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前,大马(王景春 饰)在涉黑人物幺鸡引诱参与赌博,输掉了工厂家产和老婆,大马打残了老婆和幺鸡。
震时,监狱服刑的大马在骗保外就医时遭遇特大地震,大马和押送警察小李一起救助病人,不幸房屋坍塌,小李牺牲前希望大马能自己回监狱,争取宽大。
震后,大马得知妻子遇难,8岁儿子失 踪,他希望安顿 儿子后再监狱。
牺牲警察小李的父亲警察老李开始追踪大马,想争取大马自动归案。
宋姐(王柠 饰)患乳腺癌后,深信2012年地球毁灭的玛雅人预言,她在收养了地震后的孤儿,并为孩子起名挪亚(韩梓轩 饰)。
在老李(李心敏 饰)的帮助下大马找到了儿子,但挪亚不认父亲,宋姐也不让大马带走孩子。
在争夺和追寻孩子的过程中大马和宋姐擦出爱情火花,挪亚换上地震后遗症,为满足挪亚的愿望,大马筹钱开始为挪亚造一个可以抵抗灾难的“挪亚方舟”。
这时幺鸡(沈伐 饰)出现让大马为他运送文物走私文物,他..
微笑,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太简单也太平常,我们生活的城市里都在宣扬“给人以微笑,微笑对人”。
微笑是有力量的是有生命力的,你可以会质疑,汶川地震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们没有被灾难所击倒,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样的微笑就有力量;当一个癌症患者在试图放弃生命的时候,众人给他(她)以微笑,他(她)可能就会就会勇敢的活下去,这样的微笑是有生命力的。
电影《笑过2012》,片名中的一个“笑过”,就会让观众以为到影院是找乐的,可看过之后大家可能会笑不出了,这种笑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坚定更是一种深处的反思。
地震给人们造成的物质伤害是有形的可以量化的,但是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无形的也是无可估量的。
该片就是通过演绎小人物的故事进而诠释大道理,从而当下倍感压力的年轻人有一定疏导作用,这可能是电影本身的要表达的主旨。
影片中两条叙事线索既分明有交错,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戏中的父子情,演员王景春在电影中饰演一位想要得到救赎的父亲,为了给地震中留下心理创伤的儿子治病,决定为儿子造一艘“诺亚一号”,这段父子情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其实这段父子情是很难诠释的,因为这对父子饱含了太多情感,有怨恨,有不理解,有敌对,关系太复杂。
孩子甚至把父亲当成是害死母亲的凶手,为了解除孩子对自己的怨恨,也为了给孩子治病,答应为诺亚建造一艘“诺亚一号”,在建造的过程中父子之间关系才逐渐缓和。
另一条线就是绝症女人的真爱,影片中的“父亲”找儿子结识了患乳腺癌的台球厅老板宋姐,她深信2012年地球毁灭的玛雅人预言,对生活持无所谓的悲观态度,靠经营一个小台球馆赚钱度日,一边还在进行慈善工作。
两人初识就发生肉体关系,彼此并不真正在乎对方,但最终却因对“儿子”共同的爱产生心灵共振。
女主角因身患绝症也自暴自弃,最终因真爱而振作精神勇敢的面对疾病和生活,这是一个心灵重建的过程,这条叙事线索让人勇敢相信爱,面对困难只有面对才有出路。
再说说这部片子的制作,它是一部由年轻影视公司投资,年轻导演执导、制作班底与演员都非常年轻的团队完成,这部影片没有熟知的明星难以直接吸引观众,这是不争的现实。
然而,制作方有勇气直面这种现实,影片质量的好坏让观众产生口碑传递,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为电影营销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营销模式。
这部影片在堪称豪华的贺岁档期微笑上映,这本身在传递一种力量,在大片林立的贺岁风云中,它以微笑姿态示人,我们不要视觉的冲击和历史的积淀,我们要重建你的心灵。
今天看完电影《笑过2012》感触很深,很惊讶!
绵阳人能够拍出这么好的一部电影。
虽然电影没有冯小刚,张毅谋大导演拍的华丽的大场面,但本片却以简单质朴的画面传递着一种人性真善美!一种对承诺的信守!
一种父爱的伟大!
同时也把绵阳这座城市拍得非常美。
把绵阳人拍得坚强,质朴,乐观!
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在这样一个档期看这样一部电影,感觉是被忽悠了……因为这个电影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喜剧。
我边上的女生哭了大概有七八回。
而且电影拍的也很用心,是国产电影里少数让人感觉有镜头感的电影。
不过了解到这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又感觉到一些镜头还是不够流畅,比如台球桌和打斗部分,都会感觉多那么一两个镜头。
不过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放马后炮啊……但电影剧情也比较丰满和感人,有很多地方能抓住人心,当最后逃犯跳进水中看到潜艇里的儿子用“爸爸”的口型呼唤自己。
在水里他已经憋气很久了却实在忍不住的咧嘴微笑,非常的震撼。
是的,我边上的女生又哽咽了……不过影片依然在节奏感上有些瑕疵,故事的感动点有两条线索,男与女,父亲与儿子。
但是问题也出在了这两条线索上,逃犯与女人纠缠的戏份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父子之情。
同时让人有这样一种感觉,警察老李对儿子的情在戏中是可有可无的。
老李到底是信任了逃犯?
还是因为儿子的信任愿意完成儿子的遗愿?
这些想法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让人感觉这是过多的故事。
诺亚的方舟潜艇反而被削弱了。
个人认为如果把男女的情份的情节适当减少(实际上把警察老李为逃犯拆线的情节放在前面,观众反而会更加为宋姐的死而惋惜!
放在后面讲没有达到震撼效果而且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诺亚的危险处境和与噩梦抗争的坚定意志。
)增加诺亚关于方舟梦想的比重,可以FLash动画体现(而不是马路上喷绘)于是会成为一个更加跟少年梦想贴近的电影,而不是像现在这么现实。
改换一个父与子主题的名字,我认为是一个完美的父子故事。
可姘美很多讲述父子感情的美国大片。
换一个儿童节父亲节的档期,走温情路线的团体观影模式。
相信定会比现在更成功!
拥挤乡村有教堂讲道,跟《离婚大战》中脚气鞋垫的忽悠(气功传奇故事忽悠)类似,不过一个是养猪,一个是趁大潮起大早赶集闪烁七彩灯光的玩具剑。
停在村中间的ktv小货车,1次1块,唱到90分不收钱,唱到100分奖励5块。
电影挺接地气而且也有一番自己的表达的。
震后男主得知儿子失踪,跟随男主保外就医的警察在地震中遇难,他就踏上找寻儿子的路途。
找到在台球店中,与女主作为台球店老板娘有点纠葛。
在之后这三口子有过温馨,也有过反抗,最终女主为了男主与他儿子,和反派同归于尽,男主服刑出来与儿子团聚。
(男主入狱是因为伤了原来给他戴绿帽的妻子)镜头语言凌乱而且烟火气,但在这些无论是误会也好,父亲被儿子瞧不起也好,日子还得过,没有世界末日2012,哈哈笑一场(也是给震后重建的灾民,无论是心里创伤舒修复还是人民文化事业加强),来年继续过。
结尾的麻将健身操有点逗,真国粹传外。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
最近特别忙,忙着写作业,忙着考试,忙得无所适从。
突然想起,这2013年,也在我们的忙碌奔波中,渐渐远去。
想起一部几个月前在CCTV-6放映的影片,名字叫《笑过2012》。
去年,还在大连大学时,我在华臣影城大连开发区安盛购物广场店看到了这个名字。
看了这个名字,第一感觉——这会不会是又一部借“末日”造势的“低俗喜剧电影”?
等到在电视上看完了全片,才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心灵和梦想的“小人物”史诗。
影片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2012年,而是2008年。
那一年,是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年。
在灾后重建的路上,中年男子大马开着一辆房车,半路上碰上了一位不速之客——老李,二人结伴而行,驶向了一座同样遭受地震蹂躏而临时搭建的小镇。
在那里,孩子们在教堂里聆听上帝的呼唤,抚慰内心的创伤;在那里,人们麻木而坚定地走着,时不时发生几次肢体上的冲突;在那里,有一个叫“诺亚”的小男孩,个头不高,但很会打台球,每次和别人对垒,从来没输过。
这个小男孩,就是大马来此地的目的,而身边的老李,绝非一个穿着“愤怒的小鸟”休闲装的老头子那么简单......回想起来,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影视剧,也是不少了。
无论是《震撼世界的七日》、《前方后方》还是《倾城》,在试图还原地震发生的惊心动魄、生动展现灾区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也开始探讨在灾难面前,每个亲历者和旁观者,在人性中的表现和抉择。
《笑过2012》则将这一探讨再度深化——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
他们既经历过那生离死别的痛苦,又在灾难的夹缝中顽强生存。
然而,面对命运的捉弄以及情感、正义和人性的矛盾,有的人做错了事,却在迷途中受正义的牵引,回归正途;有的人放浪形骸,隐没于灯红酒绿之中,也仍保留着对未来和美好最纯真的向往;有的人可能有些固执,却能够在关键时刻抛弃一切大是大非的争论、“相逢一笑泯恩仇”,实现人性的信任,实现力挽狂澜;还有的人,一生坏事做尽,总想怎么算计别人,为的往往只是“咽不下的这口气”,却在害别人也在害自己的疯狂中,将自己渐渐推向末日的毁灭......纵观整部影片,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冷漠和绝望,随处可见。
教堂里孩子们面对神父时虔诚的表情、诺亚的“幽闭恐惧症”、老李看NBA时的内流满面,以及老李在路边求搭车举着100元钱都无人理、几句话不合都可以打一场架......然而,一切的绝望却在大马到来的时刻打破。
他是个犯过错的人,但他不会因为犯过错而绝望。
因为那里有他魂牵梦萦的人,那里残存的梦想,也要靠他来实现。
的确,大马暴躁和不冷静,是他入狱、家庭破碎甚至接下来一系列悲剧的重要原因:如果大马没有因为妻子的出轨而失去理智,他就不会入狱,妻子和老李的儿子也许就不会死,诺亚也不会成为一个“小混混”。
但谁也不能否认,大马始终不是坏人——汶川地震并没有让他忘记责任或选择堕落,而是激发了他重新寻找希望、创造奇迹的信心;为了孩子,他可以不择手段、冲锋陷阵,更可以放弃一切,来弥补对孩子和家庭的愧疚;他内心承受的痛苦,绝对不比其他角色少,但他从来不会因为痛苦、困难而选择奔溃、放弃。
因为他知道,还有比汶川地震还要大的困难吗?
他相信,自己守得住正义的天平,自己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原谅,自己一定全力以赴,拼了!
而对于宋姐而言,给观众的第一印象绝对是“骚货”——半老徐娘的装扮,极富性感与挑衅的动作和神情,一副大姐大的口吻,在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既能融为一体,又显得格格不入。
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渐渐发现,宋姐的玩世不恭只是浮世绘的众生相。
在她的内心深处,同样埋藏着生离死别的巨大痛苦、如火一样的热心肠、对美好和重生的执着向往,还有一片始终没有被烟花、浮躁和绝望侵蚀的心灵净土。
而这一切,都因大马和老李的到来得以唤醒、复苏,并且知道,她和大马并没有因为命运而选择堕落,却因为诺亚而共同看到了美好的希望曙光。
她不再阻拦大马,而是与他重新出发:她与大马产生了倾爱的情愫,她心甘情愿地和大马、诺亚一起擦玻璃,她拿出自己的救命钱交给大马造“诺亚方舟”——不是因为“2012马上就要来了”,而是她也想让诺亚的梦想成真。
这个梦想,不仅是诺亚的,也属于她和大马,属于所有在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和朋友们。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幺鸡欲按下炸弹按钮的“千钧一发”,她奋不顾身地与幺鸡同归于尽。
当老李合上她的眼睛的一刻,她解脱了,她也是最美的。
但与大马、宋姐相比,作为老警察的老李,则始终想以正面、铁面的形象出现。
然而,当他游走于大马和宋姐之间,当他认识了这位叫诺亚的孩子,再联想到自己的儿子因大马而在地震中牺牲,他的脑海中一直进行着法理与情理的斗争、人性与正义的丈量。
然而,在他与大马的相处和周旋中,看到了大马的本性并不坏,知道他同样的苦衷和不容易。
“不抓他吧,我儿子亏了;抓他吧,他儿子亏了。
哦。
”事实上,当老李选择为大马解开手铐、拆除炸弹的时刻,他已经选择原谅了大马,他已经和大马融为一体,他知道恩仇的计较,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自己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他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诺亚也将这样失去!
曾经在宋姐面前表示不信“世界末日”的老李,虽然付出了降级的代价,但他心里清楚,唯有信任,才算是对死去的儿子最大的安慰;唯有原谅,才能消除仇恨、赢得信任、战胜邪恶;唯有宽恕,我们才会看到正义的伸张、梦想的实现,还有久违的美好。
在影片中,原谅、宽恕与实现梦想,其实是一个意思。
这里的集中体现,就是影片中无处不在的,特别是诺亚在影片中声嘶力竭地演唱的那首歌。
“敞开的门没人能关,因为你每天在天上垂看;你看有谁正在背负,背负这个罪恶重担。
为释放人心回你身边,你的爱充满每个角落;让失散灵魂在这里,在这里靠岸......天上的光洒在地上,地上的人走在天上;你的悲伤在我心里,永远不会把我抛弃......”这首根据基督教乐改编的歌曲,体现着诺亚对美好的渴望和宽恕意识的萌芽。
从那一刻起,诺亚不再想拼命逃离大马,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开始意识到原谅和宽恕,就是实现梦想、战胜阴影的开始。
当看着NBA的湖人队泪流满面、看着天空脑子一片空白;当在废墟前打着篮球,眼前只是一片迷茫;当悲伤如潮水一样袭来、“末日”如约而至,我们不仅要容纳自己的痛苦,也要容纳别人的痛苦,哪怕自己的痛苦正是别人造成的。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你的痛苦就是我的,你的悲伤就是我的悲伤。
这,就是宽恕的过程——不代表我们丧失了正义和价值的标准,而是这一切,都出自我们对灾难的感同身受。
简单说说演员。
扮演大马的王景春,很多人对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杨幂、刘恺威、周秀娜等主演的《HOLD住爱》中扮演“大反派”豹哥(包三木)。
小眼睛、狡黠的笑容、一副狐狸的模样,使他扮演的角色多是邪恶兼猥琐的小人物,即使是主角、正面人物,也似乎充盈着不少在性格上的缺点和弱点。
也正因为“小人物专业户”,他凭借《警察日记》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东京电影节影帝殊荣,算是“多年的抹布女”看到了“春天”;还有扮演老警察的李心敏,这个在《法官老张轶事——审牛记》和《十八个手印》,甚至在《咱们结婚吧》有出色表演的老演员,虽然堪称“年事已高”,却总能把老头特有的倔劲演绎得特别生动。
尤其是在《笑过2012》中与王景春飙车的戏份,看得出老爷子确实是拼了。
那一刻,他是真正的老李。
影片的成功,人物角色的塑造固然功不可没,在影片的拍摄上颇有神来之笔。
色调的把握、影片基调的变化和矛盾激化时艺术化的处理,都为影片加分不少。
影片没有刻意突出地震的发生这一事实,而是让观众通过故事情节的开展和对环境弥漫的情绪氛围,去感受影片传递的感情与主题;通过时空变换、拼接去设置悬念,使影片故事更引人入胜,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影片没有回避任何冲突,却处处体现着导演在冲突中找到一条途径——一条可以让人性忘记仇恨,携手向前,爆发逆袭的途径。
有人说,《笑过2012》有点像《钢的琴》。
的确,那凝聚着爱与梦想的“诺亚方舟”,真的像“钢的琴”那样,虽不起眼,却始终绽放着最耀眼、最灿烂、最闪亮的光芒,即包含而又超越着一切亲情、爱情、友情的人性的光芒。
然而,与《钢的琴》所处的时代不同,《笑过2012》放在了经历过重大灾难和痛苦后的时刻,幸存的人为遇难者而悲伤,活着的人为命运的悲惨而流泪,更可怕的是心灵的麻木与荒芜,正在悄悄地在四处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为心中的美好、不屈的信念和永恒的梦想而顽强拼搏着、努力着。
他们不是完人,更不可能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家国春秋大梦,他们只知道,我们不会彼此抛弃,我们永远为了梦想和未来,永远在一起。
《笑过2012》,终归不是一部喜剧。
影片结尾大马的笑,是多么凄凉和幸福。
世界末日,终究没有到来。
可大马看见了,“世界末日”的反面,正是来自遥远的天上的光,通过款款降落的雪花,照亮前方的阴影,照进每个人的心里。
在我心里,不只是你的悲伤。
还有你我的,永远不抛弃。
个人觉得影片不错,喜欢!但似乎影片宣传力度不够,看后很感动,男主演的表情很生动,小故事却让我们回想到地震的那一刻,失去了太多的亲人无数的伤痛仍未消逝而更加珍惜身边的所活着的人....值得一看
岁月到了年末,终于看到一部好电影<笑过2012>.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笑过2012都是那么的充满暖暖的情谊情意.配合震撼的音效,影片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追逐戏贯穿全片,直到剧终才看出原来所有的追逐都是因为情感,音乐在影片里起到了至关的重要,教堂的圣乐衬托纯美的感情,让影片充满无限的暖意.真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好电影.视觉听觉都好享受.
今天看完电影《笑过2012》感触很深,很惊讶!
绵阳人能够拍出这么好的一部电影。
虽然电影没有冯小刚,张毅谋大导演拍的华丽的大场面,但本片却以简单质朴的画面传递着一种人性真善美!一种对承诺的信守!
一种父爱的伟大!
同时也把绵阳这座城市拍得非常美。
把绵阳人拍得坚强,质朴,乐观!
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
因为是贺岁大片,今天首映就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看片名真心感觉不好看,但是看完后,我彻底被征服、被感动了,热荐!
个人认为比《1942》还好看
看着2012年12月21马上就要来了,在电影院刚好看见《笑过2012》,看名字,没报多大希望会是好片,心一狠,为了末日买了这票,丫的,差点被这名字给骗了,眼睛都湿了好几次,人物是普通,但是情感却是那么的真挚。看了这个,才发现,末日算什么,预言算什么!珍惜眼下的一切吧!
很黄很暴力
《笑过2012》将最平凡但却最真挚的情感带给了我!值得一看……
挺好看的~
电影是好电影,小成本制作,后期配音差了点
内容很丰富啊,超出预想的一部片子,国产的
有温馨,有欢笑,有眼泪,有悲伤,也有纠结……
笑过2012 ……
今天在太平洋参加这部电影的首映,听名字看海报觉得会是一部烂片,《爸爸的爱》那种的烂片!!!!但是看了之后真心觉得是一部挺好的片,至少拍得很有诚意,不浮夸,难得觉得可以推荐去看看的片儿。虽然我这样说有响应出品人号召之嫌。这部剧是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也或许是本身期望值太低的原因)
太虚假
虽然想说片名起的不好,但是却不得不说笑过2012确实是主创们的心意,这么诚心的制作,给5分是鼓励。正常评分3星半吧。
20121214. 故事小而真实,但终究少些大气。
典型的导演有问题不关编剧事儿!超出预期的好,给高分鼓励下!为什么我对这样的小成本影片这么招我爱,因为他的情感贴近于你我,它敢讲最残忍的故事。。
不错
一个导演要想拍好电影只需要一个字,爱!国产电影加一星!鄙视豆瘤(豆瓣文艺流氓)!!!
这女的到底是啥人啊,信基督,又卖身,说是痞子吧,还有那么爱心,下场还挺凄惨。爱看NBA的老公安,敬业。
打发时间,男女主都很个性
冲着诺亚的名字和演技也要给5分
人性本善,爱子之心更是可窥可叹。两对父子的情谊,一对男女间生发出的微妙感情,诺亚的表演也可圈可点。背景声音极具震撼力,几欲赶超国际大片。音乐很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制作团队也付出了很多,首映会上主持人与制片人卿丹平先生多次提到自己的导演和演员是最有诚意的导演和演员。总体来说很不错。
虽然是我偏爱的那种小成本片儿,但还是太变扭了,碎片化的剧情,过度煽情(意图太明显),还有这个女导演的癖好真是无法理解,好像偏爱爷父子的一串男性情感…因为是国产的,所以加1颗星的感情分吧…如果跟戴德利的loud&amp;close比真的是…最爱片段:三人一起擦玻璃(流畅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