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最后的绯闻》(以下简称《绯闻》)这部电视剧,本是受伤的心灵对美好人生的一次许愿,却成为留给所有韩剧的一记耳光。
这部剧中崔真实本色出演,祭出一部“韩剧中的《呐喊》”,震撼人心。
男主角如崔真实般“归来仍是少年”,女主角如崔真实般“凤凰涅槃”,整部剧是崔真实过往人生经历的生动写照,也是她寄托美好人生希望的一部剧作。
但许愿未能成真,真实的韩国社会远比剧中更丑陋、黑暗、极端,旋即令她坠入深渊。
缺乏成熟文化支撑的韩国不配拍摄《绯闻》剧,不配拥有崔真实。
她对落后传统枷锁的挣扎,以及《绯闻》剧的实际成就,当时至今的韩国社会恐怕仍然无颜面对。
前几天突发的汉城万圣节踩踏事件再次证明,珍爱生命,远离韩国。
一个接一个“崔真实”倒下去,一部接一部《绯闻》火起来,这是韩国这个小社会的悲哀。
在受益于虚假包装的文化输出,和炫耀韩流的历史功绩之间,永远横着一个韩剧天后崔真实。
从文化意义上讲,《绯闻》之后再无韩剧。
刚结束完第8集,想把自己的小感动记录下。
在斌为了不让善熙看到她老公与别的女人订婚,一把把她揽在怀里抱着说不要去!旁边围随着一大群记者,他的哥这个时候也上来脱下外套整个包裹着善熙。
看着两男人如此的保护着这个女人冲出人围。
被感动了。
特别是主题曲响起来时,这镜头我后退了2次。
冲击力是太大了。
"SA LA NI __
本人超喜欢崔真实,说实话,剧中的男人真的算不上帅的,从宋在彬第一次登场,我就犯嘀咕:妈呀,这是哪来的大叔阿!
感觉他的褶子好像就在我眼前是的。
开始的时候,完全是当喜剧看的,崔真实夸张的发型实在是搞笑,为了筹钱,居然会想到去做手术,充满了生活的无奈啊,不过结果真是好笑,无意之中居然做了收缩阴部的手术,以至于后来她和东澈结婚,我还在惦记东澈的感觉,哈哈。
当宋在彬逐渐的被东澈取代,我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我的身分无关,她只是我爱的人,我要保护的那个女人。
我人生中第一部韩剧,叫《星梦奇缘》。
大概是98年左右吧,那时候家里刚装了有线电视没多久,一下子收到好多台(那时觉得多,其实都不够十个),别提多兴奋啦。
当时看电视的感觉跟现在是完全不同,充满新鲜和期待,一个《银河之星大擂台》就能让一批人围坐在一起看得如痴如醉。
也因为家里那边是小地方,有线电视普及的晚,那些娱乐节目大家都是头一次看,一片火树银花无数心花怒放,10年后的今天任何电视节目都不可能有那样的感觉了。
当时也挺奇怪的,竟然能收到凤凰卫视,不过大概半年之后它就消失在我们的屏幕上了。
《星梦奇缘》就是凤凰播的,我漫长韩剧观看生涯的第一站,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日剧叫《黑天黑地黑道情》,讲黑帮帅哥老大与小美女的故事,真不知道现在看来是什么感觉,总之当时一种与国内电视剧不同的崭新清爽的风格,正吸引着初中生的我。
“小民哥”这句嗲得令人发颤的女声,一想起《星》耳边就能飘过,典型的台湾腔配音,出自超级黏人的女二号之口。
女一号叫涟漪,清纯甜美的脸,善良执着的性格,贫寒坎坷的身世,还冒出来个恶毒后妈加姐姐,简直就是灰姑娘翻版,后来才知道这个演员叫崔真实。
每个灰姑娘梦里都有一个王子,现代版王子可能莫过大明星了,于是歌手江民出现了,他那个发型令人过目难忘,那是年轻的安在旭,怎一个酷字了得。
10年过去了,韩剧从当年的巅峰走到了到今天的衰落之势,从悲情的催泪弹到长到不行的家庭剧,再到风格活泼的迷你剧集,人们对韩剧模式越来越熟悉,想变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花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巅峰过后,一批拖沓无聊水准不高的韩剧被批量生产出来,打击了很多韩剧爱好者的心,比如我,跟许多人一样转投美剧怀抱,看惯了美剧会觉得都没有再开始看韩剧的勇气,太慢啦。。。
不过韩剧毕竟是东方的产物,未被全盘西化的我们,接受起来仍是轻车熟路,无聊者KILL TIME的良好方式,有净化情感、放松心情之功效。
所以很久没看韩剧的我近期回归了一次,完全随机下载,名叫《我人生最后的绯闻》。
因缘巧合,这部戏的女主角是40岁的崔真实,没有看过她演的其他影视剧,从第一部到第二部整整十年,没想到当年清纯可人的涟漪实际已年近30,比安在旭和车仁表都要大几岁。
《绯闻》算是一部很大胆的作品了,继《我叫金三顺》成功讲述30岁胖女人的爱情故事之后,人家可好,一下推出39岁爆炸头大妈的故事,勇气可嘉。
要知道眼球经济时代在第一集不见美女的话收视率就堪忧了,有同学说她当时看前几集差点就看不下去了,实在接受不了这样形象的女主角。。。
还好几集之后被男主角拉去变换发型,才让人想起了十年前的涟漪,虽然岁月也偷偷留下痕迹,但39岁的善熙,40岁的崔真实仍然是美丽的。
灰姑娘不分年龄、种族、头型,爆炸头大眼镜10几岁孩子的妈妈无能又混蛋男人的老婆,这就是洪善熙。
还好后来遇到了她的初恋,跟小民哥一样,又一个帅哥明星,一个隐姓埋名谎称自己32岁的39岁男人,大妈与明星,相差够大吧,但他们最终捡起20年前的爱,走到了一起。
灰姑娘的故事是童话,现实生活永远难以发生,所以这个梦才一直保持美丽。
20岁的灰姑娘只要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勇敢追求,就离幸福更近了一步;40的灰姑娘还要考虑世俗的压力与家庭的责任,她经历过很多痛苦和创伤,她不只为自己而活,所以幸福更来之不易。
两代灰姑娘,同样美好结局。
而崔真实自己的人生却并没有如此完美,她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以金童玉女令人羡慕的搭配开头,却终归是溃败一地。
她结婚很晚,丈夫是韩国著名的棒球运动员,小她5岁,看过那男人的照片,凶凶的,看不出什么吸引力,真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嫁给他。
2000年12月,崔真实与当时在日本一家俱乐部效力的棒球明星赵成敏喜结良缘。
当时赵成敏曾激动地对媒体说:“我娶了一个公主!
”崔真实宣布从此退出演艺圈,专心当贤妻良母。
据悉,崔真实由于高昂片酬和大量广告,是当时韩国女影星中存款最多的。
但和崔真实结婚后,退出体育界的赵成敏处处触礁。
开体育用品商店、饭店、酒店皆未成功,最后连尝试开一个面包店也以失败而告终,并且在与女投资人出差过程中传出绯闻。
2002年8月,赵成敏单方面提出离婚,崔真实则避而不见,并且告诉媒体自己已经怀孕。
2002年12月,传出赵成敏将怀孕8个月的崔真实推下楼梯的消息,两人正式分居。
两年后,他们终于离婚了,崔真实带着孩子开始了新的生活,并随后复出。
我想他们应该也有过甜蜜的时光,但谁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啊……生活果真比电视剧更富戏剧性,快乐和痛苦都只有加倍。
崔真实说,如果是现实生活,可能她会选择东华。
也许这就是生活,更复杂也更精彩。
生活中的真实姐姐还没有再次走上结婚礼堂,她的幸福在哪片云彩上啊,快快飘下来 “39岁,因为年龄的沉重在生活中忍受了很多,可是因为你回到了19岁,能够爱一个人,而且现在,因为你爱我,让我有了信心,就像你对我说的,我也觉得比起19岁的洪善熙,更喜欢39岁的洪善熙。
感谢你能让我爱自己的人生。
”最后的最后,善熙找到了东澈,摆脱了先前沉重而看不到彼岸的生活。
这个孩子般的39岁男人,给了20年前初恋情人最好的礼物——找来久违的中学制服,让我们一起穿上拍张照,让我们再像当年一样,在课堂上偷偷吃一回拉面吧。
“善熙,我们过一分钟就要像一分钟一样久,过一天就要像一天那么久,离十九岁越来越远,此刻,是离十九岁最近的时间。
你知道吗?
”
刚开始看着觉得很有意思,笑声不断,看着看着觉得同情善熙,又庆幸她身边有东澈。
故事的结尾,完美之极,可是却不真实。
听说韩国电视剧都是中年妇女写剧本的,听说韩国中年妇女大多是留守在家,男人出去工作的。
这样,才有了无数灰姑娘与王子的幻想,甚至是大龄灰姑娘。
第十集,善熙终于知道老公彻彻底底把她骗了的时候,站在河边绝望的哭泣时,我真的心疼了,这就是我们残酷的现实。
后来东澈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觉得欣慰,可是现实中,当我们绝望的时候,不会有人来关心你,保护你,尤其是深爱你的帅哥。
这些都只不过是美好的梦想而已。
越到后面越完美,我却越不安。
愿望是好的,可是离现实太远。
我甚至猜测崔真实自杀的原因,会不会是当她绝望的在河边绝望哭泣时,却没有任何人来安慰她。
也许我太过残忍,太过悲观。
还是忍不住写了出来。
就这些了。
现实真的很残酷,所以我们都渴望有美好的、完整的爱情故事,以能够满足我们脆弱的心。
此剧正是这样。
有时候有些影视作品真的是不同时间看,便有不一样的感受。
本剧也算是典型的韩剧,很多人都觉得是中年版本的full house,对于此,我也有同感。
尽管男女主人翁都比full house年纪大,外形可能也有不一样的欣赏群体,可我觉得[绯闻]更具观赏性,或许是因为,剧里的完美中有了些不完美。
对于男人,几乎是所有人最爱的偶像,外面看来真的潇洒,美好的对象。
可是真实的他,却像孩子一样,用女人的话说“像孩子一样的纯真”。
我也承认这点,年近40的人还能保持着热情、纯真、童心、真心、专一,重点是,外形还非常讨好,这样的人,怎么能抗拒呢?
但我们的女主角还真的就是拒绝的那位,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她是一个心里简单的人,结婚了,有个15岁的女儿,她的世界就是家庭,无论她丈夫对她怎样,她还是觉得自己心里就只有家,所以她眼里一直认为男人就是一个同窗而已,顶多是朋友。
她就打从心里没有想过要重拾旧欢。
可能也就因为这样,男人热情、专一,女人简单、安定,也产生了化学作用,当然也因为他们都是彼此的初恋,初恋的真的很重要,就因为这点就影响着男人那么多年都无法忘怀。
在女人被丈夫伤害欺骗离婚后,男人如我们所想的正式介入她的生活里,他们才真正延续20年前的恋爱。
结局真的很美好,美好得都让人感动死了,这不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期盼吗,这不就是我们尝尽了生活给我们的苦、难后,产生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吗,如果都是这样的话,我们何必非得摧残美好呢,生活可能已经够我们受的了,如果连娱乐的时候都不能让我们甜蜜,这可怎么办呢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真实感,硬去找些剧中的不合理出来,硬要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假的,我们能否在虚伪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纯真,至少在享受个人生活的时候拥有这些纯真?!
所以个人来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结局,演员也都很真挚,所以我会忘记、原谅剧中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妥的bug。
至于男人的哥哥也是一个好人,好得我都觉得有点蹊跷了,可是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本来就应该战胜所有其他的,因为同一个妈妈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感情不好呢,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太多相互残杀、相互欺诈、相互伤害的家庭、兄弟姊妹出现了,引起我对于如此自然的亲情都觉得不真实。
最后还是很想说,很爱女演员,她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也是一个好妈妈,只是生活可能真的带给她巨大的伤害,以致她最后还是如此狠心,结束自己留下孩子们。
但看她的剧就能感受到,她真的很纯真,演得也特别好,无论是年轻的时候到步入中年的她,一样是非常纯净的心。
我也渴望自己能这样做人,剔透一点
故事情节真的很一般,但,不可否认导演还是想了很多法子来提高看点.女主角好象演的力不从心,但男主角都还不错,尤其是第一难主角,以前也看过他演的不少配角,真的只是一个长的还不错的男人而已...在这部戏里,完全改变了,坏坏的,装可爱,同时又很知道什么时候该温柔什么时候该深沉...太吸引女性同胞的眼光了...里面的几个人都演的可以,尤其演哥哥的,头有点大,但很有风度...不过,毕竟是童话故事的感觉,不现实啊....更可惜的是 女主角08年秋天的自杀,太可惜了...人生还是美好的!
评星的时候给了“4颗”,不像《梦幻的情侣》当时狂热地打上“5颗”。
既然刚看完却并没有那种狂喜,一来演员没到让你“发狂”的地步,无论是性格角色装扮还是表演吧;另一方面——也许是它更胜出的,因为,也许沉淀了些什么因为崔真实挂了,所以在pps上看到这片子点击率一下上去排在了“日韩剧”分类里的前三吧。
就点了一集看。
起初还以为是电影,因为是在“最近更新”里看到的。
看了才知道是连续剧。
里面的崔真实“真丑”,那个“狂人”头(宋在斌语)实在为她减分很多,特别是发夹的别法,恰到好处给丑再加10分。
身段还是很好,崔很瘦,真的是清瘦而不像其他女星婀娜的苗条——是,并不s,没有李娜允那样,崔的气息跟当初《冬季恋歌》里“崔智友”的感觉有点像——刚自杀新闻出来我还真把2人混淆了——才发现《星梦奇缘》里的她并不是那个更高也许五官更清冷些的“崔智友”。
40岁的女人。
39只是商场里经常“让人心里觉得舒坦”把其实是40价格的东西“婉转”地标为39的表达方式吧。
跟另一个年纪相同却瞒着年龄姓名的star。
这2人有一段爱情。
而且这爱情是事隔20年的再续。
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初恋,记得并去相认,相认并且相爱呢?
20年后。
多少人事的变化。
当初的那个ta还会是ta吗。
这个月,也打开过抽屉看儿时的信和卡片,满满的2个抽屉,在床头柜。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的过去。
——可有时,就像晚上,进另一个房间,偶然发现一张纸片上初中的一些“琐屑”——又会觉得原来那时的我也这样——原来某些“质素”一直在身体里。
还以为是后来,进入大学才变的——其实不是。
比如对艺术的喜爱。
比如做事的风格。
包括习惯原来一直都是这样。
那末,曾经纯真的感情呢?
我想,我也不想想——变化才应该正常,?
恩--剧里比较感人的台词——我有印象的“东澈啊,19岁的我能够眼里只有你;39岁的我不能”。
因为演员表演——是剧情到这里已经很“高涨”,大家都到位了。
郑俊浩的喉咙吞咽的表情,很多女孩子忘不了这是“爱”的一种表现吧。
像《蓝色生死恋》里元斌拿电话筒对宋慧乔说“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你”——这个场景也让人记得,都是因为不得,而并不是喜悦吧——人们总归记住悲剧要胜于喜剧——所以世上那么多人自杀并美名羽化吧。
悲剧的力量《绯闻》是喜剧。
给了崔真实几亿人里面也许也找不到一个的爱情。
初恋,在各自有一个15岁男孩和女孩的20年后。
在身份差距可以大到天上人间的时候。
宋在斌是个大明星。
百万元才能买一个微笑身价数亿不止的大韩民国no.1star。
你可以在公车的身上看到他,电梯里的海报看到他,大厦的过道,电视机甚至小孩房间的橱柜上。
身材很棒,相貌一流,有许多本事,重要的还是聪明、男子气概还有点小孩子气——永远受不了又man又有孩子气的男人。
具有爱心和童心。
特别是童心,永远受不了何况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体贴、关心、爱护、照顾。
那么多的保护——死而何憾?
——看到过一个男孩在哪里写过的一句话:人生得^^^这个朋友,夫复何求——我想真的有这样的友情、这样的爱情的,此生何憾。
也许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棒球手前期独自带领一个孩子的崔真实有许多不幸——不为人知的苦楚。
但在这个剧里,她至少享受了万千人羡慕不已的爱情。
剧本有许多跟她现实生活吻合的地方——这个不用讲了,看的时候自然会有体会演员最终选择了自杀,去看演员演的能折射之后这个事态的东西也许可以具备某种微妙的感觉——但那无疑有种“置身事外”——我还是愿意“沉浸”更多些——也许是逃避 但很受用爱你,会为你默默地做许多事。
不让你知道爱你,愿承受误会、委屈。
爱你,就是想保护你,霸占你;对你吼叫哪怕生气;爱你,就是希望你在身边,喝你做的汤,听你对我发的牢骚;年纪算什么呢?
真爱,39岁跟19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得已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得到一些必须失去一些。
但对一些人而言,人类最本真的东西永远向他们打开:比如情感,真挚、在在乎的人在值得抛下世俗的人面前,孩子般,任性调皮无理取闹异想天开,这些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才会一一铺展吧——能有这样让你铺展的人和机会——反过来,是不是 另一种 千万的恩赐。
“善熙啊,假如没有遇到你,会怎么样呢”……跟很多片子一样,有些对话充满了人生的韵味。
“我的人生从此险恶啊……”这样的小莞尔也是可以增添一丝分量的。
p.s 宋在斌哥哥张代表幸好最后遇到了美女编剧,不然真以为他是、、、g-a-y呢。。。
哇哈哈“善熙啊,你没做过的事怎么那么多呢。。
”(红善熙收到人生第一份生日礼物;迟到第一口别人为他做的饭。。
etc)"善熙,你知道作为你初恋的张东澈,最恼怒的是什么?
"“你嫁给了这样的人”(不喜欢剧里的反面角色——也许这也是《梦幻的情侣》更招人爱的原因。
喜,就皆大欢喜吧。
幸好《绯闻》的编辑也还行,毕竟红善熙的这个男人后来娶的女人也比较纯真)“善熙啊。。
要是我见到的这个人一点都不像我,你就从我脑里删除了”(第一次去见他老公)清晨起床的第一瞬间,希望见的就是你。
喝你做的果汁,揽着你的手。
做游戏的时候最靠近你。
和你才能笑得最纯真。
“pabu,在你面前的没有一次是宋在斌过”让人感动的爱情——在这点上,它的份量重过许多其他感动是种珍贵的情愫吧
2003年4月,所有的音像店都铺天盖地得堆满一个人的作品。
我径直走进一家买了一张《纵横四海》的D9。
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已经不自觉地开始学习:当你不得不接受一个痛苦的结果时,需要自己去找寻一种纪念方式。
我选择喜剧。
这样,当我衰老的时候,头脑钝掉、双眼浑浊、手足麻木,记不得许多人、许多事,提起某一个人可能让我迟疑很久,最后我可以拍着额头说,啊,那个人,是的,我记得他(她)最美好的笑容。
10月2日看到崔真实的新闻……其实我已很久没有关注她,只知道她这几年有几部作品口碑很好,她的事业再次风生水起,她的两个孩子活泼可爱,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喜剧。
我想,看看她最后的喜剧,记录下一些文字吧。
那喜剧名叫《我人生最后的绯闻》。
人们说,一语成谶,我不相信;人们还说,戏如人生,我更不相信。
人生不会像戏一般,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被幕后安排精确到秒;人生不会让你在失去一个卑劣的丈夫的同时立即获得一个大明星的爱情;人生不会让你轻易避开一干闲杂人等的疯狂骚扰;人生不会让你在孤立无援时永不绝望……人生,远比戏要来得残酷,来得凶猛,来得不可修改和挽回。
明明看的是喜剧,自己也努力淡化悲痛气氛,但是我对老友说:我写不出任何喜感了。
何止如此,我总能在剧中抖出的笑料包袱中看得气恼、怨愤,无法遏止。
有几次,我在文字之中控制不了自己的愤怒。
终于,有人说:“我们没有权利评论质问一个人选择死亡的原因。
” 也许言者无心,但这话其实很重,沉重到我有一段时间只能缄默,几乎半途而废,打算就此罢手不再写任何关于纪念她的文字。
评论?
质问?
我没有,我没有评论质问任何原因。
但是,斗胆问一句,为什么我不能?
我自己也觉得好生奇怪,每次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就有冷冰冰的规则树在你面前:你可以遗憾,却不能愤怒;你可以掩面哭泣,却不能追问悲剧背后的原因…… 关于这规则的前部,是的,长久以来,人们就是如此遵照的。
然而,那又怎么样?
悲剧就像怪圈一样循环重复,年轻的人、更年轻的人,我们都熟悉的人就这样一个个先后消失,甚至是因为相同或者类似的缘由。
时代不同,人言不再可畏,但是,人言,可以杀人。
果然有好事的媒体自告奋勇,把崔真实生前二十年来经历的种种辛酸过往,一件一件拖出来,曝晒在阳光下。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某些事由是诽谤,我也十足被吓到。
可以说,最后的悲剧,已经不仅仅是高利贷事件和网络流言造成的恶果。
网络、报章、杂志、无数平凡百姓的好奇揣度……一点一点,促成悲剧,而且不止这一件事,不止这一个受害者。
更可怕的是,悲剧正在沿着某种轨道继续沉默地行进着。
崔真实走后,短短数天,几个模仿者选择与她同样的方式来解决人生的困顿和痛苦。
人们在谴责‘崔真实事件’所映射的网络暴力问题时,据说最早在网络上攻击崔真实与高利贷事件有关的白某人,同样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指向,不由让人心惊。
虽然,白某人的寡廉鲜耻和放肆嚣张,也让我痛恨、憎恶。
但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把一个人暴露在网络之中,任意谩骂、侮辱、攻击、诽谤,让他(她)在社会中失去生存空间,这和用流言逼杀崔真实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整个韩国社会都在拷问白某人,《时代》周刊却一针见血地剖析韩国社会对离异妇女、单亲母亲的歧视和冷漠,把悲剧背后的原因又向深层探入一步。
整个韩国社会都在热议网络实名制和“崔真实法案”,但是犀利的评论者却指明如此的制度和法规背后隐藏了政客声东击西的私心,让我激愤的心刚刚一热又瞬间变得冰凉。
有人冷眼评说,戴安娜去世后,白金汉宫前堆着近千万的花束,这些送花的人是否正是那些紧攥着各种小报、对狗仔队的每一条追踪、偷拍报道甘之如饴的幕后观众?
那些在网络上高声咒骂白某人的正义网民,是否也曾把崔真实的种种流言传闻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添油加醋以图一乐?
人们可以不质问,但是不能不反省。
如果,我们只是软弱地纪念一个悲剧的受害者,却不能、不敢去剖析那悲剧的来龙去脉,那么,没有什么会发生改变,改变的只能是谁会成为下一个流言的牺牲品。
我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李恩宙,想起郑多彬…… 我还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练习让自己不绝望。
读书时,每年看两次《死亡诗社》,那时是会哭的。
基丁老师一跃站在讲台上,告诉孩子们,人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站在不同寻常的高处俯视,感觉完全不一样。
只是,某一次我拖着一个经久历练的长者和我一起看这电影,他安静冷漠,毫不激动,末了说了一句:“基丁在这之后,很难再找到工作,而且肯定不会再有教书的机会……” 我坦白自己很久都没有再看《死亡诗社》,也承认这长者说的话非常现实、也许完全正确。
然而,后来我看某个北大女生写她步入社会的感受,她说她也许还会有梦想,但是再也没有理想了,我还是难过得要命,完全忍不住。
每个人都有绝望的时刻,每个人都有理想破灭的时刻。
生活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在于我们怎样处理自己的绝望,怎样守护自己的理想。
如果你觉得这话太假太空,那我换一个说法。
那天我下班回家,因为疲倦走得很慢。
这时,身边一个陌生的年轻母亲对她的小女儿很快活地叫着:“快看那云朵,多么像跳跃的松鼠。
”我也仰起头,看着因为阴沉天气而并不太明亮的傍晚天空,果然飘过的云朵形状有几分松鼠的样子。
那个母亲虽年轻,但是相貌平平毫不起眼,她的宝贝女儿个子小小,只有几岁而已。
她们那份平实的仔细和快乐提醒了我,基丁所谓的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世界,其实不仅指站在高处俯视人生,有时我们也需要抬起头来仰望人生。
作为一个矛盾的无神论者,我相信有许多灵魂居住在高处,我无意打扰任何人的安宁和平静,只想说,在这样的世界里,低头俯视,抬头仰望。
是什么时候,他对她只剩溢满的厌恶,假口浸淫在工作中,心猿意马。
她也曾是少女明星,初恋情人还可以掏出她压箱底的海报。
待到她嫁给他,褪却光环,生活唯一给予她只是艳丽不再的容貌(方便面式的邋遢头发、日渐加厚的镜片、失去性别特征的廉价衣服),以及小姑刻薄的挑剔和婆婆狠毒的嘴脸。
但是她可以承受,为了道德范畴内的婚姻,为了孩子。
就当孩子是她生命里的光。
她只有一边搓揉脸上连年的淤青,一边继续要和男人生活下去。
脸上堆出幸福的笑,笑容尽头是冷暖自知的卑微。
也许这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在世人的面前做一个模范的主妇,接着,关上门,继续忍受忍受,直到有一天一不小心学美国人成了【绝望的主妇】。
这算是对这部戏补充的前戏了,却也像极了演员崔真实本身的写照,从辉煌时期轰烈的结婚,到被虐,到离婚,再到复出——也是做尽了伶人的戏份。
于是在某个夜的帷幔悄悄掀开奇幻的一角时,她亦或是她,穿上水晶鞋,踮起脚尖,拾级而上。
云端处将是玫瑰装饰的宫殿,而王子定能在你惴惴不安时,赐你一个欲说还休的吻。
谁说中年主妇就不能有少女怀春的梦,你可以让小姑和婆婆做你俾使的宫女,你可以戴上超闪耀的黄金镶钻戒……但你还是敌不过时间,王子会在十二点离开,而门前的镜子里只剩你一张枯槁的脸。
唯有尖叫着醒来。
现实还是现实。
洪尚熙闭经了,并且原以为乐观积极地生活和换来中奖的惊喜可以缓和生活所堆积的矛盾,但她的丈夫却因贪污巨额钱款而坐牢了。
希望再次分崩离析,故事就此开始。
男人的三维。
作为主角的张东澈,以小于实际年龄七岁的STAR宋在斌的形象生活着,这个看似有些霸道,嘴里不饶人的大明星,其实内心是一片暖阳,特别是与初恋洪善熙再次重逢之后,对于爱情的纯粹依旧与十九岁时一般,刀子嘴豆腐心的真性情就越发明显。
这简直是走喜剧路线的韩剧中男一号普遍的STYEL。
同类型可以参考《浪漫满屋》、《MY GIRL》、《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等。
唯一的区别,这里的男主角不再青春年少,而是步入中年的大叔级人物。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怎如小孩般在超级无聊的间隙靠乱舞来打发时间的可爱,可以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精力充沛地扮作大熊,在游乐园里陪伴自己初恋的顽皮……他对重燃的爱情有无限度的炽热,但对自己的过去犯下的错误又有着深深的惶恐和软弱。
他是一个想到就勇于付诸行动的人,是个敢想敢做的人。
他的爱就是霸道就是一种占有和掌控,这样的男人其实是适合谈恋爱的。
谈恋爱的男人,激情刹那,绽如烟火,恰恰是适合这样的一个梦境。
就是这样一个角色,郑俊镐很好地消化了角色中的多面性,既让人充分感受到张东澈作为明星时成熟、帅气的一面,又让人在看到孩子气的张东澈时不觉得做作,也不觉得可笑,相反更具亲合力,成功的塑造了张东澈这一角色。
哥哥张东华是责任和承担的代名词。
一方面他要苦心孤诣弟弟的演艺事业,另一方面他还要随时收拾弟弟留下的烂摊(包括照料弟弟和女明星的私生子,承担父亲的责任)。
工作让他时刻绷紧着神经,一丝不苟地和形形色色的人斡旋,以此最大限度地保护弟弟,有时难免不讲情面(比如在处理洪善熙母女贩卖宋在滨的T恤事件)。
他无法卸下警惕的防线,直到慢慢发现洪善熙——这个其貌不扬琐碎而又平凡的家庭主妇的光。
对于他而言,洪善熙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和善良,这是他在工作中所遍寻不到的。
他的爱体现在很多默默的细节,比如偷偷买下的一双她喜欢的鞋子……这样的男人恰恰是适合结婚的,消失了激情的刹那,沉淀到生活的本质,就是天荒地老般的细水长流。
演员郑雄仁本身儒雅的气质很贴合这一类型的角色。
而洪善熙的丈夫,则将男人的伪善、投机、薄情和自私发挥到淋漓尽致。
他轻易地就能选择背叛妻儿,追寻和富婆的“幸福生活”,靠欺骗妻子的同情获取一纸离婚书。
他好高骛远,却又毫无实干,除了谄媚和巴结,奴颜婢膝般地放下自尊,其他什么都不会。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这样的男人是不是大量地存在?
戏中的人物只是无限度地放大了一类人的缺点,以达成“笑果”的目的,但戏中的人物却又是来源于生活的。
没有人能够纯粹,所以这三个人皆代表了男人的各个侧面,剖开来作为一个独自的个体生活在银幕上,而告别银幕,他们将合三为一,作为一个多重复杂的男人,继续和社会和他们认为值得的事物无止境地周旋。
女人的两难。
一个女人,步入中年的行列,你是选择事业还是选择家庭?
洪善熙是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虽然有婆婆、小姑子的冷言冷语,但为了家人,为了孩子她依旧勤勤恳恳地把持着、代替丈夫守护着这个家。
原希望丈夫能有一番作为却不曾想在夫家人的串通之下,被哄骗成了离婚女,孤儿寡母只得以当保姆的名义寄人篱下。
只是不论是离婚女也好,被张东澈一口一声的叫做“大婶”支使也好,洪善熙都以坚强而隐忍的态度面对着生活。
39岁的女人没有了19岁女孩的美貌,而生活的积淀也给予了39岁的女人更加成熟的内心。
在与张东澈吵吵打打的碰撞中,39岁的洪善熙更加能够包容东澈孩子般的脾性,更加能够体会东澈的内心,也正因此内心为之感动,随之沦陷于爱情之中。
善熙正像张东澈所说的那样,无论是四十岁还是五十岁,都因为是女人而美丽的女子。
虽然不喜欢洪善熙心里明知丈夫背叛还自欺欺人的固执,但这段演得却也是格外的真实。
看着洪善熙经历着被丈夫抛弃,失婚的过程,令我时常会联想到崔真实曾经历的那段婚姻,是否她也是从那样的痛苦之中一路艰幸的走到今天,才会如此出色的表现出善熙的心痛与心碎呢?
作为与她对立面的女明星李娜胤,为了光鲜的职业,甘愿放弃自己的儿子。
青春不再,事业如日中天的她,艳丽妆容下却掩盖不了一颗愈加疲惫的心。
面对熏(蜕变于她身体内的一个细胞),她该受怎样的煎熬?
承认他,会让自己苦心营造的事业毁于一旦,可他又分明是光,是终日掩饰伪装生活中所丧失的。
矛盾下,她最终选择的还是事业。
也许是国度的不同,中年女子真的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吗?
两者真的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吗?
剧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许对于洪善熙而言,照顾好家庭就是她一生伟大的事业。
也许剧作本身就没有着重去探讨这个问题。
喜剧而已,就不必当真。
可是就真的是喜剧吗?
悼念。
最亮的星总是最快消失殆尽。
虽然不能说这部剧给崔真实多么闪耀的辉煌,但当人们还在揣测第二季的剧情走向时,她却留给众人一生的遗憾。
又是一个阮玲玉?
不,她原比阮玲玉坚强多。
我一直认为她是“貌似玫瑰,心似树”的女子,有为了自己的人生一再重新设定的韧性。
她可以为了爱的人,放弃辉煌的事业,专心相夫教子;在婚姻不幸遭受虐待后,勇于对媒体承认,并毅然离婚;再次复出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抚养孩子。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却在一个晦暗的早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她在演完人生最后的剧作后,就真的决定沉睡入瑰丽的童话中,现实总是太让人倦怠和失望。
也许,彼岸的一端,她就真的可以穿上水晶鞋,踮起脚尖,拾级而上。
云端处将是玫瑰装饰的宫殿,而定能有一个王子在她惴惴不安时,赐她一个欲说还休的吻。
那么还有什么遗憾呢?
权当她是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终。
我人生最后的绯闻。
反复吟咏,竟然能透出末路的况味来,“最后”两个字真是一语成谶,但原本的剧作,我想,它对“最后”的设定,肯定是从此以后女子和男子,还有他们的孩子幸福地尝尽人生的各种滋味。
现实已经很难改变,但至少,梦境可以不断地被延续。
人到中年,谁说就没有了做梦的权利?
遗作,姐姐天堂要幸福啊
比较老套的桥段放到了四十岁男女主角的身上,有了新的火花。
故事不复杂,中年大叔和大妈的不复杂的感情故事。但两位中年人出演的偶像剧竟然如此吸引人,足见二人的功力。除了一小段年轻时代回忆部分容貌太违和外,其他都很好,细腻自然感人。看到后来竟然哭了。剧名隐约印合了崔真实的人生,不禁令人唏嘘。另外,男主好像中年的韩庚啊。
不喜欢男主这种 随随便便 动手动脚的 喜欢
挺有意思
强行磨叽。。。
两个下午搞定,温暖又感人。在我三十九岁最落魄的时候会出现这样一个人来拯救我吗?
真的爱情吗
很温暖的感觉
名字太讽刺了,真实个P来,女主好丑,不愧是棒子剧!臆想程度NO1
爱情不分年龄,只要你敢于爱。
2008看过,最后,真是最后了,然后就没然后了。。。
看到最后让人觉得四十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有一个像张东澈那样的完美恋人在可爱的呵护,一切仍然都是可以很美好的
前面5集都还算不错 甚至有点中年版浪漫满屋的意思 后面 是什么东西
不过毕竟是男主,该护着女主的事情都还是做了,虽然一直在傲娇害
挺朴实的剧,女主出场的打扮完全是故意抹黑,除非大婶头发是自来卷。男主和男主的哥都属于东亚国家的稀有动物哈哈哈,女主是瞎了么年轻的时候不赴初恋的约找这么个终极渣男当老公,不光是渣男本男,还捎带渣到极致的婆家人,鞠躬尽瘁还捞不到一点儿好,真是没治了。所以这剧,消遣是可以看了,男主女主也算是养眼,孩子们特别是大嘴儿子挺可爱,较真的话就没法看。渣男前夫居然还有富婆给投资包养,真是奇葩中的极致,垃圾中的垃圾。呕吐。
当时是追着更新看完的,还想着看2,没想到佳人就离开了。
08年的自己并不会想看的题材,中年版浪漫满屋。故事一路搞笑欢脱并得以圆满结局,却也因此更令人遗憾:现实中的崔真实并没有遇到“张东澈”。
喜欢的人,其实都这样刻骨铭心。
崔真实,好演员啊!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