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救过你一命,现在换你来救我了。
何其浪漫。
长相思,在新居。
女儿瑟瑟敛冬裾。
精庖馔玉驱寒气,呼朋引客飨邻闾。
黑云怒卷冬雷震,竟将旧户接新庐。
拨弦髫子色踌躇。
隔空欲救灵识除。
长相思,在驿台。
双鱼消得无妄灾。
活命仙姝音容杳,见罔疯魔慈母哀。
周折访得站牌记,长候伊人伊不来。
车马如流万人过,须眉八尺代童孩。
廿载春秋对青苔。
长相思,在警所。
冬雷复震穿逆旅。
昔年恩人今爱侣。
还魂尽忘今世情,苦乞新人寻旧女。
相逢不识泣如雨。
竭思奉事子不语。
长相思,在高楼。
新恨未解叠旧忧。
空对天阶月如钩。
欲回前世追前人,铿然一跃卿命休。
奔号惶惶应汝求。
来世不见甘陌路,愿以吾生销尔愁。
长相思,在新居。
凭凭雷吼作烟散,一枕惊梦醒如初。
泪眼横波闺榻侧,女儿酣卧影徐徐。
负心之婿何足惜,情知彼子言无虚。
殷勤觅迹候故人,怜君为我易亲疏。
前情覆水成追忆,死生还报意欷歔。
良辰与共话焉如。
女主莫名其妙,一遍遍的告诉别人自己原来的生活,私闯民宅还不断强调这是自己家,生怕别人不把自己当疯子,邻居飞行员也是好脾气,我车上要是出现个莫名其妙的人肯定先打一顿再报警,结果他还能跟人坐一起喝咖啡,男主也莫名其妙,我啥都知道但我就是不说,我就喜欢看你着急上火还不得不求我的样子,还有就是人女主急着找到尼克好会去你让人去捉奸,然后嘴炮一通我怎么怎么爱你,我寻思男主这求爱历程莫不是传说中的跟踪狂?
你看,女主都被你气跳楼了(不)跳楼后γ线有了女儿再拿着莫须有的证据撕老公,撕完见情人,奸夫淫妇陷囹圄,女儿情人双丰收,皆大欢喜还有就是所谓的反转,瞎子都看得出警察就是尼克,阅片量得是负数才会猜不到这电影走向吧!
当然,莫名其妙的跳楼除外
=以下涉及剧透=女主明知道老公出轨还要用死来逼男主改历史,就是为了女儿,因为不改就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那试问如果女主和男主在一起后也有孩子了呢?
这时她还会跳楼吗?
所以这是什么有趣的设定?
和渣男在一起就能放弃学医去生子,和男主在一起却能坚定成为医生?
男主难道不是为了她放弃了摇滚梦吗?!!
前面故事剧情略。
第三时间线在这一条时间线里,我们满足这些条件:男孩在案发当晚没有出门,没有被车撞死。
男孩目睹了分尸,像警察举报,却因为凶手的诡计而不被相信。
男孩接到了20年的自己的视频电话,交代了一些事情(导演含混过去了)男孩没有打乱女主原本的时间线。
女主和自己丈夫相爱,并生了女儿。
女主突然醒来,拥有了前2条时间线的记忆,却没有第3条的。
(导演设定:只要是碰过电视开关的人,都可以拥有之前其他时间线的记忆,而新的时间线里的记忆,需要触摸才能解锁。
)女主在房间内,没有找到旧电视机。
这很重要,因为没有旧电视,3天之前女主就不会通过电视干扰1989年,就不会有第二条时间线。
女主找到了凶手隐藏的尸体,成功把这桩旧案揭发。
女主又遇到了男孩,两个人再次相爱。
女儿也有了,爱情也有了,杀人案也解决了,女主圆满了。
看到这里,整部电影基本上就是三条时间线,最后坍缩融合成一条实线。
电影没有平行宇宙,只有蝴蝶效应。
因此这条实线,最终成为了现实。
而每一个圈的地方,都是小男孩在接受了来自未来的指示后,改变了命运的轨迹。
一切似乎都很圆满,但是,唯独有一个BUG。
即,如果第三条时间线的女主并没有用电视改变过男孩的命运。
可男孩却又活了下来,那么在第三条时间线里,男孩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也就是我图中标记了BUG的那个地方。
这个BUG,我们称为:电影发展顺序与第三条时间线成立之间的矛盾。
那个BUG的地方,也就是故事最开始,是因为女主通过视频电话救了男孩,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但是,因为多次的蝴蝶效应之后,我们现在来到了第三条时间线,(只不过男主和女主理论上还保持着3条时间线的记忆。
)可是,在这条时间线里,女主是没有电视的,那么男孩最初想要不被车撞,就只有自己救自己。
也就是男主在第二条时间线内,告诉小时候的自己,你长大以后,要跟自己通过这个风暴说,不要干扰女主的正常结婚生女,不然她会自杀。
但是同时你还要救自己。
所以你必须在同一个地点,抱着电视机来跟自己通话。
男主可以在风暴发生的前一天偷走电视,然后又在风暴第一天,女主刚搬家那天悄悄实行救援通话,然后再把电视拿走,形成一条完美的时间线。
(好勉强)可是这依然会造成bug,也就是在这样时间顺序里,男主小时候被救了两次,一次是女主救得,这已经存在了第一条线里,一次是男主自己救的,这是现在的第三条线。
电影的叙事是第一条线第二条线第三条线的顺序,最后三条线融合成实线。
女主留着前两条线虚线的记忆。
但在第三条线的回忆里,男主的记忆就会被更改,完全变成第三条线的记忆,也就是自己救自己。
可随后,女主说你只是不记得了,于是两个人便同时拥有了3条线的记忆,于是,这个bug就合理了。
当然,这只是在物理上合理了,可在回忆上还并没有合理。
即此处男主有两个记忆,我到底是被自己救的,还是被女主救的?
正确时间顺序的答案是女主救了我,我再告诉自己救自己,然后我再自己救自己。
可因为前面的都已经被虚掉了,所以只剩下第三条。
这里就可以理解为三条线合并成一个混沌的特殊的记忆,而男主和女主因为这一段神奇的经历而独自拥有了这三条记忆。
而导演讲的设定也是按下电视机开关的人会拥有,所以男主和女主就类似有主角光环,所以一切也就,算是说得通顺了。
(略勉强但完全可以圆上,难怪导演要含混过去,因为实在不好表达)所以,虽然有瑕疵,但电影其实可以讲通顺的。
你看懂了吗?
看了很多帖子,很多人有如标题所示的两种误区,我来给大家做一下解释 一,平行时空的说法 电影里存在着多个互相平行的世界,我们来给他们编个号。
世界(1):电影开头时女主所在的世界。
世界(2):女主第一次醒来后的世界。
世界(3):女主第二次醒来所在的世界。
小尼克(i),i=1,2,3 (1,2,3号世界中的小尼克) 大尼克(i),i=1,2,3 (1,2,3号世界中的大尼克)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电影中信息的传递方向。
1.(世界(1))女主获得信息:小尼克(1)被杀。
2.(世界(1)→世界(2))女主将信息以视频的方式传递给小尼克(2) 3.(世界(2))女主在世界(2)醒来。
并获得全部世界(2)的信息。
4.(世界(2))女主与大尼克(2)交换了相互的信息。
这时的女主和大尼克(2)共同拥有包括世界(1)与世界(2)中的所有信息。
5.(世界(2)→世界(3))大尼克(2)将部分信息(不要去找女主,收起电视机等)以视频的方式传递给了小尼克(3)。
6.女主在世界(3)醒过来,女主拥有全部三个世界的信息。
结论: 1.女主第二次醒过来所在的世界是世界(3)。
2.女主警告小尼克(2)所在的世界是世界(1)。
3.大尼克(2)将“收起电视机”的信息传递给了小尼克(3),并引起了世界(3)的改变。
4.世界(1)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因此女主警告尼克(2)的事是确实发生了的。
但是!!!!
但是!!!!
以上的分析全部都不成立,故事设定根本就不是基于平行时空!!!!
1.若女主去了另一个平行时空 在平行时空的概念里,世界1中存在女主1,世界2中也必然存在着女主2,这是两个完全相同但是互相独立的人,即使女主1通过超自然的方法穿越到了世界2,也无法取代女主2,就像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一样,只会出现两个自己相遇的情形。
2.若女主没有去另一个时空,那就更不可能让自己的时空发生任何改变了。
综上所述,不存在所谓的平行时空,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条线性的时间线上。
二,祖母悖论的问题 刚看完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存在着一个疑惑,为什么结尾尼克在见到女主的时候显得很陌生,并非像之前的大尼克那样第一眼就认出了女主。
接着我看了很多关于讨论祖母悖论的话题,这才恍然大悟,不禁惊叹于导演巧妙的处理,其实这部电影最高明的地方就是避免了几乎所有的关于穿越题材电影都会遇到的“祖母悖论”的尴尬,因为这部电影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祖母悖论”!!!!
解释如下:结尾处大尼克通过视频告诫小尼克1.不要去找女主(以防改变与女主有关的时间线)2.在自己长大后利用暴风雨的机会代替女主警告30年前的自己不要出门。
于是,尼克收到了来自三十年后的自己的警告而免于车祸,而并非是因为女主,对女主感到陌生自然而然也就解释的通了。
同时女主也在没有电视机的情况下救了尼克,避免了“祖母悖论”的bug!!!!
以上分析纯属个人看法,如果有逻辑错误还请指出,我们一起讨论。
如果同意我的观点,帮忙点个赞顶我上去ヽ(✿→∀←)ノ 啦啦啦♫
蝴蝶效应,时空穿越类型的题材已经不算新颖,但却是个非常好用的题材,只要逻辑链条,细节铺垫到位,总是能呈现出一个很好的悬疑作品。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结合了《蝴蝶效应》和《黑洞频率》,但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比起蝴蝶效应中众多的逻辑线交织的复杂,和那种被命运玩弄的无奈,《海市蜃楼》只有两条线,以及最后的“收束”,隐约给我一种,探讨新旧两种世界线生活取舍的感觉。
当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交织在一起时,面对两个不同的自己,那些生命中重要的人,我们要如何抉择。
也许导演另有安排,但无论如何,最后拿出来的成品并不能尽如人意。
一、让人抓狂的节奏整整两个小时,在我看来还不如拍成一个半。
前期铺垫可以理解,让关键人物一一亮相。
穿越以后,导演又把这事儿重新干了一遍。
整个电影前半段,女主一直漫无目的在所有人物前“刷脸”,人家说,我不认识你。
女主:我不听我不听!
你怎么能不记得!
我可给你生过孩子。
你当初还喜欢过我呢。
几十分钟,剧情完全没有推进。
而女主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女主想起来挖尸体这件事,节奏才渐入佳境,有了一些亮点。
来到男主家以后的故事和节奏,可圈可点,但是到了结尾就又感觉差点劲儿。
跳楼的慢镜头,就像是给节奏踩了一脚急刹车。
我倒是觉得干净利落一点比较好。
二、反复无常、歇斯底里的女主女主人物的塑造问题很大,智商忽高忽低,记性忽好忽坏。
不知道是不是演员的问题,大多时间处于一种癫狂的歇斯底里状态。
从最初雷雨夜中对着电视过于用力地大喊大叫。
到穿越后,对着所有不认识他的人的冲动行为。
都有种为了剧情,强行对女主降智的嫌疑,让人难以相信,这人有成为著名神经外科医生的潜质。
到了后期又突然爆种,变得坚决而果断。
没有过程的成长不叫成长,叫精神分裂。
我从未见过如此让人胃疼的女主。
穿越后,一瞬间的懵逼可以接受和理解。
多次被人误解还不长记性,意识到不是恶作剧以后,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从来不试图解释自己目前的困境,来寻求帮助。
而是一个劲儿的解释,我们有个女儿,这是我的房子。
在“自己救了尼克改变了未来”这个真相门口徘徊了半个电影,然后就是不进门,忙着和所有人物解释自己多爱女儿,女儿对自己有多重要。
为了不推进剧情,强行把唯一愿意听自己说话的男主丢下独自开车走掉,女主你真的想回去吗?
后期终于智商上线,果断跳楼,挽尊了一波。
但和前面的反差实在太大了。
重新回家后,立马就忘了老公出轨这件事,还来了个爱的拥抱,然后又重新化身侦探,找到了火柴盒。
这种跌宕起伏实在让人受不住啊。
三、其他的一些小槽点剧情中很多人物的戏份是可以简化的,比如和老公朋友也是男主玩伴在机场回忆的部分可以更简短,点出关键的火车相遇即可。
写书教授的戏份其实也有点多,大概是原作者的恶趣味吧哈哈。
关于男主,男主是看了剧本的,有种幕后黑手的感觉。
但是,在影片前期的行为是完全看不出逻辑和目的,说帮忙又不积极,说阻止也看不出来,说是因为太纠结了又没有这方面的铺垫刻画,虽然男主有提过一次让女主注意新生活里同样重要的人。
但到了这个时候,男女中就都同时忽略了女儿的存在,女主一个劲儿的说想回去,却丝毫不和男主提自己对女儿的爱。
本来可以经由两者,进而展开的,在“女儿”和“男主”新旧两种命运之间进行抉择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没出来。
所以就算到了后期男主解释了一波,也显得很强行。
这然后差距太大了,剧本真的是一个人写的么。
最后,是我对于结局一个具体的想法。
影片里提到了,为什么只有女主会记得过去的事这一问题。
虽然到最后也没解释,但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种假设,即,通过电视连接过去的人,会留有一些过去的记忆,并且可以通过和人接触回想起新世界的事儿,影片中女主也多次通过握手闪回新世界记忆。
那么问题来了,男主和小时候的自己联系后,为什么他没有旧世界的记忆。
即使我们不考虑这个问题,认为这只是女主的特权的话。
那么是不是有一种这样的结局思路呢?
男主出现,女主露面,结局世界的男主小时候见过一次女主,所以应该有所动容,但还是不认识,这时女主和男主握手,说,不,我们认识。
男主眼神变化,似乎记起了什么。
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更好呢。
男主通过和女主接触,取回了和女主在其他世界的记忆,虽然依然免不了存在其他bug,但这样的思路是不是圆的更好呢?
总的来说,如同题目,老菜新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某些地方,依然值得肯定,如果把篇幅缩短,节奏精简,主题在挖掘一下,应该会为一部佳作吧。
以上。
继经典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之后,西班牙导演保罗又推出了这部最新作品,依旧以悬疑作为底色,以爱情亲情等作为内核,而这次讲述的故事,从影片的叙述层面来看,要比上一部复杂得多,这种方式也更为考验了观众们的脑力和耐心,也同时对导演、编剧和剪辑们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而从影片最终的呈现来看,它明显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尽管跟大多数悬疑片比,它已经足够优秀了。
由于有《看不见的客人》在先, 我曾一度坚信此片必定会是又一神作,而在观影过程中,我就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蝴蝶效应、穿越、平行空间等概念在电影中出现已经有了一定时间,能感觉到,此片的野心其实就是试图将这些元素全部熔于一炉,进而制造复杂而精致的剧情,但可惜的是,它在故事的叙述上过于自我了,忽略了观众的体验感,节奏也出了问题,在悬疑的制造方面显得过犹不及了。
剧情挺精彩,环环相扣,但不知为何女主一露出找孩子那股神经兮兮的劲儿就好想打她最大的败笔个人认为就是女主找孩子时秒变精神病即视感的拉胯样子救了男主后变了一条人生线,需要确认那么多次么?
拉着渣男前夫确认半天,直到渣男都烦她;然后已经知道别人记不住自己,非要拉着飞行员好友再墨迹半天情绪可以理解,但不是为母则刚,是为母则疯,相比《看不见的客人》里那种失去儿子流露出的深刻却隐忍的无措、找孩子时自强不息的克制感、水面上的平静水面下的激荡人心,还是太过了,没有在第三幕撬动太多新的感受,创意上下的功夫大于在人设上下的功夫
①如果你是死硬剧透抵制党,坚信对于一部悬疑片,知道得越少观影体验越好的话,那么要郑重警告,哪怕仅仅知道此片的片长,都可能成为一种严重的剧透,甚至比直接透露主谋的名字更严重。
毕竟即使不看时间,生物钟还是会提示电影的进度条,在某个时间点,它可能会告知一些你不想知道的信息。
②比起导演奥里奥尔·保罗上一部名声大噪的《看不见的客人》,这个剧本依然扎实严谨,本可以玩得天昏地暗的设定,非常克制地在小格局里编织罗网,这一点值得喝彩。
如果中途你觉得某个桥段敷衍到经不起推敲,多半不是导演放低了要求,更有可能是把真相拼图上的某一块悄悄塞给了你。
③不像《看不见的客人》那样有明确的谜题,严格来说也没有什么凶手可猜,但故事仍然提供了同步思考解谜的参与感。
身份的不确定是保罗永远热衷的游戏,在他早期的《茱莉亚的眼睛》和《女尸谜案》就对这种兴趣暴露无遗。
本片的好玩之处在于,连谜面都是隐藏起来的,为聪明的观众抢答谜底提供了更大的障碍,当然,乐趣也更丰富。
④也许是《看不见的客人》被认为太过理性缺少感情,这一次保罗没有死扣精准冷酷的智力游戏,引入大量蝴蝶效应式的不确定性,以及浪漫到堪比爱情片的邂逅和守护,后半段更像是一场好莱坞式的深情泛滥。
西班牙悬疑片的铁粉可能会略感失望,但充满感性的路人观众会有更多好感。
⑤说到底,整个故事线索繁密,时序颠倒,但讲得通俗流畅,哪怕不爱动脑子,也可以轻轻松松欣赏所有的跌宕起伏,看完了不留任何疑惑。
比起那些动不动让人刷N遍的“烧脑”大片,这样关爱观众的悬疑片编写难度更高,也更给人亲切感。
狗血意思指胡扯,夸张,不可思议。
所谓狗血,就是电视剧中被不断翻拍模仿的剧情,来形容那些经常出现的类似剧情,拙劣的模仿,或很夸张很假的表演。
『不得不不客观地说,《海市蜃楼》不可不谓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这部电影的逻辑大概比上面这句话绕了三倍。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种时间艺术,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这部电影的剧情走了比一般电影远得多的路,为的就是把你绕晕,让你最后抵达终点的时候根本认不出来这其实就是你家楼后的菜市场。
除了贪吃蛇一般的剧情线索,这部电影更是彻底贯彻了干打雷不下雨的精神,一个劲地制造一种越来越紧张的气氛,却迟迟不让这气氛落地。
结果就是坐上飞机飞了五个小时,全是在机场上空盘旋,落地的时候还在同一个机场,其魔幻之状不禁让人怀疑起自己神志的清醒程度。
是的,没错,这部电影看起来烧脑又科幻,本质上却是赵本山卖拐——全靠忽悠。
其本质情节简直比一些西语频道的肥皂剧还无聊。
如果说上一部《看不见的客人》还有着本格推理式的缜密和推理小说中正义靠智慧战胜邪恶的快感在其中,《海市蜃楼》则完全是精心设计的《故事会》小说,其中拿出一些素材改造下还能再登一回《知音》。
一个女人凭着两场相隔二十五年并一模一样的风暴,干扰了过去的时间线,把25年前本应死掉的小男孩救活了,所以她的时间线也发生了改变,她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相似但不同的时间线里。
为了在暴风雨结束前回到自己之前的时间线,她和一个警察一通折腾,又是破案又是闯入私宅神经病一样地大吼大叫,最后终于发现原来这个警察就是她救的那个男孩,而警察早就爱上了原本这个时间线里的她。
她用死换来了警察的帮助,他干扰了过去的自己让女人重新回到了一条新的时间线。
在这条时间里,男孩活着,女人也过着和最初的时间线一样的生活。
最终两人再次相遇……这么狗血又奇怪的剧情让我想起了一个中古互联网词汇『男默女泪』。
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股『你先别多想,你看现在多紧张多感人啊』的霸气,让人只能礼貌而不失尴尬地笑笑,捏着兰花指掏出护舒宝擦擦不存在的眼泪和汗。
值得吐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开头一通暴风雨要来的压迫感渲染的可像那么回事了,一位老妇女还装模作样地说『这场暴风雨和二十五年前那场一模一样,我记得』。
我当时就费解了,难道这位西班牙嬷嬷是萧红,不然怎么能认出风暴呢?
还很笃定地说一模一样?
Excuse me???
总之这种毫无因由的自信贯穿每个人物。
女主角在发现自己来到一条相似但不同的时间线后也是一副『我不管,我不管,虽然我改变了过去的时间线,但你们都要相信我,你们都要承认我啊』的姿态,到处咋咋呼呼找孩子,简直是西班牙版可云。
片中的人物关系更是狗血的要死:女主角和对门的帅小伙在地铁上相遇相识,结果约会中她爱上了帅小伙的朋友,两人于是结了婚。
婚后老公出轨,对象竟然是自己的同事。
对门帅小伙的妈妈和另一个有妇之夫通奸,被人家老婆抓到,于是两人合伙杀了老婆伪装成失踪,后面就在一起了。
那个被救的小男孩也不是什么正常人。
因为被救,所以记得这个女人,在自己的时间线去蹲守这个女人,结果遇到后跟人家恋爱了……这情节总让人觉得有些错乱,有种地摊读物的即视感。
他后面更是为了救这个女人和过去的自己对话,改变了过去的自己。
等等!
或许你察觉到了——外祖父悖论怎么解决?
事实上,每一部时间穿越的作品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个悖论。
如果一个人可以穿越到过去杀了自己的祖父,改变了过去,那他也就不会出生,自然也不可能穿越回去,更加不可能杀掉自己的祖父。
虽然这个悖论在这部电影里一样存在,但导演根本就没解决这个问题。
他就当这个悖论不存在,用和电影里角色一样的毫无来由的自信绕过了这个问题。
总之时间线怎么改全看怎么能让剧情更绕,反正跳过来跳过去绕晕了后用一个看似高深的理论一包,观众就会拍着大腿恍然大悟的。
从头到位,导演就没说清楚为什么女主角改变了过去后会被挤到另一条时间线里。
按照逻辑,如果宇宙只有一条时间线,她改变了过去后,过去的自己也随之改变,她一觉醒来根本不可能觉得疑惑。
现在我们就假设有多重时间线吧,她改变了过去,被挤到另一条时间线,那原本这条时间线里的她呢?
就算真的按照片尾她的丈夫暗示的,她和另一条时间线里的自己换了位置,那最后那个小男孩也不可能活着,更不可能最后变成警察和她相见。
只能解释为她又去了一条新的时间线,在这条时间线里,她的生活没有变化,男孩也活了下来。
于是皆大欢喜。
但如果是这样,那分明有无数的时间线,这个故事又有什么意义呢?
无数的时间线里有无数的可能性,皆大欢喜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洞悉了这一点后这个结局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啊。
何况,这样又带了一个更麻烦的一个问题,原本这条时间的她去了哪里?
又被挤了回去?
那这有解释不通丈夫说她之前表现古怪的事情。
(假设这个暗示成立的话)可见,所谓烧脑,不过是为狗血服务而已。
如果改变节奏,加足够多的修饰音,你可能一下子根本听不出来这其实只是一首《小苹果》。
但这并不改变其本质,这些所谓的修饰和结构和核心根本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如果只是单纯地欣赏这种结构的艺术性,也未尝不可。
但前提是结构要足够扎实。
像这样四面漏风只会让人徒生疑惑而已。
最后,让我用《霸王别姬》里的一段对话来结束吧。
程蝶衣:菊仙小姐,你在哪学的戏啊?
菊仙:师弟,我哪学过戏啊。
程蝶衣:没学过?
那就少在这儿撒狗血了!
本文同时发表于我的公众号“沉睡的螺旋”。
欢迎扫码关注阅读更多影评。
比起看不见的客人来讲很一般 反转是很多 但感觉不是很精彩也不严密 女主想要的太多 结尾也有点玄幻?开场抓人 中间逐渐失控 结尾冗长乏味 导演还是想加入太多内容(但又没把控好)想要复杂与标新立异的剧情反而有些弄巧成拙。。。
不怎么高明,逻辑和合理性。和黑洞频率比么,差之千里
以为是《非常嫌疑犯》,结果是《前目的地》,平行时空的梗还不比《Rick And Morty》玩得溜。噱头大过实质,差评。
基本最后整个结构已经崩成碎石了,反向烧脑。
导演还真把自己当上帝了,蝴蝶翅膀还真是想怎么煽就怎么煽…
请回答,198x。中国版翻拍?那是绝无可能了 :-D
空间的设置值得探讨。从最初电视大小的盒子到逼仄黑暗的室内空间,到最后开放式结局的室外,因此营造了悬疑——时空混乱——较完美的开放式结局,从而达到情感的递进效果。也将主人公的感情从小家的内化处理进而联系到与整个时间线的交互关系。今天提问导演我也是问到了空间的设置怎样服务影片,可能时间紧迫,导演只是简单阐述了狭小的空间营造悬疑效果,开阔的空间暗示开放式结局。如果仅仅停留在第二条时间线,那只能是两星,但他的影片特点始终是注重感情,今天他也有提到这一点。本片加上与它很像的《蝴蝶效应》,加上最近重温的《星际穿越》和《爱乐之城》,最大的感触是,眼下的生活并不能像科幻作品一样有能力改变时间线,世界上每个地方有那么多人,却无法参与他们的生活,但在每一条时间线的末端,都祝福他
1.还算不错,蝴蝶效应+黑洞频率+灵魂拼图;2.不喜欢结尾,比前作结尾弱太多;3.不出轨不是西班牙人。
exm,为何9102年了我还得看这种拍脑袋的穿越片,根本就没想过要自圆其说,还谈什么反转,呸哦。女主角人设让人日常恐婚1/1,可怕的不仅在于生孩子就要放弃事业嫁渣男,最后还神他妈秀了一把我生孩子我有理孩子爱情两手抓的骚操作。瞎了。
本片的时空游戏和深情暧昧在三季《暗黑》之后再看,都是小把戏。
狗血的又臭又长!恨不得不停快进!
烧脑的很大一部分耗费在记住名字和分辨面孔,故事还是不错的,恐怖氛围太强
看不见的客人是聪明妈妈为了孩子寻找真相一波悬疑看得人拍案叫绝,海市蜃楼是愚蠢妈妈为了孩子强行改命还能圆满结局看得我无言以对。。。前面还说蝴蝶效应,后面直接推翻了
说实话我对于这类影片蛮宽容的,比起《看不见的客人》这部故事更复杂,但结构并没有跟上,从中段就已经能猜到故事的走向和剧情的包袱,而且中途制造的笑点炸点都很刻意(不过观众也很投入),总体来说我是喜欢上Nick了,觉得很感动,所以才打了四星。
前三分之一悬疑气氛和一点恐怖片的感觉维持得相当好,无论镜头、音效还是剪辑都能牢牢抓住观众。 中间故事展开后,惊悚感少了,悬念一直维持得很好。在之前故事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基础上,导演还能把一两个关键悬念保留到结尾,很见功夫!时空穿越的电影很多。《海市蜃楼》的独特之处在于:影片背景仅限于一个小区,却把几个角色几个家庭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再带上当年冷战结束的背景,小中见大,不局促;本片故事相当绵密细致,三条时间线安排得错落有致,即使你能猜到大概结局,也会想知道主角是如何选择的——女主角面临的双重困境设计合理,比之导演冷静理性的前作《看不见的客人》,更富于情感力量。(这种题材想做到逻辑完全严谨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本片的精巧、完整、细致都让我很赞叹。但导演的野心似乎一直不大,在主题上始终没有开掘的欲望。
女主真是聪明啊既不会失去可爱的女儿又能拥有专一的尼克。
以狗血抓马的手法讲述“平行宇宙”意识穿越故事。缺点与《看不见的客人》如出一辙:反转刻意、故弄玄虚、拙劣浅薄。漏洞、敷衍之处多如牛毛。再加上本身就很扯的神棍设定,以至于好几次忍不住笑出声。正如导演所讲,电影的一切都是围绕那个孩子。如果没有孩子,女主大可不必如此折腾。要死就早点去死,要爱就早早表露身份。女主平行宇宙的意识去哪儿了呢?一星半
剧情真够狗血的,最重要的梗一开始就能猜到,优点大概是故事讲的不错吧。估计后面评分还会跌,同场看的年轻人都在吐槽这片子哪有烧脑
与前一部相比加入科幻元素,能把这事儿讲明白的,不多
如果结尾中,Vera发现箱子中的尸体,是两具,其中有一个是Nico。。。,Vera面临的境遇该多艰难,拷问得多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