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的旅程看成是得到的过程,就是本片男猪脚的后半段的生活态度。
把生命视为承受之旅的话,是朴万秀前段的生活态度。
在前半段朴万秀窝囊的忍受这一切,在父亲面前就像孙子一样,在单位就像小媳妇一样。
在后半段朴万秀为所欲为,殴打领导,破坏公共设施,惩恶扬善快意恩仇。
然后朴万秀挂了,影片结结束了。
我是个俗人,我很留恋自己喘气的日子,我坚定的认为,再窝囊也得喘气。
把本片归到喜剧似乎很不妥吧?
http://blog.sina.com.cn/gxh16888下载这部电影——《越狱二人组》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是一部韩国电影。
我想它应该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有当前风靡一时的美剧 《越狱》一样丰富的情节,两人搭配,也应该有一些幽默的元素,像《尖峰时刻》中成龙和那个喋喋不休的黑鬼的搭配。
应该是一部轻飘飘的电影,这是我最初的主观印象。
我对韩国电影没有什么好感,除了寥寥可数的几部,像《色即是空》等比较喜欢外,别的看的不多,也不喜欢看韩剧,我认为那是赚取女孩子白日梦和眼泪的东西。
有些东西,我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不知为什么。
没想到,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会如此震撼。
影片有《第一滴血》的影子,不过更加温情和琐碎,少了好莱坞的剽悍,更多了一些韩国的元素。
但在本质上,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
A,一个老实本分的青年。
因为自己的老实木讷,逐渐为社会所不容。
老婆嫌生活乏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祸不单行,到单位后,又得知自己被开除的消息。
在“送别”酒会上,面对幸灾乐祸的上司和同事的挑衅,忍无可忍的他终于爆发了,掀翻桌子,怒而出走。
他余怒未消,胸中烈火燃烧。
这个循规蹈矩,承受了太多生活压抑的老实人,在夜色里,终于爆发了。
他在路上横冲直撞,肆意踢打见到的一切。
在路人异样的眼光中,他内心一定有一种轻蔑和满足。
看到一面“禁止小便”的墙,此刻蓄意挑战规则的他就故意在此方便。
他运气实在不好,关键时刻,警车呼啸而至。
他被带至警局前,慌乱地解释,他内心还是惧怕的。
在警局里,他说尽好话,依然不被获准离开。
这时,他遇见了B。
B出现时,有点像《警察和赞美诗》中那个挖空心思要“进去”的流浪汉。
为了享受免费的住宿和食物,他到警局咆哮,希望警察把他送进去。
警察找不到由头,对他无可奈何,他反而不可一世了,在警局蹦跳吵闹,把警察烦得抓耳挠腮。
从他熟练的语言和动作,能看出他是警局的常客了。
面对这种玩世不恭的无赖,警察只盼着这个“瘟神”发泄够了,就滚得远远的。
荒诞的局面这时出现了。
A 想走走不了,警察的威风没有发够。
B牛皮癣一样赖在警局不离开,警察无可奈何。
B终于给A出了个馊主意。
你就跑呗。
他怀着戏虐的心理,他看A好像也没有这个胆量,再说,即使抓回来又能怎么样?A就跑了。
命运真的很难捉摸。
他这一跑,就跑上了一条不归路。
像多米诺骨牌,一环砸向一环。
事情在递进中不断被放大。
终于大到无可挽回。
影片最后,面对密集的警察和警车组成的“钢铁长城”,他们的手第一次握到一起,毅然扣动了扳机,随后,响起一片密集的枪声。
他们的生命,最终因平凡又不平凡的事件而定格。
这是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
主人公都是社会的受害者,在这个社会,当一个本分的人,已经四面楚歌,无法生存。
他们选择了反抗。
这种平凡而备受压抑的人,一旦反抗,爆发出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
无法立足于世,那就快意恩仇。
A在夜色中纵横决荡的时候,我确实感到一些发泄的快乐。
小人物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
《第一滴血》的最后,蓝波在那些警察身边走过,脸上露出轻蔑的笑,这一幕经典的镜头给我的感觉,是刀光剑影后立马凝望,那气势如虹的豪情。
无情未必真君子,落泪如何不英雄?
本片看到最后,却是一声沉重的叹息。
古罗马的悲剧中,就把恶分为两种。
一种是罪大恶极之人作恶,这种恶令人痛恨,另一种是本质不恶的人由于社会所迫或命运捉弄作恶,这种恶令人痛惜,也更让人思考,悲剧色彩更浓。
假如家人多给他们一点温情,假如同事多给他们一点同情,假如警察多给他们一点人情。
事情不可能发生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然而,很多时候,是没有假如的。
冰冷枪口相对的一刻,一切灰飞烟灭。
生命本无贵贱,人人有权获得尊重。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把假如变成行动,这个世界会少很多的悲剧。
真能如此,善莫大焉!
本片竟然被归为喜剧片,除了男二在前半段插科打挥强行给糊弄的几个稍显喜剧效果的桥段,放眼全片还有能值得“被喜剧”的剧情吗,从一开始朴万秀被宣布离婚到无故离职,就给全局奠定了沉重的基调,我也想像朴万秀声嘶力竭的喊一句: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对我?
纵观全剧,就是一个循规蹈矩、安分守纪的老实人在遭遇婚变、炒鱿鱼一系列打击后,由一个我们的一份子变成了天地可诛的暴恐份子的故事,编剧可谓是见微知著良苦用心啊,用极其夸张的手法硬生生把老实巴交的可怜人拉入魂墓,成功的掌舵了观众的思考方向:倘若遭遇了挫折困顿的人生低谷,我们又会走向何方?
我对这个命题并不感兴趣,因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天生的一副熬的住挫折耐得住寒冬的好骨骼。
我更敢兴趣的是编剧是如何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荼毒掉一个老实人的。
对,悲剧的关键就在于“老实”。
因为听刻板父亲的教诲:开车要限速、过马路不抢灯等等循规蹈矩的教条,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认为婚姻只是结婚生子,用工作补充家庭,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固守原则、一心努力,坏受贿领导好事,处不好同事关系,所以朴万秀老实因为相信陌生人梁澈坤三言两语的撺掇,所以朴万秀老实朴万秀真是一个大写的老实人,可以这么说,过于遵守规则就是一种老实,而朴万秀又是一个把规则融进血液的典范,只会用事物的最基本规律去衡量这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何尝只是教科书中的唯美论。
如果说不违法是遵守规则,那朴万秀等绿灯造成上班迟到是不是一定程度的压制了人的生活本性,当然不是鼓励闯红灯,只是人不应该这么刻板。
如果说婚姻只是结婚生子,那爱人间的温存与情调岂不多余,所以朴万秀老婆的离婚理由自然天成:跟你过没意思所以离婚;如果说工作只是埋头努力不懂得变通,那在这个人人努力的社会,阶级金字塔结构为何安如磐石。
朴万秀几次三番问老婆问上司问天:我做错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
你的确没做错什么,你只是太老实,太遵循规则而已。
因为规则世界的对立面还有潜规则,我们说规则是法律法规,是纲常伦理,是人们站在道德高地俯首事物本应有的自然规律,是光明磊落不愧于心的,那潜规则是在规则的基础上再加工,是让原本生硬的运作程序变得通畅,是人们不耻却又不舍的对规则进行的一种补充。
二者相辅相成、相爱相杀。
过于遵守规则,会让变得本我的我们必需接受来自潜规则的淘汰和洗礼,我们在潜规则的眼中就是一帮子不合群的食古不化;而在潜规则的世界,我们会接受来自心底的道德拷问,我们逐渐变成了曾经我们讨厌的人,有时沉迷潜规则甚至会引火自焚。
很显然,毫不懂得潜规则的朴万秀会被婚变、炒鱿鱼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这可以说是一场潜规则的胜利。
失意的朴万秀并没有醒悟,而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彻底否掉自己前半身践行的规则世界,他用打破规则的行为方式向规则世界发起强烈的抗议,最终输掉了自己,成了规则的陪葬品。
一点都不妥协啊,死磕到底就是这种精神。
这个电影够黑暗噢,现在的人生不够好就得去死啊?
要是人人都这样人类差不多快灭绝了吧。
这种思维方式不值得提倡啊。
如果真到了走不下去的一天其实也有比死稍微好一点的解决方法,不一定非要去死,换个环境基本就能换种人生,真的。
首先来个人间蒸发,一个人,到地球的某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好好继续生活。
跟死的效果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你还可以活下去。
ppstream 点播地址:pps://61.142.208.103:8400/越狱二人组.wmv
死,是必然的。
握在手中的枪,注定不会再次放下。
从喜剧到悲剧的转变只需要一瞬间,一个一根筋的警察,信奉着国家机器的威力,却不小心将一个相当郁闷的中年男子逼入绝境。
种种机缘巧合,阴差阳错,一个循规蹈矩,人生失败的男人总算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轰轰烈烈在最后的对峙中,机器们的嘶喊已经变得气短,结果已不重要。
只剩下空虚……
不知不觉中,韩国电影在亚洲已经悄然崛起。
(虽然我不愿承认)这部电影很好。
名字和影片的开始部分,让人感觉是一部恶搞的韩国喜剧,情节,人物性格,对白,表演;一个感情和事业都出现危机的中年男子,勤勤恳恳的工作,被开除,太守规矩,老婆提出离婚,那一天他有太多的不顺,直到主角在大街上发泄自己不满和愤怒,一个被社会系统化培养出的人,被发展的社会所抛弃;这时,电影的基调开始变化,是很自然的,不做作的,但警察出现了,当朴万秀随地小便的时候,国家机器的威力,让人笑之余,不乏讽刺和一丝黑色的幽默。
在派出所中,另一个出现了,梁澈坤——一个熟知法律的混混,对警察不以为然。
故事真正开始了。
情节不再赘述。
手枪,是这个故事的关键。
它在警察手里是威胁人,在别人手里也是一样。
就是一把无意的枪,开始了一晚的“传奇”。
是枪让朴万秀变的疯狂,变成了执行者,开始了他的报复和宣泄。
警察,似乎很愚蠢,或许是为了增加影片的喜剧成分。
讽刺,是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总要含沙射影,指桑骂槐,黑色幽默。
在与警察的对峙中,朴万秀对白的幼稚,可笑吗?
不是。
又强了两把枪,不缺子弹了吗?
不是。
其实在那种程度,谁都没有勇气对人开枪,只是威胁。
第一声枪声,是走火,就想这一晚的意外。
或许是亡命的歹徒更厉害。
“不要让我做这个做那个,我已经厌烦了。
”生活的无趣啊。
愤怒的子弹,射向了高速路上的电子眼,对社会的怨恨,不止是朴万秀,是每一个人的。
一个被开除的公务员,失去了理智,而混混在一旁大叫“疯了,疯了!
”讽刺。
当电子眼被打中后,朴万秀的兴奋易于言表。
开始破坏,一切政府的告示牌,公务车。
抢劫。
开始执行自己的,侠客般的正义。
想到了梦想,车手。
哪怕是被抓,也要冲过终点。
还有朋友。
红绿灯,哈哈哈。
结尾的部分,两个电话,有点牵强,但也不过。
冲向荷枪实弹的特警和不计其数的警察,好象有一点仿《末路狂花》,不是绝望的,而是尽快结束这边的生活,开始新的生活,不再这样活。
如果一个循规蹈矩的现代人,自觉自律到让别人都无法适应,评之于老实可欺的话,那么这个连过马路必须按红绿灯、没有摄像头也不愿超速的老好人,终于因为种种原因爆发。。。
得到的确是疯狂分子的结果。。。
一泡尿引起的血案。。
只能归结于:做人不要太老实。。
从一泡尿升级的大事件,父亲的专制教育,政客的丑恶,上司的小人嘴脸,同事的蔑视,家人的冷漠,青年运动的社会背景被导演细腻铺陈于紧张火爆的剧情中,挑战秩序却不失道义和温情,在这一天,主人公的人生也从被掌控,不被掌控升级到何必要掌控,看一部电影第一次有主人公不断在变帅的感觉,结局悲情但无疑是欢畅的。。。。
你若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你便能够应付几乎所有的事情。
这是部反制度的电影,明显导演朴正宇自知韩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中的位置,故聪明的采用有些恶搞的黑色幽默的方式讨好观众,这样做的好处是将那种略带格格不入的主题,向大众科普开来;当然,也会有更好看的票房。
但这样做导致影片的表现力度明显不够,对一部分观众来说不来劲,加上这种题材的片子虽寥寥无几,却佳作频繁,相比之下很难给本片太高的分数。
就像punk音乐那样:可能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朋克精神”这回事,但至少让所有听者都跟着过了把隐。
如果你没有看过搏击俱乐部或者城市英雄,那么本片也不错,拿着爆米花边嚼边看吧,挺爽的。
另外,翻译成《越狱二人组》是明显的投机行为,如同皮克斯的东西全都是《总动员一样》,很二。
逼发心中坏的因子。我就这样怎么了?
和越狱没一毛钱关系 说实话不是很好看
肆意燃烧
杨佳的韩国注解
这部电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不知道我是否有主角最后的爆发,可能一辈子都这样“我哪里做的不好吗?”
乱七八糟
三星半。对的人,生在错误的世界,于是痛快哭,痛快笑,痛快痛,用一晚上,打碎以往一切。
不只是喜剧那么简单……反映了社会中的种种,反映了人性骨子里的种种,要不是翻译太垃圾绝对好评了!!
20年前的电影了,当时应该算先锋的了
当年宿舍看的,回不去的岁月。
6.7
质疑是颠覆的开始。
1)甘宇成在《王的男人》之前是可能成为独立片小王子的,在《王的男人》之后选剧本的眼力出现了啥问题;2)编剧(特别连续性)有比较大的问题,这个子弹和枪真是随便掏的;3)金秀路太浮夸了,还是适合做综艺;4)甘大叔的嗓音真的是很高,太不适合激动戏(不是激情戏)了,戏路局限性年纪越大越明显,但可以考虑一下唱个摇滚?
还不错,结尾垃圾。
金秀路是真的很好笑。
深思···
说喜剧只能是对于结局前的评价。当年电影课的论文就是写的这部电影。当时看完后很是感慨。你说一个人笑死了,这算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这就是现实!是生活!逼得!!!!
蛮夸张又搞笑的
没看完 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