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人声、配乐时不时延续到并不是当下的那个场景中,明确告诉你,这是导演的意图,我想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的一些细节。
男主和妻子的对话中,妻子显然不是一个冷漠、平面化的角色,她知道男主的想法,只是她的处事原则和他不一样,她认为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大家继续干该干的事情就好了,而男主则会不断回想,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怀疑自己的决定,自我内耗,这时妻子的话,延续到了男主的疗养过程中,变成一种背景音,似乎是在隐隐地指责——不针对男主的决定——你为什么不继续朝前看呢?
男主妻子的实用功利主义倾向带来的积极乐观也种下了起不到任何安慰作用的恶果。
更不用提男主不断被合照一事打扰,来疗养不仅要听妻子的唠叨——她似乎表现得像一个boss,或,他的经纪人,而且还在各种场合被要求合照,礼貌的话语背后是行动带来的粗鲁,惊喜的是初恋联系了男主,在这无聊的疗养中终于出现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时,见面时的“一切都好”却让故事缓缓下落,似乎两个人对于当下都没什么可言说的,太快袒露心迹不好,聊表面的事情也没劲,于是只是草草收场。
女主的钢琴声弹奏出孤独、泛起涟漪的心声时,被自动弹奏所取代,于是钢琴声蔓延到了男主的酒店,下一次相见的序幕缓缓拉开,在平常的对话中我不知为何感受到了暧昧的气息,“30分钟不会看太多吗”“没事,我们慢慢走”倒不是后面这句略显煽情的话,这个有限的时间和看完整个城市的对比,带来的暧昧气氛甚过一切。
一起看过婚礼,应该很难不心动,但命运的交叉带来的庸俗我不欣赏,甚至不感甜蜜,虽然内心期待过,也觉得顺其自然,但还是不行。
男主的留言侵入女主和丈夫的日常中,于是假装汽车抛锚的最后一面终于还是发生了(emoji和信息给电影增加了不少轻松的气息,赞),体面的告别在最后一句“答应我不要再回来”中达到气氛的高潮,此时汽车开在公路的画面已经不断切入他们的离别,一切都仿佛预演,事先就已经安排好了,“过去是本该发生的过去”,我搭建了酒店在这个地方生活期待你来海边疗养的那一天,是命运转换成幽默感于是女主可以继续向前,但过去只是过去而已,没有什么是meant to be,正因为这样的对比,带来的凄怆感更浓烈了一点,我想大家都会畅想他们如果重新在一起的未来吧?
正如男主自己所言,他是一个平庸的人,电影的名头始终给不了他孤注一掷的勇气,不管是戏剧还是爱情,他的按部就班没法给他跳脱的勇气,更让他没有过问初恋分手之后生活的勇气,这样一个稍显自私,且对女主做出伤害的人,在最后一刻的和解也仍然是关注自己而不是对方,但他没和任何人提起的懦弱就那样交付给女主,也是另一种成长吧,只是这成长没有带来实质的变化,彼此的生活还是成为平行线,仿佛过季水果,只能放在打折区。
(本来想说接受慢慢腐烂的结果,觉得太矫情啦!
)
每晚睡前都会选一部电影,年轻那会儿几乎每晚都会跟进一部电影,自不惑之年后这种节奏变成了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二天才能看完一部电影,沉淀和消化变得缓慢了下来,不同年龄阶段也会有电影故事有不同的理解,当下更喜欢这种节奏,虽然进度条变慢许多,每年的阅片量也在下降,但可以慢慢去回味内容,在各色故事里去找寻相似点,同时感受不同的人生,比年轻那会儿多了一份感悟,想必这才是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真正的魅力所在。
法国电影《过季》讲述15年后旧爱遇见的故事,也是今年我的第二部电影,断断续续用了三天看完了。
心情无法释然,因为我也有相同的经历,我们每一个人脑中都会有那么一个人驻扎,那段经历是不能说的秘密,滩上的字迹会被海浪冲刷掉,可脑中的橡皮擦无法抹掉那段回忆。
旧爱重逢,在这个世上真的存在,有5%的群体会复燃旧情,95%的群体会经过一夜春宵后就此别过,回归到家庭里,是啊,这世间有太多的无奈不完美,人生不就是由这些缺憾组成的,不是吗?
最后一个镜头概括了影片全部内容,长焦镜头路上的车子,人生旅途只有前行,没有回头路。
作为影迷这30多年的生涯里,打5分的作品屈指可数,这部电影算一部,讲真,年龄大了走出一段回忆蛮难的,我需要平静几天才能释怀。
倘若某天你也遇见旧爱,恰好你们彼此单身着,祝福你们能重续前缘,如若彼此有家庭希望不要玩的太过火,祝有情人终成眷属,旧爱重逢后都能重圆,前提是彼此单身哦!
那时候年轻,野心,占有欲,任性,冲动包裹着我们,做出了很多选择,有对的也有后悔的,但是无法重新再来一次,感谢人到中年,抛去了那些虚荣心,自我,不顾一切的冲动,留下了些许智慧,冷静,然后就开始反思这一生,反思人到中年的困境,委屈,不甘,憋屈,还好有一个度假的机会和那一段感情好好告别,也可以好好审视了解一下自己。
其实,如果没有转身,真像年轻时冲动的选择,也许结局殊途同归,毕竟平凡生活的打磨是留不住想象中毫无瑕疵的爱情的。
如果你曾经有一个深爱过彼此的人,或许因为爱的太深,或许因为人生轨迹分歧,或许因为外界不可抗力,深爱中的两个人中的一位做了逃兵,突然间留下你一个人在原地茫然无措。
你用尽了所有力气、用尽了所有努力,去忘记、去放过,然而徒劳无功。
你看似迎来的新生活,每一天都增加了内心的折磨。
你总是想要去讨一个说法,要一句道歉,要一个不可能的过往。
如果你现在正在处于这种内心的煎熬中,不妨在周末的早上,一个人独自看一看影片,感受影片主角深陷其中的无力与悲痛,体验最终释怀后的坦然与豁达。
建议早上看哦,不太容易emo。
影片《过季》是2023年上映的法国电影,入围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名单。
故事讲述了两位16年前分手的中年男女,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再度相逢后,开展的内心与身体的深度交流。
通俗来讲,就是一对中年男女出轨曾经恋人的不道德故事。
法国爱情电影通常给人的感觉就是才子配佳人,大胆爱、勇敢爱、浪漫爱。
但是这部电影在这样的背景设置下,不再是甜甜的恋爱,而是把爱而不可得的矛盾与克制描述的淋漓尽致。
(内容涉及剧透,不喜剧透的朋友们先观影再看嗷。
资源可联系,能分享尽分享)男主人公是一位在电影界小有名气的演员,女主人公是他16年前分手的前女友,是一位钢琴师。
故事的开头,他驱车来到一家意大利海边的疗养中心。
他是一位成功的电影演员,但是他逐渐厌倦了电影行业里的舒适圈,想要寻求一点新的突破。
于是他决定投身剧场,并接受了很多采访,宣称自己将接演舞台剧。
但是就在舞台剧即将演出之前,他内心的怯懦让他做了逃兵,他辞演了。
同时,他也患上了抑郁症,在去瑞士安乐死还是去意大利疗养中,选择了疗养。
刚到疗养中心时,他面对一切都是无措的。
也许是演员光环下一切都被照顾的很好、不愿意也不会请求帮助的心理,有被独自丢在理疗室的焦虑、有不会操作咖啡机的慌乱。
这一切都令他不舒适。
他一个人待着,思考着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
他跟爱人保持着密切的电话交流,一起寻找着未来的出口。
但是突如其来的一个留言卡片,打破了循规蹈矩的一切。
男演员与前女友相遇了,故事从此展开。
他们每一次的见面都好像一次分别,每一次的分别后又有一些悸动,直到最终彻底释怀。
【第一次见面】俩人第一次见面,充满着再次遇见的惊喜、拘谨和伪装。
两个人互相问询各自的生活。
她一直关注他的事业发展,为他即将投身舞台剧感到高兴。
他没有坦白辞演的怯懦,同时也关心着她的生活近况。
她谈笑风生的说到自己与一位医生结婚12年了,女儿也10岁了。
他也说到了自己妻子和儿子。
这里似乎感觉是两位曾经的恋人各自都有了新的生活和幸福,只是偶然遇见后的互道安好。
【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见面分开后,她无比纠结状态下又一次主动邀约。
再一次见面,交流更加深入,话题触碰到曾经在一起时的感情对于生活的影响。
她说,她丈夫并不知道他的存在,也不知道曾经给她开抑郁药也是因为他。
她开始坦言他对她的伤害。
但是他对于这些毫不知情,他以为她过的很幸福,有着美满的婚姻和家庭。
他认为事情本就应该这样向前走。
她说,“对于我来说,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而对你来说,也许过去本就该如此过去。
”俩人聊起曾经分手时的心态。
她认为他是找到了一个更适合做妻子,更有助于事业的女人,而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姑娘,他单方面放弃了自己。
他不承认自己说过或者想过她的糟糕,认为分手是两个人一致选择的结果。
但是他承认,自分手后确实没有想过去关心她后来的生活。
他开始道歉,而她想要真情实感的道歉,要让自己开心、获得关注和真诚的道歉。
他真诚地邀约下一次的见面,邀请她今晚共进晚餐,她拒绝了;邀请她明晚共进晚餐,她再次拒绝。
当天晚上,她有家庭聚餐,次日晚上有一位特殊朋友的婚宴。
看到这里,似乎以为已经聊开了,她释怀了,不再完全迎合他的要求。
【第三次见面】在参加朋友婚宴时,她给他发了一段采访朋友的视频。
她的朋友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老人描述着自己的一生,丈夫在58岁去世。
但是直到丈夫去世,她也没感受过爱,没感受过被抚摸的爱,直到现在,她才体会到了人间真实的爱意。
婚礼缓缓展开,是在一座养老院里,让人没想到的是老人最后的爱人是一位女伴,爱情真的无关性别。
在筹办老人婚礼时,他与她短信联系,进行道别。
因为次日,他就将离开。
她邀请他可以去参加老人的婚礼,他欣然前往,与她度过了愉快的一晚。
俩人共跳华尔兹,多次的眼神相视,克制的脖颈抚摸。
晚上,两人一起驱车回酒店。
在酒店门口,俩人再次进行道别。
她说了再见,两个人深情拥抱,然后互相离去。
看到这里,似乎又以为已经放下了,但是成年人的故事绝非点到为止这么简单。
【第四次见面】回到酒店,他看着她驱车离开。
但不过一会儿,她出现在了房门口,俩人开始了你侬我侬的肉体交流,怎么看都是深爱着的人啊。
欢愉过后,俩人深情凝视,再次进行着告别。
按计划他第二天就要离开疗养院。
看到这里,或许以为故事就要结束了,思想和身体都交流过了,还有什么遗憾呢?
但是人类的大脑就是一个奇妙的构造,怎么会满足于嘎然而止的快乐。
这次,该轮到男人上头了。
【第五次见面】他退房办了一半,后悔了,又留了下来。
俩人又见面了。
餐厅吃饭时,老板讲述了两种杀鱼的方式,一种是活鱼直穿脑补,立即死亡;一种是海里打捞上来的鱼,慢慢窒息。
她不忍心选择第一种,而他却想要尝试一下。
这里也隐喻了他们对于感情的不同态度。
她彻底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生活的不堪。
她坦白道,自己并没有重新开始,家庭的组建并没有让她释怀,她依然没有办法表达内心,过去的伤痛仍然埋藏在内心深处。
她说,“世界上有像我一样的人,也有像你一样的人,但我就是这样的人”。
她就是很难走出来的那一类人。
她询问他昨天为什么没走,他说不上来原因。
她说,总有一天你要离去,这一切对你无所谓,你终究会回到自己的生活,拿起、丢下、离开都很容易。
她的话刺痛了他。
他非常生气地控诉她的残忍。
俩人不欢而散。
故事绝不会就此结束,刚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怎么能突然破碎掉?
【第六次见面】他在离开前给她发信息,坦诚说到,“当你问我为什么没有回家时,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现在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回答。
但这是一个坏主意,甚至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想法,不回去,重新开始。
”同时,他也坦白了自己辞演的怯懦,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只是一个平庸的演员,害怕失败,害怕失望。
她在酒店前等他,俩人最后一次在车内对话。
互道你好,像是重新认识一般。
她说,“需要有一次好好的说再见,很开心能有勇气再次相见,一切都很好。
虽然过程并没有很轻松,但并不遗憾。
”他说,这次的偶然很好。
她说,“这完全不是一次偶然,这是完全精心设计的,我想过有一天你会需要一次海边疗养。
所以,我就来这里生活,我就找了一个丈夫,生了一个孩子,建了一个酒店,为了见你还是费了不少周折的。
”两人深深地拥抱,眼神中都是温情,没有了怪罪。
最后,她说,“你答应我不要再回来了,好吗?
”故事到这里彻底结束了,我愿意相信他们日后不会再越界,也不会有频繁的日常关心,但是会有放在彼此心底的挂念和想念。
————————————————我爱过你,可能我还没有放下;但我依然爱你,至少代表我已经放过自己。
世间的感情大多数是短暂的,能彼此建立一生关联的人屈指可数。
但是,不能携手走过一生的感情未必就不是可以影响一生的感情。
那个只是陪伴你走过一段短暂旅途的人,可能在你生命中留下的印记却是最重的。
人和人总是不一样的,即使是曾经以为完全契合的两个人,在面对分道扬镳时总不会是完全同频的,总有人走得快,也总有人深陷其中,走了很久也走不出来。
我们无法评判哪一类人的做法是好的、是对的,即使能分辨出也不能强求另一类人的改变。
只是希望,走的快的那类人多留一点耐心和真诚,走的慢的人多一点对自己的接纳和信心。
希望所有人都能有幸享受人间真实的爱情,不管是甜还是苦,一定是要能感受到真诚、热烈且有温度的感情。
我们究竟是否真的知道自己在某个时刻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个人假期(间奏),以及这段 “个人间奏”对于我们无法逃离不那么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你看你没有严重的疾病,最近才去做了检查。
你还是和同一个人在一起。
你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还赚了大钱....’但就是没问——’过得幸福、快乐吗'?
可能因为这(是个)太过于奢侈(的问题)。
因为所有的数据目标都有指标可衡量且可及,独独这个不能。
“这里很平静,没有特别多的事情要做’"太美了,艾莉丝""所有这些......都只存在于我的手机里,也存在于我的脑海里,还有一些小纸条上,这些都深深藏在我心底。
”“这些作品没有跟任何人听过,这是我的错才让它们变成这样的。
我把自己困在一个山洞里,完全的孤独,即使在这里。
我不后悔搬到这里来住,但我后悔的是没有离开,那是我后悔的地方。
后来我有了女儿之后,我做得很好,然后....我....我.....我无法表达出我的感受,你明白吗?
”“我曾经有很多....我不知道....有很多的想法,但后来这些都深埋在了我心里,是真的深藏在了心底。
这大概是我的错,所以你没跟我这样的人在一起很正常""你不应该这么说,这是两码事""但是我知道....有像你这样的人,也有像我这样的人,而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是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状态在她正身处的那个场景,是解离或是“不在场’的。
”那么,我们究竟是否真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一段怎样的假期?!
#过季
所谓相遇,就如同两条直线,注定只有一次相交的机会,交汇过已经足够。
若其后又分开了,那就应该越走越远吧。
强要再相遇,就会发生痛苦的扭曲。
很简单的故事 ,感人的情节留在最后的离别。
又是一次离别,15年后。
会比15年前更轻松些吗?
我想不会。
15年前是不想以后。
15年后清醒地知道这次是此生的诀别。
说真的 诸如此类的影片我已经不再能体会到遗憾的美好了 不再想用痛苦折磨自己的人 get不到痛的美女主从来没有忘记过男主 最后她说:“我安排了这一切 搬到这里 找了个男人 balabala”她对男主的感情太重了 重到无法表达 如果类比话 就好像 我努力做了这么多 为了再次遇见你 但问题是你真的何苦呢 你为什么把写的歌只放在手机里 为什么要把自己始终关在小岛里 (她说她把自己的内心关起来了)丈夫那么不喜欢(丈夫跟她一起生活也应该很痛苦吧)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这样的生活 我理解 生活里的一切都是选择 你选择了这一切 男主我就不说了 他纯粹是度假来了个bonuses 女主我看着真来气 为了一个男人 走不出来 恼火 还要二次送上门 气死我了
#过季# 围城外,以为是一枝红杏;围城内,却是一场心灵的救赎耐着性子重启了两遍,才挨过开场的平淡和溢出屏幕的无聊,看到后面的波澜,才明白前面的铺陈是多么必要焦点不自觉地会聚焦在女主身上,一场自导自演的偶遇,却解开了十多年前的心结如果说相遇是一场缘分,那么告别就是场劫难,告别的仪式感太抚慰人心了,好好告别的温和,和那种戛然而止让被迫离别的人陷入多年的自我怀疑和自我证明,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四十度的灿阳和多少个晚秋的寒风那种创伤,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你会怎么道歉?
告诉我”这句的分量和勇气这部剧就像是一瓶香水,前调淡然,正如表面看到的两条无聊的生活轨迹,中调浓烈,勾勒出女主的这场越轨大冒险尾调木质,再看和重看都不觉得乏味,让人回味无穷
过季 (2023)7.32023 / 法国 / 剧情 / 史蒂芬·布塞 / 吉约姆·卡内 阿尔芭·罗尔瓦赫尔
再次相聚是女生的执念吧,她太过痛苦,现实中也无法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因为被分手患上抑郁,遇到丈夫并靠着丈夫开的抗抑郁💊走过艰难时刻,但被抛弃的伤害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曾经自己也陷入自我怀疑当中,认为对方的伴侣是一个“非常成功,非常漂亮,非常坚强”的人,而自己只是一个“没成就的可怜的女孩”,这是被抛弃的人独有的内耗吧——“我没有和你分手,是你离开了”,而且你“从未试图了解过我过得如何、在哪、做什么、和谁在一起”,这种伤害是即使过去十六年,面对面诚挚地道歉都难以弥补的。
女主把所有这些感情都深深藏在心底,把自己困在一个山洞里,完全孤独。
不在一起忍不住去关注、想念,近身时又克制不住自己去联系、见面,但短暂的相聚过后终归回到现实,再次承受失去的痛苦、不能相守的无奈……于对方来说,我们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对方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最珍视、欲罢不能的存在。
错就错在,大概不该相遇吧。
完完全全是自己的心路历程,深深共情了……从前也希望能有这样回首往事谈笑过去的时刻,但代入双方的另一半和子女真的觉得这样很不公平,是不道德的恶心行为。
看到两个互有家庭的人瞒着另一半一起共舞拥抱互相亲吻手背时还感觉生理不适,但女主忍不住去找男主,见面就亲吻doi,又能感受到那份压抑多年的委屈痛苦。
深深的隐忍克制的情绪和爱在那一刻随着身体的交融,得到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
相爱容易相守难,过去了就是过去了,破碎的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但重逢的意义并非相守,而是打开心结,让过去过去。
不知道我们,是否也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一直期盼着。
但就算有,也应该是我主动吧🥺
一个相爱的人无奈再度别离的故事,我居然完全没有被感动。
片子的主题被片名交待得很明白,是关于timing,对的时间、对的人。
对的时间,不那么对的人,结果可能是将就着过(男女主和他们的现任)。
而在错的时间,哪怕遇到的是对的人,也只能彼此错过。
男主和女主,相遇得太早,重逢得太迟。
但是不感动是怎么回事?
是我的心境已经过季,对于这种故事免了疫?
可是去年看“Once”的音乐剧,之后又重温了一遍电影,明明还是感动到哭。
我想是因为片子从重逢这个时点切入,很难表现出两人深埋于心的那份感情。
毕竟爱有多深,弃才有多痛。
从第一次见面礼貌寒暄,到之后黏黏糊糊地互相拉扯,女主走了又回,男主说走不走,导演试图用生活流的小细节展现爱火在克制之下重燃的过程。
但是我们看不到当年的他们曾有多爱,不像那些从初遇讲起的故事,铺垫了两人从陌生,甚至敌意,到熟悉、相爱的过程。
也看不出现在的他们对于对方有多么的不可替代。
仅仅是相较于或平庸,或忙于工作疏于沟通的现任,多提供了一点情绪价值。
于是,没有了刻骨铭心的遗憾,好像只是看了一出在中年危机时遇到前男/女友发生的一次出轨。
片中男主更为冷静,女主相对情绪化,为自己的选择而懊恼。
但是,在这段感情中,她明明是被抛弃的那个。
有些觉得,她后悔的也许不只是男主,而是她的整个人生。
她后悔没有跟男主在一起,也后悔她的钢琴事业,后悔从城市来到乡村,后悔没有努力争取另外一种生活。
可是为什么非得那么努力。
努力就一定有结果么?
没努力不是也挺好吗?
从这一点来说,我的心境是“过季”了吧。
与海有关的镜头都美得摄人心魄,在配乐的带领下缓缓进入到了一种漫长而哀伤的氛围之中。喜欢俯拍沿着公路笔直前进的车辆和沿着海岸线散步的人,喜欢一片黑暗中的聊天讯息,但也就仅此而已了。硬件的优越无法冲抵软件的闷乏,过季的情感也不足以抵消出轨给人的不悦。
他永远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没有走 就像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临阵逃脱 永远都在用道貌岸然掩盖自己的不够真诚 也永远不知道在一段关系中在婚姻中女性到底失去了什么 alba演得太好太好太好了
恼人的不是咖啡机,而是你死水般的生活。想逃掉的不是话剧,而是你乏味的感情。爱情应该像鱼杀,一根刺穿入活鱼鱼眼就不会疼痛,否则就只能在悔恨的渔船上窒息而亡。遗憾的不是来到这里,而是没勇气离开。你看我为了与你重逢蓄谋已久,结婚生子,造了酒店,等着你来这里水疗,却要再用十六年将你忘掉。
既是告白 又是告别
史蒂芬·布塞还是很稳的。圆方PE,HKIFF48。
俯拍,推、拉,摇,角度,构图,都很讲究 声音:观众听不到的时候是二人世界 跳切
想不懂这么点破事怎么要拍俩小时……
优雅浪漫,缱绻多情,观感很好。那个女演员在这里看着很不错,在天才女友那就很难看,看来完全是化妆扮相问题。
14th BJIFF节奏很慢的电影 但是很优美 喜欢不断出现的主旋律
两个小时的小资产阶级白人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本片如果诞生于十年前也许大家还可以夸赞它的静谧之美、隐忍克制、点到即止,可是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过很多类似的陈词滥调了不是吗?现在这世界上没有更重要的事被展现吗,尤其是对这位导演来说?对我来说真的比较有治愈效果的可能是海边度假小镇的荒凉静美和粗粝自然的胶片摄影。其他实在乏善可陈。还有短评喜欢扯什么“中国大银幕绝不可能展现这样的故事”,哈哈哈哈果然一些豆瓣文青还是十年如一日的中二@北影节
BJIFF2024#1 今年北影节第一部,没什么期待,但对这部不痛不痒的电影也没有太多的感受。作者的表达男女主关系起伏的手法相当平庸:镜头上,从单人单框到正反打到同框再到正反打再回到单人单框,俯拍镜头从出租车来到两人相伴在海边踱步再到出租车返回;音乐上,两人各自的BGM从独奏到合奏再到独奏,从百无聊赖到情感融汇再到单调乏味……似乎没什么不好也达到了作者的目的,但总让人觉得比较乏味,相当平庸。音乐虽有交融,但总可以听出一些疲乏、孤独、单调,短暂的交融为曾经难忘的感情重燃了易逝的温度。但曲终终究还是要人散,瞬时的相拥无法破解已经定型的生命轨迹,告别是注定的,但这一段本可以选择离去的相遇,便一定会留存在二人的心底,那是只能给彼此听到的自己创作的曲调,是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的旋律。
SIFF24 可能我比较逆反吧,你越是放这种伤春悲秋的音乐我越觉得你脏
法属布尔乔亚的痛苦是过季的爱情与空荡的心,拍好了还是挺迷人的。
老套,无聊,矫情,小题大做。还远不如伍迪艾伦有趣。
看不下去
切入点挺好,完成度欠缺,关系性的展开旨在两点之间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电影大概在三十分钟讲男主人生困境时达到最佳,前后都非常薄弱。
通过画面音乐表演把一个本质滥俗的故事拍出了点不俗……盲猜是导演私人经历
14th bjiff拾遗
迟到的分手。
太过矫情 无数次的冲动很想冲进镜头跟他俩说你们分手的原因不过是阶级的悬殊及与之产生的矛盾 于是完全无法相信与共情整个被浪漫化话语粉饰起来的故事 反倒是第一幕前半段男主(中产)独处时尴尬而落魄的日常更觉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