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辉兔的影音杂货铺公众号) 电影《黄金少年》是《隐秘的角落》日本翻拍版,作为国内大热剧的文化输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好作品也被世界认可并翻拍。
《隐秘的角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特别是秦昊那种略带阴郁的表演,颇受观众喜爱。
日版受时长限制,在内容上做了大量删减调整,完成度还可以,剧情紧凑、节奏明快,主线基本讲述清楚明白。
羽村仁成饰演的安室朝阳是全片的灵魂人物,原本应该是纯真少年,却成为了高智商罪犯。
他用最无辜的表情,将情感波动稳稳拿捏,演出了人性的复杂与扭曲。
反倒是日版东升,没有了秃顶的困扰,活脱脱的花样美男啊,还是有智谋、有手段的那种。
也不知道他媳妇东静咋想的,酗酒出轨,被杀的不冤。
东升将岳父母推下山崖的那一趴,呈现得非常刻意,缺少那种突发性的流畅感。
刚巧朝阳带着小浩和夏月在海边拍照。
朝阳三人最初决定用视频敲诈东升六千万现金,东升只得先付六十万定金,他在等东静死亡,他就可以继承遗产了。
而朝阳在告白被拒,设计杀死异父异母的妹妹晶晶后,就一直在策划利用东升、小浩、夏月完成一次五杀。
杀晶晶时,他未满十四岁,尚且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但后面的五杀一旦曝光,他这辈子就算废了,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完美的计划不容有失。
东静曾跟亲戚严警官说,如果自己遇害,凶手一定是东升。
果不其然,东静很快就遇到交通意外领了盒饭,东升人在外地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法医检测东静体内有大量兴奋剂,车上的出轨对象却没有,进一步说明这是个意外。
朝阳以自己要杀父亲和姚阿姨为由,用视频作为交换条件,获取了东升的杀妻手法与协助。
由小浩和夏月负责毒杀,东升负责埋尸处理。
结果朝阳又偷偷把土松了,尸体被狗给刨了出来,成功引起严警官的追查。
朝阳带小浩兄妹去和东升做个了结,明知对方会下毒,也积极配合对方表演,最后伪造现场,自己成了幸存者。
他把敲诈东升推到小浩身上,杀父母是夏月的主意,自己去松土是为了让警方尽快抓捕东升,一切逻辑说辞都很合理。
朝阳千算万算没算到夏月会给他写信被母亲看到,信里写了很多内幕,包括夏月猜到自己会死。
他更没想到,母亲会和严警官连线出卖自己。
谁让他连母亲都想杀,对他人性命如此漠视,若是长此以往,得害死多少人啊。
朝阳如此心高气傲,面对严警官,感觉自杀才是最好的结果,他应该无法面对自己入狱这件事。
2024.7.28 说是日本版《隐秘的角落》反正中国版我也没看过 来看这部正好 byd把自己亲爸妈推下悬崖是吧 其实我都猜到了 逆天 这妹妹好可爱啊 byd把自己爸爸给捅了?
byd直接在街上抢劫是吧 byd原来是后爸想强奸这女的是吧 然后反被捅 byd这女的爸爸还真是杀人犯是吧 什么鬼 怎么变成朝阳是杀人犯了 卧槽 这个小女主居然只有15啊。。
逆天 前面刚好被推下悬崖的人被朝阳拍到了 byd出轨了是吧要离婚 直接去现场威胁他是吧 逆天 在小女主家里 小女主后爸突然出现 逆天 朝阳的亲爸是晶晶的后爸?
晶晶自杀因为考不过朝阳?
byd这女的直接去偷情是吧 刚偷情完撞车死了?
byd他老婆果然还是他杀的是吧 逆天 初中生就会做微积分?
逆天朝阳想杀自己爸?
逆天 杀了朝阳他爸就能免6kw?
逆天 夏月要和朝阳约会?
直接在食物里下毒是吧 东升直接帮忙砸牙齿逆天 直接亲起来了 逆天 东升也留了一份夏月他们动手的视频是吧 byd东升庆祝不再见面的时候居然还给他们下毒?
他们这几个小孩都信任你了 笑死 当东升庆祝的时候朝阳突然背后一刺 byd晶晶果然是朝阳杀的?
他还故意让东升毒死两个朋友??
byd因为跟晶晶表白失败就杀了她是吧 byd自己爸爸埋尸体的地方也是朝阳打开的是吧 byd还把东升身上的刀拔出来放在小浩手上伪装成是他杀的?
逆天 还给自己来了两刀 byd朝阳妈妈偷偷看夏月给朝阳的信是吧 夏月原来看了朝阳的日记啊 byd虚伪朝阳 byd朝阳 这么爱你的夏月你还要借刀杀人把她杀了!
byd朝阳连自己妈妈都不放过??
还好这时妈妈在和警察通话 赶紧把这个小出生拿下 这日版还要拍第二部?
日版《隐秘的角落》,见面会上导演重点介绍了这是翻拍自中国的故事,电影片头有海润影业的logo和“黄金少年”四个中文大字的片名,这波文化输出有了。
以前经常看国产翻拍日韩,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看到日本翻拍热门国产作品,把熟悉的情节搬到了日本本土化场景中,有种奇妙的感觉。
电影开头一言难尽,当年剧版开头张东升那一推,我在家看都尖叫起来了,但这个电影的开头就拍得很狗血。
男主把“我要过来推你们了”都写脸上了,坠崖特效做得也很五毛,最震撼的开头没拍好,就显得泄气很多。
冈田将生演张东升这个角色,这位男演员以前演纯爱题材比较多,在本片里造型很像瘦下来的黄晓明。
理解导演想要的反差感,不过这位的演技稍有点飘忽不定,后面渐入佳境。
对了,日版张东升没有秃头,始终是外表波澜不惊内心狠毒的花美男形象,还是秦昊老师演绎的阴郁气质更特别一些。
三个小朋友都是试镜选上的,其中两个都是第一次演戏。
神奇的是,三个小朋友都有点神似中国剧版的选角……看得我频频出戏,因为会不断回想起中国剧版里的样子。
朱朝阳和普普之间的感情戏处理得很本土,日版演员的视觉年龄也更成熟,有日系少年犯罪片既视感,演普普的新人星乃安娜挺好看的,演技也在线,有点王圣迪刚红时候的惊喜感。
因为要压缩到两个小时的篇幅,所以故事比剧版更精简一些,有些配角就略写或者很快领盒饭了。
对比来看的话,中日版本各有优缺点。
辛爽剧版的最大优点是视听语言考究,各方面制作都很精良,尤其有非常精彩的群戏表演,的确是国产剧之光。
相比之下日版就比较粗糙了,导演和演员的技法层面都比中版逊色很多。
但优势是没有内容限制,在诸多犯罪情节的表现上尺度更大、更邪恶(比如有普普被继父侵犯、普普拿刀捅了对方,张东升想象把三个孩子割喉的画面等等),尤其把未成年犯罪拍得更直接、更暗黑,更贴近原著《坏小孩》的精髓。
导演不是简单照搬剧版,还是认真研究了原著的。
但是,国产剧因为不好直接拍少年犯罪手段,倒是给观众留下了一些讨论和回味的空间……比如最后的结尾,让人回想起来有脊背发凉的感觉。
看到好故事被不同国家用不同风格拍出来还是蛮有意思的,期待以后有更多国产剧本能走出国门。
敘述呈現:表象/動作先行,情緒和思路跟不上,一切都看起來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臨場感為負。
每個人都有內情,就對誰都不驚訝了,沒意思。
再回應舞挨導演的回答:第一您覺得這是暑假陽光大海青春,所以要有puppy love,但您這是crime suspense我們真的不要看小孩談戀愛(那個女生提問的時候說夏月是「自我獻祭」就體現出這個情節有多離譜);第二因為是寫東昇和三個孩子之間的「戰爭」是放在沖繩的原因之一,但主線的呈現蒼白無力,靠頭尾插兩次戰機聲對此毫無幫助,反而顯得很累贅。
都是改编自《坏小孩》还是日版改的更加合理,侦探画风本来融合日本元素就毫无违和感。
别总是跟我扯不还原,非要拿原著比,原著逻辑本来就不通,日版简化目的是能让更多人看懂。
孩子本来就是天生的坏种,和后期教育没啥关系,大家看看凡是反派为主角的剧,譬如《嗜血法医》《美国犯罪故事》,如果不是天生有杀人天赋,只是错误教育的话根本成为不了反派主角通过两版对比,个人认为中国还是适合拍公案、刑侦和反特这类题材的剧,拍侦探、悬疑属实有些不合适,就像你玩《生化危机》结合背景或者画风一定不喜欢日配吧?
当然是英配有感觉。
国产剧的悬疑剧就是套公式,要么反派第一集就出现,和主角斗法,要么就是突然指别人凶手开始强行自圆其说,就像《神探狄仁杰》那般纵观整个国产小说或者剧,侦探题材很多,甚至有些烂大街,但是质量高的不多,反而公案剧很经典,就是年代久远,毕竟比起现在的剧还是更多人喜欢以前的剧,尽管以前的剧画质不行,属于是垃圾堆里捡宝藏。
国产剧为啥公案故事比较好看,因为公案故事喜欢宏观叙述,一个案子会牵扯出更大的宫斗,这就是《甄嬛传》比《纸牌屋》精彩的原因,因为涉及的规模很大,格局也很大相对于《隐秘的角落》,在我眼里更像一部套着侦探画风的《晴雅集》。
虽然作者是中国人,原著小说《坏小孩》却怎么看都有一种抽象的美,其抽象程度莫过于《西游记》里作者吴承恩没出过国,又在小说里满是透着刻板印象和主观理解。
当然了,无论导演还是作者都不是吴承恩,水准有限是必须的。
在小说这种严肃文学面前,改编成娱乐性质产品本来就是会变质的
很明显,日版《隐秘的角落》扑了。
2023年冬天上映东京国际电影节,但是并没有水花,后来今年3月正式在日本上映,豆瓣评分也不过是6.2,只超过了16%的剧情片。
这部电影名叫《黄金少年》,改编自紫金陈的原著小说《坏小孩》,将18万字的小说浓缩成2个小时的电影中,显然篇幅不够,删减了许多内容。
有了迷雾剧场的《隐秘的角落》珠玉在前,国人看小日子版本的电影自然会苛刻了一些。
看了一下网友们的评论,感觉很客观,没有带上国仇家恨的有色眼镜,日版《隐秘的角落》就是很平庸。
这部电影由《死亡笔记》的导演金子修介执导,其实从导演镜头的角度来看,氛围感是有的,将三名“坏小孩”的状态也表现得很到位,但是还是瑕疵挺多。
演技生硬浮夸或许是我还没有习惯日式的演技,总之看到几位主角的演技之后,觉得非常汗颜。
首先第一个出场的是饰演东升的冈田将生,他曾经在电影《纯净脆弱的心》中凭借内心细腻的情感处理备受好评。
他是一个多面全能的选手,悬疑剧、推理剧、青春剧都能完美拿捏,其实他挺适合东升这个狠辣的角色的,但可能代入了秦昊,总感觉他没有把东升的那种复杂感演绎出来,如今他呈现的东升只有狠和欲望,但是城府还不如朝阳。
开头的部分是一场东升将岳父岳母推向山崖下的戏份,在剧版《隐秘的角落》里,这一段是非常自然的,但是在日版中,东升推岳父母显得非常刻意,而且给了他们反应的时间。
东升先将相机摔在地上,然后冲过去推了岳父岳母。
而剧版之中,张东升是假装给岳父岳母调整拍照的姿势,然后很自然地将他们推下去的。
所以,日版的演技就会显得很浮夸。
三位少年演员的选角也没有那么贴近角色,之前国产版的朱朝阳和普普看上去就像是初中生,严良稍微大一些,但是日版的三个小孩年纪相差不大,甚至感觉三个人已经上高中了,不像是十四岁的少年。
不过三位少年的演技还算在线。
他们的表现无疑构成了影片的核心魅力,他们以超乎年龄的成熟演技,精准捕捉并呈现了角色的复杂心理和情感波动。
朝阳是整部电影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他几乎贯穿了整出戏的反转。
从刚开始看到杀人事件的慌张,到后来冷静地与东升谈判,再到后面他利用了夏月(原剧中的普普)的感情,最后又抛弃了同伴反杀了东升,直到后面,他甚至就是杀害自己妹妹的凶手,还想要杀了母亲灭口。
他的情绪变化非常多样,从最初的震惊和恐惧,到后来的贪婪和决心,再到可能的内疚和冲突,就算是一位成年演员或许都很难把控。
不过孩子们都表演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比如当孩子们购买了相机决定拍照的时候,朝阳不小心按下了录像模式,他神色慌张地打开相册查看,好像已经知道了东升杀人一样,但是在看回放之前,他还不知道东升杀人,只是不小心点了录像模式,不至于如此慌张,其实可以轻松一些,然后看到了录像再紧张起来,这样更加自然。
夏月的表演也非常具有层次感,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后来给朝阳写信的那一段,她明明知道了朝阳是怎样的人,但还是选择信任她,妥妥的恋爱脑,她将那种坚定与破碎感演绎得很好。
但是饰演哥哥的小黄毛就没有什么亮点了,感觉是个“没头脑”,让人印象并不深刻。
高能剧情硬反转改编版的《黄金少年》剧情十分高能,或许是拍摄了许多国产剧不能拍摄的片段,所以整部戏感觉杀疯了。
两个小时死了九个人,哪部电影敢这么玩?
这部电影完全没有忽视孩子的恶,同时把人性的扭曲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人设的变化,表现了许多在国产语境下表达不了的东西。
比如夏月和小浩是亲兄妹,两个人不在福利院里,而是重组家庭。
夏月的父亲被诬陷为杀人犯,而她的继父对她实施强暴,她自卫捅了继父一刀之后和小浩逃走。
东升也不是老师,更不是秃顶,而是入赘到了东氏集团,为了遗产纷争而杀了自己的岳父岳母。
他的妻子不再是傻白甜,而是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父母死得蹊跷,而怀疑了东升。
东升一不做二不休,给妻子下毒,让她也同样死于非命。
当朝阳等人找到东升勒索的时候,东升直接想象他杀了三个小孩的画面,顿时车内血肉模糊,而导演毫不吝啬地把人物内心的疯狂放大在观众的面前。
朝阳等人的勒索也不仅仅是金钱那么简单,朝阳甚至让他直接杀了自己的爸爸和后妈。
东升自然不乐意,因为这无疑又让他背上了人命。
夏月本来要奉劝朝阳,但是奈何她是个恋爱脑,一直对朝阳非常欣赏,哪怕知道朝阳只是利用他们,还是和哥哥协商一起去毒害了朝阳的爸爸和后妈,并且在后妈毒发后没有立即死亡的时候,夏月直接用针管插在了后妈的脖子上。
随后,东升帮助他们收尸,他们成为了一条绳上的蚂蚱。
然而,东升也长了个心眼,拍摄了夏月杀人的全过程,以此来和他们做交易,希望他们不再威胁自己。
但是同时,东升又给这群孩子下了毒,静等着他们毒发身亡。
东升的计谋自然没有得逞,聪明的朝阳知道了东升的下毒手法,来了一招借刀杀人,眼看着自己的两个同伴被毒死,而他从后面偷袭了东升,又伪装成自己被东升用刀威胁反杀的假象。
谁说读书无用?
本就是学霸的朝阳才能有这个脑子,做到杀了人也能全身而退。
警察自从介入开始调查坠崖案开始就一直没有头绪,直到发现坠崖案和墓地夫妻被杀案的交集都是朝阳才开始怀疑。
而当他看到朝阳受了伤,反杀东升的时候,他其实内心是有所动摇的。
直到看到了朝阳的日记……朝阳真是城府很深的一个人,他从一开始勒索东升的时候就做了一本假日记,一旦东窗事发,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从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就铺垫了他的妹妹晶晶上吊自杀,其实那也是朝阳做的,只不过伪装成了自杀的样子,而且根本没有人怀疑。
最后的结尾才是真正的高能,母亲发现了夏月寄来的信,知道了这一切都是朝阳做的以后,希望朝阳自首。
但是朝阳竟然只关心自己杀人的时候年纪到没到14岁。
看得出来,青少年杀人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14岁好像成为了少年杀人犯的保护伞。
但是这部电影里,朝阳杀东升的时候正好是自己14岁生日的时候,所以他还是要承担责任的。
母亲亲手把他送进了监狱,可谓是大快人心。
但是……又有多少的少年恶魔还游荡在人间呢?
从整体上看,《黄金少年》的改编不如《隐秘的角落》,至少没有那种让人印象深刻的长尾效应。
而将东升的动机改成了为了金钱,显然很单薄,但是仍然让我们见证了一场关于贪婪、背叛与复仇的悬疑故事,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性在金钱面前的脆弱和复杂。
在看完电影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影片的片名“黄金少年”指的是什么?
我认为或许是一种讽刺,少年时代的确是珍贵的,但也会成为犯罪者的保护伞,这种“黄金”我们真的需要吗?
或许影片带着一种讽刺的色彩,少年们珍惜了这段黄金时光便会成长成才,若是有一念之差,就会坠入犯罪的深渊。
补一个HKIFF映后Q&A环节,因为个人对普普(natsuki)这个角色的改编感到非常不适,所以向导演提问了。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预警一下。
Q:导演您好,我看过紫金陈的原著以及《隐秘的角落》,您在原著的基础上将natsuki(普普)改动为朝阳的同龄人,加入了很多的natsuki和朝阳的爱情戏,并且最后让natsuki以一个近乎于自我献祭的方式试图去获取和朝阳的“连接”,我想请问您这样改动的意图是什么?
(由于翻译没有传达自我献祭那一段,导演只回答了部分问题)A:因为原著的设定很奇怪(原话:「おかしい」),为了更适应日本的环境,让natsuki年龄更大(幼童➡️少女)且与朝阳有爱情戏。
更多爱情戏也是为了让电影在犯罪片之余给大家带来青春的感觉。
(这里我听笑了)以上,虽然有翻译的锅,个人感觉导演的回答仍有失水准。
该片对普普的改编非常没有水平,把人物弱化成了一个毫无行为逻辑的“纯爱”工具人,很多凝视natsuki的镜头也让人感到不舒服且多余。
如果这种改动是为了适应日本市场的话,我无话可说。
该片还有其他诸多令人无语的地方… 总之完全不推荐看过原著/电视剧,或者对男凝敏感的、对剧情逻辑有要求的观众看。
日版《隐秘的角落》毫无疑问更加贴近原著,不仅没有新增一个角色来稀释几个孩童的罪恶,甚至把几个未成年人人性中的恶放大了。
这才是紫金陈笔下的《坏小孩》,也算是霓虹传统艺能了,对此类题材游刃有余。
改编本土化颇有意味。
故事发生地设定为远离日本本岛的冲绳,日版张东升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姓氏,直接入赘成为本地财阀家的上门女婿。
如果说秦昊版张东升的杀意萌生于岳父岳母对女儿移情别恋的偏袒和对自己的嫌弃,有冲动犯罪的成分;日版东升的杀戮则更处心积虑,这个寄生于财阀家做小伏低的赘婿,需要通过一场计划缜密的谋杀让自己成为豪门唯一的继承人——这里很有点林生斌的元素了。
而日版慈眉善目的岳父母,在世人眼里也并非无辜,他们是昔日美日安保条约的获益者,有着出卖民族利益的“原罪”。
原版逃离福利院的普普和浩子,在剧版里成了为生病弟弟筹款的英雄儿童,在日版里则成了努力要挣脱悲惨原生家庭的异父异母姐弟,没有把成人一厢情愿的正义感植入到身世可怜的孩童身上,个人认为日版这个设计更符合原作者意图。
因电影篇幅有限而被删减的朱朝阳杀死妹妹桥段,则被非常本土化地改为朝阳爱而不得的谋杀。
为了避免伦理争议,原著里同父异母的妹妹,被日版改成了异父异母的同龄人,而原著里朱朝阳的过失杀人,则被设计成暗黑的伪装成自杀的情杀事件。
至于剧版就更模棱两可,把妹妹之死的疑问留给观众,进一步模糊了朱朝阳善恶的界限。
日版对于张东升和朱朝阳的改造,把其人性之恶升级了一个level,直接表明这就是两个大恶人的对峙,差别只是动机和年龄。
对于除东升以外的其他几个成年人的着墨则能省就省。
毕竟这是一场属于未成年人的犯罪游戏。
卡司还是华丽的。
北村一辉对标张颂文,话说北村桑最近接的角色都好惨,不是被踩爆脑袋就是被毒死外加锤脸……张颂文演绎的父子情在剧本里还是动人的,所以剧版坟墓杀人外加曝尸荒野的残酷剧情被整个删改掉,把未成年人参与的犯罪全部分配给了成年人,也是非常“贴心”了。
黑木华对标刘琳,可以说这两个女演员都演出了属于她们自己风格的单亲妈妈,刘琳的恋子情结和控制欲令人窒息,穿插着与上司不伦恋情的桥段令人印象深刻;黑木华前半段的忍辱负重到了最后面对真相大白时的果决和求生欲同样扣人心弦。
倒是李梦演那个后妈王瑶由于女儿戏份被删减的原因,日版戏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坚信女儿冤死的癫狂母亲,其实发挥空间还是很大,不过日版是把这种疯批感都转给了东升的富婆妻子。
出轨加嗑药,破碎而空虚,她的死亡更像是一种献祭和预言,把线索留给了家族中唯一信任的堂兄。
王景春对标江口洋介,这个警察角色,无论是日版还是剧版,都是被改动得最大的。
也许是想避开紫金陈的严良宇宙,在改编中刻意对这个角色背景进行了重塑。
王景春的老警察临近退休接到这个案子,不仅要收养幸存的孤儿,最后还光荣牺牲,这很中式英雄主义;江口洋介则作为豪门的一员,亲眼看到豪门内的一地鸡毛和当局为了不影响地方经济而刻意隐瞒案情细节的“不作为”,属于非常典型的日式社会派推理风了。
两个版本的普普演员都特别出彩,日版甚至让我联想到了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日版普普对朝阳那种阴暗而深沉的爱,很难不让我想起《白夜行》里亮司对雪穗的畸恋——不计后果,不顾生命,不择手段。
日版朝阳显然利用了这样的爱,而编剧却无意让他像原著里那样逍遥法外。
日版普普最后的那封信,是表白,是告慰,也是揭发。
最大的遗憾是日版急于剧情的完成度,而忽略了原著中关于数学的哲学探讨——毕竟两个最大的恶人,都是数学天才。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得极深。
”眼前全是事实,遍寻却无证据。
证据是破局的关键,但往往求而不得。
大部分的高智商悬案最后往往以罪犯出乎意料的自我暴露来“声张正义”。
但这本身就是牵强的。
邪不压正,本来就是一种良好的期待,而非理所当然。
所以剧版把最大的罪恶给了张东升,对于朱朝阳的恶则语焉不详,至于另外两个小孩,则完全是清白无知的受害者。
日版则更残酷,演出了浩子的贪婪愚蠢和普普的沉着阴狠,但代价是对东升的强行降智和对朝阳的罪恶加码,没有普普的那封信,铁定又是一个性转版唐泽雪穗的结局。
但黑木华在剧终出于本能的反应,将整个故事强行扭转成了正义获胜,纯粹是神助攻了。
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将他绳之以法,既偶然,又必然。
警察至始至终只是捡落地桃子,顺水推舟地为正义背书。
这很霓虹。
至于紫金陈的另一部《沉默的真相》,我倒很期待韩国来翻拍,毕竟这种铁血检察官揭露官场黑幕的戏码,也属于韩国的看家本领了,我们怎么拍都差点意思。
毕竟,经得起翻拍的才是好剧本。
都是改编自《坏小孩》还是日版改的更加合理,侦探画风本来融合日本元素就毫无违和感。
别总是跟我扯不还原,非要拿原著比,原著逻辑本来就不通,日版简化目的是能让更多人看懂。
孩子本来就是天生的坏种,和后期教育没啥关系,大家看看凡是反派为主角的剧,譬如《嗜血法医》《美国犯罪故事》,如果不是天生有杀人天赋,只是错误教育的话根本成为不了反派主角通过两版对比,个人认为中国还是适合拍公案、刑侦和反特这类题材的剧,拍侦探、悬疑属实有些不合适,就像你玩《生化危机》结合背景或者画风一定不喜欢日配吧?
当然是英配有感觉。
国产剧的悬疑剧就是套公式,要么反派第一集就出现,和主角斗法,要么就是突然指别人凶手开始强行自圆其说,就像《神探狄仁杰》那般纵观整个国产小说或者剧,侦探题材很多,甚至有些烂大街,但是质量高的不多,反而公案剧很经典,就是年代久远,毕竟比起现在的剧还是更多人喜欢以前的剧,尽管以前的剧画质不行,属于是垃圾堆里捡宝藏。
国产剧为啥公案故事比较好看,因为公案故事喜欢宏观叙述,一个案子会牵扯出更大的宫斗,这就是《甄嬛传》比《纸牌屋》精彩的原因,因为涉及的规模很大,格局也很大相对于《隐秘的角落》,在我眼里更像一部套着侦探画风的《晴雅集》。
虽然作者是中国人,原著小说《坏小孩》却怎么看都有一种抽象的美,其抽象程度莫过于《西游记》里作者吴承恩没出过国,又在小说里满是透着刻板印象和主观理解。
当然了,无论导演还是作者都不是吴承恩,水准有限是必须的。
在小说这种严肃文学面前,改编成娱乐性质产品本来就是会变质的
各個維度都很差,就差得很平均。
鏡頭語言&畫面:對你們日本人航拍大海有ptsd了,怎麼又拍得很廉價。
一上來航拍的速度和運鏡都亂七八糟,絲毫沒有營造出犯罪懸疑的氛圍。
濾鏡的顏色不自然。
敘述呈現:表象/動作先行,情緒和思路跟不上,一切都看起來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臨場感為負。
每個人都有內情,就對誰都不驚訝了,沒意思。
再回應舞挨導演的回答:第一您覺得這是暑假陽光大海青春,所以要有puppy love,但您這是crime suspense我們真的不要看小孩談戀愛(那個女生提問的時候說夏月是「自我獻祭」就體現出這個情節有多離譜);第二因為是寫東昇和三個孩子之間的「戰爭」是放在沖繩的原因之一,但主線的呈現蒼白無力,靠頭尾插兩次戰機聲對此毫無幫助,反而顯得很累贅。
演繹:前期全員演技不在線,岡卷被剪進預告的那個慘叫就不多說了,松井趕到現場的那個崩潰大哭我是沒想到她演技下限這麼低,三個小孩背台詞感也好嚴重。
中後期表演勉強能看了,但角色大多是處於一種心虛/在撒謊的狀態所以還是很假。
不過沒想到羽村大部分戲份穩住了,尤其是第一次威脅東昇那場戲。
華妹和羽村意外地長得像,但不像媽媽更像姐姐。
我是來看岡卷動手🦈人的,動作一次次被花式省略的時候我真的是崩潰的,東昇聽著音樂在窗前發癲幾乎是唯一的狂歡。
最後拉踩一下:被《怒》的沖繩線吊打了,然而明天還要再看一遍🫠
原版复杂的人性展现完全消失了,成了没有灵魂的猎奇犯罪片,还给普普改成了俗气恋爱脑。。
TIFF2023 渐入佳境。一开始看的时候会抱着和《隐秘的角落》比较的偏见,看到恋爱线时停不住皱眉头。后半程作为改编剧本来说很成功,主题贴合日本文化社会气候。高潮后结尾的三场都非常好,小演员的气质演技很贴合角色,反而是冈田将生的角色设置和人设有点出戏/运用了很多第二人称镜头,在倒数第二幕第一次get到黑木华
人物缺乏魅力;片子甚至很难看下去
这基本就是按照原著《坏小孩》改编的,剧情有点赶导致动机不够有说服力。日本张东升老婆、日本张朝阳老爸的出轨对象比原配要丑许多就离谱。
拍出了很直白的日系少年暗黑犯罪系
哪儿哪儿都比不上国版。虽然比较还原小说,但是恋爱脑版普普着实是让人看的无语,加的养父情节完全没必要啊还讲那么细,不如拍小说里的福利院情节。剧本对人物的刻画不够细致,简单粗暴无触动。人物关系的改动和省略也使整个故事的说服力下降了许多
最大感想:卷东升太帅了……跟原作相比还是改了一些的,但缩进120分钟里也不容易。杀朝阳妹妹这段完全魔改了,以至于另外俩孩子的“坏”就没体现出来,纯纯是朝阳一个人的暗黑,甚至普普发现了还心甘情愿,感觉有点牵强,但意外地符合日系那个调调。最开始推岳父岳母下海那里莫名喜感……结尾比原作更暗黑却又比原作完满,严良这个角色的作用就只在最后发挥了一下,还以为是江口洋介演会加点戏呢。只看前面三星,但这个结局我还蛮喜欢的,于是给四星,可能日本观众也会比较喜欢这种难逃制裁的结尾吧
豆瓣把我的短评改了。原:日本演员发疯般的演技并不是很适配这类悬疑性较强的剧本,因为他们能够把所有情绪都演得异常外露,尤其是冈田将生,他发疯般的演技根本就不像是从容的杀人犯,更像是个癫子。故事更大程度改编自原作《坏小孩》,跟《隐秘的角落》的距离还是比较大。朝阳如何在暗中操控一切是描写应该着重的亮点,只不过完全缺少任何细节,导致所有的反转都只是为了反转而反转。两个小朋友为什么要如此热衷于帮助朝阳也没有说明,最后甚至心甘情愿成为他的棋子,实在太牵强。
这劣质的黄绿色滤镜,狗血化原著的剧情。甚至那些有名有演技的演员在本电影中也变得尴尬。还是国内的电视剧好
经常杀人的人都知道,要补刀,补刀,补刀
对日式电影来说已经很不错了,简洁干练的推进剧情
羡慕
动作表情略显夸张,就是日本电影的通病了,还有就是人物完全没有逐渐黑化的过程,感觉和原著完全不一样了,还有人物场景刻画渲染完全不像是2024年的电影,镜头感觉好复古
3月的时候差点就花2000日元在日本看了,没想到这么雷人还好没去。如果完全没看过我国的剧版那还有点想法,但是先看过剧版之后再看这个,真的就是看的我目瞪口呆(贬义的那种)
7.6
导演不愧是特摄出身,行凶的几段镜头太带感了...时不时阴湿的风景空镜转场加上非常饱满的旋律打底,以及片名恢宏大气的题字,非常有昭和悬疑片的味道,所以不懂为什么要把背景换成现代,触屏机出现在这样的画面里感觉有些违和。因为是原著改编加上电影体量,人物虽然比剧版单薄得多关系箭头也变得简单粗暴,但其实也已经是大纲结构下能建立的尽可能精巧的安排了,总体来看还是挺满意的。p.s.华妹的演出实在是太亮眼了,疯狂赞美!!
导演和演员拖了后腿,但是剧本改编远远超越原著和剧集,结尾的处理更是神来之笔。原著《坏小孩》不过是山寨版的《恶意》,《隐秘的角落》更是一场做作空洞的炫技,只有这个电影版真正拍出了原著最大也是唯一的亮点“坏小孩”。恶童与恶男的双线叙事,弱化日记的设计,结尾在原著基础上的双重转折,要是藤井道人或者原田真人来拍,这片子得多好看啊。
'黄晓明'表演太浮夸了..
更黑暗的人设 更有趣的结局 虽然配角和氛围感细节不如《隐秘的角落》 有种直接粗狂 把小孩的恶播出来给看的感觉
看完觉得剧情好单薄,特别是晶晶的死设计的很bug。然后搜了一下剧和原著的分析视频,才发现辛爽的剧之所以成功是改编的较好,把原本很多纸片化的人改的立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