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个影评!
觉得是近几年看过最好看的动画片了,好久没有在看动画的时候笑得这么开心了。
说一下最喜欢的几个点。
片子的最开头,盖和小伊相遇后,画风从饱满的Disney画风变成了简笔画,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描述了相爱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型图案,大概就是恋爱的粉红泡泡吧。
两个人的Hey,hey完完全全反映了热恋情侣的特点啊哈哈,反正热恋就是要给周边的人糖吃。
从野外来到农场后,最开始进入农场整整一个迷幻风,高强度的饱满的画面,处处都是食物,给人满满的幸福感, 霍普和菲尔出场方式也很酷,从盾牌一部分变成了望远镜这个巧思真的是让人意想不到。
当然整个树屋里面意想不到的小巧思太多了,一定是我思维不够活跃。
住进树屋之后霍普和菲尔带着盖穿上鞋子,然后带上晓晓,从两个人的拖鞋变成三个人然后变成四个人,这个画面也是逐渐气势的增加,让我印象颇深,不得不说,盖换了衣服和发型之后我就不认识了啊。
晓晓和小伊见面之后的情节我也是没有想到,本以为是无趣的情敌打架,没想到是小姐妹们的party!
两个小女生相见恨晚的感觉,甚至自我吐槽声调变高这点哈哈,怀疑编剧在嘲讽什么。
小伊后来带着晓晓去了墙外,那一颗颗树变成蜻蜓飞起来的时候我的天呐,再次震惊于世界的构建,本来应该是个十分危险的世界,却被描绘的如此让人沉迷。
与晓晓和小伊在墙外happy的同时,爸爸们在桑拿房蒸桑拿顺便菲尔用智商碾压咕噜,而另一边在农场里妈妈们则是ugga看透了霍普的小把戏。
ugga简直在全剧里是全能担当,又动脑又出力。
晚上的夜宴是高潮前的铺垫,吵架的时候吵架对象和矛盾点变来变去像极了现实生活。
夜宴的最后终于引出了全文的大boss!
接下来就是全篇的高潮了!
一幕都不能错过!
点了不同技能树的猴子们、铁掌猴强悍的交流方式、奶奶的假发、奶奶的霹雳狂花、狼蛛的狼和蛛、霍普的头发、霹雳狂花的组建、出场以及打怪再以及打完怪之后的❤型石头!
每一幕都戳到了,都可以截图保存。
故事的最后当然是大家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当然结尾也是幽默万分。
点题来说一下为什么是力量和少女呢,这两个词在我这里都是用来形容小伊或者说是以小伊为代表的女性,包括ugga和奶奶。
在战斗的时候,绝对的力量输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足够的细腻和少女,试问哪个成年人不想同时拥有这两者呢。
我相信这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但我也相信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女性角色设计的出彩点十分的亮眼,摆脱了现实生活的束缚性的印象,让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部电影可是真的“大女主”呀。
当然,看的开心是最重要的!
皮克斯就是这么厉害!
二星半。
明显看出是想相较上一部有所改变,上一部揭示了穴居人的缺点,这一部就开始狠骂文明人,讽刺了很多当代社会现象,但想表达的内容又过于杂乱,导致整部片显得就像一部穿插着狗血爱情桥段和小部分喜剧桥段的说教片。
本片剧情和人物刻画明显更偏向女性,非常突出女性角色的优势,尤其是“雷霆狂花”(她们登场那一段是真燃)。
很多女性角色在本片中都有了进步,其中最突出的是姥姥,补充了她曾是女性部落首领的设定,让她不再是一个制造笑料的角色。
乌嘎也从一个单纯关心家人的女人变成了一名能承担家庭责任,顶天立地的母亲。
而且可能是由于本片的“家庭”主题,本作更强调于Grug家族的团结,使每个角色都不再是其他人的陪衬,而是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然而与此同时,本片对男性角色的刻画明显不够优秀,甚至称得上愚蠢,尤其是在上一部中立起了一个负责任的父亲形象,刻画最好的Grug在这一部直接变成了脆弱易骗的蠢男子,他和Guy的和解也没说清楚,他怎么就同意Guy和Eep去组建自己的家了?
文明人家族所干的一切坏事全都推到父亲菲尔身上,而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角色却又洗白得非常突然,能干出这么多坏事的人被人骂一句坏爸爸就洗白了?
Guy在这一部里的后宫也让人恶心,完全摧毁了他在上一部里立下的敢于冒险的好人设,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渣男兼笑点制造者。
剧情方面,本片前期有很多伏笔在后期得到照应,不过与上一部的联系就不太明显,可能是拍摄上一部时就没考虑过拍续集的原因。
而且我总觉得本片相较上一部缺少强烈的戏剧冲击,就像上一部Grug画自己一家的壁画那一段一样。
动画制作相较上一部有明显进步,但毕竟是时隔七年的续作,一点进步都没有多少说不过去。
最后聊一下本片的主旨。
其实正如开头所说,本片除了延续上一部的“家庭”主旨外,在其它地方想传达的主题太乱,一会儿批判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一会儿是环保主题,一会儿讽刺种族歧视,一会儿又开始讲孩子分家,各种各样杂乱的主题强行被塞进90分钟长的电影里,导致电影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没讲清楚。
上一部全片总共贯彻两个主题:“家庭”和“探索发现”,这两个主题在剧情发展同时同步体现,完全为剧情的推动和人物的刻画服务,表现得非常优秀;这一部倒好,变成了剧情和人物刻画完全为主旨服务,还不是一个主旨,而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主旨,这就导致剧情的产生不再是因为“剧情应该这样发展”,而变成了“这样发展可以更好突出主旨”,就像电影刚立项时是先把主旨定好,再根据主旨来玩连连看游戏,用剧情把主旨串联起来,最后除了从上一部起贯彻始终的“家庭”外,没有一个主旨可以连接起全片,而且就连“家庭”主题表现得也没有上一部优秀,没有像上一部Grug画家人和帮助家人脱险那么精彩而令人感动的场面。
在我看来,一个电影不求它有多么引人深思,如果连个故事都讲不好,是很可怕的。
自然,本片在动画上的视觉冲击力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一点问题,但这不代表这个问题就不严重。
总结:必须承认,主创团队尝试对上一部基础上进行大改,不吃老本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但也必须承认这一改变并不成功,这是应该受到观众批判的。
当然了,本片诞生于疫情期间,确实给许多深陷疫情泥潭的人们带来了快乐,这是本片最大的意义所在,但这不代表它就值得7.7分(至于刚开分时的8.多分就更离谱了),也不代表它是一部优秀的续作,更不代表它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
《疯狂原始人》第一部无疑是佳作,甚至是催人泪下,动人心扉的。
套话谁都会说,但能讲好一个故事,能把一个略鸡汤的生活态度上升到哲学层面,是非常不容易的。
《疯狂原始人1》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穴居人一家食不果腹,条件艰难,对未来充满恐惧。
但在遇到了文明人盖之后,通过用脑,用火,用小发明,战胜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战胜了恐惧,把敢打敢拼敢于冒险进取的人生哲学发扬光大。
希望,是这部电影的核心词汇。
首先有了希望,其次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三敢于冒险,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畏畏缩缩的人生,不是活着,只是没死而已。
这句经典台词,也是对电影内核的揭露。
而它确实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把希望的种子送进了观众的内心。
但是,有的作品是浮于表面的,就像毒鸡汤。
有些作品却是深入骨髓的。
《疯狂原始人1》为什么成功?
它是和成功学,互联网财富密码一样,无脑的灌输鸡汤,喊口号,给人虚假的不切实际的希望吗?
为什么作为一部动画片,可以让那么多成年观众感动到流泪,丝毫不觉得幼稚?
为什么那么多夸张的设定,明明知道是假的,却还是觉得它是好故事?
因为好故事是讲技巧的。
《疯狂原始人1》对环境的恶劣,对生存的艰难,险阻,是有深入刻画的。
巧妙而且深入,有趣同时残酷。
与此同时,女主角对阳光的渴望,对改变,对冒险,对充满希望的明天那种向往,那种带有理想主义突破现实的心理,也是层层铺垫,合情合理,与观众有共鸣的。
理想主义不是空想主义,理想主义也要脚踏实地。
虽然男女主角一心要去到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乐园,但实际上他们一路冒险,克服困难,濒临死亡,生离死别等等一样没落下。
其他家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变,一直到最后最顽固的爸爸,也完成了转变——无论是态度上,还是智力上。
梦想,理想,冒险,热情,拼命,努力,学习动脑,亲情,爱情,这些元素都有了落脚点。
由此,才诞生一个有说服力,值得推敲,值得回味的故事,才有那么多观众愿意把高分,把眼泪都交出来。
西游记好看,在于步行完成了九九八十一难,如果一个筋斗云取了经,直接原地飞升,普度众生,还有啥意思?
ok,我们再来聊聊《疯狂原始人2》,因为第一部太好看,所以看第二部的人绝不是少数,这才上映第一个周末,豆瓣看过的人数已经直逼3万了。
然而,《疯2》和第一部差远了。
别误会,它依然是及格的,甚至可以打到7分以上,出彩的地方也不少。
如今豆瓣8.2的评分,一部分是情怀,一部分也是因为它依然是有质量的作品。
然而,第一部九分神作,第二部只能靠着情怀勉强到8分,是不是落差也要存在呢?
第二部优点很多,比如对文明人和穴居人的矛盾刻画,对中产阶级的讽刺,爱情,女权,墙,还有基情等等。
和第一部一样,元素也有很多。
然后创意,动画,画面,娱乐,包袱段子,都是上乘。
如之前所说,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但也就止步于此了。
每一个元素,都是虚浮的。
每一个主题,都没有完整的刻画。
每一个困难,都是纸老虎。
当困难不再是困难,主题就成了空洞的口号。
这不是批判,这是艺术创作的原则。
评论很多人说,支线太多,看似很满,但总觉得不是第一部那个味了。
什么意思?
说白了,要讲的很多,一个都没讲好,全是形式主义。
需要什么东西,就填充一些什么东西进去。
艺术创作,变成了加法远算。
所以表面上看,还不错。
但总觉得不像第一部那样触及灵魂。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看电影其实就像爱情。
好的爱情总让人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而《疯狂原始人2》,就像是相亲对象。
房子有,车子有,颜值有,趣味有。
收入高,有礼貌,讲女权,搞团结,总之一个好对象应该有的标准,他都有。
但是,刻骨铭心吗?
触及灵魂吗?
为什么第一部能让人看的热泪盈眶,对待人生的态度有哲学的高度,但第二部就不能?
因为不是真爱。
当然,也许是我过分要求了。
真爱哪里天天有?
相亲遇到个差不多的就得了——这也是多数人面对的现实选择。
从本片能够看出梦工厂在制作动画方面越来越成熟,也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在诸多动物的表情动作处理上更显现出制作工艺的精良。
同时也继承了前一部诙谐与幽默,其故事情节也是对上一部的延续。
本片在前一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不少全新的人物,每一个角色都被塑造地非常鲜明,由此让整个故事更加饱满。
同时着重突出了亲情,加上固有的爱情与友情,使得所有角色之间的关系愈加融洽与温馨。
除此之外本片没有刻意强调原始人与文明人之间的各种差异,而是表达两者能够互帮互助,和谐共生,融为一体。
这一立意是许多观众们更乐意看到的。
《疯狂的原始人2》真是教科书级别的阖家欢电影,它把不同年龄层的审美进行了平面化的分层,再融合到一起,从而达到老少咸宜的效果。
真的展示了剧本行业的工业实力,值得国内学习借鉴。
阖家欢难就难在跨年龄层的众口难调。
低龄化剧情小孩看得高兴,大人如坐针毡,比如《熊出没》;而成人化的剧情又往往吓哭小孩子,就像《西游降魔篇》、《美人鱼》。
《疯狂的原始人2》明显有多重的审美层次:给小孩子:猫和老鼠式的滑稽表演,萌物,惊艳的场景(比如蝴蝶拟态的森林)给青少年:酷儿文化与中二病,Daddy issue (过度被保护/美国式城乡文化冲突)给青壮年:Meme 大爆炸,拼命地玩梗给中老年:复古审美(八十年代风)+ 男女矛盾(恋爱、夫妻) + 儿童烦恼给严肃的影评人:多元文化包容 + girls power而妙就妙在它把一部电影不同的领域分配给不同的审美:文本风格:偏儿童,滑稽表演为主人物设定:给青少年,以酷儿文化为主戏剧冲突:青少年的叛逆,中年人的焦虑剧情线索:给中老年,从高墙出现开始,剧情的线索就无限向《金刚》靠近主题升华:给影评人,女权+移民+多元文化包容导致各种审美没有直接的冲突,实现了高度的融合,才让观众特别满意。
每个年龄层的人都不必 get 到其他层的快乐,只需要 get 到自己的亮点就足够满意了。
举两个典型例子:一、两家女儿骑剑齿虎出墙探险一幕:给小孩:儿童奇幻,比如蝴蝶拟态的树林,在猫来时一片片飞走给青少年:女孩式友情,对酷儿文化的推崇(看到每一个伤疤都哇哦)给中年:充分表现了中年人酷爱好车的激动,实现了野兽对跑车的反向比喻(通常把跑车比喻成野兽)给严肃的影评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碰撞哦,自由和主体意识萌芽哦!
二、雷霆狂花给小孩:不明觉厉的夸张表演给青少年:酷得不要不要的给中老年:复古的配乐、出场介绍、朋克风、暴走族、废土风给严肃的影评人:女权!
就问你怕不怕电影的这个女权主题,这几年已经成了好莱坞的显学了。
《超人总动员2》、《无敌破坏王2》、《疯狂动物城》、《惊奇队长》、《神奇女侠》、《冰雪奇缘2》……都有充满自信、独立的女性主角拯救男人或打败男人的反传统桥段。
作为左青我对此当然是非常支持的,毕竟 The Teacher 就讲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嘛,中国男人尤其是工业区的男人,早就习惯“怕老婆”的文化了,这叫尊敬懂吗?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电影里层出不穷的玩梗。
贯穿始终的是金刚梗,从穴居人家庭看到高墙的那一幕起,我满脑子就是即将出现的“金刚”了。
当然最爆笑的是那段猴子梗,原来铁拳猴不仅是铁拳猴,还有铁头猴(脑子里响起了“少林功夫好”),铁尾巴猴,铁布衫猴,最搞笑的是还有一闪而过的铁蛋猴(疯狂打另一只猴的蛋蛋,但屏幕只给了双腿,估计这个梗是不会污染小朋友的),真是太污了。
最污的当然是 Banana 兄弟梗了,我当场就想刷个 “你不对劲”的表情包
我笑的最大声的还是那些影迷梗了,最经典的当然是致敬指环王的梗,“趾”环王——这里就不剧透了。
导演玩梗玩上瘾,最后还让鸟撞到了第四堵墙。
这些梗,小孩和老人恐怕不能 Get 到,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快乐。
因为《疯狂的原始人2》审美和喜剧元素是分层表达,同步推进的。
这种创作方法非常值得国内的动画从业者借鉴。
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电影可以跨年龄,但某一个层面上的审美和逻辑要始终保持一致,也要符合该层次主要观众的预期。
难怪国产动画时时深陷众口难调的困境。
动画电影很容易成为跨年龄层的作品,每个年龄层都按自己的审美提出要求。
以我中年人的心态来看,《姜子牙》主题挺成人化的,但戏剧冲突很幼稚。
《哪吒:魔童降世》角色始终巨婴心态,缺乏成长。
《大鱼海棠》则纯属不带脑子的中二病。
剧中出场的角色明明上有老下有小,但都按小孩子的逻辑行事……可电影又不甘愿低龄化,硬要把小孩思维套用到宏大逻辑中,自然让主题或戏剧冲突崩得不成样子。
最让人反感的是前半部分强行荒诞搞笑,后半部分强行死角色煽情,到最后强行崇高升华主题。
逻辑跟过山车似的。
好电影是不同线索的切换,坏电影是同一线索的断裂拼接。
我觉得他们从剧本工业的角度,都应该好好学学《疯狂原始人2》。
角色言行举止可以幼稚一点,人设可以中二一点,但戏剧冲突要符合当代人的生活,剧情逻辑要符合成年人的审美,而故事主题要符合主流价值观。
这样才能换来口碑,也恰恰是市场需要的。
太太太太过瘾了!
我真的好喜欢这部电影,结束的时候好舍不得😢不知道会不会出第三部,但是第二部真的😭拍的好好啊,很多观念贯彻在里面,传达的不只是咕噜家族的冒险,有很多让我感动又喜欢的部分:小伊和晓晓之间女孩子的美好的友谊而不是很多电影有意无意表达出来的雌竞,还有盖和小伊表明心意后因为原始和文明观念碰撞产生的矛盾(这点真的很难得,毕竟小说都不敢写婚后日常),盖也明白了明天不只是一个新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心爱的人,这一点真的和第一部衔接的好好啊,并不是从头在说一个故事而是把咕噜家族刻画的生东西又鲜活。
还有最最最喜欢的雷霆狂花,一直都知道外婆很酷,但是没想到还有八块腹肌呢哈哈哈哈,如果有第三部关于外婆的故事我觉得刻画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咕噜家族听过无数次外婆老掉牙的故事,但是影片中还是没有表达完整,我真的十分好奇第一部中外婆说的初恋故事,还有年轻时期的雷霆狂花,女孩子就是最棒的!
总的来说,情节完整了很多,讲故事的能力也强了很多,还有隐隐约约的母系社会的影子和疯狂原始人照应的也特别好,总之我觉得我比第一部还喜欢,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的的一部片子!
推荐大家都去看!
比第一部差很多,意思表达的太刻意,很多台词感觉说出来一点也不自然。
疯狂原始人遇到文明人,还感化了文明人,感觉好像在表达现代社会的底层人和富豪相遇,并感动富豪,有种为了表达而表达的感觉。
电影里人物态度的转变也很不顺畅,由文明和原始的冲突到理解转折很生硬。
情节和想表达的主题又太俗套,几乎把现代化的问题直接搬到原始社会的文明人那,破坏环境、孤独、远离自然、虚伪还要假装真诚……。
另外,翻译感觉跟电影背景很不大,名称和俗语有网络流行语风格,却感觉很奇怪。
因为剧情不行,虽然画面和特效都可以,但整个看的不投入也不享受。
简单说一下和第一部的对比,以免被认为是故意喷第二部所谓的想象力很多都是把现代的东西,做成古代的效果,树藤的电梯、淋浴、桑拿浴、香水……现代的问题,环境破坏、孤独、人与自然的分离……现代的概念,隐私……这也没问题,可是搬的太简单,实在感觉不像原始人……由这些简单搬运带来的冲突,就成了整个故事的主线,也就很难不做作、难有顺畅的衔接。
多年过去我还能记起第一部的内容,那真正想象了人类祖先对陌生世界的恐惧、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惊讶,逐步学会主动探索。
把可能几万年的人类重要事件变成了咕噜家族的成长史,顺畅而丰满。
咕噜家族从战战兢兢的躲在洞穴,警觉的面对任何风吹草动,到接纳盖,寻找新世界,他们发明鞋子-原始的鞋子,找到火,几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发现这些的时候该如何惊异,电影设身处地的想象了,让我们感到身临其境……咕噜家族从故步自封到真正运用人类本有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不需要说创新,今天的人也能感受到应该像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持续做的那样创造性的运用自己的智慧…… 第二部从内容来说,我觉得可以得三星或三星半,但是我感觉那样懒惰的搬运很不走心,加上一二部的反差,所以给二星。
这是个人感受,凡是有理性判断和合理理由的应该不能算喷吧。
喜欢动画电影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心灵奇旅》啊!
排片实在太少了呜呜呜可以去支持一下。
以下是我的影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3081881(不要翻到最后,后面都是牢骚)完全没有想到,能在这部动画电影里,看到如此自然有新意的女性叙事。
不是苦大仇深的社会批判、纠结复杂的女性成长或悄然生发的意识觉醒,也并非《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中那种昙花一现的、设计刻意、显然只是在讨好观众的,公主联合救王子的戏码。
和《阳光姐妹淘》中女主们年少时一起打架的状态很像,但只有这一部分而没有成年后的部分,也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理解方式了。
本片以一种极其中二,而因此饱含传统意义上男性浪漫的方式,让女性角色组成一支“雷霆狂花”小队。
然后在顺理成章毫不刻意的剧情发展中,她们承担起了拯救男性的任务,让人热血沸腾。
没有任何地方突兀,但是又会让观众自省:为什么女二出场的时候我会觉得她必和女主抢男人?
为什么以往看到这样的剧情都是男性角色?
女孩子们为什么不能这么中二而快乐呢?
猛禽小队活该自闭,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效果还没有雷霆狂花好。
原始人遇见文明人。
世界观极富想象力,高艳的配色和各种生物、道具的精致设计每一幕都在给人惊喜,奶奶的头发喜夺全片MVP。
同时,这种世界观下,原始人和文明人的冲突,很自然地映射出现代性对人的异化。
我们的距离是不是在变遥远,家庭关系有没有变淡薄,注意力会不会过多放在那个“窗户”上,家园或者说城市是不是我们的巢穴和壁垒......然而,近几年的动画电影大制作都有这个通病。
正如大闹互联网的世界观触碰到了网络暴力与灰色地带,却将落点放在朋友爱;二分之一的魔法的世界观触碰到了被现代科技文明助长的人的懒惰,却依然选择讲述一个成长故事......更为宏大的叙事基本上没人敢碰,所以都只能通过几个点来映射现实,但不加以讨论,便显得头重脚轻。
本片应该说尤为如此,除了现代性,前半部分还讽刺了中产阶级,讨论了家庭教育中的隐私与个人空间的问题,但收束在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上。
不过还是要说,本片呈现的东西虽然杂,但不乱,而且幽默、富于想象力;问题也许没有讲清答案,但是一定让人有所体会;最后考虑到上文所说的女性叙事,以及有讲得很清楚的家庭关系问题,克服外界干扰的青少年爱情故事本身也很动人,本片的完成度还是相当高的。
相较之下,同样是新建世界观,世界观映射的主要内容也很相似,但无论是想象力还是在主题的探索上,迪士尼《1/2的魔法》都远远不及本片。
但其实我有时候会想,动画电影一定需要一个boss吗?
本片如果踏踏实实找到某种方式,呈现两种文明,或者说两种思潮,在没有外界干扰情况下,逐渐融合的过程,加以呈现,是不是能把现代性的这些问题讲清楚?
不过再想想,如果真这样就看不着雷霆狂花了,只得作罢。
说完了故事和主题,最后来讲讲具体让我印象很深的地方。
本片开头原始人狂吃东西的那段,好像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吃东西的状态,我对其中几幕都有些模糊的印象;假发被雷击那一段,好像是某部电影里变成蝙蝠的德古拉,但我不记得哪一部了......片中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很熟悉的场景,不过确实说不上来具体是在哪里看到的,希望有人能汇总一下致敬和彩蛋。
大猫就是汽车、蜜蜂蛰就是喝酒,本片的想象力真的绝佳;被扯下的花生、无处不见的心形,剧作用上了每个细节;猫咪和剑齿虎的结合、蜘蛛和哈士奇和狼的混血,动物们的设计与形象刻画也给人惊喜(当你觉得本片对中产阶级和现代性的讽刺过强,仿佛在肯定原始生活时,电影又经常让动物们充作人性担当,和野蛮的原始人形成对比,展现出在这场文明的比较和交融中的不偏不倚)。
其他容易剧透的我不多说了,诚推本片,感谢它在我对迪士尼甚至是所有美国动画电影正失望的当下,送来了些许安慰。
稍微补充一点缺点吧,优点上文说得很明白了。
本片在剧情和主题处理上必然比不过《无敌破坏王》、《机器人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疯狂动物城》这些迪士尼的安身立命之本。
但绝对比迪士尼在《疯狂动物城》之后的所有作品都要好(皮克斯归皮克斯,迪士尼归迪士尼,两者的风格、定位和质量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很抱歉之前把《寻梦环游记》记成了迪士尼自己的作品),包括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大闹互联网》、《二分之一的魔法》。
故事上,动物城、机器人总动员、无敌破坏王的反派,以及头脑特工队高潮部分的危机事件,都是一开始就有铺垫的,而且高潮部分的战斗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反派也都有自己的作恶理由。
疯狂原始人1中的高潮也是如此,直接促成片中原始人父亲打破固有观念。
不像本片中的巨型猩猩,出现得的确十分突兀,就是为了让主角打boss而生生造出来的boss。
主题上,以疯狂动物城为例,朱迪和尼克在是一对恋人之前,他们首先是朋友,他们的友谊代表了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这两个群体的友谊,因此电影种族歧视与乌托邦的主题通过爱情的主线只会得到更好的诠释,也就不会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但本片中文明人与原始人的核心矛盾,也即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现代性与中产阶级的问题,其实确实被规避掉了,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因此,其实电影现在的评分非常符合我对它的预期,它的确是有很多缺陷的。
我也理解,哪怕只因为剧情的不完善,也必定有人不喜欢这部电影。
它很符合我的口味也有很多亮点,所以我愿意给它打五星,但我也理解打二三星的人。
而补充这些,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优缺点都有,我也相信大家都能看到。
每个人的评价标准和侧重点不一样罢了,真的不必纠结自己和主流意见不一致,也不必觉得讨厌这部电影就一定是尬黑。
喜欢或讨厌,理由充分即可。
(只是不给理由的结论真的很容易让人反感)
在近日播出的《疯狂原始人2》中,再次对不同文化进行了描述,以表面的情侣因理念不合而分开,延伸到文明的撞击与融合。
Guy和Eep一家人一起奔赴“明天”,追着光,他们遇见了一面高墙,爸爸撞开了墙,背后是一片“人间仙境”。
丰富繁茂的食物和花朵,各种新奇的生物和谐相处,伴随着这些“高级文明”而出现的,是一对白人夫妇。
他们以高姿态的“欢迎”来面对着这群“低级”的洞穴人,怀揣着夺走Guy和自己女儿配对的心思,招待起了主角一行人。
1、 香蕉
影片中,香蕉是为了安抚墙外未知的狂躁生物,白人夫妇视它为不可见、不可战胜的存在。
讽刺的是,墙外的不过是拳猴,香蕉由白人Phil不断扔出去,得到贡品的拳猴们转而把它进献给更巨大的猩猩,换来安宁。
Phil和拳猴一样,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存在,选择的都是退让,害怕去挑战,所以一旦失去了唯一的慰藉——香蕉,他们将面临的就是自上传下的压迫。
香蕉,代表着他们的逃避和不作为,自以为建起了高墙,就能隔开危险,实则是在壮大敌人的贪婪,割自己的肉来饲虎。
2、隐私
“隐私促进个性”,这句话一直穿插在影片当中。
吃住睡都在一起的洞穴人,和拥有自己私人空间的白人。
来到园中的洞穴人们,除了Grug以外,都在自己的房里睡得很好,似乎隐私就是文明进化的一大步。
但他们睡得香,不是因为有了隐私空间,而是因为有了舒适的环境,空间并不能隔开他们彼此的感情。
一直以来信奉隐私的白人夫妇,实则白人Phil还有着妻子不知道的“秘密洞穴”,所以隐私带来的就是隐瞒?
打脸不打脸?
3、爱情
影片从开始的Guy和Eep狂秀恩爱,到后来互相产生矛盾分开来,再到最后谅解彼此、和好如初,不得不说,好一出狗血的爱情剧。
用两个人的爱情,来表现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
Eep不理解Guy来到这里后的变化,而Guy不理解Eep为什么追求过去生命无法保障的日子,所以两人分开了。
仔细看,不就是披着爱情的皮在强行融合文化吗?
爱情里可以改变自己接受对方,但文化绝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可以借鉴,但绝不会融合,融合了外来文化,就不再是原来的文化,而是被殖民的存在。
4、猴子
曾经的拳猴们也有着和白人一样的神仙国度,吃不尽的香蕉,享不完的乐趣,突然有一天它们失去了水源,然后就面对上了巨大的猩猩。
它们没有去查询水源枯竭的原因,而是在得到白人给予的香蕉后,就安心把它贡给大猩猩,再不做其它。
香蕉被Grug吃光后,只知道绑走人类,扮成香蕉来平息大猩猩的怒火。
尽管它们只是猴子,不是具有更高智慧的人类,但作为土著,仅仅知道坐享其成,甘于压迫,山谷里数不清的猴子,没有一只提出来反抗大猩猩,或者去夺回水和香蕉。
这就是影片为它们加上的令人厌弃的“奴性”。
凶恶的大猩猩用武力征服了它们,偷走水源的白人用分享的水源安抚了它们,它们就像一片树叶,飘到哪里就能在那安家,除了基本的需求,再无更深的思考。
5、雷霆姐妹在美国电影里,英雄主义最为盛行。
陷于危难中谁来拯救?
英雄。
无法战胜的大猩猩,就像游戏里设定的反派大BOSS,等着主角英雄们去攻克它。
剧情发展到这里,突然就蹦出来“雷霆姐妹”,然后年老的奶奶突发神力,成立新的一代,就这么几下,赢了。
好好的电影,就从天而降个大金手指,然后曾经的敌人,就成为了过去式。
这么老的套路,连改都不改,就这么塞了进来,让我们怎么接受?
6、HE结局动画电影HE很正常,谁不喜欢看主角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它的内在主题是文化,不是爱情或者亲情或者理想,文化是无法妥协的底线和原则。
被夺走水源的土著猴子、生存于野外的哈士蛛、更先进文化的白人一家、野蛮冲撞的洞穴人一家……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不是电影一个HE就能盖上幕布的。
最后的HE,在向观众传达着那些直白、暴露的剥削思想,配上萌萌的卡通人物,就能给这些隐藏在背后的恶行洗白。
对成年人来说看完或许没什么,对孩童呢?
他们感受到的难道不是压榨别人最后还可以和谐相处吗?
说白了,这就是在洗脑,潜意识里埋下这样的种子,然后不知道哪天,它就会发芽壮大……7、结语在第一部里,我们看着洞穴人一家,从开始的野蛮、不知变通,到后来的灵活运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事物,一步步的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前进。
有了它,才会让观众期待着第二部会演绎出更吸引人的故事,但可惜,没有!
作为动画电影,从外观上就让人不由心生喜爱,明明具备了再创辉煌的能力,却在续集里谱写了丑陋、恶心的现实,妄图以动画的外皮来遮掩。
“挂羊头卖狗肉”,能形容它的大概只有“厌恶”了。
球波关注,蟹啦\(≥▽≤)/
七八月暑期档来了个寒冬腊月大挪移,该是泡在电影院的一个月了。
去看《疯狂原始人2》前,还想着,去年冬天用琦同学的万达员工票看了第一部。
搜了第一部的标记,竟然是15年!
那去年琦同学叫我去看的是什么?
再翻,不是去年?
是前年!
是《无敌破坏王2》……或许梦工厂在心中的印象,依然让我习惯于把好的系列放到迪士尼身上,亦或许,是不至于如《寻梦环游记》一类,每每想起,一幕幕画面顿时呈现,而后或感怀或落泪。
以前总不好理解,年长一些的人记不住具体的年份,如今我也成了这样。
此次观影体验,仓促换片,没戴隐形,儿童专场,巨小荧幕,还有……误选国语配音版。
可见连日来的头脑凌乱。
然而,这样看下来,依然很喜欢,好美的伊甸园。
梦工厂太疯狂,九十分钟的动画,主题却极富探索性。
现代化与原始生活的冲突,“父母”墙的保护,吃饭不能看“窗户”的手机映射,动物家园被人类侵犯后又反攻人类的“环境保护”命题,老去的岁月、女性的崛起、成长的别离都是那样赤裸又动人,蜘蛛狼、石头、火、亲吻的爱心和花生脚趾头等无数次的刻意回环令人舒适。
想象力依旧令人欣羡,节奏一如既往完美。
但下一部,我想要看雷霆狂花!
疯狂原始人之雷霆狂花1984吧!
我也要给自己想一个花名了……
好好看。两个女孩子的友谊真可爱,带她第一次出去飙飞猫,第一次找到生命中的好朋友的那份喜悦。也许走着走着会散了,可是别忘了,对同类朋友的渴求也是我们天性中的一部分呢。他们的农场真是厉害了。最惊喜的当然还是奶奶了,最后的姐妹们可以出番外了,头发真狂野!真的太适合加班间隙来充充电了!
我应该是少数对这个系列,喜欢第二部多于第一部反倒是第一部在我这显得老套,就是将《冰川时代》的那套剧情变成原始人第二部的笑点更密集,剧情也更丰富,依旧是父母的过度保护,上一部“走出洞穴”,这一部“翻出墙外”,除此之外没有俗套雌竞,原本以为女主和晓晓要为了男人撕逼一番,没想到人家成了闺蜜,男人什么靠边去,女性要活出自己最后的雷霆狂花很燃很炸,冲锋陷阵救男的,这段我很喜欢,平时都是瓜哥保护一家子,这次反过来也不错晚饭上的撕逼场面堪比动画界“小时代”之顾里生日一环扣一环的食物链,拳击猴绑架了三个男的,其实拳击猴背后还有超级大猩猩各种混搭出来的动物,看得略感吓人最后盖和小伊告白很感人,明天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你
21世纪了,还能排出这么东方主义的电影,觉得弄点女权色彩就能蒙混过关吗?恶心。
《雷霆姐妹和她们没用的男人们》,故事发展到最后所有的原配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Eep&Dawn,Ugga&Hope,Grug&Phil,Guy和某只拳猴
讲述了新旧思想的碰撞,两种文化最后互相融合的故事,剧本核心想法上来说。。马马虎虎。表演很浮夸,特别闹腾那种小丑式表演,然后美剧和电影梗玩的很足,不过我对这种美式梗幽默不是很感冒,大部分都不能逗乐我,但也会觉得有些情节还是蛮逗。总体来说这次主创团队,特别是前期团队,估计都玩疯了,这个电影要形容的话很像一篇浮躁的散文,讲的线很多,内容也很浮夸,不过我感觉故事大体上还是融在一起,总的说来还是形散神不散的。这是一个浮躁文化下集大成的作品,浮躁文化优点都具备了,缺点除去了不少,算是马马虎虎有点意思。对了画面不错有些镜头很漂亮~
高潮部分👊🏻味儿过重,太zzzq了。关于家庭如何相处的主题确实合家欢。
爱是永恒的主题,伤疤是勇敢的见证。
好看。准备二刷。-11.27 —— 精彩。二刷完成。四星推荐改五星力荐。-11.29 —— 虽然更喜欢2013年影院二刷、完整看过六七遍以上的第一部《疯狂原始人》,有前作珠玉在前,续集于我的惊艳满意程度略有不足,不过,当在IMAX厅通过3D光影、给力音效再次进入这个光怪陆离、充满奇珍异兽、想象力爆棚的奇异世界,我依然还是赞叹不已、心驰神往,乃至脑海中又一次涌起长期以来对「动画」的偏爱情愫。……小伊和晓晓的闺蜜姐妹情有点蕾丝的感觉(好喜欢两人骑夺命猫冒险的段落),而瓜哥与菲尔的香蕉兄弟情则有些龙阳的味道;女子力崛起的“雷霆狂花”太酷了;“大怪兽”刚现身时联想到《幽灵公主》的荧光巨人,其角色设定则联想到《驯龙高手》的“红死神”…… ← 11.06:OMG,《疯狂原始人2》终于定档了!11月最期待最想看且一定会去影院观看的电影出现了!
4星半,比第一集好看,脑洞大开,声效太棒了,后悔没去电影院看
两位女主不围着男主搞雌竞好评,但前半段刻意营造的所谓“文明与野蛮”的冲突真是尬得我脚趾抠地,本质还是西方中心论那一套,传达的价值观令我不适。
3.5 各种隐喻。雷霆姐妹有点好玩~
提前场,讽刺中产的部分很明显
猛犸牛,鳄嘴猪,海豹鸡,狼蛛,豪魈
也太别扭了,这种摩登原始人故事模型的趣味不就是看“现代生活古代版”么,第一部的发明家小创意,追求人类进化的冒险好奇和科学精神到底有什么问题啊?是觉得“文明救赎野蛮”的命题不符合政治正确?为了反而反也太用力过猛了。这可不是上纲上线,而是各色指代性元素实在太明显,对边境墙、文明人的讽刺有点魔怔腌入脑了。行行行知道编剧你是大善人啦,和《青春变形记》搁一块看实在太讽刺,那边亚裔移民忙着披上文明皮,这边不想当文明人教师爷非常尊重移民欢乐一家人。只能说幸亏节奏夸张高饱和度的花花绿绿抹掉了很多叙事上的不适,核心人物完全不符合儿童叙事、一副成年人的面目可憎也能强行PG13合家欢。
没有做成“文明”与‘’野蛮”的对抗,而是选择了“偏见”与“和解”的主题,真是太棒了,虽然最终的boss战没啥新意,但是通过一个轻松地故事讲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而没有灌输感,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个人认为2020年动画长片的最佳。
野蛮和文明都是相对的,讨论得简单幼齿。没意思。
前半段文明与野蛮的碰撞还挺好看,后面过于美式政治正确,女人救男人,LGBT。。比第一部好看。6.5分
挺无聊的故事。betterman的家园还蛮好看和有趣的。永恒的禁锢与自由的问题其实并没有能有更深的探讨。
中规中矩,没有惊喜。
比第一部还好看,纯美式,无添加,在电影院里看嗨了,笑成了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