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BJIFF看的电影。
周二的工作里,我被要求把设备拆了装装了拆,被要求把方案改过来又改回去。
脑海里一直都是昨晚那个对话:【你不觉得我们一直在重复过这一周吗?
】【这样的生活我感觉已经重复了十年了。
】最可怕的不是无限循环,而是知道自己在无限循环却不做出任何改变。
❶ 故事循环♾️的开始,一直都是女主从办公桌上醒来,说的第一句台词一直都是:【夢?
】可能直到真的想清楚夢 是什么并为之行动,无意义的循环才会结束🔚。
直到我不再麻木的陷入这个循环,主动追寻自己的梦想,我才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一个真正的人。
❷另一个层面也是在说,如果你在一个leader都不知道你们到底在干啥的团队工作,就永远都是无限意义的NPC式重复。
(此处拉踩自己想不清楚就知道让底下人忙来忙去的leader😠)这也是能讲好企业故事的公司才会受到好评的原因吧。
❸最后吐槽一下上申制度,明明都在一个办公室怎么就不能集中起来讲一遍让大家都听到呢?
为什么呢?
^_^因为领导不关心你在想什么,领导听不到你说话。
这部电影的设计非常聪明,是一种高度类型化的社会性作品。
在电影创作中,时间循环的玩法已经非常成熟,也有了比较稳定的主题方向。
像《土拨鼠之日》《明日边缘》《十二猴子》这样的名作,都会将时间循环与人的宿命结合起来,打破循环即是挣脱必然的命运。
这是非常西方语境的主题,到了日本人的手里则完成了一种“本土化的继承”。
日本人同样有所谓的“宿命”,却是高度社会性的“社畜”宿命。
他们没有作为人类的原罪,却带着作为当代日本人的“枷锁”。
经济发展的停滞带来了上升空间的封闭与商业拓展的止步,个体失去了梦想,上班只是为了基本的吃饭需求,管理者为代表的企业则丧失了目标,一切都只是出于“维持现状”的诉求。
这导致了所谓的“宽松世代”,但表面的宽松其实对接着内心的苍白,维持现状而循环往复的生活变得没有激情起来。
这也正是本片的思路,用时间循环将缺乏梦想与人生目标的社畜生活进行具象化,员工仿佛是每日循环一样的“无新意,无新目标,无新工作内容,维持现状的机械重复”,直接变成了物理意义上的单日循环。
这有点类似于欧洲文艺电影的“高概念”,用一个概念化的形式去放大、直观呈现某种社会现象,却远远没有高概念电影的晦涩,反而依托于一个开发成熟的娱乐化类型,堪称聪明无比。
它的走向并不难猜,部长代表了企业甚至社会,他是时间循环持续的关键,也是打破循环的重要人物,意味着导致国民现状的集体,而个体的员工则需要激发自己的梦想,并感染部长,激发他的梦想:集体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无进发目标”,也只有让它重新焕发作为国家的活力,日本才能恢复曾经腾飞时的全民奋斗热情,带动国家和国民个体们走出发展停滞、只能社畜的无趣“循环”。
梦想与奋斗,正是日本曾经确切拥有的东西,也是娱乐文化作品中的一大传统主题,与“王道”“少年”等受众极广的主流商业划分相关联。
在近年来,现实中的日本社会愈发缺少了这样的特质,相应的作品也少了很多,反而是“丧”类内容顺势而起。
文化层面的内容交替,也正构成了对客观社会的反映。
当然,“主流王道”在世界范围内的受众依然很广,这也充分说明了奋斗、梦想、热血的普适性。
当本片喊出“我们的梦想”时,它就具有了走出日本的能力。
更进一步地说,它的内容、情绪,反映的个体心理与社会现象,事实上尤其与与我国有着密切的对等性。
日本的宽松世代类似于我国的躺平一族。
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活动能够如此风靡,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因为“新”:它穿插在循环往复的一周之中,提供了一种与争抢之激情相关的“新事与变量“。
因此,比起西方的时间循环电影,我们或许会更能与它产生共情。
而对比我国的现实题材电影,它高度娱乐化的类型基底又易于接受得多。
大家想看到反映自己生活的共情作品,却不会愿意接收一些过于沉重的内容和情绪。
毕竟就像它反映的那样,我们已经在现实生活里有了太多的消极体验,想要的是共情基础上的轻松开解,而不是对现状的又一次沉重感受,那样的观影行为本身就无异于一种时间循环,让我们在电影院里回到了“周一”。
这是该片去年在我国电影节上获得好评的原因,或许也可以成为票房以小博大的资本。
”疯狂星期一”的大陆版片名无疑有着丰富的寓意。
它是对肯德基“疯狂星期四”的暗指,与本片的“打破工作无趣循环,工作日之中的激情”高度关联。
同时,这个片名又让自己成为了电影版本的“疯狂星期四”,在工作日之中上映,而观众要做的只是走入电影院,在电影的娱乐与“打破时间循环”中沉浸,完成自己现实生活的某种“打破社畜循环”体验,哪怕只是短暂的两个小时。
2022日本喜剧片《疯狂星期一》,又名《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豆瓣评分7.1,IMDb评分6.6,于2024年4月19日引进国内上映。
我好像头回看片名这么长的电影,足足20个字。
职场内卷版的《土拨鼠值日》+《忌日快乐》+《明日边缘》。
角色台词中特意调侃了这几部电影。
这么有言在先的调侃很好,既增加了影片的笑点,还不会让观众吐槽效仿经典电影。
时间循环电影再创成本新低,全片发生在办公室单一场景中,几个演员翻来覆去,这种电影拍摄最容易,每个演员都表演一遍时间循环的各种情况,然后后期剪辑成时间循环即可。
一部电影的拍摄,没法比时间循环电影更低成本的了。
本片的口碑评分不错,主要胜在创意上,将时间循环这个并不新颖的素材与职场内卷巧合融合,唤起观众共鸣,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时间循环,而且通过办公室单一场景将拍摄成本压到了极限,是以小博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如果熟悉时间循环电影的话,本片除了将时间循环与职场内卷巧妙融合这个创意以外,单就时间循环来讲剧情并没有很大惊喜,时间循环电影都是相同的套路,结局一定是解开循环、皆大欢喜。
本片的结局挺好,挺意外的结局,挺暖心,正能量,独具匠心的结局是故事的画龙点睛之笔。
影片从打破时间循环的剧情设计点上就流露出了颇令人深思的东西:必须逐层影响、逐层改变,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这简直不可理喻,凭啥在改变时间循环的经历中还要遵循这一套范式。
但换个角度看,这简直是对社畜生活的完美注解,如果再往深了想,甚至有悲剧性意味所在。
就如同片子里一直在讲的时间循环一样,也许隐喻的就是我们的daily routine。
电影中段的高潮点如同大量此类电影一样,给出观众改变即将来到的幻觉,再打破,非常常规的剧作套路。
电影后段主要就是在讲主角团如何共同努力打破时间循环-画完社长的漫画。
着力点在于女主的内心冲突,过程中女主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自己的梦想重要还是别人的生活重要,社长回答:以前我可能会说梦想,现在我的选择不同了。
这亦是电影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导向,如若人一直耽溺于自我,那生活的灵光恐怕很难向其闪现。
同时自我所追求的亦很难达成。
电影所锚定的不是如何戳破社畜上位者的虚伪面目,而是更宽广的生活智慧,籍此我们或许能对现状产生撼动。
日本电影《疯狂星期一 MONDAYS》(2022)海报《疯狂星期一》,像是日本职场版的《土拨鼠之日》(1993)、《恐怖游轮》(2009)或《明日边缘》(2014)。
电影中每天撞窗的鸽子,算是导演致敬《恐怖邮轮》里沙滩上大片死去的海鸥?
日本电影《疯狂星期一》(2022)剧照
英国电影《恐怖游轮》(2009)剧照01 骡子打工人无限循环且996的星期一,是牛马打工人的终极梦魇。
曾经有朋友说,打工人自称“牛马”,其实是高看自己了,没有下一代(最后一代)的牛马,充其量只是任劳任怨、马和驴交配但不具备繁殖能力的骡子。
深以为然。
电影里的广告公司主管是50岁的大叔,每天最后一个来,第一个走,上班看漫画,梦想是成为漫画家,不要太爽。
而手下员工每天加班,甚至周末都住在办公室。
这种反差,也造成了喜剧效果。
02 996社畜,连被分手的资格都没有女主角吉川,因为老是被客户要求改方案,改不完的方案、加不完的班,经常郁闷到用额头撞键盘,最后都撞出血、贴上大块纱布。
也因为天天加班,约会老是爽约,她答应给男友的“补偿”也从未兑现,男友终于忍无可忍,直接要求分手。
分手短信是“其实我们这样也不算交往”,所以严格说也不算分手。
既然没开始,又何来结束?
996社畜,连被分手的资格都没有。
03 不幸的牛马都是相似的吉川是职场夹心层,上面是躺平的上司,下面是业务不精的员工,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面对客户的花式无理要求,还要指导手下并给他们收拾烂摊子。
所以吉川每每郁闷无力到要用额头撞键盘发泄情绪。
长此以往,想不得抑郁症、生理周期不紊乱、具备生育能力都很难。
拿着卖白菜的收入,操着卖白粉的心。
不幸的牛马都是相似的,不分东海东岸还是西岸。
04 疯狂的服务文化,日本失去的30年日本的职场文化是服务第一,对于甲方的要求接近无底线满足,这种文化也惯坏了甲方。
只是如此疯狂到变态地强调服务,到底有多大意义?
这种文化或许也间接导致了日本近几十年的经济与科技下滑,并错过互联网与科技浪潮。
推荐指数:3.5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当你陷入时间的循环时,你会做些什么?
放飞自我的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
在循环时间中找到自己的真爱?
还是利用循环时间成为救世主?
抑或是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这些回答看似荒谬,但是却都是一些时间循环题材电影的惯用套路。
《土拨鼠之日》《明日边缘》《源代码》《开端》,甚至是今年就大爆的《重启人生》,好像都没有逃过这些脑洞设定。
但是,逃出那些所谓的【精彩】设定,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真正陷入时间循环时,我们这些社畜工蚁,最真实的反应,真的会如此嘛?
这部没有恋爱、没有逆袭、没有拯救世界、没有霸道总裁、没有一切黄金8点档元素的时间循环主题的日本电影,在北影节和上影节展映中,两度一票难求,并且曾一跃升到豆瓣一周口碑榜Top3。
《如果不让上司注意到这个时间循环就无法结束 MONDAYS》,这个名字巨长又巨奇怪的片子,不仅拍出来普通社畜的真实日常,还把上班这件事拍的既痛苦,又热血。
让很多人都在感叹,是可以标着【喜剧】的【恐怖片】。
故事由一个撞在玻璃上的鸽子展开。
还没意识到自己陷入时间循环的吉川(园井湾 饰),在无止境的工作里,永远都没法下班。
伴随着黑眼圈越来越重,男朋友也发来了分手短信。
对接的客户要求在下周一上午开会前,再追加5个广告策划方案。
吉川直接准备了10个方案,准备卷赢同事。
谁知道方案发过去后,客户又要加视频。
于是她匆匆忙忙地找到视频公司,结果对方人手不足,让高中实习生做出了一版鬼畜视频。
视频没通过,客户却又想再追加点资料。
终于,在周五晚上,资料快要做好了,又遇上了公司突然的停电,让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又需要重头重新做。
在公司连续加了两天班的吉川,终于困得睁不开眼。
在桌子上躺下就睡着了。
结果睁眼,时间又回到了周一,上周的资料竟然一点也没有!
接着,又是客户催方案的电话,一切熟悉的配方卷土重来,吉川也好像意识到卷入了时间循环的漩涡,于是在循环的二周目,顺利完成了工作,得到了一系列的好评。
和轻松应对工作,被夸奖到有些“飘飘然”的吉川不同,他的两位同事却并没有这样的满足感,他们已经经历了几次循环,正在想方设法的逃出循环。
当他们找到吉川商量的时候,就有了以下这段对话:
短短的几句话,简直太戳人心了,这不就是每个职场打工人的真实内心想法嘛?
在电影到了一半的时候,这群打工人就已经找到了破解之法--也就是让最大的领导认识到自己身处时间循环之中。
但是最搞笑的就在他们想方设法的一级一级向上汇报,让一级一级的领导一个一个的意识到自己深陷循环,简直不要太真实。
甚至,在向大领导汇报的第三周目,所有人统一换上了整齐的西装。
这种既搞笑又讽刺的戏剧化处理,也正是本片获得了一种好评的关键所在,每个人好像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身影,那个卑微又无奈的打工人真实写照。
电影的后半部分,当他们认识到时间循环的结束的真正方法是帮助大领导完成他沉浸多年的漫画梦时,一切又开始变得燃起来了。
所有人放下了手头的所有工作,一同参与到了漫画的制作当中来,当然,最后,也并没有什么成功出版一炮而红的桥段,编辑在看完之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还不错可以继续画下去。
对出版和其他的只字不提,但是这段经历,却莫名的把这群社畜,变成了“一家人”,也就是日漫里常有的“羁绊感”。
尽管后半段可能脱离了一些现实,很多人为了老板的梦想而一起努力,但是完全不妨碍给它打高分,老板年轻时所创作的漫画的内容也是讲生死,循环,人生的意义,和整部片子的主旨是极为相似的点题了。
最后女主吉川也没有选择去那家她心仪了很久的新公司,在压抑的职场中,拥有一个轻松的氛围和一群好的伙伴,其实有时候好像更重要。
经过这次时间循环后,吉川发现同事之间情谊的珍贵。
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做出更完美的方案。
吉川也开始尝试把同事的想法报给客户,还因此被客户夸赞了。
她意识到了工作和生活从不是硬币的正反两面,一定要进行取舍,也不必像踩高跷一样,苦苦平衡。
其实不仅是吉川,我们这些打工人苦苦追寻的,正是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不只是整顿职场,更是找回「人情味」。
生活也并没有那么丧,电影也不是只有这一面。
我们不会真的陷入时间循环,我们只会陷入自己给自己定下的死循环里。
在重复、毫无意义的浪费中浪费人生,不如就赶紧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多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然后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人生不是电影,没有暂停也没有重来按钮,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哪怕做一个社畜,也要做一个开心有满足感的社畜。
很开心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看到对于有些时间的「时间循环」系列依旧有着新的创意影片的前半段诙谐幽默,从单一觉醒发展成了团队觉醒,但觉醒的过程依旧有着对于日本职场文化的调侃,无论是逐级上报还是回复甲方,都透露出职场中难以改变的规则与无奈后面话锋一转,转由指向个体与团体的矛盾。
吉川一直以来都未曾放弃泡腾味增的项目,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吉川却从未离开过团体的帮助,这在她见到木本与崎野之后才意识到。
虽然这两个角色塑造的有些扁平,但是作为小成本单一场景的电影来说起到了需要的作用当然以当代国内的阶级对立观来看很难接受帮助部长完成梦想,但部长与员工之间从来也不应该是所谓的压迫关系,部长上班无所事事,但是负责拉客户与担负整个项目的责任;员工努力工作完成项目,这种关系理应叫做双赢。
如果真的有错,那也应该是不健全的社会保障,而不是两种关系的矛盾部长的漫画其实也是对于生活的寓言,即使拥有重来的机会,有些事依旧很难做到,有些目标依旧达不到,但是过程中可能会收获其他的美好,比如漫画中的女学生,和吉川从未有过的同事关系当然,你可以嫌弃它依旧有日本电影惯有的生活说教味道,但是,指望他们改变职场的望向只能是一厢情愿罢了,人们永远需要工作,永远会有星期一,保障你的权力,维护你的合法权益,这比什么都重要。
没有落实双休却有调休的国家,真没立场嫌弃他人
当你被困在了班味很重的星期一,你会怎么办?
前半段像是在不断叫醒一个个沉睡的人,让他们知道时间循环的事实,从而联合起来打破循环。
后半段唐突地引出上司的梦想,套用以往循环电影的思路,助关键人物圆梦作为突破循环的关键。
然而真正突破循环的,是女主内心的改变。
这也就是主角中心论中的一环:所有情节都围绕着主角展开,上司只是一个蒙蔽性的角色。
当女主决定放下跳槽心思,转而与身边同事同甘共苦时,循环就已经被打过。
当然,我相信主创的出发点不在于不求上进,而是打响反内卷的旗号,同时多关注身边人,少点冷气,多点温度。
整体来看也挺符合日本热血漫的创作思路,前面先集结小伙伴一同打怪,到后面再加点反转,最后消灭怪物,解开心结,上个价值。
看着乐呵的电影,也不要求太多深度,不过日本社畜真是这样的吗?
疯狂星期一 (2022)6.92022 / 日本 / 喜剧 科幻 / 竹林亮 / 圆井湾 槙田雄司
喜欢周一的朋友们有福啦!
因为这周的打工人,喜提两个周一!
明明昨天已经上过班了,为什么今天才是周一啊?
不得不说,端午调休给了大家一种时间循环的既视感。
其实就算没有调休,人在面对日复一日的劳动时,也时常会有被困在工作的循环中无法自拔的感觉。
周一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班,周五在满心欢喜的心情下结束一周的工作,周末短暂的找回自我,然后又陷入到周一的新一轮工作中。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部影片,没有阵容华丽的卡司,也没有预算豪华的制作,也不是什么名导名片。
却在刚刚过去的北影节和上影节中,两度一票难求,堪称年度爆款新片。
能够引起无数观众如此大的共鸣的电影,一切都要从“社畜”的循环一周开始说起——
疯狂星期一 (2022)6.92022 / 日本 / 喜剧 科幻 / 竹林亮 / 圆井湾 槙田雄司
想想看,如果你正在焦头烂额的处理手头的工作,一门心思想要跳槽到更好的公司摆脱眼前的一切,刚刚为了工作在公司熬了一整个通宵,睡眼惺忪、大脑宕机时,突然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后辈跑到你面前一通胡扯,“我们一直在重复同一个星期!
为了避免你将这一切误以为是梦,请记住信号,鸽子是信号......”嘶!
想想就头大!
影片的主人公吉川朱海就在周一的早上经历了这一切。
吉川任职于一家小公司,意识到发展空间有限的她决心离开这家公司,她已经物色好了心仪公司,并拿到了口头的offer。
万事俱备,只差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就可以美美离职。
早晨,办公室中所有的同事都因为甲方上周末无理取闹的追加了五个方案而加了一个周末的班,通了一个大宵。
大家陆陆续续地醒来,这时一只鸽子突然撞到了写字楼外的玻璃上。
大家都不以为然,但是两个后辈却对此开始窃窃私语。
吉川抬头瞥了两眼看起来像是在划水不务正业的后辈,电脑发来了甲方的消息,仅仅是对吉川自己的。
原来这个木本事务所,就是吉川想要跳槽的下家。
没有新方案,没有新工作。
吉川无奈只能继续爆肝。
永久部长带着昭和时代的冷幽默姗姗来迟,并且询问了吉川跳槽的事宜,吉川也没有给出很明确的回复。
回到工位上后,两个后辈立马凑了过来。
有毛病吧?!
吉川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
解释失败后,两个后辈又在拼命证明他们周围即将发生的一切他们都已经看过很多次了。
部长会在3、2、1后打喷嚏。
快递员也会送错快递。
面对两个神经质的后辈,吉川狠狠无语。
匆忙地赶完十个方案,吉川抓紧时间出外勤。
两个后辈连忙提醒,千万不要坐出租车!
果不其然,吉川出了车祸,头上挂了彩。
屋漏偏逢连夜雨,木本那边还对他们的方案有所意见,还想要增加视频讲解。
吉川又紧急找了一个外包,但是效果,真是很好地践行了搞笑片的风格啊.....
倒霉打工人的痛苦还未结束,无休止的听从甲方的修改意见;欢脱的部长下班毫不了解事情严峻情况,还想要和大家喝点小酒......令吉川崩溃的还在后面,突然停电。
但是两个后辈却又像早就预知一样,甚至在倒计时。
忙碌的一周终于以停电但是没保存而结束了。
周末大家又要加班,以公司为家。
就连早就约好了的男友,也只能被迫鸽掉。
周末加班时,后辈二人组不舍弃,再次劝说吉川。
两人背过身去,让吉川写下一个词语。
可甚至还没等吉川写完,后辈二人组就已经说出了吉川写下的内容。
这次吉川终于起疑,但是面对两人奇怪的话,奇怪的鸽子手势,吉川还是选择了无视。
吉川继续奔走,继续在办公室加班度过周末的夜晚。
上个周发生的事好像一场梦。
醒来的吉川重复着自己的工作,重复着上周的工作!
日历再次跳转回25号,一切再度重演!
鸽子再度撞上玻璃,后辈二人组再次窃窃私语。
面对后辈的反常举动,吉川的记忆中浮现了那个鸽子手势。
但是吉川还是没能相信,这样的一周又过了一遍。
等到鸽子梅开三度,再次撞向玻璃时,吉川看着做鸽子手势的两个后辈,一下子好像开窍了。
后辈二人组向吉川详细地讲解了身边一遍一遍重复的事情。
吉川最终还是相信了循环。
而两个后辈则认为,要想逃出循环,关键在部长。
部长手上带着诅咒之石的手串,而刚刚过了50岁生日有些年龄焦虑的部长每天都高喊着,让时间停止吧!
因而,诅咒之石就收到了部长的愿望,凝固了时间。
要想破局,就只能让部长自己亲手毁掉手串,在这之前的前提,就是必须让部长意识到时间循环的发生!
而让部长理解这一切,他们打算采用一种很职场的方式——“上申制度”。
这个真的很有霓虹国等级森严的职场特色,总的来说,尽管后辈二人组早就看清了这一切,但是他们自己的话语权太小了,部长不会听。
而“上申制度”则是需要层层上报,后辈劝说吉川,而吉川上面还有组长森山和总监平一郎,最后才是任务的关键部长永久茂。
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森山组长和平一郎总监也相信了时间循环。
而吉川这边也靠着时间循环的bug一遍又一遍地完善自己的方案。
(是的,卷王王中王)
在全员集合后,终于轮到攻略部长大人了!
依旧是满满的社畜风格——风格统一做工精致的PPT、穿戴整齐统一着装、甚至还为部长端上了他最爱的卡布奇诺。
就这样循环了三次,部长才半信半疑,并且犹豫道:“我有这么难说服吗?
”
他们成功地带着部长毁掉了手串。
公司一行人在天台上狂欢。
但是,一切真的回归正常了吗?
周一再次到来,鸽子再次撞向玻璃,一切照旧。
公司众人面面相觑,这究竟怎么办呢?
在刚刚过去的北影节和上影节中,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制作,一时间拥有了和《悲情城市》比肩的抢票难度。
在《Monday》上映一天后,北影节各大抢票群立马炸锅,甚至有自来水为它p了求票海报。
可能这个片子单独来看确实也没什么值得名垂影视的,但是要是满场都是刚下班的社畜,一边看一边疯狂鼓掌,主打的就是一个氛围!
时间循环,这个主题其实已经并不新鲜,年初火爆的日剧《重启人生》去年国内大热的网剧《开端》,再往前还有好莱坞作品《源代码》等等,在剧中,创作者也狠狠玩梗,主动的cue起《土拨鼠之日》,也是打破次元壁。
当然这也不是导演竹林亮第一次尝试时间循环题材。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20年,那个火爆互联网,全球播放量超5000万次、在B站被列入“入站必看”的短片《受够了,我真的不行了。
好想逃》。
在阿伦·雷乃导演作品《我的美国舅舅》中,曾以生物学角度来洞悉人心。
趋利避害的小白鼠实验,是从最本能的生理角度探寻人在遭遇重复的困难时逃避和抵抗的心境。
短片中,日本网红浅聪喵发现自己被永远的困在了同一天,恐惧、害怕、想要逃离,这是人最基本的反应。
日复一日的工作,我们被困在了一个又一个的格子间中,被劳动分工带来的异化所侵蚀。
但无论是在短片中,还是在电影里,每次循环的微小改变,都足以拯救人生。
吉川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中努力完善好方案,从焦灼、颓丧,到井井有条、信手拈来。
浅葱喵在重复了5000遍,才终于迎来了完美的一天。
b站最高赞评论:诸神判罚西西弗将一块巨石不断地推上山顶,巨石又因自身重量再滚落下去。
诸神当初不无道理地认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无用而又无望的劳作。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曾在其《西西弗神话》中这样阐释:这块石头的每一颗粒、这座夜色弥漫的高山上每道矿石的闪光,都单独为他形成一个世界。
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
应该想象一下幸福的西西弗。
西西弗在面对诸神眼中最可怕的惩罚时,成为了荒诞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或许生活本就平静如水,人们也会在重复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但是无论是努力做出一点点微小的改变,还是放宽心接受这场辛苦的搏斗,大家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这场人生冒险中的荒诞英雄。
*本文作者:浅浅
时间循环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荧幕,是在《土拨鼠之日》里,想要逃离暴风雪小镇的菲尔,自暴自弃,急功近利,玩弄女人,直到他用真心去对待女同事瑞塔时,他才走出这一循环。
记得小时候看过中央六台外国的一个电视剧,也是要等男主在时间循环里一次次寻找,直到发现路边受伤的小恐龙,保护并治愈它,他才顺利走出这一日。
按照这一理论,困在循环里的人,就像纸扎糖果,开头已经固定,最重要的是结局,底部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欧美电影里是真爱、是善良,来到东亚,画风逐渐诡异,一周重复循环,以公司为家,画地为牢,在公司吃喝拉撒睡,每天醒来的地点不是在办公桌前、会议室桌上,就是在支起的躺椅里。
听起来无比鬼畜,落实到办公场景却十分真实,男多女少的配置,上司奋斗到每天按时打卡,只需要窝在座椅里看漫画无人管的职位,即使发现了震惊所有人的时间循环,还是得循着严苛的上申制度,层层上报,在上一级未能完全明白下一级意图的时候,不得越级,严格遵守工作循环的游戏规则,并且向上司汇报要投其所好,揣摩他的爱好意念,他自然被代入为男性,因为里面唯一需要揣摩的女性,只在倒数第二层级,过渡非常快。
还有一位女性,圣子姐,在层级上报,直至解除掉自以为的时间循环症结时,白板树状图里没有她,被揣摩上报的人里面也没有她,她好像天然地被排除在这个森严体系之外,连回忆时间循环的场景,都是在家里的榻榻米上,而不是办公室、会议室,因为她和部长一样,可以按时上下班。
可能是因为她在职场资历熬得够久,也可能是因为年纪加上成就微不足道,真诚的建议可以被同为女性的吉川随意略过。
一个人在时间循环里拥有无限时间,会如何度过,最先发现的远藤和村田选择翘班玩耍到害怕停止的那一天,吉川选择比需求更快准备好幻灯片和视频,甚至开玩笑“换个想法,可以重复工作无数次直到工作能妥善完成”,这就是东亚的变态之处,只要还能自主呼吸,能挤出一点点时间,就能投入工作直至尽善尽美。
就像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提到的,现代社会的健身是为了工作的自我劳役,时间为润色的工作加码。
唯有陷入循环,困在格子间的人们,才有那么一丁点时间,盯着窗外打高尔夫球的社长、掉手绢的女人和天上的飞机,作为确认下一周和自身存在的证据。
意气风发的部长,同样也会跪在之前悠闲翘二郎腿的老板椅上,冲着电话那头不停地抱歉,奴颜婢膝。
科员在底部仰望发号施令的科长,心想“总有一天,我会替代你”,待到几十年新老交替,到了科长的位置,才会发现科层制的尽头仍是需要攀爬的人梯,高龄未退休仍要对着领导卑躬屈膝,只是换了对象而已。
“成为人上人”的激励本身就是陷阱,人上有人,人外有人,人与人斗,其乐无穷。
吉川是典型的职场奋斗女性,随意拿来的便签纸写下带着感叹号的成功,满足木本事务所的一切要求,只为跳槽去更好的平台,比起逃出时间循环,她更关心会不会错过交视频的截止日期,连被老天额外赋予的时间,比起恋爱,她更愿意拿去完善幻灯片。
结果结局送了她一个大礼包,不仅要放弃新的工作机会,去帮部长这个糟老头完成他的未尽漫画梦,还要深刻体会到同事间的团结友爱,一门心思留在原处。
如果不是鬼畜的设定,夸张的肢体动作,稀释了结局的荒诞性,这样的结尾显然不可接受。
不过东亚女子该如何生活,至今就没有哪个导演彻底想明白,在没有出路的无间打工间找到一条路,这不是它的命题。
部长最后一次抢过吉川的电话,向电话那头木本事务所的崎野表达歉意,能够搬出来的还是木本初高大学同窗的身份,成为名女人难,成为贱贱的名女人,能够被人搬出来利用的身份,好像也挺好的。
?
三颗星给5gn的颜值吧 剧情基本没有任何推理
律师和歌手推椅子那段竟然有点末路狂花的韵味,喜欢。
在日本可以既是目击证人又是辩护律师的吗?
看到某人多年如一日清汤寡水木头演技竟然感到很安心(bushi 好笑的点在于老人台努力整活Mステset 还有歪嘴女竟然唱得比她老公要好听多了hhh 剧情方面和松本清张的短篇原点「颜」有什么关系呢 弱化案情(但凡开头进藤刑事不放水继续质问女主不在场证明 观众可没法看后面的拖拉剧情) 充其量算提取了原作概念 focus恶女在girls help girls 诚然本SP的女性基本都很可怜 但这都不重要 因为原作含义是明星靠台前的脸获得名声财富而其背后却有另一张阴暗的脸(过去)要说是令和才能制作的那 确·实·如·此【上川隆也 / 阵内孝则 / 平冈祐太 浪费这三个人 终归演了个寂寞】
剧情难评,但好久不见5姑娘,她还是这么美丽!
如果承受了世间的非议,被推进泥潭,那就带着满脸的泥,继续过好剩下的人生,可是另一边,有着真实面目,有着想要改头换面的灵魂,那么 ,我会为灵魂加油!
真的不及格……ごめん!
三星给五姑娘吧,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凡角色行为有一点逻辑也不至于这么没有逻辑,最后真是好硬的转折,但你成功让我好奇原作是什么故事了
结局真的是一言难尽 之前的两个人应该是互相救赎 结果莫名被出卖了……
武井咲是真美,这部的个人氛围感超棒,最后律师帮忙隐瞒还会好看点
本来想着杀人多少是该有点悲壮的,真到走投无路了是悬崖也得跳 那种。但女主对律师也算"She saved me, in every way that a person can be saved"。带律师使坏那段已经有点想哭了。干嘛要这样呢。
好烂的剧本
喜迎本人前妻武井咲复出!虽然剧情相当无聊但是姐的美貌绝了!
难看
看完简直浪费时间,律师最后两分钟让前面100分钟白看
很喜欢多年前的那部(田中丽奈),这部改编的也还可以。
真心以为律师是出门去销毁那把刀去的
无奈杀死勒索男友的女歌手,遇到担忧女儿脱衣照被泄露的女律师。当女律师女儿是女歌手歌迷,女歌手被女律师请来劝服女儿,但同时女歌手杀男友事情曝光。很好的法律伦理题材:面对对自己女儿有恩和告发犯罪行为,女律师该如何做?
喜欢的。女律师竟然是成龙城市猎人里的体操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