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风云》,一部看题目会让我想起《湄公河行动》的缉毒影片,却出乎意料的有点儿像文艺片的感觉,没有宏大的枪战场面,没有惨烈的打斗场面,没有激烈的争辩,没有挣扎的纠结......有的只是无声胜有声的眼神、景色和想象空间。
不过我觉得英文名《Lethal Hostage》更贴近影片主题。
这是极少的让我回头再看一遍的警匪题材的影片,因为台词太少了,时间太错乱了,需要自己连接想象的情节太多了。
尽管如此,这部影片并不烧脑,却有种击中内心最柔软部分的感觉,是人性,抑或是爱,我有点儿分不清。
随着成长,渐渐的放下了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渐渐的了解了没有什么是非如此不可,渐渐的不再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判什么。
就如同孙红雷饰演的毒枭,他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面对小姑娘,他有两次用枪指着她,眼里却全是不忍。
当大毒枭的儿子要杀掉小姑娘时他挡在前面;当小姑娘的父亲(牙医)想要回女儿的时候,他说:你回去,拿上东西,送回来,接女儿走,就这么简单。
镜头切换到他和小姑娘等待在岸边的背影,小姑娘身上披着一件大大的外套;牙医不幸被抓,没法回来换女儿了,大毒枭的儿子企图剁掉小姑娘的手指,甚至杀掉他,他背水一战,血洗毒巢,成功上位。
小姑娘长大了,他们结婚了,只是我认为当初他对小姑娘的各种不忍心却不一定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内心深处的善良。
所谓人性复杂,便是如此吧。
《岛上书店》里说过:一个人一旦在乎一件事,就发现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孙红雷饰演的毒枭就很好的演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致命人质》这个题目更贴近主题,孙红雷的重大转折都是因为这个小人质,包括最后的死亡。
虽然英雄末路,虽然死亡收场,但是他的内心是平静的,踏实的,甚至是有点儿快乐的。
即使没有这个小人质,大约也会有其他人,其他事激发他人性中的善良......影片开始时老毒枭让孙红雷去倒掉毒品,一方面是为了毁掉罪证,另一方面是为了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再看老毒枭的儿子,野蛮分析一下,老毒枭一定是对这个儿子十分溺爱,所以这个儿子很懦弱残暴,得知老爹没有回来后,除了大发脾气,对孙红雷和小人质各种威胁,别无他法。
其实当人特别愤怒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恐惧,而通过愤怒表达恐惧则说明他懦弱无能;所以这个儿子愚昧无知,当牙医被抓到他眼前的时候,他只知道愤怒的让牙医把他老爹弄出来,压根儿就没有留意到牙医鞋上的窃听器。
而孙红雷却敏锐的注意到了窃听器,并且将计就计的摆脱了窃听。
所以老毒枭应该深知自己儿子几斤几两,是否儿子的懦弱愚昧,让他更加珍惜孙红雷饰演的这个角色,而把生的机会留给了他。
当然这也纯属野蛮分析片中孙红雷的善良不止体现在人质身上,他还为当地的孩子修建学校,长大后的人质给孩子们教书,所以当牙医来找女儿的时候,女儿说: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
当学校塌陷的时候,他的愤怒通过对包工头的声声逼问和最后的枪声诠释的淋漓尽致。
牙医的台词也很少,但是每一句都那么戳人心扉,“你们不能抓我,抓了我,我拿什么换回我女儿”,“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还有杨坤的眼神,冷酷又带点儿复杂,非常符合剧中人物的特点。
影片最为点题的一句话应该是缉毒警察妹妹说的一句话: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治安问题,实际上是感情问题。
是啊,很多事情表面上看都是治安或者道德问题,而实际上都隐藏着丰富的感情故事。
因为大多数的问题都基于情绪不同而变得结果不同,只是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太知道该怎样处理我们的,别人的情绪。
此处应该接上情绪管理课程的广告,哈哈哈。
回到我想说的,基于我们对事件背后隐藏的感情问题的不甚了解,所以,不必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判什么。
在如此纷繁复杂又功利浮躁的社会,保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客观的分析能力便显得尤为难得。
所以,致命的其实不是人质,而是人性。
王珞丹离了米莱,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标签给她。
这部戏里她的干瘦和黑,显得一点也不突兀。
反而很有力量。
拿她做标题,实在是因为不知道该写什么题目好。
不过恭喜小黑妞找到了组织。
那个张默的妹妹,能打能憋气的女孩,是戏里最彩的一个。
小合唱的那首歌,“对于我,你一点也不麻烦。
对于我,你就是整个世界”。
很合拍。
中间一段有些抽离黑帮的音乐,带点老太太跳健身操的味道,可是配在电影里稳稳地不出圈。
亮。
张默,带些他父亲当年的流里流气,却每每真诚,甚至踏实。
杨坤老师,原来也可以当杀手滴。。。
红雷的每一次开枪,每个动作,决断干脆,置地有声。
调子很慢,不慌不忙,却认真的讲完了一个故事。
大概好过画皮2.
“其实......就在那天结束,其实在那个坑里,我觉得也挺好的......别去了,明天咱们就走了。
”《边境风云》中王珞丹深情、恳切中带有无限感慨却又语气淡定地对孙红雷说。
但她得到的答案却是,“不去不行,最后一次。
”看到这,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警匪片中,导演能将这种大家不认可的感情演绎成这样,真的觉得很难得。
尽管一开始,就大致猜到了解决,但《边境风云》还是给了我很多惊喜,不是俗不可耐的,正义一方警察轰轰烈烈地完胜,也非毒贩凄凄惨惨地落幕。
这部片子更多的是阐述了人的感情,毒贩的爱情,受害者之间的亲情,杀手的无情,毒贩之间的无情背叛,还穿插了师生情等等。
《边境风云》整部影片节奏很紧凑,没有过多的废话,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更多的是留给观众一些思考。
片中两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孙红雷的回归(逃亡)——逃亡(回归)。
第一次是孙红雷与毒品老大去交货失手后,从云南回归(逃亡,继续做毒贩)缅甸;另外一次就是孙红雷被其手下背叛,活埋之后,与王珞丹一起逃亡(回归,打算不做毒品生意)云南。
前者场景是在大晴天的白天,导演给开船的人用手启动小船的发动机用了特写,然后来了个大远景,孙红雷和小王珞丹在长长的小船漂在河中,后面是高高的群山,从云南到缅甸的路途上,青山绿水寓含着希望;而后者则在黎明前的场景,也是在河边,但更多的是小心翼翼,孙红雷和王珞丹死里逃生,同样是小船发动机发动的声音,他们坐上了那条长长的小船,行驶在河中,背后依然是高山环绕,但更多的是一种糊的落寞。
特别是从后者中,隐隐约约看到了孙红雷在戏中失败的结局。
在《边境风云》中,毒贩扮演者孙红雷和人质挟持着王珞丹之间的感情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但细细分析后,会发展这样的感情在现实中也不是不可能。
年小天真的王珞丹偶然的机会碰到的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大毒贩孙红雷,意外挟持到了缅甸,在缅甸又遇到其他毒贩的威胁,没有死是一种万幸。
而孙红雷扮演的大毒贩尽管坏事干尽,但对小王珞丹却下不了手,这表明他内心深处还是有善的存在,关于他的善在影片中第三章中也有体现,看到学生因学校建筑不合格而受伤,他将学校建筑贪污的人给枪杀了,后来还说不做生意(毒品)了。
这十几年中,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相互之间的一种叫“善”的东西相互吸引着,才维系着这种特殊的情感,等到日后才演化成为感情。
这样的爱情在常人眼中是难以理解,甚至是难以容忍的,但确实存在,也许正如在第二章中王珞丹对她爸爸所言:“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感情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存在与否。
影片中王珞丹父亲的扮演者倪大红表演也非常出色,他将父亲的父爱诠释的淋漓尽致,“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这是这位父亲在十年之后对女儿说的一句话。
由于自己的过错(加班给人看牙),使得他和自己的女儿卷入了这场警毒之战,也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不仅自己坐了十年牢,女儿还一直在毒贩的手中。
对此,他深深地自责,一直希望能将女儿逃离那种生活,但女儿的改变也让他无奈。
特别是后来,女儿和毒贩逃回云南来找自己,他还是选择了帮助他们,但在警察找到他之后,他似乎又开始犹豫,最后还是选择了与警方合作,因为他深知女儿跟着毒贩是不会有幸福的,一起是要回到正常的轨迹。
这也为孙红雷扮演的毒贩最后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另外,关于影片中,毒贩之间的背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关乎利益时的无情。
当孙红雷与毒贩老大交货失手之后,回到缅甸,毒贩老大的儿子对其是想置之死地,加上以小王珞丹为威胁,孙红雷已经没有路可以走了,所以必须反击,由此一场黑帮内部斗的激烈战展开,趁着僧众做法事期间,孙红雷拿起毛巾包着手枪将黑帮老大的儿子一枪毙命,其他帮手这用机关枪无情地扫射,一切反对力量都解决,孙红雷坐上了老大的位置。
看着去是如此的无情,但也在为孙红雷辩白,因为这一切都是被逼无奈,因为到了不是“你死我活”的阶段。
然而,孙红雷遭背叛,由于要收手不做毒品生意,他被手下逼他挖坑并遭活埋。
这一过程中,他一次又一次恳求手下放过王珞丹,但却一次又一次被打了回来,甚至手下有些心软的时候,但王珞丹却自己要和他一起死,最终他们被活埋。
看到这时,不禁感慨万千,当下很多人动不动就说真爱,却不知何为真爱,王珞丹这种肯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死的感情,我想肯定是真爱吧!
古语云:善有善报。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吧,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想《边境风云》的导演也信了吧,不然不会安排王珞丹的那个学生看到他们被活埋的那一幕,还找人来救他们,最后助他们逃离缅甸。
这与当初王珞丹在学校教育那些孩子,在遇到学校坍塌的时候,拼命保护她们也是密不可分的,我想这也是导演相信善有善报的思想的一种体现吧。
这部影片中,无情的杀手扮演者杨坤也是非常大出彩,冷酷无情,为了毒品生意,随意将一切阻挡的人杀之,就连狗也不放过,杀人手法也很残忍。
虽然被警察抓到之后,但在毒贩、警察和自己三方会面时,一枪将警察毙命,为了钱和毒品也要将毒贩扮演者孙红雷杀了,但却被孙给枪杀。
这一系列的事情中无不是冷酷无情、利益至上的体现。
最后的结局是:警察死了,杀手死了,孙红雷也在机场被警察射杀击毙,但却将藏有毒资的诊所钥匙交给了王珞丹的父亲。
这不可不谓是一个警匪片结局的颠覆,以往的警匪片都是警察完胜,而《边境风云》却定格在倪大红打开诊所门,看着那个装有毒资的皮箱,留下了是无尽的想象。
个人感觉这也是导演的一种胜利,在人性的解剖之后,他想给毒贩孙红雷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大环境不允许,因此他通过这样的表现方式,让孙红雷不要输得太彻底。
综合来说,《边境风云》就像是一部人性的解剖片,而不是典型的警匪片,人的情感需要的是理解,需要的体谅,当然也需要尊重。
其实《边境风云》这部电影,从编剧导演到演员阵容都没有一个能吸引我的进电影院的理由,第一次知道这个电影,还是某天坐公交时,站台广告上一闪而过的海报,黑白风格,孙红雷表情冷峻,杨坤露着健硕的肌肉,大概就是一般的缉毒警匪片吧。
也许是对其关注度不够,所以当宁浩的名字出现在银幕上时,我还着实激动了一把,顿时提高了不少期待值。
说实话,“边境风云”这四个字没有给电影造成任何加分的效果,太过平淡,跟电视剧似的,而且主角除了孙红雷有那么点点信任度之外,其他的都要抱着疑问的心态,所以等这部电影完全呈现在我面前时,不得不说,还是挺好看的。
孙红雷在片中的表演让我想到了当年的《像雾像雨又像风》里的阿莱,尤其是最后一段,他外表轻松的走向王珞丹和倪大红,然后死在枪口下,像极了当年在码头走向李小冉,可是再也支撑不住,终于倒下了的样子,二者都是笑着的,都应该算是含笑九泉吧,当年为李小冉报了仇,如今为王珞丹安排了后半生的生活。
其实这电影里,孙红雷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他有着毒枭的冷静机智隐忍淡定,也有着作为丈夫作为女婿的本分,他称呼倪大红为“爸爸”,当倪大红端菜出来,本来坐着的他站起来弓着腰接了一下,这样祥和平静的场面,谁能想象得到,背后是怎样的暗涌?
作为王珞丹来说,不管孙红雷对外是多么心狠手辣的毒枭,对内他就是一个成熟温和的爱人,能照顾好自己,愿意为自己煎鸡蛋、为小孩子修学校的依靠。
可惜他们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绑匪和人质,孙红雷的“职业”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平静的生活下去。
既然事情一定要有个了结,那么就不如让我去死好了,为你们求个平安,求个息事宁人。
片尾回放了孙红雷吃饭的那一段,联想到前面还有一段张默和倪大红只有口型没有声音的交流,剧情基本八九不离十了,孙红雷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但是还是选择再干一票,为王珞丹和倪大红留下以后的生活费用,也坐实了自己的亡命之旅,画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大叔养成系,在国内的电影里算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影片中没有过多的表达两个人是如何在生活中摩擦碰撞出斯德哥尔摩情怀,也没有具体展现他们从绑匪和人质变成夫妻的过程中,经历了怎么样的挣扎和蜕变(这是一个蛮好的点不是吗?
),只是镜头一闪,当年的小女孩变成了黑帮大哥的压寨夫人,并愿意与其患难与共,同生共死,风格着实诡异。
这一段个人还是很希望导演能加一些细腻的东西进去(难道是因为我心目中不死的大叔梦?
哦漏……),毕竟一直那么端着也不是个事儿,只给了一个开头和结尾,作为观众的我,还是有些吃不消。
之前导演在表现孙红雷内心挣扎的时候,镜头只是给出小女孩紧绷着的一张脸,很遗憾,那张脸上什么都没有,我居然没有看出任何属于孩童的本真状态,只是就那么绷着,大概是导演说戏的时候跟小孩子说你不要讲话不要乱动还有眼睛不要乱看就好了……当然这不是那个孩子的错,我们不能强迫诱导一个孩子在演技方面有什么惊为天人的东西,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娜塔莉波特曼,可是演出金赛纶的水平也不过分吧?
很奇怪这个小孩子被带走以后,不哭不闹不找爸爸,要知道爸爸给人看牙耽搁一会儿她就要拍门催促了,现在被人绑架,居然表现的那么平静……从头到尾一点反抗挣扎的意思都没有……吓傻了?
好吧好吧……反正长大了以后是王珞丹这个款式的,随意随意。
王珞丹的演技已经不能用平庸来形容了,这姑娘当初抓住一个米莱的角色,火了一把,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火起来的其实是米莱本身,这个角色的设定赋予了王珞丹很大的优势,并不是王珞丹本人赋予了这个角色多大的魅力,当然王珞丹演米莱是演的挺好,一股子愣劲儿的北京丫头,热情而执着,嘴皮子利索,大段大段的词儿往外拽,外是刀子嘴,内里则是豆腐心。
可是抛开米莱这个角色呢?
钱小样算是一个不过不失的延续,没有突破,但是不至于让人大跌眼镜,但是随后的杜拉拉、静秋、莫小闵……充分证实了这个丫头只能走在米莱的路子上,而《搜索》是群戏,王珞丹不至于被单拎出来挑大梁。
当王珞丹的脸被放大在银幕上的时候,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暴露在观众眼前,她苍白无力的演技真是让人捉急。
台词功力差就算了,大不了用配音,比如《大武生》里黄磊徐峥季冠霖的配音,着实加分不少,可是当一个演员眼神里没有戏的时候,就是天王老子都拯救不了她了。
当孙红雷跪求放王珞丹一条生路的时候,自己已经被踢打的伤痕累累,还在苦苦挣扎,那边厢王珞丹你给个心痛的表情好不好?
你不要傻兮兮的目光空洞还憋着劲儿想做出决绝的样子行不行?
她真是一个奇怪的演员,要干净纯粹的范儿也没有,要干练果敢的范儿也没有,看着那张平淡无奇的脸,做作矫情的演技,真是……欲哭无泪。
如果杨三十二郎没有去唱歌,而是一开始就做一个演员,会不会更有作为?
其实这部戏给杨坤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戏份有限,而且内心戏的部分也不多,但是他有一种气场,演绎这种冷面杀手恰到好处的气场,透着浓厚的江湖气息,看着都后怕,片中第一次杀人之后淡定的擦着手装作修车人,如果不是事先被剧透他是个杀手,我可能真的就认为他就是一个生活落魄却手艺精湛的修车师傅了,就和那些国道边随处可见的修车师傅一样,凭本事吃饭,靠手艺挣钱。
第二次是对付一条嗅出了毒品的狗,且不说被翘过的门是不是还能完好无损的被钥匙打开,就说他那种动作缓慢却杀气腾腾的气质,想想真是很过瘾。
而第三次就是对付张默的妹子,那个有些“瓜”的傻姑娘,不是一刀也不是一枪,而是保鲜膜,一层一层,然后冷眼旁观她挣扎扭动的身躯……无奈最后被张默擒获,虽然反手干掉了他,却死于过分的贪婪。
当孙红雷杨坤张默三个人对峙的时候,我以为会看到精彩的飚戏场面,正邪两派,错综复杂的关系,互相牵制的场面……无奈孙红雷的气场达到了,杨坤的劲儿也绷出来了,可是张默的气场实在不够,有点遗憾。
当张默倒下的那个瞬间,我突然特别的紧张,因为我很怕他没有死,而是反手给了孙红雷一枪,还好他真的死掉了……昨儿去看电影,粗粗数了一下,加上我,一个厅里只有不到二十个人,中途退场四个。
没办法,影片整体是很闷的效果,尤其是第一章节,故事平缓的像是没有生命一般,基本无配乐基本无台词,剧情给人太过跳脱太过故弄玄虚的感觉,这让捧着爆米花的观众无所适从。
随着剧情的推进,线索被一点点的捡起来,脉络开始清晰化,被先分割后重组的故事终于被讲顺溜了。
全片的台词少得可怜,取而代之的大片的留白,一句废话都没有。
不管导演是不是在卖弄自己的技巧,不管这种叙事方式是否符合大众审美的口味,不管这电影最后的票房会是怎么样,我个人都认为,我们需要程耳这样的新锐导演,有自己的风格和路数,不管未来会不会成功,我们都不能放弃任何一种可以有所超越的可能性。
中国的电影圈已经浮躁到无以复加,电影圈钱势头越来越明显,明目张胆的欺骗观众的口袋,烂片无下限。
在很多人都机械的重复着商业电影流水线时,这电影却一种清冷独特的方式在这个暑假上映,没有铺天盖地的噱头宣传,演员没反目、没传绯闻、没在现场改剧本、女配角也没有夜夜去敲导演的门,真不容易。
我不是说这电影拍的有多好,而是作为观众,个人很鼓励这些看起来很不错的尝试,这些导演风格明朗化,不落窠臼的电影,哪怕现在做的还是不好,还是有故弄玄虚的意思,还是有剧情上的bug,还是用着不着调的演员(=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走进电影院,能让我选择的只有《战国》只有《河东狮吼2》只有《喜羊羊与灰太狼之XXX》的这种电影,我觉得我会死的。
最后,吐槽一下整个电影的色调,难道真的真的真的不是美图秀秀做出来的吗?
就是那个什么泛黄暗角还是怀旧老照片之类的范儿,真不是一般的难看。
最后的最后,想说一句,那些只靠台词撑起来的电影,不叫做电影,叫做PPT。
本文有剧透,请慎重。
*********************************************************************************************************************************************************************************************************************************************************************************************************************************************************************************************************************最后一段交易时的情节,一把枪一发子弹,是孙红雷给了剧中人物三次活命机会。
第一次,是数完钱以后,孙红雷按住放毒品的箱子,请求张默放过他,其实是给张默一次活命的机会。
因为他在放毒品的箱子里放的枪,其实就是张默的夺命枪。
第二次,是杨坤拿到那一把枪之后,其实是拿到了自己活命的机会。
因为孙红雷在枪里只放了一颗子弹。
如果杨坤没有贪念,就那样放孙红雷离去,那么大家各取所需分手。
可惜杨坤扣下了扳机,其实是冲着自己开了枪。
第三次,是孙红雷借前两次给自己留一个活命的机会,如果前面两次都如他愿,没有这些变故,大家相安无事,孙红雷也可以过上自己平静的生活。
可惜事与愿违,其实孙红雷此时已经知道失去了生的机会。
这片整体不错,美中不足的是导演把音乐用泛滥了。
大量与剧情脱节的音乐冲散了情节。
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女儿被劫持,爸爸找女儿,因为救女儿心切而锒铛入狱十年。
十年之后,找到女儿想认回女儿想女儿跟他回家却发现女儿被劫持者喂家了。
小女孩长大后他们相爱,成了情侣。
最后父亲要夺回女儿而出卖了准女婿的悲情故事。
本部电影是分成四章节,一开始看chapter 1.时吐槽无力啊。
真心无力。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开始部分加第一章是叙述结果,然后后面几章将原因娓娓道来。
一开始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让我觉得明明是部商业片,但是硬要给添上文艺的标签,有些不伦不类。
但是总的来说,看完整部电影再去回味,故事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还是值得回味。
1.孙红雷将毒品藏于天花板上发现了幼年王珞丹,本该干掉她,但是没狠下心。
一个瑟瑟发抖天真无知的小姑娘,最终他的选择是将她带走,后来他干掉了老大儿子那一伙,虽然说是为他自己打算,但不能否认里面没有老大儿子要剁掉幼年王珞丹手指的因素。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结尾处。
王珞丹和孙红雷死里逃生从缅甸回来,王珞丹之前说过,有一天他们离开缅甸,希望他爸爸和他们一起走。
可是最终出卖孙的人,正是王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开头,王父对王珞丹说,我们从这个门出去,一切都安排好了什么什么的,意思是要王珞丹离开孙红雷和他一起过父女相依为命的日子。
王珞丹说现在很幸福,很快乐,不希望改变现在的生活。
王父:“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其实他想要的是女儿跟他走吧,于是王珞丹说出“我们早晚有一天会离开缅甸,但是在那之前,我什么也不想改变。
”可是后来当他们真的离开缅甸,王珞丹投奔父亲,想三个人一起离开,可是他哪里知道王父对孙红雷有多深的仇恨——他本来有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女儿,自己的诊所。
平淡但是一家人惬意的生活,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孙红雷的那次贩毒造成的。
他本是无辜的人,却被卷入这纠纷里脱不了身。
王珞丹说“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
”王父怎么可能理解她,他的生活被这个人毁掉了,自己最后唯一的亲人也不肯回到他身边做他的乖乖小女孩。
而王珞丹也把自己的想法加固到了他父亲身上。
她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一起离开,但是他哪里知道他父亲压根就容不下孙红雷。
很喜欢他们最后离开缅甸时候那一段。
他决定洗手不干,看校园拆毁时候那个小女孩送她一个苹果。
后来也是小女孩一家救了他们。
那一段我特别喜欢,她知道就算活下来她也不会好过,干脆就和心爱的人葬在一起。
王珞丹对孙红雷的死心踏地,对这段感情的态度,让人深深折服。
还有一个喜欢的镜头是张默救妹妹的时候,妹妹说的那番话“我跟你数了这个人古怪,你还不相信我。
日你妈!
”最后这个“日你妈”大亮!
作为川渝人士肯定能深深理解这句话里包含的感情,死里逃生松一口气时用这句话太有力度了,还有兄妹两看起来感情不合但实际上这句话很有撒娇的味道啊!
效果就跟女孩子打情骂俏说“你真讨厌”一样、反正我是笑了很久很久
一个穷途末路的毒枭完成了一次良心 良知的救赎,结局很正统但又出乎意料,就是一个“末路英雄”的自我救赎。
国产电影就该有自己的风格,会有希望的。
起码我看到了希望。。。。。。
《边境风云》这部电影有点不一样,明明是一个犯罪题材,却不知怎么长了一颗文艺的心。
比如,它一个故事不好好讲,时间线打乱,切成四块,分别展开又相互指涉,最终联合在一起,正中红心。
比如,它的节奏异常缓慢,警匪片里的快速打斗一个都没有,反而运用了大量的凝视镜头,让时间在这故事里凸显出来,造成了一种凝重的风格。
比如,它的台词极端的少,非必不可少的情况下,基本没有语言。
但是叙事不乱,动作和视听补白了那部分缺掉的东西。
寡言这种风格实在很适合黑帮片,能够让那些神秘的家伙,更多一些神秘。
比如,它的配乐,虽然有点过,不过很激人呐,特别是狗的段落的最后的一场戏里,音乐恢弘的都要溢出来了,很古典的那种音乐运用。
接着时间过去大半个小时,故事又回到这个场景,音乐重新响起,之前的故事立马就接上了,漂亮。
比如,它它剪辑,还是杀狗段落,杨三十二郎悄悄把警察妹妹的狗搞回自己的房间,举起手枪,画面一切,那妹妹正在和一墨镜女扭打一团,加上音乐一渲染,立马荡气回肠了。
还有孙红雷干掉老大的那一段,和尚念经,枪杀,加上孙红雷受礼,华丽呀华丽(突然想到《教父》和周杰伦的《最后的战役》),再华一点就要滑到mtv了。
比如,它的摄影,构图简洁,一个画面里很少有三个人以上同时出现,人人都被限制在一个画面里,孤独的很,比如孙带着小红领巾女孩坐船渡江那场面就漂亮极了。
再说这颜色,黄色和蓝色组成全片的色彩基调,冷而昏黄。
比如,它里面竟然有一段女生合唱左小老师的《忧伤的老板》,尼玛,正常人谁会去合唱左小诅咒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段合唱倒还真的蛮好听,看的时候就想这唱的什么歌呀?
怎么词和调子都这么文艺?
看完一看片尾字幕,尼玛,竟然是左小。
另外,片尾曲的演出者,是师太王韵壹。
比如,它的段落别具一格,最喜欢杀狗段落,那一个阴郁加恐怖的气氛恰到好处,简直都不像中国人住的地方了。
还有孙红雷他们第一次交易的那场戏,你发现,原来不止是香港电影里的那种段落,这里的交易也很澎湃。
还有就是最后了,最后孙的出门,交易,出门,把他圆满了。
当然,它肯定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过说好处比说毛病要来的舒服,而且挑毛病功力须深,我自知不足,前半部分的有些段落还是有点过于闷了,这只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为什么,不知道。
虽然已开始没明白在讲什么,但是看到后面就明白原来是编剧别有用心的时间错乱。
不错的电影,让我喜欢上孙红雷。
为了保护爱人所做的一切。
剧情很丰满,不乏味。
从头到尾都很紧张激烈。
不错
如果生活是可以剪辑的电影片段,那会怎样?
《边境风云》的最后一小节没有象之前几节一样将一些故意遗漏的片段与对话增补,虽然我无比期待,尽管我知道增加再多的细节也不会挽回孙红雷所演的大毒枭三枪夺命的结局,但是导演再一次给了我们他们三个人做下来吃早饭,然后孙整好衣装出门的那个片段。
如果。。。
我知道导演想通过剪辑提醒我们为什么我们需要看电影,电影与生活的差距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问但通常不会问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得懂电影。
那些片段,那些隐匿的社会信息不过在镜头中,在镜头的连接与剪辑中,但我们读得懂,因为我们在生活中。
依然还是亦正亦邪的孙红雷可以驾驭这个坏但是有善心的大毒枭角色。
因为观众对他的旧印象,所以对于他为什么不杀那个小女孩也就不需过多的铺陈。
这也就是导演好的选角的用意。
观众总是带着那些旧记忆走进电影院的。
任何演员无法抹去过往所有角色带给ta的影响。
最后那场三人戏,紧凑而转折十足,毒枭的聪明与历练、最后救命钱的一博、小缉毒警的青涩、交易者的贪婪与不够聪明、男人与男人之间交待在那两三分钟全面爆发。
一点不弱智一点不脑残点点都很精彩。
正部电影象章回小说,用音乐和断裂的线索来过渡章回。
虽然开始有点小没头脑,但场景与故事的片段还算吸引人。
慢慢从狗、女儿和往事三个章回将这些呈现在我们面前似生活流水的片段重新串联,抖落了这个故事的线索,主人公若隐若现,几个故事相对独立,但又丰满而生活化。
难得见到如此有心思的讲故事了。
编剧与导演是同一人,我想他一定对于电影的叙事有过很深的体验,才会将这部视觉文学作品做成如此形式。
一部分是如此生活,生活到镜头中的如此随意与片段化,而另一部分却是如此的叙事,将所有出现的片段串联成为故事线索。
煎鸡蛋、吃米线、验孕结果、小孩偷窥、撑船的缅甸男人、拔牙。。。
诸多细节、片段、闪过的人物,他们都是我们这部生活大剧的小碎片。
可是我们居然可以在电影院里通过每个无需解释的视觉与生活式的呈现却推导与揣测着“剧情”、“理解”着他们的行动与选择,譬如毒枭为何收手不做了,也许因为他们有了孩子;孩子为何愿意帮助他们,因为他们在当地办学助人了。。。
只是有些“读懂”与“理解”是如此常俗化地瞬间发生,让我们几乎察觉不到Berger & Luckman所讲的social stock of knowledge。
虽然观影的时候,旁边那个我觉得很俗的女人一直像体育直播解说员一样说出每个转折时她的评论,如好二,她爸这么做肯定会让他女儿恨死他的。。。
但是回来想想,她也是直言表现出一个常民对这部电影基本情节的理解啊。
电影是被捕捉与剪辑的片段,所以导演可以用章回用故事主线来囊括所有呈现的视觉与听觉效果,所以最后那个结局虽然已经有了,但是最后再重放一次孙红雷的出门却是另一层深意,加重观众的遗憾。
只是我们的生活,不是可以剪辑的电影片段,不能回放,不能再现,不能重播,不能改变。
属于近几年国产还不错的电影,但模仿的痕迹较重,也不能引起太多的思考。
铛里个铛啊,绝逼可以比拼门徒,叙事方式和风格非常不错,镜头都给得干脆,毫不拖泥带水
白百合的演技这么烂··
现在流行文艺装逼,不好好讲故事,全是没有意义的长镜头和近景,剧本单薄得很
在四星和三星之间犹豫了,也许是看的版本不够精致,人物徘徊在英雄主义和小马仔的感觉之间,总觉得或是片不够劲道,或是演员不是我中意的。loli养成记倒颇有新意,铁汉柔情是个看点,但一样,也是不够抓人,辜负片名“风云”二字。
7/10 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刘华强附体的孙红雷,也不是沉稳老练的倪大红,而是虽然有些生涩倒也不失生猛的杨坤老师,杨坤身上有一种落魄的江湖气,与他所扮演的独行客式的毒贩倒也有种气质上的默契。
活死人风云吧
nice..每个人都符合自己角色定义
国产片里的上乘之作,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如果成本再高一点点来润色。绝对超五星。
y有点闷,但确系牛片
对白不多,节奏不快,调调还行。
好文艺。。但是剧情还行吧。
冰冷里凸显爱。导演有勇气,功力不够也该拍,要是功力足,再找个好的美术指导,做好音效,会是非常不错的类型片。
“在那天之前,我什么都不想改变,因为我习惯了…对于这个世界,你是一个麻烦,对于我,你就是整个世界。”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个治安问题,实质上就是个感情问题。” 配乐极其提神,张默足够惹眼,不可挑剔的年度黑马。
张默应该学《无间道》,关键时候反水,淡淡说一句“对不起,我是毒枭”。小萝莉10后长成王珞丹那样,养她的孙红雷是怎么做到的?至于杨坤不错,32场不仅是全国巡演,而且弄到中缅地区了,全球巡演指日可待...
烂片一部。
虚张声势
摄影和配乐起码在国产片里算比较讲究的了吧,挺装逼的,整体也比万箭穿心那种电视剧式的风格强很多,起码赶脚是经过了艺术加工。
木有意思。。。孙红雷虽然很出彩。。别人不行不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