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沉默

The Silencing,沉默不语

主演: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卡勒布·埃尔斯沃斯·克拉克,乔什·克鲁达斯,安娜贝拉·沃丽丝,扎恩·迈克拉农,赫洛·费因斯-提芬,丽莎·克罗马蒂,利兰·阿西内瓦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沉默》剧照

沉默 剧照 NO.1沉默 剧照 NO.2沉默 剧照 NO.3沉默 剧照 NO.4沉默 剧照 NO.5沉默 剧照 NO.6沉默 剧照 NO.13沉默 剧照 NO.14沉默 剧照 NO.15沉默 剧照 NO.16沉默 剧照 NO.17沉默 剧照 NO.18沉默 剧照 NO.19沉默 剧照 NO.20

《沉默》长篇影评

 1 ) 法外之地

如果将这部片以“法外之地”的历史套路进行评价,我认为小了。

《Hell or High water》是不是西部片?

看这部片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什么叫做“西部片”。

从西部片的精髓,个人更倾向是“当法规制度无法惩戒恶人之时,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进行正义式的复仇,达到伸张个人诉求”的电影。

当然伴随的还有牛仔、马匹、左轮枪、决斗、酒吧等元素。

但在《Hell or High water》里,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西部片。

首先,霍华德兄弟二人,不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哥哥坦纳本身就是有银行劫案的案底,“误杀”的他们的父亲,又监狱中被关10年。

弟弟托比正是这系列抢劫案的幕后策划人,甚至是他邀请的坦纳参与到银行抢劫中。

这种人,怎么会是西部片中正义的一方?

其次,兄弟二人是否走投无路,是否需要伸张“正义”?

可以从影片对话中看出,是弟弟托比策划的这系列银行劫案。

对于坦纳来说,他只是个帮手,因为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一切的。

但托比究竟是为了什么?

随着时间的继续,电影慢慢的说出了原因。

死去的母亲像银行获取了贷款,偿还不上,大片农场就要被收回。

托比的婚姻失败,还有前妻和两个孩子,需要他大量的赡养费,实际他已经欠很多了。

他没有工作,全部家当可能就是即将被收回的农场和几头瘦牛。

但这些一切,是不是他二人去抢劫银行的正当理由?

换句话说,如果你也走到了这般田地,是不是就可以去抢劫银行?

再三,谁才是反面?

以往的西部片,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

或许在故事递进的过程中让人产生疑惑,但最终毫无疑问,坏人必将受到严惩。

在《Hell or High water》里呢?

骑警马科斯说的那句话,“四个人死亡”一个银行的安保人员,一个见义勇为的路人,一个印第安裔的德州骑警,和劫匪坦纳。

如果说托比和坦纳是这部西部片里的主角,其他三个人的死亡,是正义的被伸张吗?

所以,谁才是反面?

最终,是好人笑到了最后吗?

《八恶人》里两人笑着面对死亡,《暴力山谷》中士兵为他的狗去复仇,最终,都是得到了完满的结局。

在《Hell or High water》里呢?

策划了抢劫案的弟弟月入5万美刀,和家人重新尝试过起和谐的生活。

退休了的警官却要被搭档惨死的悔恨经历而萦绕终生。

Hell or High water,我觉得译做《赴汤蹈火》真是太不好了。

完全没有体现出双方冲突的地方,只是将一方无限放大。

这是一部很好的犯罪片,近似西部片的外衣,内在全都是反着来。

其中所有人,包括托比、霍华德、印第安裔骑警、早餐路人对银行的敌视,近乎代表着对现实的不满和自我的逃避。

这个想要说,要更深了。

我拒绝深入。

给我最震憾的一幕,是骑手被大火所迫,驱赶着牛群向河边避难。

这完全象征着西部片的落寞,21世纪了,西部片的外形早就没有了市场,只剩下老人们在回忆过往,“难怪没有子女愿意干这个。

 2 ) 这个糟糕的世界且由它去吧

从来不明白这个电影的中文名字和电影有任何的契合的地方。

关于抢银行,我们看过 盗火线 里面淋漓畅快的警匪对决,我们看过 十一罗汉 等一系列的高科技炫酷的抢劫偷盗,我们也看过 热天午后 里面阿尔帕西诺的歇斯底里,我们也看过 局内人 里面的阴谋诡计。。。

银行 就是金钱的代名词。

银行就是冲突的起点。

但是看到这部关于抢银行,但是重点不是抢银行的电影,确实充满了无奈和心酸。

我本来想说悲情,发现还是谈不上的。

一路看下来,基本上就是一幅西部衰败的画卷。

从一个电影不仅仅是看出这个电影的故事,还要看到这个电影里面在言语之外的内容。

一个要养家糊口,勉强度日的女招待,为了点钱不惜得罪警察,因为钱对于她太重要。

另一个女招待,做了30年的招待,千篇一律的日子,年过5旬了还不得不伺候人。

还有男主角的前妻,带着两个孩子,没有钱,房子土地都快要被收走了。

男主角工作因为大环境而失去了,已经失去了婚姻,只能靠着抢劫来补偿自己的老婆孩子。

男主角的弟弟坐牢多年,生性好斗,热爱刺激,他怀念的当时真正的西部,蛮荒时代。

毫无顾忌的生活,宁可速死,不求苟活。

洲际巡警,老了,老了。

都快要退休了,被迫出来调查案件。

一个老牛仔,穷的要死,过着苦日子,只能依靠从里面挖出来的东西改善一下生活。

我们在里面没有看到光鲜亮丽窦娥美女帅哥,没有看到惊险刺激的打斗,没看到英雄耍酷式的桥段。

我们看到的只是两个菜鸟劫匪为了生活所迫,去抢几万美女,然后被两个老巡警追的故事。

有几个情节特别 值得回味:男主角和弟弟两个去加油,碰到两个坏小子,动不动就拿枪出来吓唬人。

难道这个时代,已经沦落到所有的都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么?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恶劣啊?

邮局旁边的快餐店里面的几个食客怎么说的么:看来靠抢银行来糊口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年头,抢个银行都不容易啊。

老巡警夜里睡不着,出来披着床单夜行。

突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孤独和无奈。

正如同中国的农村不断衰落的样子:家里只剩老的小的,小的也许都不多了,年轻的都出去了,到处是污染,到处是垃圾。

西部也是不断衰落的样子,一切都是破败的样子。

破旧的房子,小而老气的银行,年老的银行职员,小的快餐店,暴躁的厨师,破旧的车辆。

就是一个水箱,导演也拍出了锈迹斑斑的样子。

即使就是公路上面的指示牌,都被人开了几枪,冒出几个洞来。

所以在一个没有希望的土地上面,一个没有希望的人,只能用一种一报还一报的方式,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生存危机,而最后的一幕其实男主角也是非常矛盾而且悔意的。

但是他 只能他知道如此做才能挽救这个家庭。

即使牺牲了自己的弟弟。。

钮承泽有一个电影叫做《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一切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人生的无奈就在于我无法改变现状,不如意事太多,生存不易,且由它去吧。

 3 ) 谢里丹与“后福特主义”

完全的谢里丹样子,结尾督爷看似选择成为私侦追究到底实则与潘达成默契——代际间西部正当性的传承。

城市(黑片)与异质(西部类型)在谢里丹处是倒置的,这个福特传人的创作总是西部本位而将城市(化)作为外部。

私侦与牛仔都是在地性的,与生存条件构成装配的存在,且并无可能反之亦然。

所以此处督爷当然不可能咬死不放——他不可能像鲍嘉一样行事,或者说黑鸟之后的鲍嘉;本福斯特的死与High Sierra里如出一辙,即说明那时的鲍嘉尚可容忍,即便他不属于西部,但与White Heat里的卡格尼一致,勇于“像西部人一样去死”。

同理,本福斯特的孤狼行为也可以关照The night and city里的韦德马克,强调牺牲的冲动来自于对“家庭”的责任和保全。

只是相比Dassin作中前家庭(未婚情人)的关系,此处谢里丹更倾向留心“血缘”,他显然更青睐《搜索者》,纯正的“四海本色式赠予”则由阿弗莱克在TOWN中完成。

大评审团朋友言此片“保守派和民主党左派之争内涵且以后者获胜结束”,当然是此故事的一种写法。

但谢里丹并非塔伦蒂诺,他是当下好莱坞少有的不站到民主党主流认肯话语之下的作者。

片中警匪四人仅仅是实证主义法学意义上的对立而非道德的对立。

督爷得知潘的行事动机是蒙荫子孙,便认可其之“西部式的为人”,从此既往不咎甚至心心相惜,这恰是决斗stand off的当代性形式。

另有本福斯特的毙倒:远山狙击——肉身的仪式性决斗的另一表现形式,谢里丹做得得当。

犯案兄弟和督爷显然隶属同一精神源流,直接接续的是道格拉斯和韦恩。

而老督的混血搭档则最是显出谢氏个人剧作符号的部分,一如《风河谷》,原住民身份抛出的是最深刻的西部要义——习俗、种族与居住地间的正当性存在。

这能解释为何谢与维伦纽瓦炮制出了极富政治含义的《边境杀手》:维伦纽瓦者——魁北克人士也。

若说此片与科恩大作有何相似,恐怕只是一方追捕一方流窜作案的模式上,这不够有说服力,毕竟斯氏《猫鼠游戏》也大类如此。

基因上与此片联络的,应是西米诺的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当然,个中主旨还是泰勒最景仰的福特式。

本片也是谢“后福特主义”作品序列中之一,当然此处福特是约翰,而非亨利。

 4 ) 久违的带种的西部片

对西部片一直有所偏好,但也不得不承认西部片已经成为一股支流。

于是当看到这部hell or high water时,不得不想写点什么。

我想观众喜欢西部片,看的可能是快意恩仇,意气风发,也可能是义薄云天,洒脱不羁,但说穿了,是渴望能在现在这个浮躁,功利,人情淡漠的社会里,找到男人应有的样子。

那些男人,既不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痞子,也不是婆婆妈妈瞻前顾后的妈宝,更不是看到女人就不会走道的低等动物,他们总能在原则和随性里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平时散漫轻率,认准了目标又像犟牛一样,义无反顾,不惜性命,管他前头是地狱还是黄河。

为了儿子和残破的家,也为了母亲的遗产,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站在悬崖边上的赌博。

即使如此,兄弟却只对仇家下手。

所谓铁汉柔情。

正是因为这柔情是铁树开的花,不香不艳,反倒扎手,却弥足珍贵。

不管是男欢女爱,还是兄弟手足,那种弥漫在空气里的微妙的无法言喻的默契或者张力,才是真正的魂。

片中最打动我的就是这种细节,老警探老而弥坚后不知是哭还是笑的干嚎,哥哥微微摘下墨镜说出那句我爱你,弟弟抚摸着手中的筹码只是轻轻拉低帽檐。

这是怎样的三个男人。

他们不是谍战片里在香车美人间游刃有余的特工,也不是漫威那些撼动宇宙拯救人类的英雄。

他们只是男人。

难以忘怀的那个镜头,哥哥看着山下蜂拥而至的警车,自豪地念叨看哥多牛,然后瞥见宿命的子弹却没有躲闪,最后化为夕阳下的一尊武士。

脚下盘踞着一只眼镜蛇,却对这个雕像一般的男人退避三舍。

就是这个味。

时刻闪过的fast cash, in a debt的路边广告牌,饭店里的服务员,破败萧条的村庄,电影不缺大格局。

可贵的是除了片尾过分直白的点明“贫穷就像是世代相传的疾病”,大部分类似的背景介绍都和谐地融化在黄砂里,让你自己去琢磨体味。

这和这部让人胸闷难言但又不得不把苦水自个咽回去的西部片一样,彰显着可贵的风骨。

 5 ) 看完这部电影才明白川普为啥当选

原创 2016-12-28 李骥 (from 微信公号 “李骥-Josh”)法外之心当 Hell or High Water 这部电影进入最后一幕时,退休的老巡警离开他一直追踪的罪犯,他的车在荒凉原野的公路上卷起一阵尘土。

摄影机这时下移进入草丛,此时响起了电影的最后一首配乐 --- Outlaw State of Mind.Chris Stapleton - Hell or High Water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这首歌是如此苍凉带感,以至于看完电影我去找了歌词。

最后一段副歌是这样的:Yeah there's people all across the landFrom New York out to old San Fran'Just don't give a damn all the timeIn an outlaw state of mind歌者Chris Stapleton反复吟唱的,其实就是这样的意思:天南地北的人,来到这片土地;他们从来都是“爱谁谁”,他们都有一颗法外之心。

死嗑到底是的,“法外之心”,Outlaw State of Mind,正为Hell or High Water 这部电影点了题。

这部并非大导演、大卡士制作的电影,IMDB得分7.8,已获得今年金球奖的最佳影片、最佳男配和最佳剧本提名,有望成为金球和奥斯卡的赢家。

赶上中国官媒打压豆瓣,这里也力挺一下:豆瓣上这部电影得分也是7.8分。

豆瓣网友水平着实不差。

网上资源里这部电影的片名被翻译成《赴汤蹈火》,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翻译,因为“赴汤蹈火”里那种正义凛然的劲头,根本不是这部电影的精髓.这部电影是个犯罪片的格局 两名抢银行的毛贼与两名追踪他们的德州巡警的故事。

警匪两方在道义上本来正邪分明,但电影搞得你偏偏对他们两边都会生出很多同情。

劫匪一方是兄弟俩,他们因为可能会失去被“反向抵押”的农场而走上抢银行的危途。

他们的犯罪动机弟弟在片末説的很清楚:“我是个穷光蛋,我爸也是个穷光蛋,我爷爷也是。

穷,就好像一种病,代代相传。

我绝对不要让我的儿子再受穷。

”在刀刃上求生的哥俩,虽是法外匪徒,又时时流露着兄弟情谊 --- 不管是哥哥抽弟弟后脑勺的那几巴掌,还是二人在夕阳下的打闹,还是二人生死诀别时的眼神,都令人动容。

他们的反面是两名追踪他们的巡警,一个马上就要退休的老头(Jeff Bridges)和他的印弟安搭档。

成天骂骂咧咧的老巡警,其实内心里誓与两名劫匪死磕到底,以至于结案退休以后也还念念不忘,以平民之身找到漏网的弟弟要一决高下.电影就在这里停了下来,他们是否还会有一次生死对决?

还要你自已去想象.所以“赴汤蹈火”是一个错误的翻译,因为正邪之间已经模糊,观众对道德和冲突两边的人物都产生强烈带入感。

于是你才会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道德的模糊,电影也再不是肤浅的道德説教。

要我説Hell or High Water这个成语,在这里应该翻译成《死磕到底》。

新西部电影违法者与执法者的“死磕行为”,本来就是个热血的故事。

而故事发生的背景,被放到了荒凉的西得克萨斯。

因为这种荒凉,电影更加热血。

因为西得克萨斯,Hell or High Water 又可以被归类为一部西部片:在这个狂野的wild wild west, 法律与秩序十分脆弱,老少爷们一言不合就可能拔枪相向,每个人都“去你妈的爱TM谁谁” --- 一处法外之地。

实际上西部片兴起近百年,至今并未消亡。

拓荒,是美国精神与文化的重要遗产,而wild wild west的法外之地演出的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至今仍然在深处暗合着美国人的民族精神。

只是现在的西部片离《正午》那个时代,在价值观与形态上已大大迥异了。

比如昆汀·塔兰蒂诺去年的《八恶人》和更早的《被解救的姜戈》都是这位酷爱西部电影的怪才导演的现代演绎 --- 人物内心更复杂,价值观更模糊,主题更暗黑,道德立场方面让人更难选择。

西部片气质的好电影真真不少。

去年大热的《荒野猎人》就在拓荒时代的白山黑水之间获得一种十足的力量;《警车》(Cop Car)则刻画一个坏警察在西部旷野里的焦虑和自我毁灭;《西部慢调》(Slow West)説的又是一个法外之徒的某种内心感化。

西部旷野里那些血性故事,同样化身在那些最出色的美剧之中。

《冰血暴》(Fargo)和《绝命毒师》这两部史上最牛美剧,都有正邪之间的冲突纠缠,都有人性深处的欲望贪婪,也都有一种苍凉遒劲的力道,刻画着美国精神深处的那种“法外之心”。

川普之胜为什么会扯到川普?

川普与希拉里的选战,被视为民粹与精英的对决。

而这一次,这个被精英和主流媒体骂为种族主义者、女性歧视者的极右份子,居然堂皇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川普为何会赢?

其实在所有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他所迎合的那些基础选民,那些生活在中西部州的中老年白人,那些被全球化浪潮遗忘的弱势群体。

这些人,不就是这些“新西部片”里的那些在西得克萨斯的酒馆里打发时间的戴牛仔的男人吗?

大选前几周曝出川普“抓住她们的私处”的不雅言论,举国哗然。

但即使这样,也未撼动这些酒馆里的中西部白人对川普的支持。

精英们攻击川普的“女性岐视”在他们这里是完全无效的。

在他们看来,川普才是真的爷们!

川普的胜选,本质上是相当多的美国人认同他是一个有gut的tough guy,中国话叫“纯爷们”。

Tough (强硬) 一直是川普标榜的人格特征,很多美国人之所以寄希望他成为一个“让美国再次雄起”的强硬领袖,是因为他们内心里知道,这是一个rough(凶险、艰难)的世界。

西部电影里透着的那种粗粝气质,那种快意恩仇的“法外之心”,到现在也还是美国人精神的一部份。

某种意义上也是活动太过精致的现代人所需要的东西。

(所以我会深爱这部Hell or High Water, 而不是它在金球奖里的竞争者,那部矫揉造作的Tom Ford的《夜行动物》)创建于 07:35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6 ) 父辈的旗帜

这个题目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同名电影没有关系,硬要扯上关系也得是和伊斯特伍德曾经代表过的那个电影类型——西部片。

在某些划分下,本片被定义为“新西部片”,想必是为了跟曾经的西部片区别开来,但我并不十分清楚这种定义的具体所指。

西部片、犯罪片、公路片……于本片而言都只是个标签而已,都不足以代表本片快意恩仇后的无尽苍凉。

作为一种气质上的相似,《老无所依》和《断背山》是必然会被提及的。

这种联想和对照是对本片的莫大肯定,那两部影片都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级别的,虽然后者没有拿到。

眼下,《赴汤蹈火》也有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奥斯卡提名。

《赴汤蹈火》与《老无所依》关系更近一些,虽然说不上一体两面,但我把它们看作同一类传奇故事的不同讲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近亲关系。

已经记不清《老无所依》的具体情节和叙述方式了,但依稀记得它呈现的多层次内涵和人文深度让不少观众敬而远之。

各方面看,《赴汤蹈火》要更简单纯粹一些。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

“代入式”开头让观众还没反应过来便已经进入了剧情最核心的部分。

一句话说,这就是一个兄弟俩抢银行的故事。

故事的讲法是公路片的模式,也就是他们在西德克萨斯一家一家的抢下去。

至于他们这么做的动机,以及人物的相关背景都在这一路上以只言片语的形式传递给观众。

没有倒叙,没有闪回,所有的时间都是现在,他们正在做以及谈论将要做的事,毫不拖泥带水。

和两兄弟形成“对峙”的也是两个人,两个追捕他们的警察。

这场猫鼠游戏实际上一直是在各说各话,两组人物分别做着自己的事情。

如果面对面才算是相遇的话,可以说,本片中的这四个核心人物从未真正相遇过(根本连对方的长相都没看清),我是指以警察和罪犯的身份。

当退休老警长Marcus和Toby坐下来对谈时,那是影片最后的高潮,他们再也不是追捕与被追捕的关系。

一切似乎都释然了,没有人还会追究下去。

人物走远,越变越小,只剩下天地之间的无尽苍凉。

在观影过程中,观众所做的事情,一边是跟着两兄弟和两个警察一路走下去,看剧情的发展,一边也在脑子里拼凑事情的全貌。

至于最后一块拼图是何时被安放的,那就因人而异了。

当我们了解了所有的前因后果后,影片海报上那句“JUSTICE ISN’T A CRIME”就显得更加刺眼了。

两兄弟对银行里的路人老头说我们不抢你,我们只抢银行。

竟让我想到那句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左转……了解了兄弟俩的犯罪动机,便能猜测到弟弟一定嘱咐过抢银行过程中绝不能伤人。

可惜地是,事情总是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更何况故事的地点还是在民风彪悍一言不合就拔枪的德州。

老警察讲的那些政治不正确的种族主义笑话我笑不起来,或许是真的找不到点。

最让我觉得好笑的是,兄弟俩最后那次抢完银行被闻讯赶来的当地居民包围了,哥哥Tanner大吼一句:整个他妈的镇子都在射我们。

兄弟俩的计划在没有死伤的情况下都未必能全身而退,更何况最糟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这时候,必然有人要站出来。

有了牺牲,才有了成全。

导演大卫·马肯兹是擅长处理这种特殊情境下的情感的,比如前些年的那部《深狱父子情》,光听这译名就知道讲了个什么故事。

那部电影里的父子俩,这部里的兄弟俩,两对糙汉子却都有种细腻的情感。

在亲情面前,他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不太会表达罢了。

但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们中总有一个会挺身而出,去成全另一个。

那被牺牲了的一个没有丝毫怨言,甚至脸上还有一种满足和骄傲。

谈到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哥哥Tanner轻描淡写地说:因为你开口了。

你需要帮助。

在本片编剧泰勒·谢里丹的另一部作品《边境杀手》里面有个情节,帮助毒枭的墨西哥小警察制止儿子碰他的枪,并说:别碰,希望你永远也别碰那个东西。

到了《赴汤蹈火》里这种父辈的期许变得更加强烈了,甚至成了本片的一大主题。

这些长久以来生活在德州大地上的牛仔们,在荒凉的土地和比那土地更加荒凉的现实面前,希望自己的子女们不要重蹈覆辙。

创作者借两个警察在路上遇到那个牛仔之口直截了当地说:21世纪,我赶着牲口和火比赛看谁先到河边。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用以此为生。

两兄弟中的弟弟Toby也是这种期许的代言人,这也是他抢银行的最大动因。

不要跟我一样,父亲这样告诫。

 7 ) 茫茫大地却无荒原之王容身之处

他们有自己的牧场,他们本该和他们的马,他们的牛,他们的兄弟和妻儿快乐的生活在那里,他们本该依靠这片土地生存。

但他们却被石油引发的大火逼得无家可归。

“火烧到河边就会停了。。。

小伙子们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老警察说。

他们只能靠自己,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走上这条不归路。

片子大量的以广阔天地作为背景,讽刺的是主人公于这广阔天地间却无路可走。

当兄弟两人抢劫成功第一次去赌场时,赌场门前有两只硕大的箭,直插地面,红黄的亮色显得特别突兀,象征着兄弟两人对大地的无奈背叛。

在哥哥死的时候,枪口再次朝向了大地,而这次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控诉——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是什么让他们背叛这生养他们的土地?

是什么让他们生时不能安然入睡,死时亦有毒蛇环绕?然而却再无人去扣下那控诉的扳机。

但无论是箭和枪,都不算什么,真正在伤害大地的,是那不断在背景中出现的采油机,无休止的向这片土地索取着。

片中唯一一次温暖的地方,是那个傍晚,天空散落着一片片云彩,远处留下最后一抹霞光,兄弟两人像孩子一样相互嬉闹,逆光的背影中,像是看到命运给予他们的片刻温柔。。。。。。

背景音乐中吟唱着“i am not afraid to die”。

 8 ) 《赴汤蹈火》

非常经典老派西部片气质,同时结合了现代的节奏,有扎实的剧本和认真的投入,难怪会被热捧。

大卫·马肯兹 David Mackenzie一直不愠不火,但片子质量一向很有保证,泰勒·谢里丹 Taylor Sheridan这部写得比《边境杀手》人物更立体,包括那种最小的女服务员角色都很有意思。

如果要选个最该提名奥斯卡的我会选本·福斯特 Ben Foster吧,此片哥哥角色轻松拿下,他也是一直没运气,有过呼声应该是《信使》那年,去年的费雷斯的阿姆斯特朗传记片遗憾也扑了。

不过明年“督爷”杰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极可能获得他的第七次提名。

应该说这片成功的一方面就是有种云淡风轻的洒脱感,如今的西部题材包括公路片都想讲太多道理。

克里斯·派恩 Chris Pine真该多拍拍不一样的作品,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9 ) 如果石油就在你脚下

如果石油就在你脚下如果有人抢了你的钱,你是不是应该抢回来(至少叫个警察叔叔帮忙)?

但,如果抢你钱的人是银行,我还是会抢回来,故事就这么展开了:兄弟版Bonnie and Clyde,冷静男和爆裂男,套头衫、黑丝袜,劫匪好搭档冲进银行好汉一声吼:哟,把赚钱的抽屉打开。

老警察和他的印第安人搭档,老警察从头嘲笑印第安人搭档到最后,中间插了一句:如果哪个任务我死了,你肯定会怀念我的,所以就珍惜现在吧。

只抢小银行,只抢小钱,只在早上,起的比鸡早,抢完埋车。

完美!!

老警察是老司机,天网恢恢,走遍全球都通用。

………………………………最后一次总要干票大的,最后一票总是出事,最后一票总夹杂着豪情万丈爆裂男一句go fuck yourself,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引开了警察,冷静男回一句go fuck yourself too,带走了抢回来的被银行抢走的美刀。

(银行只会贷给你最少的钱,刚刚好让你的整个人生来偿还)(ZBZY好邪恶,还是SHZY好)爆裂男死,冷静男付清了贷款,拥有了房子脚下的石油,用信托基金都给了他的小孩。

(贫穷是会传染的疾病,会世世代代传染下去,再也不想后代一贫如洗,向他一样,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然而他再也没有爆裂男这个好兄弟,老警察也没有可以嘲笑的印第安裔搭档。

---如果石油就在你的脚下,请珍惜你的好兄弟

 10 ) 在阶级固化的背景下,一曲体恤底层人民的哀歌

《#赴汤蹈火#》刻画的男人间的情感尤其含蓄,搭档、兄弟…皆是,显得尤其赤诚,让人羡慕,以至于看着看着便开始对这一对兄弟开始同情,他俩在夕阳下互相嬉戏尤其让我感动。

故事不单纯是抢银行,因为就像老警说的那句话,“你哥哥抢银行我明白,但你我就不明白了,抢的钱你也没有花出去,你也不缺那一点钱。

”这时候男主说了一句话,“贫穷像是疾病,传染一代又一代,传染给所有你认识的人。

但我儿子不会这样了。

”你来我往的台词背后,两个主角的姿态非常动人,并把内在主题表达了出来,而在此之前创作者早就用很多轻描淡写的细节做了铺垫。

最终,故事在浓郁的德州风情里,折射出美国阶级固化、底层生活现状等社会问题。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美国是在发达国家里阶级固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阶级固化的指数基本代表着底层人民生活的绝望指数,他们没有机会翻身,无法接受昂贵的高等教育,进而无法拥有优秀的工作机会,很多“穷过三代”的家庭濒临绝望。

或许只有像男主这样,寄希望于家里的农场突然天降“石油”,或者中个彩票才会改变,但如此幸运又能有几人尝到呢?

何况,即便家中探明了石油,但债台高筑、家庭离散,男主依旧面临继续赤贫下去的危机。

对啊,也难怪人们会选择川普。

阶级固化势必会造成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抢银行走上极端、犯罪道路情理之中。

如果大范围底层人民生活崩塌,那么这群人必会起来反抗,社会就会变得动荡。

所谓的艺术史,是艺术家的历史,而艺术家就是这样一群体恤时代苦难的人,这不是政治正确,这是艺术应有的姿态。

现实狗血,然而终究是现实,我们无法把现实的事情还原到银幕上,并堂而皇之的把它称为艺术,经典一定是更高、更抽象的创作。

难得的是,这部电影的创作者就是在借这样一个高度艺术化的创作来讲述如上沉重的主题,故事缓慢不乏吸引力,在德州广阔的土地上乡乐飘扬,都是它难得的优点。

这种艺术创造和社会责任感,是《爱乐之城》《海边的曼彻斯特》《月光男孩》这类过度关注“某个人”的小格局所不具备的,尽管在自由主义泛滥的当下,个性和个人际遇更能讨我们喜欢和鼓掌。

中国阶级固化比美国还要严重,财富的社会流动性可谓极差。

有些家庭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似乎只有后代的高考。

然而,我们国家的导演们尚未有一部,哪怕一部关注过这件事。

也或许是我没有看到吧。

《沉默》短评

这片子还能获奥斯卡提名 这几年电影有多烂也就可想而知了 太一般了

6分钟前
  • 释然小和尚
  • 较差

9歌抢银行版

1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P。强烈的风格把原材料因坏朽散发的异味遮掩了。

12分钟前
  • 黑夜白眼
  • 较差

美国西部平原真真“地广人稀”,辽阔的景色又壮美又自由。一场由“穷”和“爱”引发的劫案,兄弟情不流于表面更让人动容,"I love you,Toby. I mean it.""I love you too."(男人电影)

15分钟前
  • 萌 . 李
  • 还行

无闪回却处处是闪回,对这种编剧技巧推崇备至,更何况这片子还这么有格调:政治不正确的种族笑话,荒凉破败的西部平原,一曲德州红脖的赞歌。

1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3.5 字幕组在屏幕右上角翻译歌词很贴心,但让影片像一支MV

17分钟前
  • 晃豆豆
  • 还行

银行才是反派 家庭是核心 表达与歌颂了大社会主义思想 (前面我都要睡觉了...后面还是挺好的)这是文艺片文艺片文艺片

22分钟前
  • 电酱水母
  • 还行

编\导\演都是谦虚的高手,没有吓死人的天才细节,却也全程无bug。踏实人,不容易。

23分钟前
  • 原节子
  • 力荐

8.9/10

28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今年春天还真开车经过了米德兰,没能见识彪悍的、背着枪进银行超市的红脖子,只吃了自己极度不喜欢的甜腻肋骨,看着一望无际的乏味荒原上零星点缀的磕头机。就是这些机器,为片中弟弟的孩子们赢得了未来,而在取得他们的地权之前,他还得和哥哥一道,把银行合法抢劫他们的钱给抢回来。剧作相当扎实。

32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不套路的抢银行故事,想起《热天午后》和《老无所依》。那时候是Attica,现在呢?Jeff真是老当益壮

33分钟前
  • char
  • 力荐

Boring,后半部分一般的Boring,前半部分非常Boring!Boring!

35分钟前
  • Madeleine
  • 较差

低配通俗版true detective。德州真的是剽悍到令人害怕……

37分钟前
  • 湖边の许愿树
  • 还行

伪西部片,胜在剧本有趣,美国梦依旧

40分钟前
  • 三子
  • 还行

有些现实意义,但被似曾相识的剧情和懒散的节奏冲淡了

41分钟前
  • 【不觉晓】
  • 较差

哥哥是个傲娇弟控吧。。。

44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西部片的挽歌,亦是致敬前辈经典。电影中随处暗示的「萧条年代」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因此两个劫匪的行劫之路也有了批判色彩,由此紧追不舍的老警察最后之举也有了「天道」,连结果都成为含情脉脉。

45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3.5 | "crackerjack"...such a crackerjack drama of crime, fear, and brotherly love...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最后一个镜头从公路移到草地,金黄色的阳光打下来时奇异的不真实感。(看到Texas就预感所有梗都会听得云里雾里。

50分钟前
  • toska
  • 还行

“抢银行”这一经典黑帮题材在新世纪的悲凉复兴,两对糙汉子之间的对抗被拍得张弛有度,感人肺腑。“大公鸡”的毒舌,两兄弟之间的情谊,还有穿插其间的金曲都令人难忘,最后农场中的双雄对峙剧力直追《盗火线》。堪称新犯罪经典,程耳之流尚需拍马直追。

51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德州人民还是牛逼

56分钟前
  • 西小西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