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画家
浮世の画家,Ukiyo no Gakka
导演:渡辺一貴
主演:渡边谦,广末凉子,前田亚季,寺田心,中村苍,大东骏介,武田航平,和田正人,渡边大知,长谷川初范,萩原圣人,秋山菜津子,前野朋哉,佐藤隆太,佐野史郎,余贵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简介:战争结束后过了三年,著名画家小野益次步入老年,他所居住的小镇从战后的废墟逐渐恢复,他在镇上过着安稳的生活。他心爱的女儿和外孙到访,他和熟悉的酒馆老板娘闲谈,他邂逅战前的旧友。就在二女儿开始考虑一门婚事的时候,小野发现了周围人的目光有所转变。他本认为自己是抱着坚强的意志为了国家一直鞠躬尽瘁,为什么现在却非得遭受大家..详细 >
原著党表示 卡司厉害 改编面目全非
艺术家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是仅仅如实描绘生活的美,还是把艺术品作为工具去推进历史进程?日本战败,为战争鼓与呼的画家,音乐家,企业家,应不应该和直接挑起战争的军人和政客一同视为战犯呢?片中老画家最后是释然了,毕竟他一直是秉着信念在做事。
我打算去把石黑一雄的原著小说读一下。
忠于原著
电影中的小野家完全符合看书时对住宅的现象,景色意境优美。看书时想的小野应该是更苍老残弱,穿着和服木屐的瘦小老头,电影中其实小野已经有所反思,书中依旧没有觉得当时是错误的。演员高大帅气西装笔挺风流倜傥,也许这样才能让小野没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跟石黑一雄的小说感觉不太一样......体会到一个网友告诉我的,站在上帝视角看过去,总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又蠢又坏,那个人如果不那样做会如何如何,但人总是被历史的洪流浃着往前飞奔的,在那一刻的背景下也只会做出那种选择
看了1个小时的影片,还是看不懂在讲什么狗屁东西。
“别搞错了,父亲燃烧的,是我的野心”,“现在的人未免太容易把忠诚两个字放在嘴边了,至少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叛国贼”。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只感觉是个矫情的老年画家,但看到后来大概明白了他的心路。其实何必怀疑自己,人生决定本就没什么正确错误之分,不必觉得可耻。就像接受别人的利己主义一样,接受自己的利己主义即可,错的既不是个人也不是世界,从一出生就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还要分什么对错?
以小见大,暧昧留白。PS1:勇敢的年轻人们,为了愚蠢的目的而失去生命。真正的罪人却逍遥自在地活着,不敢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也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真是卑鄙至极的态度。PS2:观看时,一直好奇一个画家怎么会罪大恶极。直到【独善】这幅画的出现,那种冲击力,一切不言自明了。
世間は謎、人間も。
想用电影海报充当下原著图片,怕内容上有出入快速看了一遍,结果改编得倒没原著那么令我讨厌了,相比于原著中的“失败亦不凡”,电影中的小野表现出了更多对战争的反思,这也让悔恨后的自我和解更易令人接受。
画作可以被烧毁,但记忆不会。一次浮光掠影的电影改编。
比小说节奏好,但是floating感弱化。石黑一雄打用回忆重组了战后忘记-揭开-再确认的过程,但也别老谈信念伦理不谈点责任伦理,用自杀担责或老一代死亡新一代成长了事。
规矩到近乎死板的照本宣科,甚至到了某些角色一出场会让人觉得“啊果然是他来演”的程度,原作的画面感倒是复制得非常贴切。
主题沉重,一部sp的时长并不足以放下,拍成电影更合适。情节有些含蓄,看了些评论才明白。原作优秀,加上一星。作为sp并不好看。
不过对照原著拍出来而已,无功无过,还不如只看书。
改编的很不错!
男主越是无意识地重新修正自己的记忆才越是能展现当时的日本国民性,片中男主年老后偏向自省。而且无论是烧焦后的气味、被言语侮辱、重头戏的那副画等等,在当下看都太轻,可能是作者没看过咱互联网导致的局限性吧()
原著既有嫁女这条脉络,电影何不把它拎出来呢?现在的处理,是没有考虑到电影和小说的区别导致的后果,回忆和现实的交织没有形成良好的呼应和共振。说道回忆和现实双线并进的日本电影,还得是《乞爱者》呀。
纷乱的记忆,拍得跟悬疑剧似的。主题是长者的自我和解,根本没有正面展现战争给国内外人民的灾难,大概这也不是石黑一雄的关注点。艺术家为了自我追求去牺牲其它的人生事物,这我能理解,但作为有社会地位与影响的人物,还是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尤其是在黑暗时期特需明灯,否则就是丢失了良知,被人指斥为“卑劣至极”也是很合身。当然,艺术同政治与人品可以分开看待,但人总是种有政治性的生物,既可崇高,又有卑劣。战前战后,人们口中的“爱国”来了个180度反转,这最体现世态炎凉,以及“爱国主义”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