓公千古!
罗斯福多年前的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东大任重道远邓公啊邓公历史会倒退!
北韩与南韩现状是国家不同政体的样本文明与野蛮只看脚的方向
不能怪我跑题。
您这剧情实在是不给力,明晃晃的政治噱头,又不敢太说。
要说谍战,也没那么多阴谋诡计。
要说动作,除了和流氓群架有点架势,汽车追摩托实在没什么吸引力。
剧情平淡,看了开头,结尾就能猜出几分。
据说在韩国票房不错,我想大部分是因为演员的关系吧。
魅力大叔加美貌少年~这年头,若想成功,先要攻克腐女们的心!!!
两个独身男子,一个大叔(我太喜欢宋康昊了,浑身是戏)工作投入,但运气差点,妻子离婚,也没见他多舍不得,神马时候出柜吧您就。
一个美貌少年,出身北朝,心慈手软,一身正气,身手不凡,最最重要还是英俊帅气,哎呦呦,谁见了不得怜香惜玉一下啊。
结果这俩遇到了,整个就一天雷勾地火,干柴遇火药,那火花兹啦啦,想忽略都不行!!
那基情暗涌的台词,什么“我对女的不敢兴趣”,什么“你叫我一声哥”,什么“把你留下什么能赚更多的钱”,这是赤裸裸的告白!!!
那直白的动作,不但给大叔做饭炖鸡,还把自己碗里的鸡腿给了大叔!!
我泪目了,这是多么温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啊啊!!!
不止这些,最后就直接睡一起了!!!
导演你太坏,强烈要求补一个大叔扑到少年的镜头!!!
男版史密斯夫夫,先认识,然后住一起,然后互相猜忌,然后同仇敌忾。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因为6年轻的惊鸿一瞥,短暂的相遇,不过是普通人的擦肩而过,可他们偏偏就记住了彼此的脸!!!
缘分呐,这就是赤裸裸的缘分呐!!!!
要说剧情没张力,那是真没张力。
刚同床共枕,就反目成仇,小受脸翻得比书还快。
不过没关系,大叔的心已经是你的了,小受也不舍啊,结果居然尾随大叔进了警局,真是感情用事,作为专业间谍,您这不是自投罗网是神马????!!!!
然后片里唯一的反派树姥爷突然蹦出来帮打鸳鸯,没关系,导演政治谍战片能拍成这样,最后当然也能自圆其说,小受最后也无法对大叔下手,不惜重伤自己的手,给大叔心疼的脸都白了,真是刺在你身痛在我身啊啊啊!!!
至于最最狗血的结尾,所谓一家三口的笑容,我们就心知肚明地忽略吧,就让一切定格在小受和大叔那深情地四目相对中吧!
无意中买的一张碟,放在家里都快落灰了。
两个男主角都认识,所以才买来看看的,近来韩国也拍了不少水准很高的影片,相对国内一些靠炒作卖票房的电影,他们的电影更具备一定的内涵。
而这部电影在韩国超越《2012》、《阿凡达》票房宝座的奇迹,更让我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
开始以为是个碟中碟类型的题材,但后来才发现原来带着南北朝鲜的故事背景,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会在韩国的票房那么高了。
所以大家不要被之前介绍的噱头所忽悠,它只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碟中碟影片,南北朝鲜的人爱看罢了,呵呵。
影片描述的是一个朝鲜的杀手,到韩国来刺杀所谓的“叛国者”,遇到了韩国特工的阻击后,任务成功却意外失散。
于是两个主角一个在异国他乡流亡了6年,另一个被问责、并踢出特工队,做了6年私家侦探(专门帮人找外地的逃跑媳妇的差使)。
6年后一次偶遇,自以为对方不认识自己的两个人,又下意识的重新开始任务,并假装建立起兄弟关系,意图继续刺探对方的情报。
相处的过程中,得知了一些表面背后的感人事实,于是由敌对变友情,有了友情又不得不敌对,交错复杂的感情,让人看了心酸⋯⋯类似的题材,之前看过《太极旗飘扬》(张东建演的,票房也是相当的好),《北逃》(车仁表演的)。
让我们这些外国人逐步了解到南、北朝鲜之间发生的许多故事。
他们本是同根,却变的敌对,一边富裕、一边贫穷的现状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差异,让朝鲜固执的认为只要本国的人去了韩国,就是叛国!
这部影片把两个不通立场的特工,安排到一个屋檐下。
复杂的人物心理是很难拍摄的,他们假装兄弟,却互相监视;查出结果,却又被对方感动;好不容易想化敌为友,却又再次面临生死抉择。
一层又一层的阐述出人性深处的一种微妙情感。
再看看中国的一些所谓的票房大片,实在是显得苍白空洞、流于形式。
为什么我们的导演们抓不住这些细节的东西,为什么挖不了那么深呢?
真是可惜阿。
影片中两位演员的表现也算是不错,一个是《汉江怪物》的男主角,演技了得。
另一个是俊美的新生代演员:姜东元,早期的《狼的诱惑》就对他印象深刻了,如今他更是展现出类似吴彦祖身上的冷血气质。
总的来说,虽然不是想象中那么精彩的大制作,但却拍的很细腻,值得细细品位和思考。
其实故事剧情很扯蛋,什么间谍啊,什么侦探,貌似还有个幕后Boss,真真假假也分不清,但还是上有一份真情所在,家人兄弟什么的还是很重要的说。
我忘记是谁曾经说过有关韩国电影中男性角色的话了,但就因为那句话我看《电影就是电影》,未曾想,这是那部电影导演的第二部作品。
哦,忘记说了,那人都曾经说过什么,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只有在韩国的电影中还可以看到纯男人的那种粗鲁,就是很Man的血性场景,比如可以看见男人不修边幅以及极其暴戾的打斗场景,所以亚洲的男人们最男性的元素,也只能在韩国电影中还可以一掠痕迹,而比如亚洲的日本都已经开始接近女性化的阴柔,而国内电影中的男性更多的都是大腹便便的,油光水滑让人想起荷塘中的青蛙。
所以,女人们是不是会有些怀念,那有些头脑简单只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大男人形象哪,这个我不能断言,至少我还很喜欢那些比较唯武而行的干练舞蹈,那里挥毫的不仅仅是男性荷尔蒙的嗅渍,而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高昂的展示,正因为缺乏吧,所以才会被像这样的描述吸引,也才会去看看这些充斥着男性动物们那本有的血性的电影,究竟又会是一场怎样的情感交合和自由的最大向往。
只是这部电影多少让我有些失望,不仅仅没能达成像《电影就是电影》中的极端对立,以及苏志燮那般阴柔忧郁却带着原始冲动的霸道,也没有那极端二元分置线的立场分明,虽然带着一丝关于自身国家分裂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所谓和谐的探讨,但终究没能将此两者做一个更好的结合,不像《欢迎来到东莫村》那样的温馨壮烈,也不如黑白两道兄弟情深的意切,有些飘忽了。
不过,就算这样,还是传达出了在不同政治体系下,关于国家以及组织的大体信仰和信赖下,在两个男人之间来了这么一场错位不定的,折磨和挣扎。
一个是以原则和规则为标准的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情报局警察,一个是在以国家组织为最大利益标准下的间谍,他们在杀人以及抓人的两个极端现实中,相遇而插肩而过。
最后却因为命运的巧合成为同居者,那个资本主义下的成为只为钱而生活的私人侦探,而那个看似无所不干的却成为了弱小者的维护者,这就像是一场讽刺喜剧,两个好像有些格格不入的人,就如同电影中的那些放弃华丽打斗场景,而选择了正常人的打斗方式,并附上一段谐趣横生的音乐,怎么看都似乎是在看一段,有关个人之间的兄弟情,却无关所谓的庞大国家体系,但是打斗的本质却没有任何的折扣,不是半吊子,这也是作为男人应当遵守的最低底线。
故事情节基本没有什么悬念,唯一的看点便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兄弟情如何铺陈,看来这方面的题材是导演所喜欢的,或者是他所想要探究的,或许他很想知道,如果人物的背景以及生活的环境不同,是否会对所谓的兄弟情有所影响。
再者便是,如此拓展开来,也顺便深究一次,关于人性在自身体内以及不可脱离的国家地球这样的格子内,是否真有那种如范蠡般成功脱壳的平凡人。
终极所想,人是否可以善良的保护自己以及家人,在罪恶来临之时,还依旧保持一个善良的本质,而非扭曲的人格撕裂,然后为自己和家人找一片宁静的土地。
2010-5-8
“喂,基俊,叫我一次哥吧!
”“算了吧,跟老板叫什么哥啊?
”“就叫一次吗,我这么”“才不要”“这家伙,算了 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当看到这段对话的时候,我感到了字幕君满满的恶意与基情。
当菊花还是一种花,当“基”后面还没有“佬”,当直和弯还只是形容形状,我多么怀念那个纯真的年代QAQ。。。。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或者说,我是。
虽然大饼脸大叔已经成为我最爱的面孔之一,可是每次当我点开《杀人回忆》《我要复仇》《亲切的金子》之类被无数人称赞的他的作品时,总是在片头刚过就又点下了暂停。
然后又去翻那些看起来似乎一般般的片子,当然 还是他的。
突然想起小时候把吃的藏在床下,一直藏到发毛了,还不愿拿出来。
关于故事:南北对峙是韩片所特有的题材,地理位置与血缘上最接近的人,却是意识形态上差别最大的人。
有时候会想,意识形态真的那么重要么?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马克思和凯恩斯没什么区别,都是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罢了。
旗帜,口号,信仰,理论所带来的 更多的仇恨和鲜血,而不是某些人所允诺的幸福。
为了消除仇恨而增加更多仇恨,为了以前的鲜血而流下更多的鲜血。
更可悲的是死去的,总是卑微如草芥的“民”,而获利的却总是那些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的统治者。
我并不拒绝奉献和忠诚,我只是不想奉献给肉食者和他们所要的忠诚。
关于电影:双雄斗演变成老少配,演技加颜值。
相比起同题材的其他片子,整体节奏更加缓慢,温和,当然是相对的。
谍战的故事主线在轻喜剧般的气氛中不断稀释,看到最后几乎全靠演员本身来支撑。
大团圆的结尾更是将 最后部分堆积起来的气氛清洗一空。
只能说不算浪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关于大饼脸大叔的闲扯:真的要在国内找个一个和宋大叔同一个类型的,可能也只有葛优,葛大爷了。
戏骨,老油条,驾驭各种类型的角色都游刃有余,还都是各自国家电影的符号级面孔,自身已经成为片子质量的保证等等。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葛大爷演爱情片还能看,毕竟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他的拿手好戏。
但是看宋大叔谈恋爱真的是胃疼,《蓝盐》看了几次都没看完。
“很久之前有棵树,还有个很爱那棵树的少年,他每天都会来看这棵树,捡走凋零的树叶,一片 两片......”好吧我承认,我只是在凑字数。。。
两人共同寻人谋生的那段最感人,尤其是没钱付报酬的家属给这哥俩送上一车瓜果蔬菜外加一只大公鸡、俩人在车里忙不迭地捉鸡的一幕,小人物的无奈让人在一笑中不免心酸。
被组织抛弃的落魄特工,没钱娶媳妇只好到越南“买”老婆的下层百姓,这些人为生计所迫而交织在一起的命运构成了一副戏谑又感人的画面。
南北对峙几十年,本是同宗同源却是“至今枪炮声仍隆隆”,今天导弹试射,明天擦枪走火。
上层利益集团掣肘不断,普通民众依然默默承受着各自的喜怒哀乐。
甚至不同阵营的特工也能冰释前嫌,成为兄弟。
可见政客们所谓的政治,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我想起一张照片,在巴以边境的检查站,以色列士兵与巴勒斯坦警察在一起相谈甚欢。
普通人在意的只是能否给自己爱的人幸福的生活。
结尾那场遭遇战中姜东元那一刀刀捅向宋康昊不由地让人一阵阵心碎。
因为他不只是为了意识形态和一个虚妄的“祖国”,而是担心不这样做则留在国内作为人质的家人会惨遭戕害。
个人在时代和社会的裹挟中身世浮沉如雨打浮萍,自己爱的人不能保护,甚至不得不将刀枪对准帮助过自己的友好人士,这是怎样的悲哀呵。
好在那几刀见血不见伤,影片最终在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皆大欢喜中结束,也算安抚了一下我等庶民的无奈愤懑之心。
为了宋大叔,强忍着看了一个多钟头
确实很爽,很有爷们儿气息!
巧妙的把政治因素融入到了电影里。冷酷和干脆都有,难能可贵的是,一片黑色中有不动声色的幽默点缀。从去年到今年看过的韩国影片中可以排上我心目中的top10
“如果说小萝莉可以改变冷血杀手大叔,那么怪蜀黍也是能感化外表冷酷的正太间谍的。”这句很好!
其实我挺失望的
我沉默。韩国电影果然自成风格。哎,间谍枪战飙车,都能拍出不同的味道。看惯了美国大片儿够酷够冷够干脆利索的风格,猛的一看他们就是七手八脚乱七八糟手忙脚乱而且还笨笨的样子——好像什么事都搞不定。韩国味很足啊!真无语。看在姜东元还是够帅的份儿上,忍了!最后那个越南大佬都被降服了。牛B!
有点浪漫主义,但拍摄还是较为流畅,最喜欢还是其中带喜剧色彩的表演,像润滑剂一样撑起整部影片,当然这其中最大的贡献当属宋康昊了。
一个貌似不烂的烂片韩国电影总是很能糟蹋好题材
大饼脸叔叔的大饼脸真性感
看到一句话无比赞同这电影只有宋康昊的演技和姜东元的脸蛋所以一样一星... 才知道原来姜东元81的啊,一直以为是85后呢
嗷~好想看姜正太拥吻宋大叔呃~~
朝鲜特工一半都在韩国拍电影。
洗脑片拍成这样也值得中国人学习了
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浪费资金 2星是为了祭奠我看本片所浪费的时间
南北棒子,一丘之貉。
韩国电影每年确实就那么几部是可以看看的 数量跟港片差不多~ 这部显然不在可以看看之列~
没什么亮点南北合作
姜东元说我不喜欢女人,哈哈哈哈哈。姜东元的演技实在不行,但脑残粉不看演技。
真是混乱的朝韩啊……
宋康昊和姜东元果然很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