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们只有瞬间,我们在瞬间里死去,我们在瞬间里涅磐――――卡夫卡·陆KavkaLu[img]http://www.eastwestdvds.de/catalog/images/IZO_LE.jpg[/img]《以藏》里的歌者,就像一个游吟诗人,他以全知的视点吟唱着人类的惨烈,倘若我们在《以藏》里只是看到血肉横飞那是我们对于这部电影最大的曲解。
怨愤让人类万劫不复,人类在血流成河的里忘记了自己只是过客,贪婪和狂妄让生路上刀光剑影消耗着并不久长的生命。
自《黑客帝国》以后对于存在拷问的电影日渐深刻,以藏游走在几个世纪并不是简单的时空穿越,它的背后是镜像的理论。
在影片里茶道师父的话语其实在他转动茶具时已经说出因果的全部意义:盛极则衰,否极泰来,个人的此生和宇宙的年轮之比,微不足道,人世起伏无极。
在日本的电影里,移门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相,无相;门,无门。
或许,我们也在蓝幕前表演,我们的眼见只是一连串的二进制数具,当程序错乱的时候,我们就能在自以为是的认定里窥视上帝的漏洞。
东方有怨气之说,怨气不消,鬼魂便不会投生,游走荒野,化成厉鬼祸害人间。
惩戒之名总是以众生之名,倭刀的寒光闪过,刀剑刺进受刑的躯体,不是为了结果他的性命,而是为了折磨一份负罪,在这样的境遇里,恶灵就会让人间天翻地覆,凄厉的叫声在夜空显得异常恐怖,恩怨之门轰然洞开。
三池崇史的影片会让一些人反胃,然在表象的暴力之后,导演直指人性,以藏犹如佛经里坠入阿鼻地狱,恶业太深,永世不得超生,当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作祟。
今生,前世,只是我们自以为的标尺,当你以宇宙为度,万物只是混沌一片,杀高僧一场戏里蒲团之下深不可测的就是坎坷、起伏的人生。
以藏不是来自何处,他在你的作为里因你而生,在他的杀戮里他甚至放过了儿童,而教师和小学生对话爱、民主、国家的回答会让成人世界反思,我们拥有的公权到底为谁掌握,它真的举着正义之剑吗?
当我们一次次被动卷入仇怨的时候,国家的本质你可曾考虑?
影片开始和生命降生同在的20世界人类灾难和相互的屠杀,胜者就是正义吗?!
以藏出现在了进程的程序里,我们都在蓝幕里创造一个诡异的自我肯定的幻觉。
猫在吟者的歌谣里穿过,以藏的复仇也在风铃的低鸣里开始。
首先是和北野武扮演的威权之力的较量,导演在这部影片里有大量关于生与死的论述,这部电影在我眼里就是人类杀戮的疯狂历史。
除了疯狂,我们很难有词汇来指代发生的一切。
生命除了权欲便有情欲的争夺,恶的以藏背负着一个女人的哀怨,涂者厚厚日本脂粉的女子像鬼魅指责着以藏的不仁,那柄从下体掏出的匕首有着两个指涉,一是复仇之剑,而是阳具的象征,对于女性而言阳具也是让生命五味杂陈的刺入物,它维系着和男性的关系又疏离其外。
以藏的怨气覆盖了所有人世的规则,流转的缘恨烧灼了所有的等级,权势和道极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意义,直到被黑洞里吸入对于总是揭示人性变异和道德禁区的导演而言让母性肥硕的身躯成为强烈的性指涉,在日本文化中蒸母总是有所涉及,女性的育高于所有的禁忌,这是道德建构之前的世界,我们从黑暗来,或者还将沦落黑暗,回到幽明的子宫是所有沧桑之后的必然。
从三池崇史的话语里我们听得到日本人对于世界的逻辑,本能的暴力和进攻性。
一泄如注之后,道德的光芒再度熄灭,以藏无所不在是导演的说法,那么我们意念里的恐惧和错责就会形成以藏的在场,战胜他的力量只能是自己,救赎的意义首先是自我拯救。
人类最后的底线是家人,当不再在乎的时候,没有力量可以让你放下杀戮的屠刀。
“革命是什么?
”“革命就是杀人”绝望的雨水在忘川沉淀,现世的宿命里生命无法挣脱命运的咒语,六道轮回,因果而已,对于那些被杀者以藏只是结果。
(之一,未完待续)2006年2月10日 星期五 下午22时48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你想看一个人怎样拿把破刀在大马路上砍来砍去这么无聊的破故事么?
如果想看就和牛魔王出来看以藏吧。
给两颗星算够慷慨了,其实一颗就够了,多那颗是给里面那个不辞辛苦跟着以藏屁股后面弹吉他唱哑歌的友川瑞树的。
IZO是部乍看很混乱的影片,我看了一半,仍然在懵懂中;后来Google了情节简介,后一半才看出了些名堂。
这是部给人以震撼的日本影片,先是视觉的震撼,然后是心灵的震撼。
影片一开头,就是相当写实的行刑的镜头。
IZO被绑缚在十字架上,被刽子手用长刃的刀一刀刀从腰腹捅进去,穿过身体,从脖子穿出。
IZO的魂灵从此就在时空中不停地彷徨,见人杀人,遇佛杀佛。
整整2小时的影片,几乎就是在一幕接一幕的杀戮中演绎的。
在一幕幕的杀戮中,有几个桥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ZO从水中跌落,穿过婚礼,杀戮了新郎新娘和嘉宾们,又再一次地跌落在了一个小学的课室里。
IZO听到内心的驱使:杀了他们。
但他跌跌撞撞出了课室,避免杀戮课室的孩子。
他在课室的走廊杀戮了十多个女教员;而课室里的女教师在提问小学生。
“什么是爱?
”“什么是民主?
”“什么是国家?
”,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质疑和反诘,“民主是一种虚幻的幻觉”,“国家是人类臆想的幻觉”。
女教师下课后款款地走过满是血腥尸体的走廊,IZO恭敬地侧立,并向走过的女教师致礼。
·IZO跌落在20世纪30年代的狭窄街道里,他看见绫(一个注定与他灵魂交织在一起的女人)正在为她的男人——IZO自己——沐浴更衣。
他目睹自己穿上整洁的军衣,绫对IZO说:为了国家,要努力呀。
这个桥段与前面那个桥段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或许是导演自己的困惑吧。
·乐师。
一直追随IZO的还有一个乐师。
这个乐师怀抱吉他,四处弹唱充满诘问的歌谣。
(很有些崔健的风格,特别是那沙哑的嗓音)。
其中一段歌谣是在开满雏菊的原野,歌谣鼓动人们都鄙视和嘲笑IZO,而IZO在花的原野茫然四顾。
有时候,这个乐师也鼓动IZO去杀戮那些贵族们。
·现代的衣冠楚楚的商界白领青年,跪在IZO的跟前,希望能够换取IZO的不杀。
IZO毫不吝惜对那群商界白领青年大开杀戒。
·IZO在日式的纸墙房间里,遭遇到一个膘悍的黑人武僧,IZO简直就不是黑人武僧的对手。
但IZO是杀不死的,先刺进IZO要害的武僧反而被IZO劈成两片。
之后,IZO在一个接一个的房间里,遇到无数二战日军梦游般的失魄亡魂,他们充斥着一个接一个的房间。
(这让我联想到靖国神社) ·IZO最后终于蹀躞到了操纵和阻止IZO的贵族政客们(其中一个是北野武饰演的),看到从迷宫一样房间闯进的IZO,贵族们恐惧了,他们试图以金钱、权力、荣誉,贵族的头衔甚至名誉博士学位来换取IZO的不杀。
IZO要的不是这些,他杀戮了所有的贵族政客们。
·IZO最后的一幕是来到天皇的房间。
弓箭手和飞刀手近距离也无法阻止IZO的脚步,他身上、眼睛都插着箭矢,下巴插着飞刀,他扔出自己的剑,弓箭手和飞刀手都在剑光后身首异处。
女飞刀手的头颅掉落踏踏米后,从断颈出飞出无数的小小蝴蝶。
IZO一步步走近站在楼梯高出的年青天皇跟前,天皇只是轻轻地吹了一口气,杀不死的IZO就从楼梯跌下。
·IZO最后从绫的产道分娩出来。
一个带着污血和脐带的婴孩。
这跟片头一段精子从阴囊产生,从阴茎射出,然后在阴道里游泳的动画呼应起来。
·影片里片头和片中都闪回了很多二战的镜头:演讲的斯大林、参加活动的希特勒、美军士兵、为日军胜利欢呼的日本妇女、行军游行的少年队、太平洋战争的镜头。
影片充斥着震撼视觉的杀戮场面,但IZO却是找不到归宿的孤魂夜鬼,他不能停止杀戮,却又在杀戮后陷入痛苦和绝望中。
操纵他的贵族政客们从不同时空:从19世纪的刀客,以及现时代的街头蛊惑仔,以及警察、特种兵,以及成为游魂的二战日军亡灵,他们都无法阻止更无法杀死IZO。
IZO的导演是号称日本暴力派掌门人的三池崇史。
以这部影片的成就,中国越来越奶妈化的导演,至少要再进化25年才有可能达到三池崇史的表现高度。
噫吁嚱,危乎高哉!
我在一种很艰难的状态下看完了<以藏>,然后也一样在一种艰难的状态下关掉电视和DVD. 如果说暴力只是这部电影的外衣的话,那么人性中最根本的力量在这里展现成对于权利的渴望.而以藏只是代表了暴力本身,是权利德望外延.导演三池从史似乎是想用暴力来消解暴力,用暴力来阐释权利.只是他做的仓促了点,这也使得电影在完全展现暴力的同时很苟延残喘的对权利咆哮了两声.但是我们很幸喜的发现,对于暴力,对于三迟从史,这片电影惊喜的把人性最深出的恶的本身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这是三池从史的一次成功尝试.比起他比较出名的<杀手阿一>,这部<以藏>所透露出的实验更为明显,在一种极端下我们看到的死亡使我们甚至忘掉了死亡本身.以藏在时空的穿梭中,我们无奈的闻到鲜血的腥臭味道. 三池从史这个以地下色情录象带出身的导演,有着黑帮大哥的面孔以及透彻的洞察力.他所带来的对于暴力的极端关注从早期较出名的<拜访者Q>就处见端倪,而在<切肤之爱>里,所谓的暴力在虐待的影象里变得飘渺,但那是暴力的原始力量的变形. 暴力是最为原始的力量.<以藏>里可以说收集了三池从史所有的暴力了,也是集暴力最大话,以藏的刽子手形象三池从史走的有的偏颇,似乎为暴力而暴力对与主题的揭示有了些许的阻碍. 对于他的前辈,三池从史的暴力还是具有更多的商业性--兼顾了视觉元素,不过,我一直认为三池从史的暴力美学是不确定的,在他自己那里,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自我风格的完全定形,他集多数风格与一体的同时在一定层面上削弱了自我风格的完全体现,但有在这种集众家之常上玩出自己的影子,这是个矛盾,也是一个悖论,很有意思的个案.这也是三池从史总能让人惊喜的根源所在. 以藏这个领导阶级所培养的杀人机器在反抗权利的撕杀过程里他自己是无意识的,他只是一个象征,暴力所带来的只能是暴力.片子里的一个细节很有意思:以藏在遇到那个象征母体与欲望的女人时,暴力转化成性欲想火山一样喷涌,镜头与美工使得画面有种超脱的病态的美感.让人想到三池从史另一部风格窘易的电影<鬼妓回忆录>,那部电影里的美工细致妖艳到了及至,要是说<以藏>是三池从史暴力及至的电影,那么就<鬼妓回忆录>,是美工到及至的电影. 虽然在惊喜之余我们可发现三池从史的动摇与遗憾,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兼顾以及在这两者之间游刃有余的穿梭的三池从史还是可以会在以后的电影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的,我们期待着这种惊喜.
性和杀戮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动力,繁殖与竞争造就了今天璀璨的世界,无论我们如何高等,仍然脱离不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三池的片子里很多都是围绕这两个话题展开。
以藏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他化身一部杀戮机器载着导演探索人类欲望与野心的根源。
影片开宗明义的用二战的镜头交待了导演希望探寻的问题,然后迅速浓缩至以藏被酷刑杀死,他是人类进步的车轮下碾死的一只蝼蚁,然而却极度不甘心的古往今来天上地下的复仇寻找被杀的究极原因。
导演为以藏开了外挂,许以高明的刀法和强健至极的体魄,于是以藏孤身一身游走于庞大的存在了无限长时间的固定体系中,试图一己之力撼动凌驾在人类世界之上的规则。
在以藏的杀路上,各种力量、欲望甚或眷恋和情感被一一展现。
靠发声器说话的老翁。
从下体抽出利刃面目全非的情人。
在寺庙里,圣人站立的蒲团下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黑洞。
吸血鬼一样的商人。
洗脑式的消极教育。
以藏一刀破开所有桎梏,终究功亏一篑。
因为他想要找寻的问题,原本就没有答案。
闪回在杀戮中的野花,如同黑白影像里那些笑脸,似乎浑然忘记身处苦海。
在哪能看啊!!!!!!!!!!!!!!!!!!!!!!!!!!!!!!!!!!!!!!!!!!!!!!!!!!!!!!!!!!!!!!!!!!!!!!!!!!!!!!!!!!!!!!!!!!!!!!!!!!!!!!!!!!!!!!!!!!!!!!!!!!!!!!!!!!!!!!!!!!!!!!!!!!!!!!!!!!!!!!!!!!!!!!!!!!!!!!!!
三池崇史,<以藏>,2004幕府末期的杀手以藏在现代城市的夜幕下复活了,为了向把他培养为杀人机器,控制了过去未来的超自然组织"贵族院"复仇,以藏开始了血雨腥风下的无尽狂奔.....你要向谁复仇?天地万物!以藏是什么?北野武眼中的他是满腔愤怒的怨灵,政客眼中的他是反抗权威的恶棍,学者眼中的他是系统内偶然出现的扰动,更多人甚至怀疑他存在的真实性.对这一切废话以藏都不做回应,手起刀落,祭台上于是多了几颗血肉污秽的头颅.对日本电影的爱好者而言,三池崇史手中俨然握有新世纪暴力精神的生存密码,游刃于血腥变态与和煦温情间来去自如,即便如昆仃塔伦蒂诺般声名远扬的怪才面对他传承自老牌国民导演深作欣二的狂戾之气和商业才华也只能甘心拜于下风,本片可以说正是对昆仃向东方暴力粗糙致敬的作品<杀死比尔>的反动与示威,是导演三池心中多年积郁的尽情挥洒,是主演中山一也对暴力精神的极端诠释,更是原案加编剧武知镇典狂野才华的完全胜利.爱只是一个字,其本身不需要意义,只是个配有音调的符码民主是人类文明的副产品,是一种人权已经得到维护的假象.国家是人的头脑中一种荒谬的存在,是想象的产物,利用这个概念可以把人类像动物一样圈养起来,并以此为借口要求单方面的牺牲三池面对的挑战不仅是将武知镇典庞大杂乱的思维框架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更要在视觉上吸引观众的同时让他们接受这一框架成立的前提---一切规则都是可以被破坏的.于是以藏无视物理定律行走于垂直的墙面上,突破物质和时间的限制,在和僧兵,武士,剑豪,捕快,帝国军人,机动队乃至不良少年和黑帮等日本历史上存在和曾经存在过的一切暴力组织无休止的战斗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而观众也在他斩断一切世俗成规的放肆行为中得到了心理压力的极大释放,在接踵而至的杀戮狂欢中逐渐麻木,又被友川かずき嘶哑的唱腔和干涩的木吉他逐步引入了对世界的思考....宗教,人伦,科学,法律,道德,欲望,甚至当幸福和理由本身都可以被无视之时,人之所以定义为人的基础似乎也动摇了,唯一能把我们与动物区分开来的,就只剩下了无因的残忍与暴戾,你是人所以你残忍,还是你残忍所以你是人?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以藏和他的对手们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维护系统稳定的工具,只不过后者是在系统内,前者是在系统外罢了.片中著名演员如北野武,绪形拳,长门裕之,魔裟斗等数不胜数,可以说是日本暴力类型片老中青三代演员的一次大集合,那怕一个出场一分钟的龙套可能也是某位前辈...如此齐集暴力代言的豪华阵容本身即已经可以看作电影主题的印证了,更勿论那一次次的杀戮,客观说来,虽然没有采取极尽血腥的变态手法,但反观三池以往的电影,即使是号称变态作品的几部其实也并不以血腥程度见长,而多以情境和创意取胜,这次他更是继承了日本剑客电影"疾如风,徐如林"的传统,常常是一个照面,刀光闪动,血未落地,人已扑倒,即使是许多大撒狗血的段落也尽量少在动作上做花样而是采取粗浅直接的招式,也许真正的暴力本来就是如此简单到近乎本能的行为.所以当以藏面对枪口突然使出"千里庭户"般的瞬移身法时,才让人感到格外惊艳,一次次的时空交错也是影片的魅力之一,幕府的捕快可以出现在现代的东京,全副武装的机动队却闯入了江户时代的民宅,不同的时空唯一不变的就是无止境的杀戮欲望.而在物质世界的交错之外精神的世界也是交错的,以藏一次次陷入对过往的回忆,战国,幕末,二战,每一个时代的他似乎都注定成为杀人的工具,正如人类历史的黑白影像永远在循环往复,而这一切羁绊最终还是无法牵住他,反而更坚定了他复仇的决心.北野武在片中的角色耐人寻味,贵族院的固定成员,将军,财阀,政客,教宗和学者,每人都代表了一个可以对社会施以强力控制的阶层,只有作为"丞相"的他没有确定的身份,但是考虑到北野武凭借自导自演的多部黑帮电影在国内外树立的巨大声望,似乎可以把他看作"暴力"的象征,虽然寡言少语,面无表情,真正控制人类社会的始终还是他所代表的单纯的暴力,也只有这样的他在最高暴力机关--军队都已被以藏降伏的情况下,还可发出最后的疑问,不幸的是,人之暴力始终无法对抗以藏所代表的天之暴力,天诛,更是审判,除了血雨的洗涤,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拯救已经堕落的人类.如耶稣般被杀与十字架上,又如耶稣般被矛枪刺穿侧肋,在诸神已死,伊甸之蛇盘踞人间的今日,或许只有依靠复活的以藏才能对这个堕落的世界进行惩罚,这不是人的复仇,还是是传承神性的自我审判.以藏是手足,友川即是喉舌,不断引领以藏迈向下一个战场,自谈自唱神对人类的判词的他,也可看作是以藏身边的诗人,一个欲将其事迹传扬到重生之后的世界上的吟游诗人.冷漠的伊甸之蛇最终将以藏吹入了轮回,在不同时代一直跟随他的女子也成为了重生的容器,以藏的复仇失败了吗?还是他将开始新的复仇?或许,我们一直都误会了邪恶的本质,善与恶,神与魔,本来都是自在人心的东西,超然于人心思绪之外的邪恶,又如何会被人所膜拜,成为所谓贵族院的最高统领?肮脏的人类啊,不愿正视自己手上的血迹,却要搬出恶魔这种人造的偶像充当替罪羔羊,所谓审判也许是善恶间早有默契的一次对话,当人类把一切糟蹋到无可收拾之时,就会有一个以藏来扫除这些污秽,将人间带入下一个宿命的轮回.而新的以藏,也将在一片耀眼的白光中再次诞生,茫然四望,手足无措,面对神赋的任务懵懵懂懂,直到再次踏上血肉横飞的无尽狂奔....在下次化蝶重生之时,或许以藏真的能斩断宿命的墨比乌斯带,不再踏入另一次无果的循环,毕竟,毁灭是已知的,而生命永远是未知的.....本片背景:虽然片中主要角色如冈田以藏和武市瑞山(武市半平太)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剧情基本抛开了真实事件的束缚转而对历史事件进行某种意义的重读和续写.片中部分场景和道具来自已被尊为日本国宝的彦根古城,在1860樱田门之变中,正是彦根城藩主井伊直弼的被杀点燃了武市瑞山等人革命的雄心,对于权欲心极重,个人意志极为偏执的瑞山而言,面对生于土佐藩下级乡士之家,身份低下只能在道场外偷学剑术的以藏,破格收其为弟子与其说是看重他天赋的剑术才能,不如说是期望单纯的以藏能因感恩而甘于做任人摆布的傀儡,助其完成"尊王攘夷'的大业吧."革命就是杀人的勾当",在坂本龙马,吉村寅太郎等昔日好友逐步疏远瑞山之时,以藏却因刺杀多名幕府要员而获得了'人斩以藏"的称号,在幕末四大人斩中剑术造诣并不突出的他,到底是以何种意志支撑起这一次次的残酷杀戮?而当瑞山被捕后欲毒杀以藏灭口未果的时候,这一意志彻底崩溃时又释放出了多么可怕的野兽?留下"我为之尽心竭力的事业,原来不过是如梦泡影"的辞世之句,是否是以藏已经看穿了瑞山背后那个黑暗妖异的庞大组织?惯于操纵历史人心的瑞山或许无法相信自己最后会死在已经陷入神魔状态的以藏手下,,但属于他的时代确实在以藏,也是三池的手中彻底终结了..
若不是三池崇史的fan或者久经考验的cult片战士,那么大多数人看Izo时的状态是坐立不安的,烦躁的,甚至会有把导演暴打一顿的冲动。
你会一边咒骂着变态的小日本,一边紧握着拳头,是为了等待最后的一个你以为自己会懂的结尾,也为了制止一阵阵的反胃,电影还未过半就关了机子的必也大有人在。
但《以藏》比《杀死比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以藏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虽然从形式上来看,以藏更像是为了杀而杀。
甚至从杀人的花样与华丽程度来看,《杀死比尔》也落了下风,更别说恶心程度了,美国人在宗师级的恶心面前,到底显得嫩了点。
但即使你已经对它所展示的恶心与变态都已经很好地承受了,你还是很有可能在最后一头雾水,以藏是谁?
他为啥要杀人?
他为啥可以穿梭时空?
这是科幻片吗?
那些阻止以藏的人又是谁?
很多问题都有着模凌两可的解释,在我的看片经验中,这是最让人愤怒的情况。
所以不管有没有曲解导演的意图,我都必须找到一套框架来解释它。
“反对阐释”的意思是在你理解的情况下的一种“欲辩已忘言”的状态,而非拒绝思考与理解。
以藏是一个意念。
甚至可以说,里面所有的人物,都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某种抽象的概念。
影片中有一个美少年的形象,他有着姣好的面容和冷漠颓废的神情,他身上背着一条蛇,似与他形影不离,这是一个关键的暗示。
以藏的终极追杀目标就是这位美少年。
蛇是引诱人类的生物,它和人类自身的某些缺陷——比如贪婪、虚荣、占有欲——狼狈为奸,蛇诱使人类被赶出了伊甸园,蛇是人类堕落的象征。
既然如此,那以藏追杀美少年,是否可以理解为祛除人类的堕落品质,挽回人类高贵品质的象征呢。
有些搭界,但并不是这般理想。
在影片一开头,以藏便已经被杀死,他受着残酷的极刑,刺刀一刀一刀地刺入他的身体,镜头上是一张扭曲的脸。
这也是一个暗示,做为美少年(代表着某种丑恶的事物)的对立面,以藏应该表示某种正义的反抗,但是他在影片一开头便被残忍地杀死了,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里我们需要借助另外一些日本电影的情节来帮助理解。
在动画片《幽灵公主》中,野猪被认为是森林的守护神,它们强壮勇武但戾气十足。
《幽》的一开始曾出现过一头发了疯的野猪,它全身弥漫着恶臭和剧毒,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后来我们知道这头野猪是某个山林的守护神,但是森林被砍伐,它受到了惨绝人寰的折磨,这些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使它失去了理智,它已不是神,而是一个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具有神之能力的恶魔。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以藏,以藏本来是这样一个意念:这个意念集中了人类的某些优秀品质,如创造力、活力、思考力。
但是被折磨致死的这个意念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它失去了克制,它要复仇,它要找到那个罪魁祸首,挡它者死。
那张扭曲的脸暗示了这一点。
好了,到目前为止,整个故事的脉络清晰起来了。
首先,以藏和美少年是一对对立的意念,分别代表了人类优秀与丑陋的品质,在一开始的战斗中,美少年胜利了,他残忍地杀死了以藏,以为这样就可以一统天下。
但是意念不死,以藏的复仇之火烧红了历史的天空。
接下去是对一些分支和细节的理解。
首先,美少年是通过什么控制这个世界的。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一个类似内阁的机构,内阁成员对少年毕恭毕敬。
这是一个象征。
若仔细观察,一共有六名内阁成员,从谈话中,我们得知,他们有些是主教,有些是将军,有些是文人。
其实,他们只是分别代表了宗教、政治、军事、法律和意识形态(另一个是总理)。
这样的话,以藏要杀什么人,似乎是可以预见到的。
导演在这里把导致人类失去自由的矛头尖锐地指向了几乎是这个社会所有的条条框框,他想借以藏的刀锋把它们通通瓦解。
于是我们看到以藏杀了僧人,还在僧人面前撒尿以示轻蔑;(宗教在第一个被干掉也暗示了宗教的力量在现代社会的式微)我们看到他杀了那些趾高气扬的官僚;看到以藏杀了在法庭前接受审判的自己和审判自己的法官;看到以藏杀了那些给孩子灌输国家意识形态的老师;看到以藏杀了有史以来所有的正规武装军和地痞流氓;我们甚至毛骨悚然地发现导演连爱情和亲情也否定了,因为以藏还杀了自己的旧情人和自己的母亲。
这是多么可怖的情景啊,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值得诅咒,所有的活物都该被杀,所有的感情都无非是控制他人的工具,导演用他凌厉而可怖的影像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副人类向自身报复的末日图景。
但以藏是快乐的吗,不是,他很痛苦,很挣扎,因为所有他杀的东西其实都是他本身的一部分,每杀一次,他既体验到一种突破和复仇的自由快感,也感觉到生命正被自己慢慢杀死。
所以导演安排了一位流浪的吉他手来吟咏以藏内心的悲哀,(更应该是全人类内心的)这是一种绝世的哀愁。
以藏可以穿梭时空,也因为他是一个意念。
因为这种人类社会的矛盾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必然存在,人被自身所创造的种种枷锁所束缚,人的本性遭到泯灭,于是人性以一种暴力的形式向自身复仇,最后毁灭一切。
这是这部电影所深刻之处。
若懂得这一点,那些杀戮的镜头,你不会看到血腥,会看到悲哀。
如此推论,电影结局已隐约可料,挣脱所有枷锁的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虚无和灭亡,导演无法解决这个困扰人类千年的难题,最后以藏也以灭亡告终。
但是导演留给人间希望,他让全新的以藏在从母体中诞生,一丝无挂,宛如自由的天使,毕竟,从头开始,一切都有可能。
那个生出以藏的子宫在分娩那一刻,发出耀眼的光,那是人类的光。
博客:http://www.mtime.com/my/Lyeast/
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
那个不断出现的吉他手,带着帽子,坐在黑暗里。
他用发自深处的灵魂一般的声音吟唱着,叫喊着,癫狂的涌动着。
他是以藏的内心么?
在以藏不断游走穿梭杀戮的五十三年中断断续续的出现。
那些音乐和诗,很美,却充满悲伤。
似乎与全盘的杀戮对立,又似乎有一个吻合的点,你觉得那是什么?
我是你灵魂的一部分,注定要和你相遇。
【第一次出现】00:09:27飘飞的树叶之上一只蜗牛正缓缓爬行蜗牛如茶花般突然落下他将绽放的花朵作为佳肴人们载歌载舞,朝向天空朝向天空,伸向黑暗【第二次出现】00:55:47在蓝色光芒中放纵自我一切就此结束你无法回头你无法回头樱花纷飞的夜晚天空万里无云月亮升起,如钩神秘的月亮奇妙的月亮快乐是只蜘蛛一旦落入网中你就无法逃走你被神灵遗弃你被神灵遗弃【第三次出现】01:12:37人们说,春天会再次来临但我依然悲伤春天来了有什么好处?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我记得今年五月我还抱着你去动物园你对着大象喵喵叫你也对着鸟儿喵喵叫最后你看到了鹿你盯着他们,一言不发可能他们的角吸引了你他们的角吸引了你那一刻,你沐浴在尘世的阳光中穿过尘世的阳光你凝视着人们说,春天会再次来临但我依然悲伤春天来了有什么好处?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第四次出现】01:26:39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我像一只飞向远方的鸟儿我应该高歌吗?
我应该鸣叫吗?
一群孩子在樱花下玩耍红队赢,白队赢蓝队赢,黄队赢,大家都赢!
我悲伤吗?
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阳光照在我身上,很暖恶鬼也会在这样的夜晚畅饮第五十三年到来我挥舞着大棒第五十三年到来我挥舞着大棒【第五次出现】01:49:51桌上有把手枪我心乱如麻我不相信天空不相信我的手指有什么绿色明亮的东西在我身旁我不顾一切去拥抱风在呼号,我已不在我还站着手枪的子弹上膛了吗?
时间到了没有?
反对战争是没错可为什么不反对人类?
桌上有把手枪那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那是背叛的沉重吗?
枪口随时随地都在我眼前不管我说什么我都不能相信天空或我的手指只要我追寻,就会找到答案【剧终,最后的诗】“听好,亲爱的,你如何生存?
你看到了什么?
你和别人都不同夜晚还在前头很远的地方满月正照耀大地从这里你可以去任何地方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你在吃东西,张大了眼睛你在享受食物你在吃东西,睁大了眼睛每个人都会这样你会变成一只鸟儿在被你抛弃的家乡你会拥有一片崭新的天空”我被这些音乐和诗感动了。
太赤裸了
虽然演员里面有北野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我真的没看懂这个电影。导演是个坏人,拍这么压抑的电影,我要给最低分。
无聊
终于有喜欢的cult片了。
莫名其妙
TM的要拍两小多,会玩
寓意和象征非常浅白明晰 各类杀戮可谓齐全 片子的主题思考也曾是我思考过的从现实角度乃是无解 因为人之原罪是无法用血洗掉的 世界就是如此 主与你同在主与邪恶共生。。还是东方哲学里找点慰藉吧,这和结尾调子一致,也是我如今的体悟:再入轮回做众生
一部人类的暴力史,一部荒诞的杀戮史
斩杀一切。。。
穿越血腥屠杀片
三池崇史最牛逼的片子。从表现上超现实——虽然超得有点过分之嫌。从内涵上囊括政治,历史,宗教,哲学,人性,民生。绝对是值得反复观看去品味的片子!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175903/
太话剧的表现形式,镜头感和叙事性都非常差,时时感觉阻塞不流畅。而编剧说过的“超越黑客帝国,挑战人类未来”,也只是沦为了大而空的日式诘问。看这部片子难道仅仅为了听能剧唱腔来发出亘古的质疑么。。。
抛了几个概念,一通乱斩,起码这么暴戾直接的形式,大概前无古人
不知所云,就为龙平。
反社会?
手法不算是特别典型的三池崇史,有点儿过分破碎了。不过还是值得一看。
影片真的一般,不过我喜欢这电影的元素,日本古装、武士、砍杀、番茄酱、反帝反封建?哈哈,玩笑了。总之我喜欢这种一个人过关斩将遇到各种对手的片子,纵使他无脑,纵使拍他的导演很任性。给五星真的是因为这影片可以让我也yy一下我也拿上一把刀大开杀戒一下,把我讨厌的人全特么砍死
民族战争意识的具象话
为龙平boss扮相加颗星。其余的,就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