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独角兽战争

Unicorn Wars,熊霸天下(台)

主演:乔恩·戈里,乔恩·因索斯蒂,拉蒙·巴雷阿,特克斯马·雷加拉多,玛努·赫拉斯,盖兹卡·索瑞亚,伊克尔·迪亚兹,埃斯蒂瓦莉兹·丽扎雷加,佩德罗·艾瑞埃塔,阿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法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22

《独角兽战争》剧照

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1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2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3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4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5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6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13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14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15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16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17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18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19独角兽战争 剧照 NO.20

《独角兽战争》剧情介绍

独角兽战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熊和独角兽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很久很久,大群小熊们在训练营中接受严苛的军事化训练,并被告知“独角兽们都是恶魔”,此后投身战场。而其实,Private Bluet渴求独角兽的血是因有预言透露它能交换永恒的美丽。一支小熊军队离开了训练营去执行一项任务,结局将是一场残忍的、灾难性的大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东北夜市英雄传失落的海峡玉响第一季丹尼·科林斯咒物寻凶摇滚都市第三季JOJO的奇妙冒险邱吉尔:好莱坞年代换屋惊魂龙之吻十二猴子第四季某一天贝拉的奇幻花园真爱不死第三季超脑48小时铁证悬案第三季小行星撞地球电影社会主义我们像葵花366日黑蛇呻吟丛林追击罪恶新月城行走的正义王国:北方的阿信闪魂索马里海盗怪兽8号第二季空之境界第四章伽蓝之洞首尔之春

《独角兽战争》长篇影评

 1 ) 一些重看备忘

Ep10

这话应该是前期在视听上最好的一集。

和前面几话会议室戏一个简单粗暴的模拟天花板大灯的高亮柔光顶部光源不同,这话对光源的处理更加细致。

像托古萨站在屏幕前汇报,以背部发亮的线条为分界线,右边画面明显更绿来展现屏幕光源。

巴特、CIA、托古萨对话的部分,利用车内空间以及车窗倒影分割人物站位,来暗示他们各自不同的立场、在这个故事中所处的位置。

巴特和CIA同为事件的知情者坐在车上,而托古萨是唯一的状况外的常识人,所以他要通过车窗倒影和他们遥遥相望。

以车厢为分割,巴特的身体占据了左边大半画面(不同于cia和托古萨的小半个上身)也暗示了巴特是这个事件中非常重要的行动者。

EP13

潜入戏。

画面中同时表现巴特看向角落的近景脸部大特写和远处爬楼的托古萨,镜头跟着远处的托古萨缓慢移动,等到视线和托古萨的运动一并到达画面右侧楼梯顶点,突然近处的巴特在同样位置掏出瞎狗眼战术手电……非常漂亮的在一个画面内实现远近切换和视线诱导的例子。

 2 ) 攻壳机动队 第一季

《攻壳机动队》被封为神作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个是《EVA》《星际牛仔》所以我就打算只看看剧场版,本来没有打算看这部TV的。

结果看了第一部,就被复杂的世界观唬住了,之前印象还以为素子是见不得光的暗杀者或者改造者还是克隆人神马的,看到最后“The net is vast and infinite”更是不明觉厉。

所以我就暂且放下剧场版的观后感,滚去看TV第一季。

TV第一季看下来,确实好理解多了。

起码这个世界观的设定我了解了一些了。

这个世界观背景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而其中最显眼的设定是电子脑和义体,还有极其碉堡的网络化。

那么在这么一个世界里,都会发生什么故事?

公安第九课就正是为此而诞生的机构,专门应对难以处理的高科技复杂案件。

围绕着公安九课处理的案件就有很多故事,人的灵魂在大脑里?

机器是否能有灵魂?

过度网络化的隐患-强悍黑客笑面男的故事 灵魂能否被复制?

灵魂?

电子脑?

的商品化?

向电子脑灌输程序的隐患 电子脑内多个灵魂的互相理解 初代电子脑的副作用?

程序某意义上能代替一个人的毕生事业 产生自我意义的机器人的武器身份?

公安九课各位的故事 电子脑多个灵魂的记忆同化?

以及最终主线 笑面男事件-全TV的最高潮-公安九课和邪恶势力的精彩对决。

不过我还是对最后笑面男和素子的对话不明觉厉所以我觉得重看剧场版第一部也差不多是时候了这个暂且不提嗯....还是看TV第二部吧

 3 ) 麦田里的攻壳

神山的TV版风格,跟押井的电影版完全不同,第一部的剧本的写作水平感觉上要比第二部高一些,引用麦田守望者这本书的一句话作为线索,使我读了这本书。

推荐给每个喜欢攻壳的也看一看,尤其是在校学生。

 4 ) 如需Complex,恕我Stand Alone

《攻壳机动队》TV版第一季可以根据每集命名的不同分为两部分,标题带有Complex的笑面男事件和标题带有Stand Alone的各个独立事件,内容都是讲述未来时代国家安全部门的战斗。

如果说剧场版解决的是信息爆炸时代“我是谁”的疑问,那么这部TV版探讨的就是“我当如何?

”围绕这个议题,两部分故事各自展开,“Stand Alone”部分为观众带来广度,呈现出一幅未来世界的浮世绘,“Complex”部分负责以笑面男事件为中心深度挖掘。

“Stand Alone”的部分从各个角度探索了科技升级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亲情、爱情、友情、商业规范、心理健康……然后“Complex”部分又将故事带回一个主题——在信息高度同步的时代独善其身。

这件事情看起来很难,在“Stand Alone”的一系列故事里,一个个人物都迷失在寻找自我价值的道路中,在机器人身上寻找爱情的青年、身陷战争中不能自拔的剥皮杀人狂、昔日的王牌拳手……一个又一个事件为整个社会蒙上了一层又一层阴影,连葵这样的天才少年都感到绝望,但最后素子说的“好奇心”又给了观众一丝希望。

她通过塔奇克马看到的好奇心正如塔奇克马在这部多多沉重少少轻松的剧中扮演的角色一般。

(深得陀思妥耶夫斯基真传的现实主义哟!

)但在我看来这并没有那么玄妙,如果我们把整个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那就是“同步”——“不同”——“同步”——“不同”……由于每个人经历的不同,多多少少会有差异,即使同步过那也只是一时罢了。

如果要说在“不同”时已经由“同步”做了选择,那可能是因为本来就没太多选项吧。

其实有一个有趣的点可以解释这种矛盾和统一。

那就是德古沙回忆课长在他加入时说的:“我们不存在团队合作这种漂亮说辞,充其量只是体现自我基础上的团队默契罢了”。

这句话很好地从个人与团体的关系这个角度解释了“STAND ALONE COMPLEX”——九课的成员已经是义体化程度相当高了,信息共享程度也应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荒卷课长仍然这样说明,可见“Stand Alone”并没有那么困难。

另外,观众也很容易看出这一群人显然都独具个性。

这个科幻故事设定在2030年,离播映日期三十年都不到,应该是想带来警世的效果吧,但按照目前的进度,一半时间过去了,科技发展的速度好像还没跟上。

倒是本片带来的现实意义不容小觑,信息时代媒体集团的力量过于庞大,官方的黑手也无处不在,唯有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呼声,才不至于让更多的人被无良的官方媒体洗脑。

在马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在这方面一些好的迹象,各种阴谋论和反阴谋论百花齐放;在文章事件中我们又看到一些坏的迹象,网络人血馒头销量仍然不错,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仍然强大。

好在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垄断结束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5 ) 留档

太有意思了,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主线故事的构造方式很实用。

前半部分先把一段复杂但是通顺的前情隐藏起来,然后用侦探故事的方式慢慢揭开。

观众和人物一起在有限的线索中探求真相(甚至还有论坛集,专门给大家理思路。

)用推理剧的方式讨论议题,在推理过程中带到社会现象和人物的想法,是一种不死板的好方法。

而后续情节的推动不依赖巧合,总是设置有主动性的阵营推进,并尽量设置多个下线,用表层的掩盖住真实的,保留悬念。

这样的悬疑模式,情节上足够精彩(深度的部分,则通过文戏中对动机的讨论,如2024年的回溯,药物理事长的自白,加以实现。

)支线故事受限于篇幅,讨论的内容并不都很有意思。

但很多内容都和主要人物(素子,巴特,塔奇克马,陀古萨)的人物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塑造人物,但却用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件去说明(比方素子和偶像崇拜,塔奇克马和电影导演),这样的侧面描写,我觉得效果很好。

有些案件,像是恐怖分子的圣女,自动资本主义,黄昏恋啥的,确实没啥意思;好在破案的情节增加了情节的精彩程度和复杂性(大家真是天然喜欢推理呀),也变得可以接受了。

高潮部分的政治解决真是意想不到。

塔奇克马的结局也实在有魄力。

Stand alone complex和电子脑硬化症的主题并不老套,很现代(想到是2000年初就出现的作品,更加叹为观止了。

)ghost的叙述差了一些,以至于塔奇克马的问题也模棱两可;这一点上,电影版可能说得更好。

但确实,这篇的主题本不在这,也可以理解。

如果说问题的话:对于拗口的术语、大量引用和结构复杂的长句子,我还是不太喜欢。

如果看的时候需要暂停一下才能读懂,那这肯定是影响节奏的。

九课的其他成员描述得也比较潦草。

其实观众对他们很感兴趣了,感觉是有空间的。

 6 ) 有些影片打五星因为只有五星可以打

对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定义。

现在的人太多追求“小资”“中产”,是生有浪漫主义的心还是什么呢?

朋友昨天在和我吐槽他看了很烂的电影,只因为想看电影,而不是看电影。

真可悲

麦田的守望者

对于个体的定义,在那样可以换脑的世界观之下,已经很难界定什么是“我”本体了,赋之予外部记忆,是界定的方法,也是给自己的规则

关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存活,每个人因为独特的经历和思想得以有ghost,在网络海洋的同化中可以保持个性吗【后素子回答了这个问题

死亡真的在那个电子的不生无死的时代是难得又高贵的,人的出生的喜悦因为死亡的悲伤来得更加欢愉

坚信

“我”的自我意识的存在

'

最后我觉得 为什么这部作品被封为神作 也许是因为 现在已经鲜有动画将思考问题放到这样的深度了 作者将自己作为如图一样的思考,将自己的思想结果,斗争都以这样的形式放进动画之中。

这不是跨时代,而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引起共鸣,人类的智慧的高度。

所以即使放在十几年之后的今天,我仍然可以从中获得感叹。

这部动漫是要严肃动漫,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让人身心愉快的单纯的动漫。

作者引导大家思考,再引发大家不同层次上的共鸣,这才是好的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志。

以上。

 7 ) 关于第十四集

第十四集里的那个股票专家,坐拥无数黄金,到死却没有把自己义体化。

一直纳闷,难道还有人不想永生?

除了那些极端宗教分子。

在剧集的结尾给出了答案:其实他已经把自己的意识植入到网络中了。

以此来永生。

警察3号(就是那个没有义体化的,名字记不住)在处理善后的时候把一枚金币放到了死者的裹尸袋中,其实死者一直通过家里的监视系统监看着自己的肉体被警察发现的过程。

因此他对警察3号身怀感激。

警察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老婆也在炒股,于是股票专家就在警察跟老婆离开的时候,侵入警察家的电脑,帮他们买了一股潜力股。

吐槽一下,我操,这一集也太牛逼了吧!

 8 ) 不值得讨论的讨论

我在不止一个地方看见过不少人反复讨论这样两个话题:1攻壳是不是男性向?

素子有没有卖肉?

2攻壳适不适合女生看?

看攻壳的女生很少吧?

看攻壳的女生要么是拉拉要么很男性化吧?

……我的感想见本文标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攻壳机动队》漫画原作就是货真价实的男性向18N没错,士郎正宗就好这口,素子经常和女朋友们搞虚拟3P,恋爱时间最长的男朋友也就谈了七个月,用不着扯什么【没觉得拿色情来卖弄。。

素子的身体是不带色情的,而是带有某种“神性”“完美”的意味。

】和什么【选用女性做GIS主角,觉得作者看中的是女性思维的柔软性,以及女性身份对人类新生命形态探讨的平台意义,硬派科幻作里面的女性角色也有中和的作用】——男性向漫画的主角是个身材火爆个性奔放的美女很正常(你没见过只说明你漫画看少了),不然你难道想看每一话都是巴特卖肉啊?

对于这件事,你如果不知道或者不接受(嗯,我毫不怀疑有很多人甚至不能接受“素子性格很奔放”),那也不证明你高尚或者牛逼,只证明你对这个系列了解不足,换句话说,无知。

无知不是错,卖弄无知就有点难看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它简直太好笑了。

纵观从SAC到SSS的神山版攻壳全系列,男性角色的人设美型度比漫画版提升了一个档,声优也都是大冢明夫、山寺宏一、大川透、小山力也等等老资格的大牌,而主角团队(公安九课)的构成是一群男人+一个女人(那群马尾娘机器人当然不算女人……)+塔奇克玛,再加上两季TV版的对手角色不是美少年就是美青年——总而言之,整部片子各种型男一应俱全,居家好男人托古萨、闷骚忠犬斋藤、万年官配骑士巴特、花花公子不良中年帕兹、热血正义美少年葵(笑脸男)和悲情美青年革命家久世应有尽有,还附赠各种要么无比闷骚要么煽得要死的狗血桥段,另外还有帅老头荒卷老爹(如果不介意他的秃头和身高),出场不多但非常醒目的弱气美型生化人普罗特(人称【翻版精灵王子】……),以及萌翻全世界周边出一堆的超人气吉祥物塔奇克玛……另外我还要严肃地指出,监督神山健治长得不错而且很萌很羞涩!!!

没错这就是个女性向(好吧,母猩猩向,因为素子外号母猩猩)后宫啊姑娘们!!!

除了后宫还可以搅基啊!!!

——默认的官配是巴特和托古萨,和泉八云(没错就是画钢炼同人很出名的那个和泉八云哦)出过石川X斋藤和帕兹X斋藤的18N同人本,另外石川大叔X万年打杂普罗特似乎也算主流CP…………你还要问这片子适不适合女生看?

最后总结一下吧,我放着正事不搞闲扯上面这一堆就是想说,攻壳是内涵片没错,无论漫画版剧场版还是TV版,但有内涵不意味着就不娱乐,或者换个角度说,不代表喜欢它的你就应该无视、抹消它的娱乐性来证明其内涵,或者再说白一点吧,借用cosmic_gray同学的一句话:“人家攻壳可火了,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东西,不是自以为牛叉的人用来往自己脸上贴光的东西~”

 9 ) 关于攻壳连续剧版I的一点思绪——Stand Alone Complex(剧透慎入

Stand Alone Complex讲的是该系列动画片中呈现的一种笑面人现象。

从一起高超骇客在电视转播前迷障所有人视线的要挟案开始,一系列以遥控别人办案,用笑面标志假面的勒索案极大的影响了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版图。

精英的警察人员们一直从有预谋有组织的犯罪思绪尝试破案,最后却证明这一系列案件如果有个始作俑者的话,他也不过是个“始作俑者”罢了,他既没有计划参与后续发生的系列案件,甚至都没有去主动影响事态的发展,结果也不是他所预计和所期望看到的。

事实是,一个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性事件,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符号寄托,在这个“笑面人”符号的大伞下面,各种孤立的力量怀着自己对这一符号的理解或者仅是出于对它的利用,假借其已造成的舆论影响,合力行成了全新的利益格局,这便是“Stand alone”的含义。

这便是说在没有所谓领袖,没有交流,没有沟通和对话的前提下,各势力出于各自的误解或利用他方的误读使原始事件的影响力完全走向了其无法控制的方向。

“笑面人”事件是犯罪,犯罪人又是假面作业,这些先决条件是出现Stand Alone Complex的必要因素。

正是因为发动者不能公开声明或发出信息,才导致了这种每个发动者之间的隔离。

毫无组织却共享同一号角的共同作业,使得情况出离了每一个参与者的预期和努力方向——警察、被讹诈公司,政府等等。

我不知道社会学者描述类似现象时有没有专业的说法,但这一现象在现今社会当中的存在的确比比皆是。

它背后代表着一种大众传媒时代的政治现象。

因为当代人们的浮躁和能力所限,真正能实现大众传播的不是思想,而只是思想所标签的符号,而这种公共符号的可读性就意味着一种可利用的公共权力,在多方一次次对它利用的刻意误读中,它将完全的重新定义自己,再与当初的存在原因无关。

这种现象在当代中国尤其更多,在媒体和网络的筛选下,在网民的评论和争执中,事件会完全走出它原先的逻辑因果,而仅仅是以一种概念上理念上的认识存在,这也是另一种Stand Alone, 意味着真实的事件与它的符号意义的分离。

而文艺创作,本身就正是这么一种stand alone complex的表现。

一个符号主题的演进,无法被预计和安排,它总是在时代特定的语境下给人新的启示。

正如银翼杀手从上映之初的又不叫好又不叫座到十年后的口碑大好而为攻壳电影版提供了众多可借鉴元素,正如手绘粗糙的漫画原著攻壳却衍生出了完全背离角色性格的电影版,又在电影版的基础上做出对原著的一定妥协回归到动画连续剧版,清楚的告诉了我们符号的诞生是一回事,而符号的诠释和演进是另一回事。

Stand Alone Complex就是各种因素貌似联系实则独立的发挥着自己的影响而最终使该符号相关事件演化到一个各方都没有预料到的结局。

毫无疑问,这种因素有反理性的作用,因为它背离了人们通过自己理性认知可以预判自己行为后果的假设;但同时这种因素又是十分现实的,因为不同个体间的信息和思想在攻壳 II当中的英雄出现之前是无法真正同步的。

也许这样的认识,所具有的意义就在于作为“盲从者”我们——没有主动利用符号实现自己目的这种想法的人,应当警惕现实事件的符号化,重读符号化概念的演进历史,及其现实语境,以此来尽量摆脱精神上被“误读者”依靠符号绑架的可能。

所谓误读者,就是这个过程中主动利用符号进行放大或误导实现自己目的的人。

而每一个负责任的“盲从者”,都应该对从自己键盘下面打出去的东西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一定的预判和审慎——正因为这种演进结果常常出离任意一方的预期,它很可能导致负向博弈所带来的多方共伤。

 10 ) 钢铁躯体与广阔的灵魂

攻壳机动队系列无论是剧场版123还是TV版12以及漫画原著从高三至今都已经分别看了很多遍,有关攻壳的感想也唠唠叨叨地写了不少,但是要说真正的评论却始终不敢写。

在我的阅读经历当中,有那么几部作品对我而言是相当于人生道标一般的存在,攻壳在这些道标之中也算的上是最高最大的一个。

这部动画无论是画面,音乐还是题材深度在当年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在我恍然意识到它与黑客帝国威廉吉布森等等一系列塞伯朋克大作的联系之时才发觉人生是多么奇妙,冥冥之中会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

但是今天我想写的,坦白来说和攻壳本身没什么关系,至多只能说是思维拓展。

闲暇的时候经常翻出攻壳来看,沉迷于IG精致的画面和菅野洋子独具一格的编曲,一边看一边写,就想远了。

比如说所谓资料这种无形的东西其实也是会死亡的。

当有一天资料失去了作为资料的意义,无法成为历史也不能作为参考,那么它就等同于面临死亡,或者还有一种更加确实的死亡,就是被删除或由于硬件上的劳损而消失或破损。

在一切都被资料化的现代,能够像文物般确实保存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

储存在我们电脑硬盘中的大量资料,总有一天都会消失,这是多么可怕的情景。

苦心搜刮来的动画,难以寻觅的资料,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小说和评论,总有一天它们都会消失,并且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将他们转化为能够永久保存的物品的方法。

或许我应该理解就算不是如此,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会损失大量细微的对人类发展没有什么突出贡献的资料,但只要一想到我此时此刻听的这首玫瑰之吻在数十年后可能会化为虚无,多多少少还是觉得无法接受。

既然连资料这种无形的东西都有死,那么灵魂呢?

答案更加简单。

我们的硬件——肉体,总有一天会老化坏掉,会死。

那么就相当于你把你电脑的硬盘抠出来一砸,一切灰飞烟灭——灵魂什么的更是碎的稀里哗啦。

于是豁然醒悟我所恐惧的事情实在太过普通,人类更替了这么多代,损失的思想不计其数,不缺你一个也不缺我一个。

玫瑰之吻可以从这台电脑复制到那台电脑洋洋洒洒地存活在许多个角落,但是灵魂和肉体是无法分割不可复制的整体。

但如果是在攻壳的世界中呢?

灵魂资料化之后成为0与1的代码,成为能够流窜于电线之中的幽灵,那么我们是否能够追求永远的精神?

是否可以在肉体老朽之后,让灵魂继续获得永生?

如果说灵魂与肉体分割之后会失去活性而成为一成不变的现象,那么将千百年来所有人类的灵魂综合在一起,加之比现在更加全面的外部资料总合,人类是否真的能够创造近似于阿卡夏记录般的庞大资料库?

是否能够成为另一重意义上的人类补完计划,将“人类”这种生物的“社会化”推向极致从而超越成为新的生命形态?

想的再远一点,当人类将关注的重点从四肢所能做的工作转移到开发脑的极限,每一个个体在智慧与处理能力上能够较现在提高数倍的话,一具肉体是否具有驱动复数灵魂(软体)的能力?

照着这个路线想下去,你会发现如果人类不至于折腾到自己活不下去的地步,说不定在未来我们的种族还能再跨越一个猴子变人的高度。

虽然物质资料化对“真实”与“保存”带来了损失,但当资料积累至一定高度时为我们带来的便利是非常甜美的。

比如说如今你有任何一个字或单词不认识只要选中它然后轻轻滑动鼠标将它导入搜索引擎,网络会告诉你最标准最正确的答案,随着百度百科等系统的日益发达其中还不乏全面及人性化的注解。

设想当有一天搜索引擎的背后是整个族群的整体智慧之时,其力量将是多么强大。

再稍微扩展一下,说到最近热度颇高的SUMMER WARS。

再次显摆一下我是有幸看过国内唯一三场大银幕版那几千人中的一个,北影的放映设备比七八十块一场的大影院还要好。

如果说攻壳的世界涉及到人类肉体的极限能不能实现还是一件非常悬乎的问题,SW的世界却已经与我们的社会非常接近了。

只要解决少许信息传输处理及储存方面的问题,SW的世界就可以轻易实现。

(起码我这个全然不懂电子技术的外行是这么觉得的)不过SW并不是将重点放在灵魂与躯壳这种深奥玄妙的问题上,它所关注的除了催人泪下的亲情之外,是人类的个人资料与权限数据化之后带来的弊端。

与之相对攻壳之中探讨的则是在灵魂被数据化之后,就成为了可以修改和复制的代码,其独一性和安全性都有极大的损失,那么数年之后你依然能确定现在的你自己与过去的你自己是同一个人吗?

你能够确定在你闷头睡觉享受大餐的同时,是否有一个你不知道的影子悄悄地揭开你最私密的信息从头到尾兴致盎然地看了个遍,连你在何时何地刷了个卡买了套内衣都一清二楚?

(有关这个再深想的话还要拓展到威廉吉布森的阿伊朵,犀利视这个机构的运行原理)我是一个就算下载了某某歌手的整张专辑320K音质版,也依然会跑去买张CD放在家里囤着的死硬派怀旧者,所以请理解我的这种担忧。

能够像攻壳中所描绘的那样,如素子般获得几近永恒的灵魂在我看来一直是个非常美好崇高的目标,亦可以间接理解成我很怕死。

剧场一中与傀儡王融合的素子是否已经进化成为与如今的人类并不相同的另一重生命形式,完成了人类新一轮的进化?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留有疑问。

在剧场二中,素子如天使般降临,亦如天使般离去,比起回归,用圣灵显现来形容似乎更为恰当。

而剧场3SSS由于是由神山操刀,归来的素子就显得和原来的那一个没两样,甚至少了点当初毅然决然离开9课的锐气。

要不是它为攻壳TV3的制作带来了一线曙光,我真的觉得这个剧场版不应该存在……(说起来TV3……还会有吗……)结果又不知所云地说了很多。

不敢说对攻壳研究有多么透彻,也不敢说对塞伯朋克及硬科幻有多么痴迷和了解,更不敢说胡思乱想的东西有任何确凿的科学依据,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小观众在茶余饭后发呆混事儿的时候暗自琢磨的一点小事。

如果有人看完,请一笑置之。

P。

S:写完的时候才发现,在写这篇文的过程中,我用印着笑脸男标志的瓷杯子喝着热腾腾的茶水取暖,耳朵里正好放到I DO。

原来我真是迷。

《独角兽战争》短评

系列入坑首选,不要好奇评分比押井守的电影版还高,因为真的可以高。……深入浅出,看完这个2季再去看押井守的2部电影版即可。

7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力荐

如果笑脸男捡到了一本death note.........估计也不会用。

8分钟前
  • 春燈
  • 力荐

虽然对内容很感兴趣,但是感觉哪里不对

13分钟前
  • 李悟
  • 还行

ep1还好,后面。。可能年龄大了,TV版这种慢节奏浅度装逼适应不了了

14分钟前
  • laputa
  • 还行

咋感觉看不进去每集都是理性的呈现 节奏和高潮也做的不明显无法沉浸进去还有每集结尾的小彩蛋是有必要的吗

17分钟前
  • 发条橙
  • 还行

有很多启发性的思考,但那男性凝视和保守价值让人叹气,不由得更理解了好莱坞电影版改编的意图。

22分钟前
  • IIJM-IDNM
  • 还行

一刷果然对深奥内涵理解不能,反正主线就是亦敌亦友的笑脸男吧。被タチコマ萌的一脸血,莫名觉得12话离家出走的导演梦暖到不行。20话后期情节开始紧凑。

24分钟前
  • Lululun𓅪
  • 还行

现在才看懂。网络取代电视的媒介霸权后进一步消灭人的个体性,亚文化极速繁衍让我们变成模仿者却无从得知原型,无论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暗示还是吉加维尔托夫的寓言,都印证了人受媒介制造的拟像控制。如何从单一系统获得自己,素子给出的方法是好奇心,亦或是思考,我思故我在,ghost应此存在。

25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力荐

除了少佐的脸时不时崩,基本没有太大的缺点,配乐一级棒,画面尤其是动作非常流畅,3d效果应用给机械增添了冷冰冰的未来感,看完有两个感悟。一,树立一个讨人喜欢的形象然后杀给你看是百试不爽的虐法。二,作者你暴露了暴露了暴露了!

27分钟前
  • 我有两只猫
  • 还行

很多情节跟不上 看不懂 请多多照顾普通观众谢谢

28分钟前
  • 兔基雅维利
  • 还行

越看越好看嗷!!

31分钟前
  • 方小孬
  • 力荐

我心中的日本动画NO.1,无论是立意还是哲学内涵,都是无与伦比的,赛博朋克是对人类在发展途中向内的思考,在这部动画中你或许可以找到答案(第二是星际牛仔和EVA,一个是氤氲流淌的太空歌剧,一个是少年的自我解构,虽然都是非常非常棒的动漫,但是吧给我的思考,还是攻壳比较深刻,这里把SAC和剧场版放一起看)

35分钟前
  • 大本钟的敲钟人
  • 力荐

【A+】带着极高的期待观看,没想到收获的惊喜比我想的多得多,不得不感叹一下这超前的制作水准。相比押井守的两部阴冷黑暗的剧场版,这部TV版不仅有平起平坐的主题内涵,还更加的商业化。为什么是”商业化“呢?因为攻壳TV版通过极其优秀的人物塑造,快节奏的剧情推进和一流的动作场面成功的抓住了观众的心,另一方面,这些商业化的目的,无一不是为了更好的传递攻壳系列的哲学思想,那些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探讨、政治集团的斗争、科技的进化对人的反噬、还有全剧中心”ghost“,全都被完美融入了剧情中。但即使这样,它也绝不是一部让人轻松的番,无论是主线还是支线,其涉及的内容都令我感叹自我的渺小。从此番里能学习很多东西,而你要看懂它也要学习很多。真的看不懂也没关系,也许几十年后就懂了,因为那时我们已经活在攻壳的世界里。

40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看了八集弃了,太差太崩了。

45分钟前
  • DAVID
  • 较差

比星际牛仔和eva低了不止一档。表现力和押井守版比更啥都不是。

49分钟前
  • 塔鼠X
  • 很差

劇本不佳,機器人與人議題也未深刻著墨,剩下的系列我放棄追了。第一季只要看後六集即可。

52分钟前
  • 铸花
  • 较差

空有设定,但没有一个好的故事,如果95年的电影还有画面上的震撼,那你还有什么呢

55分钟前
  • 动力火焰1
  • 还行

剧情挺好,单元剧有广度也有深度,只是少佐的衣服实在迷惑,不是为了卖肉打死都不相信,虽然也挺符合设定ghost in the shell,但是实在是如鲠在噎,受不了

59分钟前
  • InterLinked
  • 还行

6/10

1小时前
  • 幻水梦天
  • 还行

中学时期迷的不要不要的 现在回看满满的中二装逼感

1小时前
  • 酸辣土豆丝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