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三部曲的最终章。
男主颜值还是比较优秀的。
本作风格上进行了明显的改变,故事线主打悬疑,加入了电锯杀人狂和一点点血腥。
男主能力设定延续前作。
男主可以返回过去的时间点,改变当时的行为,从而触发蝴蝶效应,引发未来故事线的极大改变。
而且根据前作经验,故事线往往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男主,一次又一次地返回过去,连续触发多次蝴蝶效应。
所以蝴蝶效应三部曲,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告诫人们,要重视当下的选择,因为你现在的每一个选择,都将导致蝴蝶效应,从而改变你的未来。
由于返回男主出生之前的时间点,男主不能改变当时男主的行为(因为男主还没出生,既不能观察周边的世界,也不能进行任何行为),无法触发蝴蝶效应,所以男主只能返回已出生的时间点。
男主能力的副作用,延续了前作,即失忆。
只能保留原有故事线的记忆,新故事线的记忆将完全丢失。
男主也可以选择当一个旁观者,从而避免在自己身上触发蝴蝶效应,只作为单纯的追溯过去的能力。
在本作的开头,男主通过这种能力来破案,并赚取赏金。
但是如果深度理解这种能力之后,不难发现,与其利用这种能力来破案,还是买彩票会更香一点。
利用蝴蝶的能力,男主是可以必中彩票的!
先赚他两个亿花花,难道不香吗?
————————————————————————————————————————本作设有两个悬念,没有解密,1)大火是谁放的?
2)在最后的故事线里,男主的女儿小詹尼,烧掉了一个娃娃。
这暗示了 男主的妹妹,詹尼死于火灾。
并且,小詹尼还露出了一个淫荡的微笑。
这是电影界常见的伏笔,可以用来引出蝶4的剧情。
不过看样子,碟4是不打算拍了。
而且,因为小詹尼,和詹尼同名,甚至给人感觉像是詹尼的转世。
难不成是詹尼在最后解锁了新的能力?
或者小詹尼也是一个具有蝴蝶能力的人,她返回这个时间点,烧掉娃娃,来改变本会由娃娃引发的剧情。
在最后的故事线里,詹尼死于火灾,男主因为怀念詹尼,而把女儿取名为詹尼。
但在旧的故事线里,詹尼却是一个电锯杀人狂,她的名字令人不寒而栗。
——————————————————————————————————————————作为悬疑片,当故事进行到一半,男主开始找电锯凶手的时候,根据悬疑片,约定俗成的规则,凶手必须是本片出现过的人物。
而此时给人的感觉,尤其是詹尼的推测,让人怀疑凶手可能是未来某个时空返回的男主。
(但是这样,就和蝴蝶效应的本质,即通过改变自己当下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背道而驰)。
好在最终,解密凶手的时候,本片还算是不落俗套。
不过,也没给我留下啥惊艳的赶脚。
————————————————————————————————————————————如果你返回去看,本片的几个伏笔,是很细节的。
1)詹尼,火灾时,被困在房间里的时候,她喊得是:山姆,放我出去!
2)成年之后,詹尼问山姆,是不是你放的火?
是不是未来的你放的火?
3)山姆,到黑女家里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喜欢的酒,说她是自己的灵魂伴侣。
————————————————————————————————————————————最后给大家送上一波福利
我一向认为导演是最草菅人命的,为了主题和主角,视众生如草芥。
不用说那些一个饭盒一条命的金兵甲宋兵乙,就算混到男二号女二号,如果不幸成了情节障碍,也得随时为影片尽忠。
即使和谐如爱情片,一旦出现连观众都难以割舍的三角恋,为了一号成功,二号往往就得成仁。
当然这只编导在技术上的自由,事实上,作为思考,很多导演是一直在关心到底谁在掌握着我们的命运的。
不光是导演,哲学家也在想,世界是必然还是偶然;科学家也在论证,事件是因果还是概率;我们也想问,上帝这厮到底是在编程序呢还是在掷色子。
有一系列的电影在探讨这个问题,远的如二十年前的《机遇之歌》十年前的《罗拉快跑》《滑动门》,近的如连拍三集的《死神来了》,甚至香港的警匪片如杜其峰监制的《暗花》和最近的《证人》都试图表现创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
当然这里面最直截了当谈这一命题的就是《蝴蝶效应》之一、二、三。
虽然地球上的蝴蝶不管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比人类多得多,但是能混出名堂的只有三只,两只在中国,分别姓梁和姓祝,另一只在亚马逊丛林,就是经常被人提起的蝴蝶效应的主角,无名,一动震天下。
蝴蝶效应的通俗说法是“南美亚马逊丛林的一只蝴蝶动一下翅膀,两周后北美就会有一场飓风”,学术点说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个原因与结果的非线性关系。
由于鄙人当年这门课若非视力好就差点要补考,这里就不再作更深探讨,还是拿电影说事吧。
很多年前香港有个宣传交通安全的公益广告,广告语是“生命没有NG”,而上面一系电影则是在探讨,如果生命可以NG,人生会比当下这一条更精彩吗?。
给人希望的观点认为,换只蝴蝶就会换场风暴,这种观点比较迎合大多数希望再给一次机会的人的心理。
十年前几乎同时出现的两部电影德国的《罗拉快跑》和英国的《滑动门》(还有个特俗的名字叫《双面情人》)就是这按这种思路讲故事。
罗拉的故事用的是三段方式,一个讲完再回来讲下一个。
说的是罗拉的男友古惑仔曼尼(钱?
)因为罗拉单车被偷而错过见面后在地铁上把老大叫他去收的十万马克给丢了,如果到时交不出来,就要被家法处置。
时间是十一点四十分,这小子告诉罗拉,十二点钟没见到钱,他就冲进超市去抢。
于是罗拉开始跑步筹钱。
导演一共给了罗拉三次跑的机会,每次奔跑在路上碰到的人都一样,但是时间和地点稍有差别,正是这些差别给了罗拉不同的结果,也给了那些人不同的结果。
例如有个老太太推着个小孩被罗拉有一次碰了一下而另一次闪开了,这一点区别就改变了老人的命运,因为她是去买彩票的,其中一次的号码就中了大奖。
还有罗拉的爸爸正和自己情人谈事,罗拉早一点和晚一点去他办公室导致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还有小偷乞丐会计等,每个人都因罗拉跑步的快慢而收获不同的后来,当然罗拉和曼尼也一样,第一次慢了一分钟,打劫超市被警察干掉;每二次好不容易赶上,又被子车撞到;第三次,你还是自己找张碟去看吧。
《滑动门》是用平行蒙太奇的方式来讲主人公的两种命运的,做公关工作的主人公海伦一大早上班被炒了,于是她坐地铁回家,就是能不能及时走进地铁那道滑动的门让海伦后面的故事有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坐上了地铁的海伦及时到家,发现男友杰瑞和前女友丽迪亚在床上,于是分手搬到好朋友家住从而认识了詹姆士且自己开公关公司;而没坐上地铁的那个海伦则被抢劫负伤,受到杰瑞照顾,然后纠缠在两女一男的斗智斗勇中。
导演巧妙地让两条线在几个地方重叠是这部片的一绝,如酒巴、赛艇比赛场、餐厅开张现场和医院,两条线都有这些场景,但是人物的身份和关系是不一样的。
结果是,罗拉的导演比较善良,海伦的导演比较残忍,但更有哲理。
但是真正残忍的不是海伦的导演,而是另一些持宿命论的家伙。
他们变着花样地告诉你,你就象《暗花》中杀手刘青去手里那个球,表面上弹得欢,但是弹到哪里,什么时候停,都不是自己说了算。
这些片子里最让人绝望的就是《死神来了》系列,这个系列目前拍了三部,除了特技越做逼真女主角越换越漂亮之外,故事结构上是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从飞机换成汽车再换成过山车。
不管场景怎么变,电影都传达一个观念:阎王叫你半夜死,不会留人过三更。
三部片中都设置一个能提前几分钟感知灾难的学生,这个学生总能救出一些人,但是故事的发展是不管他(她)怎么努力,他所救的人还是一个个出现意外,连顺序和场景都是安排好的。
最新一部的导演是华人黄毅,他同样没给人任何希望。
相对来说,《蝴蝶效应》的作者就厚道一些,他们虽然也表达了诸如“生下来就是罪孽”这类思想,但至少还给人一两个好的结局,只不过有代价,象最新一集的主人公回到过去牺牲掉自己妹妹以后,其他人却因此象王子和公主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了一大堆小孩。
但是《蝴蝶效应》总的观点还是,不管蝴蝶怎么扑腾,风暴是一定有的,只是大小和方式的不同。
看电影当然要思考,但思考不是为了添堵,更不是为了绝望。
有人看完《蝴蝶效应》后说,那小子本来想把事情弄好点,为什么总是越弄越糟糕,难道什么努力都是徒劳的吗?
还有人说,《死神来了》看了让人想死。
同学,这样看问题就不对了,你要知道:第一,不是什么蝴蝶都可以引起风暴也不是什么风暴都可以倒推两周去找只外聘的蝴蝶顶罪的。
事与事的相关度并不都象电影里那么高的,就是说并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引起后面的连锁反应。
例如说把一个城市的总开关关掉可以造成全城断电,但如果你家的闸拉掉摸黑的就只有你自己。
我们常犯的一个逻辑错误叫后此谬误,就是说把某件事之前发生的事情简单归为这件事的原因。
打个比方,公鸡一叫天就亮,但公鸡就不能因此就把自己上升为党和毛主席,因为鸡叫和天亮只有时间先后而并非前因后果,不信,你公鸡和周韵都不叫,太阳也照样升起。
象《蝴蝶效应》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传导毕竟只在电影里才集中出现,因为电影有太多的巧合,而巧合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
大多数时候,别说一只蝴蝶扇翅膀,就是两只蝴蝶一起飞也不会损害任何人,倒是他们自己要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第二,不是什么事情都那么巧。
我每天在荔枝林里跑步,也就能改变几只蚂蚁的命运,但是罗拉呢,随便一跑影响一堆人。
同理,大部分人早点晚点回家只不过是洗不洗碗吵不吵架的问题,个个都象海伦那样赶上个地铁就赶上了一切那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人人真象当年《甜蜜蜜》的黎明和张曼玉能那么多次天涯海角地不见不散,或象去年《证人》里同一单撞车事故中的各方又聚会到同一个案件中,那也把香港说得忒小了。
第三,不是什么事情都由别人决定。
罗拉碰到的那个老太太去买彩票如果不是机选而是自选,那罗拉爱怎么跑就怎么跑,你在街上拿大顶也不影响老太太发大财。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电影为了好看而把外因和偶然性放大了而让我们忽略了内因和必然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自己千万别当真,现实中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第四,没有人会整天盯着设计你。
上帝和死神都是有身份的,我们都不入他们的法眼。
上帝六天时间得造出个世界,星期天还得造人,很忙;死神也一样,连那些贪污的受贿的祸国的殃民的修路蹋路修桥垮桥修个学校还压死学生的侵占救灾款项的挪用社保基金的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帮助坏人抓好人的逼人躲猫的闹市飙车的都没时间收拾,还有闲功夫管你这个遵纪守法又心地善良的,你以为你是谁!
一生献身科学的牛顿到了晚年去研究神学,心理咨询师说他们干久了自己都有毛病,哲学家往往成疯子,而诗人,动不动就自杀,所以呢,虽然上面所涉及的电影除了《机遇之歌》文艺味重点,其他都很好看,但是,看完之后千万不能自闭于蝴蝶布下的迷魂阵,你得记住后面的四不一没有,迅速穿过虚幻世界那道滑动的门,向着现实生活,快跑。
要不然,人会短暂性痴呆的。
好心提醒,信不信由你。
看完后,我的第一感想是,只有不来人世,才能让所有人幸福。
但接下来就有了疑问,我们可以选择不来人世吗?即使我们也如电影主人公埃文那样拥有回到过去的超能力,我们能改变上帝的旨意而不出生吗?我想,这应该不是此片的主题思想吧。
那么,这部影片要揭示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取名蝴蝶效应? 我们可以看到,回到过去改变其中某个细节,人的命运就会发生不同方向的改变,即人的一生会因当年一点点不经意间细枝末节的改变,从此走上不同岔口,不能回头。
这应该就是此片命名为蝴蝶效应之原由了。
但影片的意义并不限于对蝴蝶效应这一混沌学理论的说明,它似乎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想让现状变得更好,并有机会从过去不如意的地方重新来过,结局是否可以如你所愿变得完美?影片似乎也给出了答案:在一种假设有悲惨结局的时候,试图从开始来改变它们,往往会事与愿违,导致更加悲剧化的结尾。
这应该才是本片的主题思想吧。
人生有无限可能性,我们只能经历这无限可能之一,我们总认为如果过去不怎么怎么样,现在就会过的更好一些,但事实往往是,如果过去真的不那么样,你的一部分目的达到了,却可能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在你自己或你周围人的身上。
因为你不是上帝,你无法让事情完全按照你所设立的方向去发展,就算你有回到过去的超能力,你仍然无法将未来引向你的设计蓝图,无法准确地控制命运的方向。
在你为达成某个意愿而欣喜的时候,总会有另一种遗憾在等着你,永远会有你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
因为,总有蝴蝶翅膀的意外扇动,除了上帝,没有人能把握住这个。
蝴蝶翅膀的偶然扇动,会带来千里之外的飓风,一个细节的改变,就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如果我们无法预知或避免何时何处的蝴蝶会扇动翅膀,我们也就无法预知或避免生活中的哪些细节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
所以我们要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现在的你和你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最好的。
别懊悔哪个人生路口你曾走错,因为曾经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当时时空背景下无数前因和无数细节混合产生的结果,有其无可更改的必然性,这也是上帝为你命运做出的最好安排。
别幻想改变过去会更好,接受现实往前走,总是强于沉迷在改变过去的幻想中。
我们的存在都会影响到周遭的人,而周遭人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我们,这正如圣经上的话:万事互相效力。
你很难说哪一种影响是好的,哪一种影响是坏的。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因果相叠,环环相扣,所以不要过于引咎自责,也不要试图结局完美。
既然我们无法选择不出生,那就把一切曾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都当成一种必然而欣然接受吧,往前看,少回头!因为改变过去,或许会让今天变得更糟,而珍惜现在,才可能让明天变得更好!
经过仔细思考我觉得其实影片具有一个初始状态,本来Sam,sam老婆,小女孩,sam老爸老妈都在,注意,珍娜不在。
珍娜是在N年前一场无意大火中被烧死,长大后sam觉得当年应该把珍娜救出来,于是他回到N年前把珍娜救出来,回到现实后,类似影片所讲,珍娜对sam救了自己非常感激,生活也依赖于sam锺意sam,这就导致了她于sam老婆的冲突,当然了,这时候小女孩也在,珍娜跟小女孩关系也不好,在电影里面感觉小女孩关系跟珍娜应该非常差,要不然影片结尾小女孩的笑容也不会那么淫荡,于是珍娜回到sam老婆当年肚子里面还有孩子的时候,把sam老婆杀了,影片里面可以看到,是血腥的剖腹,当然,小女孩也就别想出来了。
然后就是电影里面发生的事情。
珍娜跟着sam四处作孽,sam后悔当年救出来珍娜,就又回去故意不救珍娜,然后回到现实,小女孩显然就在了,她烧了的那个玩偶就是珍娜的形似物。
有好多人说那场大火是小女孩放的,我觉得不妥,当时sam跟珍娜也就15岁左右,小女孩还没出生,怎么能倒退时空到那么早的时候?
所以大火肯定不是小女孩放的,所以我上面的逻辑解释了这个影片的一切前因后果。
BTW我其实还有个猜测,就是说既然影片说的是蝴蝶效应,那么sam15岁那年的大火可能还是sam的女儿放的?
怎么放的呢?
不是像好多人说的穿越时空回去放的!!
是影片最后烧布娃娃引发“蝴蝶效应”造成N年前的大火!!!
这个“蝴蝶效应”跟之前的穿越时空的“蝴蝶效应“不太一样,小女孩是在N年后放火烧娃娃,引发N年前大火,这是一种全新概念蝴蝶效应!!!
然后这个影片的前前后后就像是一个封锁住时空的连环套,很神奇!
也就是古代时间的事会影响现代时间的事,反过来,现代时间的事也可以来影响古代时间的事!
附录:为了大家能够清晰理解影片,我简单做个纪年表:(第二时空促成第三时空的产生是关键,大家注意理解)(年份是编造的,影片里面的我都忘了,懒得去翻了,反正前后顺序差不多,大致根据影片所讲的情形尽量符合,我在BTW说的比较抽象,BTW说的东西我就不呈现在下面这个表里面了)时空一:(最初始的时空)1985年 sam 15岁 这年一场大火把sam妹妹jenny烧死时空二:(第二时空)1985年 sam 15岁 sam救了jenny2000年 sam 30岁 sam,sam老婆rebeca,他们女儿,jenny,4个人都在注:这个时空是sam在长大后学会穿越时空,想回到当年救活妹妹jenny,就回去救了jenny,然后到2010年,大家都在,但是jenny因为畸形恋爱sam,而与sam老婆rebeca,和小女孩产生矛盾,促成了第三时空的产生。
时空三:(第三时空)1985年 sam 15岁 sam救了jenny1995年 sam 20岁 sam,sam老婆rebeca(怀孕期间,小女孩在她肚子里面),jenny,3个人在1996年 sam 21岁 sam,jenny,2个人在,jenny把sam怀孕的老婆rebeca杀了2000年 sam 30岁 sam,jenny都在(就是影片中的现实)注:这个时空源于第二时空中jenny仇恨rebeca当然还有小女孩,然后jenny从2000年穿越到1996年杀了怀孕的rebeca。
这个是影片中情节所在的大时空,至于中间sam几次回去救人以导致jenny杀人的那都是小时空,是算在这个第三时空里面的。
时空四:(第四时空)1985年 sam15岁 sam故意不救jenny,jenny被火烧死2000年 sam30岁 sam,小女孩(大约5岁),sam的老婆伊丽莎白,3个人在注:有人说sam老婆在影片中最后是伊丽莎白,那就是伊丽莎白吧,由于n年前小小变化,sam是可能跟rebeca的妹妹伊丽莎白谈恋爱的,还不是跟rebeca,这点小蝴蝶效应不难解释
刚刚看完《蝴蝶效应3》说实话,自看了第二部以后我个人开始对这个系列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蝴蝶效应第一部和第二部在剧情上的悬殊和精彩程度相差实在太大。
《蝴蝶效应1》:演绎了精彩的时间旅行和复杂的人性《蝴蝶效应2》:导演挑战观众的忍耐力的一种表现《蝴蝶效应3》:使观众对该系列重拾信心从豆瓣的评论来看,《蝴蝶效应3》的评价似乎参差不齐,有人给了2星,也有人给了4星、5星。
我是给5星的那一类人,我为什么给5星?
我的理由有两点:第一,这是一部不错的悬疑片,很对我的胃口。
第二,结局的安排非常巧妙,不经推敲确实无法感觉这部电影好在哪里。
先谈第一点,悬疑的部分。
个人浅见,这部电影我觉得不比《电锯惊魂》系列的悬疑差多少。
当然,我没有说《蝴蝶效应3》比《电锯惊魂1》的悬疑要好,毕竟《SAW1》在我心中的位置还是很高的。
《蝴蝶效应3》最终的解答非常合理,如果是作为侦探、推理类的影片,那么我们会发现编剧并没有给出足够多的线索,至少有一条关键线索在解答之前就没提到。
但《蝴蝶3》只是悬疑片,准确点说应该算科幻悬疑片。
作为悬疑片,我觉得就没必要在线索是否交代清楚这个问题上太过叫劲。
老实说影片中连环杀人案凶手的身份其实不难猜我也猜到了,但我仍觉得它好看。
因为凶手作案的方式与影片的主题结合的非常完美,换句话说,编剧在剧情上充分把握了“蝴蝶效应”这个概念。
从而让观众知道,这部电影不是部普通的悬疑片,它属于《蝴蝶效应》这个系列。
再说说第二点,也就是结局的部分。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和影片的结局,慎入!
)说到结局,其实结局牵涉了一个问题SAM家的那场大火是谁放的?
影片里并没有明确的交代,但是影片结尾观众应该已经知道答案。
我的答案是,纵火犯就是SAM的女儿为什么是那个小女孩?
理由很简单影片最后一幕,SAM的女儿将一个娃娃放在烧烤架上燃烧,并且流露出一丝诡异的眼神。
很明显,小女孩知道SAM的秘密,但这是怎么回事?
先看看SAMSAM在故事最后没有救妹妹,为了救那些无辜的受害者,SAM选择杀害妹妹。
这件事只有SAM一个人知道,他不可能外泄,那么SAM的女儿是怎么知道的?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的女儿遗传了父亲穿越时空的能力。
了解这一点,整个故事就说得通了在SAM追查凶手身份的那段时间,给他戴绿帽子的女友始终没能救活。
直到影片结尾,SAM只有杀害妹妹,他的女友才得以存活。
如果女友死了,SAM就没有这个女儿。
反过来说,小女孩要想降临这个世界,SAM的妹妹就必须死!
为了让自己存活,为了让SAM杀死妹妹,小女孩选择穿越时空,引发了一场火灾。
影片最后一幕,SAM的女儿将娃娃放在烧烤架,个人认为是导演的一种暗示。
这个行为正好寓意着SAM的女儿亲手葬送了SAM的妹妹。
《蝴蝶效应3》好看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了。
至于SAM的父母是否也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这个就不好说了。
仁者见仁吧。
都说续集都是越拍越烂的,当然《蝴蝶效应》系列三部,第一部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第二部则非常一般,反正我看过后就没留下多少印象,现在想起来几乎完全忘记了讲什么。
而这部第三部,按照惯例应该比第二部还差,但却非常意外,起码就我个人来说第三部比第二部好看多了!
反正第三部比第二部我印象深刻多了,剧情也记得清楚多了!
其实,第三部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不只是男主一个人穿越,而是两个人穿越,他妹妹跟着他一起穿,而且应该是前脚后脚的事情。
这一点我一开始完全没有想到,很意外。
毕竟我们惯性思维都是穿越题材一般都只是一个人穿,两个人穿的片子,相对来说少太多了!
所以,一开始我完全没有料到原来是妹妹跟着男主穿,然后酿成了很多惨剧,以及让时间和结果彻底乱套了!
而且妹妹太恐怖了,最后揭露真相的时候还是挺震撼的,反正男主妹妹简直是太变态了。
最后,男主不得已,穿越到了当初的火灾现场,并堵住了门,扼杀了他妹妹!
想来男主的心情是有多么多么的无助、无奈和崩溃啊!
然而,故事并未结束,那个最后出来的小女孩那个举动。。。
好诡异!
我感觉那个小女孩就是那么妹妹本人啊!
汗!!!
当然故事开放性结局,没说这小女孩怎么回事。
但这样的结局多少让人好奇,并且也提升了该片的档次,如果没有这个结局,可能档次和冲击力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所以,这部第三部还是非常好看的,值得推荐!
生活哪有电影那么血腥激烈,哪有这种回到过去的神奇途径。
总结下来,一切过去都是sunk cost,妄想“当初如果...又会怎么样”是自寻烦恼,而试图修改过去一是不可能二是即使可能也只会越改越乱。
我妈说我太过善良,朋友说我就是嘴硬,我认为我的致命弱点是骄傲。
瞧,我不明不白地又当了回傻瓜。
但我屡教不改,明知故犯,这也是活该。
既然我已经说好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做好人,那就让我无视过去,往前看吧。
这一部看的会比较费劲 。
不太合理的地方是:sam去监狱探望谋杀女朋友的犯人,犯人那么肯定的说凶手是sam,瑞贝卡的日记里也说的不是sam跟踪;正片为了救女朋友穿越回去发生了八起连环命案,如果都是sam喜欢的女人,警方完全可以推理出来是sam身边的人进行谋杀;物理教授一直的告诫是:穿越回去,只能观察,不能行动。
而sam为了自己的事情一直在做改变,一直在使事态变得严重;这一部最大的不合理处是sam穿越完回到当下的时间节点,教授和珍妮都记得之前和sam一起做过的事情。
因为每一次穿越都给穿越者造成了改变,变得落魄,更换居住地,这样也会造成一种结果就是无法遇到当下的人,或者说无法跟穿越前保持一样的认识和存在的状态;像第一部一样,如果穿越回去触发了某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让你无法再穿越,如改变的事情恰好造成穿越者挂掉、再如引起穿越的媒介无法再被触发,就到了一种无法再穿越的地步,类似第一部中主人公的父亲被关在精神病院。
本人有些脸盲,记不住最后sam老婆是谁了。
最后小女孩应该是在庆祝爸爸终于完成了这一个杀掉姑姑的穿越才使自己出来。
其实大火说不定是本来应该发生的,只是穿越者一直在尝试改变。
小女孩可能也会穿越,但她应该只是在那里观察,直到最后时空出现。
小女孩的笑容很正常。
补充一下,那种让人闻了瘫痪的花朵,可能珍妮一直在使用来穿越,最后sam闻了以后利用瘫痪,巨大的改变了历史却不醒来,直接进行了连续跳跃。
最后这里sam进行了类似于第一部的思维跳跃。
不知道是bug还是说身体受伤或者不能动 就只可以进行思维穿越了。
首先,最多人问的小女孩有两种可能:她成人的生命中遇到过姑姑JENNA,关系并不好,这时的JENNA有两种情况,一是火灾救出后,心理状态好于正剧,潜伏期更久,所以SAM的小女孩出生了,但在今后某一天爆发,小女孩试图自救。
另一种情况是JENNA在那时代已死,但父亲长期处于愧疚烦恼状态,让小女孩成人后不断试图探寻真相。
第一种情况,小女孩成人后不断尝试穿越,发现忽然有一个历史是姑姑已经不存在了,她可能不知道或许间接知道是父亲干的好事,非常满意,烧了姑姑的象征物以示胜利(因为穿梭回去后,未来就没姑姑了)。
第二种情况,她知道了真相,回去女孩时候烧了那个可能会唤起父亲记忆而回去救姑姑的洋娃娃。
所以小女孩和火灾没直接关系,但却非常希望姑姑不存在,或者父亲不愧疚。
其次,真正的纵火人不要胡乱猜测什么父亲,教授,小女孩纵火论,那是逻辑混乱天马行空。
真相就是主角SAM放的火!
无论他是处在哪个时空,受不了妹妹,例如有家有口的情况下,由于妹妹而发生了严重事件。
还是正剧中女朋友连续被杀的情况,都是主角打算回去杀人的动机。
而正剧中段主角没能记得火是自己放的,只记得自己必须在父母和妹妹间选择。
结尾,真相一切大白,主角从床上起身,四周一片安静,并没起火,镜头立刻切换到了火灾,而大家有没有留意,在主角跳跃的时候,有那么一个倒退和火星由小到大的镜头说明了主角在这个切换中可能的所作所为:破坏警报器,引燃瓦斯,这时妹妹应该没醒来。
到火蔓延开来,父母安全之后,主角反手拉住了妹妹门把并锁上自己脱出。
至于正剧中那一次为什么会让父母发生不幸,可能是因为未来某时代的主角回来纵火后,计划不周,原本反锁妹妹房间脱出后,发现父母房间的路给烧堵上了,结果出门求救想办法时候,刚好未来救妹妹的意识侵占了身体,于是就有了楼梯砸窗的一幕,而妹妹糊涂了,刚刚所有迹象显示哥哥故意放火,自己更被哥哥反锁在里面,而哥哥出去后却从外面来救她。
她于是产生了的混乱的心理阴影,也是一个不好的开始。
这时已经来不及救父母了,因为这位回来救妹妹的主角意识没感觉到父母的危险。
其他正剧里的悬疑应该不难解,教授是回去看过火灾现场真相这点没错,所以他劝主角不要再试图改变什么,因为他知道,未来的主角自己做了这件事!
他中间也回去看过妹妹杀人。
可惜正剧中的主角是比较天真无辜的,一句话把教授泄露了。
教授被杀和教授的存在于聚餐时两个相对于SAM的平行空间,互不干涉。
可能在教授的时空里,他也目睹过SAM之死或者其他事件呢!
总的来说,大家都希望自己有完美人生,妹妹这个人有了极端错误的人生追求必然导致灭亡。
如果,很多人说如果妹妹是健康成长的,那她也该死嘛?
那当然就不是了。
电影逻辑还是清晰的。
我们就姑且基于她在正剧中犯的罪行来定夺她的最终结局吧。
看完了《蝴蝶效应》三部曲,第一部、第二部都是主人公杀死了自己,第三部主人公杀死了自己的妹妹。
看来穿越的有罪的,人不可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把握现在和未来。
这种类型的片子,一旦知道了套路,就不好看了!
最后是那女儿穿回去放的火吗?
什么垃圾东西……
可以忽略, 时间多到可以浪费的就看
唯一喜欢的就是片尾曲《street life》
表示蝴蝶效应第三部也是很无趣的!!!!!!!!!!!!!!各种无趣有没有!!!!!!!!!!!!!这次的主角倒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时空穿梭赚钱了,但是乱伦恋出来了,holy shit
这一部蹭剧名的片子,成功地实现了从悬疑剧到神棍剧的堕落。
2009.3.28.15:51...我还以为杀人的真的是他自个儿.虽然不是很好看.但还凑合...我觉得2和3完全脱离了1的思路...
不錯。看得挺驚悚的。
乱伦
结果很诧异,又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故事,加上侦探元素挺紧张的,末尾的小女孩很可爱。
前两部拍的多好的~ 被第三部给糟蹋了
完全没印象
小女孩放的火
的确蝴蝶效应三部曲是呈凹型第三部启示的构思堪称经典 值得深推
除了想知道兇手是誰,沒有任何點吸引我~o(╯□╰)o~
或许有时爱才是最大的伤害。
比第二部好,但是依旧超越不了第一部
回到过去的梗被玩坏的感觉无法超越第一部
越拍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