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没有看懂本片。
直到写这篇评论,我依旧有些糊涂。
看本片前面时,感觉这就是一部香港典型黑帮片,可看着看着又觉得像是一部喜剧片,可后来又觉得像哲理片、爱情片,太多的元素、太杂的内容、太枝蔓的情节、不时地插叙与倒叙,有时真给人一种目眩与凌乱的感觉。
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被这部影片吸引着看完了全片,不得不说导演和演员的确不简单。
影片的叙事手法给人一种不安与动荡的感觉,有些像片中那个梁家辉扮演的遭到威胁的黑社会老大的内心感受。
其实,边看电影我也边猜究竟是谁想杀梁家辉演的老大。
最初我是怀疑陈奕迅演的警察,因为最开始的那个狙击手埋伏的地点怎么那么巧,就是陈奕迅叫梁家辉下车的地方,这要不是事前安排好,那就实在是太巧合了。
可是虽然后来陈奕迅经常阴阳怪气地出场,可我就是再也找不出一点可疑之处了。
我也曾经觉得要杀梁家辉的可能是那个得肺癌的老大,还有就是他的遗孀,可也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
一切都处在晦涩不明之中,让人看不清楚。
有的时候这个谜底藏得太深了,迷雾太浓了,深到浓到有时你都看不到有什么阴谋,甚至看着电影到忘记了这个暗杀的阴谋。
这也是我看不懂这部电影的地方。
这种隐秘至深的暗杀又让我想起看过的另一部电影,就是刘德华、张学友主演的《江湖》,想金盆洗手的老大身边危机四伏,各人都在打算着自己的出路。
也像本片一样,刺杀老大的传闻暗中流传,刘德华扮演的老大也不得不如本片的梁家辉一般努力地寻找着要对自己不利的势力,而结局也和本片是那么相似,危险似乎可以排除,但宿命仍是无法摆脱。
这也许就是导演编剧想要传达的一种东西,有些路走上去就无法回头了。
略显凌乱和混沌的剧情,因为有了一批很不错的演员,使得本片还是可以值得一看的,梁家辉、吴君如、张耀扬均是很不错的选择,而片中那段荒诞地关公显灵,也因为黄秋生的演绎有了些不一样的、令人回味的味道。
前不久看黄秋生上《鲁豫有约》,才知道他出演本片时,是正在发烧重病,据说脸上烧的演关公都不用化妆了,看来戏骨的炼成着实不易,真应了那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
梁家辉、吴君如《江湖告急》一部黑帮黑色幽默的爱情电影,老大任因久在一次遇刺之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人,老婆苏花、师爷阿伟、保镖阿瑜,还有他的两三个对手等等,结果抖落出了许多有关自己的新的认识,老婆苏花曾有被羞辱的过去,但任因久用自己的想象将之回避。
苏花介意他包小三但更介意他在人前数落她多年没有生育,师爷阿伟虽然人在黑社会但经常买古惑仔的漫画杂志,但他的家里收藏了半鱼缸的扑克的小丑纸牌,他还收藏了毕加索的真迹,人不可貌相。
保镖阿瑜曾是足球健将,因为佩服任因久结果生生掰弯,暗恋他多年,再加上他直到死前才托付私生子秘密的对手,每个人都有不被了解的一面,任因久越是试图去发现,结果就越发扑朔迷离,最后他放走了前来刺杀的年轻情侣,并和苏花回到了他们相识的英国的一条陋巷,展望人生之际,怎料又一个杀手尾随而来。
电影里任因久的男性性格心理表现的非常丰富而且细致,对老婆、对情妇、对手下、对对手、对陌生人,可能梁朝伟都未必能吼得住。
吴君如的苏花也非常好,她自己也说只有在这一部喜剧的床戏是真正想演,加上他在大街上骂街时候的露点,还有穿着便衣下水游泳发泄等等,都是值得赞誉。
更不用说电影还请了李兆基、罗兰、吴耀汉、杜汶泽、陈奕迅、黄秋生、许鞍华等配角,都有个各自的亮点,还有那对有情而无畏的年轻情侣在此不再细说。
里面有好几个亮点,比如李力持的角色请专业摄像师想拍苏花裸照震慑任因久,结果没有交代清楚命令,摄像师只拍了苏花被扒光后的一件件衣服,还有杜汶泽打麻将时快赢钱时候的类似哮喘的反应。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黄秋生扮演的关公显灵,这个环节交代了不仅仅是任因久的精神困境,表面上信奉忠义然而背后却是另一套。
非常有特点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经典吧,感觉有点可惜的是可能拍早了点。
另类的黑帮题材,觉得里面的人比大多的片子里面的人真实,可信,一个运气不错、靠彩票起家的黑帮老大(梁家辉)和曾经想抢劫他却成为他老婆的教母(吴君如);帮派中老有心理独白的播送的律师;帮中对他最忠心的兄弟而事实上那是一个对他倾慕已久的同性恋者(张耀阳);另一个被他遗忘在监狱里面的最有义气的兄弟(曾志伟);一个初出道、本来对他异常崇拜想的小混混;他多次拒绝小混混的效忠后,小混混以生命作赌注对他进行的报复?
还有那个小混混的女朋友;呵呵,真的,每个人物都可圈可点,关公的出现前面的兄台已经提过了,里面还有很多让人紧张、感动的情节,是不是有点煽情?
可能是吧。
我只看了一次而且隔了多年还印象深刻的电影,值得一看。
看一部黑帮电影,被其中的爱情部分打动落泪,是我完全没想到的。
整部片子是一种我没想过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是大胆又扎实。
大胆到拍关二哥显灵却被说是没当过老大,后面还说自己毕竟是男人只好夜读春秋。
扎实到老大和大嫂之间多年夫妻生活中也一定有闪光的爱。
当然还有很多场面,爱上大哥的男保镖,大佬之间的谈判聊怎么治肺癌,江湖jian(真的不是zhui)杀令,勒索人却只拍了衣服的对手,和警察一起躲在车底,大哥和大嫂吃一桌子绿油油到菜来“谈判”,等等看似荒诞却又让我感觉并不离谱,黑色的幽默让人印象深刻。
最喜欢的一段,还是九哥和大嫂看到两个年轻人的时候,想起曾经在英国无忧无虑的时光,至于最后九哥和大嫂有没有成功淡出江湖,我站狙击手闭眼放弃狙杀,就好像九哥放了刺杀他的两个年轻人一样,积了德的嘛!
梁家辉不愧是影帝,台词和演技确实扎实的没话说。
导演2000年吴君如出演了林超贤的《江湖告急》和叶伟信的《朱丽叶与梁山伯》。
一个黑社会大嫂和一个被切除乳房和丈夫离婚的落魄女子,只是最后的结局都有点相似,苏花的丈夫最后被杀手杀死,而朱丽叶的男人则在杀别人的过程被杀。
只是吴君如不是杨贵媚,她身上的悲痛不会写在脸上,她永远带着冷漠或者不屑走过这条街,身上带着的永远是一颗受伤的心。
习惯了《杀破狼》和《导火线》或者《龙虎门》的人是不会习惯一个慢慢说话的叶伟信的,但是那三部片子实际上是甄子丹的,而叶伟信则努力在那些硬功夫之间安插自己的情绪,于是我们能在杀破狼的阴暗角落里感受绝望和忧伤。
从崭露头角的《旺角风云》里那个拘束的小喽啰的眼神开始,似乎叶伟信就不会是一个令人高兴的起来的角色,他的拿手戏是拍鬼片,而现在他的拿手戏是功夫片,只是这个路人甲的眼神,这些都只是为了拍自己想拍的戏。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林超贤在自己的《江湖告急》中安排的那个由陈奕迅扮演的警察角色在自我介绍时邪里邪气的说,我是见习督察 叶伟信。
江湖这个世界里的事情总不是那么简单的,每个小小的巧合就会构成一个奇怪的联系,不仅仅是那个所谓的蝴蝶效应,或者无数个小水珠,偶然落在同一个地方,恰好就这样了。
从四月到五月,我是看着这部《江湖告急》度过的,法国媒体说这部片子是集香港黑帮片各种因素在一起的经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不仅是林超贤最优秀的作品,或者说它没有披上美化和修饰的外衣,总是这样一如既往。
陈奕迅说24小时会有人来杀了你,梁家辉只是笑笑,不是自信,只是麻木。
一切正如后来陆老四说的那样,今天可能是他,明天可能是另外一个人,每天的答案都不一样。
于是那些子弹,于是一次次江湖告急的会议,打着各种各样奇怪的旗号,只是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实在的利益。
其实,这个圈子,不是逆水行舟,而是,你死我亡。
关公的显灵,带着超现实的意味和香港本土的风味,他在拷问那些忠义,质问某些对他来说奇怪的结论。
他说,当年千里送嫂,你当我为何看春秋,我也是一个男子。
听到这句话,我想笑,但是笑的那么不自然。
梁家辉说他知道该怎么做一个老大,而他身边的那个军师则暗暗在心里想着其他的话,这个收集毕加索作品的人,调侃的用近乎残忍的词语来掩盖自己。
电影最后,梁家辉放弃了一切,和吴君如来到当初两人相识的伦敦,那只瞄准了他的枪,和最后一个画面,是杀手闭上了双眼。
江湖,不是你说走就能走出去的。
爱情爱情,曾经在学校放过张楚的这首歌,每次放到 我明天早晨打算离开 即使你已经扒光了我的衣裳 你早晨醒来会死在这床上 即使街上的人还很坚强 的时候,处于某种考虑,我把音量调下去了。
然后下一首,一般都是森田童子的 我们的失败。
电影一开始是没有爱情的,梁家辉和JOJO之间是包养与被包养的关系,梁家辉与吴君如之间是已经淡泊的夫妻情分,阿虎和女友之间是为琐事吵闹,张耀扬只是没有表情的站在梁家辉身边,我们都在等待。
当梁家辉回忆起伦敦的那段逃亡岁月,想起那段爱情的时候,挑选了一个花哨的皮箱,带着一切东山再起,包括共患难的苏花。
然后是枪战,张耀扬一直挡着子弹,最后他生怕就这样死去,于是他演艺生涯中最动人的一幕出现了,他那张过于男人的脸在某种驱动的作用下变得柔软,他说,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其实,我一直好爱你。
梁家辉愣了很久,匆忙用这不是说这个话的时候来搪塞,一直到后来在医院的病房里,他依旧没有办法认真面对张耀扬,只是带了幅墨镜,脸部表情有些不自然。
阿虎的女朋友为阿虎剃发,然后和他一起去刺杀梁家辉,当阿虎被梁家辉的手下抓住后,虎女大声说,要杀他就先杀了我。
为吴君如挡了很多刀的梁家辉虚弱的望着她,先是问,你很爱他吗?
然后示意手下放人。
而JOJO和陈奕迅之间那段似乎超脱江湖纷争的关系,才是导演理想化的产物,于是本来略显赘余的部分,反而给整部片子增加了一些轻松和温暖。
港片这个时候是银河映像最鼎盛的时期,虽然那时的杜琪峰还没有到现在的地位,可是毋庸置疑的是银河映像最好的片子都是在那个时候出来的,97年的暗花,98年的非常突然,99年的枪火,游乃至的才气和杜琪峰所特有的匠气,渲染了这一切。
而这次的《江湖告急》则颠覆了这些,我没有想到相似的类型片,实际上,就连导演自己也没有拍过另外一部类似的电影。
或许这部电影很多的看点以后都看不到了,无论是张耀扬的那声我爱你,还是黄秋生那个关公扮相,抑或是吴君如在泳池的伤感,以及梁家辉和陆老四的那场奇怪的谈判,人越多越打不起来,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经过,是袁思慧在电影中演唱的主题曲,据说也是网上最难找到的一首电影主题曲。
喜欢这部片子的人99.9%都会喜欢里面的配乐。
有两首得单独列出: 1.《when the world let you know me》,就是任因久最后被枪瞄准时出现的音乐; 2. 袁思慧(还是谷祖琳?
)的《经过》,据说是最难找的电影歌曲之一。
如果它不是生在港片走下坡路的拐点阶段,如果它不是生在DVD年代而是流媒体时代……它完全可以成为互联网的流行文化。
先说影片属性:黑色喜剧。
当时国人的审美主流是吴宇森、杜琪峰、刘伟强这类黑帮电影正片。
与传统黑社会主题电影相比,《江湖告急》是个小片儿,不够波澜壮阔、不讨喜;但是,你要是跨越时空(尤其是结合2019香港事件来看),反过来审视这个作品,你会发现它的故事解构和思想水准相当有前瞻性,很准确的把握了,港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无所适从的状态,于是生产这部作品,对传统HK黑帮文化采取嘲笑抨击、揭露、讽刺,借助幻想和否定,形成黑色幽默。
从个体故事看整个社会。
以黑帮大佬任因久哭笑不得的个人经历,表现传统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用幽默的艺术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
从悲观、恐怖、失望和痛苦的世界观显现幽默趣味的高级幽默情趣。
再说影片剧本:它是一个很有趣很别致的故事。
很多影迷对“看电影”的需求很朴实,就两个字,“好看”。
而这主要依赖于编剧水平,写出一个好故事,是基础。
那么《江湖告急》故事水平如何呢?
当然,挺好的。
甚至有点抖音讲故事的技巧。
用大佬谈判、暗杀黑帮做开头,很俗气但有效的把观众留下来,接着,你会跟着导演一起解密“是谁想杀黑帮老大”,逐一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随后解密身边每一个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所以,《江湖告急》实际故事结构比较接近《茶馆》,任因久和王利发一样,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主角,真正的情况下,剧里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任因久只不过是把这些人、他们的故事穿起来的一个“工具人”。
当然,在任因久开盲盒解锁别人故事的过程中,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和对自我的认知,最终完成了他个人这条主线的故事。
这就是为什么影迷们会各种美誉:“配角个个表现亮眼”——可不咋的,除了配角选角非常棒以外,从故事结构而言,每个配角都是主角级别的故事堆塑啊。
然后看表演:一位位实力派演员的精彩高光。
(剧透预警)(剧透预警)(剧透预警)(剧透预警)(剧透预警)
影帝的开场独舞,很可!
又骚又烈的大嫂,很可!
床戏,很可!
暗杀戏不亚于《枪火》!
站位、张力绝对不输《枪火》!
暗杀戏不亚于《枪火》!
站位、张力绝对不输《枪火》!
暗杀戏不亚于《枪火》!
站位、张力绝对不输《枪火》!
为什么“配角个个表现亮眼”?
除了配角选角非常棒以外,从故事结构而言,每个配角都是主角级别的故事堆塑。
黄秋生版关老爷,可爱!
张耀扬版保镖,可爱倒爆表!
张耀扬版保镖,可爱倒爆表!
陈辉虹版师爷,普通平实下的人设下藏着自己的滋味
曾志伟演阿卓,类似《甜蜜蜜》里豹哥,戏份不多但完成度很好
彭敬慈是梅艳芳的徒弟,雨夜戏帅的不要不要的,对比之下吴亦凡这种后辈花瓶算什么东西!
彭敬慈是怎么做到气质又man又gay的?
彭敬慈,两场和梁家辉的对手戏,完全能接住梁家辉的气场
彭敬慈,片尾高潮与任因久近身肉搏,实实在在给任因久带来了来自年轻人的压力
让人不寒而战的罗兰阿姨!
没什么演技的edson,但是适合片子剧情!
最后谈喜剧技巧:非常高级的喜剧形式。
这部片子笑点密集,差不多2-3分钟就有一个笑点。
反转又反转,每个反转都很丝滑,没有强行凑段子的感觉。
整体喜剧结构非常高级。
在2000年那个阶段,我国喜剧市场主要是周星驰、王晶以及北方赵本山为主,基本都属于“闹剧”类型喜剧,当年文化消费审美还比较单一,简单。
《江湖告急》这种需要观众动脑子回味一下的黑色幽默,暂时没得到市场认可。
说白了,不是《江湖告急》不够好笑,而是消费者还没准备好好好的笑。
以《江湖告急》中最出圈的“江湖奸杀令”为例,这个段子是一帮高高在上掌握权势的人,非常认真的这干一件荒诞蠢事。
这看上去也是三俗屎尿屁,但段子展开的方式够严肃够高级,很明显跟王晶的屎尿屁拉开了距离。
而且段子里还内嵌了段子,师爷面对“老板傻逼”的无奈,唯粉阿愉没有原则的偏袒,老板事后一本正经的甩锅——每个角色的反应都为段子增加了层次丰富的喜感,以及,让这个段子更加高级、有代入感:毕竟,我们每个社畜都体验过这种“老板傻逼怎么办”体验吧?
最荒诞的事件,最严肃的表现形式
片子中还有很多高级的段子。
以下是我个人喜欢的几个:
未成年人,前一秒牛皮哄哄混黑社会,后一秒横死街头在血泊里呼哧咽气
Wasatch防弹衣,奢侈品和死亡、暴力、犯罪联系在一起,反讽幽默
“脱下她给衣服拍照”
果然是“脱下她给衣服拍照”【谐音梗】扣钱
杀死黑社会大佬的不一定是另一个黑社会大佬,而是……
没有人可以打赢一个主动躺在地上的对手【泄气】
本来真的想杀死你,结果变成了真的想救活你
本剧荒诞top1,关公显灵,然后关公被人类给整不会了【反配】你可以看到,《江湖告急》喜剧形式涉及到了反配、夸张、应验、泄气、重复等丰富喜剧形式。
整体段子都是非常规整的教学级别的范式。
除了十三妹打麻将那一段以外,整个电影几乎都没有使用闹剧,而仍然达到了非常快乐,而值得回味的喜剧效果。
以师爷和阿愉的戏份为例。
等谜底揭开时,电影前半截里埋的暗线回味起来,都是梗,例如师爷的二次元漫画,例如阿愉戴着墨镜的眼神。
这些线索,在电影后半段里call back,达成喜剧效果。
师爷大概会是B站重度用户
当老板发现员工住在半山别墅里享受风景和艺术品,老板自我怀疑了“我们俩谁到底给谁打工?
”
万万没想到,让我爱上张耀扬的居然是这段表白文戏!
我要是梁家辉我就被原地掰弯了!
娶他!
快点娶他!
原地结婚!!
以上。
《江湖告急》豆瓣7.6分。
我个人认为,至少低估了1分,至少值8.5分以上。
尤其是它作为罕见的“正经”喜剧作品,成功洞察了香港转折期的迷茫,艺术价值是严重被低估的。
最起码,你如果看懂了《江湖告急》,你就能明白香港的老家伙为什么不中用了,也会明白,为什么阿虎这样的一批年轻人会变成“废青”……
【我就是任因久,江湖人,白羊座】【我就是喜欢这个花皮箱,不喜欢就不要跟我回香港!
】【我有情妇,因为我有个老婆,我有个老婆,所以我就有个情妇了】【大家应该将心比明月,事无不可对人言】【做神和做人一样,你偶尔做点事,人家就会觉得你很灵】【当年千里送嫂,你可知我为何要月下看春秋?
我也是一个男子】【她是我的老婆苏花,她现在正在经历人生一个重要阶段,就是会直接影响我的健康,有人称这个阶段为 狼虎之年】【在江湖,为黑社会做事,但又不是黑社会的人很多,我只不过是其中一个。
在我心目中,跟着任因久不过是打份工,跟着哪个大哥不是一样。
当然我不会让他知道,忠肝义胆,在现在的社会都是演技磨练出来的,是吧?
】【我梦见我生了个小孩,没有屁眼,我吓的不得了,那个小孩没有屁眼,你根本想不到那有多可怕】【你为什么不跟我说】【会有用么,还不是那句老话,出来混,都预着了】【你下次找女人呢,最好别让我知道】这片最出彩的就是这些感情戏梁家辉遇见吴君如的时候她是一个抢他钱的欲求不满的小混混;梁家辉问吴君如有没有什么人生理想,她说 能不能多来几次?
他中彩票准备回香港,吴君如怕他丢下自己就用刀抵着他脖子威胁他;他也在外面养情妇,他说女人在他生命中不会占到超过百分之十;吴君如说自己最介意的不是他在外面找女人,是他当着兄弟的面说她没有为他生一男半女。
梁家辉的贴身保镖 被他活生生的掰弯为他拼命,最后说 其实我爱你很久了。
那个叫阿虎的把钱都给小弟花,自己没有钱买单,小太妹一直骂他却还是死死的跟着他,所以最后,梁还是放了他们。
港片就是这样,看似荒诞滑稽无厘头却到处要表表深情,让你一边笑一边哭。
如果说偶像剧是女人的童话,那么黑帮片就是男人的寓言。
女人用尽一生来幻想一个多金又有型,最好还痴情的王子;男人竭尽全力来等待一个可以两肋插刀,肝胆相照的兄弟。
皆痴痴不倦,青丝熬成白霜。
我没有看很多偶像剧,我每天看很多黑帮片。
但我仍然搞不明白什么叫“兄弟情谊”,这东西对我而言,可操作性太低了。
在女生邀我去血拼,邀我一起去上厕所,邀我彻夜倾听其爱情故事的时候,这个让男人把胸脯拍的砰砰响,豪情万丈说出来的词,突然就显得傻啦吧唧。
貌似男人看偶像剧也有同感。
尽管我搞不明白,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怀着极为温厚的包容性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有一个社团提出了异议。
他们认为,一个男人跳到另一个男人床上,狂捏对方胸部;或者一个男人身手不凡,却甘愿让另一个男人揍得一声不吭;又或者一个男人抛弃女友像扔掉一块破布,只为另一个男人不要命地出生入死;这些都不是“兄弟情”,而是“奸情”。
这个社团,崛起于90年代末,壮大于2000年初,近几年更枝繁叶茂花开满地,旗下每个堂口名都以“腐”字开头,精神领袖不是关公,而是“耽美大神”。
社团烂仔江湖人称“同人女”,在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的厮杀之后,这群女人真正做到了以笔为刀,兵不血刃,就可以让无数呼风唤雨的八尺男儿只敢低调做人,以避其兵锋。
我有幸见证了这个字头的诞生。
从一开始偷偷摸摸用堪比谍战用语的隐秘暗号寻找组织,到现在要是没听过“腐”字头你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期间几多辛酸,几许沉浮,不表也罢。
作为这个社团曾经的烂仔,我深知随意评论社团是非是江湖大忌,但我实在不敢苟同社团的做法。
一日是烂仔,终生是烂仔。
我曾经吃一天社团的饭,哪怕现在金盆洗手,也是万万不该吃里扒外的。
我今天写下这些话,就做好了招祸的准备。
在我决定退出社团的时候,有个人说我很狡猾,从来都不涉足社团内部权力纷争,对外也是能打则打,不能则避的态度。
我跟他说,是笨才对啊,正因为这样,才老是没有上位的机会,退休了都还是烂仔一枚。
他盯着我看了很久,只说了一句:我也希望全身而退。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或者说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也从来没想过再次提起他的时候,会用这种疑似“深情”的愚蠢语调。
我总说搞不明白兄弟情谊,其实,谁说得清呢。
我只是不知道他如果听说了我这次跟社团作对的事会怎么想。
骂我老年痴呆?
年轻的时候想得明白的事老了反而放不开?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次社团触到了我的底线:“你大爷的!
表搞我的吴镇宇啊!!!!
”吴镇宇和黄秋生有个屁的奸情啊!
两个特立独行的大男人,明明是把对方当作亦敌亦友的存在,嬉笑怒骂,皆是英雄惜英雄的豪迈。
有个屁的奸情啊!
你们是不是觉得,男人就是一台台行走的雄激素发射机,互相点个烟,互相咬耳朵,互相挥个拳,互相问候下老母,都是无繁殖交配的准备动作啊??
我———————————————————————————电脑前。
键盘上一个女人疾飞的手指很突兀地停了下来。
一个男人用冰冷的枪口抵在她的太阳穴。
“社团现在真是赏罚分明啊,”女人先开口,“这么快就派杀手来了。
开枪吧。
出来混,早就预着这一天了。
”“跟社团没关系。
是私怨。
”男人叫张耀扬,据说有着全香港最像黑社会的脸。
“哦?
”女人慢慢转过脸,想看清这男子的样貌。
“啊!!
”女人像被开水烫了一样惊叫,“是你!!
你是跟来哥的阿麦,还是跟泰哥的阿猫?
唉唉,反正来哥泰哥都是吴镇宇啦,你帮我问候他,就说我好中意他”“你搞错了,我是跟久哥的阿愉。
”“你还真是万年烂仔啊,一辈子都混不成大佬。
”“烂仔也好大佬也好,都无所谓。
只要可以一直呆在久哥身边保护他,看着他,就好了。
”子弹上膛的声音,“你写这种文章,就是怀疑我对久哥的爱咯?
”“我说,《江湖告急》是公认的反类型黑帮片,那混蛋导演设计这种BL桥段摆明了就是玩儿你的嘛。
”女人替他喊冤。
“别说了,都晚了。
”张耀扬的手指按上扳机。
电光火石一瞬间,另一个男人的手挡开了枪。
他叫梁家辉,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名字是任因久。
“阿愉,你干什么?
别那么冲动。
她小女孩嘛,写文章玩玩也没什么的。
快把枪收起来,吓着人家小姑娘了。
”“是,知道。
久哥。
”“我说过多少次啦,‘是’就是‘知道’的意思嘛,而且这儿除了你就我一个男的,也没必要加上‘久哥’。
”“是,知道。
久哥。
”“小妹妹,你没事吧?
这个叔叔看起来好凶,其实人很好的。
别怕啊。
”“我认得你!
”女人如梦初醒,“你是段王爷!
你穿女装勾引张国荣那段我好喜欢啊!
”“…………阿愉,搞定她。
”“是,知道。
久哥。
”【完】
港片的类型化以及内容趋同,是造成香港电影没落的其中之一重要元素。
但是其实,港片黄金时代末期,就有一批电影人,尝试着用较先锋的手法,拍一些“反类型片”。
这次说的,不是银河映像的经典反类型片《一个字头的诞生》或者是《非常突然》等,而是一部容易让人忽略的有趣电影,一部像浪漫主义舞台剧的“黑帮片”——《江湖告急》香港车水马龙的街景,配人物对“江湖”的探讨独白,叙述戏剧开始的报幕感。
充满哲学思考意味的有趣台词,贯穿全片,细细看来,饶有意味。
任因久: 江湖是什么江湖又在哪里,地图上有吗 江湖的英文是什么场景的戏剧程式化符号表达故事以一段黑帮谈判开始,梁家辉扮演的任因久为首的各色黑帮人物像舞台剧演员一样摆着姿势定格在布置得极具风格的场景中,这个空旷的谈判场地,在镜头的表现下只有一张饭桌作为道具交代情境,像极了中国戏曲中的程式布置场景,饭桌上方还悬挂着两条艳色的纸扎龙,非常突出画面的形式化表达。
人物表演的陌生化效果+聚光灯舞台灯效黑帮大哥任因久,用贯穿全片的主观旁白与抽离式的表演,让人想起了布莱希特在戏剧表演中宣明的“间离效果”,即陌生化演出,增加了观众的思考空间。
加上影片常常出现的大对比舞台灯效,使这个黑帮故事多了一层戏说的效果。
“非常规”的黑帮老大,他说因为职业需要常过夜生活,所以需要照太阳灯来保持健康好看的肤色。
幽默又讽刺的包装,让这个人物的喜剧感很重,一反人们对黑帮人物的刻板影像。
由于叙述视角的戏谑带成分,所以,我们就不必较真黄秋生演的关公出现的那一段究竟是否合理,反正都是人物一点思考而已,无非就是有关忠义,有关信仰。
苏花(任妻):天天拜,日日上香,但是拜是一回事,信又是一回事喔情节讲述的非理性与荒诞颠覆正是出现了这个所谓的神,提供重新看待事物的视点,我们才有机会跟着人物去重新发现他身边的人,然后开始重新推翻。
如同这个电影要表达的是一种悖论,我们追逐的东西是否有价值,精神虚构的鸦片是不是有意义。
这种解构与反传统不仅存在于影片本身,甚至也调侃起香港经典黑帮片。
饰演任妻苏花的吴君如,众所周知,曾经凭“洪兴十三妹”一角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成为古惑仔系列中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而《江湖告急》里,许鞍华居然也来客串“十三妹”这个角色,极尽讽刺之能事。
那个经常跟在大哥身边的彪悍贴身保镖竟然是个同性恋,在生死关头向大哥任因久告白,这是多么可笑而又荒诞的解构,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恶搞。
饰演这个贴身保镖的演员——张耀扬,本身就承载着香港类型片的一个重要的形象符号,他是这么的富有男性色彩,身上集合了各种黑帮电影沉淀着的,代表着忠义、豪情等有关雄性特征的关键字。
当镜头对着他深情的独白而逐渐推进的时候,我相信常看港片的观众们都会有一种迷惑的异样感觉... 这个人物的外在形象设计本身就很矛盾,西装里永远套着一件球衣...那个同样经常跟在大哥身边的“军师”,是平时喜欢翻《古惑仔》漫画仿佛很喜欢黑社会的人,其实是家里挂着毕加索,心如明镜地看清黑社会的本质并在这个群体抽离自己。
他对于忠心的读解,不过是演技的优劣而已,就像扑克牌里的小丑。
这是影片里唯一跳脱梁家辉视点叙述的一段他人心理独白的介入。
这时,观众代替任因久认清这个所谓的江湖的内涵。
片中一段小喽啰速死情节的插入,代表的是一种盲目信念带来的死亡,与此相对应的是曾志伟饰演的角色对任因久的顶礼膜拜,这种行为和皈依宗教的信仰内核是极其的相似的,关于对“好兄弟”定义,面对的只是一味的“对不起”,真是无比唏嘘。
意象化的叙述视点影片中对于陈奕迅一角的设置是很有意思的,实际上他代表的是一个叙事的魔术师,并不直接参与影片叙事,白色花的镜头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魔术的开始,由小喽啰的姐姐买白花去拜祭时落下,是任因久的观念转变的关键情节点,在这之后,人物开始重新认识身边的人,追踪杀自己的人已经不重要了,甚至于谈判的对手心脏病发作,他也努力地想要救。
最后一提影片中精彩的一段感情博弈。
初涉江湖的阿虎和他的女朋友要刺杀久经沙场的任因久和老婆苏花。
同样为爱拼命的两个女人,居然在紧张的时刻却交流起珠宝、名牌手表。
让人直面进入江湖的原因的背后,其实只是纯粹的物质使然。
幸好影片到最后,没有把爱情消解掉,刚遭遇血战的任因久和苏花,互相搀扶着的背影是如此感人,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帮她把掉在一边的一只鞋捡起。
这个镜头,代表着这部有意思的浪漫主义反黑帮片永远定格在我心里。
“放左边,放右边?放里面”、用鱼缸装小丑扑克牌的律师顾问、同志贴身保镖“我再也不同你一起桑拿了”、关公下凡“当年千里送嫂, 你以为我为什么要月下读春秋”、“忠肝义胆,今时今日,都是演技搭够吧”。
众多明星参演的一部黑社会主题片 感觉这个某些方面跟一个好爸爸里的黑帮剧情挺像 梁家辉当的老大其实心肠也算不错 也很有能力 林超贤在动作方面还是由自己的一套 比如刀战 比如对打还是很讲究细节的 都是大场面大动作 这个和后来的证人等系列一致
华语电影中难得一见的黑色幽默佳作,林超贤多玩点这种套路多好,爱死梁家辉了
不伦不类。
蓝光重刷。剧情挺奇怪的,关公现身等一系列戏码,都有劝诫社团大哥梁家辉收手的意图,然而纵观全片,梁家辉行事并没有什么阴狠的地方啊?不讲义气的小弟他不收,谈判对象心脏病突发吓得他赶紧施救,面对引发“江湖告急”的刺杀事件他也没发起江湖腥风血雨,剧情完全站不住脚,而且反复出现的劝诫主张也没对人物状态有何促进,完全莫名其妙。导演环节也不太行,在一些枝节事件上滥用升格、特写,透露出不成熟,梁家辉吃意面时吴君如凑上来亲昵的一场,如果吴君如嘴里涌出了梁家辉的面条,效果是否好些?——这片子就是这样,塞了一堆无厘头戏码,张耀扬告白什么的,但执行上又欠缺推到底的魄力。客串大牌众多,然而社团里的演员和表演都极青涩,一股草台班底的破烂感。陈奕迅长得丑还演了个逼赖赖又没啥意义的警察,失败。其实本片骨子里是小清新
黑帮也是要谈恋爱的!忠义或者是爱,回归之后的香港黑帮片核心。没想到是喜剧来的,简直是制片人向华强大哥给自己老婆写的情书吧!人物魅力很大,小弟和大佬的对杀竟然如此狗血。黄秋生演穿越而来的关公,好身手,真有点粤剧底子。梁家辉也算是演什么像什么了。
黑帮中夹杂关云长喜剧乱入,又徘徊在小弟爱上大佬的同性爱情故事……还有可怕的浪漫主义镜头,真的很混乱……
形式化做到了机智,在黑帮片和喜剧片中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把传统黑帮电影的内容做了个解构。看完就纳闷:这么有创意的林超贤,后来怎么会去拍了湄公河和红海?我不理解。
梁家辉演黑老大为啥总是那么浮夸,还好有黄秋生的关公比较靠谱。
昨天晚上失眠看了下,原来之前看过,但是忘记的差不多了~ 真不知道这片拍的是啥。莫名其妙的当老大,莫名其妙的死~~~
旧世纪的甫一过去,在2000年,所有人都始料不及会有《江湖告急》的出现,让香港影评界大有一种在风中凌乱的姿态......黑帮片进入90年代之后,大抵分成两大流派:一是像《古惑仔》系列的新作,糅合了大量地域化的元素,但总的来说还是走吴宇森式的浪漫化英雄主义风格;另一类则是像杜琪峰这样一专业
没太看明白想表达什么意思。中间还有一段魔幻/奇幻主义的关二爷下凡。
剧情太鬼扯了;最后夫妻捡鞋子一段挺感动;没有最后那把枪,就太让我对编剧崩溃了
唉,好一般,关公太好笑了我一直在笑,太可爱了,师爷伟好帅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实在忍不住,又把下一半看了,只能说不是我喜欢的,不代表好不好。。。
“其实,我一直,一直,都爱你。” “当年千里送嫂,你猜我为何要月下看春秋?”
有几处笑点极度刁钻,堪称神来之笔。
如果太超过我就不喜欢你了!
久哥。。其实 我一直 一直 都。。好爱你~~
很多表情包的出处,经典黑色段落层出不穷,关公下凡更是点睛之笔,整部电影在香港黑社会电影里算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很有高级感。不过我偏偏不是特别喜欢,我也不知道为啥,也许是太过于荒诞,以及后半段有点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