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与瘦子》,好电影!
一部很纯粹的黑人或更准确的说是非裔美国人电影,清一色的黑人制作人。
尽管电影中有很明显的政治诉求表达,但是有些亮点值得海外华人群体学习:一是美加海外华人群体应该像非裔等其他少数族裔一样有更多争取自己权益的勇气。
二是美加海外华人应该先做到内部团结(海外华人群体的内斗,自己人坑自己人是众所周知的)。
三是就话语权来说,李安是很杰出的导演,但他能做的还很多。
这算是一个公路片类型吧,起因白人警察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导致的一起逃亡事件。
在逃亡途中,基本上都得到了黑人群体的帮忙,还有白人的帮忙,由此也引发了黑人的集体抵制运动,还有一个黑人小孩在抵制运动中枪杀了一个黑人警察👮。
说实话,在刚开始的时候,两个白人警察对待黑人的态度截然相反。
两位逃亡黑人也并没有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期间两人还谈情说爱,如果没有前面的枪杀事件,该是多美好的公路爱情片啊,因为途中的景色简直太漂亮了,甚至两位还在酒吧跳起了舞,多浪漫。
但是,最后,警察以携带武器为名,枪杀了他们,虽然他们并没有开枪的意图。
结尾,字幕出现的时候,又重复了一句男主和女主的对话,他们的存在肯定是有存在的价值的。
确实,之后,黑人群体将他们在修理厂时拍的照片印在墙上,印在T恤上,成为了反抗白人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的旗帜,他们成功了,成功的让世界记住了他们,皇后和瘦子。
这部确实不一般,非常难形容是什么类型的影片。
它是公路电影,也是犯罪片,更带有对种族歧视的讨论,但最终我觉得它其实是一部爱情故事。
并非一般人预想的非裔版“Bonnie and Clyde” ,而是一对才第一次约会的年轻人在一次意外自卫杀人后,被逼无奈踏上了逃亡的旅程。
但是整个旅程期间,从服装造型、言行举止,到两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知道的悲剧,但过程中却充满浪漫、温情,甚至很多幽默。
到影片最后,相信观众不需要挣扎和犹豫,肯定知道自己是站在谁一边。
影片虽然最直接让人联想到《雌雄大盗》,但两位主人公并非真的因为有目的犯罪而被追捕。
相反,一切始于一场意外,更像是水浒传里被逼上梁山、成为英雄豪杰的草民。
两个主人公都没有名字,也许这样设置是因为他们自始至终在新闻上都被成为“一个男性非裔在逃犯,和一个女性非裔在逃犯”,公众和警察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两人彼此甚至都不熟,而是在交友网站相识的第一次约会。
女的是律师,心情不好想找人陪,男的是憨厚老实的基督徒,虽然不富裕但心底善良又淳朴。
都是良民的两人本来话不投机,也没打算再次见面,却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这次悲剧,导致他们一下成为了全国通缉的逃犯。
当然,故事的背景与去年的《你给的仇恨》很类似,这是一个白人警察因为对非裔总是带有歧视和害怕,因此在执法时往往会因担忧而先开枪、导致滥杀无辜的社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警察先开枪,本片中的非裔青年男女因自卫而杀死警察时,自然获得了很多非裔同胞的同情和支持,也让他们逃亡路上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
之后的公路之旅也类似去年的《绿皮书》,两人开车经过美国不同的州,遭遇不同的人,一方面种族歧视继续随处可见,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各地非裔对这种歧视的愤怒与不满。
这场公路之旅也让两人之间从互看不顺眼变成了亲密无间。
同样,像《绿皮书》一样,影片中有很多意外事情发生,也有不少很有喜感的人物,常常让观众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同时让整个影片充满了温情和感动。
甚至包括一场非常火辣的sxx scene。
这也许是影片定档感恩节档期的原因之一,毕竟,两个主角确实感恩于一路上帮助过他们的人。
他们的相识与相恋基于一场悲剧,结束于一场悲剧,但两人似乎也从这段经历中得到了一直以来缺失的东西,更难得体会到了爱与感激。
只不过,不像《绿皮书》结束于一场温馨的结局,本片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毕竟两个人都是不受到社会尊重和在乎的小人物。
影片也时常充满紧张气氛,让观众很难预料到两人最后的命运,一直为他们忧心忡忡。
看完后相信更多观众会更同情片中的男主角,他真的是很无奈地只是去了一次约会,居然因此失去了一切。
而不得不说女主在这个过程中多次成为把他推向深渊的原因。
当然一切看起来更像是命运的安排。
观众会从同情他们,到支持他们,最终又为他们的命运感到愤怒、惋惜。
丹尼尔·卡卢亚 (Daniel Kaluuya)在片中出演这位男主角,像《逃出绝命镇》中一样,是一个一开始很软弱又规矩的男生,却因为生命受到威胁不得不变得强大起来。
继《绿皮书》、《你给的仇恨》之后,本片是又一个以目前高涨的“反歧视”风潮作为背景的电影,但并没一味地强调白人是反派,非裔都是好人,反而更强调的是肤色之外的人性,凭借有趣的人物和曲折的故事情节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确实是今年的佳作之一。
瘦子在和皇后聊天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的家人知道我存在过就够了.......这句话很真实,但也很颓丧;不过我倒是觉得瘦子还是比较务实的一类人,因为它的存在客观上不需要去获得别人的认可,哪怕是白人的认可。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对黑人男女,在他们约会完了之后,开车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个找事的警察。
之所以说找事,是因为这个警察处处对黑人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比如他想当然的认为瘦子醉驾,但实际上,瘦子根本就不会喝酒,其次就是他觉得瘦子肯定车内藏有毒品,但事实上,后备箱里除了运动鞋,什么也没有.......当瘦子希望他能快点检查的时候,反倒是给这个寻事的警察找到了一个借口,他随即拔出枪,让瘦子蹲下,但这个时候车里的皇后情绪倒是失控了,因为从饭店吃饭的谈话中,我们得知她的当事人刚被法院判处了死刑,而现在这个警察又拿枪指着她的朋友,她自然是觉得这种歧视难以接受,就在双方都不退让的情势下,警察开枪打伤了皇后的腿部。
瘦子随即进行了反抗,他使劲脱离警察的束缚,然后拿起枪对着警察就是一枪........警察死后,瘦子本想去自首,但是皇后知道,在这个种族歧视异常严峻的形势下,自首无疑就是去送死,所以她坚持不去自首,之后和瘦子两个人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旅。
在逃亡之旅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经历的一切,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他们首先去找的就是皇后的叔叔,皇后的叔叔一看就是地方混社会的恶霸,不过在这个恶霸的外表之下,竟然也有一颗柔心。
他帮助两个人顺利的逃脱了第一个阶段的追捕,然后顺便把他的战友介绍给了自己的侄女。
战友的这种情分我们有的时候很难体会,但是它一旦经历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警察一再追问,皇后叔叔的朋友仍旧对两个人的行踪只字不提。
就在他们准备从这个白人家里逃走的时候,一个黑人警察发现异常之后不是采取行动,竟然是悄悄的放走了他们。
最后,他们在离自由最近的时候被当场击毙。
我个人看到这里的时候会觉得有种遗憾,我不是说那个警察就一定该死,我也不是说皇后和瘦子两个人杀人就一定是对的,我想说的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很多不公的事情出现,但是我们怎样面对不公?
是靠自己的学识还是依靠自己的争取?
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有的时候,流血或者牺牲才能换取群体的团结,这是现实最为残酷的一面。
就像剧中的那个黑人告诉他们两个人:是你们给了这个群体信念;信念这个东西有多重要,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我们只需要记得,如果当年我们没有战胜日本人的信念,那么抗战极有可能不会是八年,而是很多个八年。
而正是因为先前的鲜血和牺牲告诉了人们,日本人是可以战胜的,所以我们才能在民间形成一个广泛的共识,那就是与日本人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对于皇后与瘦子来说,他们的牺牲看似很微小,但是去让这个群体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让自己的群体权益受到重视,才不会在每一次出门的时候面对着偏见和歧视。
对于个人来说,同样如此,带着情绪去处理问题,最终换来的一定不是最好的结果,甚至于有的时候代价会是自己的生命。
影评第524话《皇后与瘦子》——亡命鸳鸯影片《皇后与瘦子》于11月27日在美首映。
本片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目前的社会问题。
警察在美国是个极度高危的职业,这主要归咎于枪支和毒品在美国的泛滥。
在美国这个自由的国度,枪支的买卖也是极度的自由,沃尔玛里买把枪稀松平常。
美国的警察在执勤过程中,经常是草木皆兵的。
美国警察经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执勤过程中所接触的黑人。
经常是手无寸铁的黑人被高度戒备的警察频频放枪。
无辜黑人被当成犯罪分子被警察击毙的新闻时常在美国出现。
很多黑人在内心中对警察是极度仇恨的。
正如本片一样,一个小误会诱发警察的放枪,最终导致被迫袭警而亡命天涯。
在美国,黑人作为一个少数群体,内部是极为团结的。
亡命天涯的情侣,可以安全地出入黑人社区。
在不会有任何黑人告发的同时,他们还可以被当成英雄一样被崇拜。
然而,所谓坚守正义的白人警察们还是集体放枪,将这对手无寸铁的情侣打成了蜂窝眼。
亡命鸳鸯的命运逃不出《末路狂花》的结局。
影片在激起观众内心澎湃的同时,带来了无限的凄凉。
向喜欢观看犯罪剧情片的观众推荐此片。
祝大家周中愉快。
应为平民有枪,所以警察压力大,压力大所以容易开枪,黑人犯罪率高,所以警察容易对黑人开枪,再加上种族外来主义什么的。
黑人为什么犯罪高,应为穷,为什么穷?
黑人说社会不公平,歧视什么的,歧视当然是有,黑人也有自身懒惰不爱学习等问题,谁先改?
改多少?
改多久?
黑人先改,不管你愿不愿意就是这样不公平,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你爸妈和别人爸妈基因也不一样,生下来能力环境都不同。
时间,要好久,美国建国几百年了,有改善,在进步,继续吧·枪支人人都知道,枪支协会的游说,能说上的话都给钱,再加上自由思想不用给钱的一部分,美国宪法规定美国人民拥有武装反对暴政的权利,修改宪法很难。
算了,这是自由的代价吧。
过了,果然中用才是王道吧·生活没有安全感啊,真的要每个平民都要这么居安思危吗?
祖国母亲照顾一些也挺好又有不信任的问题
丹尼尔·卡卢亚(《逃出绝命镇》《黑豹》)将主演环球新片《皇后与瘦子》(Queen & Slim),已定档2019年11月27日北美上映,明年1月开拍。
该片是一部复杂的剧情片,讲述一对黑人男女“皇后”和“瘦子”第一次约会,开车被警察叫停。
之后的发展跟《逃出绝命镇》就不一样了:两人因自我防卫杀死了那名警察,随后没有自首,而是一起亡命天涯。
希望藉由这个爱情故事探索美国的社会和政治。
女主角皇后正在选演员,计划用新面孔。
《无为大师》《头号玩家》的丽娜·维斯编剧,她的《无为大师》导演搭档Melina Matsoukas执导,这也是后者首次导演电影。
剧本是基于《百万碎片》作者、争议作家詹姆斯·弗雷写的一版剧本进行改编,新电影公司Makeready注资。
大学英语里一篇课文说United States is not a melting pot, but a salad bowl (美国不是文化的熔炉,而是一盆各种文化夹杂在一起的沙拉)。
——题记看完这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心情跌到谷底。
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不是因为你的能力而决定,而是因为你的肤色或者你的种族所指的刻板印象。
电影里的男女主角,也就是海报上的皇后和瘦子,在电影里都有着正常的背景,皇后是个律师,瘦子虽然没说是什么工作,但是电影里对他父母和家庭环境的特写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和普通甚至是中上层白人家庭一样的家庭,唯一不同的是瘦子的父母是黑人。
是的,这部电影也是讲述黑人在美国遭受的不公平对待的电影。
上一次看丹尼尔卡卢亚(本片男主角,扮演瘦子Slim)是他主演的《Get Out(逃出绝命镇)》,一部爽片——它套着惊悚片的外壳,用近乎戏谑的方式讲述关于种族的刻板印象,比如黑人擅长篮球、短跑、爵士音乐以及器大活好。
这一次,丹尼尔卡卢亚的角色则是用一个残忍到心碎的故事讲述黑人的另一个刻板印象,喝酒、藏毒、喜欢犯罪以及肯定来自于贫穷的家庭或者背景。
电影在开场的十五分钟已经驳回了这些黑人的刻板印象,瘦子不喝酒,瘦子车里没有毒品只有运动鞋,至于那场枪击都是因为警察先开枪之后造成的防卫过度。
同时,电影的各种特写镜头也暗示没有上帝视角的警察看到的只是两个刻板印象里的美国黑人青年——在看到瘦子的车在行驶途中方向不稳,立即向电台报告的是“怀疑醉驾,虽然没有现场证据”;在翻后车厢里看到崭新的运动鞋的时候,脸部特写镜头似乎在暗示他认为这些新鞋是偷来的;所以最后,当皇后开始对警察说你没有权利对我们的车进行搜查的时候,警察情绪失控,造成了最后的惨案。
这个过程完全是对刻板印象的完美定义——不在乎个人的差异,而根据过去的传闻或者事件定义一类人或这个一个人。
在皇后和瘦子跑路的过程中,这种刻板印象始终把随着他们的公路之旅。
跑路遇到的黑人爸爸手握拳头说“雄起”;黑人酒吧里的黑人酒保说“你们在这里很安全”;舞池里的黑人女子对他们的点头也可以被解读成“兄弟,这里有我们,不要担心”;还有之后放走了他们的黑人警察都在说一个刻板印象——同一肤色的人一定是帮助同一肤色的人,哪有自己人讹自己人的道理。
至于跑路一开始碰到的隔壁州的白人警长,皇后自己都说“他是警察,他说要帮助我们都是为了抓住我们”;那个加油站里用瘦子的枪指着瘦子的白人男青年,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只是要摸摸枪呢?
白人对黑人,警察/平民对逃犯,哪有信任可言,没有错啊。
也正因为如此,在他们跑路到佛罗里达州的时候, 来接他们的黑人用一把枪怼着他们的脸,他们只是很惊慌,而观众却没有意识到怼上脸的枪背后的暗示。
在警察迅速赶到他们截住他们飞往古巴的飞机的时候,很多观众都认为是他们点儿背,甚至认为是那对白人夫妻出卖了他们——谁让他们不同肤色的?
尤其女主人还说如果把他们交给警察,能获得25万美元的奖金,那么房贷也就还清了。
刻板印象不止抹杀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让人放松了警惕,轻而易举地失去了判断能力。
西装革履的都是上等人,大金链子大金表的都是黑社会。
这部片子虽然不是真实的故事,但是灵感来自于震惊美国的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少年的案子。
这个案子简单来说就是一个17岁的黑人青少年去买糖吃,路上碰到白人警察,白人警察认为一个黑人穷小子不可能住在这么好的社区,于是拔枪杀了这个青少年。
之后,就是席卷美国的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开始反思在马丁路德金——就是那个发表《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马丁路德金MLK——之后,美国社会的黑白两立,或者各种种族之间到底怎么了。
以十字架为符号的救赎也贯穿了这个公路逃亡之旅。
瘦子一出场的服装是深蓝色高领毛衣,领子外面挂着一个精致的小十字架,他在吃饭前要祈祷;住的房间里都有十字架,开的车里都挂着十字架;开车经过的田野边树立的电线杆远远看也是一排排的十字架。
这场救赎似乎在自己人帮自己人,以及白人也有好心人的旅行中就要完成,让人误以为这部电影就是黑白和解大团结的故事。
然而,十字架最后也只是一个挂在墙上的符号,真正的救赎并没有到来;暗合了瘦子说的关于自己童年问家里人“小孩是从哪里来的”的故事:奶奶说“小孩是从上帝那里来的”,瘦子戏谑地说现在他知道了孩子不过是一场雨云交欢的产物(此处是在没法用电影里的原话baby is from a f***,被屏蔽了)。
真正的救赎仍然没有到来,关于美国不同种族之间到底是更平等了还是更隔离了仍然没有定论,刻板印象似乎是越演越烈。
比如去年评价两极的《Crazy Rich Asian(追金奇缘)》,讲了一个华裔有钱有地位的故事,之后加州等华裔众多的地区出现了针对华裔的抢劫案,毕竟谁让华裔都是crazy rich呢。
再比如如果你在说一个故事的时候,一直说起一个地区或者肤色,那么就一定是种族歧视。
刻板印象的出现是人类大脑提炼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表现。
如果一直看到关于某一个种族或者某一个群体的正面或者负面的消息,那么之后人们对于这个种族或者群体的印象基本都是正面或者都是负面的。
要破除刻板印象,人脑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比如如果看到一个人,不要根据肤色、着装或者工作去判断这人的善良与否、好坏与否,而是需要不断接触和了解来判断一个人。
同时,社会舆论的引导可以帮助消除或者减弱刻板印象,比如华人不是只会读书、不会运动;黑人不是穷,而是缺乏机会;等等。
过度使用社会舆论去破除刻板印象也会带来另一种风险, 叫得响的孩子有奶吃。
某一个人群叫得响,那么刻板印象似乎破除得更快,或者人们不谈差别了,因为不正确。
但这种不谈不是真的认同和相信,而是人们怕麻烦,怕解释自己,怕越解释越说不清,索性不谈了,万事安好;却在深层次里扩大了隔阂。
刻板印象的消除没有捷径可以走,就像这部电影里的公路逃亡,没有终点,只有看似陷阱和真的陷阱,以及一个接一个的刻板印象。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放弃思考,放弃学习,否则轻轻松松走进陷阱而不自知。
啊,好累啊,竟然没有捷径,这不禁让我悲从中来。
小男孩说“我也想成为不朽”“我可能活不过今天”。
青少年确实容易怀着莫大的激情,愤恨。
他在人群因为警方的投掷物四散奔逃的时候可以继续大声抗议,叫嚣。
也会想“成为不朽”,去贯彻他的正义,去做和自己崇拜的人做过的事“在警察头上来一枪”。
但是死的不是一个动手动脚,会对他吼叫的白人。
而是一个有着一样肤色,对他好言相劝的黑人。
可能是因为些许“背叛”的意味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更为冷酷、悲惨。
影片有着浓重的政治意味,明显的政治诉求。
小男孩的枪声,也许意味着这样的仇恨、矛盾也只是会带来更多的荒诞的悲剧吧。
对我来说,似乎男女主角的死并不意外,我觉得随着二人在车里的云雨之欢。
那个时候才是影片真正的高潮。
随着那一声枪响,它才把我拉了回去,从二人充满着爱与生活的亡命天涯中。
仿佛那时候我就看到了电影的结局。
一定如同这声声枪响,冷酷,残忍。
就像男主讲述的那个故事:“小孩是做爱来的”。
那种现实的冰冷感与荒诞感着实令人着迷。
爱情+犯罪+公路,很像雌雄大盗的公式。
最后Queen和Slim两个人对望之后被打成筛子可能也是在致敬。
这个片子还增加了种族元素,警察执法和群众站队中,除了法律和犯罪的对立之外,还有黑人和白人的对立。
但不管是它传达的the two of us against the rest of the world的感觉,还是他们因为self defense打死警察后,黑人们对警察群起而攻之(电影院里还有人欢呼),并且视他们为英雄,都不能让我信服。
大概是他们俩本来一开始就是blind date,没有太多火花,女主也打算回家,结果遇上这个事儿之后俩人的“结盟”没有雌雄大盗里一见钟情、心意相通的“结盟”让人信服。
另外他们也没有意图要对抗带偏见执法的警察,it just happened,其他人遇到了也可能这么做。
所以他们两个人、这段关系、这件事的不特殊性让我没办法抛开道德和法治社会的框架来看这件事。
从头到尾我都在想,你们觉得自己没错的话为什么不直接自首,做律师的Queen没有信心打赢这场官司?
抗议全都无疾而终了?
夸一下海报真的好看,还有一路上的风光让我想起了南方的杜村。
真实万岁!私心觉得是目前看到的最好的20年相关虚构电影了。就是……海报c位他也不是主角啊,看着怪尴尬的
演的有点僵和尬……2星是用来怀念那段时光的。
虽然影片格局有限,但为接地气程度和真实的还原度多打一颗星。
在网上可以看了
虽然现在疫情已经过去了,可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那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当时在一线的所有医护人员,她们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就算现在疫情没有了我们也应该养成这种精神保持下去.
你好,武汉!以后有机会去这个英雄的城市旅游。
拍的太硬了。
就是题材好
治病先医心,心理健康的确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中二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