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电影给人的整体感觉来说,这是一部夸张到恰到好处,给人带来欢乐但是还能让人反省思考的一部电影。
“道歉”这样的题材也是非常少见的,比较有新意。
片中的六个故事,各个看似是分开的小节,其实有是串联在一起的,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感受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道歉的方式。
“下跪”在东方人,至少在中国人和日本人眼中是最高级别的致歉仪式,是表达自己最深最真挚的歉意的方式。
所长也以此为工具,几乎是百战百胜。
然而,在蒙坦国人眼里,这确实最大的侮辱。
所以,是否我们应该思考,你所认为的道歉方式在对方眼里是不是诚意的表现呢?
对方能接受你的“跪”吗?
又或者是对方比较相信朴实的话语还是长篇大论的致歉词呢?
我们表达对别人的歉意是首先需要考虑到以他人的认知为主的。
二、道歉的作用。
道歉有用吗?
犯了错误的一方真的需要道歉吗,即使道歉之后,受伤的那方又会觉得心里获得安慰吗?
或许,最好的良药还是在于时间吧。
所长执着于船木师父的道歉,不依不饶那么多年还是没有结果。
尽管最后船木遇到了典子,主动地到事务所来向他道歉,但是那一刻所长并没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他执着的那份歉意其实早会被生活的各类事情消磨掉。
最好的道歉就是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就够了。
幽默诙谐之中道出了道歉的本质。
分段的故事通过巧妙的人物关系串联起来,作为喜剧片,虽然超过两小时,却因此并不会觉得疲劳。
最后的歌舞也是很棒,赏心悦目。
这部片子厉害在于,在展示了看似简单的道歉蕴含的很多技巧之后,继续向上探究道歉的真谛:道歉的形式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够化解对方怨气并重新赢得信任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心诚。
问题不在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和所要掌握的技术细节上,而在于正确认识对方将所未所接纳之际,内心所洋溢起的赢家情绪。
不管对方是否接纳,道歉的那一方显然占据了控制权:一旦启动了手刹,就算列车无法停止行进也没有关系,——那将是自然灾祸而非人力所能控制。
道歉者,盘跪着的家伙,等待神明抬眼的偷笑行家。
除此之外就都是没有难度的模仿。
了解对面的人这是第一步:生活规律、童年阴影、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有无重大创伤性情史乃至对动物的热衷程度。
吃也很重要,这将成为选择在哪儿进行道歉的重要参考。
道歉应选择在潮湿的天气下进行。
如不幸生活在阿塔卡玛沙漠,请注意不要做出难度级别较高的道歉,令您和您的朋友蒙受不必要的水分流失。
怀厄莱阿莱有人写信抱怨,由于当地这种极适宜道歉的天气,反而导致了不幸的增多,比如,他这么写道:“……所有的重要文件都完了!
这是本月第三十次!
你能想象吗?
”降雨最为强劲之时,你能看见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是每隔一米就上演着一幕沉默的较量之戏。
由于很少有人使用雨伞——这毫无疑问预示着道歉的失败,天空就都还看得见。
如果有人乘坐热气球旅行经过此地上空,就会发现城市像打着漫射光的舞台般凝固着,唯有雨滴打在致歉者和被致歉者的脸颊、肩膀和皮鞋上所交织的混响。
尽管没有追光,每个人却都坚定地相信自己才是主角。
这不是唯一的观景方式,甚至不是最好的。
所有刚刚踏入此地领土的人,都将在城市外围看到:每一栋建筑物的窗口都是一幅爱德华·霍普的景观画。
你瞧,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在室外进行道歉。
只有那些对此还抱着热诚、没有丧失新鲜劲的、同样也意味着浮夸的年轻人,会将他们的头几次道歉安排在大街。
这样,每天在街头不约而同的致歉工程,竟而成为了此地重要的文化景观,政府不劳而获了大笔旅游收入,并将其投资在改善居民居住和出行条件上。
后来我们听说——尽管不一定准确,其中一个有关高层楼房屋顶的排水改造项目意外导致本地降雨量陡降,轰轰烈烈的景观式道歉也就慢慢消停了下来。
人们的生活重回轨道,不,应当说第一次走上正轨。
而气候研究院的专家们则各自悄悄地疯狂研究起那个排水改造项目中的每一个自变量,企图弄清楚究竟是什么解决了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饱受雨水折磨的难题。
“这不过是一个科学常识”,那个曾经写信抱怨的人又寄了一封信过来,“能量守恒定律。
”他斩钉截铁地判断道。
他还随信附了几张照片,“这里离我们这儿不过一公里!
你能相信吗?
”他花费了大量力气描写那个和怀厄莱阿莱几乎一模一样的城市,我们几乎要认为那不过只是海市蜃楼。
可他又笃定地说,由于大雨,那里的人每天都在街头上演致歉戏码,仿佛嘲弄般复制着怀厄莱阿莱之前的一切。
那里的风沙均匀分配,看起来像是一座真的城市。
我们本可以从照片中找到一些证据,可这封信在路上拖延的时间太久,当我们打开时,纸张干涸得刚刚展开看完一遍就灰飞烟灭,照片则褪色得只剩下一片空白。
如果您不住在上述两个地方,抱歉,也许是三个中的任何一个,平时只要注意携带蚂蚁即可。
道歉时最好不要穿高领衣物,这会掩盖住低头时浮现的双下巴,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冯特,一位声誉卓绝的德国心理学家,在海德堡大学担任生理学讲师期间,第一次发现双下巴对人类产生同理心的关键作用。
有些时候,甚至是致命性的。
有些狡猾的家伙懂得利用化妆技术来打造醒目而得体的双下巴,使对象很快陷入对自己泛滥的同情中,并获得他们的原谅。
只要掌握如何在下颚骨附近制造合适的高光和阴影,任何一个人本都可以这么做。
但这个关于双下巴的秘密显然被人别有用心地隐藏了起来,仅在少数上层阶级的人群中秘密流传。
如果细心观察历史上那些战败国元首同战胜国元首的合影,您可能会有所发现。
有许多人喜欢在道歉时采取辅助性动作,双手合十、狠命抓住对方的衣服下摆、摸自己的后脑勺或是长跪不起。
说实在的,这并无任何帮助。
几乎所有人都天真地以为直视对方的眼睛会有助于获取对方的原谅,他们完全搞错了。
道歉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同情、原谅或是理解,而是进入一种合约式的语境,使得双方共同步入一种深入灵魂的交流。
尽管在今天,这短暂时刻所生产出的效力并无多少用处,随时间流逝很快会消失。
但和大多数短促却令人享受的极乐一般,也足以使人沉迷其中。
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有关协议的牵制下警告各位,道歉有害身体健康。
一次成功的道歉应以“我真喜欢你呀”、“我也喜欢你”为双方的结束语。
若是在已经打算分手的恋人之间进行,则不必在意。
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道歉是针对两个以上、甚至是一个大型团体所进行,这时,应最好使用扩音器。
2014.4.3
如果仅仅从影片本身来看,也许不应该力荐的,但仔细想一想,感悟颇多。
最初的感觉是井上真央终于成为一个女人了,其形象穿着有了成熟女性的特征,真不容易。
其二是佩服宫藤官九郎的编剧水平,几个故事在时间空间上完美结合起来,所有的伏笔都得到了绝妙的整合交代,毫无牵强之感。
真是太出色了。
其三是片中的道歉行式真是太有才了,甚至我在想谁才是真正的道歉大师,是黑岛让,还是仓持典子,还是片中的其他人。
但如果仅到此层,也就推荐就行了,问题是当我看到最后关于日本的最高规格的道歉却是蒙坦王国的最大渺视,而蒙坦王国的最深刻的道歉却让日本人(其实也包括我们)哈哈大笑,我颇为有感触。
道歉是日本非常平常的行为,“对不起”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可是为什么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觉得日本人没有对中国深刻道歉呢(日本人认为已经道歉了)?
片中的蒙坦王国是否影射着这个问题?
我觉得对于日本文化来说,“对不起”本身就意味着问题的结束(“我已经说了对不起,那说对不起的事也就应该得到原谅了”),可中国文化却不是这样理解,“对不起”只是道歉的开始,我们还要看“对不起”以后的行为再决定是否原谅。
正是这两种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了两国(应该还包括韩国)在历史问题上总无法真正沟通,都互相误会了对方。
这与片中何其之相似。
我们以及日本人是否应该真正学会理解对方的文化、观点。
当我们在嘲笑或者厌恶他人之时是否应该真正思考一下自身。
也许道歉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自内心以及真正了解对方,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道歉大师。
起先是朋友提起《道歉大师》这部电影,大意是人类总是喜欢被夸奖和奉承而最重要的还是人与人理解与沟通的层面。
介于夸奖与奉承这两项技能我一直连熟练度都无法达到,遂在第二天抱着认真学习的端正态度撸完此电影。
霓虹的搞笑电影真不是一般人能hold住的,演技浮夸剧情夸张,氮素霓虹的电影就喜欢用浮夸的表象使劲给人类体面的外表啪啪啪打脸,尤其以讽刺社会现象和人性最为拿手呢磕着瓜子看完的我觉得:果然不负众望呢!
在哔哔观后感前还是想认真的叨叨一句:既然你们深谙道歉这一行为的终极奥义,什么时候能端端正正跪着给中国人道个歉?
电影不剧透,就是几段道歉委托巧妙的穿成一个大的故事。
由组成一个大故事的小事件里我们可以看到花式作死、花式愚蠢、花式自大(除了为了父母打人的那个小事件)的一群人。
其实很容易理解片头那句: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和法官干嘛?
我理解电影最终想说的是:道歉只是一种弥补,一种很不体面的弥补,却是对事件本身没什么用。
因为搞砸了就是搞砸了,你的傻×伤害到对方就是伤害到了,能做的就是不要再干这种又让人不开心自己又得做孙子的事儿。
是否道歉了就必须得到原谅?
道歉是不是很划得来的一件事?
你的道歉人家是否接受?
你为什么要做一定要道歉的事?
你会犯这样的错是因为你蠢,可你为什么要这么蠢?
以上问题都是在《道歉大师》的小故事里衍生出来的,并且“道歉”这一行为在电影里能看出来从最开始一个很单纯的行为逐渐演变成一项具又目的性、功利性的工具。
玩儿的好的人能够熟练利用“道歉”完成很多自己即使知道是错的但是仍然要去做的事情,带着“反正最后只要道歉就能被原谅”的心态。
道歉了就必须得到原谅吗?
人家不愿意原谅你你又要怎么样?
裹挟着道德绑架对方,逼着人家原谅你,哎呀我都说对不起来你还要怎么样啦我还真不信生活中没有这种臭傻×电影里的事件让看的人慢慢感受愚蠢伴随着自大的这个小恶魔从身体里钻出来控制人类思想后所犯错的错误,然后再更加吃力的将自己犯的这个错弥补回来,自己造的孽真是跪着也得处理干净啊人类啊,是多么喜欢“仪式感”的一群人啊前阵子知乎也有关于仪式感的讨论,有了“仪式”基本上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其实有些人是不在意的,但是你拉开排场这么捯饬一回,到底还是受用的。
“仪式”这种东西伴随着文明一起那么久都没进化掉,存在即合理啊。
至于夸奖与奉承,这是两项用好了能OT的输出技能呀,不过仔细看看电影里的例子还有点儿反噬?
锦上添花是可以,雪中送炭那是办不到的。
可是不要忘记杜月笙大佬的名句: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其实,这句话的来源我很怀疑,网上这么说就先这么用吧,道理是可以用的)介于我认为自己还是愚蠢的人类,看完《道歉大师》后森森觉得:还是老实做人,虚心处事。
排除人为找事儿层面,我真的不能够担保我在上面的情况下不愚蠢又自大的犯事儿,将犯错率降低才是真·解决方法。
最后,我觉得看完这片子口怕的一点是:其实大家都很会道歉,但是都会把道歉作为事后应急工具使用,因为伤害别人的同时事儿做成了,你还能得到原谅。
多有性价比的一件事儿遇到较真的人不原谅,道歉的可以再激进点儿的,你不原谅我真心实意的道歉?
那我以!
@#¥%……&*()的方法谢罪!
这种时候我想如果是我,我会递他一把刀,自己拿一把:好啊,那切腹谢罪吧不要有心理负担我给你当介错人好啦呵呵,道歉有用,要警察和法官干啥?
主人公黑岛让开办了一家“东京道歉中心”,希望将日本的谢罪文化发扬光大。
他起初坚信道歉的形式最为重要,于是设计了从下跪到送礼,从写信到表演等各种道歉方式,形式多样且极具创意。
在他的精心策划和悉心指导下,客户们通过表情管理、台词设计、肢体语言和场景调度,化解了包括黑帮纠纷、职场性骚扰、明星丑闻等一系列危机。
但是,随着案例越来越复杂,危机也不断升级,程式化的鞠躬、下跪等道歉形式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黑岛让的花式操作再也派不上用场。
这是因为,女儿被父亲忽视和否定的痛苦,顾客受到怠慢的失落,本国文化遭受误解的震撼,这些伤害用再花哨和隆重的仪式也无法解决。
毕竟,仪式只是形式,无法真的触及内心,在文化存在隔阂的情况下,仪式性的举动反而会不断加深误解,增加矛盾。
最终,奇怪又可爱的“腋毛自由女神”立了大功,它解释了父亲心头的疑惑,勾连起各个案例之间的联系,又让国际危机化解于无形。
那一刻,所有的情绪都集中奔涌,所有的误解都得以消逝,所有的错误都得到谅解。
本片其实是对日本谢罪文化的反思。
性骚扰者的道歉,其实是换了一种方式油腻;明星夫妇的道歉,其实是各怀心思的展示;“土下座”(下跪磕头)作为道歉和谢罪的最高规格,在外交中失灵,反而引起更大的风波。
这些形式化的道歉非但没用,反而有害,因为它们本质上是一种表演,道歉者只是为了挽回利益或面子,而非真心悔改。
道歉需要的是真心,父亲需要真心理解女儿的所作所为,政客需要真心懂得对方国家的传统文化。
至于黑岛让创办道歉中心的初衷,并不是赔偿金和整改措施,而只是为了等待来自肇事者的一句道歉。
道歉是人际交往、国际交流中的极端形态,令人畏怯,却又不可或缺。
在人性的复杂和文化的差异面前,道歉永远无法被简化为技术或仪式。
它需要形式的郑重,更需要真心的重量。
由本片很难不想到中日韩三国之间关于侵略战争谢罪问题的死结,日本始终困于道歉的形式,而中韩两国期待的却是真诚的反思。
每次看日本电影,都要深深慨叹日本民族的怪。
尽管身为邻国,文化故有相通之处,何况东瀛两度取经中华,连文字和传统都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作为中国人的我还是反复被日本人的奇妙思维和行为不停地雷到,很多时候也是被震撼到。
所谓礼仪之邦,中国那早已是昨日黄花。
被长期敌视和藐视的大和民族的确已经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精髓与西方多国的长处优势化为己有,他们将一切学到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和极致,以至于达到了超级变态的程度和违反人性的境界,让各国人民瞠目结舌,叹为观止,进而哑然鼓掌致以敬意——毕竟这样奇怪的群体实在是地球上的一出好戏,而这个岛屿上的国民的确严于律己,像蜂群一样团结而有序,像蚂蚁一样勤恳而规矩。
这样的民族,必然优秀且危险。
日本对道义和侵略的崇尚始终保持在中国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三国时期,崇拜强权,热爱公理,信仰礼教;而中国的国民性,已经离这个气血方刚的时代十万八千里了。
道歉大师的种种恶搞虽然在自嘲日本文化固有的虚伪和形式主义,但是无奈民族的优秀特性可谓瑕不掩瑜,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大跌眼镜以后自愧弗如。
首先,日本人注重道歉的形式,已经比国人普遍的傲慢态度进了一步,即使在这个自我为上的时代,下跪这样的最高级道歉形式依然存在。
其次,片中的明星父母可以欣然为儿子向国民致歉,尽管流于表面却仍比当下中国的演员蛮横有理要强上百倍。
在泰坦尼克号上一个日本男人伪装成女性侥幸逃生,回到日本后遭到社会的强烈谴责连工作都找不到,这样的正义在近百年的中国是不会发生的。
最让我惊叹的是,片中因为一个厨师没有当面向顾客道歉,火到爆的拉面馆会三番五次跑来致歉和理赔,最后居然会沦落到倒闭的程度!
这样的神话在几百年后的中国也是不会发生的。
日本人、欧洲人和美国人到今天也还是瞧不起中国人。
虽然华人已经全球遍地开花,掉一个飞机必死至少一个中国人;虽然中国的经济和大国地位已经不可小觑,没了中国全球贸易都转不动;虽然咱们历史悠久丰富,文明源远流长,人才时代辈出,可是你知道滴,在世界面前咱们还是不如一个小日本,这一点也不奇怪:日本很小,不过日本人有节操。
中国人很多,可是没节操的人太多,致使中国自身也成为一个没节操的国家。
日本人一天到晚道歉,可是在大的事情上,比如侵略东亚东南亚各国,比如参拜靖国神社,比如争执钓鱼岛,日本人可是一点不让步。
日本和中国的区别很多,然而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日本表面上很柔软,其实很硬;中国看起来很强硬,其实很软。
群众是健忘的,所以政府总是不忘记认真提醒国人对日本侵华的深仇雪恨,所以百姓们都忘记了离我们更近的那一层伤疤,是我们自己人带给我们的。
关于那一场灭绝人性的运动,至今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向国人谢罪,而民众也把这一笔债忘得精光,所以说我们的民族直不起腰来,真真是一点点也不奇怪。
哈哈…… 我们缺少自嘲精神,我们也不愿意道歉。
负荆请罪的传统,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感觉这部片子总体上有点夸张了,泪点还是靠打亲情和温情牌,片中还提到了流星花园里的那句话: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和法官干什么。
不过,显然道歉是很有用的,如果做错的一方能够发自内心地道歉,真的可以少麻烦警察叔叔和法官大人。
最后那种最高级的道歉方式,有些滑稽,场面上很感人,但是感人的一点却是一对父女终于在这场道歉盛宴中冰释前嫌了。
感觉以国王的名义道歉并不见得就是最高级的,发自内心的道歉才是最真挚的,不然跪在地上一万年也不行 。
PS:很激动地看到了风韵犹存的松雪泰子,曾经因为她演的mother而在深夜流泪,这次看到她演的是一个有点二的妈妈,还是很激动的,爱她!!!
“老实人”阿部隆史又一次扮演了一个呆呆。
这个名为黑岛让的中年男,从小就喜欢在各种赔礼道歉中获得满足感,长大后努力寻找客服人员、服务员这种受气又经常要道歉的工作。
最后索性自己开了家公司,当上了“道歉师”,就是帮助人们去赔礼道歉。
这种奇葩的职业也只有日本人想的出来。
虽然“流星花园”里道明寺早就说过:“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但是在日本,的确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说“丝米妈赛”(对不起)。
而“下跪”这种我们看来只有对祖宗做的事情,他们也常常不当回事,做起来干脆利落。
往往说着说着,就腿一软,令人惊叹。
影片前半部分很精彩。
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相互还有关联。
可惜后半段有点乱了,虚假造作中努力煽情,有点讨厌。
男主所创“道歉公司”的广告宣传语很夺人眼球:“下跪,这种拥有最强冲击力和说服力的赔礼方式,长久以来深受日本人喜爱。
但是,有一种超越下跪的究极道歉方式。
” 看到最后居然编不下去了,男主竟然坦白说“无能为力”。
然后,搞出一个傻傻的“胳肢窝毛乱蓬蓬”,莫名地其妙。
还好我从小擅长做阅读理解,没主题的文章也能提炼个中心思想。
姑且认为这片的蕴意是“超越下跪的究极道歉方式,其实就是你真心觉得自己错了,然后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去真诚道歉。
” 这是交作业的答案。
私下里觉得这部电影很讽刺。
一个国家,由普通百姓到政府官员,看上去通情达理,动不动就赔礼道歉。
其实只是满足个人的欲望,并不真正理解对方,甚至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
综艺娱乐频道有个节目叫“生活大不同”,介绍各国风土人情。
这种节目很不错,只有多了解世界,明白世界其实有很多“不同”,才能由心理解各国人民,用心建设一个“大同”世界,而不是一边破坏一边道歉。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喜剧,点进去后很快就说了日本人的道歉方式,最“高级”的“土下跪”,就是整个人跪下来,额头贴地的那种,让我想起日语课时候日本老师说的关于日本人的“根性”或者“民族性”之类的吧,哈哈。
然后本片以case为小片段叙述下去,亮点就是6个case全串起来,而且还有女主小时候因为做的一个“搞笑”动作而被老爹打脸,到后边知道原因后,迷之感动啊。
所以说,有时看到的东西只是表面而已,背后的真相往往让你泪流满面?!
Anyway,还是值得一看的!
其实滨田岳什么的懂日语的话细碎的笑点挺多不过一部从去年盼到今年的片子没有太合胃口,期待下一部宫九 ちゃぶ台返しget!
有头有尾,充满欢笑泪水。太棒啦!
怎么看怎么觉得像堺桑LH的风格
就知道对胃口
前半部分比较好笑,后面变得无聊。
刚开始的电影泥棒出来就笑死了。绝对的霓虹梗wwwwwwwww
发现这几年动漫风格的真人恶搞片越来越多了,岛国独有的道歉文化老夫自然无法领会,就觉得片子散得太开,冗长而无趣
节奏真的好慢,笑点也很无趣,故事也很奇怪。但是有出人意料的大手笔,剧中有好几个故事,但并不简单罗列,循序渐进,主线逐渐清晰,最后豁然开朗。PS:纯主观不推荐,客观上是可圈可点的片。
電視
不懂
讨厌治愈系···
腋毛ボ-ボ-、自由の女神。。。WTF!
整部電影帶出了日本人愛道歉愛下跪的文化,只要有錯,他們覺得下跪是最好的道歉方法,汗!說真的宮藤常寫這類型的故事,看得有些厭了。無厘頭沒有內容,一再惡搞,這和平常的惡搞片有何差別呢?不過,隱藏爆點卻做得很好,以為是一個一個不一樣的小故事,看完之後才知道每個小細節都有聯繫,厲害。
就是那种飞机上打发时间看的类似于香港的杜汶泽曾志伟吴君如薛凯琪之流拍出来的玩意儿
哈哈哈2萌
题材很新鲜,故事表现有点太夸张了,不过我觉得亮点还是最后的合舞啊
什么鬼,又浪费了一票卡司
各种脑洞大开,神经刀的宫九。
真不愧是宫九郎的作品!不管是叙事方式还是故事本身都各种点赞啊,IDEA本身就很新颖。
日本也产恶俗电影hhhh。这片看着要往正剧的方向发展,一个案子挖掘一个人物,家庭爱情起初看的还头头是道,娱乐明星的生活看上去有了点讽刺,没想到从拉面的段子到什么胳肢窝,全面滑向荒诞,主题立意合理性通通碎了一地,最后真是烂的扭曲,恶的头疼。导演想拍喜剧,也不带这样强行挠人胳肢窝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