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模样
The Last Face,战地仁心(港),战地情(台)
导演:西恩·潘
主演:查理兹·塞隆,哈维尔·巴登,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让·雷诺,杰瑞德·哈里斯,布朗温·里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简介:在利比里亚这个饱受战火蹂躏的非洲国家,米格尔·莱昂博士,一位人道主义医生,和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女主管,雷恩·皮特森博士,彼此热烈地相爱了。然而因为各自身负任务,他们对解决这场狂乱的冲突的方法有了不小的冲突。如果不想爱情在眼泪中飘散,他们就得努力克服彼此的阶层差异和这场可能席卷整个国家的混乱。详细 >
就像“绑架”了我两小时,还没绑架成功!手动再见100次。
非洲的苦难和鲜血,都只是西方白人“人道主义”的壁纸。
我估计我在大荧幕看这个得睡着 整个一低配版泰伦斯马利克 现在人马利克本尊都开始乱搞了 而且演员其实都演得挺不错的
这次有点失望 太靠好莱坞了 。比以往的作品变味了
又一个毁在“想说的太多”…
多一星給愛情,少兩星給不真實
可以说是有能力竞争戛纳影史金棕榈入围最差之一。难民题材全部以血腥场面的冲击为主,人道主义精神完全是虚无的,战火纷飞下的偶像爱情。塞隆和哈登真的不会后悔接这部戏吗。很期待的阿黛尔也就是打了酱油。西恩潘再别导了。
人道主义题材的电影看过之后还是有些难过的,人性的光辉和残暴都表现的特别到位,充满了矛盾体的人类只是所处的世界位置不一样,才会有了本质上对善恶美的选择不同,当这些东西碰撞到一起的时候会让人们觉得很矛盾,这可能也是一种世界平衡守则的一种方式吧,有多少的善可能也要相对来说需要多少的恶,不然如何来展现它的善又如何知道那是恶呢,很感慨又很感动怎么选择可能是我们个人的问题,但有些地方可能是让你无法选择的,在这个世界上能有选择的你就是幸福的,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吧!
这些素材可以剪成一部不错的人道主义纪录片,作为剧情片太缺乏戏剧性。Theron就是在展示自己多美,声线多性感,Adèle也很美但导演不展示。导演儿子跟老爹长太像。仅有的兴奋点是开场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结果他把我最喜欢的几个小节剪掉了。Hans Zimmer配乐一般。
音乐和画面很棒。剧情中国人难以理解,无暇顾及。在电影院看应该很不错。
拍得真血腥
好文艺,让雷炸了吧
令人反胃的做作,甚至连这份“做作”都拍砸了。相比之下,去年的《青木原树海》似乎没那么糟了。
根本没法看完的烂片
未删减版有反胃,也有反思
过于煽情。
挺费力不讨好的题材,虽然饱受恶评,但对于我而言,并非完全一无是处的电影。尤其是透过这部作品,了解到南苏丹这些被政治战争所荼毒的国度或地区,人们每天在注视着什么、遭受着什么,枪炮、劫掠、血腥、人性泯灭……以及,能够从发达、和平的国家,勇敢踏上这片土地的人,无论是切身付诸贡献的志愿者、还是将镜头瞄准这里的艺术创作者,我认为这份胸怀是非常难得的,至少是我自己全然做不到的。因此我还是颇为欣赏电影的国际主义视角,影片中呈现出的意识领域矛盾,虽然拍得混乱,但是多多少少能够有所理解。不过,就纯粹的技法的上来讲,混乱的剪辑、大量不明所以的场景、对白,的确有些业余。
剧情空洞,台词矫情。把本可以直抵人心的激昂表现成了只剩感官刺激的煽情,还得从几张黑人小朋友满含热泪的眼里看出。塞隆是美,除此以外没有其他。
一味的血腥到底有什么意思。。
跟风给超低分的,比他们所说的垃圾电影还垃圾。说人家假人道,但人家实实在在救死扶伤,实实在在搞慈善募捐,比你们键盘敲别人虚伪强百倍。说人家站地滚床单,人家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许几天没合眼。不滚床单累到死的是道德婊,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