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中央六看完这部电影,看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我现在终于理解南广为什么也着急拍一部电影了,即使是电视电影。
《夏天有风吹过》这部电影里面展示了广院的所有特点,有播音班和表演班出晨功的样子,有广院的校园所有的景色,还有广院的传统哄台。
最让我震惊的是电影里面有一个桥段竟然是老师让新生们保持住广院哄台的传统,让我真的好向往去广院上学。
还有里面那个演李天晴的女孩是当年广院大三表演班的学生,人家演完这个戏立马就获得了长春电影节最佳女配角这一殊荣,而后又或者了去日本拍摄连续剧《OL日本》的机会。
咱不说人家运气好不好,咱就说人家的演技足以让她抓住这次机会。
我想她的演技肯定是在表演教室不断地排段子,每学期不断地汇报磨练出来的,她是个有准备的人所以她抓住了。
《夏天有风吹过》是完完全全为了广院拍的宣传片,很完美的展示了学校的财力,师资的雄厚,和学生的强大。
而我们学校拍的那部电视电影呢,整部电影里除了表现了校园的风景外,学校的特色是一点都没表现出来。
《夏天》让我看到了广院表演班的实力,我觉得那个演李天晴的女孩比那个中戏演苏半夏的女孩要演得好得多,感觉很直观吧,不够专业所以不能以专业的角度来评价。
真的是部好电影希望南广的同学们都去看一看吧。
还有一点我要补充,人家是胶片啊!
夏天,犹如半夏的名字一样,有夏,一半的感觉。
夏天是孤单的吗,蝉声、蜻蜓在大城市没有,只有人群中闷闷的孤独感,我不清楚,这是什么感觉,只知道毫无章法的盯着过往的脚步。
夏天,吹过风来,划过去在昨日的梦里和毕业的情景和不知所措的追忆,在风里荡过来,似秋千。
百转牵肠挂心头。
你好吗?
我还好!
穿过夜间、时光,和生活的细节,爱,无力着,血在心头爱,是残缺的小露珠,夕阳的脸蛋爱,的模样,是小手涂过的面膜和嘴边的微笑夏天,吹过这痕迹的风,车票在左口袋里,皱褶着,如明星的花边新闻。
我回忆着夏天,属于我的日子。
我没有真正读过高中,确切的讲没有高中生活,无知着漫长的学习,三年如此平静的学会自立,但不会恋爱,只知道女孩子漂亮和其特有的行为方式,男孩子没有的。
大学四年的生活辗转而过,恋爱的心在憧憬着萌芽,我追寻着我的感觉,黄昏恋,高兴、兴奋、沉醉,如酒润过的诗,文字在发笑,心中在雀跃,风一样开心转变世界没一个角落,甜蜜,睡的香甜。
北方的大连,过多的伤感,也有过多的故事,我伤心又有谁知?
我为什么奔向那里考研,没人知道,因为爱情是有眼睛的。
夏天,热着,心情澎湃,昨夜3点18分的大雨,是否冲洗了你昨日的伤口,我坐起来,看着夏天,望着扑簌簌的雨束,我想起了什么,屋子里燥热着,光着身子。
刚开始抱着不看好的心情。
但是……当半夏一个人在铁道上带着耳麦,望着日落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也流泪了。
当天晴伸出另一只脚让妈妈系鞋带的时候,我笑了。
当她们在铁道上对着行驶的火车叫喊时,我哽咽了。
当他们拍短篇时,高歌拉着半夏的手跑向喷泉,跑向草原时,我的心温暖了。
当天晴看到那棵漂亮的树,跑向它时,我也跟着开心。
——“你好吗?
”——“我很好!
” 呵呵,岩井的《情书》。
当看到他们下了马,朝着同一个方向跑去,随着镜头的延伸,音乐愈加高昂,我看到草原上一群羊的出现,那时的场景让我突然有眼泪涌上来,道不出具体的缘由,就是那样的无助的哭泣。
“它们的眼睛安静,但是充满悲伤。
是不是越贴近大地的声音越沉重,所以,地上的动物从不会歌唱。
”夕阳下,是他们的身影,是我喜欢的场景。
当看到半夏的照片出现在毕业展的瞬间,呵呵,眼角又湿了。
是不是最近心中的苦闷太多,使得这部看似平静的电影让我的眼睛总是湿润。
想到前天刚刚决定考研去南京,心中又有所动摇。
原来去北京的念头从没有改变过。
其实这是一部有关友情,还有爱情的电影,但我却觉得这里的爱情只是配角。
PS:我觉得演员的演技还有待提高,不过也不错了。
MS有很多人不看好这部片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自己喜欢就好 还有看电影的心情,会跟自己当时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我没有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当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心中确实有泪流过
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度过青春?
忧郁,彷徨,伤感,自卑,晦涩,期待,欣喜,明朗。
苏半夏是一个有些自闭的高中女生,她喜欢戴着耳机,望着天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有了一层保护膜,阻隔了外界的不安定。
另她自卑的原因是不及格的数学成绩,还有迟迟没有来的月经。
在一次受到同学捉弄之后,她独自来到郊外的火车轨道旁,望着天空发呆。
一个穿着红T恤的男生拿着相机拍夕阳,却意外拍下了她布满泪痕的脸。
男孩把纸巾递给半夏,就走了,夕阳下,印着“摄影系”三个字的红T恤格外耀眼。
回去的路上,她在一家店里买到了一枚七色花戒指。
半夏对着戒指许愿:让我的数学及格吧,让我来例假吧,让我当正常的女孩子吧。
在七色花戒指的保佑下,她的愿望一一实现。
期间她邂逅了活泼外向的女孩李天晴,在天晴的影响下,半夏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天晴擅长并热爱数学,妈妈却希望她学习跳舞。
在一次演出中,天晴和妈妈跳双人舞,心脏病的妈妈却倒在了舞台上,再没醒来。
半夏陪着天晴在呼啸的火车边呐喊,帮不会系鞋带的天晴系鞋带。
两个人彼此依靠,相互鼓励,一起考上了传媒大学摄影系。
在迎新晚会上,半夏再次见到了那个在火车轨道旁拿着照相机的男孩—高歌。
結局,應該是這樣的吧!
天晴和高歌,誰也不能離開的。
雖然以後再也看不到高歌了,可是天晴還在啊,某種意義上來講,高歌其實并沒有離開。
其實,天晴更幸運一些吧。
同樣是深愛著高歌的人。
半夏只能看著高歌的照片一遍遍的懷念他。
而天晴,擁有了他身體的一部份。
第二遍看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又流淚了。
這樣偶爾迷惘的青春,我們都在繼續。
那時的煩惱解決之後,我們也有過向日葵田裡的吟唱的吧!
媽媽離開之後,原本嬌慣的天晴更加什麽也不會做了。
半夏就充當了她的“媽媽”。
看到半夏彎下腰來幫天晴系鞋帶的時候,心中那股隱流立刻破散開來。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吧,黨你心情煩悶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要傾訴給他的人,也是像半夏和天晴這樣的人吧。
他們心中充滿的煩惱和憂傷,我們也曾深切體會過啊。
第一次抬起萬花筒,看到的世界五彩紛呈,可是當我們真正認識世界的時候,她的笑容卻不像當初那樣耀眼了。
黨你伸出腳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寬容的幫你系起散開的鞋帶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陪你一起沿著鐵路走到夕陽西下,告訴你不開心時把99片花瓣灑落到河裡,煩惱就會隨之消失了。
更不是每個人都會把你帶到自己秘密的向日葵花地的。
她們就這樣一路陪伴著走到了大。
也許走到大學的路有些漫長,可不管怎樣,我們都用各種辦法掙扎著走到了這個象牙塔。
我們沒有像半夏一樣,有一個夢想直衝到大學。
也沒有像天晴,在進入大學后有那樣條理清晰的目標。
可我們還是像他們一樣,在大學里多多少少找到了一些自己關心的東西。
也會想起來,曾經,我們也抬頭仰望過陽光。
日後,草原上的奔跑,成為了半夏記憶里一顆閃爍的星。
白樺林里的身影,將永遠那麼年輕、那樣充滿活力。
沒來得及告訴高歌,那個在鐵路上仰望著陽光流淚的人就是自己。
沒來得及告訴高歌,他就是自己一路追隨的身影,也沒來得及告訴他,不管怎樣自己很願意成為他身旁的那個人,並且,一輩子。
那些聲音,再也找不回了。
重回草原時,也只能看到一個遙遠模糊的幻影了。
那樣的放聲大叫,才是痛徹心扉的淋漓表現吧。
像是多年的夢想,一瞬間,坍塌潰盡。
所以,不管聽不聽得見,半夏都還是說出了心裡話。
儘管,那樣的撕心裂肺。
那遺憾,永永遠遠也無法抹平了。
七色花可以實現七個願望,卻再也不能把高歌找回來。
也許爲了溫暖他人,他把自己賠了進去,也許多年之後,沒有幾個人會再記得他,可是在天晴和半夏的心里,他永遠也不會成為記憶,而是一直陪在身邊的太陽,照亮生命的太陽。
對於天晴和半夏來說,愛,是平等的,因為她們的愛人,都會一直活在她們的心里。
New summer ……
最近热衷谈论电影,很久没有遇见令人欣喜的片子了。
《夏天有风吹过》的出现,无疑是这个时节里吹过的一丝夏风,沁人心脾。
我承认我被感动了,被朴实的温暖,简单的情感所折服。
想起远逝的青春,除了怀念更多的是祭奠。
那一去不复返的岁月,早已想不起完整的影像。
苏半夏那个在忧伤中成长的安静女孩,那个在自卑中一点点自信起来的女孩,盛开在大片灿烂向日葵里的笑脸让我如此想念。
我们的青春隔得这么近又离得那么远,我们的青涩爱恋终究来不及告白就夭折在命运的玩笑里面。
谁的残忍割伤了谁的誓言,谁的执著感动了冰封的情感。
因为爱,因为善良,我们都一直在,不曾分开。
偶然幸运收到的七色花戒指,哭泣时陌生人递过来的纸巾。
她感动于这些微小的细节,却无法理解身边人的冷漠与疏离。
她并不坚强,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脆弱。
她把所有的情感用文字涓涓流淌开来,她在黑暗狭窄的屋子里点亮蜡烛汲取微弱的温暖。
她许过的愿望没能实现,她选择了决绝的自杀来妥协这个世界的残忍不堪。
死过一次的心忽然有了尝遍冷暖的通透的清澈,在最为脆弱的年华里她遇见了他,那个手握相机叫高歌的男孩。
因为她哭泣时他递过来的面纸,她在高考时毅然选择了摄影系。
当年还是中学生的苏半夏与高歌在校园里相遇却彼此都遗忘了那段遇见的时光片段。
直至在校园摄影展出上,她看见了那幅照片。
她站在铁轨上抬起头来努力不让泪水落下来的瞬间,回忆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重演,她站在照片前看着年少的自己哭得像个小孩。
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影片,有了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式的壳没有刻画好题材本身的核,看上去就是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情书》与《花与爱丽丝》的中国山寨版,完全是把上述电影的精彩桥断得拼凑,影片中的人物任务、场景选择都是在炫耀学摄影出身的导演的娴熟摄影技术,作为第五代导演,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简直就是资源的一种浪费。
这是一部很有广院特色的电影,广院的风景(核桃林,爬山虎,白杨,喷泉……)广院的人文(哄台,练声,半夏,广播台……)这里告诉你广院是什么样的,广院人是什么样的与《蓝宇》部分镜头是广院的场景不同,《夏天》可以说一半有余的镜头你能看到广院的影子,并且不是浮光掠影。
广院人拍广院,更能找到更切合的角度、阳光、调度和色彩。
影片清新爽朗,绿色的夏与红色的爱情、友情辉映,动听的音乐,动情的表演,唯美的画面,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可惜要是在夏天上映就好了。
不过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广院特色的“半夏的纪念”(影片中多处有体现)因512也推迟到了冬天,这部“夏天,有风吹过”冬日上映,也多少有了些总结与纪念意义,纪念曾经绿意盎然的青春,以及青春史歌中夹杂的烦恼与快乐,酸涩与美好,友情与爱情……
片名其实可以叫做《指环公主》;很明显,我是冲着翻译过来的中文名去看的,开头我很喜欢,后来越来越不喜欢,就像豆友们说的那样,这剧情发展能不那么SB到爆嘛,青春必定要死几个人才叫青春,好吧,也许导演想模仿岩井俊二只是不敢死的太残忍;女一号挺小清新的,演的蛮真实,背景音乐蛮好听,纵观全局来讲,算是大陆还OK的青春教育片
开会在一个巨大的包间,有一个巨大的电视挂墙上。
正好在我视线正前方,深夜,我不得不看了一部鸟电影,叫做《夏天有风吹过》。
看了一个小开头,我还有点小兴奋:咱们国内也有青春片呀!
我这写青春片的蠢蠢欲动原来也有指望和出处呀!
看了一会儿,心里一直在骂:这叫什么玩意儿?
你的青春是这么过的?
谁的青春是这么过的?
你也太山寨《蓝色大门》山寨岩井俊二了吧?
而且我最不能忍的是,电影完全没有剧情!
《蓝色大门》的故事写得多么高明,岩井俊二的《情书》是多么缜密的剧作,你怎么就光看见人家的日式校服,向日葵,草地和芭蕾舞了呢?
在创作者的心里,这一代人的青春,难道就是无病呻吟?
就算是无病呻吟,也拜托写出无病呻吟的原因,无病呻吟的状态,如果真能呻吟得很爽,也算是一种本领。
青春片我很喜欢,正因为它清新,总能打破一个框架,青春片有自己的套路和规则,但是总有先锋的色彩和气味。
不知为何,这部所谓的青春片里散发着陈腐的味道和匠气的格局,无论是剧情,摄影,表演或者音乐,都那么的“主旋律”。
你楞是觉得你被逼着在哪里看过!
电影里有一个巨恶心的情节:女主角的卫生巾被男生发现,在教室里轰传,女老师委屈了女主角,女主角拿起书包,愤然离开教室。
拜托,这是高中吧?
高中男生会对卫生巾这么激动吗?
我印象中,初一的男生才会这么无知。
我最受不了的还是创作者生造出来的校园:日式校服,短发美少女,最鸡巴恶心的还有完全日式的学园祭,小摊小贩,打扮得巨潮无比,还有卖小鸡的呢,女主角小心翼翼的捧回去一只呢,当成孤单的自己唯一的伙伴小心翼翼的喂养着呢……最后,我一定要说说我最受不了(好吧,已经最了两回了)的一点:女一号,女二号,实在是不好看,不青春。
虽然也没指望过是桂纶镁或者苍井优,但是拜托找两个稍微靠谱一点的孩子吧。
以上。
少女都曾有过的
我记不得情节了,只是今天翻手机看见了里面的那首插曲,音乐还是很清新的么,用来当了好长时间闹铃
靠,比这伪岩井俊二、滥用摇臂和诗歌的广院电影更恶心的,是我居然在一个小时内写出的评论。但更更恶心的是差点让我吐出来的张老师。
看看画面 听听音乐就行~~别太跟剧情过不去了
我想拍一个这样的电影
开头很美好,骚动的青春什么的,可惜最终还是狗血结局。
据说是得了很多奖的片子 看了 太诧异了 大学时的服装造型也太让人崩溃了 很多剧情连接的太勉强 因为这个死人是自己爱的人 就去责怪移植了这个心脏的天晴 谁错了? 失去两个挚爱才痛快?
我都忘了怎么搜到这部电影和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了。剧情太矫情。如果只有前面“半夏”和“天晴”这两段,还算不错的“青春片”吧。“广院”那段,我就当是为了告诉我这是广院学生的习作好了,就不要太挑剔了。
青春是,伤感的。原来世界不是天真的王国。
我觉得原声音乐挺好听啊!
镜头运用很不错,摄像老师把它拿来当我们的教学片。
春天,大风刮过
no
承载着我青春最干涩,最炙热的心痛
画面很唯美,情节很俗套;光影很清新,人物太装B~~给小女生和同志们看还是蛮不错的~~
去年暑假的时候看的,当时躺在床上听到配乐就起来看了,画面不错,但剧情很雷很囧啊,就没看下去....
记得第一次看到是在初二夏天的某个傍晚电影频道看的,被里面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久久不能忘怀
影像的美高于故事的魅力。
给雷劈死了CUC!
我居然看完了这样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