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在垃圾堆翻找垃圾袋的时候,以及最后杰森·斯坦森,拿着背包狂跑的时候,男的感觉不出重量不对么。
影片本到不了四星,不过,本片相当有新意,俄罗斯轮盘赌,你赌吗?
在看本片之前也曾很多次问过自己,如何有这样的机会,会不会赌一把,当然,50%的概率我肯定不赌,但六分之一呢,十分之一呢,百分之一呢,赢了拥有一切,输了一命呜呼。
你会赌吗?
我不知道,我想百分之一的话,我可能会试的。
所以本片前面有带入感,一种无法呼吸的感觉,太刺激了。
值八分。
没有血腥的场面,但让人时刻处于血腥之中;没有极度的暴力,但让人事科感觉到暴力的存在,一切好像都是那么公平,但一切又都是那么不公平,当生命被用来作为一种赌注时,哪里还有公平可言,况且即便是侥幸逃得生天,还是躲避不了源自贪婪的残忍追杀,三枪,终于断送掉幸存者的生命,在临死前,生命赌博中的幸存者将邮递巨款的收据一口口的吞下,这就是卑贱的生命能够留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的唯一的东西---枪口下自己生命的价值,184万美元。
如果不幸枪响了,那自己的这条生命就会一文不值。
俄罗斯大轮盘赌很有意思,但是结局不怎么喜欢,戛然而止。
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喜欢这种结局,就像我想不通达不到高潮你丫的还做什么爱呢?
杰森斯坦森老兄让我失望了,这种片子不太适合他。
本想看他一番作为,岂料抢了只羊坨坨还跑得那么难看。
我觉得如果让EDWARD NORTON演Wenson,Robert Knepper演Jason的角色,就完美了
富人玩的东西都是很重口的,穷人只能当富人的玩具。
不过其实杰森最后一把应该把筹码压一些男主角这边啊,这样哪边都有钱分不是
这片感觉是富人再拿穷人的命玩游戏,总之最后穷人都是悲摧。
文森特对家人的爱倒是感觉出来了。
那些闲的没事的有钱人依然活得逍遥自在,主题有点太残酷、太黑暗了,不爽。
很精彩的片子。
男主是一个很善良、很爱家的人,为了父亲的医药费、全家唯一的房子,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一条不知多少凶险的路。
这是一个残酷的生存游戏,考验的是心理素质和极大的运气。
十三个人站成一圈,互相举枪,抵着前面一个人的头,举枪,转轮。
第一轮一人一颗子弹,开枪射击的几率是百分之十六点六七。
枪声响起,几个人倒下了。
第二轮一人两颗子弹,开枪射击的几率是百分之三十三点三三。
第三轮一人三颗子弹,开枪射击的几率是百分之五十。
你会死在哪一轮?
没有人会知道。
也许你很有经验,知道转几轮是会有子弹的,可以开枪打死前面的那个家伙,但是你不能保证你身后的那个看起来很软弱、没有经验的家伙会不会瞎猫碰到死耗子,一颗子弹要了你的命。
男主从来没有碰过手枪,第一轮的时候他甚至不会装子弹,甚至明知不开枪自己就会死还不忍心开枪射击前面那位素不相识的家伙。
两轮下来,他经历了情绪的大起大落,心理承受能力也似乎达到了高潮。
他开始想要拿到巨额的奖金,想把钱带回家,让家人不再烦恼。
所以,当最后的两人对决时,男主的眼神很是坚定,而幸运之神又再次的光临了他,他胜利了,还得到了185万美元的巨款,不仅可以支付父亲的医药费,家里的房子也保住了。
与男主成对立的是6号的弟弟,他是个贪婪、没有人性、不顾亲情的小人,不仅挥霍了父母留给哥哥的医药费,还把哥哥带入了这个赌博的大圈子,用哥哥的生命来换取金钱。
在两人对决,哥哥死去时,他情绪失控,不是因为他失去了哥哥,而是因为他失去了一个可以赚钱的大工具。
男主在片尾被这个坏弟弟射杀时,是我最伤心的时候,男主临死前想到了自己的妹妹想要的羊,想到了姐姐夸自己帅气,想到了父亲的医药费,他在咽气前,艰难的吞下了邮递单,只因为那上面有自己家庭的住址,他希望那笔钱可以让家里过的宽裕一些。
即使他再也回不去了,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小小的身体,透着无穷的力量。
男主并不属于那十二个赌徒中的一员,他始终是一个平凡的、打零工的小伙子。
在她的家人的心里,他永远都是好兄弟、好儿子。
俄罗斯轮盘赌这种残酷的游戏,最早是从美国电影《猎鹿人》中得知的,当时觉得挺震惊,生命竟也能成为赌注,人的生死交给了命运去裁决。
是生存下来,还是魂归西天,瞬间即可决定,你无法预知,只能被动的接受,就看枪膛里的那颗子弹,在什么时候射出。
但《猎鹿人》的场面与《十三》(百万杀人游戏)相比较,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猎鹿人》中,轮盘赌情节只是一个点缀,用来说明战争的残酷。
在越南的战场上,士兵们已经见过太多的死亡,也经历了许多的生死两别,这样的一颗子弹对于他们,只是死神伸过来的一根手指,最少他们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自己的生死。
虽然《猎鹿人》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镜头就是这个情节,但这个情节的残忍程度并不那么血腥。
而在《十三》里,俄罗斯轮盘赌则成为全部的故事,亦并非两个人对扣扳机,而是十数人围成一圈,每个人的枪指着前面人的头。
当灯泡亮起,枪声齐鸣,倒下的就不是一人,而是数人。
且此种方式不断重复,直至剩下最后两人对决。
这就意味着在游戏结束时,会有十多人丧命。
最可悲的是,死去的自然不必说,随着生命的飘逝,他们就像屠宰场里的牲口一样,被人污血横流地扔在一边,赌金也与他们无缘。
即使最后的胜者,他们也只是后面提着装满钱的手提箱大佬手中的卒子,大佬们从污血中捞取大钱,并从中得到异常的心理满足,而他们得到的只是一点卖命钱。
拿自己的命去博,即使胜也只能赢得很少的筹码,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去博命?
大多应该都是为钱所迫,不得不用命去赌的。
当然也有例外,有的是身患重病,被弟弟利用去赚钱的;也有从囚牢中被人捞出,转卖与人的;还有稀里糊涂误打误撞,像电影中的主角一样。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着一条贱命,都有着同样的贪欲。
电影中的主角文森特是个可怜虫,父亲重伤卧病在床,家里已经在考虑卖房子救急,作为长子的他只能靠打零工贴补家用。
偷听雇主的谈话让他以为有了发财的机会,那个想以命博钱的毒虫的猝死,让满脑贪念的他不明就里走上了不归路。
文森特值得同情,他只是想尽快能得到钱挽救他的家庭,最后他在知道自己很难逃脱命运的追杀之后,也是将博命而得的钱寄给了妈妈。
但在电影中你却很难同情这个无辜卷入这个游戏的年轻人,毕竟是他是在贪念的支配下走到这个屠宰场的,他经受着生与死的大起大伏,在短短的一夜之间,他在天堂与地狱中游走着。
这一夜,可能比他之前的一生经历得还多。
不过,他只是在为他所起的贪欲在承担着责任,贪别人之财必然受到惩罚。
他拿到了的号码是不吉利的十三,然而命运却眷顾了这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可怜虫,他在轮盘赌中他竟然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不过天平的砝码不能永远在他这边,得到的总得偿还。
最后他还是死于枪下,让整部影片一路灰暗下去。
谁说人生必然有着光明的结尾?
贪欲得用生命去平息。
赌徒与吸毒者是最不值得信任的两种人,这句话不知是谁说的,其实说得很透彻,因为他们已经迷狂于其中,已无最基本的做人的尊严。
影片在一头一尾安排了这么两个人物,开头的毒虫戏份较少,他只是引出故事。
他贪于毒品,吸毒吸空了他的一切,只好去博命,最后却是吸毒过量而死。
杰森·斯坦森扮演的贾斯帕尔,则是一个职业赌徒。
为了贪图父母留下给哥哥治病的钱,他不惜将哥哥关在医院里;为了得到更多的钱,他竟将哥哥从医院里拉出来,让他为自己博命。
他有着职业赌徒的习性,敢于押上一切,不输到最后一条底裤绝不罢休。
他欺骗自己的哥哥,甚至不想分给他自己博命而来的钱。
他本可以及时收手,既赚了一大笔钱,也保住哥哥的命,但赌徒毕竟是赌徒,他最后输掉了一切,还搭上了哥哥的命。
赌红眼的他盯上了胜利者文森特,在火车上他向文森特开枪。
他本是想抢走文森特博命而来的钱,然而鼓胀的包里却只有文森特为妹妹买的黑耳朵羊公仔。
他的身影在远处消逝了,他的命运又会如何?
他为赌博而生,也必将死于赌博。
世界上有着多个宗教,每个宗教的教义皆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将控制人的欲望作为其目标之一。
人没有欲望,社会无法发展。
人太多的欲望,则让世界充满纷争,也让人类社会与人本身烦恼不尽。
贪欲是人最容易萌发也最易主宰人类行动,人心一生贪念,恶魔即在人心中扎根并蔓延,人即会走向疯狂走向毁灭。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黑耳白羊,可以引申为黑头羊,为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里伊伯拉欣(亚伯拉罕)替子献祭以证明忠实于主的牺牲物。
个人感觉,文森特为了家庭的幸福铤而走险,以命博钱,终于完成了自己对家庭的救赎和牺牲。
像这种应激性的游戏都会出现的情况就是:有人会提前开枪,无论他是故意还是条件反射。
前面一轮,两轮可能还会按照那个在现实里和电影里都是几句台词就赚钱的裁判的规则来进行,而第三轮我还以为会出现类似比赛抢跑的率先开枪的情况出现,可惜没有,如果出现了会怎么算呢,编剧想不出,我也想不出,所以编剧就没安排这个情节进去吧
这种题材不好拍呀说实话
什么JB玩意儿!
其实还好 只是想看原版
重拍还这么拖沓无力,要没最后那个吞纸条片断影片就彻底残了。
看的没感觉
叙事平平无悬念
好久没有电影让我看了瞌睡了
简单粗暴
有Jason Statham加入流露一定程度的复古气息,打工后寄钱回家给妹妹买只羊,洗
自己重拍自己。。。
为了挽救家里,不惜参加百万杀人游戏,沦为有钱人的赌注,结果还是被奸诈的商人给杀死了,而杰森·斯坦森饰演的商人却什么没得到。奔着杰森·斯坦森去的,可是怎么戏份那么少?还演个这么龌龊的人!
话说电影的剧情设置很好,问题是背景交代不清,总给观众抱以情感和探秘的积蓄,但却总是不得其解,咬着后槽牙的看完了电影。插上一句,杰森斯坦森就是打酱油的....
最后主角吃掉那个东西的时候,我的心震了一下。
单纯觉得Sam的演技真好啊 啧啧啧
警察的互动呢?...浪费演员...= =
看杰森去的,失望而归啊。。
有那么多钱 为什么不给自己买一把枪和一件防弹衣呢?
还可以吧。
俄罗斯赌轮盘游戏,翻拍的质量太一般,浪费了这么多的明星了。
面对金钱,我们都是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