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女性、种族问题是当下欧美所有影视剧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了,连绿山墙的安也开始涵盖了。
小说本身不能算是完美,但看了会把你带回到那个平静美好的年代,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或是戏剧冲突,是一部非常优美的田园童话,缺点就是确实是too good to be true,公认最好的改编就是1985版,那版很好的捕捉到了原著的童话意境以及古典韵味。
其实从第一季就看的出,不光是片名改了,整个作品都要彻底扩展,增加戏剧性,冲突,但是至少是没有完全脱离小说还有时代的,甚至有些部分我觉得改的相当不错,比如法国男孩杰里。
我从不认为改编是一定要完全按原著来的,不然也就是不叫改编了,但至少要改的合理,同时还要契合时代背景吧。
第二季算是完全走偏了,整个感觉就是他们不过是穿上了古典服装然后演的全是当今时代发生的事,甚至很像一部肥皂剧,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简直像是个是俗套狗血桥段大集合Drama1:淘金热,承接上一部的惊悚片一般的结尾,两个骗子把全镇的人都骗了,花了整整三集在讲这个无聊的插曲,然后发现其实删掉也完全没影响故事的走向。
Drama2:吉尔伯特接生记,两个人在街上闲逛,突然就有黑人女孩要生小孩,真够想的出!
第一季,把原本阳光乐天派的吉尔伯特彻底改成一个忧郁王子也就算了,把他弄的像个大人过于成熟也就算了,但这一幕真是怪异又生硬。
接下去拍是不是要把他和安的床戏搬出了?
Drama3:同性恋派对,安和戴安娜去参加姨妈舞会本来是件很值得期待的事,结果这编剧表示,一般的舞会太乏味,要玩就玩大的,于是就拍出了犹如马戏团班子一般的派对,加拿大那个时候再怎么也是英国的吧,英国的同性恋那个时候都还在痛苦挣扎,躲躲藏藏,这倒好,他们直接就开起派对,玩起异装癖了,第一季时编剧暗示了终身未婚的姨妈是同性恋,这季就直接在舞会上说了,安在舞会上的反应也完全说不通,就算她对这类事完全乐意接受,至少也该吃惊一下吧Drama4:普里西逃婚记,本来就是两个相爱的人互相各奔前程然后分手,硬是要弄成老师其实是同性恋,普里西女性意识最终觉醒,于是她在婚礼上上演逃婚这样廉价的闹剧,尤其她在雪里跑的那段无比做作生硬Drama5:女教师,为了与她的女性身份形成对比,一出场就让她坐了个那个时代不常有的电动自行车,穿裤装,教电学,女教师在那个时代明明就是在正常不过的工作,尤其是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教育的前提,至于让街坊大妈这么指指点点吗?
最后为了拯救她,一群学生举着电灯泡,像是恶搞的喜剧一样。
灵魂人物安被演员过于夸张的表演而变得张牙舞爪,编剧也把她塑造的让人生厌,尤其她和女教师第一次对话那段,简直像个急求关注的饶舌妇。
还有就是说话以及演员的表演也是像个大人太过成熟,少了小孩少女的纯真。
最后感觉这剧拍的是不是很赶,因为除了前两集,后面全是冬天,光秃秃的树木,爱德华王子岛是全加拿大最美的地方,完全没拍出来,再配上这剧的灰色调,看上去缺乏生机
怀着对原著的极大的热诚和对改编极大的宽容,我看到第九集终于看不下去了。
编剧的水平和国内那些写狗血婆媳剧的九流编剧没差,人物各种崩坏,剧情各种瞎凑,想加入各种现代新潮元素能力却不够,无法将其融入到剧中那个时代里,也无法契合原著的精神。
好好的惹人喜欢善良热情的安妮被写成了个动不动就冲动,天天惹事的麻烦精和闲话精。
如果真像剧情所说在孤儿院受到过很多欺负和苦楚的话,怎么会不懂察言观色,怎么会不懂得换位思考。
让我无法再忍耐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第九集安妮毫无顾忌地自以为聪明伶俐地在刚认识的人面前曝露自己朋友逃婚的事实,这样的抖机灵是安妮会做的事吗?
是那个善良可爱的女孩可能会犯的错误吗?
编剧为了制造所谓的戏剧冲突把人设都扔到大西洋去了。
越到后面越明显,几乎每个主要人物都在发神经做一些不可理喻不符合人物性格的事。
越看到后面越是没有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几乎人人面目可憎,不面目可憎的就十分扁平化。
真的是浪费了我这么多的热情和时间,也浪费了剧中那么美的王子岛和演员们的表演。
可惜可惜。。。
本来看完第一季有许多期待的,现在只有心痛。
第二季怎么说呢,有很多好的方面,比如戴安娜,真的是个小天使啊,还有柯尔也很好。
第二季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妮。
越看我越不喜欢她,她的那种对着陌生人也大胆说话、积极表达自己的性格有时候很好,但是过犹不及,而剧里的陌生人对此都很喜欢?
比如她跟戴安娜去小酒馆找那个记者,几句话下来那个记者就给她一本本子让她记录自己的想法之类的,这个还罢了,但是当时手部受伤的柯尔正与一个泥塑家谈话泥塑家交谈,我们的女主角安妮走过去问柯尔戴安娜去哪了,我本来以为他俩会去找戴安娜,但是没有,相反安妮再打断他们的谈话后对着那个泥塑家喋喋不休一通,并且成功获得泥塑家对她的欣赏,然后泥塑家匆匆对着柯尔喊了几句鼓励就离开了,我???还有她对着新来的女老师也一直在积极表现自己,而她表现自己的方式就是不停插话,并且当着众人的面讲女同学逃婚这件事,这一刻我真的是烦死她了,而女主角安妮对老师的批评一副大家都知道我一点错都没有的样子,完全不管女同学尴尬难看的脸色。
我想一下当时要是别人在众人面前对新来的老师讲安妮是被收养来的,她之前是个可怜兮兮的小孤儿还有她还把自己的头发剪了并且还扮成男孩......安妮绝对不会认为她们是对的吧?她真的很自我。
更令人失望的是安妮的脾气。
她发火时候的样子真的很恐怖和丑陋,并且她很习惯在自己难受的时候冲着别人发火。
当她因为偷回马修的信被马修发现,我们的安妮内心很愧疚于是去谷仓找马修但未获原谅,她冲着好心问她的杰瑞大吼一声;当她因为说同学闲话被新老师批评来到林间小屋当着柯尔的面大发脾气;她希望马修把捕狐狸的陷阱去掉马修拒绝了她,于是她干了什么呢?她让杰瑞把陷阱破坏,你为什么不自己去破坏呢?然后她拿鸡蛋的时候摔了一跤(好像是因为陷阱)结果把鸡蛋摔碎了,她冲着马修发了一顿火然后跑了......第二季里的安妮性格真的很不讨喜,我理解她在孤儿院里受了很多霸凌和虐待,但是一遍遍的重复真的很令观众感到疲劳。
还有编剧应该是希望把安妮塑造成一个能很快认识到自己错误积极改正的女孩,她确实是,但是每次安妮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她会对自己产生一股怒气,而她会把这股怒气发到别人身上(例如对杰瑞)当然啦我们的安妮是女主角,所以大家都不在意的啦至于安妮和男主角吉尔伯特,我很难理解在安妮当众讲别人闲话的时候吉尔伯特眼里闪动的是对她的欣赏......还有剧里安妮跟吉尔伯特早成为好朋友了,但是又安排上安妮跟吉尔伯特在学习上的竞争的情节,那可以改得友善一点,比如两人虽然还是竞争但是又兮兮相惜。
但是不,这里又跟原著一样了,安妮表现出一副吉尔伯特跟她有仇的样子,气冲冲地冲上去对吉尔伯特说不会输什么的(具体说什么我忘了),而吉尔伯特当然不会感觉受到冒犯,他只会觉得安妮很可爱......但是第二季还有很多很好的地方,这也是支撑我看下去的动力。
玛丽拉比原著性格更温柔,对安妮也没有原著那么严厉,还有增加的她跟马修年少的戏也不错,并且马修和玛丽拉对安妮爱到骨子里了。
还有最爱的小天使戴安娜!当安妮因为自己长得丑陋时她安慰安妮,说自己宁愿要安妮的聪明和智慧;其他同学嘲笑安妮时维护她;在安妮剪了短发后把自己的蝴蝶结系到安妮头上打扮她......并且戴安娜身上一直有种平和温柔的气质,对待他人也都很温柔。
安妮冲杰瑞发了不止一次火了,但是戴安娜面对杰瑞一次也没有大小姐的高高在上,反而一直和他很温柔的对话,杰瑞直接夸她是自己见过最美的人哈哈哈至于其他的一些配角比如戴安娜的爸妈、柯尔、杰瑞、巴里姑妈、林德太太等也刻画的很好我明白人不是非黑即白,人是复杂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安妮也有好的方面,但是她恶劣的脾气真的很减分,希望第三季她能改好一点(但是第三季貌似她要去找她亲爸妈......好像还跟马修和玛丽拉产生矛盾,我真的很想骂她一句白眼狼,她很多时候只为自己思考,并且想怎样就怎样,不会考虑别人的情感,她就不会想想要是玛丽拉有个亲女儿突然要去找,那她作为玛丽拉的养女她不心慌不害怕吗?但具体什么情况还不清楚 现在去看第三季,如果打脸算我白说)
真的是一部很可爱很甜很温暖的剧,我很喜欢!!!!!
加拿大的秋天真漂亮,冬天真动人。
Two Boarders存在的剧情我不喜欢,觉得一切都没有第一季那么纯粹了,更多往不那么受控的方向发展,比如说玛丽拉的心动等等,让我觉得很烦躁。
尽管场景更梦幻,置景也更具电影感,我却难以找到第一季前期那种很柔软的心情了。
况且这时的Anne并没有表现出预期中的聪颖,似乎老是在一惊一乍,缺乏深层次的刻画,甚至有时让我不爽,也许是我之前对她的要求太高了,总认为她能顺利想出办法解除危机。
不过从这点也看出来,编剧并没有把她设置成一个万人迷,相反,安妮爱美、聒噪、八卦、情绪化……是一个情绪非常丰富、做事也极具激情的人,增添了她的真实感,由这些特征而引发的大事小事也有效推动剧情进展,习惯了这样的叙事看得就挺乐意的啦。
前期对安妮这个角色的“失望”一部分原因也许是故事的重心都往两个坏人身上偏移了,其实大可不必……最后还真把钱都卷走了……这一季也发生了好多的事情呀!
虽然不喜欢一些剧情,但更多的是可爱的故事!
塑造了Cole这样一个成功的角色!
Gilbert的归来也让人振奋人心!
Diana真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女孩呀!
Jerry非常adorable了哈哈尤其是唱歌,Josie Pye和Billy很让人烦!
零零碎碎记下一些感触很深的段落。
落跑的新娘和女孩们在雪中旋转,妈妈看着她跑下去时嘴角偷偷浮起微笑;Cole和Anne真诚的友谊、小小的亲吻和勾着手指的诺言;Diana对待Anne总是大度又肯定,小酒窝真端庄真甜美!
圣诞节的演出、Josephine举办的派对,又有谁说这样的故事不让人对生活充满期待呢!
面对霸凌的反击,面对性少数的宽容,面对有色人种的平等,面对偏见,面对教育,面对婚姻,面对家庭……这季增加了很多对Marilla和Matthew往事的补充,很大程度丰满了两个人的人设。
不再停滞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里了,指针开始转动啦。
大家都在改变,变得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勇敢。
Bash找到幸福时的表情又有多么打动人呢!
Cole在悬崖上大喊“Muse”,在洒了墨渍的纸上画下安妮;有几个瞬间觉得磕Anne和Cole也挺甜,但是果然Gilbert这样的人才会激起Anne的好胜欲。
Cole向Josephine坦白自己和她一样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走向!
当他邀请她跳舞和向安妮倾诉时、对抗老师时以及向Billy挥拳时,又能看出来他并不拐弯抹角,而是个直率的人。
赠予安妮的裙子、学会拼写的Jerry、Matthew和他优雅的初恋(原谅我忘了名字!
)夕阳下的散步、Marilla和好友的矛盾爆发与和解、Diana父母与女儿在落叶堆上玩耍……都让人舒适,发现Josephine与爱人的关系后我震惊而感动,Diana跟Josephine的拥抱也很令人愉快。
这部剧充满太多这样的温情了!
“You know Gilbert has a crush on you, right?”Cole激起的千层浪把我淹没!
太甜啦我直接蹦起来尖叫啊啊啊!
很多微小的表情都让人开心,比如说婚礼上的对望!
这一季后半段的转场做得很不错,音乐也比上一季丰富。
色调比第一季更合适了,也许是因为与剧情更加搭配了。
出现了一些新人物,已知人物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塑造,而不是简单堆积故事。
虽然整一季看下来,因为存在不喜欢的剧情,我觉得和谐程度不够第一季高,但是由于第一季留下了讨论空间的缘故,很多话题都能继续展开,层次得到进一步拔高。
Progressive Mothers的组织从第一季开头出现以后后面一直没什么存在感、有些剧情太按着常规套路让人失去惊喜、童年噩梦的穿插在这一季还继续显得没太多新意,除非能够让别人知晓她以往的心酸和委屈我才会继续买单……这些都是在看剧时觉得不太和谐的点,除此之外,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羁绊令人感动。
发生这座北方小镇的故事织成一张网,大人和小孩,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结,这张网可能罩不住所有的幸运,但刚好能罩进一个我。
小小的安妮总是在追求浪漫,其实她自己就生活在最浪漫的小镇中,由她编织的网罩住了所有的浪漫。
Now I remembered that the real world was wide, and that a varied field of hopes and fears, of sensations and excitements, awaited those who had courage to go forth into its expanse, to seek real knowledge of life amidst its perils.——Jane Eyre
我非常不希望她俩之间有什么感情纠葛,gillbert在我看来就是非常普通的一个男的,基本盘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然后标榜自己是女权男的男的而已,她俩没火花,也是真的不合适!!!!
个人感觉很多已经觉醒了媘妹会很希望能有个支持自己的男朋友,这个是正常的生理需求,我不否认,但其实也希望媘妹们能够擦亮眼睛吧,类似于gillbert的男生他们其实有一个大家很容易忽视的点,那就是他们虽然有一些女权方面的言论,但他自己享受的很多特权是他自己都没发觉或者说在装傻没发觉的,真正遇到利益冲突时,他会毫不犹豫选择保自己。
还想说一些关于有色人种这个问题,在sebastian遇见他的妻子之出,明明那个女性是有很浓厚的女性色彩的,我当时就一直在心里祈祷,这俩不要有什么瓜葛,好家伙,最后竟然还给我在一起了,哎,嘈多无口。
还有那个两次都打碎灯泡的男生,我的天哪,怎么可以蠢成这样,无语。
还有一个是比尔,这种蝻,我是很气愤的,我甚至唾弃去谈论这个角色。
处处是感动。
特别是姑姑和她的另一半,携手相伴到老。
房间里摆放一如她生前所在,而心里再也容不下另外一个人。
那种爱情真的好感动好感动!
想哭🥲。
此生若遇见真爱,能够相互包容,理解,眼里都是满满的爱与包容,应该是丰盛的人生里最好的礼物了吧。
真爱的离开,是最最痛苦的事。
这种真爱也不仅仅限于爱情,还有亲情。
感情很神圣,亦很难得!
小小安妮的豆瓣评分很高,也有不少赞扬剧中美丽风景的评价,但我个人的观感却不尽然。
第一季确实不错,但是第二季就出了很多问题。
编剧的野心很大,第一季有一点女权主义的宣传势头,第二季狮子大开口,看上去是想囊括女权、女性觉醒,再加上种族歧视和同性恋,简直是想把所有当下的敏感问题一网兜。
种族歧视这个板块展示的还算可以,塞巴斯汀的故事线确实挺引人深思的,但同性恋这个part就是相当的离谱了。
安妮的男闺蜜柯尔坦白性取向其实是一条展示当时同性恋群体困境的方式,但是硬生生把原来看上去并没有明显gay迹象的男老师掰弯多少有点没必要——第一季开始,男老师念单词考安妮和吉尔伯特,每个词都在暗示女朋友,都在暗戳戳地求女友不要为流言蜚语忧心,咋的合着到第二季就偏偏整出个同性来了。
柯尔的同性恋故事线完全可以不用牵扯到男老师,剧本却一定要塑造男老师恨透了柯尔、婚前一段时期脑子不知道出了什么毛病脾气暴躁易怒的剧情,其实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让男老师借此台阶下线,推动新兴女教师穆丽尔出场,但完全没有必要绕这么大一弯子:完全可以走男老师本来和Prisy订婚完毕,但是Prisy对继续读书仍有渴望(她妈妈本来也赞成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男老师则希望Prisy婚后能安安心心当家庭主妇的,Prisy顺势觉醒,逃婚成立。
剧中的逃婚实在是太莫名了,难以接受Prisy以这样的形势突然从一个恋爱脑啪变成了独立女性。
女性意识觉醒可以有很多更好的表现方式,《我的天才女友》系列中,女主埃莱娜的觉醒就来自于失去处女之身的那个夜晚,残忍而引人深思。
再说回问题很大的女主性格,我以前读原著的时候也没觉得女主如此的闹腾招人烦啊,剧情的走向真的很大跌眼镜,尤其是女主在新老师组织的破冰游戏中的表现,像个大大咧咧、傲慢自负、巴不得自己成为舞台中心的幼稚鬼,安妮的想象力都无法拯救她的这种性格给人的不适感,顺便:安妮的想象力在剧中越来越让人觉得有一种自恋的本质,虽然明白那个年纪的中二少女多半有这种玛丽苏梦,但剧情的表现方式实在有点尴尬。
安妮作为一个自幼生长于孤儿院的女孩,最大的一种品质是乐观、坚强、无论生活多么的恶心人,她依然能够笑脸以对,第二季却弱化了原著的这一中心思想,把很大篇幅分给了吉尔伯特、塞巴斯汀、同性恋和大骗局。
安妮在被卡斯伯特兄妹收养的过程中肯定是有成长的,但是第二季和第一季相比,我很难看到安妮的成长,甚至我觉得第一季后期的安妮(帮着家里出售杂物偿还债务)还比第二季的安妮更懂事儿些。
网飞的服化道也必须加把劲儿,实际上就这部作品一直被褒奖的加拿大风景秀,这一季也是难以苟同,当然,加了这么多支线剧情和人物,确实没法子好好展现爱德华王子岛的自然美景了。
要写少女时代的故事,就好好写,如果硬要加别的元素,拜托也加的自然一点、适量一点,贪心的后果就是效果适得其反,现在的一些作品真的让人无力吐槽:还能不能好好讲故事了?
最新反馈,《小小安妮》第二季感想!
角色方面,我能看到女主的成长,用剧情的评价来说,脑子都是imagination,romance,喜欢big words,也喜欢大嘴巴gossip,但这也是普通人的特点之一,我不介意。
ANNE真的是一个有想象力,好奇心,同理心的孩子,爱美,热心肠,期待第三季的成长。
Gillbert,男主在前5集戏份太少了,一直在挖煤,后几集还多一点,为人很正,有宽阔的思想,有坚定的目标,有平等的观念,和anne有几幕cp感很强,希望第三季能修成正果。
Diana,一个美丽端庄女孩子,逐渐走出闭塞的思想,接受不同的爱。
柯尔,一个很有想法的艺术家,可怜一直被霸凌,看得我也气得慌,希望第三季能有成就。
约瑟芬姑妈,原来你真的是les诶,能看出你们彼此相爱。
卡斯伯特姐弟俩,你俩比任何人都好,真好,真诚善良,包容,愿意接受新思想。
普利斯,幸亏你逃婚,远离那个傻逼老师。
这部剧的几个坏人太脸谱化了,看得我气死,想鲨了你们。
新老师特蕾西是个思想开放的女子,穿长裤,骑“自制摩托”,带孩子们上科学课,把较为先进的思想带进校园,也帮助学生们考取大学,真的好老师。
剧情方面,从淘金热到家庭教育,从校园霸凌到同性恋,从黑人的苦难到新思想新教育,其实内容很多,所以能感到很多都处理得很仓促,希望第三季能好一点。
给分还是7.5-8官配cp能不能放点粮吃啊,我渴死[舔屏]
第二季第三集了,那两个杂皮啥时候能go away啊,我只想看安妮和小甜豆科尔的爱情啊,吉尔伯特去海外浪啥时候能归屋啊,爱德华王子岛那么美,它不香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为什么必须要140个字???????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过,虽然是两个杂皮,但是那个胖胖的还是有点良心,不想那个纳森,空有皮囊,心坏完了,还tease 我们玛莉拉,个狗!
一开始淘金热的确有些看不下去,但其实这是一个推动男主回来的契机,而且对戴安娜的母亲及她们一家人相处也做了刻画和铺垫。
吉尔伯特出去历练,他回家也需要更多的契机,帮助黑人产子就是另一个契机,他自己出身也是胎位不正,母亲因为难产而死,到这里他已经确定了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所以他终于下定决心回去继续读书。
安妮她们从女生和女生玩,男生和男生玩到男女一起玩游戏,情窦初开的年纪更在意自己的样貌了,安妮想把自己头发染黑结果染绿了,这几集中玛丽拉的话我觉得挺打动我的,好像有一句是说长相一般可以不被关注更自由做自己。
也告诉我们,人要学会接受自己,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妮剪了个短发我觉得还不错。
但我可能少看了一集,后面一集柯尔的手就伤了掌控不了画笔,所以才一起去派对。
戴安娜姨母办派对,很自然过渡到这里,这个派对很包容,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经过一个雕塑家开导后,柯尔的心结被解开,选择艺术的另一种展现方式雕塑。
这里的话我也挺感触,好像是说,艺术的魅力在于一个悲伤的时刻被这一个雕塑所展现,并且能够安慰另一个人。
人生和艺术的路不会是宽敞大道,有时候走到穷途末路了,要打破那堵墙,就能看到新的希望。
戴安娜姨母也有句话说人是不是只有走到了最后才能发现人生如此短暂,那段具体记不清了。
暂时看到这里,我个人是挺喜欢这部剧的,每个故事都让人成长了,每个人成长路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经历一番之后最终明白过来与自己和解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个和解的过程。
里面的一些话真的挺触动我的,我个人是喜欢这种一段一段的独白或对白的。
这剧情我真服了,老奶奶开始思春年轻小伙?拍洗头那个镜头真的有点奇怪,而且看的人有点恶寒,然后安妮跟个傻子一样就一直大哄大叫,认两个淘金骗子过了三集才发现,反正就是嘴巴平时说个不停,到最紧要关头硬是不说(别人让你闭口还真闭口),最后骗子美美跑路,还有杰瑞也是临到骗子逃跑才认出来是之前抢钱的家伙,我真的不能接受把观众当傻子。外国人走剧情这节奏也是真的慢
毁了…
6、7、8集全剧高光,忘记看第4集时各种难过!Deck the halls with boughs of holly lalalalalalalalala tis the season to be jolly lalalalalalalalala!
“独立个体相伴,两个自由的灵魂过着本色生活”“艺术能将一瞬间的痛苦心碎,转化成有形物体,让某个伤心的人看到后稍感安慰,展现艺术力量的能力,赋予悲伤一层新的意义,很多人无法体验的意义。人生或艺术中都不存在笔直大道,有时甚至根本毫无途径,只能打破围墙,于重围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抵达必须到的目的地”“我印象中的真实世界宽广辽阔,那片土地充满希望、恐惧、震撼、激动人心的事物,期待着勇敢的人前往探索,深入其无垠境地,于危难中寻求真正的人生知识”“让人生存在更多可能性”“不同不代表不好,只是不相同而已”“没有黑夜的保护,噩梦就不再可怕”
六、七两集高光
把种族问题、女权、LGBTQ、校园霸凌等尖锐话题都杂糅进这个原本简单的故事里,不搭也要硬塞,胃口真是不小。坏人逃之夭夭,最后还一副受害者的姿态。不存在什么事物,砸碎了再拼贴起来,就能恢复原样,就能抹平创伤,这根本不是治愈。反复为了虐而虐,就像打断你的手再给你安个假肢,就happy ending了?太低级。
这编剧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毁吗?非要毁这部?
五集弃。过分不讨喜和自以为是了。虽然我也看到了Anne的成长,但原著真的是这个样子吗?还有一些乱七八糟加的现代元素——没必要。
我想,不会再看第三季了kind of boring
经过网飞就变味了。好好拍复古乡村故事不行吗,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挺多内容的,要加别的主题也少加点就得了呗。这恨不得把所有多元化主题都要加上,还哪个都没讲好,差点以为我在看现代剧。andi mack也很多元化但至少符合背景设定啊,一部20世纪初背景的剧非要如此。当然那时候也有这些情况,但你人物基本的行为思想啥的至少符合一下年代设定啊。公然lgbtq派对????那个老师第一季跟女学生那干柴烈火的眼神这季突然就gay了,真是无语了。那时候女性解放还没实现呢倒不少操心别的内容。真就是把现在火热的话题都一锅炖赶紧上桌就完了,也不怕吃烫着。
蛮无语的,这季非常不存粹,硬是把有色人种、同性恋、校园暴力、女权这些kpi在八集里全部完成,编剧的目的性实在太强烈,把这部童真简单的剧拍走味了!越看越觉得他们的思想变得理所当然,吉尔伯特变自私了,前卫女老师变懦弱了,安妮变上帝了…
安妮人设有点裂了 任性娇纵的有时候我都想打她 明显剧情和人物没第一部那么饱满流畅了
女主角虽然正能量爆棚但也太闹腾了。她的善良有些时候在我看来其实是自以为是。
看了。两星给马修和杰里,剩下的为什么没给去问编剧、导演、制片人。
见到约瑟夫姑妈和新老师总是好欣喜好喜欢好有力量喜欢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还有客观事实 感觉 开心 另外 这里的镜头切换好有意思
吉柏总是一股古巨基即视感
比第一季靠谱一些,政治正确是必须的~
安妮很呱噪,其他都很好。
童年真好
糟糕,这一季就变成三颗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