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杨树鹏以《少年》为名,却并没有再拍一场为人司空见惯的青春片,而是用血腥与残酷的复仇,赋予了电影意料之外的惊喜,但这种惊喜却遗憾的并没有维系太久,难见缜密的悬疑,牵强附会的反转,都令这个故事看来是如此的蹩脚冗长。
从电影的风格看,沉寂多年的杨树鹏带来了一部与以往颇为与众不同的新作,这不仅源于电影在本自美好的青春年华中所融入冷峻压抑的基色,更也源于那复仇包裹的深沉之爱,这些元素中以少年视角对大人充满物欲利益世界的审视,确形成了电影独出机杼不同很多套路化青春片的立意所在,但遗憾的是,杨树鹏却并没有能以一个真正为人惊艳的故事来衬托对这一立意的表达。
对于一部犯罪悬疑片,个人并不想做过多的剧透,只能说这个少年为爱复仇的故事,可以看出受到了不少源于东野圭吾《白夜行》的启发,也有着很多自设的悬疑构思,也正是那较为中肯的多线索展开,使电影在前段看来确做到了引人入胜,但随着剧情的发酵,这个故事非但未能做到扣人心弦,反而越发的苍白无力,直到最后导演用预想带有悲剧色彩的反转来升华电影的情感,但自觉已然很难去谈何般动容可言,反觉虎头蛇尾的平乏。
据闻这部电影的初始版本时长高达4个多小时,但碍于种种限制剪到了如今为人所见公映版的111分钟,虽然未能一览这部超长之作的原貌,但从现有的成片来看,我并不认为这部超长时间,甚至原版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要长的作品,能展现多么深刻细腻的内在纵深,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现有的成片中电影耗费了近乎过半的时长却还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剧情脉络,还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塑造人物铺垫剧情?
这恰恰暴露了导演对此类犯罪悬疑电影节奏掌控的不力。
固然这部电影有着太多的问题,但杨树鹏总归让人看到在已然烂透了的中国青春片中还有着这样一股别样的清流,心比天高的年少气盛总归要好过于死气沉沉的烂俗狗血。
今天三刷之后,我有了一个很细思极恐的脑洞,隐藏的终极BOSS其实不是苏昂,而是另有其人。
因为最后苏昂说:“张警官,我给你留了最后一个线索 。
”当时镜头指向的是韩云的照片。
如果说李志民是最后的凶手,那么案子已经告破,已经不需要任何线索。
(还有一个细节,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停留在张译的画面上,而张译的脸上不是案子告破的释然,而是满脸愁容?
)我们先从苏昂人生转折点说起——十年前。
这一年林巧死了,苏昂受伤了,也正是这一年苏昂的复仇开始萌芽。
我们来回顾苏昂的整个复仇计划,你会发现这里面重点是针对李志民。
但如果说当时林巧和大鬼坠楼导致了林巧直接死亡 ,那么苏昂要恨一个人或者说最恨的一个人,理所应当是导致林巧死亡的直接凶手——大鬼。
那让我们再想一下,究竟是什么让苏昂在十年之间萌生了对李志民如此刻骨的仇意,以至于最后要同归于尽?
那么十年前能让苏昂和李志民直接联系起来的只有韩云……十年前大鬼把苏昂打成重伤,苏昂住进医院,那时苏昂的主治医生就是韩云,而韩云又恰好是李志民的妻子,世上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那唯一解释通的理由就是——韩云利用了苏昂的病情。
韩云知道苏昂的病会有幻想,她利用这个病状,引导苏昂复仇。
而苏昂在幻觉里面的林巧不是真正的林巧 ,是韩云制造出来的另一个林巧……幻觉里的林巧是一个对李志民怀有深深恨意,恨李志民胜过爱苏昂的。
但是事实上苏昂对林巧的直接印象只有十年前。
十年前的林巧为苏昂付出了生命,这才是用生命爱着苏昂,而幻觉里的林巧从不回答苏昂,只会问苏昂爱不爱她。
其实幻觉里林巧对李志民的仇恨更应该是韩云对李志民的仇恨。
韩云这十年来,步步为营,一步一步引导苏昂,让苏昂慢慢把仇恨全部放在李志民身上。
他让苏昂去布局,去把所有人装进局里。
当苏昂开始布局的时候,他就是第一个掉进韩云局里的人。
但是这十年来,我个人认为苏昂是隐隐约约意识到了。
但是他每一天都在现实和虚幻里面挣扎,他甚至有时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所以在最后的船上,他开始让张建宇带林巧走,但当张建宇说出来林巧已经死亡这个事实,他清醒了,他立刻让张建宇走,张建宇走后,他自己默念了一句 “林巧没死” 他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们,他其实知道林巧死了,只是他不愿意相信。
这也就说通了结局那 苏昂说给张建宇留了最后一个线索,而最终线索的镜头是对着韩云的照片。
如果说我们这个大胆的猜想还缺一些佐证,那么我们再回顾一些细节。
韩云当时知道自己被跟踪,如果换成一个正常的女子,她肯定是要逃走,去找寻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因为她此刻面临的是未知的凶险。
但她却直接去正面摘了苏昂的口罩,那么只能说,韩云知道是苏昂跟踪她,她可能意识到苏昂在怀疑她。
另一个细节就是,韩云绑架被解救时的眼神不是一个被绑架的人会有的,那是一种望不到底的眼神,现在想来细思极恐。
通常最后的隐藏BOSS一定是最后的赢家,那么我们回顾整个故事,最后的赢家很明显是韩云。
她利用苏昂的复仇摆脱了李志民,摆脱了那段魔鬼把她困住的婚姻。
所以她才是真正的获利者。
如果说整个故事是在讲“借刀杀人”,那么谁是“刀”,谁才是“借刀”的人不言而喻。
在这个世界上,你以为的真相,根本不是真相。
电影谱写了少年苏昂的复仇之路,开端埋下种子,中间铺线,结尾收网。
所有人都在他铺的网上,连自己的结局他都安排好了。
他一直在把所有人引向海边,无处不在,对一切了如指掌,包括自己被抓都在计划之内,智商很高。
不过他无疑是善良的,只杀仇人,绝不多害一个。
电影微暴力,微重口,尤其那个杀猪镜头。
有些地方的拍摄手法更像一个摄像头,不是展现更似见证真相,记录下罪恶。
欧豪的演技确实让我刮目相看,只是片里的一些镜头很暴力,心疼苏昂。
最打动我的是苏昂对林巧的爱,在地铁上俩人背对背拉着手的画面尤为虐心,但这也正为后面的情节做好铺垫。
看完结尾真挺震撼的。
这个年代所有人都在教我们看清现实,很少有人还会教我们去爱。
最后的升华神来之笔。
怎么说呢 我是在看片之前就看到豆瓣的评分了 没有带着很高的期待去看的 开场也有弹幕在叫嚣烂片 但整体观感下来 从专业角度出发 无论是拍摄 还是色调 还是节奏把控和质感 我觉得都没输 不否认故事的表达和构造都存在不合理有艺术加工处理的地方 但还是不错的 有那股劲儿说句题外话 我好像在片子里看到了当年他离婚后写给张歆艺的一封情书的感觉哈哈哈哈哈总而言之 个人很喜欢杨导的风格 作品不是那么多 甚至评价也不是清一色 其实没所谓的 电影本来就不能理解为讨好大众的大众媒介方式 懂的人懂了就好了 给了8.0 这部剧欧豪的表现也有出彩 我本来对他的演技没有很深刻的印象的 张译抽烟太涩了真的 不错子
看过了一些评论来写,本来还没什么恐惧现在都有了。
对于电影大家有许多争议,不同看法的地方,有人觉得BOSS就是苏昂,有的则觉得BOSS是韩云。
其实我偏向后者。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比我预料的低不少,可能五星确实有些偏高,毕竟情节的处理不算是完全完整,故事的吸引力也没有达到顶峰。
但是拆开来看从画面来讲,我最喜欢苏昂和林巧在地铁里牵手的画面,张警官去找罗傻子三个人站在桥上的剪影画面,还有后面苏昂和林巧录视频的对话,以及影片最后张警官的身影,我觉得处理都足够了。
从演技来讲,都很出色。
欧豪,张译,周一围,韩云都是完全可以说投入进去了的,当然,都没有郭晓东惊艳。
郭晓东的演技真的很棒,尤其和韩云对手戏,家暴强暴的那段,两个人都演的超级棒。
从黄暴程度讲,既不俗气又够成熟。
无论是杀猪时墙上满是血的场面来烘托氛围,还是雨夜杀人、几次打斗场面的暴力都很冲击人心,两次性爱场面也拍的很有感觉。
所以从视觉冲击来讲,我也很佩服这电影在内地能够过审。
总之,拆开来看,这几部分我都很满意。
而且从头就开始让人处在一种阴暗提心吊胆的氛围里,有足够的悬疑的气势。
不过情节先后交代还是差了点,就像一开始没有给我们任何梁素梅与苏昂林巧的关系,这完全就没办法让我们去猜,虽然猜不到结局才是好的悬疑电影,但这完全不是让观众烧脑,而是一开始观众啥也不知道,后面一股脑全告诉观众。
我觉得这算是中国悬疑的通病。
苏昂、林巧是一对生活在寄宿学校的懵懂少年。
就读期间,苏昂饱受学霸欺凌,林巧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并用实际行动惩戒了学霸,两人也因此开启了一段任由青春野蛮疯长的历程。
在一起白骨案中,刑侦高手张建宇敏感的察觉到,案件与苏昂有着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也由此开始了步步惊心的探案、查案之旅。
而随着包括音乐老师、医生、警察、劫匪等旁人的纷纷卷入,案件也愈加的扑朔迷离,烧脑燃智,少年的青春之路,人生之旅将何去何从?
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惊天真相?
杨树鹏用暗黑甚至有些血腥、暴戾的镜头语言,为观众埋下了一个又一个伏笔。
一直以来,国产电影对校园青春的关注都止步于爱情等浅层的方方面面,鲜少有对青春期少男少女真正的成长与烦恼的关注。
《少年》则不然,他从当下社会中较为普遍的校园霸凌现象着手,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底层草根的人物命运给予了关注,对他们的心理世界进行了细数和剖白。
特别是对以苏昂、林巧为代表的青春期少年的成长与烦恼的关怀与关爱,更是脱离以往校园青春爱情片的惯有套路和路数,因而给人一种十足的新鲜感,和百分的震撼力。
《少年》的影像风格非常大胆,暴戾、杀戮、血腥、重口等一一俱全,变态、扭曲、嚣张、狂放一个都没有少。
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寒而栗,甚至有些毛骨悚然,但他所营造的真实体验感却是前所未有的。
《少年》更是网罗了一批在内地影视圈内口碑好,有实力的演技派。
张译扮演的警察完全颠覆了以往影视剧中警察必须高大上的刻板模式。
为人一向低调演戏一贯认真的郭晓冬,此番在《少年》中出演了一个与其本人有着云泥之别的角色,挑战难度非常大,但郭晓冬演的非常棒。
余男在片中饰演一个女医生,这个角色与余男以往塑造的形象大相径庭,更让人看到了余男作为演技实力派的可塑性和全能性。
刘天佐、周一围等也都在片中奉献了不俗的演技,为《少年》增色添彩不只是一点点。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孝”浅显易懂。
“老”在上,“子”在下,也就是说子女要给老人撑起一片天,但在我们这一年龄段,有几个人是真正孝顺,理解父母的,而又有多少人是“子欲孝而亲不待”。
虽然我们并不用像十位孝心少年一样付出如此多的代价,但在这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孝”。
可以是一出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作业薄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他们等值。
今天看的电影叫《少年》,导演是张歆艺的前夫,基本没有代表作,额可以解释好多Bug了……还是聊聊吧~这是一部悬疑片,嗯!
这一点毫无争议,因为最后十五分钟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个啥。
电影从一开始埋了好几条故事线,我明白导演是要在最后将这几条线融合一下,但是前面的铺垫太冗长,而且基本不为揭秘留什么线索,一直在任性的故弄玄虚,等到了最后发现该揭秘了就硬生生的出现了一条线索,之前还无头苍蝇似的警察,瞬间开挂,明白了一切,并且神迹一般的赶到了案发现场……关于角色的塑造,几乎没有,大部分人都有些莫名其妙,再加上电影几乎没有发挥演技的空间,所以每一个角色看着都多少有点儿膈应,欧豪的演技更是没话说,呵呵~还有周一围那灵光乍现的一嗓子,肝儿都颤了……男女主这条线,我觉得灵感来自《白夜行》,但是从剧情的发展来看,属于碰瓷儿性质的,偷了一点儿创意。
汽车追逐戏有两段,但是因为剪辑混乱,碎片太多,造成紧张的氛围没营造出来,反而一上车就有点儿晕车的感觉。
其实,和欢哥出来讨论了一下,故事结构其实蛮好的,就是没有编好,剪辑的也不咋地,能明白想达到的效果,但就是差那么一块,出不来……好一阵子没看过烂片儿了,就当漱漱口,咕噜咕噜就吐了,毕竟山珍海味吃多了也腻~[呲牙]
衣冠楚楚的音乐指挥家李志民和拉大提琴的少女林巧一同在昏暗的乐厅内开怀大笑,凭直觉就可以感觉到,这种笑容,绝对不是简单的真情流露。
一个笑的那么诡异,一个笑得那么心机。
这两记毫不吝啬的“矫揉造作”,似乎带着强烈的攻击性,细思极恐,欺瞒纵生。
人类对欲望的迷恋是永恒的,《少年》电影中,因为贪恋财色和权力,大人们做了十恶不赦且不可饶恕的事;
被最后一句“我用生命在爱你”感动到了,给了八分,仔细想想六分足矣,前面的大家都各有看法,我想说说最后,我觉得与其说林巧是幻想出来的不如说是苏昂分裂出来的第二人格,苏昂幻想里用林巧的身份跟那老师对话,但跟老师对话的确实是他自己呀,要是分裂出来的林巧人格的话会好解释一些,不过这种幻想症好像也可以😂
电影超出预期期待值,院线档推荐观看。青春题材的反类型叙事,中国院线银幕需要这样更多元化表达的电影。3.5。
确实有不少问题 但也确实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像样的国产悬疑片了 值得鼓励 另外 欧豪也确实是这部电影的最佳人选
结局反转太强行,破绽明显。其实是个很好看的犯罪题材,悬念拉到了最后,但不知是不是失误,整得有点二……
在杭县取的景,从钱江新城追车到河坊街,一路都在施工,一路都是鸡儿零的宣传招牌
这么幼稚的故事,你让我评论啥好呢??用这么严肃的口吻来讲这么一个幼稚+无聊的故事,还一个个煞有介事,你们都是认真的吗?111分钟都讲不好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取舍这么失当,你告诉我这也是制度背锅?
还行啊
怎么什么电影片尾都要说唱 审美疲劳
46/100 少年成长中的潜意识反射:等我长大后,我要把伤害过我的人全干掉。电影语言还行,几段施暴场景代入感不错,但剧情平庸细节经不起推敲,眼看观众基本把结局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情急之下果然又把锅甩给精神科了。今年我的十大烂片名单竞争激烈。
12/26@淮海万裕 3- 悬疑+罪案+幼伤+复仇,挺好的混类型食物链题材,活活和晚景杜琪峰学了个四不像。谜之笑点槽点后半不时从逻辑线里往出跳,最后非要扯上纯爱实在是辜负余男一双酥胸。肖七油腻腻过犹不惧,杀戮场配马太受难曲。
本来蹩脚的多线索叙事剧情编排就前言不接后语、莫名其妙得乱成一团浆糊,剪辑更是是整个故事崩裂得支离破碎,导演中途竟然还有空强行壁咚搞笑,最后收尾更是把犯罪悬疑片一会变成不恐怖的血腥片、一会又变成让我翻白眼的言情片、一会又变成提醒别人要认真工作的说教片!……看得我打1星的想法都有了。
从《匹夫》开始,可以看出杨树鹏是很努力想拍出有风格的片子,可惜为什么每次都是讲不好故事?表演和剪辑我倒觉得在国产片中并不算差的,然而剧本故事本身就漏洞百出。
拍的没毛病,情节能看懂。
这个脑回路有点奇怪。
前100分钟都很无聊,槽点太多,只好分心截图张译,最后发现竟然看了个删减版,张译的吻戏呢!结尾旁白说“当时你还是一个年轻的警察”时彷佛看见了平行时空的安欣。
导演有诚意有想法但是能力不太到位,冲着未来多给一星
张译是我看电影以及看完的唯一动力,欧豪不能找个配音吗??台词功底这么差,一说话就出戏。一些刻意的笑点真是尴尬。转了一大圈玩的是个鬼游戏了哦??这么牛逼自己挣钱雇个杀手都解决了,非要自己也伤痕累累。真烂这电影
拍的还是很有感觉,很有韩国味,血腥暴力,但是讲故事的能力差点,很多地方逻辑上不是很顺溜,铺垫的不是很好。
其实还行,没有想象中那么差,不过看完也没有太大的记忆点。最后揭秘的一刻还是不错的。(其实是为了给张建宇鼻子上药的那一幕去看的…最后那张照片梦回史今)
好设想好画面,但是每个人的动机和选择都有那么一点怪异,故事的每个转折都有点牵强。欧豪的台词功底是有点尴尬,但是最露怯的应该是郭晓东吧,一个阴险淫荡的渣男反派被演绎的完全没有气势,只有大写的莫名其妙
其实故事的张力够,多年埋伏,为了这一击。但叙事安排得太滞后,让观众等待太久又不丢一点甜头,坐不住。一个案情,如果不是极其精彩,否则一直的期待寡淡的结束,没有观众会鼓掌,可惜这片就是这个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