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这部电影的,对于我来说感触良多,因为我的童年与主人公的童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或许就是我看这部电影,与其它人看这部电影有不同之处,当一部电影的主人公跟你童年相似的时候,你就容易产生共鸣,心中感慨良多,身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是不幸的,但是如果你一位的沉沦于不幸之中,不幸将会成为一种病毒,传播开来最终只会带来更大的不幸,我和主人公一样,从小就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中,如何从痛苦的心理阴影中解脱,这是一个心理学常常碰到的问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痛苦和仇恨只能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仇恨,这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
但是你要从仇恨中彻底解脱,就必须要看透一切,试着去原谅那些伤害过你的人,这是我自己的个人感触,真的可以原谅吗?
我不想原谅,可是如果不原谅他们那股仇恨就会积压在你的心里,让你的身体迷失在仇恨之中,就仿佛有一个邪恶的声音在引导着你,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或者心理崩溃性格大变沉迷在抑郁症和焦虑症之中最终可能精神崩溃而自杀。
甚至可能想把伤害过你的人全部杀了。
当仇恨积压到一定程度,你整个人就会完全迷失在仇恨中,就像那个变态杀人犯,最终彻底沉沦,失去一切。
我看完电影,有考虑过一个问题,主人公真的彻底原谅了杀害自己女儿的人了吗?
怎么可能,我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我心里非常清楚,那没有那么简单的,他一直在不断复述,说要原谅对方,我们是人,有血性的,俗话说的好,人非圣贤,主人公与其说是在试着原谅,不如说是在试着看开,因为你要看开你就必须试着原谅,虽然那个杀人犯之所以会杀人是因为童年的苦难,但是这并不能因此成为他滥杀无辜的借口。
但是如果你自己沉迷在仇恨和痛苦中,只会让爱你的人痛苦,恨你的人开心而已。
主人公想要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就必须试着去宽容对待过往伤害过他的一切才有可能从可怕的心理阴影中解脱出来。
否则他的前程将会一片黑暗,最终沉沦,甚至可能会变成第二个变态杀人狂(如同电锯杀人魔)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男主人公自我救赎的过程,当他的心理获得救赎以后,负面情绪自然离他远去,生活也自然慢慢光明起来,这个世界有多少像男主人公一样陷入痛苦之中的人啊,希望他们能够早日摆脱心理阴影,回复阳光生活,不要被一些负面的东西所捆绑而迷失自我
看电影开头,我觉得似乎又是部失去孩子后父母自我内心救赎的影片,类似于《附属美丽》。
然而逐渐逐渐就跑偏了,玄幻了,各种神仙上帝齐聚一堂,谆谆善诱,苦口婆心,最终使男主幡然悔悟,理解了上帝老子的工作有多不容易,最后forgive了酗酒家庭暴力的父亲,forgive了残忍杀害自己小女儿的凶手,喔,上帝与你同在,The End.我是无神论者,但也并不排斥其他人的宗教信仰,只要你别干涉我,别妄图给我洗脑,你信佛、信耶稣、信默罕穆德,信其他你觉得值得信的,Whatever. 然而事实却是某些“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和那些传销组织者并无两样,虔诚和极端有时候只是一线之间,宗教和邪教有时也难以辨别。
究竟是谁judge谁是影片中提出的一个问题,然后智慧女神很轻松的给出答案,你来judge别人是错误的,因为你没有站在上帝视角,会犯错误,只有上帝才能judge一切。
可是事实是多么荒唐!
影片中的上帝告诉我们面对酗酒打老婆打孩子的男人我们应该原谅,面对变态杀手杀死你的孩子,你不能愤怒,只能一遍遍的说原谅。
呵呵,这哪是上帝啊,这分明是懦弱的人采取的绥靖主义啊,如果面对罪恶,不发出任何声音,一味的退让,一味的掩耳盗铃说可以原谅,这个世界正义就无法伸张,邪恶将笼罩大地。
原谅和佛家的“冤冤相报何时了”有相近的意思,原谅了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走出心灵的枷锁,这一点不错。
但问题是犯下罪恶的人值不值得原谅,如果Evil是必然存在的,接受还是反抗?
如果命运是上帝安排的,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
这当中充满了人性的选择,而非上帝告知的唯一的答案。
或许有人说,这本来就是部宗教电影啊,你不爱看就别看。
那我就感觉受到赤裸裸的欺骗了,首先这个片名真的很难联想到会是这样一部说教式的宗教片,其次,既然是宗教片,不是应该洗我的脑吗,怎么还起了反作用呢。
总结:这是一部很烂的宗教电影。
无论成败,人应当自己掌握命运,用自己的是非来判断,哪怕会犯错误。
因为即便是上帝,它也不能替你做主,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你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最后,突然想起了《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最后时候的呐喊:“没有人可以审判我,可以审判我的只有自己,去TM的老天爷!
”
出发点很好,让人放下仇恨,可是过程嘛,满满的圣母洗脑。
首先信基督教的国家主动几百年袭来造的杀戮加起来不下于一次世界大战死的人数把。
不说过去就现在,这些国家想发动的战争可是毫不含糊,哪里管别人国家老百姓的死活,误炸了平民说声技术错误就OK。
他们自己的国家高层都不信这一套,也就糊糊老百信,孩子死了也别惹事,安安心心过日子,你好我好大家好。。。。。。。
看了很多豆友的评价,褒贬不一,也正常,每个人看事物角度不同而已,自己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就行。
但我要说,这部影片对我的震撼还是挺强大的。
我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神佛崇拜,我在看这部电影前,接触了一本叫做“灵魂的旅程”的书,突然发现它和影片里很多观点不谋而合。
我们说物质世界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拥有完美灵魂的个体,被困于自己的肉身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每次的生死轮回中锻炼自己内在灵魂的等级。
影片让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我们任何人一生中所经历的种种都是宇宙能量事先安排好的一场游戏,只是在影片里,它套用了上帝这个名词代替了宇宙能量,进而起到推崇宗教信仰的意图。
我们可以抛开宗教,但从事件本身来发掘,米西的死也是这个可怜的孩子这一世投胎做人所要经历的事情,谁都无法改变,谁都不要去责怪,一切都只是宇宙的安排,让我们在一次次投胎轮回中,提升内在灵魂的等级,达到和宇宙能量的共振。
灵魂本身是没有好坏的,而人的意识行为会影响、会阻碍我们内在灵魂向善的驱动力。
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还是让我学会如何去平静地接受事实,如何从你看似残忍、不公平的遭遇中战胜自己内心的狭隘和自私,邪恶和报复,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和身边的人或事,这样才更有意义。
不想随便去抨击影片的拍摄初衷,因为这并不影响我对事物的理解,希望我们能更主动寻找对我们有益的观点,用更宽容的态度去感受这个世界。
这部书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跟原文有些出入。
而且我觉得书是从上帝切入引出爱身边的人珍惜当下不要活在痛苦中这个中心。
评论里说神棍洗脑或说恶心的人。。。
本来大家的想法观念就不一样你没有真正了解过就不要带着感情评论好吗。
尊重别人宗教信仰很难吗。
不喜欢就别看。
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多为祖国提升GDP。
虽然我不信教,但我看不下去低下的评论。
《心灵小屋》也叫《陋室》,这部电影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一下子幸福感知能力提升了很多,宽恕了曾经我不能宽恕的人和事。
因为上帝安排这些人和事出现和发生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破除自己错误的执念。
影片一开始是主人公迈克小时候,他爸爸脾气暴躁,经常打他妈妈,还打他。
在去礼拜祈祷的时候,他向上帝的代表神父说出了他的无奈,“他总是打妈妈,我阻止不了”。
本来想着上帝可以帮助自己,反倒是回家之后一边下着大雨,爸爸把他暴打了一通,他不相信上帝了。
长大结婚后,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三个孩子:乔西,凯特和米西,米西是最小的女儿。
他和爸爸一点都不一样,他爱妻子孩子们,而且经常承担照顾孩子们的责任。
但是他仍然不信上帝。
一次,他带三个孩子去野游。
米西在河边摆着桌子画画,乔西和凯特在湖上划船。
船翻了,他下水去救两个大孩子,但是上岸后小女儿却没了。
被一个惯犯弄到山上一个破旧的小屋杀害了。
女儿是那么可爱,善良,他更加不相信上帝。
一家人一直走不出这件事,尤其是迈克。
结果一次上帝写信邀请他再去小屋,他半信半疑,还是忍不住去了。
他见到了上帝,和上帝共处了一段时间,终于放下了下女儿,还有伤害他的人,和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为从小就被爸爸虐待的迈克,就已经很让人同情了,他自己克制自己,成长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努力去经营自己的家庭,却又失去自己的最心疼的小女儿。
难道这不是很不公平吗?
我也和迈克想的一样,觉得上帝不公,不该夺走小女儿的。
相信好多人也会有同样的观点。
但是当面对人生困境和难以挽回的损失的时候,我们真的该抱怨吗?
一直耿耿于怀,活在过去?
这就是迈克的状态。
他的妻子要带女儿去看心里医生,问他要不要也一起去看看,说“我们已经失去够多了,你一定要好好的。
”因为他整日整日的闷闷不乐。
女儿凯特一直不言不语,因为她对于自己在船上站起来,还把船跳翻,以至于爸爸没能一直陪在妹妹身边,一直无法解脱,看到爸爸整天因为妹妹没了,而终日愁容满面,更是无法面对。
儿子乔西,看到家里的样子,常常跑出去,不想在家呆着。
妻子可能也会后悔自己没有跟他们一起去野游,但是更多的是看着丈夫深陷痛苦之中,整天为他担忧。
人生当中是不是常常会有自己难以面对的困境和不能挽回的损失,这时候生活如何继续?
工作如何去做?
家人朋友怎么面对?
自己又如何对待自己?
尤其是对于带给自己损失苦难的人,自己又如何对待呢?
相信谁都难免遇上这样的情景,也和迈克一样不能原谅上帝,更不能原谅“加害”自己的人,然后把自己过的一塌糊涂,痛苦不堪。
于是上帝邀请他再次回到小屋,告诉他“我尤其爱你。
”“疗愈需要一些时间和好多关系。
”“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后果。
”……上帝好多次用心和他谈话,给他好多体验。
让内心坚定地不去原谅自己,也不去原谅别人的迈克,放下了女儿米西,宽恕了伤害她的人,也宽恕了自己的父亲,还有上帝。
然后他放下自己,看到了女儿凯特,妻子和儿子,又和他们开启了快乐的生活。
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上帝和迈克相处的过程,还有给他安排的独特体验。
这也是一个人被救赎的过程,从一个评判者成为一个接纳者,从被命运扼住咽喉到开启生活新篇章。
你会清晰地看到一个真相,宽恕不是放过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如果你当下正处在痛苦中,强烈推荐你看看《心灵小屋》,你会发现看完后,你的痛苦瓦解了,而且你会觉得你其实蛮幸福的。
本质上是对的,“you’re imagining a future without me”,所以“Not on your own,you can’t ”。
相信不相信,却只是个选择,“you’re imagining a future without me ,and the future does not exist ”。
你相信不相信,规律本身就是必然存在,你只不过是选择用宗教去解读规律,还是选择用科学去解读规律,把必然存在的称为“神”,还是“规律”,或者“科学”、“量子”、“灵体”,或者其它什么你愿意相信的而已。
=====但作为一部作品,却总有些东西不对劲,是节奏还是选角?
本应该理所当然的事,却处理得很出戏。
=====人类的欲望来自于肉体本身,摩擦刺激性器官意味着肉体在物质界的延续,人还没死,灵魂没脱离肉体欲望,领悟到的爱与关怀是假的。
只有脱离肉体,摆脱激素干扰的状态下,你才可能单纯追求爱与关怀。
事实上,观察到奇迹的时候,现实就是会坍缩在奇迹必然存在的状态,这跟爱与关怀本身不应该有必然关系,作为人类观察到奇迹导致现实坍缩在奇迹必然存在的状态,不是应该会开Impart才对吗?!
你找几个政治正确的演员在那里磨磨唧唧的绕禅机:“你还是没明白”,我tmd当然没明白,他们演出来的是物质极度丰富,选择极度满足的状态:就是整个地球上的生命陪着在演戏,扮演着GOD的角色。
谁不知道这种状态好,但这种状态跟观众之间的距离是巨大的好不好。
=====观众其实并不是不喜欢黑人、拉丁和法老人,观众不喜欢的是丑的黑人、拉丁和法老人,观众不喜欢丑的外星人,观众不喜欢丑的!
要是不丑,谁管你是什么种族?
就是机器人都可以。
要能把道理讲清楚明白,需要多难的过程才能从至上的信息通过台词去表达出来。
你想把道理讲明白,就得找漂亮的代言人。
=====神,和灵是性伴侣。
但神身处的地方空无一物。
没有光,没有地板,抬头只有虚无。
真正的虚无。
哪有灵?
灵在神的脑海里。
=====镜头切换,观众读到以下的打字机打在白色硬卡纸上的信息:灵,和神隔着一个维度,一个叫《第0章 创世》这个剧本是否存在的维度。
如果这个剧本存在,那神就是神;如果这个剧本不存在,神就是神。
=====每次观众读到这段台词=====现实,不同的观众身处的现实,都和神身处的现实同步。
=====镜头带特效地切换你读着纸上的文字,每次观众读到这段台词这几个字就成了一个偷偷摸摸潜入你脑海的念头。
不同的观众会观察到不同的信息,那些信息有的是气味,有的是图像,有人声称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世界,但更多的是文字。
“每次耳边都会有轻轻的气流,带着不连贯的低语……说:”=====每次观众读到这段台词=====镜头急剧回旋,你远远看到作者在虚空中思考着:还不如安排和个什么女神在水面上打个炮的剧情,然后说:“I promised to go with you always,right?”所以明白为什么Rick and Morty受欢迎,很恶搞的剧情却可以处理得理所当然了吧,因为可以施行奇迹的Rick脑子里想的全是Impart,却痛苦不堪。
连Rick都想不明白的东西,你读到这里却突然明白,Rick在另一个现实里面,一个Rick存在的现实。
你的这个现实里,Rick不能出现在你面前,是你的外公,所以你觉得你身处的这个世界叫现实。
但Rick是真实存在的,在他的现实里。
他甚至聪明到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你脑海里突然飞掉的那个念头,=====“你明白的道理”也跟着一起跑掉了。
=====既然Rick明白那个道理,那Rick为什么不能到你的这个现实来呢?
连Rick都想不通的道理,你却也明白:Rick只不过是个卡通人物”。
=====不,你这个猪头读者!
=====Rick的卡通人物在屏幕上大喊!
你已经忘记为什么看到这里。
每次观众读到这段台词描写极度满足作为铺垫的作品才配反思“爱与关怀”。
描写苦难作为铺垫的作品,凭什么讨论“爱与关怀”?
=====圣光沐浴下,Rick踱步到你面前,跟你打招呼,自我介绍是你外公,“I promised to go with you always,right?”这种镜头才能让观众满意,好不好,与时俱进点,当年玩DND的小屁孩都已经快要从消费力主力掉下来了,还没搞懂大家想要的是什么。
=====你和Rick都明白,如果不能同时存在于任何情节,Rick就不是真正的全知全能,这个是Rick和神之间的差距,无解的。
全知全能是神I am that I am=====Rick能穿越维度,但至少有一个他穿越不了的维度,作者身处的维度。
证明有比他更高阶的存在。
你同样也去不了Rick的维度。
所以你的现实,并不比Rick的维度真实多少。
现实和想象,只不过是一个选择。
但人类都放弃了这个按钮,迷恋在这个现实里摩擦刺激生殖器。
=====这是一个真正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让“观众”这个种群选择迷失在这个游戏里。
=====这份毕业论文完结之时,就是这个观察系统关机之日。
追溯苦难的原因,解答如何面对,以及我们个人的审判(评判)这些善恶的幼稚依据。
讨论以神为中心的正确世界观和世俗世界观的矛盾。
只有以信建立关系从而可以饶恕。
否则我们都将以自己的“审判台”判定自己的不公正,凸显自私的爱,而非上 帝的博爱,祂以空间时间的宇宙性视角全方位审视一个人。
这个我们不能做到 永远不能。
我们面对死亡的无力,面对判定的无能 ,连自我关系的无法原谅 最后因信在爱里能够饶恕 哪个性虐狂。
为什么 ?
男主提到许多问题 关于 恶 与善 但没有正面答复。
正如《约伯记》中的回答。
要知道我的智慧对世界的了解是浅薄的 可以说无知,的你是智慧的,我相信。
我的弱小并非无助 我的无知也并非愚拙我就在智慧之中但并非智慧的本体,我就在力量之内但并非力量,。
我希望祂在,并且祂一直都在
电影说教意味很强,而且是宗教的。
但可以说很好地展现了对宗教与现实矛盾的困惑的一种解释。
片中讲述了一个信徒,遭遇了绝对无法接受的极端灾难,然后陷入了困境,直到上帝邀请他去做客。
主人公,从小生在不幸的家庭里。
父亲经常打母亲,小小年纪的他,按照宗教的教诲(母亲是个虔诚的信徒),去向神父诉说。
结果父亲觉得当众丢了他的脸,更是打了他整整一晚。
长大后,主人公还是那么虔诚,他也坚决不像父亲那样,而是爱妻子和三个孩子。
有一天,两个大孩子在海边船上玩,结果因为女儿站起来,船翻了,儿子被船扣住,险些死了。
主人公幸好就在旁边,所以及时把孩子就起来。
但是就在他松了一口气时,原来在他身边玩的小女儿居然被变态杀手抓走,并且杀害了。
从此他对宗教开始怀疑,而且与大女儿的关系陷入了僵局(大女儿自责,他也隐藏着怨恨)。
关键是上帝的启示方式。
首先要让他了解上帝有自身的局限,不是没有慈爱,而是没有办法干预(联系后面,我的理解就是上帝和魔鬼都无法在现实世界直接干预,他们都通过人类的信仰和内心去改变世界。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等待着子民的到来。
信仰上帝善良的人会到天堂,出卖灵魂的人会被魔鬼带到地狱);其次(也是最重要最简单的)就是展露神迹,带着他行走在水上,让他看到了女儿在天堂很一群孩子玩得很开心;再次(最难的)是通过化身女神,让他对自己进行审判,让他理解善恶的评价,根本在于原罪。
原罪的根本就是“一个犯罪的人,是什么造成了他的罪”,没有人天生就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告诉他要原谅那个坏人,因为他受了魔鬼控制,就像当初他父亲虐待母亲和他,但是因为他没有受魔鬼控制,并没有变成一个坏人(换言之,那个罪犯,从小就受到虐待,但是也以这种错误的观念看待世界)。
18.5.16 6
这部电影铺垫有点长。
前面呢就是要铺垫男主很爱他的小女儿,有多爱失去时就有多痛。
说“所以呢就这样原谅凶手了?
”“如果是我一定要找到凶手并且杀他祖宗十八代”的,拜托,FBI都说了凶手是个连环杀人案凶手他们都在尽力还没有找到,仅凭男主怎么找得到?
而上帝最不愿意自然法则被破坏,也不愿意惩罚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只能去帮助男主治愈。
男主把女儿的死归在本应该帮助女儿的papa身上,本来他也是基督教徒,但女儿死了,自己从小接受的信仰坍塌了,对人生也失去兴趣,所以才有了三位一体的神以及wisdom对他的开导及治愈之旅。
我喜欢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很自由,三位一体的神化成人身就在你的身边,和你就像朋友般亲近,上帝还会根据你的需要换成不同的性别,当男主需要爸爸的时候上帝就贴心的换成了慈祥的爸爸形象,而且耶稣是中东地区的人,电影在这方面选人很合适,至于为什么上帝是那个黑人女子,我想是因为男主小时候从黑人女子那里得到温暖,上帝想用这个形象让男主感到放松和亲近,毕竟上帝可以变成任何形象呀。
当男主不停的责怪上帝为什么不救他的女儿,为什么让这事情发生,他们聊天时说他儿子有女朋友了,女儿怎么样了,都是他所不知道的,是啊神创造人,男主生了他的孩子们,男主连儿子交了女朋友都不知道,神创造了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是否有犯罪的动机?
wisdom让男主审判世间丑恶,男主到最后也觉得难以审判,那手心手背都是肉的上帝也是如此,所以他既要救赎有罪的孩子,又要开导心里装了仇恨的孩子。
男主的小女儿是回不来了,FBI在尽力抓凶手,男主与其消极不如坦然面对现实,珍惜现在同样难受自责的家人。
假设男主找到凶手并且杀了他,女儿也回不来了,他也不会开心不是吗。
况且,男主已经看到小女儿在另一个世界过的很开心了呀,所以最后他想通了原谅了凶手,回到家人身边。
这并不矛盾也不牵强。
神出场就说了,你信我也好不信也好,都是你的自由,神没有强迫我们信他,他给了我们选择的自由。
看不看这部电影呢也是你们的自由。
但是没看懂也不要诋毁它呀!
诶哟你妹,我以为是惊悚片,结果是个神棍片,上帝居然长一对黑奶子,瘦不鸟。。。。⊙▽⊙
宗教传销洗脑片?
一部有上帝视角的影片。遵循因果的规律,并将过往连根拔起,信任生命本身,重新活回喜悦之中。
上帝跟全能独占型政府有点象,享尽所有资源,把控最高力量,自称伟光正确,决不肯分割一点点权利给世人,那么,人类受苦难时,你不背锅谁背锅?
科幻电影《陋室》(天堂小屋)改编自美国畅销小说《棚屋》,书籍也非常好看。
我相信信基督的人看完这个电影还是相当治愈的,作为信马克思的我看完也是多了一种体验,更加相信宗教也是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它实际还是为了解决人类根本的心理需求。不过至于剧中“所有坏事都是魔鬼做的”这个锅,不知道撒旦肯不肯背?
宗教色彩很浓,但是部好片子。经历磨难的人怎样相信神
可以可以 不遵从你主即为邪恶 神一般的洗脑
也只能三星,不能更多了。主旋律腔调太强烈的宗教片。上帝如何抚慰人心。上帝化身黑人大婶与男主谈心。
emmm,,抱歉无聊
宗教片?
正如电影里面说的,他们不会为自己自辩。
神棍、说教
头一次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中途就从电影院退场了…作为一名基督徒,这是我听过最无聊、最扯淡的讲道了。
基督信仰的片子了算很出色的一部 信仰的问题十分难讲的清楚 神的眼光和思考也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但是最重要的是 神与我们一起 他时刻渴望与我们一起 非基督徒不要喷了 你喷神也在 你喷的断肠 气的半死 神还是在 永恒的真理就是能让人闭嘴🤐️并且生命得到改变的~
直击心灵,看完蛮感动的,打开心结!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弃了,其他的不care,我就想知道小女孩怎么样了?最后找到尸骨了吗?
画面很美,说服力不足。
深刻,感动,一切源于爱
除了提到邪恶和劝人做好事这两点有点不圆满之外,其他都很棒。评分不高也是意料之中,相信的人就会明白一切说的都是真的,并非“奇幻”。祂一直都在,只有祝福,每个当下都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