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校看了首映,还是熟悉的味道,高能反转,出奇创作组真的不负众望!
最后反转部分音乐一起仿佛又回到了《毛骗》时代。
作为电影,在剧作质量上比网剧有所提升,如果说美中不足可能是前面铺垫叙事太长,精彩都留给了结尾部分。
另外有幸在学校看到了学长学姐们,真的激动又开心。
河北传媒学院的骄傲,我们这群学弟学妹们的榜样,期待下一部作品,祝《非常保镖》大卖,优映文化越来越好,也祝河传母校越来越好。
11年前,一部20集的网剧《毛骗》以引人入胜的剧情、层层反转的悬念收割了一大批粉丝。
之后又相继推出了第二季、第三季,令人惊喜的是,这部网剧系列的口碑节节攀高,三季剧集在豆瓣的评分分别为8.6分、9.4分、9.7分。
5月23日,《毛骗》系列网络剧原班人马打造的都市、悬疑、喜剧电影《非常保镖》在爱奇艺独家上线,该片是由《毛骗》原班人马创作的首部网络电影。
十一年前的网剧《毛骗》由于制作经费和拍摄条件的限制,在制作上略显粗糙,但十一年之后的电影《非常保镖》弥补了制作上的局限,更显精致,更具有电影质感。
电影《非常保镖》的主线是一个关于寻找丢失名犬的探案故事,包裹着浓厚的商业类型片的外壳,有悬念、动作、喜剧等多种元素。
影片一开头,导演便为观众呈现了一出黑帮谍战片,交易双方以“黑衣人”形象出现,现场斗智斗勇,全方位展现了作为保镖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并且,影片还时不时流露出一种黑色幽默,安保人员童松用英文和老外交流,老外却以一口标准普通话回应道:“说中文就好”。
然而,当镜头拉出来之后,观众却发现,刚刚上演的7分钟谍战大片,只不过是安保公司为了推广公司业务的宣传片而已。
这个开头设计得很是精巧,以戏中戏的方式,戏谑了观众,交代出片中的人物关系,主人公的背景,同时也为观众留下了悬念:为何双腿残疾坐在轮椅上的童松,创建了安保公司?
他的腿是如何致残的?
他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就能准确判断出现场的情况,坐着轮椅,却始终运筹帷幄,智商在线,充满了神秘感。
这就涉及到电影暗含的另一条隐线。
如果说《非常保镖》只是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寻找丢失名犬的探案故事,那它只是一部带有些悬念的爆米花电影,而这个故事真正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它的那条隐线——讲述了一个父亲救赎的故事,里面包裹着的其实是浓浓的父女亲情。
影片通过闪回,交代了童松失去双腿的原因。
一次车祸,他失去了最爱的女儿,自己也双腿致残。
而这次车祸本来可以避免,因为女儿曾提醒他,那个男孩的家长是酒后驾驶,但他选择了漠视不管,最终却酿成惨祸。
哲学家埃德蒙·柏克曾说过:“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如果每个人对恶行保持漠视,那么终有一天会自食恶果。
所以,童松开始走上了救赎之路。
女儿曾说过,长大以后不当科学家,要当保镖,因为像父亲这样的,老了以后肯定受人欺负,当保镖可以保护父亲。
童松开办了安保公司,完成女儿的遗愿。
女儿的愿望清单上还列有学拉小提琴、学尤克里里、学做饭等,而电影中很多细节也都做了铺垫。
导演在叙事上层层反转,细节铺垫十分到位,前面铺的包袱,后面都逐一揭开。
作为技术顾问的安宁本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为什么对童松的安保公司付出这么大精力。
闪回镜头中交代了原因,原来童松发生车祸时,为了躲避安宁,打了把方向盘,撞向卡车,才发生了车祸。
影片有着精巧的叙事结构,层层反转的情节,但这些都是为了故事内核服务。
层层反转的《非常保镖》,最动人的其实是被救赎的亲情。
可以看出,创作者不仅仅是想拍一部充满悬念的探案片,还想融入对于当下社会的思考。
故事本身是一面镜子,映照的却是复杂的世界。
一水的《毛骗》系列的主创阵容。
安宁、大牛、邵庄熟悉的面孔,导演邢冬冬的笑梗,不按常理出牌的精巧剧情设置,骨子里澎湃着正义之光的二货们又回来了!
当下的电影市场环境以及观众喜好,每年都在变,更不要说和11年前、2010年6月份《毛骗》第一季和大家见面时的环境来对比。
当年还在大学里读着和电影相关的这群人,安宁、大牛、邵庄、邢冬冬这群人,有着对故事、对表演、对影像的狂热的激情,打造出《毛骗》系列三季。
第一季的豆瓣评分8.6分,第二季9.4分,到了第三季的9.7分,来自粉丝和观众们肯定是对这些赤诚的影像工作者最大的褒奖。
现在的市场环境大不相同。
大银幕上下、荧屏内外更多的是怪力乱神或搔首弄姿,数不清的齐天大圣,忙不过来的神探狄仁杰,繁花似锦的拳头枕头,还有传染性极强的棒碴子味喜剧,浮躁乱象下,其实是更多的创作者们对于电影最本初的忽视或是无视。
就是,电影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
《非常保镖》就是这样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对于讲故事满怀赤诚的那群人又回来了,而且非常聪明的结合时下观众喜好,再次为我们奉献了一部非常用心的电影。
用心在电影剧本、电影故事的基础创作上,这一点就非常意外。
电影《非常保镖》的主故事脉络上依然是一个简单的寻找真凶的探案故事。
每一层故事的推进,都会有诸多的干扰线索,每一阶段的逻辑推理都无可挑剔,但依然会围绕错误的嫌疑人,从而走向错误的方向。
当然最终肯定会真相大白,原来也早就在整个破案过程之中。
电影《非常保镖》玩的就是一个精巧的故事,所以不能讲太多,只能去看电影吧。
只能说,这次《非常保镖》的故事确实非常用心了,是个不小的意外。
接下来,电影《非常保镖》非常聪明的一点在于影片的包装。
《毛骗》主创阵容坐镇,电影《非常保镖》当然有我们熟悉的味道,就是永远不会知道故事的走向是什么。
原来的《毛骗》是通过对于骗术过程的包装,《非常保镖》这部电影除了对故事进行了精巧的设计之外,还多了一层对于影片整体质感的包装上。
影片开场是黑帮谍战风格,借鉴了这一类主流商业类型电影的特点。
破败的大楼,交易双方黑吃黑,专业特工的动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方位展示。
别急,注定不走寻常路。
谍战风云黑吃黑对故事背后,只是三个二货为了推广公司保镖业务的宣传片而已。
接下来对于矛盾安保公司的介绍,又开始讲故事转向青年人创业的方向。
负债经营,是创业者的痛;混进婚礼现场宣传公司业务,是创业者的无奈;有客户找上门来,才是创业者最开心的一刻。
影片到了这里,又掐到了时下年轻人创业大潮的脉搏,将创业者潮涨潮落的心境拿捏得狠狠的。
电影《非常保镖》的故事再往下走,又有父女深情、宠物宝宝、新情旧怨等等各类元素,无一不对准了时下年轻人情感的诸多方面,都被巧妙的围绕着剧情设计到了故事当中,最终将整部电影包装的可看性十足。
聪明至极。
然后就是无时不刻的抖机灵!
前面所说的三个二货为了推广公司业务,混进婚礼现场播放宣传片,是三个二货在抖机灵。
而在这三个二货的角色设定和故事设计上,创作者们也是抖起机灵来没完没了。
矛盾安保公司的老板总经理邵庄智商超群,奈何离不开轮椅。
公司最底层员工大牛,正义感爆棚,总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锄强扶弱时总是被我们的警察叔叔跑在前头。
还有颜值代表安宁,掏钱补贴着这个负债累累的公司,转回头是开豪车的公司高层白富美,高情商的人事处理、高智商的代码编程浮云流水,那叫一个游刃有余。
强烈对比的角色设定,能够一次次将观众震趴在地上。
还有对于心理学、行为学,甚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
中国民间不允许有保镖这一行业的存在,所以这三个二货所运营的这家安保公司,只能在民事范围内开展业务。
即便是面对刑事犯罪,就是最能打的大牛最想爆发小宇宙的时候,都要有警察叔叔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而且绝没有此前诸多电影中那种尴尬,反而笑点十足。
既让观众看得开心,又规避掉现实电影创作中无法回避不开的规则,这机灵劲儿抖的那叫一个滑头!
再加上各种电影类型之间的巧妙拼接、极为熨贴的剧情转合,都足见创作者们在无时无刻抖着机灵。
既有讲故事的功底,又有把握电影市场和观众心里的敏锐眼光,在影片可看性的创作层面又非常的老辣,随着《毛骗》系列三季成长起来的这群创作者们都是实打实的实干家。
还有对电影的满腔赤诚。
特别好!
PS:对于有创作激情,有创作能力,对市场环境有清醒认识的电影人,需要我们好好鼓励和扶持。
总之,特别好!
毛骗团队首部电影《非常保镖》:编剧烂到家了!
逻辑碎了一地,剧本初中生作文!
多年老粉,《非常保镖》,昨天一上映就看了。
希望别太让人失望就行。
可是却太令人失望!
作为毛骗团队首部电影,应该是蛮重要的,剧本竟然不是由李洪绸编写的,交给了一个小菜鸟,更像是赚波钱,借着当年毛骗的老本,能撸多少钱就捞多少钱,这话可能过分了。
但很多老粉也表示失望,截图放在后面,那些老粉说的还更过分。
昨天刚上映,现在的大部分评价都是老粉写的。
预告片拍的很唬人,好的不学,预告片唬人那套倒是学会了。
看了才知道,整片就是围绕一只狗,丢狗,再找回狗,这不是玩梗的格局小,这是真的格局小!
所以说是初中生剧本,也不为过,但凡编剧没有十年脑血栓,也不会在2021年还讲这么真·平平无奇的小故事。
这只能说明编剧自身格局太低,只能表演下过家家,唯一精彩的地方,也是抄袭自毛骗起家的李洪绸的投石问路的套路。
虽然是同个团队,但是作者编剧是不同的,那也算是抄袭吧。
还有一些人说是电影时长有限,所以格局小,这些人应该挺幼儿的,才说的出这样不经大脑的话。
历史上那些电影,不都是电影的时长,也没见格局这么小。
编剧水平低格局小,怎么还赖上电影时长了呢。
整片剧本跟刚学编剧的小菜鸟写的一样,一堆严重的逻辑问题,一些小的逻辑问题,我就不说了,一些特别严重、完全不能忍的逻辑问题,我就盘点下,放在下面。
扯开这个遮羞布。
自己看看,丢人不丢人。
这次也不能全怪广电,因为即使带着脚镣跳舞,如果舞者编剧水平足够,也不会跳出如此低下的过家家舞蹈。
一、车祸这种烂大街、韩剧都不用好多年了的狗血巧合设定,2021年居然还在用。
侧面凸显了编剧水平低。
当然车祸用用也没问题。
如果你用的还挺好。
无巧不成书,指的是,你用一次巧合,没啥关系。
但你用了多次巧合还刚好碰在一起之后,那就只能说你编剧水平低到没有下限。
邵庄车祸是一个巧合。
邵庄要开车时,他女儿上车前,刚好看到别人喝酒上车酒驾,这种机会一般很少,也算个巧合。
以上这是两个巧合事件,但是编剧讲故事水平太低,硬是把两个巧合事件搞在一起了,搞得特别狗血。
你前脚刚看别人喝酒上车酒驾,下一步就被这人酒驾开的车撞到自己车,造成自己车祸残废失去女儿。
但更狗血的是什么?
狗血编剧,又在这两个本来就很狗血的巧合事件上,又加了一个巧合事件。
酒驾开车这人的儿子,在酒驾前,还欺负了邵庄的女儿。
三个巧合狗血事件碰一起,这种比中彩票还低的概率事件,只有史上最狗血的编剧才能把它们搞在一起。
这样低水平的狗血剧本,都能经过团队的审核,拍成电影。
我只能这中间没什么猫腻的关系,应该办不到。
整个团队的监制不可能都瞎了。
这是爱奇艺《非常保镖》的编剧二、从槟榔男的视角看,假设我是一个偷狗赚钱的贼,平常也就做做偷偷小狗的违法小买卖,但今天因为发现有人还只是怀疑我偷狗,还找到了我爱吃的槟榔店,我一点都不害怕,我也不先禀告我的偷狗组织,我他妈二话不说,直接拿起我兜里的防狼电棒电晕他,紧接着我将这个人,也就是这个大牛哥,我将他绑架了到了篮球场。
我从一个偷狗贼到一个打人绑架犯。
过渡得完全莫名其妙。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我还是偷狗贼,我有这实力,我会选择不做偷狗的小买卖,我要直接绑架勒索要钱,当然在这之前,我会先选择掐死这个狗血小学生编剧!
三、一个偷狗集团,为了一个捣了一点乱的邵庄,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要将他手致残。
在这个小学生的编剧的逻辑里,他可能觉得这个事是可以发生的。
四、大牛哥,人都被绑架了的,还不报警。
好,按照你警匪片不报警的设定,最后的反转应该是主角靠自己的智计和铺垫打败了反派。
但《非常保镖》最后作为影片最高潮的最大反转,竟然是却偏偏靠报警。
主角团,事有干,但几乎什么正事也没干,就靠报警放大招就胜利了。
合着前面的斗智斗勇都是闹着玩的,跟小学生奥特曼打怪兽的一样,奥特曼假装被怪兽磨叽打半天,博波情怀,最后BGM一起,都是一个无聊放大招的结束获胜。
这他妈不就是过家家闹着玩吗?!
这就像什么?
悬疑片主角团最终获胜靠的不是推理智商,靠的是外星人袭击反派。
爱情片男女主经历步步周折相爱最终终成眷属,靠的是月老签红线。
再比喻下,这就是像什么?
反派人多势重、穷凶极恶、阴险狡诈,主角团步入反派陷阱,一步步进入劣势,正将被反派致残,高潮之时,主角一点都不慌,徐徐坐在轮椅上,对着天空一指,三秒后,天空掉下了467个陨石,不偏不倚每一个陨石全部正中每一个反派脑门!
主角安然无恙,BGM起!
游戏结束,主角获胜!
反派集体傻眼,镜头一切,坐在轮椅上的主角小奥特曼微微一笑,还想嘲讽一波小怪兽,进入回忆复盘模式,并向大家回顾说明一下,告诉大家为什么我有双手十字大招,刚才为什么还要假装被小怪兽打?
原因很简单——双手十字大招也《杀不死》脑血栓十年的狗血编剧。
抗日神编剧掌声鼓励:“还是你毛骗关系户编剧能编!
这狗血我都编不出来!
惭愧惭愧~”五、上一秒大牛出现在槟榔男身后,下一秒镜头大牛把槟榔男绑架带到了仓库。
镜头是把巨大的剧本漏洞遮盖了。
但大牛,一没麻醉针,二没用绳子,即使用了绳子,大牛他一个人,面对槟榔男和店主两个人,他是怎么把一个槟榔男的大汉绑了,毫不挣扎,无视街头监控和路人报警可能,稳稳的带到仓库的,还带上了脚镣。
槟榔男和店主,不会报警吗?
好,按照你警匪片不报警的设定,槟榔男不会跑吗?
如果大牛不用绳子绑住他,难道大牛是整个路程用身体制服他,带到仓库的吗。
六、安宁将喇叭放到货车,喇叭发出声音,吸引两个小罗罗进货车,最后锁上货车,困住两个小娄罗。
这个小把戏,也完全站不住脚。
找喇叭这个事情,一个小罗罗去就好了。
完全没必要两个人进去,而如果只有一个人进去货车。
一个小喽罗还在外面。
安宁根本就不能控制住这两个小啰啰。
小学生编剧用心想破脑袋的小巴西,逻辑上根本就站不住脚。
七、车祸,残疾,失去挚爱。
烂大街,小学生编剧都懂的玩意。
邵庄的女儿死,完全是为了死而死。
是编剧让她死的。
是为了表达邵庄,为了学了各种技能的煽情桥段。
穿着黑礼服,在墓地优雅拉着小钢琴的优雅镜头片段,提升影片的质感。
如果邵庄女儿不死,以上就不能成立,所以编剧就只能让她死了。
换句话说,编剧是提前想要这些桥段,再让这些桥段出现,才让邵庄女儿死的。
很刻意且纯土比的低水平编剧手法。
先说七个,累了。
豆瓣爱奇艺评论截图放下面。
事不过三,下一部还不行,老粉应该也该走光了。
长按那个拇指赞的按钮,会发生神奇的事情!
看完记得转发给毛骗团队看看。
知耻而后勇。
咱有一说一,真的不行还硬洗地,那不成饭圈脑残粉了?
低开高走 要坚持看到最后才过瘾!
注意看细节!
绝对比现在大多数网络电影强百倍!
懂的人自然懂!
相信大多数都是老粉!
11年认识他们到现在!
一部父亲的救赎!。。。。。
期待后面的!!!!。。。。。。。。。。。。。。。。。。。。。。。。。。。。。。。。。。。。。。。。。。。。。。。。。。。。。。。。。。。。。。。。。。。。。。。。。。。。。。
看完《非常保镖》这些天,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个长评。
作为熟悉优映其他作品的粉丝,怕是难以做到完全客观,无论称赞还是挑刺都可能会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而有失偏颇。
但这几天看了很多网上的评论,又重看了两遍片子,还有幸在直播的时候跟着李洪绸导演一起看了个“监制点评”版,于是就想静下心来,挖掘一下这部片子给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虽然做不到完全客观,但如果从主观感受出发,去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验,大概也可以做一面哈哈镜,提供某一个角度上的参考吧。
我初看完片子的第一感受是被一些点深深打动,而且并不是“爷青回”那种老粉的激动,而是优映之前的剧从来没给过我的一种全新的感动。
我看片之前被宣传误导了,以为这还是一部看点完全在悬疑推理的片子,以为童松又是跟邵半仙或者福尔摩斯一样是个屌炸天的纯理性角色,却没想到融入了这么多温情和人性化的元素。
我能感觉到剧组为尝试新风格所做的努力。
这不仅仅是他们第一部网络电影,恐怕也是第一次把人物的情感和成长如此明显地展现出来跟悬疑剧情并行的片子。
从《毛骗》到《非常保镖》,其实能看出他们一直在渐渐加大这种尝试。
《毛骗》里人物的感情完全是含蓄和浑然天成的,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都不需要太多渊源,自然而然就相互吸引了,有足够的张力但又都点到为止。
到了《杀不死》,林森和他母亲,带妹和他妻子,这两条感情线就加入了不少矛盾,并成了剧情的推动力之一,人物也因此获得成长。
再到《输不起》,虽然剧情稍显薄弱,但老林对他女儿的感情特意用了大篇幅做展示,也是这部剧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而现在看来,这更像是《非常保镖》的一个前奏。
(有意思的是《输不起》和《非常保镖》的导演都是邢冬冬,或许这里面也带入了他自己作为父亲的感情)《城市的边缘》明显地为小宝加了许多感情的沉淀,但主要是通过表演而不是剧情来体现。
而《非常保镖》里,人物情感则成为主导,甚至可以说整部片子正是因为童松对女儿的感情才存在。
从这一点上看,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优映的片子。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情感元素,我特别喜欢童松这个角色。
我感觉童松像是邵半仙和老林的某种结合和升华。
他有半仙的沉稳缜密和观察推理能力(虽然还没到开挂的程度)但没有半仙的高冷淡漠,他有老林的温情但又从类似老林的“怂”里成长出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的强烈责任感。
他为了完成女儿遗愿的那份执着,表面波澜不惊内心暗流涌动的忧郁气质,都精准地戳中我的萌点。
童松这个人物塑造的完成度很高。
从一开始温和怕事,突然遭遇车祸跌入深渊,然后陷入为女儿完成遗愿的执念,到后来终于有机会管一回“闲事”从某种意义上弥补当年的过错,也终于从阴影中走出来,整个这条成长曲线是很完整的。
而且如果要拍续集,应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对童松这个角色的喜欢程度几乎赶上邵半仙了,所以忍不住把他们做一下比较。
半仙是出世的,他身上有道家气质。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对他来说是一种客观规律,他帮仰度先生完成遗愿就是在顺应这种规律。
他把自己当成一个传递因果的使者,而不是因果本身的推动者。
所以他救人的时候不会在乎五大公司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明知道耿晓辉罪大恶极却放任不管,也不告诉冬冬他的身世,而只会在自己的朋友受到威胁的时候才出手相助。
他其实有点像童松在车祸之前的态度:恶人自有恶人磨,因果轮回报应不爽,无需自己多插手。
当然了,那时的童松只是很朴素的普通人的想法,而半仙则是参透俗世之后主动选择了这样一种态度。
而童松,在失去了双腿和女儿之后,却上升到了另一种境界,更像是佛家——不是“佛系”,而是大乘佛教里的那种悬壶济世的入世情怀,主动成为因果的推动者。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颇有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意思。
虽然这在电影里只是初见端倪,但如果在以后的续集里按照这个人设去发展,把立意拔高把格局打开,童松有望成为一个跟半仙一样经典的角色。
(这两个角色如果对话感觉会很有意思,还可以顺便进行一下关于微表情是否有用的学术讨论,哈哈)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邵庄的表演给人物的加成。
他的戏路有多广就不用说了,看过《毛骗》和《麻辣隔壁》的都懂(此处应有狗头)。
不过最难的不是演人设差异大的角色,而是演人设造型相似的角色还能让人明显感到不一样。
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特别是开头那段被单独拿出来骗人的宣传片,我只是惊呼:邵半仙又回来了!
后来看正片的时候才发现,童松跟半仙真的很不一样。
半仙的气质是那种自信高冷让人看不透的,推理不需要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时就已经胸有成竹,一个标志性的表情就是眼睛稍稍一瞪然后斜着嘴角一个浅笑:别试图挣扎了,玩的就是你。
而童松,眼中始终矇着一层淡淡的忧伤,但一点也不冷,反而给人一种悲悯和温暖的感觉(要不我怎么会觉得他有佛家气质呢),而且他推理的时候眼神中是有思考过程的,毕竟是个凡人。
童松因为坐轮椅,肢体动作没有发挥空间,全程几乎就只能靠眼神演戏,而这个人物又是一种很低沉的状态,表情的变化空间也很小,一不小心就会演成面瘫,可以说表演难度是相当大的。
邵庄成功地把各种微表情演了出来,无论是思索、伤感、无助、释然,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冷幽默,都展现得很到位。
我特别喜欢他车祸后他拿着笔记本思念女儿的那一幕,神情暗淡,没有任何夸张的表情,却在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情况下直接滴下一滴泪。
这是我见过的最高级的哭戏之一。
经历过的人就会知道,人在哀思过头的时候其实是呆滞的,除了眼泪不受控制。
邵庄能演出这样的效果其实我一点也不惊讶。
看《输不起》的时候我就发现,看惯了他其他剧中各种放飞的演绎方式,没想到他也特别会把握这种“沉下来”的角色:一个面目模糊的中年苦逼社畜,苦逼里有温情,怂里面又能爆发出斗志,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
当时就在想,这水平就算去演正经的大屏幕电影也不会有问题,没想到真的就在《非常保镖》里更上一层楼。
这部片子还有很多优点,我只是写了最让我惊喜的一面。
至于其他,我就不多写了。
这一点上我肯定是偏颇的。
如果我是没看过优映以往作品的新观众,可能还会饶有兴致地谈一谈反转设置、剪辑节奏、配乐等方面的优点,再夸一夸安宁有多美,包哥有多酷。
但现在我会下意识想:这不都是基本操作么?
夸不出新花样了。
这大概就是口味被养叼了的后果。
我之所以要把这个问题明确说出来,是想在挑刺之前,提醒我自己和其他跟我相似的老粉,自己是站在怎样一条基准线上来做出这些评价的。
说到这部片子的不足,被批评最多的,大概就是故事题材太小,救一只狗有什么好演的。
这个问题主创也解释过,也挺无奈的。
其实故事里主角干的是侦探的事,但现在影视剧的要求是,私家侦探这个职业不许存在,拍警察限制又太多,做保镖吧案子也不能搞大,一搞大就得报警,那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片子最后还要强调就算这样他们也超出了民事调查范围,还进去蹲了几天。
这满满的求生欲,比《城市的边缘》那张幻灯片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我觉得吧,这是不是过于谨慎了?
虽然有这么多限制,但看看这两年的优秀网剧,该抽的烟还抽,该挖的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也敢挖,还有些片子比较高明地用一些隐晦的手法来表现(嗯,我说的就是去年最热的那部三个小孩的网剧),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做太大的妥协。
当然,我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每个剧组的处境和背景不一样,优映这几年估计是被过审整怕了。
我只是在想,当年《毛骗》那么敢拍,现在却成了惊弓之鸟,实在是让人惋惜。
不过,我觉得真正的问题不在题材大小。
大题材可能会更吸睛,但小题材一样可以出精品。
这部片子有一些让我觉得别扭的地方,是它给人营造的心理预期与真正呈现出来的样子存在落差。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主观感受,一家之言。
除开打动我的情感部分,我的观片体验是:前十分钟的剧情燃爆(忽略打戏的简陋),看到居然是在别人婚礼上放的宣传片,爆笑,然后三人从酒店出来戴上墨镜凹造型,这个开场可以打满分,吊起了我十足的胃口。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之后我脑子里就一直有一个声音——“肯定没那么简单”。
(当然不排除有毛骗后遗症的影响)然后我的内心变化大概就是这样的:看到小刀和他的同伙这么大架势——肯定不是偷狗的,大概是走私贩毒之类的犯罪团伙的,被主角团阴差阳错地惹上了——还真是偷狗的?
发现是前女友偷的狗——多半是跟张旭东联手骗保——居然只是为了感情问题赌气?
最后安宁只身去“救”童松——这还能咋反转?
人手严重不足,不报警没法收场啊——啊,果然报警了,还真是一点都不意外啊。
这样的落差,跟观众想看的“反转”是不一样的。
好的反转由小转大,呈现高于预期,这样才能给人惊喜。
而《非常保镖》一开始给观众造了一个很高的预期,从主角团接了任务之后开始,却一直在不断地由大转小,直到去找前女友把狗偷回来,整个格局都一直在缩小,然后才开始一个新的布局,让格局再次放大,一系列先抑后扬到后面酣畅淋漓的解密过程,回到了熟悉的《毛骗》的味道。
但这个时候有些观众可能已经失去了耐心,而且最后回到的高度也没有达到预期,就算结尾关于安宁的反转完美地为整个故事画上一个圈,还是会给人一种感觉:剧情逻辑上的坑都填上了,但心理预期上的坑没填上。
倒不是非要什么都跟《毛骗》比,但《毛骗》的确是把这种由小转大的技巧应用到极致的典范。
我不相信优映会把自己的看家本领给忘了。
仔细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心理落差,我的感觉是:这部片子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定位模糊,风格不统一。
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视剧有足够的篇幅可以在发展剧情的同时挖掘人物的复杂性,甚至把不同风格的剧情场景融合在一起;而电影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要么重剧情而放弃人物的深度,要么专心表达人物情感而剧情简单(后一类大多是文艺片),两者很难兼得。
优映就有意思了,他们之前的剧其实电影色彩很重,都是以剧情为主导,人物刻意着墨的并不多,比如《毛骗》好多支线剧集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当成电影看。
而到了这部《非常保镖》,他们反而尝试用一部电影来加入专门的人物刻画。
如前所述,我认为单看人物这一块儿是很成功的,但也恰恰因为这样的添加,给这部电影的整体效果呈现制造了很大的难度。
这部电影宣传的类型是“悬疑喜剧”。
“悬疑”,就意味着剧情必须是主导,而“喜剧”,往往伴随着夸张,非写实的风格。
但整部片子看下来,有几个问题:一是人物的分量可以跟剧情相提并论,而且人物情感的展现跟主线剧情并没有直接关联,这导致穿插的时候节奏上有些杂乱。
比如他们三个人讨论谁值夜班的时候,按照悬疑的套路这应该是为晚上要发生的情况做铺垫,结果却是为了引出童松拉小提琴回忆女儿,晚上什么事都没发生,这样其实打乱了悬疑片应有的节奏。
二是剧情风格时而夸张时而写实,比如偷狗集团就是比较夸张的设定,但后来报警又过于写实了。
夸张和写实本身都没问题,但混在一起,特别是从夸张发展到写实,会增加观众的负面心理落差。
至于笑点,除了婚礼上放宣传片,和之后有几次冷幽默,还真是很有限,“喜剧”显得名不副实。
我觉得这样的结果还是跟试图兼容人物情感有关。
童松这个人物的基调是忧郁的,这本身就跟喜剧不太搭,而更要命的是他还高智商,安宁也是开挂设定,这样就只剩大牛来制造笑点了,但他一个人没有互动也挺尬的。
我能想到的一种兼容喜剧和悲情的方式,是类似周星驰那种,干脆就让人物低微到尘土里。
比如三个人在宣传片里的牛逼都是吹出来的,其实各种不靠谱,他们接的单也不是来自于富人,而是同样不靠谱的小人物,然后出现各种状况,童松和女儿的这条线保留但篇幅要削减,最后靠着他完成女儿遗愿的执着和韧劲加上一点点小聪明,成功完成某个保镖任务。
如果这样处理,题材就可以往小了写,因为小人物的塑造拉低了观众的期待值,这样就能完成超预期的呈现。
(嗯?
好像有点像《杀不死》了。
唉,其实他们都会的)只是这样一来人设就需要有较大的改动,我还挺舍不得的。
如果要保留童松和安宁这样高大上的人设,那就只能让格局节节走高,给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才能匹配观众的预期。
但那样一来,篇幅就可能不够,拍摄的限制也更多,又回到老问题了。
除开这些很难找到更好解决方式的问题,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是有一些可以在这个限定下提高的地方。
举几个例子。
比如雇主是个自大的富人,丢狗的起因是他不让拴狗绳,这就很难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也是导致很多人觉得格局小的原因之一。
如果设定中能让这只狗对主人有很重要的意义,让观众对主人产生同情,就会好很多。
更何况片子一开始就在强调他们安保公司很穷也很廉价,找上门的雇主却是一个正常的富人,有种铺垫没用上的感觉。
还有开头花了半分钟讨论优盘并引出欠债的问题,但这一段后来没有其他呼应,显得有些冗余。
另外海洋馆磁卡那个重要的线索在他们讨论值夜班的时候只模糊地出镜,其实应该多一点提示,至少给个清晰的镜头暗示他们看到了(如果怕观众猜到可以同时给其他物件镜头),这样之后童松想到这个线索会更自然一些。
当然,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
其实这部片子作为网络电影已经很优秀了。
用院线电影的标准来审视,似乎过于苛刻。
但作为粉丝,对他们的期待难免高一些。
我很希望看到他们有一天能拍出高质量的院线电影,并且我相信他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
这部片子的缺点不是因为他们拍电影的能力不足,而是野心太大。
他们选择这样的一个设定拍成电影本身就是在给自己出难题。
这里面大部分的问题,都在于这是一部独立的电影而不是剧。
如果有十部《非常保镖》放在一起成为一个系列,这只是第一集,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因为独立成章的电影和系列中的一部给人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
听说他们一开始其实是要拍成剧的,这部电影是其中的前几集。
或许在剧改电影的过程当中,没能跳出剧的思维惯性,所以制造了很多难点。
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这部片子定位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那么作为引入人物的第一道“开胃小菜”,这就算是相当成功了。
所以,请优映接着拍《非常保镖》吧!
我相信以他们的实力,这个系列的口碑会越来越好。
(私心请求让小宝出演终极BOSS,跟童松棋逢对手强强较量,挑战一下耿晓辉作为优映宇宙最强反派的地位!
😂)最后再提一个宣传上的意见:在片子上映的前两天,抖音很多影视解说号就出现了《非常保镖》的大段原片剪辑和剧情解说。
询问过剧组,说这是他们放出来的片源,为了搞宣传。
我挺高兴的,优映终于会借助社交平台搞宣发了。
但是啊但是,作为一个悬疑片,宣传内容是不是该把控一下?
直接搞成剧透式宣传真的合适么?
我当时看到这些视频都赶紧关掉,然而还是因为多看了几秒钟某个视频,就被剧透了童松有个女儿,出了车祸,而安宁正是他车祸时救下的人。
这是片尾最大的一个反转,就这样直接被营销号在开头就抖了出来。
每一个被剧透的反转,都是丢掉之后无法弥补的一次人生体验,实在是可惜啊。
写了这么多,都是我自己主观的看法。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观众还是主创,肯定都有自己的评判。
但无论他们这次作品的水平究竟如何,至少我很喜欢他们这种尝试。
都说《毛骗》让他们出道即巅峰,但这样的赞誉又何尝不是一副枷锁?
优映其实一直在突破自我,尽管不是每一次尝试都那么成功。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团队才值得让人一直陪伴,一起成长。
今年优映的粉丝特别幸运,他们的库存都要一股脑地拿出来了。
除了已经上映的《城市的边缘》和这部《非常保镖》,还有至少五六部作品有望在今年推出。
我最期待的当然是《异物志》,但我也十分想看《冤家宜解不宜结》和《麻辣兄弟》两部电影。
感觉这两部的风格又会很不一样,对比来看会很有意思。
当下内娱的环境对影视创作不太友好,特别是对优映这样埋头搞作品完全不搞商业炒作的团队。
希望大家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支持,有正版能看的作品请一定去看正版。
所谓因果不空,内娱环境也是大家一起制造的,我们为什么付出就决定了我们最后能得到什么。
如果把小狗换成小孩,狗贩子变人贩子,一切就显得那么和谐了。
偷个狗,生化针都弄出来了,还搞一个那么高大上的盒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核弹按钮呢。
突兀至极!
另外,那个带面具的带头大哥,是干嘛的啊!
不交代清楚 还搞个面具 装腔作势。
莫名其妙!
如果带头大哥脱掉面具是张旭东,这就是个骗保的故事了。
虽算不上神来之笔,但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于一部网大, 我相信是个加分点。
总而言之,这是《毛骗》团队的堕落之作。
毛骗团队首部电影《非常保镖》:编剧烂到家了!
逻辑碎了一地,剧本初中生作文!
多年老粉,《非常保镖》,昨天一上映就看了。
希望别太让人失望就行。
可是却太令人失望!
作为毛骗团队首部电影,应该是蛮重要的,剧本竟然不是由李洪绸编写的,交给了一个小菜鸟,更像是赚波钱,借着当年毛骗的老本,能撸多少钱就捞多少钱,这话可能过分了。
但很多老粉也表示失望,截图放在后面,那些老粉说的还更过分。
昨天刚上映,现在的大部分评价都是老粉写的。
预告片拍的很唬人,好的不学,预告片唬人那套倒是学会了。
看了才知道,整片就是围绕一只狗,丢狗,再找回狗,这不是玩梗的格局小,这是真的格局小!
所以说是初中生剧本,也不为过,但凡编剧没有十年脑血栓,也不会在2021年还讲这么真·平平无奇的小故事。
这只能说明编剧自身格局太低,只能表演下过家家,唯一精彩的地方,也是抄袭自毛骗起家的李洪绸的投石问路的套路。
虽然是同个团队,但是作者编剧是不同的,那也算是抄袭吧。
还有一些人说是电影时长有限,所以格局小,这些人应该挺幼儿的,才说的出这样不经大脑的话。
历史上那些电影,不都是电影的时长,也没见格局这么小。
编剧水平低格局小,怎么还赖上电影时长了呢。
整片剧本跟刚学编剧的小菜鸟写的一样,一堆严重的逻辑问题,一些小的逻辑问题,我就不说了,一些特别严重、完全不能忍的逻辑问题,我就盘点下,放在下面。
扯开这个遮羞布。
自己看看,丢人不丢人。
这次也不能全怪广电,因为即使带着脚镣跳舞,如果舞者编剧水平足够,也不会跳出如此低下的过家家舞蹈。
一、车祸这种烂大街、韩剧都不用好多年了的狗血巧合设定,2021年居然还在用。
侧面凸显了编剧水平低。
当然车祸用用也没问题。
如果你用的还挺好。
无巧不成书,指的是,你用一次巧合,没啥关系。
但你用了多次巧合还刚好碰在一起之后,那就只能说你编剧水平低到没有下限。
邵庄车祸是一个巧合。
邵庄要开车时,他女儿上车前,刚好看到别人喝酒上车酒驾,这种机会一般很少,也算个巧合。
以上这是两个巧合事件,但是编剧讲故事水平太低,硬是把两个巧合事件搞在一起了,搞得特别狗血。
你前脚刚看别人喝酒上车酒驾,下一步就被这人酒驾开的车撞到自己车,造成自己车祸残废失去女儿。
但更狗血的是什么?
狗血编剧,又在这两个本来就很狗血的巧合事件上,又加了一个巧合事件。
酒驾开车这人的儿子,在酒驾前,还欺负了邵庄的女儿。
三个巧合狗血事件碰一起,这种比中彩票还低的概率事件,只有史上最狗血的编剧才能把它们搞在一起。
这样低水平的狗血剧本,都能经过团队的审核,拍成电影。
我只能这中间没什么猫腻的关系,应该办不到。
整个团队的监制不可能都瞎了。
这是爱奇艺《非常保镖》的编剧二、从槟榔男的视角看,假设我是一个偷狗赚钱的贼,平常也就做做偷偷小狗的违法小买卖,但今天因为发现有人还只是怀疑我偷狗,还找到了我爱吃的槟榔店,我一点都不害怕,我也不先禀告我的偷狗组织,我他妈二话不说,直接拿起我兜里的防狼电棒电晕他,紧接着我将这个人,也就是这个大牛哥,我将他绑架了到了篮球场。
我从一个偷狗贼到一个打人绑架犯。
过渡得完全莫名其妙。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我还是偷狗贼,我有这实力,我会选择不做偷狗的小买卖,我要直接绑架勒索要钱,当然在这之前,我会先选择掐死这个狗血小学生编剧!
三、一个偷狗集团,为了一个捣了一点乱的邵庄,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要将他手致残。
在这个小学生的编剧的逻辑里,他可能觉得这个事是可以发生的。
四、大牛哥,人都被绑架了的,还不报警。
好,按照你警匪片不报警的设定,最后的反转应该是主角靠自己的智计和铺垫打败了反派。
但《非常保镖》最后作为影片最高潮的最大反转,竟然是却偏偏靠报警。
主角团,事有干,但几乎什么正事也没干,就靠报警放大招就胜利了。
合着前面的斗智斗勇都是闹着玩的,跟小学生奥特曼打怪兽的一样,奥特曼假装被怪兽磨叽打半天,博波情怀,最后BGM一起,都是一个无聊放大招的结束获胜。
这他妈不就是过家家闹着玩吗?!
这就像什么?
悬疑片主角团最终获胜靠的不是推理智商,靠的是外星人袭击反派。
爱情片男女主经历步步周折相爱最终终成眷属,靠的是月老签红线。
再比喻下,这就是像什么?
反派人多势重、穷凶极恶、阴险狡诈,主角团步入反派陷阱,一步步进入劣势,正将被反派致残,高潮之时,主角一点都不慌,徐徐坐在轮椅上,对着天空一指,三秒后,天空掉下了467个陨石,不偏不倚每一个陨石全部正中每一个反派脑门!
主角安然无恙,BGM起!
游戏结束,主角获胜!
反派集体傻眼,镜头一切,坐在轮椅上的主角小奥特曼微微一笑,还想嘲讽一波小怪兽,进入回忆复盘模式,并向大家回顾说明一下,告诉大家为什么我有双手十字大招,刚才为什么还要假装被小怪兽打?
原因很简单——双手十字大招也《杀不死》脑血栓十年的狗血编剧。
抗日神编剧掌声鼓励:“还是你毛骗关系户编剧能编!
这狗血我都编不出来!
惭愧惭愧~”五、上一秒大牛出现在槟榔男身后,下一秒镜头大牛把槟榔男绑架带到了仓库。
镜头是把巨大的剧本漏洞遮盖了。
但大牛,一没麻醉针,二没用绳子,即使用了绳子,大牛他一个人,面对槟榔男和店主两个人,他是怎么把一个槟榔男的大汉绑了,毫不挣扎,无视街头监控和路人报警可能,稳稳的带到仓库的,还带上了脚镣。
槟榔男和店主,不会报警吗?
好,按照你警匪片不报警的设定,槟榔男不会跑吗?
如果大牛不用绳子绑住他,难道大牛是整个路程用身体制服他,带到仓库的吗。
六、安宁将喇叭放到货车,喇叭发出声音,吸引两个小罗罗进货车,最后锁上货车,困住两个小娄罗。
这个小把戏,也完全站不住脚。
找喇叭这个事情,一个小罗罗去就好了。
完全没必要两个人进去,而如果只有一个人进去货车。
一个小喽罗还在外面。
安宁根本就不能控制住这两个小啰啰。
小学生编剧用心想破脑袋的小巴西,逻辑上根本就站不住脚。
七、车祸,残疾,失去挚爱。
烂大街,小学生编剧都懂的玩意。
邵庄的女儿死,完全是为了死而死。
是编剧让她死的。
是为了表达邵庄,为了学了各种技能的煽情桥段。
穿着黑礼服,在墓地优雅拉着小钢琴的优雅镜头片段,提升影片的质感。
如果邵庄女儿不死,以上就不能成立,所以编剧就只能让她死了。
换句话说,编剧是提前想要这些桥段,再让这些桥段出现,才让邵庄女儿死的。
很刻意且纯土比的低水平编剧手法。
先说七个,累了。
豆瓣爱奇艺评论截图放下面。
事不过三,下一部还不行,老粉应该也该走光了。
长按那个拇指赞的按钮,会发生神奇的事情!
看完记得转发给毛骗团队看看。
知耻而后勇。
咱有一说一,真的不行还硬洗地,那不成饭圈脑残粉了?
自从前段时间重看了毛骗,参考各种信息完善了对剧组的认知,也在4月28号第一时间看了《城市的边缘》,当然本打算5月23号下午4点第一时间看《非常保镖》,因为别的事情到凌晨才打开网页版进行观看,电影前期是有些念台词的感觉,强行推进故事进度,不过看到自信的安宁,沉稳的邵庄,也可以接受,有那么一点点出戏,后期节奏上来,反转开始也顺其自然,知识点都差不多,同样的取景场地,安宁的技术担当也撑得起,虽然很多道具和辅助在以往别的剧集里出现过,不影响对于人物的喜爱,就当是看了毛骗其中的一集,会有下集的。
因为这是期待的一部团队作品,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像30集十分钟的短片集,的确毛骗渲染的感情太过强烈,每次看到“我找了一只肥羊,不知大家现在何方”都希望能一直看他们一起的故事,但结束了就是结束了,至少拥有他们曾经的故事,现在团队的作品也会接纳,以平和的态度去感受,看完电影觉得一如既往的真诚,像一个系列一样,这都是最好的他们,上回看完《城市的边缘》也有类似的感受,就像一直陪伴的朋友一样,缓缓的流动着时光,我想很多年以后再回看,也会想起今天这么平凡的一天。
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网络电影🎬!
一般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这部电影很好地把这三要素体现出来了:故事设计巧妙,多线索叙事,环环相扣,逻辑性强;人物角色能较好地表现各自的特点和能力,为剧情的发展合理服务;环境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都紧紧围绕故事表现,支笔很少,结构紧凑;主旨表现也很突出!
总之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优秀电影🎬!
哎。
稚嫩
有一点点巧思,但这样规矩的网大,档次不高,也没有毛骗那股生猛了。。。
没有毛骗惊艳感了 友情四星吧
毛骗
6.5/10,已经算是优质网大了,完全可以拍成系列片。
看这片的前提大概是需要看过并且喜欢毛骗系列吧。
没有审核应该会更完美些
期望中的局会更复杂些
非常认真 的打一星
邵莊長的像高配版俞灝明,還有點帥哩
加一星给包哥
跟《毛骗》肯定是比不了,但还是比中国电影的平均水平高。有广电老逼们看着,以后悬疑片就只能靠国家机器解决问题了。我这条短评很可能过不了豆瓣的审核,但就这样吧,我不能为了过审而写
10年前的套路,三星情怀分
非常粗糙,好在结构完整,略有惊喜。
20分钟的故事硬是拍成一部网大……实在不应该因为一部剧的偶然对剧组有过高的期待
风格依旧 节奏也是电视剧节奏
故事太小了
黑丝的安宁已经成为职业装的安宁,与其说是保镖还不如说是私家侦探所,毕竟三个人中看起来能打的就一个人,本来想拍个轻喜剧,最后还是成了悬疑剧,但是对手有点弱,那就影响观众的荷尔蒙
毛骗的班底,应该要集中重出江湖了。这次更真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