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集,节奏挺好的,剧情也能吸引观众,虽然服装太新了太考究了一点,道具有些凭想像,总的来说,起步的感觉还不错。
但前三集出了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黄轩对角色的处理,不管是导演的要求还是黄轩自己的理解,总之,把“曾思过”这个人物处理得太与众不同了。
众所周知,一个高手要把自己隐匿在民间,所谓大隐隐于市吧,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泯然众人,扔人堆里完全看不出来,见过一面之后完全会忘记,见过几次仍然说不清楚那种状态,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而黄轩的处理太表面化,特别是两次进公安局,显然一副卓尔不群的模样,神情冷峻、气度泰然、从容淡定,与公安对视时目光敏锐、锋芒不减,一看就是经历过大风浪、有过不平凡过往的人物,与他那个街头木雕艺人的身份完全不一致。
陈赫也是如此,身为保密局特务,还是水母组的负责人,同样应该不凸显自己,明明身份是一个西点师,就算是名厨吧,不要把自己弄得随时都是一副桀骜不驯、与众不同的模样,连身边的同事都看他不同凡响,怎么在公众中隐藏自己身份呢?
处理得好的是松江站站长,校长的身份,表现出来的就是个温文尔雅的校长,这才是特务、特工、或者隐匿民间高手的模样。
剧情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完全拿观众当傻子。
解放了的松江完全没有解放了的气氛。
里面公安局人员和解放军军人的对白,完全不像那个年代的人语言。
解放的松江,感觉跟没解放一样,几个特务出入肆无忌惮,如入无人之境。
共产党人最擅长的群众路线,完全看不到了。
整部剧,国民党的间谍特工智商完全在线,而且智商直接拉到200,聪明机智果敢,相反,解放军智商直接降到负200,愚钝,幼稚。
谍战片的逻辑全无,只有三角情债,加上江湖决斗。
就是一部可笑的民国神剧而已。
3天刷到13集。
如果猜得没错,这应该是今年,伍佰真正自己导的一部剧了。
因为两个长镜头,一个码头,一个医院。
喜欢在电视剧里,用长镜头,引入故事,是他的某种习惯。
开局很棒,对环境和周围人物的还原,做到了一种极致。
最让我觉得深刻的是第一集,叶冠英走入码头时的整个过程,叶是完全的,融入了码头的人海。
一个角色,完全融入了场景,而人流感觉像有生命一般的真实。
10集以前,故事都算流畅,逻辑也基本能接受。
特别是在医院夜晚那个长镜头,从背景,很清晰的告诉我们,只有很多闲杂的陌生人存在,才可能混水摸鱼完成暗杀,这是对很多电视剧常见模式的颠覆。
也是更合理的一种诠释。
然后,神奇的第10集出现了,瞬间感觉天雷滚滚。
男主苏在没有在现场,没有参与的情况下,神奇的预知了狙击手的位置;神奇的预知了街角后车辆的人员,速度,并安全截停;神奇的在事后,分析出了所有人的位置和动作。
兄弟,你确定你不是穿越回来的?
整个故事,在火车站反暗杀行动后,就变得漏洞百出。
而火车站暗杀组,逃亡使用的重机枪,居然一个人没能击中…… 个人觉得,这一整集拍成这样,应该还是过审的问题。
其实,如果从水母暗杀组逃亡开始,重机枪扫射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而新加入的3名狙击手都被钟楼逐个点名,牺牲2-3人。
而苏因为自己的消极应对,晚到一步,看到遍地尸体,也为平民,以及新认识的人惨死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从而改变行为,也让官方相信,并依靠他,可能比现有故事,更合理一些。
这也许是主创原本的方案,从医院警察,死得干脆利落,可以看出导演本身,没什么忌讳的。
那么,也许就是这种事关历史的场景,不能太出格,否则难以过审吧。
不过,也可能是有其他导演加入,拍了不同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由于第10集留下了一堆很难圆回去的坑,后面的故事逻辑,人物立场,都开始乱起来,整体故事有向神剧深渊滑去的趋势。
有点儿可惜。
但愿,故事还能有大转变……Ps:女主设定真的不太好,关键戏份还特别多……
起初被狙击手这个题材吸引,片头动画也做的有模有样,还带点悬疑的意思。
然而高开低走,追了几天受不了这个苏文谦,小雪和池铁城这种“韩剧式”的身世误会,多说一句就能解释清楚,编剧偏偏各种巧合就让你只听半句。
我特么来看双雄对峙的,你给我看这两人猜娃…今天想起来直奔最后一集,以为能有个高潮,结果看到苏文谦一个跃起跳楼,弹弓射出小刀插中池铁城抱小雪的手,顺势接住了小雪,再一个空中360转身单手一枪打爆池铁城身上的炸弹…果然国产剧多半悬浮剧,啥物理定律都不好使!
此时的池铁城已然提前掉线,除了瞪大眼睛看其他啥都不会!
…大结局好歹你也来个《兵临城下》那种大仇得报,众望所归啊!
没有的,只有一句:我艹,这特么也行啊!
反派辛苦了!
坚持了这么久,不哭不哭。
把蛋糕🧁换成切糕就理顺了,送到公安局门口的蛋糕🎂,交给警卫再送进审讯室,经过多次递送,那么大个的蛋糕改成切糕,别说藏个雷管炸弹🧨还有闹钟⏰什么的,就是里面埋颗地雷💣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底下有那么多水军粉丝一个劲的给五星国产良心剧,一个吐槽批评,就围上来说是找茬儿,但凡严肃认真的剧组创造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各种脑残的剧情,编剧是小学都没毕业的吗?
各种90年代才有的道具出现在刚解放的1949年,具有卫星功能的对讲机,穿着21世纪时髦装束的解放军,小孩冒出的机器人词语……导演是幼儿园毕业的吗?
男女主角各种脸瘫,假笑,面紧,演员是街上随便拉来的吗?
有抗日神剧这个品种,现在看来又多了谍战神剧这一大品种了。
剧组对中国电视剧史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此了吧!!!!
原先在电视上看到,因为熟悉的演员和片首曲中繁复的公式和几何产生了兴趣,看着看着便上了瘾。
但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
直到无聊在网上从头到尾看完了整部剧,才发现这是在短短8天内发生的故事,这也是一大看点。
但可惜在于,虽然剧情还是比较精彩,但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有很多在我看来不可忽视的bug硬伤,忍不住要减两颗星。
1、池铁城起初想救苏文谦和与小雪互动的剧情都温情满满。
小雪作为一个陌生人,池陪她打弹弓、给她吃蛋糕、背她、留她住宿,都是善良的闪光点。
当旁白说出十几年的杀手生涯让池铁城睡觉都能保持警觉,而这个小女孩竟让自己睡得这么沉时我都差点以为会是个父慈女孝的结局了——池铁城放弃任务回归家庭。
但是到最后,池铁城就像个疯子一样绑架、恐吓、甚至要杀掉那些最在意他的人,我简直看呆了。
2、小雪小雪对爸爸是有执念的,但是,即便是待她像亲生父亲也不过如此的苏爸爸,她还是有所保留的。
给爸爸的第15封信里说到有一件事情是专留给爸爸做的,而这也是见面的暗号,那就是背在肩上。
而这么宝贵的、连苏爸爸都无法享受的互动,她却让仅有两面之缘的陌生人池铁城做,这合理吗?
这也就罢了,后期她直到池铁城是她的亲爸爸,却又疏远他。
这是得到了就不稀罕了吗?
3、廖杰作为老帅以前战友的遗腹子,他应该是老帅从小就养在身边的,从曹松的《己亥岁》及中秋节等情节中看出,老帅也是对他悉心教导的,言传身教甚多。
甚至,他们的决裂,都是因为老帅主和,而他要去打仗。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却还要冒着风险送老庄出去问老帅的意思是打还是不打,他是傻吗?
难道这点心思都猜不透吗?
这个情节完全无法理解。
4、曹必达和欧阳湘灵前期欧阳湘灵对苏文谦成见很深,处处不相信他;而曹必达一直帮着说好话。
当苏文谦当了教官后,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就反过来了。
第一,开头几集挺好的,以为那是开端,没想到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几集了。
剧情拖沓重复,导演编剧简直是在侮辱观众智商,生怕观众忘了,看不懂,不断重复一件事,一集40分钟一半都是水剧情。
第二,剧情逻辑太牵强,跟神剧没啥区别。
比如22集女主那种必死无疑,九死无生的情况,愣是没有死活下来了???
不撕票的理由是啥?
杀了女主和埋伏有啥区别?
埋伏成功也是撕票不成功也是撕票,为什么不撕?
还有本来一枪的事愣是拖拖拖,不想女主死就别让她被抓啊,这段除了凑时长杀死个两个反派有啥意义?
第三,正派人物刻画单薄,各种无能讨人嫌,尤其是女主几乎面瘫一样,一个死了三年的人被她拿出来到处讨人情债,女主的作用除了搬出杨之亮还有啥??
然后正派不管怎么蠢怎么犯错,最后都能赢;反派倒是刻画的不错,陈赫和单棱应该是剧里最讨人喜欢的角色了,有血有肉,水母也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可是就是一次都成功不了,现在动画片都不这么演了吧?
喜洋洋里灰太狼也都赢过一次吧??
第四,刻画的正派冷血无情,反派重情义,正派成功竟然是利用反派重情义这一点??
呵呵。
反派内部和人员还有互动,关心,情义,正派的人呢,几乎没有交流,真的,这部剧多少人希望反派赢??
《瞄准》前6集的确拍得不错,尤其是欧阳湘灵“审讯”苏文谦那段。
黄轩的演技很多人都夸过了,我就不赘述了。
但从第7集开始,也就是叶冠英被灭口之后,剧情明显变得拖沓了起来,直到演了16集了都没什么重大进展,越来越有高开低走的嫌疑。
其实苏文谦在几十米开外用弹弓打中叶冠英,而且木鱼在飞行途中还不翻滚,始终向前,这点都问题不大,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他的技能,是他的金手指,只要他没让子弹拐弯我们都可以接受。
但是他逃出公安局那段就有点开挂了。
他是怎么在众目睽睽之下上的曹必达的车?
他是怎么做到开门、关门不发出声音的?
又是怎么做到躲在汽车后排不被发现的?
曹必达叫他们把车都开开,他们所有车都检查了,就是不检查曹必达的车。
如果苏文谦不是藏在车里,而是挂在汽车下面,等汽车开出去后再找准时机松手,从而脱身,这都更能让人信服,毕竟电影经常这么拍。
我不知道挂在车底在实际中有没有可操作性,但至少这样能解释他为什么没有被发现。
还有水母暗杀组成员李北筏用一把刚抢来的并不熟悉、枪龄已经超过了15年、至少已经发射过1万发子弹以上、枪管的寿命接近了极限的老式步枪,不用校准就一发命中。
枪龄长不是问题,但不用校准就太夸张了。
前面把李北筏拍得那么厉害,但后面他暗杀殷千粟的时候却开了几枪都没打中,真是薛定谔的枪法,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
其实苏文谦有点像《红色》里张鲁一饰演的徐天,他们都是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却被迫卷入了纷争。
他们不是主动要干一番大事,或者要拯救世界,他们从头到尾都是被推着走的。
苏文谦一点都不想和水母暗杀组为敌,也不想帮曹必达,他不想帮任何一方。
他已经过了3年的普通生活,他本以为他能继续这样的生活,结果还是被迫出了手。
他第一次出手,是因为叶冠英挟持了小孩,他要救小孩。
他答应曹必达做教官,也是因为池铁城对秦鹤年下手。
秦鹤年是紫舒的父亲,也算是苏文谦的家人。
他不是为了帮曹必达保护秦鹤年,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人。
为了救小孩,苏文谦是用的弹弓打叶冠英。
为了保护秦鹤年和殷千粟,苏文谦也只是帮忙完善了安保问题,他一直都做到了坚持不碰枪。
而让他真正重新拿起枪的起因,是池铁城和和尚不给小镜子一个痛快,而是一枪又一枪地折磨他,这让苏文谦彻底愤怒了。
苏文谦早就决定金盆洗手了,但是是对方不断地逼他出手,这和《红色》的徐天是类似的。
这里不得不说池铁城真的很残忍,当初就是他骗苏文谦去杀杨之亮。
“只要能让他重新拿起枪,当狙击手,说什么谎我都愿意。
”为了骗苏文谦拿枪,他连救命恩人的命都不在乎。
如今他为了引殷千粟现身,又对自己的岳父下手。
幸亏秦鹤年活了下来,万一他死了呢?
那池铁城就成了杀害自己岳父的凶手。
紫舒口口声声说池铁城是个好人,如果她知道秦鹤年酒精中毒就是池铁城下的手,不知道她会作何感想。
池铁城差点被苏文谦打死,他的反应不是后怕,竟然是兴奋,还对着一帮徒弟侃侃而谈,又是说苏文谦当年是如何练习左手用枪,又是说苏文谦枪法退步了。
池铁城之所以很兴奋,是因为之前他误以为苏文谦被炸弹炸死了,他在整个松江就没有对手了,没想到如今苏文谦不仅没死,而且还重新拿起了枪。
不难想象,接下来池铁城还会继续逼苏文谦,逼他开枪,逼他做自己的对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
池铁城骗苏文谦杀他俩的救命恩人、对自己的岳父下手、折磨小镜子,这些行为都说明池铁城很残忍。
当然,编剧这样安排也很合理,池铁城毕竟是反派,如果一个反派你不但不觉得他残忍,反而觉得他很善良,只能说明这个反派当得很失败。
苏文谦和池铁城一个是想金盆洗手,另一个是偏不让你金盆洗,偏不上让你过普通人的生活。
苏文谦和池铁城的形象都是很立体的,但是除了这两个角色之外的其它的角色可以说大部分都塑造得很失败,大部分都是工具人。
首先是小雪,小雪的的扮演者王亭文的演技还可以。
但是这个角色太不讨喜了,完全是编剧的责任,你完全不理解编剧为什么要让小雪去做那些事,小雪几乎每一次出现,她的形象都要再次扣分。
首先是她偷蛋糕,校长问她为什么偷蛋糕她也不说。
本以为她偷蛋糕另有隐情,但是没有,不知道后面有没有反转,至少前16集没有。
她偷了蛋糕还不承认,还砸了蛋糕店的玻璃。
而且她砸玻璃不是为了报复蛋糕店,是因为苏文谦没来学校。
她生苏文谦的气,所以就去砸蛋糕店的玻璃,这是什么逻辑?
最不能忍的是,小雪离家出走整整一个晚上,搞得大家到处找她。
苏文谦根据脚印和邻居描述的带走小雪的人等线索推测是池铁城带走了小雪,所以请曹必达发一个寻物启事,还说这和案情有关。
事实证明苏文谦的推测是对的,但是小雪却说她去了火车站就直接回家了,导致苏文谦被骂了一顿,曹必达说他谎话连篇。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知道池铁城是小雪的父亲,所以池铁城带走小雪没什么,但如果带走小雪的是别人呢?
如果是别人带走了小雪,还和小雪相处了一个晚上,你还会觉得这没什么吗?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完全是编剧的责任,是编剧把小雪塑造成了一个低智商、低情商、帮不上忙还光添乱的形象。
同样的,从第12集开始曹必达智商下线也是编剧的责任。
前几集是欧阳湘灵对苏文谦有偏见,曹必达是帮着苏文谦说话。
后面他俩的态度发生了对调,变成了曹必达对苏文谦有意见,而欧阳湘灵却帮着苏文谦说话。
前几集曹必达还是很聪明的,大家都以为苏文谦发射木鱼是为了杀叶冠英,只有他看出来苏文谦是为了救小孩。
当苏文谦说他对外都叫曾思过,曹必达瞬间想起送蛋糕的人说的是“苏先生”,从而意识到蛋糕里有炸弹。
如此聪明的人,怎么会轻易就被水母暗杀组骗了?
为什么曹必达的智商会下降得这么快呢?
归根结底,曹必达智商高不高还不是编剧说了算。
曹必达就是个工具人,剧情需要他智商高的时候他智商就高,剧情需要他智商低的时候他智商就低。
只有把曹必达拍得智商低,才能衬托苏文谦智商高。
所以当水母暗杀组制造改变目标的假象的时候,曹必达一定不能看出来,如果他都看出来了,如果他自己就能对付水母暗杀组了,还要苏文谦干嘛?
所以曹必达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苏文谦的厉害。
曹必达被水母暗杀组骗了,还间接害死了小镜子,只好由苏文谦来收拾烂摊子,从而证明曹必达离不开苏文谦,从而证明曹必达要想打败水母暗杀组就必须得到苏文谦的帮助。
同样的,小雪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也能解释了。
答案只有4个字:剧情需要。
剧情需要曹必达被水母暗杀组骗,所以小雪一定要离家出走,而且一晚上不回来,曹必达必须不理解苏文谦,必须不等苏文谦回来,必须一意孤行,池铁城必须睡得很死,必须听不到广播……小雪、曹必达、池铁城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造成“苏文谦没有帮忙,曹必达就干不过水母暗杀组”的结果,从而体现出苏文谦的价值,只要能体现苏文谦的厉害之处,其它人是不是工具人都不重要。
10年前,苏文谦身受重伤,是杨之亮救了他。
在他误杀了杨之亮后,是小雪给了他活下去的动力。
所以对苏文谦来说,小雪就是第二个杨之亮,他把对杨之亮的恩情转移到了小学身上,想通过照顾小雪来实现自我救赎。
这就是为什么他得知小雪失踪后反应比小雪的亲生母亲紫舒还大。
苏文谦虽然不是小雪的父亲,但他比小雪的父亲对她还好。
苏文谦对小雪的爱让人感触很深,但是这条线拍得太多了,就有点过了,把谍战剧变成了家庭剧。
其实曹必达是工具人这点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把两个主角拍好了,观众仍然会买账。
但拍太多的苏文谦和小雪的感情戏就是画蛇添足了。
毕竟这又不是讲父爱的剧,而是讲狙击手的剧。
观众想看父爱直接去看《美丽人生》不就行了,为什么要看《瞄准》?
大家看《瞄准》想看的不就是苏文谦和池铁城的对决吗?
导演把苏文谦和池铁城的对决拍好比什么都强。
演员演技啥的没问题,各种什么杀手啊、神枪手啊什么的设定我也能接受,就是这剧情…… 特务接头点正好在男主的摊位(好吧,我看到了,这段不算巧合,地方是特务特意选的,但也侧面打脸我评论区某些觉得就算是巧合也是合理的人的脸,说明编剧自己都觉得都是巧合这剧就太扯了,所以强行解释一下,但这解释很扯,说是顺便给水母一个惊喜,啥玩意啊!
接头的时候,“来,情报给你,顺便还有个惊喜哟,你看那是谁,来我们一起去干掉他!
”这不有病吗!
先不说特务接头就是要隐蔽,他这不仅要接头顺便还准备认亲。
其次,他难道不知道男主是那个牛皮的木鱼吗?
男主要是看到不愿意见的老搭档不知道跑吗!
那么在这接头有啥意义呢?
),男主正好和接头组织有关系,特务正好用狙击的方式灭口,男主正好也是隐藏在民间的神枪手,于是出手阻止特务灭口,这天正好还是和男主关系亲密小女孩的生日,男主要给女孩买蛋糕,正好又是在特务接头的蛋糕店买,蛋糕还正好是特务做的,正好蛋糕端出来被小女孩看到,小女孩嫉妒捣乱破坏蛋糕,小女孩被蛋糕店员追赶的时候(一追追了快一集,都搞不懂为啥要追),正好躲到她一个不认识的老爷爷旁边,这个老爷爷,嘿!
应该正好是这小女孩外公!
中间还有无数凑巧的剧情,什么发现男主身份不一般要抓男主,正好包里有蛋糕店广告单,小女孩的校长正好是特务的站长,小女孩在大家上跑,差点被车撞,正好开车的也是杀手组织的!!
我x,这剧情推动全靠巧合吗?
偶尔一次两次是可以增加剧情的戏剧性,比如前两天我刚看的一部电影《别惹我》里面有个很经典的巧合段落,男主在校报上写了个笑话,一系列巧合下居然被远在大洋彼岸的仇人看到了从而发现他们一家的藏身之处。
但这应该不是一部喜剧片吧,这应该也不是类似抗日神剧类型的片子吧,这都三集了,还全是巧合,真的666!
当然,我很希望后面能来打我脸,给出个合理的解释,告诉我这些都不是巧合,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真正的好片很多看似巧合的东西实则命中注定,否则这剧干脆改名叫《正好》得了。
开篇不错,做到了引人入胜,后期注水严重,拖沓的看不下去,服化道好评,花了钱的。
剧情非常精彩的谍战剧,挺喜欢黄轩的
目前看了8集,首先剧本是硬伤,种种不合理,其次演技太尬,尤其是陈赫,第一尬!一个综艺咖,每一分钟都在耍帅装酷,把一个军统顶级高手演的像个神经病,像个吸毒者,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他跟别人不一样,而不像一个职业特工。我看他很像是在刻意模仿《杀手里昂》里的加里奥德曼,魔方痕迹过于明显,过于用力,尬!!!
黄轩的演技精湛到位,看陈赫很跳戏,皮笑肉不笑让人想笑。还是希望他俩能出现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看完五集,好看。先给四星吧,get到了黄轩的气质。
太长了,没耐心看,一开始还不错,后面注水写的都是啥
意外的还不错,虽然看题材是年代正剧向那一挂的,但整个故事挺有意思的,码头这一段儿戏紧张刺激感十足,还留下了很多的悬念,我现在一好奇水母组到底是什么组织,二好奇曾思过是怎么救下那个孩子的,默默等更新
从头到脚就一个字:假。
很神奇的一部剧。主角配角人设都一言难尽,偏偏剧情又还可以。一边骂着一边又看完了。
勉强看到16集了,真的看不下去啊,就这水平还最强水母,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太多。。。。
@盗梦观影团#瞄准#看了本剧前三集,感觉精心制作的口碑电视剧,扣人心弦,而又悬疑烧脑,拍得有板有眼。剧情构思很独特,人物演绎得张弛有度。很吸引人,又拍出碟匪的味道。值得继续追剧 ,感谢盗梦观影团推荐的这部碟战大戏。
1949年有传真机?编剧脑子呢?至少编之前百度一下啊?1968年,美国率先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传真业务,世界各国也随之相继利用电话网开放传真通信业务。1958年9月上海电报局自制成功的我国最早的国产360转传真电报机。那个机器十分巨大,比一般洗衣机都要大。剧里的传真机小巧玲珑。难道这是一部当时年代的科幻剧吗?中国第一台华文传真机”于50年代初期在天津成功开发,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
一般
开场的格局算是超出预期,看似以传统情报战为外壳,由于多了一个大隐隐于市的神秘主角,增加了不少变数,情节推进迅速,几个主要角色在接二连三的冲突中很快塑造成型。对我来说最有吸引力的部分,还是针锋相对的高手对决——训练有素的水母暗杀组,与试图埋葬黑暗过去的顶尖狙击手,一个要大开杀戒,一个要以战济世,二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身就具有故事张力。
如此精彩的电视剧这几年不多见,这部剧悬念丛丛惊心动魄让人追剧不停。
真的我第一次这么讨厌一个男主角————————————————————本来打的三星,但是我实在受不了被侮辱智商了!太侮辱人了真的!第27集前十七分钟内无数的bug,校长为了把女主送上校车竟然让瞎子女主代替原来的老师护送一车学生?!这个借口逻辑不通啊!全学校只有两个老师吗?找个扫地大爷也比瞎子管用吧?小雪穿着裙子在校车里跑来跑去,出那么严重的车祸,全车学生都没安全带竟然都没事!因为车门连着炸弹不能开门,就把学生从天窗一个一个接出去,我的天啊,那些车窗不是都开着的吗?!之前还有女主开窗的画面,为什么都要从天窗走?————————————————————竟然还可以!以为又是雷剧,第八集开始真香,女主角有点烦人。—————————————
57集电视剧果然牛逼,有多水不言而喻。
黄轩演的太好了,看到陈赫就觉得怪怪的,演啥都能想到曾小贤
能让人一下子连看五集,优秀无疑
剧情暂且不说,女一欧阳还没女二演得好,黄轩已经很努力拉水平了,还是被女演员拉胯,陈赫喜剧形象太深入人心,一时半会儿不习惯一本正经的他,影视城拍摄的景就是有局限,牧渔逃脱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得出整个城市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