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

钱学森,Hsue-shen Tsien,Dr. Qian Xuesen

主演:陈坤,张雨绮,林永健,尤勇智,张铁林,连凯,苏瑾,许还山,潘虹,刘劲,吴樾,卢杉,张恩齐,邹轩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俄语年份:2012

《钱学森》剧照

钱学森 剧照 NO.1钱学森 剧照 NO.2钱学森 剧照 NO.3钱学森 剧照 NO.4钱学森 剧照 NO.5钱学森 剧照 NO.6钱学森 剧照 NO.13钱学森 剧照 NO.14钱学森 剧照 NO.15钱学森 剧照 NO.16钱学森 剧照 NO.17钱学森 剧照 NO.18钱学森 剧照 NO.19钱学森 剧照 NO.20

《钱学森》剧情介绍

钱学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钱学森(陈坤 饰)因为美国兴起的反共言论而备受打击。他的尖端技术研究被迫中止,并被责令出境。钱学森心系祖国,归心似箭,而意识到钱学森的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最终,宣告无罪的钱学森被长期软禁在家 中。 钱学森写信辗转与祖国取得联系,周恩来授命用11名美国战犯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 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 1960年11月,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 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钱学森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 晚年的钱学森对妻子(张雨绮 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家庭聚会第二季玲珑糖心终结时分一级重罪征服者威廉无所畏惧的女孩黑金交易我的麻烦邻居冰山下的守望者婚姻的两种猜想湘江北去今天也很可爱的狗恋爱有效期马戏团迷情新风貌御龙修仙传3上古战场湄公河兵器大师第一季看见第一季海军罪案调查处:溯源摆荡人生外之国的少女小不列颠第一季飞行的秘密宠爱蒲公英的灰尘延南洞吻神初恋那一天所读的故事我的珍宝永恒使命

《钱学森》长篇影评

 1 ) 亦恕与珂雪

(一) 留学海外,他第一次回国探亲,因名声在外,追求者甚众。

两家世交,自小相识,自然有人求了她帮忙说亲。

席间,他的眼神没在那两 个富家女身上,却一直停留在她身上。

一来二去,他虽未言明,她也知道了他的心意。

在爱情面前,他不善言语,但却早将她的眉目刻在心上。

加之两家父母撮合,他父亲又极为上心,每逢周末就代他送水果,她看在眼 里,心里也起了波澜。

转眼探亲时限已到,他自然要回返美国。

一句“你跟我去美国吧”,唐突的将心思挑明。

姑娘虽知他情意,却也觉得 毫无准备太过意外,以继续通信为由婉拒。

谁知他却认定了她,只重复着:“不行,现在就走。

”(二)她家中五姊妹,而他却是独子。

小时候行三的她原本要过继到他们家,摆几桌宴酒,奶娘的缎袍子也都缝好,然而她到了他家却哭闹不 停。

源于家中有姊妹相陪玩伴,到了这儿,这个家中的大哥哥却不愿同四岁的小妹妹玩。

加上她母亲思女反悔,便不了了之。

然而他父母却 不依不饶的要她做干女儿,还定了长大给他做媳妇的合同。

不过是幼时的玩笑话,即使当真,两个孩子一个游学美国,一个远在欧洲,亲事渐渐也被淡忘。

(三)新婚伊始,晚饭后他却独自泡壶茶躲进书房。

只留下句回见给一脸错愕的她。

然后岁月流转,半百年里,晚饭后他每每如此,她早习以 为常。

他们相伴六十二年,经历过太多风雨。

被软禁监视,被逮捕关押,他被折磨地消瘦下去,而她却不言不弃,守在他身边。

在那段日子 里,莫扎特贝多芬和她的歌声是他最大的慰藉。

之后辗转归国,沧桑变迁。

他成了受人敬仰的两弹一星功勋,她是蜚声海外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

她是站在他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他 也是她台下永恒微笑的听众。

就好像许多年以前,在宴席上的他还是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她仍是那个奶声奶气的丫头,他们站在一起唱过的那首《燕双飞》。

燕双飞,画栏人静晚风微。

记得去年门巷,风景依稀。

绿芜庭院,细雨湿苍苔。

雕梁尘冷春如梦,且衔得芹泥,重筑新巢傍翠帏。

栖香 稳,软语呢喃话夕晖。

差池双剪,掠水穿帘去复回,魂萦杨柳弱,梦逗杏花肥,天涯草色正芳菲。

他,是钱学森。

她,是蒋英。

看今天的晚间新闻,才知道蒋英先生逝世的消息。

以前看过凤凰卫视做她的采访,觉得那一代人真像活在戏里一样。

说是她年轻时候长 得像赵雅芝,在德国瑞士学过声乐,表弟金庸写的那段关于她歌声的文字更是常被人拿来引用。

祖谱里随便一查,便拽出了几个名人。

而钱 家当时在杭州也绝对算是大户,书香门第,再加上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物理力学和火箭专家这些标签,怎么都是个让人仰望的高度。

爱国伉俪革命家都是别人贴上的,这故事和日子却是他们一天天走过来的。

没什么波折悬念,这一辈子说见白头也就白头了。

父母之 命,两情相悦,事业和爱情都完满的人,怎么不让人心生羡慕和嫉妒呢。

上初中的时候看过痞子蔡的小说叫《亦恕与珂雪》,借以为题,他们才是真的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吧。

真好。

 2 ) 画皮画骨难画风流

这是一部平铺直叙的传记式电影,你不可能指望有太多的惊喜,却也不会想到平淡至此,开头的2分钟基本浓缩了整90分钟的故事全部,可以直接跳到结尾——反倒是结尾,用一部分真实的影像还原终点:Until death do us apart。

蒋英被搀到钱老的遗体前,轻声唤他,把脸贴在他的脸上,直接让我掉下泪来。

给传记性的电影打分是件尴尬的事情,不是说故事不好,而是这人的一生有太多值得圈点,背景又过于宏观,无法浓缩在短短的电影里,处处是高潮,平铺出来反倒失去了高潮。

虽然镜头不断在真实与戏剧的影像间穿插,想要尽可能给一个详尽并真实的剖面,也酝酿了足够丰沛的情绪,却并不能叫人咀嚼出多少好味。

一直认为衡量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讲好一个故事,二是成功地传达出情感或价值观。

从第一点上,有些贪多,试图串讲若干个好故事,于是每个故事只有几句话,像流水账一样潦草。

可是第二点却做得很好,主旋律电影都这样不是吗?

人们眼目所追寻之处,永远也不缺乏精神与信念。

说说演员吧。

几周前刚看过对蒋英女士的采访,她真是个美丽的女人,年轻时是,年老亦是,馥静、优雅。

钱说:跟我走,她便跟了他一辈子,六十二年,波折动荡,聚少离多,甘愿地守望他。

我们乐于称颂的,是她与他共同经历每一处风浪,忽略掉的,是他带给她无数平淡甚至寂寞的日子。

一个凡事素心以待,却又保持天真的女人,该怎样描画?

张雨绮撑不起来,如果换作赵雅芝来演,我想会好点。

陈坤演技算不错,但和真实的钱学森相比,还是如他自己所说:燕雀安知鸿鹄。

单从形似上,钱的模样,一眼望过去就聪明,但是文雅和气收敛,眼里含笑;可是陈的眼神有他标志性的桀骜,戾气,凉薄。

可能他想表现出睿智冷静、有锋芒,却有点收不回来。

说到底,陈坤只是一个年轻的演员,懂得在叉腰、蹙眉、眼神的转换上去诠释一个知识份子,已经不错了,我不能指望自己从他身上看到一个真正伟大的科学家,那是灵魂的东西,与演技无关。

“皇阿玛”和“在首尔的林师傅”,他俩是来搞笑的么?

说方言本来是想最大化呈现历史人物的真实,可是这里拾人牙慧用得实在蹩脚,他俩所到之处,一片欢乐笑声。

许多演员喜欢运用丰富的表情,仿佛不这样卖力,就不能让观众明白他们现在是在诠释“欣慰”、“忧虑”、“矛盾”等复杂的内心和情绪。

也许是底蕴单薄,也不够气场,才会借助于皱眉、转眼珠、张嘴……等等这些流于表面的微表情。

使得drama 只是 drama。

以唐国强大叔为首,他长期饰演的M主席,哪有一点伟人气场?

眯着桃花眼,一副和蔼的文艺老青年的模样。

真实影像中的M,没有多少表情,却极有傲气和力量,霸气无比。

其他真实的历史人物——如钱、蒋、周,其气质风流,也是无论多好的演员都无法临摹的。

当然这怎能强求。

电影最大限度去呈现一段历史和人物,画皮画骨,却难画风流。

从这个层面上讲,我认为文字比影像表达的内容多多了,而真实的生命和历史,又比文字要表达的内容多多了。

 3 ) 大礼堂的回忆

在学校大礼堂看的片子,在那种庄严地环境下有一瞬间的心潮澎湃,所以不从什么专业角度去点评这部电影,当然我也做不到,就单纯地讲讲自己的触动,觉得这里的部分台词还是很戳人的。

第一处,我觉得编的很好的一个地方,钱学森前辈回国前接受采访时,有一个中国记者用英文采访他,钱学森用英语讲“作为一名中国人,向中国人提问该用中国话”然后用中文讲“我不想回答你”,这里就和钱学森夫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我记得钱学森的夫人在探望被监禁的钱学森时警员让他们讲英语,然后夫人义正言辞的说你没看出我们都是中国人吗!

没错,这就是在细节方面体现出的气节。

第二处,单纯的一句台词,“手上没有枪,和有枪不用是两码事”,我想这不仅适用于电影中的场景,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吧。

第三处,还是要赞一下蒋英的胸怀,她说中国可以没有像蒋英一样的歌唱家,但是不能没有像钱学森一样的科学家。

最后,像前辈致敬。

 4 ) 将自己的一生拉长 在心里

第一次在豆瓣参加抽奖,中了。

于是有了这次提前观看钱学森的好运。

先谢谢一下那些人。

写在前面的废话以下正文看了太多有关电影表白和求婚的情节。

但是我想说,钱学森里的简单一句:跟我走吧!

是给人震撼的一句。

这句话后面的内涵和承诺,怕是只有当事人自己体会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钱与蒋就是这样的。

钱被捕,探监结束时,钱缓缓转身后的深情回眸,加上一句别有意味的“我爱你”,听来让人动容。

明明有那么多的话语想要彼此倾诉,但形势所迫,只有彼此深埋心底的牵挂。

这样的情节体现了人的温情,没有所谓的“假 大 空”吧。

前半部分的美国片段,大学授课的情节,搞科研的场景,在美国生活的后面,被捕入狱的时刻,归国遭阻挠的种种,家庭宴会的欢乐……太过需要自己细细品味的画面。

坤少的演出让我相信他心中的钱学森就是这样真实地生活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里!

回国后的一切,好像感觉有点喜剧感。

包括张和林的表演,观众都有点笑场白手起家总是让人尊重的。

 5 ) 一个科学家的追求

陈坤演的还行,但似乎还是有点嫩。

更希望是陈道明演。

那一辈人真是爱国有胆量有雄心。

现在社会再浮躁。

如果某人说为了祖国怎么怎么样,不管是说者还是听者都觉得假,不真实。

但在当时,那真是一腔热血道出的是心声。

小时候,非常希望自己能生在一个乱世,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出点什么。

比如去抗日,比如参加新中国建设。

还记得高中时候在班上做演讲,题目是爱国,说得自己磨拳擦掌恨不能马上跑去把自己献给国家。

如今在三十的年纪踏出校门,我却没有了年轻时候那份纯纯的心。

茫然的踏近社会,做选择的时候,铜臭和私心霸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我一直抱怨大环境不好,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自己的信念不够。

为祖国我能做点什么?

如果回国,是不是就一定能为这个国家做出点事情呢?

我总能找到借口,说自己渺小如斯,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是对祖国的贡献了。

钱老回国,其实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妻子的事业。

但正如他妻子蒋英老师说的那样,中国可以没有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钱老。

她给了新中国一个钱老,这就是巨大的贡献。

一个家庭,总要有一方做出点牺牲。

我特别敬佩蒋英老师,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悄悄mark一下,我也要支持zzy,不拖他后腿(如果他在做有益于社会的大事的话)。

 6 ) 直接想到科学界的金燕西

纪念首任老院长钱学森老同志诞辰100周年,提前看。

一开始就是浪漫爱情,看着陈坤一身白色西装伫立在灯火阑珊处,张雨绮的目光穿过人群……第一反应是:金燕西!

难道上演的是科学界的燕西?

钱学森在美国的前半段生活:美酒、美食、觥筹交错,聚光灯、闪光灯,万千荣耀于一身呀,豪宅华丽的生活;被诬陷为共产党后,一句“我爱你”让我肉跳,隔着话筒听音乐让我想吐;回国后的航天生涯,旨在叙述钱学森就是天才,他拍拍脑袋比啥都强么?

很难看到他的科研生活,他如何攻关,他如何带领团队突破一个个难题,没有具体事例的支持宏大叙事显得空洞,也显得电影语言的落伍。

也是,这不是纪录片,这是饱含着巨大市场野心的商业大片——需要爱情为噱头,需要特效和大场面完成视觉刺激,需要有眼缘的演员因此张铁林能演毛泽东林永健能演聂荣臻(小品《装修》中饰演“天津大姐”那位,这再次印证钱老的伟大——当毛泽东如梗着脖子的康熙,聂荣臻如一脸坏笑的痞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只能归功于钱老了)。

作为航天人,虽然是新航天人,期望着一种熟悉感,希望感受到一种力量,可这部商业大片直接取消了朴实,让我如坐针毡,哭笑不得。

 7 ) 看过《钱学森》所想……就当是影评吧~ 有点儿小乱...

也许是我想的多了,可是看过影片之后,我思考了好多好多……今天周六,本打算出去溜溜弯儿,逛逛书店神马的,但北京的风也忒大了,用室友的话说“吹得我快找不着北了”…… 十点多的时候出去吃了个饭,果断打消了出去玩儿的念头,怕风把自己吹跑了(不过按照体重来讲,想跑都跑不了…悲剧…),就立马决定回寝室写入党的总结性思想报告(差距有点儿大哦…我的人生一直存在起起伏伏…)。

回到寝室,打开电脑,正事儿就被我抛到脑后去了。

因为今儿早上起来后,刚把坤哥的《突然走到了西藏》看完,挺有感触的,对坤哥的印象又提升了一个档儿,所以就想起了坤哥刚刚上映的一部电影《钱学森》,看到崔老师(坤哥在北影时的班导)对这部片子的评价蛮好的,就决定看看,于是乎,上网找到了这部《钱学森》(话说,我去电影院只看3D和IMAX的,2D神马的都在网上解决了,学生一族么有钱撒)就开始看了,看完又查了查钱学森先生与蒋英先生的资料… 结果,各种感慨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下面就先来说说对钱学森先生本尊的思考吧…“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好像在我小学的时候就是作文的素材了,以前还真是不太了解,作为一个教授一个专家的他为什么会提出这种疑问,但了解了他的一生之后,还是有些理解了他的疑问。

在我鄙薄浅显的认识里,55年先生回国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便全权交给了先生,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没有设备,甚至连资料的来源(例如苏联“老大哥”)都不大靠谱儿,中国有的只是先生这个人,或者更确切地来说,是先生头脑里存在的东西以及即将存在的东西……这种条件,要是搁我身上,即使我再厉害再有才,都极有可能会选择逃跑诶 可先生却承诺8年实现两弹合一 这种魄力,这种胆识,真的让我佩服至极。

再者让我佩服的就是那一腔爱国热血。

以前总觉得老一辈儿的那种忠贞爱国的热血是某些媒体行业为了某些利益而夸张夸大编造出来的,即使有爱国之心,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强烈,毕竟中国的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是存在的,但了解了钱老先生后,觉得,也许,这些是真的,即使有一定程度上的夸张,但我也选择相信。

先生是射手座,当我知道我和他同为一个星座时,就开始想更深一步了解他的人生。

我喜欢先生的主张,“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当:1.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2.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

这样的人是全才。

”通俗的来说,现代的人才需要在理工、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些造诣,各学科之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渗透,就像钱先生说到自己的妻子时“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引号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我想,这就是大家吧怎么突然变成了一个严肃的话题?

回归!!!!

以前一直认为科学家就是很古板,很严肃的,都不敢把科学家往文艺方面想,可是,钱先生是一个如此浪漫的人啊 这样,便说到了蒋英先生,我无比的羡慕两个人之间的那种伉俪情深啊!!!!!!

当一个人可以为了另一个人牺牲自己的梦想…… 这种爱情或者说这种亲情,不能不让人动容 想到这些,就让我想到了如今的现在(这个词… 有些奇怪哈 就这样吧)迷茫,是上大学之后听到的最多也是触动最大的词,因为,没有动力…… 我很羡慕钱先生时期的人们,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事业,有让自己就算牺牲也要奋斗的事儿… 我呢?

或者说,我们(一部分大学生)呢?

有目标吗?

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生存?

即使有目标,也没有值得自己为之而死的目标。

实际,我也想,或者说,我们也想去寻找一个这样的目标,可是,如果我们说,我可以为国家而死,有人会信吗?

也许,自己都不会信。

年代不同了,人啊,也不同了……实际看到片子的末尾,大概在纪录片出现的时候,我的眼泪掉下来两滴,当时以为是看到了钱先生去世蒋英先生痛苦的神情时被感动了,现在想想,是被这个人,那个时代的精神感动了。

看过之后,最突出的感情变化就是,爱国。

我突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的感情,很强烈,突然觉得我也想为祖国做点儿什么……真的,发自肺腑的……可是,我也怎么做呢?

不知道……慢慢地向前走吧向前走就好……. 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吧 ————————视角分割线————————来说说我对影片的看法吧看过厂花的精湛表演之后,我对坤哥真是佩服 我觉得“男版东方不败”这个称号,他能够承担得起。

但是,在得知坤哥来出演钱学森先生时,还是有点儿不太确定,“妖娆”的厂花能够突破自己去演一个科学家吗?

很是怀疑…… 不过,看过之后觉得,坤哥的演技确实很高。

没看过任何钱学森先生的视频资料,但是,了解了他的人生之后,我会产生一个想法,钱先生是一个很爱笑,很开朗的人,不是个沉郁的人。

但是,坤哥版的钱学森我觉得是一个有些沉郁的人吧 但,这并不影响我赞许坤哥的演技。

因为我觉得,他演的不是钱学森这个人,他演的是一个科学家,一个“中国航天之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坤哥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他将这个科学家年轻时的轻狂、受辱时的坚强以及工作时的担当演绎的淋漓尽致,从他的眼神里就可以读出每个阶段这个科学家的心理动态,这是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好的一个地方。

毕竟,它不是一个纪录片。

而张雨绮版的蒋英呢,形象确实非常好,与蒋英先生的一张照片确实有神似之处,但是,张雨绮的演技,在我看来,有些生硬,嗯 生硬……与在《长江七号》里的感觉差不多… 我不认为蒋英先生在平时生活中,也会端着花腔女高音的范儿…还有一点,个人癖好哈 我不太喜欢张雨绮的声音……嗯…再来说说影片的音乐吧 说实话,欠火候。

在高潮的时候没有达到那个激动的点,让人有些憋着气儿的感觉,总觉得想抒发或想发泄的时候,发泄不出来,憋在那儿了……特别是在影片最后的时候,应该达到那个情绪的最高点,可就是没上去……唉……可惜了……张铁林演的毛主席…… 我为嘛想笑嘞 实际我觉得最应该笑的是林永健演的聂帅啊 不过,个人觉得演的很好 没笑出来……范儿很足,嗯!

吴樾等人的演技也还是不错的……整个影片逃出了纪录片的圈子,处理的蛮好的 蛮欣赏的 就说到这儿吧 一查字数,2500字了,要是写论文也这么快,该有多好啊 总之,还是蛮喜欢这个片子的,10分的话,8分吧 去写思想报告啦!

吼吼!!

 8 ) 电影《钱学森》时间线和国内外大事件

这不是影评…… 电影特别适合带孩子一起看,但影片事件线长,涉及的重大事件较多。

鉴于影片时长的限制很多信息都有提及,但一笔带过,或通过暂短镜头或通过简单字幕。

若能通过电影捋一下时间线能拓展很多知识内容,对于了解建国后的国内国际大事件很有帮助。

——传记人物——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电影概述——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拍摄的传记电影,于2012年上映。

影片主要讲述了钱老年轻时携夫人赴美工作,但一直心系祖国,在新中国建立后仍立志回国投身建设。

恰逢此时美国国内政治极端化对其进行迫害,更加坚定了钱老回国的信念。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国家领导人的安排下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11个美国飞行员将钱老换回。

回国后钱老肩负使命,面对国内百废待兴的不利局面以及中苏关系破裂的国外局势,带领科研工作者在“天灾人祸”(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不利条件下完成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使中国在美苏两大国对峙的国际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时间线梳理——1911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最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上世纪30年代留学美国,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火箭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机会参与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1947年,蒋英(张雨绮饰)接受钱学森的求婚,随其赴美。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终身教授;1950年,钱学森因“麦卡锡主义”被迫中止尖端技术研究并被责令出境。

在钱学森决定回国之际,美方又考虑到钱学术方面的重要性阻止其回国,甚至以间谍罪逮捕他,最终宣告无罪后被长期软禁在家;1954年,软禁期间《工程控制论》完成,43岁;1955年,钱学森通过写信与祖国取得联系,国家11名美国战犯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1960年11月: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钱学森又承担起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2009年10月31日,钱老去世,享年98岁。

——国内外大事件——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过长江1950年10月——1951年6月,朝鲜战争1950年,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1958年——1960年,“大跃进运动”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之间的专家合同整理于2025年3月4日

 9 ) 陈坤演的很好

今天看了钱学森,感觉很不错。

作为一个人物传记电影,故事叙述很明确,让原来不清楚钱学森的人能够了解他,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令人尊敬的事。

比如,他在美国教学生这一段,年轻气盛。

你听不懂,我还不讲了。

但回国后面对基础更差年龄更大的学生时,一遍听不懂可以重头在讲。

还有美国先是要驱逐他,他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国,后来又被监视软禁,他还是坚定决心要回国。

而整个过程中,陈坤的表演都很到位,无论是不同年龄是应该表现的气质差异,还是面对不同人时表现的态度差别,都表现的很不错。

顺带的说,周总理的天津腔,一讲话就让人想笑,有点像听郭德纲相声的感觉。

 10 ) #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从盒子里面挑的这部电影ॱଳ͘冲着张雨绮和陈坤看的,但中间我有好几次热泪盈眶(つД`)陈坤也是我喜欢的有眼技的男演员,张雨绮在这样的电影里面,难得丝毫不显得弱势,尽管戏份很少,但能从她的演绎当中,感受到两位先生的深厚爱情ᐕ)⁾⁾我感动的地方有三个,第一是钱先生对他的同事说,我只想着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第二个地方当然就是成功发射啦,第三个地方是他想起归国前说过,只要回到祖国,种苹果也愿意(つД`)以前课本上为先生的爱国之心,献身精神所感动,但只是很初浅,知道美国不让他回来,但从未想过,就算先生理论水平再高,国内落后的工业如何生产零件(;д;)电影着墨不多,但足以让我看到那一代航空航天人的初心ヘ(;´Д`ヘ)我爱我的祖国

《钱学森》短评

中规中矩。。过去的人真不容易。

3分钟前
  • 唱唱反调
  • 还行

学校给看的, 张雨琦挺美

8分钟前
  • Blue
  • 较差

无量宗师

9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较差

=^= NC粉刷评分

11分钟前
  • JustRelax
  • 力荐

妈耶陈坤的扮相也太像漫雪姐了

14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较差

中国就是需要这种精神来支撑!!踏踏实实做事

16分钟前
  • chenan
  • 力荐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這太沒有學術范兒了么.....

17分钟前
  • 我是直的
  • 较差

这么平白直述,直接拍纪录片不就好了。

20分钟前
  • GiantJoy
  • 较差

相当一般……

22分钟前
  • 鑫鑫鑫❤
  • 还行

作为一部传记片,还是做到了点线面多方下手。虽然有些演员有些脱戏,有些场景不够真实。就凭这个年代有人愿意拍钱学森,我就觉得值得看。

25分钟前
  • 十年灯
  • 推荐

钱学森都哭了

28分钟前
  • Loey
  • 较差

陈坤的英语说的还是很地道的,张雨绮的英语就很无语了。。。这部以红色为主题的电影还是很到位的,个人认为陈坤在这部戏的表演比较出色,比以往那些浮夸的少爷角色更深入人心。

29分钟前
  • 暗蓝花布
  • 推荐

中国导演还没有搞清楚人物传记该怎么拍呢。这东西剪一剪,把声去掉再做个旧,可以放到纪录片里当情景再现用。。。

33分钟前
  • 之一
  • 很差

钱老说,一个国家不仅要有科学和技术,还要有文学、艺术和音乐。你们就是这样做艺术拍电影的?我看你是在做任务!钱老的水平是世界级的,你们拍电影的水平是什么级别?

37分钟前
  • 未卜
  • 较差

大科学家还是要纪念的,学习人家的事业动力。同祝贺今日神九发射成功。

41分钟前
  • Hanamichi
  • 还行

电影没想象的好,故事情节、叙事手法什么的并没有太多亮点,算得中规中矩。不过还是很感动,有爱国主义的热血沸腾,也有为感情戏的动容。几位领导人的配音都是搞笑的吧…影院各种笑场。坤哥表演得还好,英语也可以。@中街光陆影院 3.3 影院挺垃圾的……

44分钟前
  • Mr.Candy
  • 推荐

技术宅碉堡了。。。。。

46分钟前
  • 闪亮大兔牙
  • 推荐

节选的纪实片段是最大亮点,比电影本身亮多了。 ★★☆

48分钟前
  • 阿稚
  • 较差

看看山东嫚

51分钟前
  • Der Ritter
  • 较差

主旋律电影。不看都能想象出剧情,甚至一些台词,所以没有悬念。陈坤把握角色不错,挺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在精神上贴近原型。林永健演的聂荣臻也可以。其他演员都还不错,只是张铁林演的毛泽东太不像了,配音也怪得很,受不了,瞬间引起观众出戏的笑声。请对老一辈领导人尊重点儿行嘛。

53分钟前
  • 香水瓶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