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美少年侦探团

美少年探偵団,美少年シリーズ,Bishounen Tanteidan

主演:坂本真绫,村濑步,坂泰斗,增田俊树,矢野奖吾,佐藤元,七海弘希,鸟海浩辅,佐藤利奈,安济知佳,铃木崚汰,黑泽朋世,石田彰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美少年侦探团》剧照

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1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2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3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4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5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6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13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14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15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16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17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18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19美少年侦探团 剧照 NO.20

《美少年侦探团》长篇影评

 1 ) 评第72届金球奖作品--《蛋糕》

(一)“自杀”了不起啊?

我也会!

克莱尔试图以自杀倾向为出发点来理解妮娜的行为(因为克莱尔正承受着身心的巨大痛苦,她自己就有自杀的想法--挥之不去的妮娜魂魄,她想找到妮娜的自杀倾向并击败它),调查从资料到自杀现场,最后到妮娜家。

然而,克莱尔找到的最终答案是“She wasn't hundred percent certain.”是的,妮娜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所谓的自杀倾向。

也就是说,那些做出极端行为的人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普通人。

只是有时候是我们胜利了,有时候是现实胜利了。

在心理互助小组,当其他人用心理病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时,唯克莱尔用大妈八卦式的方式看待妮娜的行为,谁是需要治疗的?

病人还是正常人?

所谓“责任、担当”,言之凿凿,可落在具体的生活里,我们体会最深的往往是情绪。

“坚强”是个不错的词,但强求不得,得慢慢从痛苦中走出来。

无常的现实让我们不知所措,但感情就像一位知根知底的老朋友一样不离不弃陪我们一路走来。

人家说“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我同意,但不要忘记,最重要的朋友也是我们自己。

(二)打开窗子,阳光自然会走进来从人际交往中,克莱尔找到了存在感、归属感。

这里为什么不用“重新”两字呢?

因为,那失去了的,是无法弥补的;是新棒棒糖的甜味(助人、越境墨西哥买禁药、睡别的男人、跟安奈特和解、对前来道歉的凶手拳脚相加、去最后一个汽车影院浪漫、尝试卧轨、宽容偷东西的小婊砸、满足凯西的童心)占据了本属于黄连(儿子的车祸)的舌头。

有时候,精力有限或许不是件太坏的事。

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多难受啊,不想见熟人触景伤情的话,不如打开窗子晒晒太阳吧,身上的衣服都要发臭了。

影片取名蛋糕,也许指那个偷了克莱尔钱包、为克莱尔做了蛋糕的女孩吧。

生活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小偷可恨,但蛋糕还是蛮好吃的嘛。

承认失去需要勇气,找寻美好也需要勇气。

影片的最后,克莱尔尝试从副驾驶坐起来,也许车祸发生时她儿子正是坐在副驾驶座位吧。

Good girl.

 2 ) 我来剧透

以我的听力和理解... 我来解析剧情吧。

看着别人看不懂,我是有点着急。

说真的。

女主Claire参加的是个长期痛症患者的互助小组,是医生推荐的,作为心理辅导。

她必须克制长期使用有副作用的止痛药以免引起赖药性和毒性积累。

她在家故意把药瓶藏在各处,就是试图克制自己吃药的瘾,但她意志薄弱,所以这招毫无效果。

多次游泳场景,也是医生指导下的物理治疗。

但Claire刻薄的态度,别人都没法与她相处,辅助医师都不太愿意帮她。

提到过小组曾讨论,假设没有长期病痛,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那个自杀了的女人Nina,她的心愿是为自己的孩子做蛋糕,而女主是想与某足球队的所有球员做爱(女主奇葩得很)。

女主的痛症,应该源自于车祸。

这场车祸使她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也使她遍体鳞伤,腿上骨折打了钢钉,也还没取出来。

身上脸上的伤疤应该都是车祸碎玻璃划伤。

Nina为儿子做蛋糕的心愿,使互助小组的所有人都感动到流泪。

但Claire却冷言讥讽(因为她自己刚失去儿子,但她一直没有向小组里的任何人透露过),以至于Claire与Nina交恶。

Claire当众说了一些威胁Nina的话,Nina也回去告诉过自己的丈夫Roy。

Nina自杀后,互助小组的负责人(可能是个心理医师)也特意要求Claire说说自己的想法,但被她尖酸刻薄的提问给惹怒了,拒绝她再参加互助小组的活动。

Claire潜意识里认为Nina的死是很可能与自己有联系,所以实地考察,并以告法院为要挟,逼迫互助小组的心理医师提供了Nina的住址。

她冒充旧住户跑去Nina家里查访。

但被Nina丈夫一开始就察觉(她用了真名Claire),他故意在Claire快要离开时才揭露她的真实身份,并没有为难她(因为Roy是看到遗言的,知道Nina自杀与别人无关)。

但他故意隐瞒了真相,撒谎说Nina没有遗言。

导致Claire回去之后也一直承受很大心理压力。

吃了止痛药后,出现的副作用常常使她幻觉Nina出现在自己身边。

女主是UCLA法学专业毕业的,应该做过律师,因为与亚裔女护士的一段对话中,有过一些隐晦的线索。

老公Jason是法学院时的同学。

具体做什么工作不好说。

事业有成是肯定的,因为电话打进去都是秘书先接听。

夫妻俩人能有私家游泳池,并能长期聘请保姆兼佣人的,已经远非中产阶级了。

Jason因为车祸后的Claire性情大变而无法忍受,两人分居了,彼此仍然关心对方。

但女主认为丈夫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离去是一种背叛。

所以有性需求时,会利用小杂工来释放一下,而不是找Jason。

实在需要具体帮助时,仍会打电话,请Jason过来了,作为心理安慰,但极其排斥与他有任何身体接触。

那名拉丁裔女保姆,在她家工作了很多年,也是从小照顾Claire的儿子长大的,对她们一家都很有感情。

所以才能在车祸之后,忍受着Claire异常的情绪化,极其反感与Claire发生关系的小杂工,去扫墓时也比Claire哭得更伤心。

Nina自杀是因为长期病痛折磨,她最后决定不再忍受。

给她老公的遗言就两个词“Forgive Me”(原谅我)。

他老公Roy也在之后,参加了一个心理创伤治疗的互助小组。

但因为无法克制内心的愤怒而退出了。

Claire的出现,使得他也想借机相互帮助,让自己也能心理疗伤。

Roy甚至是想与Claire增加了解,如果合适,就可能组建新的家庭,为儿子找个继母。

(这是猜测,不排除这种可能性)Claire刀子嘴豆腐心。

心理很脆弱,在车祸事故后,再也没敢进入自己儿子的房间(全由女佣照管),坐车也是只能躺倒,不敢看车前迎面而来的车辆。

在止痛药吃完后,不得不求女佣人陪她去墨西哥的药房购买止痛药。

(墨西哥不需要医生处方可以买药,而且价格便宜太多太多。

但要想带回美国,则必须是FDA认证并且有医生开出的药方才可以。

女主不得不选择藏在雕像里偷运回来)。

过关时被扣押,幸好打电话让她的丈夫Jason出面才得以解决。

Roy和他儿子的出现,使Claire鼓起来信心,开始尝试变正常。

虽然Roy向她表示对她没有感情,在心理健康基本恢复时,他计划要投身工作而搬家离开这里。

尽管如此,Claire仍希望能留住他们,所以鼓起极大的勇气,她走进了自己儿子的房间为Roy拿泳衣。

但车祸肇事者突然的出现(上门请求宽恕),使她瞬间失去了理智。

之前为恢复正常生活的努力全都扔水沟里了,她再次陷入了情绪的最低谷。

疯狂的吃止痛药,吃多了直接住院。

出院后,又在幻觉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下,几乎卧轨自杀成功。

在意识到自己仍然是个好母亲后。

她偶遇了一名离家出走的女孩。

她希望以某种方式能够帮助她,所以要求女孩能去她家,帮自己制作一个黑巧克力蛋糕,并以100美元作为酬劳。

回到家中,看到桌上丈夫Jason把房子的钥匙退回给她。

她知道婚姻已经彻底结束了。

但看到客厅里,她与死去儿子的巨幅合影照片时,她仍感动得热泪盈眶,并打电话感谢Jason在最后留给她的这份礼物。

女孩做完蛋糕后,把Claire的钱包整个拿走了。

女佣人想报警,也被Claire阻止了,解释说只要注销几张信用卡就好了。

拿着这个女孩制作的黑巧克力蛋糕,Claire跑去Roy家,庆祝他儿子的生日。

在最后回访儿子的坟墓后,Claire终于鼓起一切勇气,坐直了身,勇敢面对迎面而来的一切。

(重新开始新生活)注:有诸多影评解释说是因为病痛,女主无法在车内坐直,你看她平日里坐椅子上有问题吗?

呵呵...在2015年奥斯卡公布年度最佳影片提名之后,就有很多媒体/影评人等提到"Cake"蛋糕这部影片,觉得这部佳作被忽略了。

都在为詹妮弗.安妮斯顿鸣不平。

她在这部影片里的表演,基本撑起了整部影片。

早早的就被美国的金球奖提名年度最佳女主角了。

这部影片没有获得奥斯卡任何提名,着实可惜... ...

 3 ) 给你们的一封信

相信你们都看了我的故事。

可能你们会觉得有点扯淡。

我也是。

因为人生本来就挺扯淡的。

我本来有着不错的生活。

我长的漂亮,嫁给了一个帅气的老公,生了一个孩子,我每天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是突然有一天生活把我击倒了。

一场意外带走了我的孩子,让我留下永久的病痛,我失去了爱我丈夫的能力,我把他赶出门外。

我失去了我的生活。

真挺扯的。

我本来也是个小甜心,可是现在被生活和病痛折磨到精神崩溃,我冷言冷语的对待别人,我什么都不相信,我像世界展示我的丑陋和痛苦。

我想死。

我每天做着复健,然后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和我已经空荡荡的心。

一片荒芜,什么都没有。

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活。

我不在年轻了,我失去了好脾气,我的生活是每天多吃点止痛药让自己好过一点,然后在互助协会听其他人抱怨他们的痛苦。

我无动于衷。

听说有人死了。

我在想她是不是解脱了。

协会的人把我扔了出去因为我不愿意配合,教练也开始对我不耐烦,因为不愿意做复健。

天啊。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曾经年轻漂亮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希望世界的大门在为我敞开。

现在上帝好像收走了他对我所有的恩赐,让我一个人坠入黑暗。

我出现了幻觉,仿佛看见了那个自杀的女人跟我说话。

我想问她,你为什么死。

我感觉她只想带我走。

这样痛苦会结束吗?

你们不知道这有难,起床,说话,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了煎熬,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下去,以及未来还有什么能让我期盼。

终于有一天,我走去了铁轨。

趁着保姆不注意的时候,我躺在上面,我有点紧张。

我回忆着自己的上半生,如电影画面一样在我面前播放。

我还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吗?

有。

我想再吃一次麦当劳的薯条,它们很美味。

还有某个牌子的护手霜真的很好闻。

那个保姆冲了过来对我大喊大叫,我起来了。

她很生气,我想,自己这么久以来做的都是让人生气的事情。

但是其实我没想死。

我跟她终究不是一样的女人。

我想到我新交到的朋友他的儿子还想要一个蛋糕一个风筝。

我想我至少还能做到这些。

这让我觉得一个会做蛋糕的小偷也没那么讨人厌了。

我爬过自己心里的废墟走回了车里。

习惯性的躺了下来。

你们知道这有多难吗。

站起来坐下,对我都变成了苦差事,我曾经想就这么躺着。

无论如何我都不要起来。

即使有警察查到我的头上,我也不要移动分毫,因为移动太难了,对我来说,我觉得我已经没有力气了。

太难了。

我抓着摇杆儿。

一把把自已扶了起来。

我不想躺着了,我想坐起来。

我会走到新的朋友家,把蛋糕和风筝送给他的儿子。

不管这一切有多么难,我想做到。

这一次。

我想在废墟上面活下来。

 4 ) 苦难的救赎

我也不认为安妮斯顿的演技超越了妮可,但是这部电影的确让我看得很专心,给我留下了比兔子洞更加深刻的印象。

如果不是看介绍,我甚至没有认出来海报上的这张脸是詹妮弗安妮斯顿。

电影的结构很好,一点点抽丝剥茧地让人明白电影到底讲的什么故事,主人公克莱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亦即她经历了什么。

看到中间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两个失去了生命中最亲密最重要的人——虽然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儿子——之间互相取暖,彼此安慰走出痛苦的故事,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Roy还是一个过程人物,电影只有克莱尔一个中心,痛苦是她的,反复是她的,最后的救赎也是她的。

一开始我也以为克莱尔要平躺在车里是因为她的疼痛症状,但是我很奇怪为神马她在慢性病分享小组和在家里都可以坐在椅子上,后来才反应过来是她不敢在坐在车里,因为害怕车祸的那一幕,而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恰恰通过这样立起椅子的过程说明了她真正战胜了自己。

丈夫是个很好的男人,虽然出现得不多。

就像佣人说的,他也失去了儿子,但是他还必须照顾克莱尔。

我想克莱尔在车祸之前就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性格并不因车祸而突变,我相信直率是克莱尔本来具备的性格特征,也符合她法律从业者的身份。

而丧子的痛苦使她不能原谅自己也无法再面对丈夫,家庭的不幸遭遇也导致了夫妻感情的破裂。

最后,克莱尔走出来了,丈夫也拿走了自己留在这个家的东西。

但是,他送来了母子最美好的照片。

不管这段感情还有没有再继续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开始重新生活,面对今后的人生好好生活。

女佣应该一直是在克莱尔加做工的。

所以她直到克莱尔的性格和本性,即使克莱尔变成颓废且不可理喻之后,她也一直默默做着自己该做和不必做的一切。

从克莱尔在墨西哥高级餐厅给足面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相见克莱尔本来是个虽然口不饶人但真实可爱是非曲直分得清楚的人。

女佣崩溃在看到克莱尔躺在铁轨上的一刻,她要放弃,不是因为她受不了克莱尔的性格,而是她受不了克莱尔放弃自己的生命。

Roy的出现帮助克莱尔重新站立。

她开始打扮自己,想要重新开始生活。

虽然肇事司机的出现使克莱尔再度崩溃。

但是最后她说出了我是个好妈妈之后,终于肯面对发生过的一切,面对自己,终于释然。

妮娜这个角色我认为非常重要。

一方面她和克莱尔的孩子一样,是一个逝去的角色。

roy和克莱尔都是被逝去亲人抛弃的存活者,他们一直都无法走出失去亲人的最终极的伤痛。

另一方面,妮娜又影射了克莱尔自己,她几度在自杀的边缘徘徊,她很想像妮娜一样能够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再承受这让人痛彻心肺的一切。

可是她又深深直到妮娜的死带给或者的丈夫和孩子多大的伤痛,死是多么容易后的多么不负责任,而且她也想问问妮娜,她还有一个那么小那么可爱的儿子,妮娜怎么可以选择就这样离去?!

她如果有自己的儿子在世上,她是决计不会放弃自己孩子的。

各种纠结压抑之后,选择其实只有两个,自暴自弃或者重新振作。

克莱尔经历了第一种之后,终于迈出了向第二种选择的第一步。

 5 ) 安妮斯顿的转型之作

一场可怕的事故(应该是车祸,影片中没有正面表现)给克莱尔留下了满身疤痕和伤痛,但再狰狞的外伤也比不过失去挚爱的儿子所带来的痛苦和绝望。

电影前半个小时的情节是比较抓人的,会想知道这个痛苦绝望的女人到底经历了什么灾难。

但所谓的悬疑渐渐解开之后,正文差不多该开始了,拖沓的节奏和零散的情节却让人感觉继续在长久地铺垫,无甚起伏,一堆一块拼拼凑凑走到结局。

另外几个被电影渲染为焦点的东西,都不明不白,让人感到无厘头。

一是互助小组的成员Nina的自杀,以此开头,并且貌似深深地影响了克莱尔,请的也算是比较活跃的演员,但真没觉得到底有什么作用,跟她自己的痛苦有什么关系啊,只是因为自杀所以刺激了她么,难道还能比失去儿子的刺激更深么。

二是片名蛋糕的点题,有点牵强,迷迷糊糊就带过了,至今没想出来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三是貌似的男主角Nina的丈夫,更是鸡肋,在影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如简介的十分之一。

而更符合逻辑,也更让人心动和心痛的克莱尔的丈夫,爱她却被彼此的绝望推开,却一闪而过。

这样就像一张画作,大部分是一团乱麻,缺乏美感与逻辑,剩下个不起眼的角落挤着精美而动人的笔触。

这就是给我的感觉,也许正是导演和编剧想要达到的效果,那么他们成功了。

别人演绎这部作品可能无功无过,但对安妮斯顿来说就确实难能可贵了吧。

要知道她从老友记的傻大姐瑞秋出道,几乎就是喜剧路线一路走,我也曾经以为她没有意外不回头了。

但这次堪称是出人意料的转型之作,虽然没有得奖,但几个提名也是努力得到肯定的证明。

转型确实不易,只能自己投资做制片,哈哈。

安妮斯顿为此也不遗余力,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单从形象上就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呈现了与时尚街拍和颁奖礼大相径庭的臃肿、苍老、丑陋的一面。

但在表演上,她赢了。

这方面《时光尽头的恋人中》中Black Lively正与她背道而驰,还在美不胜收地苍白表演,尚未醒悟。

 6 ) 伤者的慢性药

先撇开电影来说,大部分有过或者有着创伤的人会容易多注意同样的人事和电影,拿我自己来说,这一段子灰暗时光里,我总是带着明知道主角最后会重拾希望的潜意识来看一些灰暗的电影(至少前半部分是),同时又带着期待自己能在某时重拾希望一样来忍受着压抑,敏感且易碎,很多人有着这样的矛盾心理。

看这部电影的三分之一时我已经大概知道结局了,事实证明我完全正确,但是我依然给它看完,因为克莱尔重拾希望的过程能为伤者聊以止痛,这也正是类似电影,剧情俗套想走个过场但却有价值的地方。

 7 ) 任何疼痛,都无法被藏匿

当初下这部电影,是看上它的名字叫《蛋糕》,就以为是那种适合大半夜左手搂狗右手往嘴里挖乳酪蛋糕的那种疗愈系轻喜爱情片,加之主演是詹妮弗·安妮斯顿,演什么我都爱看的甜姐儿之一。

于是我下班真的买了芒果乳酪和苦巧蛋糕来配片啊,搂好了狗,摁下遥控器……然后发现好像有哪里不对。

这绝逼不是一部空气里飘漾着甜蜜气息的那种片。

反之,疼痛、止疼药、死亡、幻觉or鬼魂贯穿了全片。

安妮斯顿扮演的女主苍老而憔悴,时时都要忍受着车祸后遗症引发的阵痛:生理,还有心理的。

这是真正展露她演技的一部片。

另外,我觉得这是她塑造的最好的角色。

或者片名应该唤作《疼痛》才合适。

至于蛋糕,那其实只是她通往疗愈之路的一把钥匙。

如果你抽丝剥茧地去掉演员入骨的表演,或者你并未真正独自面对过生活中的黑暗时光,或者你的人生充满了阳光压根儿就没有狗屁黑暗时光……那么这部片的剧情简直俗不可耐:女律师遭遇车祸后痛失爱子,为了分解创伤造成的身体疼痛终日与镇静剂为伴,哦,还有一个不离不弃的保姆。

然后互助小组成员妮娜的自杀,触动了她(她开始为妮娜的鬼魂所困扰,其实应该是镇静剂致幻),她开始接近妮娜的丈夫,试图探索妮娜之死,也曾试图卧轨,但是谢天谢地她活了下来并且最后一个镜头意味着她有被疗愈——忘掉这些剧情介绍吧,它们仿佛和电影本身没啥关系,剧情顶多是支撑的骨架,但是那些关于疼痛的探索,才是这部片的血肉。

这部片区别于俗套的好莱坞温情励志大片之处就在于:它几乎用百分之99的力气为你展示绝望,而只用百分之1的结尾,给予女主和电视机前的你以希望。

但是足够了。

能够正式而郑重地面对痛苦,导演很棒。

痛苦无法被隐藏——导演显然深谙其道,但是很多人不明白。

是的,痛苦最终顶多是被时间缓慢地分解,被生活的潮水湮没,升华在虚空之中,但它从来无法被人为藏匿。

而明天与希望又是什么,有时真的是痛苦累积到百分之99.99时,升腾出的瞬间的宁静。

但是有一些人,他们眨下眼睛的功夫,峰值就达到了百分百,比如妮娜,于是她纵身一跃。

所以说,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到抑制痛苦疯狂生长的方法,镇静剂、酒精、音乐、聊天、饮食、运动、性……在达到浓度百分百的峰值前,让它降低哪怕那么一点半点。

因为同死亡相比,再疯狂的生命行为都可以被原谅。

安妮斯顿和妮娜的鬼魂(我认为是镇静剂带来的幻觉)躺在铁轨上,妮娜说死前的遗愿很重要,是死后唯一可以被带走的。

“麦当劳的薯条”“水宝宝防晒霜,因为我爱死那个味道了”然后,她终于说道“我曾经是个好妈妈”——我瞬间泪崩。

其实她一直隐藏又规避的真正痛苦,就是那个孩子。

我想她最终关于痛苦的救赎,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8 ) 失独律师的日常

为了看安妮斯顿,特意挑了上海电影节期间的场次。

她过去的角色,甜姐,甜心,为了支持她的转型,带着期望进的电影院。

首先,她终于有角色突破了,鼓掌。

其次,正能量的结局,观众看后不心塞。

然后,女保姆的角色给我的印象最深。

最后,安妮斯顿一直有的小幽默表演方式添加到这种沉重题材的电影,觉得苦涩中有点酸爽和甘甜,因此电影整体风格和节奏还是不沉闷的。

特别欣赏她进入儿子房间,给萨姆沃辛顿的儿子找衣服的场面,作为观众,大屏幕前,森森的被感同身受了。

凭这一点,我觉得她表演可圈可点。

没看懂的是安娜肯德里克的角色。

 9 ) 阴郁的慢性疼痛

其实吧,一开始Jen就以浑身带刺的形象出镜,没有什么是能入她法眼的。

语言尖锐,让所有人都不舒服。

脸上的伤疤甚至比她浑身上下散发出的loser气息要轻微得多。

jen一直都是演的白富美的形象,乍一看来的这个哪里都没有地方值得被人喜爱的角色真的让人看起来有点蒙。

可是,还好她演的很真实,受过伤,抑郁的时候真的就像这样,最颓废的时候不是想去死,而是了无生趣,做什么都觉得提不起精神的。

可是既然活着就要熬下去,熬过黑暗,慢慢的去适应光明。

穿插的同组的成员跳桥自杀,在接近另一个真相的同时,慢慢疗伤,这也许是jen自我救赎的一种办法。

到最后都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走出来,也许假以时日才能好,可是至少没有放弃不是嘛?

日子总会好的。

综合来看,这部片子演技尚可,可惜只是平静的述说,没有大起大落,所以给人印象并不会很深刻。

这样的片子或许只适合内心有过疤痕的人看起来才会更有共鸣。

 10 ) 蛋糕的滋味

Cake-20143.5.短评写不下。

Jennifer Aniston 第一次不是傻大姐,而且她也清楚表明自己不是St.Aniston。

医院一段:Nina:You're probably wondering about the cake.Claire:I didn't want to be rude, but yes.Nina:Remember when Annette asked us what our dream would be if we didn't have chronic pain?Claire:God, I always hated her drippy little exercises.Nina:Yours was to have sex with the entire Madrid soccer team.Claire:And yours was sickeningly sincere.Nina:What's wrong with a mother wanting to make her son a birthday cake from scratch? Everybody in the group cried when I told mine.Everybody except you.Claire:I had my reasons.Nina:I know that now.Claire:I know you know. To be honest, I was never impressed with the whole Saint Nina thing.Nina:Saints don't jump off bridges.Claire:I give you points for execution.Anna饰演的Nina不是圣人,Jen饰演的Claire更不是圣人。

相反,她一开头在互助小组便咄咄逼人,其后更是以控诉威胁达到自己目的。

对丈夫、对情人皆是冷淡,大概唯一对其好的只有墨西哥佣人Silvana,她为她解围(但似乎并没有支付她人工哦),对Nina的先生或许有点陌生人的温柔。

此外,她基本上与世隔绝。

我也不太认同说Jen一个人撑起了整部戏。

虽说她为了片子增肥、素颜、变丑,但整体演技还是不行,过于惊乍。

反观墨西哥女演员Adriana Barraza每次讲西班牙语都大赞。

梅姨女儿饰演的医生、Felicity Huffman和William H. Macy夫妇、Sam Worthington,他们出场不多,但都推动了剧情和情绪。

这里还忍不住说一下Anna Kendrick近年什么片子都要唱一下,这个片子她终于没开腔。

特别喜欢的还有卧轨的一段,Anna和Jen卧轨对谈,adorable.兔子洞和蛋糕。

每个人都说这部片子像兔子洞,没错,像兔子洞。

但是兔子洞里面的Nico有丈夫、有朋友、有邻居,她跟肇事者还有沟通。

这些Jen都没有。

事实上,她也受到了事故重创,全身都是疤痕,只能靠各种止痛药镇静剂活下去,物理治疗的医生说她的情况半年都没有丁点好转。

究竟为什么纠结一个蛋糕?

最后那个女孩,原本就是为了偷东西,Jen突然不bitch了,她带她到了LA,让她做一个蛋糕。

当最后女孩偷钱走佬,她也不再追究,而是让Silvana也品尝蛋糕的滋味,“This thief can cook.”Nina死后终于知道Claire为何不为自己的蛋糕故事而感动哭泣,也许蛋糕也就是Claire对自己对儿子的一个亏欠。

这部分没有明确交代,但总之最后她终于释怀。

不过最后坐起来那一下简直有点夸张了。

而且片子虽然不长,给人感觉各种拖沓和含糊。

腹黑说一句,前夫送照片给Jen,这个真的是一个sweet的举动么?

我觉得好伤感。

照片里的他们越快乐,传达出来的感情就越伤感。

不是么?

对了,男版的Halo也是好听。

晚安。

《美少年侦探团》短评

三星半。

5分钟前
  • 理荷
  • 推荐

又是一部重拾自我的影片,总是这种先摧毁,然后一点点的重新建立起来,说实话这种题材我有点腻了,墨西哥的老妈子让我觉得十分矫情,那可是洛杉矶,怎么可能有这么忠诚的奴才,而且我觉得本片名字是实在想不出来才叫的蛋糕,非常不点题, 萨姆的角色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安妮斯顿的表现大加分!

7分钟前
  • ★冰凌宫★
  • 还行

总算等到字幕,安妮斯顿演技没到爆表的程度但也OK了。安安静静看完,在这心情抑郁的日子感到了一丝久违的平静。

9分钟前
  • 深海冰淇淋c
  • 推荐

我喜欢这个类型。我喜欢痛苦的质感。

10分钟前
  • 推荐

如果没有看豆友的解析,根本看不懂。故事交待太不清晰了,剪辑混乱,晦涩难懂。三星全给女主和女佣的演技。

11分钟前
  • miumiu酱
  • 还行

在家安静看完

13分钟前
  • 口苗君🌊
  • 推荐

不知不觉她已经这么老了

14分钟前
  • Jiang Xuefeng
  • 较差

安妮斯顿的外婊内软的表演挺拼的,角色表现出来如同一块精致而柔软的蛋糕,可惜故事太平淡无感。

16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较差

2014/01/25

20分钟前
  • livinglow
  • 还行

不是毁形象就是好演技啊,安妮斯顿的勇气可嘉,但是选片太差,演技只能说有突破,并没有惊艳,比起摩尔阿姨还是逊色不少。 @2015.4.4 CX663 HK to BOM [51]

23分钟前
  • 五月微蓝
  • 还行

和海瑟倒是有点像

27分钟前
  • 麦子羊
  • 推荐

有钱又不想好好治病虽然你心情不好我能理解但是你又有钱又不要好好过那我到底看你要看什么。这种人物扁平的疗伤片越来越多再拍下去就要像韩剧了。这时候往往配角都比较好看。

29分钟前
  • 么什叫定决能不
  • 较差

角色其实蛮有看点,安妮斯顿在表演上也够卖力,真是这种伤痛治愈表现得无比造作,不够精剪简练。

33分钟前
  • 蓝笔风
  • 较差

衰败的ja和青春正盛的安娜肯德里克。

38分钟前
  • D.A.S.
  • 推荐

我还挺喜欢安妮斯顿的,可是怎么就这么老了。

39分钟前
  • 钗钏金
  • 推荐

Life sucks. Only music survives.

44分钟前
  • 下澈
  • 较差

Jennifer是个称职的好莱坞女演员,她投所有观众所好专演苦逼怨社会挣扎求生的人,而且越演越投入,也许生活真的有一点不幸福,那也没什么,还可以以此挣钱也算是焉知非福了

48分钟前
  • 费纸姬
  • 推荐

2.5 受伤母亲从悲痛的过去中自我拯救的故事 故事平平 花些心思在日常的细节中肯定会有效果 但是电影自始至终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女主身上 对过去做模糊处理使得很多行为动机非常模糊 代入感弱 除了毒舌的喜剧效果外 基本没什么看点 安妮斯顿的演出尚可 看完不禁要怀疑:这部电影是安妮斯顿自己投钱拍的吗

50分钟前
  • NickyROி
  • 较差

这个电影,不看剧评,还真看不懂呀,一部充满哲理的片

53分钟前
  • mark
  • 较差

剧情缓慢,詹妮弗就算扮丑扮孤独,也挽救不了无聊的节奏。

55分钟前
  • 宁静雪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