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有很多时候,是只能会意的。
冲着老男孩崔民植去看这个片子的,而此片的艺术性和叙事结构也并无超出我的想象。
就可看性来说,不算强,分线叙事的结构也很小众,其实还是满喜欢的。
其实就是一场男人与男人的相遇,一种苦难与另一种苦难的相遇,没有什么结论,不是每部片子都像蜘蛛侠一样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结论和中心思想。
哭泣的拳头,只有你自己能感受,或许是对生活的无奈吧。
我知道那种沉沦的情绪……它就像一个沉重的铁球,无可挽回,沉入心灵的海沟,激起几乎被遗忘的黯淡尘土,于是一方面是垂死的姿态,一方面是无休止的生之骚动。
是的,我经历过。
那样的时间,你会渴望突然天降大雨,把发生过的冲洗而去,幻想地球回转一切重来,会有嚎啕大哭的冲动,不知为什么就想着把脑袋往墙上砸,会一心找个事当救命稻草,扎进去了忽略所有。
然而,什么都不会做,不能做,情况着了魔一样越来越糟,你全身冰凉,看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坠下,没有尽头地坠下……然后,是很长很长的时间,用于痛苦的浮出。
在焦虑的海洋里,你不停地吐着思考的气泡,绕着一个两个三个问题,没完没了打转。
想要有所行动,却如梦魇中看着自己失去感觉的躯干,有命令的到达,无回应的神经。
是的,我体验过。
因此,当那两个男人,把坎坷的一生投入在自己的拳头,在台上格斗的时候,我会希望他们谁都不要倒下。
可是,他们能够重新站立起来和自己的命运来一场公平决斗,已经是莫大的奇迹了,我实在不能奢望奇迹又一次发生。
终于必须有一个结果,终于有人胜利有人失败。
拳击台上,他们的汗水、血渍和灵魂蒸腾而起,挟裹了那无休止的沉沦与抱怨之尘土,汇进生命的河流。
没有胜利者,没有失败者,他们的人格,又都站立起来。
这是涅磐的喜悦,是沉沦之后的自我救赎。
我望见这样的喜悦,这样的救赎,愈加觉出自己的踌躇,自己的不安。
然而也知道,这踌躇不安总会消失,只要我们的人生不服输,也终究会有那样站起来的一天。
以前看崔敏植的老男孩,觉得这个演员表演落魄真是天生的。
今天看了他的《哭泣的拳头》,整整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面充满了落魄的生活,混乱地极端的生活。
两个人,一个老男孩,一个年轻的男人,世界全在这里。
两个拳头的冲击,最后救赎的胜利和亲情的回归。
有人说,这是商业励志片。
我不管这是什么,我只知道,在电影的最后,不管是谁,都会泪流满面。
end
“你肋骨裂了,头部情况更糟。
你是干什么的?
拳击手么?
你需要休息,这些持续的撞击会对你脑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你应该知道阿里最后是什么下场吧?
”关于题材:运动励志电影可以说是成人的热血漫。
以其特有的内容,通常以团结 忠诚 坚持 责任为核心点,围绕着某项运动展开。
其中最常见的题材是:棒球,橄榄球和拳击。
前两者多着力于团体内部的协作,以及与外部的抗争,而后者多着力于责任与救赎。
拳击电影之所成为运动电影中的热手题材,除了上述两大核心点外,还在于拳击这项运动的特殊性:在狭窄如囚笼般的擂台上,进行拳拳到肉的决斗,挥洒着汗和血,挑逗着围观者的最原始的嗜血本能。
在某种程度上,拳击和古罗马竞技场中的斗兽并没有什么区别。
观众用手中的钱,获得了暂时的贵族地位,在最大程度的发泄心中最暴戾欲望的同时不用流一滴血。
一种合理合法的暴力行为,一种暂时性的集体催眠。
不过至少它还创造了GDP,不是么?
关于手法:韩国电影,尤其是动作片,在吸收好莱坞类型片优点的同时,结合本土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韩国动作片。
本片的主角设定为非典型性双核结构,双核也就是俗称的“双雄模式”。
在传统的“双雄模式”中,两个角色大都实力相近而立场对立,故事线始终围绕着两者的斗智斗勇展开,结尾也多以“最后一战”终结,或惺惺相惜的团圆,或你死我亡的拼杀。
而本片较为具有新意的是,在影片前三分之二的篇幅中,完全没有交集,当然也不存在斗争。
两个角色各为一线,分别叙述各自的故事。
而在剧情的推动中,两位角色渐渐步入类似的困境:身上背负着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债务,被各式各样的压力封堵,最终只剩下两条故事线的交点,同时也是全片高潮的拳击比赛中。
影片通过细节不同但主题类似的内容,辅以大量的平行蒙太奇和交叉剪辑,将两个社会地位不同,但人生处境类似的角色仅仅结合在一起。
这也是影片为什么能在两条线毫不相干的情况下,不断穿插讲述但叙事不觉混乱,甚至产生强调,突出主题之感的原因。
影片对两条故事线的处理十分谨慎,两位主角在内容进行大半之后才以“一屏双画”的手法同时出现。
之后以一组快节奏交叉剪辑下的平行蒙太奇画面,加上同样节奏的音乐营造氛围,拉升情绪。
在选拔赛中,以不断运动的镜头和多样拍摄角度,辅以快节奏的剪辑,碎片化的画面,进一步烘托氛围。
最终以一段长达两分钟伪录像带感的慢放长镜头,配以童声吟唱达到全片高潮。
主流且实用的手法。
关于演员:不得不说韩国优秀的电影演员实在太多,本片两位主演:崔岷植 柳承范,前者无须赘言,忠武路帝王级人物,后者为柳氏兄弟中的弟弟,哥哥柳承莞即本片导演,兄弟二人也身处韩国电影圈的顶层。
弟弟柳承范的气质凌厉诡邪,天生自带变态杀手表情,对类似角色的驾驭称得上游刃有余,对正面角色的拿捏也同样如此。
例如片中奶奶和朋友在父亲死后来狱中探望以及他探望因手术住院的奶奶这两场戏,柳承范在这两场戏中对角色感情的处理及其细腻,在结合角色本身的性格特征与人物形象的同时,仅仅依靠动作和表情就呈现出极具感染力的表达效果。
简评:本片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在于整体节奏始终按照轨迹走,演员本身到位的表演,熟稔的拍摄和剪辑手法以及韩片的当家法宝:煽情。
缺点在于冗长的铺垫变相的拉慢了节奏,磨掉了观众的耐心,也减弱了高潮的感染力。
中等偏上的主流运动励志片。
“你打算不管怎样都要参加比赛么?
”“是的。
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也是我唯一该做的。
”
说实话没太看懂这部片子,感觉完全可以分两部电影拍出来,两个主人公一个中年穷困潦倒,一个年轻不学无术,一个到监狱经历丧父之痛,奶奶又变成半瘫,一个中年穷困潦倒妻子和孩子都没地方住。
从街头卖艺到参加拳击比赛,不知道因为什么,如果是为了钱,到最后也没有胜利。
说实话有点看不懂。
不过打斗的过程感觉很真实!
两个不同人生轨迹的人在拳台上相遇,人生的苦难和低落在他们身上集中。
姜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不过早已是昨日黄花,债台高垒,妻子的离去的种种,让他的自尊一扫而光,站在街头以做人肉沙袋糊口,此中的无奈和痛楚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尹则是个愤世青年,对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充满了仇视,直至父亲的离去才击碎了他心里的铁墙,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他毅然的选择了拳台。
两人都抱着死一般的决心去打擂,放到这段时,我用了快进,不忍心看他们彼此拳拳相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到底结局是什么,清楚的知道终会有胜有败。
韩国人是煽情的,老套的故事被安排到最后出现了最大的情节冲突,让我忍了半天的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
当落泊到极限,当自尊一扫而光,当无路可退时,当懊悔无处改正,当痛苦撕心裂肺……要么死去,要么重新来过,两种都是无法阻止的力量。
1,韩国片现在是进步了,今年的这部哭泣的拳头居然让我在最后哭了,而在去年我也是被同一个演员演的老男孩深深震撼.2,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的片子,男人在这个社会中地位的探讨,背负的责任,虚荣,压力和名誉在感情面前最后完全崩溃.3,叙述的独立,象两条涓涓溪流慢慢流淌起,最后在高潮处汇合,无法不让你从泪腺内部感到动容.4,很喜欢最后相互拥抱的360旋转的镜头设计,那种表现出来的感觉可以说是百感交集,有相互的惺惺相吸,也有失落,也有欣喜.5,暴力在这个片子里面十分值得玩味,原本是一种让人谴责的行为,但是在这里却是温情脉脉,就是血腥也是那么的让人感伤.6,拳击题材的片子最近看了不少,有百万宝贝,拳坛小辣妹,甚至还有一个让人心颤片名的cinderella man,但是我觉得只有这部片子的视角最独特,你可以说他有励志的成分,但是事实上当你最后感动的时候绝不是他妈的励志,而是雄性之间的理解.7,说到雄性之间的理解,我觉得那实在太奇妙了,两个男人最后停下了拳头,如果没有规则的约束,他们也许早就作罢了,那时候他妈的冠军已经不存在了,可是生活呢,就一定要有一个选择,要有一个冠军,这就是生存的标签呀.8,导演是乐观的,但我不知道有多少男人会这样乐观,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不片子,让我high了一下.
韩松落 在《老男孩》之后,崔岷植又在《哭泣的拳头》里动起了拳头,只不过,《老男孩》中15年囚禁生涯中练就的铁拳,是为着复仇,而《哭泣的拳头》里,崔岷植扮演的姜泰锡,要用拳头重新找回自己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
两条线交替讲述。
这边的姜泰锡是1990年亚运会银牌得主,怎奈拳击运动不受重视,健身俱乐部只肯上马“拳击操”这类被姜泰锡视为花架子的项目,而他又人到中年,于是落魄街头充当“人体沙袋”,霉运一起了头,就走得踉踉跄跄,老婆恨毒了他不争气,撵了他出去,儿子请他去学校的“爸爸课堂”上演讲,他语无伦次胡说八道,去医院查一查,又发现自己有很麻烦的脑病;而那边19岁的刘相焕,因着抢劫进了青少年教导所,领略了“监狱风云”之后,又死了爹,奶奶也进了医院。
两个人爬在泥泞里,仰望他们的星空——他们的目光定格在了“新人王”拳击比赛的海报上。
两个人都丢了自己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一个中年,一个青年,一个丢在半中间,一个或许从未得到过,他们落了队,看着人们熙熙攘攘往前走,再也插不进一个步子,他们失了声,看着旁人合唱一首歌,却找不到能让他们融入的那个小节。
他们要找一种方式,一个可能,来开一扇门,来起个头,和这世界对话,赢得尊重。
只是,从前我们看到的都是孤胆英雄,尽管路程艰险,信仰时时动摇,甚至解语花不解语(如《烈火战车》),到底对手是确定的、万恶的,我们的好恶是单向的。
而这一次,我们有了两个主人公,我们分别知道了他们的过去,看到了他们亲人的眼泪,目睹了他们的困境,就好象介入了他们的生活,当他们成了对手,就好象我们的手心手背成了对手,谁输了都令我们于心不忍。
我们像看一场残酷的角斗,已经提前知道了蒙眼上场的两个人是兄弟,而他们却毫不知情,要痛下杀手来保全自己。
而这似乎也是全片真正的悬念所在——我们同时关注着两个男人的尊严达两小时之久,只为看看在最后的十五分钟里,这尊严是不是得到了善良的对待。
所幸的是,编导用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方式,让较年轻的刘相焕以微弱优势赢得了比赛,但因为比赛的过程被细细描摹,对抗的艰难被极力放大,于是,姜泰锡因为他的坚韧赢得了妻子和儿子的尊重,也使得我们紧绷着的善良体面下台。
大概是因为有中国的投资,又要推中国市场,所以,片中那些把前进的动力推到极端的困境,看起来都像是来自我们先进材料中的典型事例,父亲去世,奶奶病危,都是拿亲人说事,而且约好了时间一起到来,再把主题歌换做刘欢的“我不能随波逐流,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可算十全十美。
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大奖”获奖影片,今年3月在韩国上映,票房已超过1亿人民币,大约是今年以来中国所有电影票房的一半。
中国电影,看来也要找回自己的钥匙。
相对于其他拳头电影<洛奇><拳王阿里><百万宝贝><阿虎><少年阿虎><少年阿虎><飞吧,爸爸>,<哭泣的拳头>有意思的是在演两个人。
关于这两个人打拳的经过故事并不特别精彩,但两个平行线发展到一起时就有意思了。
一个拳头奋斗,在遭遇对手时,我们被导演蛊惑而内心极端偏向于一方,希望他/她最终的获胜。
而我们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对手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曲折经历,同样的精神世界。
“拳击如浓缩的人生”曾经叱咤风云的拳击手姜泰锡大叔没有必须胜利,只要打满6个回合。
小混混柳相焕渴望新人王的称号,是对自己,意外死去的老爸,患重病的奶奶有个交待。
两个人相遇,必定有一个输掉,在内心挣扎着谁会输的时候你发现:就如豆友von Garfield说的“胜负已是次要”。
因为喜欢崔岷植,所以去买了《哭泣的拳头》。
可能是之前对它的期望太高了吧,看完后有些失望。。。
还是喜欢崔岷植在《老男孩》中那么有张力的表演,相形之下,《哭泣的拳头》仅仅是一部较成功的商业片。
两个人生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却因为同样的命运相遇,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改变的心。
哭泣的XX,多流行的形容词,比如哭泣的奶水……
我好像是看过的。。。
这是一部典型的商业励志片。
张遥函喊的很过瘾。
过程是惊艳!结局有点烂俗~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负乃兵家常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穷途末路的无辜野狗
情节安排太傻。怀疑导演只看过泰拳而不是拳击
小人物的人生
典型韩式励志片
这片侧重点在哭泣 不是拳头
太长了,精简点不行嘛。
当看到柳出现的时候就知道定是激烈的好片。“不是你一个人有过去”别拿着自己的过去不放,也别盯着别人的过去过不去。总是对励志片中宣扬的励志无感,可能因为我是无志之人。哈哈哈。反倒是类似于吃指甲满脸血咬耳朵这样的细节恶心到我。
看后很失望,又沉闷废话又多,这类的片子太多了~
难得韩国出这样的电影!
双主角 剪辑一流 但缺了点东西
将这部电影献给父亲、献给儿子、献给孙子、想给朋友、献给对手,当然,还有失意的自己~~~
两个都有不能输的理由的男人,誓要在擂台上决出胜负!Fighting!
看老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