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疫情宅家期间,曾有朋友让我推荐几部韩国电影打发时间。
我说了几个片名,最后向他补充了两个「凡是」——韩国凡是有宋康昊、河正宇、崔岷植的电影,凡是犯罪类型片和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大体上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踩雷的可能性很小。
第一个「凡是」里的三大韩国演技男神自不待言,而第二个「凡是」里的两类电影则在韩国新世纪的崛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犯罪类型片是韩国最先发端的类型片之一,早期大量借鉴了中国香港和好莱坞作品中的精华,后来又逐步巧妙地融入了本土特征,时而挖掘人性,时而玩转黑色幽默,建立起独树一帜的特色。
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是九十年代政审松绑之后的产物,贡献了许多高品质的经典作品,也给犯罪类型片带来了相当丰富的素材。
作为犯罪类型片的亚类型电影,黑帮片自然亦是受益者。
《犯罪都市》便是一部有着真实背景的作品。
本片作为十九禁影片,不允许青少年观看,再加上没有特别大牌的演员,因而其票房最初并不被看好。
没想到一经上映居然后来居上,成为了2017年度的韩国票房大黑马,不仅是该年的票房探花,甚至在韩国影史的十九禁电影票房榜单中也高居第三。
影片的背景可以上溯至九十年代,华侨们开始在首尔的加里峰洞落脚聚居,慢慢建起了唐人街,随后中国朝鲜族犯罪组织也陆续渗透到这个地区。
到了2004年,加里峰洞到处可见小规模的朝鲜族黑帮。
为了打击这些黑势力,负责该区域的衿川警察署制订了一个扫荡整治的计划。
《犯罪都市》正是根据这起事件改编而来的。
最近十多年,韩国犯罪片或者黑帮片里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征,但凡有作奸犯科的人,多半都是来自中国延边的朝鲜族。
我曾在《黄海》的影评(参见《黄海》:蝙蝠与疯狗)中扼要地提过这一群体在韩国的生存境况,你可以说韩国电影如此设定有刻板偏见之嫌,但也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所不同的是,《黄海》是一部认真地把社会犯罪问题和朝鲜族群体相结合的电影,不但到中国取景,还对相关角色的心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刻画。
而《犯罪都市》相对要就事论事一些,将视角更直接地对准了犯罪组织和警察两方面。
当然,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部影片中的朝鲜族都真TM能打!
看过《黄海》的观众想必对里面反派绵正鹤的疯狂和凶残印象极为深刻,本片中也有个类似的人物。
带着两个小弟从中国来韩国收高利贷,人家欠了N千万韩元,他张口就要讨2个亿;还不出钱就砍人,一斧子一斧子砍下来分尸装袋;去KTV消费,手下小弟打了陪酒小姐,经理出来赶人,一言不合就把经理的手卸了下来;到了加里峰洞没多久就想独占此地的山头,三个人几乎摆平了整个街区。
杀到兴起时,他喊出了一句让人颇为在意的台词:「我可是哈尔滨的张晨。
」
为什么是哈尔滨?
而不是经常出现的延边?
据说,这个「张晨」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八九十年代赫赫有名的东北黑社会大佬李正光。
李正光是哈尔滨人,也确实是朝鲜族,起初是「乔四犯罪集团」的成员,后来出来单干。
虽然李正光只有一米六,但是打架特别狠,而且非常精明,被黑龙江警方通缉后又流窜到北京继续作恶,江湖人称「东北第一杀手」。
直到被公安部门抓获,以他为首的犯罪团伙共作案13起,预谋杀人致5人死亡,从抢劫、绑架、到私藏枪支弹药,几乎无恶不作,最终在北京正法。
扮演张晨的是偶像团体出身的尹继尚,为了演好这个人物,不但增重了五公斤,还留了长发、晒黑了皮肤、学了延边方言,甚至中国国骂。
用他的话说,到后来连剧组工作人员都开始回避他。
当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这么个东北狂魔,也会有治他的怪物刑警。
怪物刑警马锡道由马东锡饰演,看过《釜山行》的一定会对里面那个强壮彪悍的大叔留有印象。
马东锡是健身教练出道,做过很多韩国演员和艺人的私人教练,进入演艺圈后经常扮演那些寡言能打的配角,还时常会带点反差萌。
这位马警官并非百分百的「好人」,平日里也会跟辖区里的黑帮收点封口费,也会到夜店里蹭吃蹭玩,用自己的方式来制衡各个帮派。
但他亦有「古道热肠」的一面,对在那儿开店铺的普通朝鲜族侨民十分围护照顾。
因此,自然不会放过突然出现,打破当地黑帮势力平衡,乃至危及平民正常生活的张晨。
估计以东北第一杀手为原型的张晨和怪物刑警马锡道多半是为了增加影片的看点而进行的夸张设定,没有这两位有足够气场的角色压阵,本片会逊色不少。
基于韩国社会禁枪的现实,片中的打斗大多靠的是棍棒和刀斧,要么就是直接上拳脚,而要拍得精彩就必须要求有出色的动作戏设计。
在这一点上导演还是比较朴素的,追求拳拳到肉,而不是花哨的动作和缭乱的剪辑,因此绝对的看点还真不多,只能说是品质不错的犯罪电影。
《犯罪都市》当时在韩国上演了票房奇迹,过去了两年多,截至目前(二零二零年四月十七日)在韩国评分网站(NAVER)上的评分竟仍达到了9.28(要知道《黄海》才只有7.89分)。
可能是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会让韩国观众更有代入感,也会激发起当年经历过此事的人更多回忆。
又或许是韩国警察狠揍了中国黑帮,让他们平添了许多民族自豪感?
不清楚韩国观众出于什么会给出这么高的评分,无论从对人物的刻画、对社会问题的挖掘、还是打斗的残酷血腥程度,个人认为《黄海》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
有些人是不是大城市待的太久了,真觉得是天朝上国了?
怕不是还没有外国人了解中国,中国就是如此,就是因为你这样的nc太多才这样。
张口闭口就是乳华抹黑,你以为你什么地位让人家天天内涵?。。。。。。。。。。。。。。。。。。。。。。。。。。。。。。。。
什么毒蛇帮,夷帅帮,真是怂啊,被三个人狠话不多的中国流氓收拾的服服帖帖,后来夷帅帮把其中两个流氓包围了,马东锡本来可以跟他们合作拿下那两个,结果逞能撵走了夷帅帮,偏要三对二,结果让对方跑掉一个。
话说有的电影演的这么乱的地方警察不都是不管的吗,让黑社会互相乱斗的嘛?
那个法医好像是釜山行2里面的班长哎,还有信号里的前辈客串,假警察计划蛮搞笑,黄老板凶的时候很凶,最后怂的时候也是真的怂,穿着防爆服就真的拿他没办法了?
看到最后我在想他们杀了那么多人警察为什么还不用枪?
电影讲述了警察智斗黑帮,将其拘捕的故事。
电影的一大亮点就是马东锡饰演的警察以其强壮的身体镇压当地黑帮,使得黑帮的头目如同小鸡仔一样让人提来提去,影中也不断的强调这一剧情,百看不厌,这让在现实中唯唯诺诺的我找到了惩罚黑暗势力的快感,这增加了很多的喜剧色彩。
电影中的喜剧色彩让人眼前一亮,其中的黑暗元素也让观影的人心中一颤。
电影中朝鲜族黑帮的凶狠有目共睹,遇到不顺眼的事情就以暴力对待甚至牵扯至肢解人。
这让在搞笑中不仅也提起了观众的注意力。
让观众不断的为影中的人们提心吊胆,尤其是在小朋友店里的一幕,到现在还有点颤抖,不过还好的是小朋友和老先生都没有逝去。
还有电影中的动作干净利落,尤其是马大哥的那一记重掌,时常有着奇效,让观众大呼过瘾。
电影中我不喜欢的就是那三个黑帮不停的说着中国话,让我有一点在意,让我有一点感觉对中国人有着或多或少的暗示。
剧中我认为演技一级棒的就是那三个黑帮,活灵活现的表现出了亡命之徒的形象。
将那种凶狠融入骨中,这让从小生长在温室里的我也认识到了黑暗势力的凶狠,给人以一种警示,增加了我的阅历,演技好在他们的面部表情十分的丰富,叫声非常的符合故事的氛围。
电影中的 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警察是一份危险的职业,在危险面前退缩是人之常情,所以大多数人是平庸的,只有像影中的小警察一样赢得救赎,这样才能更进一步。
人们在面对黑恶势力时的退缩是对他们的纵容,你越是害怕他们就越是骑在你的头上,只有站起来反抗,这样你才不会一直受到欺负,才有赢得自己人生的机会。
2017韩国动作片《犯罪都市1》,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豆瓣评分7.7,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7.2。
非常精彩、超乎预期的一部警匪、融合了黑帮、犯罪、警匪、动作、惊悚、喜剧、暴力、血腥……等诸多元素于一身,不亏为韩国影史19禁电影票房第三位 。
节奏紧凑,引人入胜,血脉贲张,人物角色形象鲜活丰满,演员表演生动,动作戏干净利落、剪辑快速、刀削斧砍、血肉横飞、暴力血腥,是典型的韩国犯罪片画风。
韩国电影中较为少见的警察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犯罪片,故事直击2004韩国扫除黑帮行动。
通过本片和众多韩国黑帮片,可以看到韩国黑帮的猖獗和肆无忌惮,很幸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中国。
马东锡担纲主角、饰演重案组副班长,第一次见他是在2016年的韩国著名丧尸动作片《釜山行》,如今的马东锡胖了好多,满满的肉感。
马东锡饰演的警察不落俗套,不脸谱化,有正义的一面,也有生活化的一面,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人物形象鲜活丰满,马东锡的表演朴实自然、深入人心,不刻意、不雕琢,为角色增色很多。
演员的选角都很棒,虽然脸谱化,但很贴近角色,尤其是黑帮演员形神兼备。
黑帮演员都是经常韩国电影中常见的反派角色,有几个还剃了光头,更加地有流氓地痞的狠样,用我小时候对黑社会的描述来说就是“刀枪炮子”。
大反派的饰演者尹启相的表演非常惊艳,令人不寒而栗。
本片有浓浓的中国元素,当然,中国元素在本片中阴暗不光彩,中国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到了韩国成为黑帮。
片中有多处画面中简体中文。
片中有多处出现汉语普通话,不过多数是韩国演员说出来的生硬汉语,韩国观众并不以为然,但中国观众听起来就会觉得非常可笑。
最绝的中国元素是大反派张谦是来自哈尔滨的黑帮,作为哈尔滨人,看到这一桥段搞不清是悲是喜,毕竟在外国电影中听到“哈尔滨”字样,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本片有一大硬伤,就是全程无枪,无论是黑帮还是重案组警察,竟然完全没有枪。
黑帮无枪倒还可以解释,但警局的重案组不配枪,抓捕犯人全靠穷追猛打、拳脚肉搏,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虽然导演是为了突出影片的暴力尺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真实感。
2017年,我是一刷。
2022年,为了给续集做铺垫,我二刷。
二刷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本打算看一部分就睡觉,次日继续看,结果全程观感亢奋,不忍离席,一直看完。
我曾在其他影评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好电影能让人从犯困看到不困,差电影可以让人从不困看到犯困。
本片虽然是二刷,虽然对剧情已经了如指掌,但仍然越看越精神,越看越不困,像兴奋剂注入了体内,有比喝咖啡还要强大的兴奋效果,这正是优秀电影的魅力所在。
2022年,续集上映,一跃成为韩国影史票房榜第3位(第一部是韩国影史19禁电影票房第三位),马东锡的这个另类刑警IP已经成为韩国本土第一大电影IP了。
看到胖子马东锡厕所揍张谦,最后逼急了中文骂起来了“卧槽泥马)怎么多少感觉有点 韩国人痛扁中国人,有点过了 ,歧视华人的成分有点另外 电影中中国小老板都是被韩国警察保护着 还有两个假扮中国公安 放走打手的过程 蹩脚的中文听起来也够难听的多少看着不太舒服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刚看完,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一吐为快。
前一个小时准备给5星的,然后他硬生生的,一颗,一颗,一颗把我心目中的地位扣到了两星。
最大的感受,就是马东锡大叔,这种类型的电影演多了,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黑帮老大的气息,这种气息拿捏到位了就是气场,过头了就是装B,而这部电影里,就只剩装B了。
用两个字形容马大叔,就是废物,三个字,铁废物,四个字,垃圾废物,五个字,废物中的废物。
您是警察啊,您能不能保护好您的老百姓再装B啊,除了会严刑拷打刑讯逼供还能有其他作为吗?
跟了这种上司就自认倒霉吧。
手下的小弟,脸被油锅浇毁容;餐馆迷弟小男孩,差点全家被灭了口;喝过酒的黑帮老大,自己抓人被阻止,还差点搭上小命;死过的黑帮小弟,数不清,但是肯定比抓起来的多。
死的死伤的伤,最后B都让您给装了,功劳,当然都是您的。
我只能庆幸我们不是这样官匪勾结、互相包庇、利益纵横的社会。
如果说电影中有喜剧夸张的成分,那我表示逻辑太差,不真实,而且主角的弱智和低能引起了我的不适;如果说这就是真实情况,那么真为韩国警察、司法、执法制度而感到悲哀。
全篇重点塑造的马东锡这个角色,在我这里,一无是处。
如果不是上面的压力,他还准备拖到什么时候?
还得死多少人?
而且不理解向来一个打十个的反派头目,到最后怎么就突然丧失心智,只会打王八拳?
看电影的时候还有好多细节,现在想不起来了,可是我绝对不会去重新看一遍。
总之跟了他的黑帮头目1,被乱刀插死+肢解;头目2,母亲生日宴被捅死;头目3,身受重伤侥幸活命,弟弟残废,保镖阵亡,事业受重创;小弟1,被毁容;小弟2,被灭门。
对着主角干的反派:直到片尾都活着,还挺舒服。
我就不明白了,这种空有一身肌肉的脑残废物为什么要跟着他混,怪不得15年还在一线。
吐槽不动了,写的很乱,就这样吧。
时间应该是2004年左右。
你要说不真实吧,还挺真实的,国家名字、社会文明程度。
都能对上。
你要说真实吧,看电影里科技发达的程度,飞机有,汽车手机也有。
感觉唯独这个世界缺乏武器。
还在用刀子棍子。
韩国警察对付犯了几条人命的穷凶极恶的黑帮,全程没见过枪,抓捕全靠赤手空拳,最多武器就是棍子,刀子。
当然了,如果有了枪支的加入,动作打斗戏肯定不会这么多,这么精彩。
毕竟这里面的人打斗还是挺真实的,基本靠着一股狠劲,而且跑、打这么久会累。
不过这样电影最好交代一下为什么没枪,比如这个国家爱好和平,不制造有杀伤性的热武器,这样看这个电影还不会那么纠结。
还有,头目看到照片那里,可以设定把照片放在抽屉里面,不小心绊倒打翻了抽屉被发现,这样一些巧合在里面,也能让人容易接受。
平铺直叙的叙事,明快的节奏,悬疑色彩浓厚沉静的色调,爆发力十足的打斗,本片被马东锡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压倒形硬汉形象演绎出来。
观影感受可谓酣畅淋漓。
黑帮题材的亚洲电影看的不多,除了几部香港地区的,这部是看过的第一部韩国片。
但这部悬疑片很特别,从故事主线上讲很常见——正义战胜邪恶的题材,放在2017年已经有些老土。
但这不只是黑帮与黑帮之间的狗咬狗,而是苍狼治下与狗群的有趣关系。
影片主角是个很有趣的英雄人设,他不是传统意义的英雄,他没有圣洁完美的高形象,他也喜欢低俗消遣,他有比片头两个黑帮老大更重的匪气,但他是警察里的英雄,百姓的英雄,黑帮的英雄。
虽然他表面上粗野蛮横,打人一击致命,但面对庞杂的恶势力却从不是简单干脆的正面交锋,一网打尽,而是巧妙地与众恶势力打成一片,疏导而不是强堵这污浊洪水,不但一定程度上改造和秩序化了恶势力,也保护了百姓。
这或许是他们最巧妙也最节省成本的方式,事实上也是当地警方没有能力不得已为之。
这就引出了这部影片更有魅力的内涵——警察怕死,警察功利,表面上好像是可理解的人性,其实也是韩国警力的弱小和制度的疲软。
一个这样疲软的国家,只能由像鲁智深这样的英雄人物以暴制暴与罪恶灵活周旋。
一个这样疲软的国家,只能沦为其他大国的废品回收站。
中国的黑社会,中国的妓女,在韩国行情还更好。
当中国公安出面与韩国警方交涉,韩方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任由摆布。
所以大反派就藏在废品回收站里;所以假公安说“毒品在中国不能卖,所以卖给韩国人。
”;所以中国的罪犯在中国被打击得逃到韩国,而反派回中国要死刑,韩国监狱更好。
主创眼里的韩国是藏污纳垢的,是身不由己的,是软弱无能的。
一个这样疲软的国家,既不能保障韩国人民安稳的生活,也没用韩国人心中的公信力,唐人街的朝鲜族不放心与警察配合;当罪犯在机场被捕,机场的第一个举动是找警察索赔,甚至不能赊账,讽刺得尖锐露骨。
韩国的软弱也是从上到下的,从国家,到暴力机关,到人民。
国家的外交任由摆布,警察贪生怕死只想升官,人民对罪犯唯唯诺诺对执法人员却积极算账。
这部影片笔下的韩国如同《水浒传》的北宋。
这部电影也如同《水浒传》,不是强调英雄角色的英勇,而是反衬韩国外在的繁荣,实质的软弱和混乱,最喜欢的一场戏之一是马东锡把光头马仔堵到巷子里揍的那场,摄像特地在马东锡拳落时抖动(也可能是后期做的),使得本来就很重的马东锡的拳头更重了。
马东锡的打戏实在太爽;片头对主角的引入也很有意思,“来,把刀给我。
”——简单、干脆、随意、自信,罪犯是一边打电话一边捏倒的,这样的表现既沉重,又简洁省时,还轻松。
《犯罪都市》是一部可看性高,内涵也十分尖锐的电影。
我个人认为是很好看的一部片子 最大的两点就是血腥 让人从内心感到不安 当张谦一刀扎向毒蛇的脖子 速度之快 三个人让五六个人惶恐不安 我在想 我们有没有能力第一时间在遇见情况时保护自己的安危 当小孩子躺在血泊中 我想我们有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亲人 我的反思就是哪怕生活在和平年代 但是最起码的防身警惕意识 或者说做人不能太嚣张 毒蛇 张谦 反派男二 尤其是这个大光头 吊的不行 在警局一样被特殊照顾 所以说 做人要低调也要量力而行 石道给人很大的安全感 结尾的武打对抗很刺激 很让人解恨 不提倡暴力 但是暴力却能让自己远离危险 情节跌宕起伏 抓不到反派让我很着急 但是其中的中国黑不得不说 很恶心 很做作 很针对 黑哈尔滨黑国骂 让我内心很不舒服 刑侦的新人从害怕到跟踪反抗 到后来的老油条 也算是成长道路的艰辛 还是内句老话 正义可能会迟到 永远不会缺席
这个坏人实在是太脸谱化了,而且还嚣张
加里峰洞outlaw刑警大战哈尔滨朝鲜族变态杀人狂,怪不得叫黑龙(江)帮,这次风头完全盖过了延边同胞。马东锡的角色还是一如既往地脸谱化,连带着这个游走于灰色地带的犯罪电影也十分套路化,不过看得爽就好,也没有为黑而黑。
3.5。打的真猛。
群演能不能会讲点标准的中文。
动作戏份可圈可点,马锡道这个角色基本是为马东锡量身打造,全片也基本是靠那两位男主角撑起来,这类商业动作片看着观感是畅快,但如果能在配角上多下点功夫,那也许观众更能感同身受。
韩国电影工业的成熟发展,早就了无数出色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最让人羡慕嫉妒恨和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对类型片的驾驭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并且不断地融入了特有的韩国甚至朝鲜半岛的多元文化元素。《犯罪都市》系列就是韩国动作片的一个典范。简洁、韩国化、标准化、幽默等等一切都是类型片里最常用的手段,但很受用。唯一不足的就是为了场面牺牲了一些故事性,这一缺点在第三部里尤为明显。反派角色相比前两部失去了不少魅力,人物的行事逻辑也有不少明显的破绽。
原来传说中的张谦在这呀哈哈哈哈
马东锡十年朋友姜允成的处女作,出手就已非常成熟,节奏、配乐与镜头,全是韩国同种类型片的大手笔。马东锡、尹继尚等等演员都很棒,在中国黑帮介入韩国地盘的故事中,诠释了一种杀气腾腾的谋算与周旋。小孩作为一种见证,设置得好。普通话台词那么多,难为各位韩国演员。不过整体惊喜欠缺些。三星半。
比2好看!:).。
剧情太简单了!毫无反转可言。。而且就区区3个人就搞得鸡犬不宁,韩国的黑道和警察都不太行
哈尔滨张谦蛋确实打不过庆尚道马东锡,厕所大战前究竟是怎么能说出:“怎么用了这么多纸,都不交税”这种牛逼台词的,真是不装不黑,故事非常接地气,甚至都拍出了一股乡土气,韩国犯罪片的演变真不错。
故事精彩还有对话的加成,值得看一看。
一部为马东锡打上“人形高达”、“一巴掌干翻你”、“铁汉柔情”标签的限制级犯罪动作爽片。另一位男主“张谦蛋”所演绎的“疯狂冷静变态”、“反社会人格”让我想起《老无所依》的杀手,那种毫无征兆甚至无须动机的行凶,成功让观众寒毛直竖;不过为了让他能在中国城里为所欲为,将2010年代的韩国刻画成缅甸就有些夸张了。黑帮们小打小闹有伤无残,因为是能游走在法律边缘和政权的容忍线附近,所以才能是黑帮。张谦蛋带来的这群敢当街杀人的黑龙帮直接是群恐怖分子了,虽然是黑吃黑,但依然是恶性暴力事件,公众影响恶劣,这还只靠四个警员来处理,简直匪夷所思。片中大量塑料普通话和刻板印象还是让国人觉得被歧视了,就像我们总是让来自贫穷落后的金三角疯子做反派一样,缅甸人也觉得被歧视了。不过全靠马东锡,动作戏的确让人印象深刻。
这难道不是派出所的故事?
好无聊呀,剧本也毫无新意
南棒子至今把“朝鲜族”看作异类!他们几乎成为“野蛮”的象征!在国外黑道中国人压榨正经经商的中国人居然是现实在也正常不过的事!
7/10 相较于剧作使用素材以及过往使用方式而言, 本片观赏性优秀可谓意外之喜。 适当加入的笑料使影片不过于沉重, 国语台词与口语亦可窥见练习的痕迹, 诸位演员精湛的演技更为影片增色几分。 可惜剧本完成度不佳。 省去背景描绘后角色的行动缺少足够的动机,如同速射炮般倾泻的大量脏话严重损伤听感, 复杂的人物关系更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未能得到有效的刻画。 此外作为核心的动作戏份虽然可观, 但繁多的角色亦使部分场面略显混乱。 此外部分桥段以角色的智商为代价推进故事, 实在可惜。
太男气了。
马东锡好可爱啊
邪恶猖狂的悍匪,童真狡猾的警察,后港片警匪双雄动作片,精准、幽默、爽快,商业娱乐性拉满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