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说陈建斌演的太面瘫,我倒觉得他演的很有角色特点,首先他不仅是特务头子还是卧底,他的一举一动都不能太张扬,天天喜怒形于色怎么搞情报工作,而且他的权力并不都是实权,很多时候还被各方势力架空了,但是他不是没有威严,当他发现他的秘书帮助郑翊时,他长官的气势一下子就上来了。
其次他的背景也很复杂。
他对他的妻子和女儿有种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包容,这是因为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入赘的缘故,他的岳父是他的上司,他的妻子是千金大小姐,他的女儿跟的是母亲的姓,另外也是因为他以前以为他原来的妻子和孩子都在战争中丧生了,所以对他现在的妻子和女儿有种补偿心理。
但是他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这么“憋屈”,当徐咏仪当面质疑他和林莎的关系时,他的表现就有种爆发式的“隐瞒”,一种用虚张声势的质疑来掩盖自己的谎言。
所以,陈建斌这种比较隐忍的演绎,我觉得是很恰当的。
另外一位父亲徐文正的扮演者冯恩鹤表演我觉得也是相当出色的,情绪收放自如、人物演绎的也相当饱满。
他的处境也更加难处理,一方面是党国、他的得意门生,一方面是他的女婿、外孙女,他对自己的生死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了,但是他在意他女儿以后的生活。
他未必不是看不出来俞北平说辞的矛盾,但是为了他女儿和外孙女的未来,他必须要保全俞北平。
他的出场不多,但是每次都让人感觉他身居高位的威严和身为父亲的慈祥,他更有对当局的复杂心情,尤其是当他和郑翊说起炸毁青城的命令时的回忆,表现的非常生动和富有感情,就算当时他的身后是一块白板,我都能融入他所描绘的情景中。
随后在饭桌上的谈话,当丹妮提出要延缓时间时,他那久久的凝视,既有身为家长的威严又有着我知晓你所思所想的笃定还有着对丹妮的那种关心,眼里的内容很丰富,镜头给了他那么多时间,却丝毫没觉得被浪费掉。
后面俞北平附和丹妮时,他并没有给俞北平多少关注,反而更加坚决的说道时间绝对不容更改。
这里他的台词说的也很棒,并不是那种干干巴巴的台词,而是掷地有声,重音、咬字还有时间,就算只听他的声音,你也能感觉到他的坚决和他的一丝不耐。
对于丹妮他尚且有长辈看晚辈的疼爱和对她年少无知的忧虑,对俞北平则更多有种气愤和无奈以及必须的忍耐,他知道俞北平的背景或者说身份,但是他为了女儿和外孙女的未来忍了下来,他还给了俞北平一条活路,但是俞北平还在这里装蒜想争取时间为共党做工作,他感到被愚弄(都是搞情报的老狐狸了,糊弄谁呢)和气愤(都到这种生死关头了,不想着保护自己的妻子女儿还在想着怎么帮助共党)。
饭桌上的群戏就靠冯恩鹤一个人撑了起来。
其实他其他时候也有体现他演技的地方,一个是这其中有编剧塑造他角色的功劳,另一个就是优秀的地方很多就着重挑了两个讲讲。
本部剧里还有吴昆才和徐咏仪等等的扮演者也演的不错,但是本文主要说的还是父亲的演绎,所以就不多说了。
其实可以不要徐丹妮这个工具人的傻来推进剧情发展,其实不需要林莎这个美军联络官的穿针引线,很多的不需要,只要挖掘俞飞鸿与陈建斌这男女主角结怨的深层心理因素,肯定🈶大把的细节和情节可挖掘,面对徐文正这个国防部高官 一个是他的女婿,一个是她最满意的学生 ,这种身份设置,本身就已经把他俩放在各种明争暗斗的对立面,20年来,心理各种冲突足以构成牢不可破的剧情和逻辑满分的故事线,可惜,本国民族性从来不好这一口,精彩总在遗憾里,连个追悔莫及的机会都如昙花一现,浪费了这个好题材。
父亲的身份,注定落入国产剧的套路中,闪光点从来靠明星的加持,否则,不如独自看小说,自己YY去吧。
想说说飞鸿姐姐,对她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牵手梨的小三王纯,不知不觉她也出演了蛮多的古今贤妻良母,这几年画风突变,中年发力,女特务也中规中矩的演绎下来了,不违和也不出挑,良家妇女的底子挑战不了怀揣心魔的郑督察的奸诈狠毒,明明时刻在惦记着俞北平怎么想,倒像老夫老妻的知己知彼,左手握右手般的彼此煞清,斗来斗去,观众始终不懂端倪何在,怨怼为何如此深重,却最终留着对方来衬托自己的智商在线。
可怜陈建斌自从甄嬛传之后,又一次做了活动背景板,明明是清城特调局主任,却被一次次架空如独行侠一般,太没有人缘了。
飞鸿姐姐的红,是玫瑰一般的,带着金闪闪的边,或许大家搞不清她到底演了些啥经典角色,但她就是很红,就像许晴,美则美矣,除了风情,就是一个端字,女明星最不喜欢端庄(装)二字,谁贴这个标签都会自叹不已,姹紫嫣红,各有装备。
耳边还是响起了:茶凉了,我给你续上。
天凉好个秋,茶凉有人续,这 就是俞飞鸿红的理由吧。
看过了大半,从五星降到两星!
其中一星,因为林莎,林莎在安德森面前,对于人物的塑造,她的言谈举止还是比较符合她的身份。
但是在俞北平面前,完全没有表达出人物的内心和情感!
表演最不成功的地方,就是在阳台上与北平相认那一场戏!
我觉得,当时林莎的感情流露中应当赋予一种委屈,挣扎,感动,还要有一点抑制(不想让父亲看到自己深切的感情,但又控制不住,瞬间的爆发的感觉),而齐溪的表演,让观众看过之后,没有多少感动,泪点也只是陈建斌对于和女儿相认的感动,我觉得是败笔之一!
最大的败笔,在徐丹妮的身上!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角色!
一个女大学生,对于自由爱情的向往,应该是一个很讨巧的角色。
可是,演员的塑造,让这个角色成为了一个让人讨厌的人物。
她做事情想事情不用脑子,很多时候感觉她就是一个躯壳,没有灵魂所在!
角色无论从内心和情感还有神情,都没有表达出这个人物所具备的性格,此演员的表演称为该剧最大的败笔!
从娱乐的眼睛看,由于对此剧画面道具和演员的认可,所以本人给个“还行”。
但是,实际上从分析的角度看,此片是有根本问题的。
(看了前18集的一个想法)关于 《父亲的身份》,最大的别扭来自于一个摧毁观众“优势观看地位”的框架设定。
此片整体框架在于郑一早咬定俞的地下党身份。
此后,无论俞如何掩饰,掩饰得如何精彩,郑都可以找到理由定罪于俞。
在分析之前,必须指出,我指出的问题不是一个“剧情合理性”问题,而是一个“观众认同度”问题。
编导可能认为这样的设定别出心裁,跳脱窠臼,却全然无视虚构电视产品的黄金法则。
以上不是说正角和反角之间的智力设定必然是前者高后者低,但是,传统上讲,剧情线(即一个长期的剧情发展走向)中,正角的所有行为的展示,必然是为了“告知”观众一个可预期的“结果”。
且,这个“结果”应该是有利于“”正角“的(因为”正角“所代表的是观众的预期)。
只有如此,观众所占有的“优势观看地位”(即“全知地位”)才可以被保证。
其直接结果就反映在观众对剧的好恶以及认同度中。
在此剧中,编剧故意反转这个设定,即:反角不但在智慧上与正角不相上下,有时候,两者甚至同时达到了未卜先知的程度,而反角更甚;同时,剧情中正角的所有行为给观众留下的“正面预期”一再被打破。
于是,使得一个诡异的结果出现,正角的行为不应再被视作一个占上风的剧情铺垫,而犹困兽之斗。
同理,由于此种设定,正角面对“神一样的对手”(对手便是编剧对反角的诸设定),反转反角的方式只能是偶然或对方的疏忽;甚至是“神”的再次出手。
观众产生的“优势观看地位”的丧失,直接结果便是导致了观众对正角行为的绝望。
注意,在诸多现实主义作品中,上述“优势观看地位”的概念保证了观众对作品合理性的认同度,这是一个不二法则。
我们常说的漏洞百出、自说自话的“编剧痕迹”便是来源于对此点的违背。
必须再次注意,正如我们说过的,不是说正角和反角之间的智力设定必然是前者高后者低。
我们通篇所要指明的,是一个跳脱具体剧情来看的虚构电视作品的法则。
当正角和反角这两个点作为已知被设定之后(无论正角和反角的具体剧情如何),都必须让观众充分相信正角面对剧情设定难题的可解决性。
综上,我们最后可以用一句“人话”来概括,此片中,反角郑,似乎占据了一个神地位,早已看穿了一切。
无论正角俞如何巧妙,显然都不能”可信地“打消反角郑的笃定。
即正角对反角的一个“斩钉截铁的欺骗”始终无法来到——这是能为观众带来愉悦的根本因素。
才开始看时,寄予厚望,前几集,甚至期待能达到《潜伏》的高度!
但是,26集看下来越来越没有耐心!
改低评分!
郑诩太过精彩出色,所以俞北平显得太弱,就像个被架空的傀儡!
没有一点实权,也没有一个心腹之人,整天如丧家之犬时时事事被郑诩怀疑、猜疑。
都这么多人怀疑俞北平的身份了,还能让他如此堂而皇之的在特调局呆着?!
是国民党情报机关的高层都是傻子,还是当观众是傻的?!
蒋介石和毛人凤对共党一向奉行的不都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么?!
剧情发展下来,BUG越来越多,节奏拖拉,看得心累!
******************************************************************************************************无意间调台看到《父亲的身份》,刚开始播第2集,首先映入眼帘是冯恩鹤老先生的脸,当时第一感觉是,啊!
冯老又出来了!
好久没看过他的戏了!
他在《潜伏》中表现实在太深入人心、出神入化,导致看到他就会自动联想到吴站长。
在《父亲的身份》中,他饰演南京国防部高官。
<图片3>接着,俞北平和郑翊(陈建斌和俞飞鸿)两个高手对决,郑翊怀疑俞北平的真实身份,俞北平也知道郑翊怀疑他,两人你来我往的交锋,试探与反试探,火花四溅!
这一段戏的表演、动作、台词、配乐,哪怕镜头色调、镜头里的一景一物,都非常棒!
<图片1>赞叹一下俞飞鸿真是个大美女!
早在十多年前就看过她和蒋雯丽的《牵手》,那时的她青春、漂亮。
近二十年过去了,我这懵懂无知的观众都开始老了,她却依然保持着那份高雅知性、清新漂亮!
经得起岁月打磨的美女才是真正的美女!
<图片2>接下来,清城特调局里上演着一幕幕好戏,吴昆才、蒋为民、张凯……,美军联络官林莎,人物越来越多,网越撒越大,期待编剧给我们讲述一个逻辑缜密、环环相扣的故事!
************************************************************************************************追了15集,感叹俞飞鸿颜值高、演技高,演的郑翊智商高、手段狠,心思缜密,在国民党情报系统的朋友圈里,混得风生水起!
真是个让人着迷的女人!
俞北平一直做着幕后的老板,看似被架空被抢风头,实则锋芒尽敛。
陈建斌的表演,扎实沉稳,但也没有太亮眼的地方。
林莎联络官军装扮相潇洒帅气、干净利落,齐溪这个演员很多时候表现亮眼!
出来的人里,最不喜欢徐丹妮!
单纯并不表示没脑子,这智商,她还想革命?!
那么厉害不动声色的爹,怎么会有她这么幼稚的女儿?!
故事在其他人那里都是紧张刺激、环环相扣,到她的部分就感觉脱节!
到她的戏份节奏特慢,还慢镜头+回忆……她的旁白也太多了!
她怎么看上那老头的,到现在我都没看明白!
别人都水生火热的战斗,她却和个已婚的、有孩子的老教授在那风花雪月!
看到最后一集,编剧没落入俗套,徐丹妮活了下来,活到2015年,再怎么着,也可露露脸吧?
就这样仓促结束了?
俞北平一直没回来,按理说他活下来肯定要回来见女儿的,他是党的功臣,没有理由不回来。
但是,到了2015年,他的小女儿都85岁了,他怕早就做古,只有一个推测,最后飞机被孙德利动了手脚,爆炸了,没能安全抵达香港。
想到这里有太多遗憾。
PS:追了两个星期,终于追完了,我觉得有的人只看了几集就评论剧情怎么怎么的,都是对没看过想看的观众一个误导,我是觉得挺精彩的,除了中间几集有点拖沓,最后几集特别扣人心弦,徐丹妮和迟教授的不伦之恋好多人表示不喜欢看,可恰恰就是他们前面的铺垫埋下整部剧最后一个精彩看点,徐丹妮误以为她追求了光明,帮迟教授背后的共产党窃取了情报,俞北平巧妙用这一点把信息传递给郑翊,从而让郑翊选择了俞北平想要选的二号线,让郑翊的焦土计划付之东流。
这个看点是最精彩的。
父亲的身份 (2016)7.52016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 高群书 / 陈建斌 俞飞鸿
逻辑漏洞多到爆就不说了。
最大的问题是对人物的刻画,完全是混乱的,一点都不真实。
整体和《潜伏》差了几百个档次。
清城局的一票中层为什么对俞美女这么忠心耿耿?
他们也看脸?
任何正常的逻辑都应该是紧抱厅座女婿的大腿吧,别说这个还是名义上的主任。
特别是俞美女都进了监狱失势了,而且到最后眼看要撤退了不想着转移财产什么的还对搞俞北平主这么上心?
这是和俞北平有什么深仇大恨啊。
我很怀疑以他们的智商怎么混上这个位置的。
从俞美女自己来说,她不像陆桥山、马奎这种是有后台的,她的后台只有徐文正,这么对抗徐文正算是个什么事,还和对手系统的人搞的不清不楚的,她心这么大?
李涯就算一心为党国也知道做事应该对余不对站长吧。
还有徐文正,最后居然自杀了,前几天还在搞古玩恋家看起来是吴站长的路子,到最后又正义凛然起来了,斗争了那么久的老狐狸说背锅就背锅,还搞得像是主动背锅为党国献身?
这定位到底是像吴站长还是像李涯啊。
整个剧的KMT人物设定都太假了,只有戏份少的程忠义从爱美人角度讲的过去,最后不去TG那边也显示出了老情报应有的判断。
全剧最真实的反而就是大家都讨厌的徐丹妮和他的猥琐教授,从叛逆期的进步女学生来说她的反应都是符合人物定位的,那个教授也是,这不正是内心骚动文学的教授应用的样子吗,季大师还说自己愿望是多RI几个女人呢。
结合他的性格特点也是,面对送上门的女学生本质是想收了的,但是道德考量和忌惮她爸而表现出了摇摆,由于懦弱无能在特务的玩弄下最终心里承受不了一死了之。
另外还要讲一个漏洞,美苏关系、国家外交层面的决策该是清城局这个层面的人考虑的么,这种层面应该只是接受上级指令行动,连建议都不需要吧。
一个清城局的二把手开会大谈什么和美国和苏联关系真是出戏,居然南京还会同意方案由着他们瞎搞。
哪怕徐文正都不该也不会去考虑这些事好吗。
这剧拍出了美剧的水平,表演、画面、节奏甚至配乐,都是一流,引人入胜,遗憾的是剧情也像大多数美剧,前面紧张复杂,悬念迭起,后面稀里哗啦,不能等量呼应。
虎头蛇尾,越看越差意思。
剧情粗糙、设计不合理是最大症结。
众多小BUG不提了,就说几个大的吧,俞北平出场是因为美军情报部门力邀,非此人不可,这就带着高人一等的破案能力光环,把观众味口吊了起来。
但整个约翰案办下来,过程、结论还是老套、平庸,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这样的水平美军信赖何来。
再如,郑翊对俞北平身份初是怀疑,后有事实帮其确定,比如他和谢楠的联络,鲜花广场暗通唐进义(秘书看见他把报纸扔进垃圾箱),却拿他毫无办法,整部剧还要在这种你知我知的预设下演下去,谍战片的紧张感顿时全无。
须知这是内部甄别,不是讲程序上法庭,事情已经明了如此,还不能除家贼,这效率情报部门如何运转。
何群的死也是莫名其妙,没看出死是骗美国人的唯一办法,却让一个主官突然赴死,略显滑稽。
但是还是喜欢这个导演、这套人马,水平都不错,希望他们能找个好剧本,好好地拍出一部值得玩味的谍战片。
喜欢看谍战片,紧张,迷雾。
最近刚发现一部谍战片,于是好几个晚上的熬,终于看完。
哪怕是最后实在有点儿看不下去了,拉进度也把片子看完了。
(虎头蛇尾其实是大多数片子的通病,导演能不能把结尾当开头一样谨慎处理?
)说说感想。
1、演员演得还是挺到位的,陈建斌在《甄嬛传》里我一直觉得不像个皇帝样,但是在这部片子里演的还是很不错。
除了那个孙德利不知道为何有事没事都咧着嘴笑,其他都不错。
2、编剧有点烂。
唉,这个好像是现在所有片子的共性。
尤其是谍战片,如果编剧不严谨,势必导致人物性格怪异。
好吧,下面就说说人物吧。
3、俞北平到底是聪明呢还是愚蠢呢?
里面通过对手郑翊的描述,他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严谨的人,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了他法眼的人。
可是,老婆查他,有人在那咔嚓咔嚓拍照他不知道,有人跟踪一周(还是说那侦探)他不知道,女儿被人唆使了不知道,被发展成假共产党还不知道,几次躲在他书房偷听他谍报工作他也没能发现。
4、俞北平究竟是懦弱呢还是懦弱呢?
郑翊从头到尾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要整死他,他为什么不对她下手,早早除掉她呢?
偏激的人一定会有很多把柄,但他从不思量。
5、俞北平究竟得有多不得人心呀,比郑翊早到青城,却在青城特调局一点人脉都没有,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倒向了郑翊的那边。
剩下一个程忠义还是因为喜欢林莎才被迫帮他,最后也告诉林莎说,请传个话给俞北平,不想再帮他了。
6、问题来了,那么不聪明,那么不当机立断,那么懦弱的一个俞北平怎么来的赫赫功绩?
7、再来说说郑翊吧,剧中把她描绘得虽然处处针对俞北平但是对徐文正这个老师却很尊重很孝敬。
针对俞北平只是她觉得俞北平是共党,甚至要以生命来保护徐文正这个老师。
可是,我怎么没看出来呀?!
她那点尊敬了老师?
诱骗老师的孙女,整治老师的孙女,甚至最后要杀害老师的孙女,徐文正这个高级军官老牌特工竟然一点儿都不察觉自己的这个徒弟如此险恶?
不管在什么境况下都保她保她再保她。
8、郑翊其实也很奇怪,一直都明目张胆地跟所有人说俞北平的共党嫌疑,肆无忌惮。
全天24小时无死角地监视,俞北平怎么还能有功夫跟张翰民喝咖啡,在咖啡厅里聊正事——不是包间哦,是大厅!
还能有功夫去牙科医院接头。
郑翊到底是很谨慎呢还是故意漏出死角,像猫捉耗子那样故意留出空档给俞北平蹦跶?
9、说到俞北平看牙,就顺便说说那位地下党谢楠吧。
他不是早就暴露了吗?
怎么打马回头干的还是牙医的活儿呀?
难道他以为特务转个背就能把他给忘了?
10、说到暴露再扯一下,当书店掌柜被抓的时候,林莎怎么没暴露?
有一集不是专门写到掌柜给林莎开暗道让她进去接头吗?
郑翊抓了掌柜的,怎么就不让掌柜的指证都有谁去接过头吗?
11、说说俞北平的老婆吧,知书达理贤淑温雅的徐咏仪,和俞北平生活了十多年,对老公一点信心都没有,十多年来老公不近女色她都不了解吗?
还要雇个侦探去查老公,最后老公就死在她的这个事上。
12、再说说俞北平的女儿徐丹妮吧,真不想说这个头脑简单的无知少女了,屡屡被骗,爸爸疼她爱她二十年都没用也就算了,妈妈在她心里也不算个啥,你看她最后要离家出走,甚至连跟妈妈来一个拥抱都没有,太冷血了,实在不像是一个知书达理贤淑温雅的妈妈教出来的女儿呀!
13、最后说一下林莎吧,一个招聘来的人都能在美军委以重任,而且身手能和正牌间谍无出一二,有点诡异。
蛛丝马迹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但就如此,她加上俞北平,两个火眼金睛,被别人拍照两天了都发现不了,也算个奇迹了。
我最后实在看不下去是看到郑翊完全得逞,听到老师自杀的枪声也毫不动容,放肆地去诱骗,然后对老师的孙女施刑法。
太有悖了。
其实还有挺多,但是太浪费时间了,呵呵,就写那么多吧!
有些小瑕疵,瑕不掩瑜,依然是上佳作品。
瑕疵多数是细节部分,比如联络官给俞北平红酒中放药,然后去卫生间洗杯子清理痕迹,出卫生间的时候没带杯子出来,镜头一转,大厅中,联络官拿着两个红酒杯出来了。
还有俞北平中枪,然后那个姜啥啥的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却从他去酒吧找到丹妮,他口中却说出来俞主任中枪了。
类似的有好几次,可能是剪辑的锅。
这部剧剧情很有意思,有来有往推敲的有点意思,除了主角光环,极少吃亏外。
这剧人物立的都非常突出,演技是这剧最大的亮点。
俞飞鸿第一次演反派吧,抽烟喝酒的镜头都有点意思。
(之前看韩雪演抽烟,那哪里叫抽烟)。
演反派也非常有范。
她忠于党国,她也知道这条船要翻了,即使最后她也没想过逃跑。
有几条爱情线,都挺感人的。
被朱颜曼滋的徐小姐和迟先生恶心到。真的是两个人渣就算了,演技也渣,我服了。
片名叫做我是怎样把自己家搞得家破人亡的。
鲍国安老师演得非常好
主题歌好听,配角们都特作。
这剧质感忒棒了 配角一个比一个出彩 主角演技一个比一个烂
俞飞鸿我女神 希望成为良心国产剧
大量女人以特务,特别行动队等身份出现并积极参与在解放前的战争中是目前神剧的特点。
惊鸿仙子
逻辑混乱,线索强行带入,条理不清,看似紧张,实际剧情拖沓,看完前九集感觉潜伏者啥都没干,编剧只是为了让情节看起来紧张,但实际是瞎紧张。可以跟潜伏、黎明之前做对比,本剧实在太水了。
开头几集还行,后面就毫无顾忌地胡编乱造了。
拍的像电影的电视剧
俞飞鸿和很多演员展现的都非常有张力,尤其在最后几集让我很动容。但是陈建斌怎么感觉他演什么都是演自己呢。可能是太有辨析度了吧,不缓不慢的风格让我感觉不到智慧。总的言说是个不错的故事,属于从第一集就开始是知道你,直到最后都没拿下的风格。结局的那句今年2015年我85岁,一生再未见过父母,有种沧海桑田的凄凉。
补标。很被低估的一部剧。虽然时间比较久远,依旧清晰地记得两个被深深打动的场景(陈建斌在咖啡馆父子相见不能相认的微表情、俞飞鸿在办公室微醺的那段独白)。情节尊重智商,片尾曲也是经典。
越看越没劲,拿着观众当白痴。
又名:脑残的女儿
以显示姓名及经济哄你MSN全心全意呜呜呜呜一样女咯无立足之地蒂诺说二弟女 Mr 你MSN第二顿 root Mr
演技和剧情都不算出彩,但是还可以一看~
越看越觉得扯,显得共产党很白痴。
整体剧情是非常紧凑的,非常直接,最后结局太草率了点。
父亲有一个坑爹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