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用这句话作标题是因为这是影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台词。
一直不相信白头偕老的婚姻,这样的婚姻有太多的隐忍和秘密。
曾经听人说过:婚姻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承诺。
可这个承诺未免太沉重了,无法轻易负担。
它意味着你的枕边有同一个人的呼吸声,你每天对着同一个人吃饭,亲吻同一个几十年,你会看见他修理脚趾甲的样子,你会听见他放气的声音,你也很可能会清洗他的内衣,也许在此之前你连自己的内衣都不愿意打理。
与此同时,你还可能面对他的谎言。
要知道上帝叔叔是不喜欢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对他欺骗他的。
当新人们在教堂里庄严的宣誓,这一生无论喜怒哀乐或生老病死都爱护对方的时候,其实是对上帝叔叔的亵渎。
所以今后婚姻所面临的欺骗和背叛实际上是要代表上帝惩罚我们。
像电影中的阿华和阿宝。
即使最后互相原谅,但发生过的无论怎样也不能被抹去。
——听说,看完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之后、没人再会相信爱情了、、、、《独家试爱》:“一次不忠 百次不容”如果不是那结局,我想这不过是一部很普通的片子,夫妻分居、第三者插足、浪子回头、重归于好的老套路;但是他的电影却总是让人回味的,当阿华哭着和阿宝说“我很好哦,别不要我;对不起 对不起、、”的时候,我哭了,我以为我看到了真爱,我以为这个男人口中说的是真的,但是当他删掉暧昧短信,当阿宝关上门的那一刻,我知道,男人这一刻说的爱你 的确是真的,但是就像J在海边和阿华说的一样,爱情是有期限的、、、背叛是难免的!!
《十分爱》:“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障眼法,看到的未必是真的,真的未必能幸运的看到 ”坚持以往结局的出乎意料的风格,只是这个结局太残忍!
我看完电影后就再想如果阿宝和张敬轩在一起了会是怎样?
人生又有多少这样的错过,被障眼法蒙住了双眼错过了一生的最爱?
当大力和阿宝说:“你不相信别人,你不会找到真爱”时 我惊了一下,就像对我说的一样;当咖啡店一角的女孩说:“那是我以前男朋友,那是他妹妹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像是末日一样不能接受这谎言,不是我们不去相信了,而是没有什么值得相信的!
《我的最爱》:“就好像电脑里「我的最爱」一样,我的最爱永远都有很多,喜欢的就keep,不喜欢的就delete”女人不能太高估了自己,琪琪最后的结局已经说明了心不正自由天收的道理,而老千最后的结局真的是他应得的么?
难道N年前他对阿宝的爱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吗?
电影的最后三分钟,仍旧是我无法接受的,爱情,是否早晚都要面对劈腿?
这部电影仿佛又回到了第一部里的那句话“一次不忠,百次不容”叶念琛的作品把谎言揭示的太露骨,有时让人无法接受;太让人对爱情绝望,因为看到了很多欺骗、背叛、自保、手段、、但是,不相信任何人、不轻易付出、就一定的安全么?
谁说爱情就一定是要一生一世的在一起 彼此忠贞?
叶念琛告诉我们:爱情,就一定伴随着欺骗、背叛、失望、种种意想不到。
、他用电影的英文名说得很清楚:《我的最爱》L for love, L for lies——你得接受谎言是爱情的寄生;《十分爱》Love is not all around——爱不是无所不在的,你失去了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只是爱刚好去别的地方了;《独家试爱》Marriage with a fool——要嫁的话嫁个傻瓜吧,还要记得自己也做傻瓜。
当看完这三部电影,仍旧对世界美好事物坚信不疑的人我想,我是傻到家了!
花了三个晚上,看完了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独家试爱》([Marriage with a fool] 2006年)、《十分爱》([Love is not all around] 2007年)和《我的最爱》([L for love, L for lies] 2008年)。
每天看毕都已经是午夜,家人早睡下,四邻无声,整个城市也都静默下来。
我每每在这时候,捧着一杯茶,在各个房间里串一串,在落地玻璃前的木地板上坐上半刻才去睡觉。
是听说看完三部曲会不敢再恋爱了、可以就此对爱情免疫,所以去看的。
的确,看完最后一部的时候,背上凉凉的,发短信给一个通常都会晚睡的朋友,乱七八糟地胡扯一通,可能只是害怕独自呆着面对叶念琛狠而冷的爱情解说吧。
似乎瞎想了一夜,梦里一会儿是方力申在说:“我很好,别不要我”,一会儿是叶导的醒世警言:“这个世界所有东西都有障眼法,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真的,你未必那么幸运能看到。
”,一会儿是杨爱瑾洞穿世事的表情:“爱人,是要讲TIMING的,做正选是时机,做后备是命运。
”…… 一定要把三部都看完,每一部一定要看到最后,所有的真相都在最后的三分钟才揭露。
象开大小,以为算得很精确估计得万无一失了,打开的那一刹那,是大还是小,骨子的点数清楚得残忍,容不得半点遮掩和借口。
一如人生和爱情。
每次经历过一些事,都觉今是而昨非,以为自己已经成熟,已经通彻悲喜,可是下一次,照样会发现你以为看透的其实还远远未透,你一直坚持的其实未必值得坚持。
第二部《十分爱》里的万人迷阿宝有无数把男人玩于股掌之上的手段,象一个典型的香港女子,件件事都算得很精刮:不该付的帐绝对不付,没有益处的事情绝对不做,真心绝对不交出。
但其实她并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刀枪不入,生活在孤独的蓝色星球上,渴望爱和被爱是人类的本能。
草丛里,初恋被她甩了的大男孩大力说:“你不相信任何人,你注定一世孤苦。
”,阿宝的表情说明她被这句话击中了。
那一夜,张敬轩的钢琴曲温柔流淌,阿宝的心和我们的心一样至少是暂时被融化了。
片子的后来,阿宝找回大力,哭泣着倾诉了自己的真心,而在残酷的三分钟里,我们才恍悟原来貌似真诚的大力才是骗情高手,阿宝以为找到了爱的本质找到了真爱,其实才只是愚蠢的开始。
而第三部《我的最爱》里,阿宝是个会去相信老千的Q蠢的丫头。
因为单纯而一再受骗,不是她不够好,而是总有人要来争取她手上的好东西,到终于哭过伤过绝望过,似乎已经守得云开见月明,骗子得到惩处,男友重新回到身边……到最后三分钟里,又是那么残酷的:以为得到的真爱原来才是一个骗局,而真正的挚爱正是错身失去的。
比较不那么冷的是第一部《独家试爱》。
阿宝虽然在卡拉OK里见惯了男男女女尔虞我诈的一套,可是还没有“化”,还保留着对爱情的憧憬和想象。
所以她与青梅竹马的男朋友结婚,做个勤快活泼的小妇人,发脾气娇嗔使性子,查老公的岗……其实是偶然的事件,没想到引发了世界大战。
方力申并没有外遇,却不能免俗地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弄出真正的外遇来。
在一切终于尘埃落定,观众还没来得及从方力申打电话叫计程车的动人场景中走出来之际,最后三分钟里,原来以为一切都对时恰恰并不太对。
爱情,象所有香烟盒子上都会写着那行字:“吸烟有害健康。
”人人都看得到,却鲜有人因为这句话而真正放弃吸烟。
明知道会有伤痛,但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追逐过爱情。
有多少人会象吸烟生癌一样因为爱情丢掉性命?
也许有,但不是身边个个都会,于是蒙起眼睛来吸了再说爱了再说。
吸烟久了恋爱多了也觉得就是那么回事儿,不会有初初那种新奇迷幻的感觉,可是好象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见到新的牌子总还是要试一试。
有人说:叶念琛的片子让人对爱情绝望,因为太多的背叛、欺骗、比较、自保。
是吗?
还是我们自己对爱情太多幻想?
又或者,我们太希望包赚不赔太计较自己的成本?
《独家试爱》的结局,阿宝和方力申都回到家庭,这个家看上去一点纰漏也无,而他其实仍和家教姐姐短信说着思念,而她也珍重地用纸巾CEO送的再生纸本子写着情信。
这就是背叛吗?
还是其实不妨让彼此有个空间可以偶尔地心不在焉?
《十分爱》的结局,阿宝第一次真心对待爱情,以为追回了一直痴心待自己的大力是终于找到归宿,却原来,大力口中的妹妹是他同时交往的女子,他纯真的眼神下隐藏的是道行更高的心。
阿宝是机关算尽反被算吗?
还是当她终于愿意交出一颗真心的时候至少可以享受到放松爱的滋味?
《我的最爱》的结局,男友回到阿宝身边,却其实仍在背叛她,方力申才是真正爱她的人,命运却不让他和她在一起。
阿宝是太可怜了吗,一次次地被骗?
还是只要她愿意仍然做Q蠢的自己,这样的生活最适合她?
爱情没有GUARANTEE。
象世界上所有东西一样,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令我们伤心,也令我们感受到无可替代的快乐。
理解了这个,追求太完美不但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必要。
谁说爱一定要一生一世?
谁说爱里不能有犹豫和背叛?
谁说爱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叶念琛告诉我们:爱情,就一定伴随着欺骗、背叛、失望、种种意想不到。
他用电影的英文名说得很清楚:L for love, L for lies——你得接受谎言是爱情的寄生;Love is not all around——爱不是无所不在的,你失去了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只是爱刚好去别的地方了;还有,Marriage with a fool——要嫁的话嫁个傻瓜吧,还要记得自己也做傻瓜。
不相信任何人、不愿付出真心,就一定安全吗?
上帝在空中讽刺地笑:人算不如天算。
相信人、一直在付出真心,就一定受伤至死吗?
如果你真的可以Q蠢,很可能象不懂炒股、买了一支股票拿在手里二十年的卖菜老婆婆一样,Q蠢得可能会快乐。
出来爱,迟早都是要还的。
只赚不赔的买卖你见过吗?
与其算得精刮,想来一生竟没有真心爱过一个人,还不如流着泪地爱、伤着心地爱、苍白地笑着爱,虽然可能成本奇高,可是也只有爱能带来让人万念俱灰、软弱无力的快乐。
看了三部曲,没能够对爱情断了念想,反而写了一车莫名其妙的话,我真是一个Q蠢的人啊!
结局那一下真是非常精彩,一种恐怖的感觉顿时弥漫周围。
我想,大概世界上是没有<恢复原样>这回事情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经历过的事情,必然在心里留下一丝痕迹。
所幸的是,痕迹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上帝把选择的权力留给了我们。
本想捧着《络新妇之理》过完09年的,但读过京极堂的人都知道上来百来页的枯燥一般需要两三遍才能跨越。
昨天读到70来页终究抵不住,在平日里豆瓣页面里勾出的想看电影里反复找寻,最后定在了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
这个说法不知道准不准确,只是看到网上都这么称它,想想又都有方力申和邓丽欣主演便也随大流了。
明显的是这样一年一部的小制作电影之所以能拍下去除了导演的执念也必须建立在较好的口碑上。
我之前一直怀疑这样的题材还能在香港导演的传统理念里拍出什么新意,因为实在是被拍烂得不止两三遍了。
先看的是《十分爱》,之所以跳过首部《独家试爱》原因在于宣传说《十分爱》里告诉你爱是必须存在相信,最终极的相信,是尽管所爱非人也仍然要信下去,那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后的支持和执着。
说得多好啊!
就像里面女主阿宝一样,你能说她相信爱情么,又能说她不相信爱情么?
吊诡的就是这里,本就不缺乏追求者的她既能一次次玩转于多角关系中又一遍遍听着她老同学出轨的告白。
同室的好友可以隐瞒着自己,多年的最好朋友可以误会自己一耳光了结关系,既然都这样了,何必对每个人都那么在乎呢?
追求的人也不见得那么纯情,一个可以在酒店里手挽妙龄女子,去找另一个时却被他房里的可爱女生看个良久,既然都这样了,何必对谁谁谁都爱不离口呢?
所以我亲爱的阿宝,自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你也不见得多么睿智,你也不是会被晴晴的几句常人都能说得出的大道理而感动得一塌糊涂么?
你也不是没有看出小医生挽着的是别人朋友妻么?
你终究还不是没分清嘴上口口声声不怨你只爱你的大力有几个好妹妹么?
如果只是那些碎碎念就能讲清楚逻辑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就能让你稀里哗啦哭一阵然后使你放下本来冷酷的心和冷眼旁观的姿态的话,也就怪不得笑到最后的不是你了。
因为还有个真理你没有参透——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障眼法。
看见的,未必是真的。
真的你未必能幸运的看见。
《十分爱》里的阿宝是个可以谈谈情跳跳舞,逢场做戏的高手,但她也有弱点,待撕下她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面具后她一样是个弱女子,可以被感动可以被假到死的甜言蜜语捂得喘不过气来。
浓抹的装扮虽然不适合真实世界里的邓丽欣,却可悲得成为了这部电影里阿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果说《十分爱》的结尾之处逆转到位的话,《我的最爱》的结尾多少显得有点突兀并且可以追求那种导演一直执着想表达的爱情观了。
这里面的阿宝摇身一变成为了对什么都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可爱女生,但她却比《十分爱》里的阿宝敢于感情的投入,敢爱敢恨。
她可以在多年一起打拼的男友因其好友背叛而心生报复之念,也可以在男友终获报应时挺身而出。
阿宝的于心不忍和善良的天性无一不让我感到悲怆,我为她又和那个烂到底的男友重修于好嗤之以鼻,也为她的天真烂漫唏嘘不已。
看到大半时,我有所幻想如果阿宝的个性里稍稍掺杂些阿蚊的硬朗作风该是多么地好。
但渐渐便可发现,阿宝和阿蚊并不是对立的存在,尽管乍看之下阿宝只是一味地顺从,阿蚊却总是对男友发小姐脾气,但阿蚊的性格形成也是通过悲哀的渐变而来。
她们俩口口声声开玩笑说我们一定不会喜欢上同一个男人,但结尾的那幕却深深打碎了阿蚊的硬朗形象与阿宝的痴痴守候。
我的最爱到底在哪?
无论你是什么个性作风,只要男人稍稍一变就能游刃有余穿梭其中。
也许我们都在说对方是自己的最爱,可是于她而言是真爱,于他而言却是谎言。
就拿阿蚊那个小男友来说,他一心维持的后备恋爱到头来换来的还是一句爱一个人是要讲时机的,我和你在错误的时机在一起。
尽管听起来做作不已,可这就是现实,整个游戏到最后玩的只不过是简单的比大小,比谁投入得少。
整场游戏的胜者还是那个老千阿强,他在他的有生之年守护住了阿宝,不管阿宝懂不懂,他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阿宝什么是爱情游戏;不管阿宝知不知,他还是设下了大套使得让阿宝陷入难堪的琪琪万劫不复。
可是阿强的胜利却只是名义上的,他没有赢来实际的报酬。
阿宝到了最后还是不知那位从国中就守护她的人是谁,阿强也同样不能给阿宝真正想要的那份爱。
就像《十分爱》里阿宝选了大力没选小医生那样,这里的阿宝选了烂人一个的前男友而没对阿强道明白究竟爱他几分。
也许两男的竞争中本身在开始就分出了胜负,那个被女人先爱上的人总是能一次次地笑傲江湖。
昨晚接近跨年之际看完的是三部里的首部《独家试爱》,比起后两部,这部表达多少有点含蓄并且看得出是有意地有所克制。
不过这种克制却没有遮掩住导演在首年所能迸发出的积聚能量。
让我影响最深的是里面阿宝好友的一句感叹——现在人就是这样,拍拖啊,分手啊,泡帅哥,追美女,你甩我我甩你的,这些都是经常在卡拉OK店里发生的。
所以呢,各个都以为有一首主题曲放在这里,拍拖来唱,分手也来唱,复合了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
所以说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我是说我想开的不是唱K,我是想开了拍拖。
我在打上这句时还能记得说的人眼光闪烁,一脸无奈的表情。
也许是第一部可创造性太多了,导演并没有像后两作那样故意融入多人复杂的关系,而是以很通俗的城市小夫妻都会可能发生的婚外暧昧来诠释主题。
要说偏爱,其实我个人很喜欢邓丽欣在这里面的扮相和角色定位,她也着实演得很自我很放得开。
故事的寓意很容易解读,正如很多人评论的那样,有过裂缝的感情就很难再作修补。
尽管令阿宝丈夫出轨的Josephine最后道明丈夫爱得始终是阿宝本人而非她,可阿宝丈夫最后能有多少浪子回头也很难说清楚。
也许他再怎么爱阿宝却仍不忘与他人暧昧。
不过阿宝通过这段感情波折也学来了怎么“较好地”面对婚后生活。
彼此在一定范围之外的也许并不是可以背叛对方的诸多理由,也可能是多多少少需要自己守候住的最后底线。
不自负地说,在看之前由于知晓了些影片最后的逆转再加上看得颇多的悬疑推理,所以在看的时候很多情节都在预期之内。
影片的英文名实质上更能接近影片想表达的诸多观点,不过细看中文名也能多少发现导演的用途所在。
从最初的试爱到中间的十分爱最后达到最爱。
但叶导这样岂不是自我反驳么?
您要宣扬的本就是爱就是谎言,爱就是被伤害,爱就是在爱与被爱之间痛苦挣扎,那么何必试爱,何要十分爱,何来最爱?
您在每部结尾处的处理没有给我们一个大团圆的终成正果的感召,却处处让看片的我们感到体无完肤。
难道您想告诉我们的是电影没有结尾么?
三部里的阿宝各自的生活还要继续,试爱的阿宝可能和丈夫之间还会因隔阂各自出轨;十分爱的阿宝终可能数清男友的妹妹有几个;最爱的阿宝在看清烂男友之后情归何处?
是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结局,我亲爱的阿宝姑娘,既然叶导没有让故事说完,他又怎会准你一哭了事。
一直想看,趁着中秋假期第二天。
我犹记得,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部电影,大约是在十年前,印象很深的画面就是,女主角光着脚在路上哭,其他的剧情忘得一干二净,却独独记得电影的名字。
十年之后,我重温了这部电影。
吵架那段真是妙,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在短短几句对话里描述的十分精彩。
阿华:老婆,我同她真的没关系啊阿宝:没关系的话,干嘛上她家?
你昨晚做过什么?
你为什么要骗我?
阿华:我没骗你,我不说,就是不想你胡思乱想阿宝:你们清白的话,我会胡思乱想吗?
最近你是否常跟她在一起?
上次你不接电话就是因为她?
阿华:冷静一点,我跟她只是朋友阿宝:你有没有跟她上床?
阿华:你说什么啊。
阿宝:你有没有跟她上床,回答我!
阿华:没有啊,干嘛你会这样想?
你当她是什么人?阿宝:她是贱人,明知你有老婆还搞你。
如果没关系,干嘛传肉麻短讯给你?
阿华:你偷看我电话?
阿宝:怎么?
身上有屎?
见不得光吗?
阿华:你太过分了,你懂不懂尊重人家的隐私?
阿宝:我也不想看,我宁愿自己没看过!
阿华:说到底,你是不相信我。
阿宝:你叫我怎样相信你?
你在外面有另一个女人呀!
阿华:我没有,你要我说多少次才信?
阿宝:我不信...我不信呀!
女人喜欢问疑问句,她想要对问题肯定的回答,男人嘛,却偏偏喜欢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讲话,拼命想澄清自己,而无视问题本身。
男人越是不正面回答问题,女人就越不相信男人,因此,男人就会把问题变成了女人竟然不相信自己,女人自然就会回到“你都没回我的问题,接触我的疑惑,我怎么相信你”阿宝光着脚在街头孤独的走着,一边是哭泣,一边是害怕。
人来人往的街头,阿华却没能追来,她光着脚,能走多快,她身无分文,除了表姐和小姐妹的家,还有何处容身。
阿华不知道吗?
我知道阿宝一个人在路上是多么孤独,这和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是一样的,她期待的人,并没有驾着五彩祥云来找她,她任性也好,耍脾气也好,离家出走也好,只是想让那个男人拉住她,只想被挽留。
可男人,始终不懂。
男人只会粗暴的说,别哭了/哭什么啊/哭一下就行了/别哭啦乖/你烦不烦啊他以为,哄一哄,女人就要乖乖止住泪水,乖巧的靠在他怀里,仿佛一切都没发生。
凭什么呢?
凭什么《他不准我哭》我便不可哭:他不准我哭怎么可再哭不想他抱歉和别人抱心知肚明他想我好坚忍卓绝可锻炼到如日后被别个抛弃亦不痛如果哀伤都也可伴随眼泪点点滴去我抱着头示意失声痛哭难道有罪真的想哭真的想哭分手怎会一脸笑容泪水忍得到即使进步也似石头粗糙真不想哭真不想哭他怎可以和别人抱心知肚明他想我好坚忍卓绝可锻炼到如日后被别个抛弃亦不痛男人就是,他在说出我爱你,我中意你的时候,深情又真诚,我也愿意相信,此时此刻,他是真心实意的。
可以后的人生,千万别把这句话当作圣旨,日后他对你的烦扰、敷衍、怨气也是真的。
所以,爱情只是刹那的,磨平激情的,不是生活,而是爱情这种东西,本就有保质期。
我想,最后阿华肯回头,不过是因为Jossephine选择离开他,他才陡然想起阿宝的好,他说起他们的过去,他们的回忆,他扁着嘴委屈的对阿宝说:我很好,你别不要我...阿宝就心软了。
阿华哭,是因为觉得Jossephine不要他了,他才觉得要追回阿宝,急切的想寻求温暖,就好像之前阿宝要和他离婚,他找到Jossephine,忧伤的说,我老婆不要我了。
他不是更喜欢哪一个,只是被动的被事情推动着,去寻求温暖,去寻求依靠。
你看,男人平常一副吊儿郎当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一旦流露出脆弱或是撒娇的情绪,就足以令女人母爱泛滥想要保护他,这就是女人可爱又可悲的地方。
对于Jossephine而言,阿华是什么呢,是年少时一同读诗词的情谊,是她父亲尚在人世她还是备受宠爱的公主的那段时光的印记。
她喜欢阿华吗,喜欢的,爱吗?
恐怕不见得。
Jossephine是一个寂寞的女人,一夜倾颓,如她所说,她父亲生意出了问题,她却从来不知道父亲有那么多事瞒着她;男朋友同她三年,日日相见,男友变心了,Jossephine却没有感受到。
她从阿华身上寻求的,是他对阿宝那份很自信的爱情。
Jossephine:你为什么这么年轻就结婚?
阿华:因为我中意我太太阿Jossephine:中意?
中意有多久?
爱情....是有期限的而她发现,这份喜欢,如她所言,也有期限,她也就失望了。
即使她也喜欢阿华,阿华也喜欢她,但她却无法继续,不仅仅是她说的,阿华已经不再喜欢她,她知道阿华看着喜欢的人的眼神是怎样。
她离开的时候,响起那首《为何他会离开你》:为了他做过东做过西若似奴隶与卖艺如此的悲壮已经失势情人要被轻放自然相处洽当为何不听我讲为何他会离开你谁叫你自己不会飞你不智地对他生气问他等于问你当我问候你双眼像凿满伤悲谁又敢深爱你但未怪你男朋友因为她和太太离婚,离开了太太;男朋友因为出轨她的秘书,离开Jossephine;Jossephine介入阿华阿宝,阿华离开阿宝。
Jossephine明白的,为何他会离开她。
所以,她做了这样的选择,终于不是他离开,而是她离开。
而阿华呢,他喜欢阿宝,也喜欢Jossephine的。
当阿宝和他吵架时,他不自觉的想起Jossephine的善解人意,Jossephine冷漠的离开他时,他又想起阿宝的娇俏可人。
这就是张爱玲说的,男人心里永远有两个女人,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无论得到那一朵玫瑰,他都会 ,惦记着另一朵得不到的玫瑰。
也就是林夕在红玫瑰里写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亦是李焯雄在白玫瑰里写道:得不到的从来矜贵,身处劣势,如何不攻心计,流露敬畏试探你的法规。
假如Jossephine不离开,阿华会如何做,我不得而知,而我以为阿华阿宝是大团圆结局时,结局又给了真实的一锤。
两人和好,阿华已经学会删除Jossephine发来的短讯,阿宝也学会躲在另一房间在Philip送的信纸上写下亲爱的。
这就是婚姻。
多残酷,多真实。
如若坦白只能换来猜忌和争吵,不若谎言带来相敬如宾的假象。
可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
结婚有什么意思,离婚又有什么意思?
还不算为找下一个人结婚,继续这样的生活。
这是周而复始的生活的真相。
七月的晴朗天气里,我最喜欢下午4点到7点。
这段时间太阳明亮又不刺眼,整个天空都散发出一层淡金的色彩。
太阳正在落山,可怎么也看不出忧伤的样子,他只是挥一挥手,好象说明天见。
屋子里也亮堂堂的,我在满屋子亮堂堂的天光里看一部香港的电影,《独家试爱》。
看完的时候刚好太阳落山。
本以为结尾很俗套呢,却来一个峰回路转,这一转就如外面的天空,还是很明亮却添了强颜欢笑的神色,一点点显出了底下的悲凉来。
几个主要演员不是熟面孔,却都清新可喜。
邓丽欣把新婚小女人阿宝演的娇俏可爱,三分纯情,三分乖巧,三分任性,一点点憨。
吴佩慈扮的Jossephine却温柔解语花,娇媚无比,是每个男人一生中都希望遇见一次的女人,春梦里的一个念想,她是阿华少年时的中文补习老师,一起念过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阿华开始也没做什么,活动心思是有一点的,属于正常男人的正常范畴,不是有人考证出来柳下惠坐怀不乱根本没那回事吗,就是帮酒醉的Jossephine换衣服,也是尽力把头扭向别处,不经意地看了不该看的地方,还说了对不起。
阿华爱阿宝,但是一定要隐藏起这点心思。
阿宝没想那么多,但是架不住闺中密友的撺弄,不接电话,暧昧短信,疑心进化到误会,误会演变成争吵,有人说气话,有人当了真,一切弄假成真。
电影给出4条新婚夫妇守则值得谨记:一,切忌乱许承诺(我会爱你一生一世等);二,切忌说谎无逻辑;三,防突如其来的第三者;四,切忌偷看对方手机短信。
生活都一样,大陆人香港人,打工,供楼,不多的乐趣,年轻人还很单纯的感情就算沙漠里难得的一棵树几枝花了。
阿宝说,这个很便宜啊,7888元超值豪华七日团,北海道看雪,洗温泉,还去东京迪斯尼乐园,我还没有看过雪呢。
阿明说,不是说好了攒钱还给父母的,说话要算数。
旅行社的那个大嘴说,优惠很难得的,说没就没了,多好啊,一块去吧。
他们没去,还是在香港,弹丸之地,喜欢,赌气,分手,挂念,结识别的人,满溢人间烟火气的生活。
我经历过那样的感情,我想大多数人都可以白头偕老的,可为什么去不掉那些小意气呢,争一个口舌上的我对你错,争一个你爱我怎么就不能让着我。
可能人都是自私的,只爱自己,结婚也不过是为了多一个人来爱自己。
在黑夜的沙滩上,Jossephine问阿华,为什么这么早就结婚。
阿华说,喜欢我太太嘛。
Jossephine叹了口气,“你觉得可以喜欢多久呢?
爱是有期限的”。
她离开阿华却还是因为爱,阿华从没用那样的眼神看过她,“充满爱的眼神”,她对朋友说,“我看过两次阿华有那样的眼神,第一次是他结婚的时候,第二次是他分手后和我一起遇见阿宝。
”分手后,阿宝和阿华又分别去了那家旅行社,大嘴说,7888的北海道7日豪华团结束了,优惠嘛,当然是突然就有,很快就没了嘛,你要去呀,再加三千块去吧,但是没有迪斯尼乐园;要么去蛇口吧,499块,也不错啊,有得吃有得玩……电影里的歌很好听,《十分爱》,《爱你变成恨你》,《领会》,《为何他会离开你》,《他不准我哭。
,粤语的词,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情节不是很有吸引人的那种跌宕起伏,还是一般香港爱情电影的套路,但是精彩的就是最后那几分钟,是那种不是你想要的结果,但是衔接又很自然,也在情理之中,看过之后,没有一般港台爱情片看过后的麻木,而会有点心有余悸,是那种不甘结果又无奈结果的感觉。
没有人在结婚的那一刻是在认真思考离婚的,最后走到离婚那样的田地,都是两人共同一步步走出来的,一个人的脚印行不到那里。
阿华有错吗?
不,他没错。
也许一开始自己都不知道喜欢他的Josephine姐姐,那只是学生时代美好的暗恋而已。
若不是和阿宝吵架了,他伤心跑出去喝酒宿醉,若不是Josephine姐姐又说“我中意你”又主动献吻,他最终不会那样冷静地回去对阿宝说“我尊重你的意思”。
然而阿华一点儿错都没吗?
不,他有错。
他作为人家老公,他下午还嘴里喊着“阿宝,你不要吓我”,晚上却任由阿宝一个人光脚在街上胡乱地走,他怎会不知阿宝只会去她表姐或者其他两位姐妹的家?
他怎会不知阿宝还是回到她上班的地方去?
若然有心怎会找不到?!
即使找不到也应该在家乖乖等老婆回家,怎应该到他的Josephine姐姐那儿去过夜?
在他的Josephine姐姐跟着别的男人去了伦敦,他才幡然醒悟要去把老婆追回来,早食屎去了?!
算什么东西。
阿宝就没错吗?
不,她有错。
她老公其实时她自己逼走的,那时候她老公还没有对不起她,甚至连一点儿对不起她的想法都没有,面对老妖精提出除衫的诱惑,他都应付过来了。
阿宝她该对比那老妖精年轻好几岁的自己有信心,她该对老公的爱有信心,她该有更巧妙的方法避免老公出轨的,即使吵翻也不应说提箱走,即使吵翻也不应搞得要离婚的样子。
但错在阿宝吗?
不,她没错。
即使她一早就发现了老公的Josephine姐姐不对劲,她还是忍气吞声通宵煲汤等老公回家,在和老公大吵特吵时还热情招待家公家婆突然带来的亲戚,怎么看都是个识大体的乖儿媳。
一起为生活努力打拼的两人,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亲手葬送着他们的婚姻…电影中的爱情能够挽回,虽然到头来貌合神离,但终有一方跨出一方让步,而现实中的爱情有几对情侣做到勇敢认错、宽容原谅,有几人说得出“我很好,别不要我”的告白,有几对最终能够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没有一个人一生完全专心只爱一个人,多多少少会有不为人知的心动、被诱惑变得急促的呼吸、同某人交换暧昧的眼神。
不要怀疑男人在那一刻说“我爱你”时的真心,那是他彼时的肺腑之言;也不要让自己活在描绘的理想世界中,此时他的敷衍亦真实,这大概就是叶念琛想话给我们知的小残忍爱情观。
PS:我想电影里唐宁的这段台词就是叶导所想表达的,“现代人就是这样了,拍拖阿,生日阿,泡帅哥,泡妞,你甩我,我甩你,全都是卡拉ok里经常发生的,所以个个以为有首主题曲摆在这里,拍拖来唱,分手也来唱,复合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歌,所以你说在这儿工作久了,有什么想不开的。
我不是说想开了唱k,是说想开了拍拖。
”
都说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看过之后让人不敢再触碰爱情 或者是不敢再对爱情抱有任何奢望而我并不怕揭开真相 真相就是如此啊 不管你要不要 不管它好不好 它或许不一定是期待中的那个结果 它或许是悲伤的 或许是美好的 ——像那些影片的结局一样 过程令人揪心 结局出人预料 意料之中则算不上好电影了(多数是这样)——谁都希望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谁也不愿意一眼就看到这样俗套的结果先说一下叶导演好了 在不了解电影编剧之前 快刀直入的开场 干脆犀利的镜头切换 直奔主题毫不罗嗦的对白绝对客观真实的写照 艺术得没有艺术和《保持爱你》手法同出一辙 就知道这是出自同一人的作品《独家试爱》 情节真实的不近人情 导演似乎全然不顾观众能否接受的心理素质憧憬爱情的小朋友一定要窒息了吧 只是 现实如此 为什么要手下留情呢 导演只负责通过镜头再现真实一早明白现实残酷 有百益而无一害一定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吧?
不然你看影片中从初恋热恋一步到位的婚姻历程和每个有过经历的人一样 甜蜜 争吵 怀疑 分手没有试过的时候 总以为爱情是鲜花 是快乐 是幸福 是唯一 是虔诚 是圣经 是所有一切能想得到的最好的 至高无上独一无二没有眼泪没有欺骗没有背叛的搞笑了 即使琼瑶的言情剧也没有这样描写啊这么认为的 不是子虚有 是乌托邦!
乌托邦!
但在此之前你是不知道的 没有试过谁知道啊 所以才说经验可贵在此之前还抱着对美好的追求和幻想据理力争和那个自己自称所谓最爱的人争的面红耳赤鸡飞狗跳然后疲倦了 然后绅士风度的计划放手:我爱你 我们不适合 我尊重你的决定 我还你自由。。。。。。。。。
然后 哭过之后 似乎开始明白了爱人的真谛 那叫做“差不多就好” 差不多差不多的找个差不多的人差不多的对他差不多的好对他的要求也是差不多就好 不温不火 在差不多的尺寸中进退自如那就是爱吗那不是爱吗那从前的也是爱吗特别喜欢这一位的评论 他说 出来爱 迟早都是要还的“不相信任何人、不愿付出真心,就一定安全吗?
上帝在空中讽刺地笑:人算不如天算。
相信人、一直在付出真心,就一定受伤至死吗?
如果你真的可以Q蠢,很可能象不懂炒股、买了一支股票拿在手里二十年的卖菜老婆婆一样,Q蠢得可能会快乐。
”那么我也蠢 “没有一个人一生完全专心只爱一个人” 我相信每一个当时感觉爱的人 是真的爱这位同学也评的有理 “不要怀疑男人在那一刻说“我爱你”时的真心,那是他彼时的肺腑之言;也不要让自己活在描绘的理想世界中,此时他的敷衍亦真实,这大概就是叶念琛想话给我们知的小残忍爱情观。
”那时的“我爱你”是真心 此时的敷衍亦真实想起来看过的一篇文章 叫做“双数女友定律”说第一个交往的女朋友 因为出现在彼此不懂事的时候所以爱的有够离谱有够疯狂有够无聊也够辛苦于是下一个双数女友出现时 前任失败的遭遇绝不会在幸运的她身上上演经验教训是在沧海桑田之后的最高奖赏你 一定也会把你生命中的第二个她照顾得很好吧 我是说 如果有的话如果有的话 我遇到的不会是幼稚不成熟的“第一个你”我不一定会喜欢那个时候那个样子的“第一个你” 我喜欢的正是足够成熟稳重的现在的“第二个你”是谁把我当时并没喜欢上的“第一个你”修炼成了我为之着迷的“第二个你”?
这个你 不是我的杰作所以你 不会是属于我爱情 残缺才是它的本来面目吧人生不如意 十有七八九 爱情只是生活的的一部分 说到底 也只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现实的 所以 你看看 有几个罗密欧与朱丽叶 有几个梁山伯与祝英台 隽永至今的只是个传说 更多的是现实里的一声叹息 明白了诸多可改不可改的现实之后 继续柴米油烟酱醋茶是啊 差不多就好 无非是有个人陪 只要合得来 这个人是谁 不那么重要更不绝对一如陈升满腹无奈地疏导刘若英 随便的一个人 随便一个就好因为改变不只是勇气那么简单 还有更多的代价吧影片里方力申在追回离去的老婆时说 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我们有那么多的从前我笑了 为这个冷幽默笑出眼泪有那么多的从前 那么多的曾经 那么多的共同记忆 谁愿意放弃这个用诸多时间诸多心血堆积出来的沉甸甸的现在呢??
即使精疲力尽!
想起来 你说 恋爱谈少了不好 真的不好如果有下半句会是什么 会是 没得选吗?
为这部电影写影评的人很多 他们都体会着导演的心思解读叶式爱情观望着阿华和阿宝的生活由一部变奏曲到回归没人有提起转身离开的JosephineJosephine啊 他没有不喜欢你 只是他投入了青春 青春一去不返只是他投入了时间 时间的长河推着他亦步亦趋向前 由不得他选正是他曾全情投入至精疲力尽。。。
那如果可以选呢 如果可以选 在可以选的时候 你会选我吗傻瓜 成熟一点啊 爱是有期限的 试过 爱过 就好
现代人就是这样了,拍拖阿,生日阿,泡帅哥,泡妞,你甩我,我甩你,全都是卡拉ok里经常发生的,所以个个以为有首主题曲摆在这里,拍拖来唱,分手也来唱,复合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歌。
叶念琛三部曲的第一部,结尾依然很神,吴佩慈的大脸相当丑.....
惊悚!!!!!
女主和闺蜜们,上班时一起当服务员,下班后还一起打麻将,不腻歪吗?干脆一起结婚算了。
纸片喜剧 人物关系+1 再无所长 2大丈夫3公主复仇记
永远是,单纯的角色,很腻歪,真的。
嗯·要你瞒我瞒。
王祖蓝 剧情没那么老套 倒是很想看看其他两部
背叛无处不在!
两个人演戏跟过家家似的····受不鸟
叶导就这样摧毁我们对爱情的信仰,好一个背叛无处不在
背叛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
48分钟,已经是我对它忍耐的极限了。天啊,女主角不是神经有问题,就是不正常。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受不了。
看在结局的份上 给个两星
睡在一起的人兒,各懷心事。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還是劇作不給力....人物有問題.結尾有點意思但轉得生硬.
故事性太差,不好看。
So so
独家试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