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我其实不怎么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但是我家那位是太喜欢了,一部电视剧能给你看个五七八遍的,恨不得台词都被他背下来了,我也是服气!
在我老公的带动下,我看了这部由朱亚文领先主演的《远去的飞鹰》,哇塞,别说,还真的好看。
剧情也是感人!
从那以后我就认识了一个叫朱亚文的男演员,后来也陆续看了很多他主演的电视剧,非常优秀!
记得很久之前看的这部剧。
首先被吸引是因为朱亚文,其次作为一个军迷,国内关于空军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这群英雄好像快要被人遗忘了。
其次,就是高志航作为中国空军“军神”其一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当然结局也是令人叹惋,欲架机迎敌却遗憾殉国,蒋介石也不得不感叹:宁失百机,勿失高志航。
我觉得剧情上还是很吸引人的,高志航的飞行史、情感史、抗战史三线并进,虽然在情感线上葛莉儿的处理不是很让人满意,但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国军空军内部也出过一样的规定。
我觉得高志航之女高丽良在《我的父亲高志航》中的描述还是很到位的:没有葛莉儿的离开,就没有后面的高志航。
同时他和叶蓉然的感情线也大致和历史相似,还算是比较客观地还原了高志航的经历的。
再说说我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
作为一个军迷,我还是觉得艺术的改编也要基于历史的逻辑,大修大改反而是对那段历史的不尊重。
首先就是高志航的性格。
历史上高志航性格严肃刚正,不苟言笑,在笕桥航校任教官和担任四大队大队长时,都是以治军严厉而闻名,令人肃然起敬。
而剧中的高志航反而有点痞,看上去有点叛逆和随意,包括一系列的抗命行为,这就和人物的真实性格出入过大。
但我想导演也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人物的艺术加工,这一点见仁见智吧。
我觉得高希希导演的《血战长空》里的高云天(原型也是高志航)在人物形象上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
还有一个我觉得不太好的加工就是高志航率领四大队突袭关东军司令部并取得大捷。
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历史上没这段啊,抗战初期真有这么大的一场胜利抗战还会这么艰难、中国空军损失惨重?
那可是关东军司令部啊,这样的胜利太大的,编剧直接编出这一段塞进剧情就显得过于生硬,高志航的一生已经足够传奇了,这种方式的无中生有反而是对历史的过分篡改。
最后就是服化道和导演的军事知识的问题。
道具和特效我只能说受限于国内的经费和技术。
但一些基础的军事只是还是要注意的。
比如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剧中1937年就出现的司登冲锋枪,还被说成是德式装备确实会被一些专业军迷诟病(司登冲锋枪是1941年才研制和复议的,而且是英国造的冲锋枪,所以这里相当于犯了两个错误),我觉得严谨度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1.撞击加贺号航母?
意淫有意思吗?
2.日本空军?
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军种3.藤野说只有日本神风特工队敢于自我牺牲。。。
神风特工队1944年才成立,怎么1937年人们就知道了?
4.高志航受伤迫降在新四军防区,然后37年9月去了庐山修养。
然而37年10月新四军才成立。
只是最后两集,就有如此多错误,好意思说这是好片子?
自从在《闯关东》里get到朱亚文的颜之后,这么多年他仿佛消失了。
然后不知怎的,发现了这部《远去的飞鹰》。
地道东北话+军装帅哥,磕上就停不下来。
1、朱亚文这部剧绝对是朱亚文的颜值巅峰,且高志航是他最具魅力的一个角色。
他实在是太适合穿军装,一丝不苟的挺拔、刚毅线条的侧脸,墨镜加持,帅到无以复加。
这才是行走的荷尔蒙啊。
他的语言天赋很好,东北话说的刚刚好,不膈应人,不俗气,正经时低音的朗诵,调侃时一点点东北口音,迷人。
2、与葛莉儿的爱情高志航与葛莉儿的爱情部分拍的细腻而柔美,非常浪漫。
亲吻、指尖触碰,他抚摸她的头发,都那么自然。
他们用雨果的诗互诉衷肠,不但不矫情,反而恰如其分。
一个会念雨果的东北老爷们,一个会说瘪犊子的俄罗斯贵族。
怎么这么配啊。
这个剧的情感部分表达远好于战争部分,志航爸妈、许争、大老刘都鲜活的像站在东北地头。
葛莉儿尤其可爱,高贵、慷慨、俏皮。
姚笛就让人不得不烦,永远睁着一双大眼,仿佛受了惊吓。
还好编剧并非设置高志航对她有过深的感情,因为她和朱亚文实在是半点火花也没有。
与叶荣然的感情,基于年代和人物背景,可以理解。
儿女情长不是主旋律。
高志航“渣”的观感编剧应该来背锅。
对于葛莉儿的离开没有理由充分的交代,对于二人的过渡部分也没有自然的铺垫。
但显然能看出高对叶的感情很理性,朱亚文的表演也注意了诸多细节,他在见到叶的时候从来没有激动过,与见葛莉儿全然不同。
3、高志航的事业羡慕一个人有明确的人生追求并且毕生为之奋斗。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样的生命,真是不虚此行。
4、东北话给剧中东北话加一星,地道、够味!
特别赞美李春英同学,简直跟我姥一模一样!
因为喜欢朱亚文,所以看了这不电视剧,可是一不小心把它看成了爱情片。
什么空战特效,什么抗战大义都是浮云了。
在小女子眼里,只有美式军服,墨镜皮靴包裹下的铁汉柔情了。
我喜欢葛莉儿,这个为爱不顾一切的外国女孩,认识高志航时,她才十九岁,不顾一切,背着鹿皮褥子跳上了高志航的飞机。
她是那么勇敢,脱下高跟鞋,上了三棵榆树的东北大炕;告别牛奶面包,吃起窝头糠面。
高志航受伤时,她坚强陪她求医恢复,给他信念和力量;被迫分开始,她果断转身,留下一个凄美的背影。
当时我都哭了,她的爱是付出,是牺牲,是那么宽容,是那么大义。
看到后来,高志航和叶蓉然在一起时,我突然觉得这个男人真混蛋,也太快了吧,他还记得和葛莉儿一起时那首关于雨果的诗么。
结果后来几集我都没有看得欲望了。
看了片花,空战场面拍的还不错,内容就太假了,真实反映高志航的经历就很好了,干嘛要编故事呢?
中国空军以弱胜强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必要编造战绩来个脸上贴金呢?
听说是根据空军英雄高志航改编的剧,本以为质量很高,没想到,还是一部YY神剧。
1.二战时期,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只有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
2.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开始。
当时加贺号派出舰载机进行超视距攻击,以国军当时的实力,能够在海面发现加贺,并且穿过防空网,一举击沉也是可以的。
别得不说,光是搜索,当年的美军在珊瑚海的时候,都没有那么稳的搜索能力。
3.关于神风特工。
神风之名起源早没错,但是神风特工直到1944年5月27日由陆军飞行员撞沉了美军军舰,通报军部之后,才开始形成的一种“战术”,直到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才首次出击,费了700多架自杀式飞机,才击沉了一艘驱逐舰,撞伤战列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6艘和登陆舰2艘。
这个教官怕不是穿越的。
4.到了攻击CG那里,就更神奇了,护航的舰船里面,忽略那些驱逐舰,巡洋舰就不说了。
居然有大和级战列舰!
首舰大和1941年12月16日才服役,而在1937年11月4日开工,8天后,淞沪会战结束...大和级也是穿越的。
5.击沉加贺号。
别的不说了,1941年12月6日,偷袭珍珠港的6艘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37年沉了加贺,那么41年偷袭珍珠港的加贺从哪里来的?
中途岛沉的加贺又是谁?
怕不是要走近科学了?
6.手枪打地方飞行员。
这个可以说是唯一有实际发生过的。
在空战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由双方飞行员掏手枪对射。
但是,37年,飞机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你用手枪秒都秒不到对方。
而且已经有了机载机枪,还用手枪...不过强行说还是说得过去,但是前面的那些就太扯这是一部以空军英雄改编的电视剧,第二点可能复杂一点,需要一定基础,但是其他的,随便查一下就有的东西,还弄出来,这怕不是歌颂英灵,是在高级黑吧。
现在的编剧和导演都那么忙,连查资料的时间都没有了吗?
我接受不了高志航对葛莉儿的态度。
跟他离婚时葛莉儿说的:你离开我们去南京是为了打日本人的,可是你在南京五年干了什么打内战啊?
为了开飞机打内战进行飞行表演而和葛莉儿离婚。
他热爱的是国家更多的是飞机。
并且离婚后又马上和叶在一起了。
他忘记了曾经的誓言和陪伴。
他忘记了是葛莉儿给了他能再一次飞上天的机会。
他忘记了他们曾走过的艰难而又甜蜜的岁月。
他为了他热爱的飞机和军人身份背弃了葛莉儿。
看到他俩离婚我很失望,但是我还是看了大结局,他殉国了在他热爱的飞机上,他没能看见祖国建立和强大,也没有陪伴曾经的爱人走完一生!
但是也还是想说他们爱过的岁月感动着我,而葛莉儿爱着的也是那个热爱飞机的高志航。
第一次看飞鹰,完全被男主形象和荤段子迷惑,还没来得细品故事,常常觉得男主帅炸天,但性格缺陷,狂妄高傲,大猪蹄情商低,对老婆朋友薄情寡义。
第二遍看对男主行为有点明白了,男主的一切行为表现理解几点背景就通了。
一是能力太顶尖。
百年前的第一代空军留学成绩优异回国任教,远非现在海归或空军可比,那是凤毛鳞角的希缺高科技人才,所以恃才,傲物。
他会讨好人,但不对所有人。
二是开飞机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受伤开不了自杀,后面到处追寻开飞机的机会,哪怕忍辱受气,最后拼出性命让飞机起飞,展现得很充分。
这点女主是最了解的,所以即使是心肝灵都付予了男主都果断放手。
实在太伟大了。
三是爱国。
按现在说许峥是一个识实务精明的人,照他的追求还很成功,但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国难上的,他甚至曾感谢日本的侵略战争,当然他对男主还是很够,因为他放心高,但男主与他的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够他们只是表面的朋友而不是兄弟。
最后他的结局被很多人说是男主间接造成,男主对朋友忘恩负义,其实不然,随着剧情发展男主选择的民族大义,是嫉恶如仇,他们之间也越走越远(话说回来正直的英雄不一定适合当朋友)。
许峥在当时就是发国难财的投机分子的代表,最终只会消亡。
也是第二次才发现这部剧里对所人物的塑造都挺成功,其他的主角,次主角都不说了,只要是有名字的角色都各俱特色,很能代表当时环境下的各类人。
老刘,女记者,沈以琴他哥甚至他口中的爹,"九一八"晚上那旅长,等等。
因为篇幅不长,所以情节紧凑,台词简练,本剧台词很经典,展现人物性格的同时,灰谐,感人。
剧中通过这些角色把当时上中下各阶层人士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表达了出来。
还有一个高丽良读书的情节,让人很恐慌,一家人聊天时她告诉家人在"满州国”学习了什么。
这种文化占领让我想起看到一个日本人说过:如果日本胜利了,东条英机就会是中国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努尔哈赤。
英雄不是圣人。
高志航绝对是英雄。
看这部片子的过程心里都很难过,大概因为知道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看着他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既定结局却又无可奈何。
留学法国三年,能讲四国语言,东北军飞鹰队,中央军王牌飞行员,他有足够资格骄傲。
少年得志,航空救国,血战长空,到头一抔黄土,三处以衣冠冢,至死未见东北收复。
心情复杂得看完了这部剧。
朱亚文很好地出演了高志航这个角色。
小事上桀骜带点痞气,大事上严肃正直,驾驶飞机就是威严不可冒犯。
对待两任妻子的情感也做了很好地处理,和葛丽儿热烈奔放,和叶小姐就少了很多激动,飞机升空,喊得是葛丽儿你在哪。
具体的感情史已经不可考,但也不必以圣人要求。
整体而言,电视剧严肃带着笑点,国家大义中也叙述着亲情爱情兄弟情,让抗日战争从空军角度展开。
这部剧台词,剧情,布景等等等等都很用心。
东北人的东北话说的可太好了,日本人之间的对话说的终于是日语了。
台词太多亮点了哈哈哈哈中国隼外国卯,告诉他我马术很好,他的枪该擦了,我英文好让我来……高志航和葛莉儿的亲亲抱抱永远看不够!
法语是恋人之间的语言,是他们爱的表达。
一个多月过去了,我还在想念这部剧……我想大喊一声,没有人可以不爱高志航!
抗日战争中的空中英雄,值得敬重
喜欢葛莉儿
总体上遵循了历史时间线,但是特效实在落后太多,有些角色配置也不大合适。只能说葛丽儿这个角色很成功,导致后来的感情线根本让人无法接受。
Galina的故事太让人心碎了。
画面质感很好,像电影的感觉,演技很好
看到葛丽儿离开这部剧就弃了...
如果没有看过湾湾所拍过的空军题材,我会给四星。
海星
最近在看,为葛莉儿心伤永远的飞鹰
演的这是个啥?中国空军就这衰样儿?
不知是否高志航和葛莉儿那段情感刻画的太过真切,看见男主梅开二度顿时感觉像吞了一只苍蝇般。这四分送给葛莉儿,你的无悔无私令人感动,不知你的下一世能不能找到那个至始至终的“高志航”。
我非常喜欢朱亚文,穿上军装非常的帅气。喜欢中国战争岁月,以前那些老军人身上有的那种男儿气概。
补标。
之前的应试教育貌似丝毫没给我留下国军有空军的印象~冲着题材就得给5分~再者虽然特效不咋好,后几集还真是热血又催泪的~不过高志航对于葛莉儿和叶的这段情史确实不怎么给英雄添彩,但这就是史实,木得办法责怪编剧什么~还有我妈超喜欢朱亚文同学~
简单说。当时日本没有独立空军;加贺是1942年中途岛沉的;护航的大和是1941年12月服役,当时大和还是张图纸;神风特工是1944才有的,莱特湾是第一次;迫降的时候,新四军还没成立。把一个空军英烈的故事拍成这样,剧组良心不会痛的吗?
全片拖沓 没有重点,
这部戏是怎么入围的艾美奖!!!!!!!!!!!!!!146年的仿美式军装``这敢再坑爹点么·~好吧~~其实~~高志航的故事拍成电影才比较靠谱~~~剧情敢再拖沓点么~~~感情戏敢再多点么~导演编剧敢稍微用点功·~~~不瞎编是会死么~~·!!!!!!!!!!!!!!!!!!
又是抗日神剧 淞沪会战日军就有大和了 霍克追着96舰战咬 爬升不带掉速 什么垃圾玩意恶吐了
很喜欢葛莉儿这个外国媳妇,很可爱。
朱亚文真的很有军人气质,他演活了空军英雄高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