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号看了二次曝光的成都超前首映,觉得各方面来说,都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值得推荐,电影就100多分钟也不长,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说了幻觉真实的不同故事,一层一层,谜一样的叠进,吸引人观看,是一部有商业文艺的作品,导演李玉很好的拍出了女主角的内心,对爱的渴望。
范冰冰在里面的宋其,演得非常出色,之前看过她的电影不多,所以在看二次曝光后,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将一个神经质的人物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得欲罢不能,而且真的很美丽。
男主角冯绍峰在里面表现得可圈可点,他戏份不多,但是在有限的戏份设置里完成的非常好,将一个不存在的人物只是女主角幻觉里面的角色演得若即若离,很有魅力。
面对自己偷情出轨时的心虚,以及对小西的失踪对宋其的质问都表现的很出彩,而在真实的人物里他又是一个深情的哥哥,在寻找了女主很久后说我一直在找你,你离开后我才发现我爱你,而宋其的回应说你一直没有离开过,也非常的戳中内心,非常感动,会让人觉得人生是美好的。
他成功的改变了对他的固有印象,之前基本都看他古装剧居多。
而戏里的小三霍思燕,也在很少的镜头里发挥的很好,她和宋其的对骂是一大看点,虽然中途因为她的一句话电影院全场笑了,但不失一个很好的表演。
可以说二次曝光是一部很好的剧情电影,有一点怨念的就是风景太多了,好几个场景重复出现会觉得在拍风景宣传片吗,要是再少一点风景多一点人物会更加完美,推荐二次曝光!
好电影大家一起分享
《二次曝光》:商业的外表文艺的心文.奇爱《二次曝光》是范冰冰与李玉第三次合作了,范冰冰过去演别人的片子总让人关注她的外表甚于演技,只有在李玉的调教下,她才能纵情的舒展、宣泄、颠覆、重建另类的自己。
经过多年的合作与信任,“演员”范冰冰终于修得正果。
相比较《苹果》和《观音山》,此次《二次曝光》以悬疑片的外包装让影片增添了一份商业气息:一位美容咨询师(范冰冰)突然发觉最好的闺蜜(霍思燕)介入到自己与男友的感情生活中来,她一怒之下失手勒死了闺蜜,同时也陷入警察的怀疑和追查中。
她将如何做,是自首、反抗还是逃亡?
我在看片时,脑子是不断跟随影片的叙事逻辑行进的。
影片行走到这里,我的设想是范冰冰将利用自己美容师的有利条件,将自己“整”成霍思燕的脸,避过警察的追问,同时她将同时应付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世界(她的闺蜜是有老公的)——这是一个有点类似于《变脸》的、标准的惊险悬疑类型,也暗合片名“二次曝光”的含义。
可《二次曝光》恰恰与我想象的极为不同,它是一部看到开头,你自以为会猜中结尾,而你恰恰没有猜中的影片。
从影片的二分之一处,《二次曝光》开始完全转变为另外一种形态的作品:关于创伤记忆的爱情电影。
原来,范冰冰并没有真正的杀死自己的闺蜜,她的“男友”(冯绍峰)其实是他养父的儿子,真实中他们俩已经分开两年,生活在不同的城市。
一切惊悚的情节均是源自她脑海中的幻想。
也许有些观众会把这种情节的反转设置视为一种蹩脚的桥段。
在大量国产惊悚片、恐怖片的最后,在情节即将不能自圆其说(或者需要解决矛盾)的时候,经常会揭示出,前面一切吓人的故事都是源自于某个精神病人的妄想。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从80年代末期的《黑楼孤魂》到近期的《荒村客栈》都是如此。
很多时候这也是规避电审的不得不采用的“技术性手段”(从影史上看,1919年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就是这么改的)。
但《二次曝光》与上述不同的是,它的揭示早在影片中段便出现了(甚至在前面的剧情中,导演李玉已经设置了一些不合理的细节——如冯绍峰与霍思燕偷情后竟然会比范冰冰更早到家——来暗示叙事的“不合理”),它的重心已经从某个商业类型片转向人物内心深度刻画。
某种角度可以说,李玉甚至没有想简单地拍一个商业类型片,《二次曝光》披着商业片的皮,确实在有颗文艺的心。
从影片下面将近三十四分钟的心灵回溯,我们可以找到范冰冰精神疾病的源头:她小时目睹母亲与别人偷情,而后被闯进门的父亲杀死。
她从自己精神深处痛恨出轨,所以她要在臆想中杀死“霸占”男友的闺蜜。
同时她也真心的希望父母可以和睦相处,影片后段她潜入冰湖中,寻找到一处世外桃源般的溶洞,她把自己父母的骨灰坛秘密地安置在这里,希望他们的灵魂不再被打扰。
影片至此几乎达到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静谧与美丽。
实际上,我觉得《二次曝光》参考的模板,是我们电影资料馆先后放映过的两部影片: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黑天鹅》与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
这两部作品均混乱了真实与梦魇,铭刻了主人公的创伤记忆,并提供完全开放式的结局供人遐想:娜塔莉•波特曼到底是死还是没死?
苦逼的小李子到底是疯还是没疯?
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这是艺术电影的趣味之所在。
《二次曝光》也一样提供开放式的结局:当影片最后范冰冰和冯绍峰在大海边相见拥抱时,这时出现了海市蜃楼的意象,似真似幻。
那么,这最后浪漫的一幕,又是不是水月镜花呢?
外国大片看多了,有时脑袋会缺氧。
很久没试过这样静静坐下来看一部认真说故事的电影了,上一次有这样的平静还是在看《芳香之旅》。
虽然那天影院里座无虚席,大概是和范冰冰本人来现场有关,但我更加关注的是这个片子,会给我带来一种怎样的内心冲击。
首先,这不是一部虐心的电影,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题材还是蛮新颖的。
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会看觉得有点瞎扯,很多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到了第二部分真相的揭开,你才恍然大悟!
原来第一部分的太多不合理其实都是为第二部分做铺垫,而且相互之间呼应得太完美,没有任何的漏洞!
第三部分主要是女主角宋其内心的情感戏,一种自我的情感追求。
整部电影的节奏张弛有度,最前面的画面是标准的李玉式文艺风格,还好,不会感觉乏味,到了真相崭露头角时,又看到了李玉的拍摄手法有了新突破。
而且,值得一说的是范冰冰的演技真是让我吃惊,在场的观众都纷纷感叹,范冰冰真的不是花瓶!
再来说说最后一点的感觉,这个片子看一次的话,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想明白,打算正式上映那天再看一次吧,然后再仔细留意下范冰冰的各种眼神
作为一种创作标签,李玉在镜头运用上比较偏好在一个空间里来回运动、行走的状态,这种运镜方式可以在影像上呈现出较为真实的状态。
同样,当镜头对准水一般恍惚的演员时,这种的运用和行走更加明显,在充满了精神幻觉情节的《二次曝光》中可谓俯拾皆是。
《观音山》中躁动的青春,则是理解青年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话题,选择漂泊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
卡夫卡在一封书信中说:“我写的和我说的不同,我说的和我想的不同,我想的和我应该想的不同,如此下去,将是无底的黑暗。
”但怎样是真实的自我,其实谁都难以说清,电影作为艺术形式,没有必要提供标准答案,《二次曝光》与上两部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更私密。
关于这部电影,我们不确定有多少情感来自她的直接经验。
正如《迷魂记》最理想的观众是希区柯克,而《二次曝光》也是如此,李玉也会是这部电影最精准的观众。
虽然我们说,一旦电影完成就脱离了导演,导演即便是生产者,也失去了诠释的权力,但我还是愿意将《二次曝光》看作是编导演献给自己的礼物。
本片充斥着孤独的幻象,绝大多数时间精分的宋其,郁郁独行,向隅而泣,长歌当哭,沉入深渊。
即便与他人的接触,有多少为真呢,这正是现代人的本质,即使从学术上都没有精神问题的前提下,我们依然孤独生活在大都市密林之中。
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很可能是不同表演体系训练出的套路,行为、举止、言辞、打扮、社交,却在深夜扪心直面自我之时,往往会喟叹自己是彻底的假面人,自我早已经失去。
作为李玉最常用且最执迷的意象,从《今年夏天》、《红颜》、经《苹果》、《观音山》一路流淌进《二次曝光》。
在《二次曝光》中,“水”更是如同《盗梦空间》里的陀螺,成为连接起现实与虚幻的重要意象。
“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便于女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诸如“鱼水之欢”、“水性杨花”等词汇,又将“水”导引向“性”以及“爱”的指涉范围内。
所以,《二次曝光》中凡是与“水”相关的主要场景中,总是充斥着爱与恨的焦灼以及幻象,无限流动。
下雨天,宋其看到刘东和小西的缠绵;又是在雨天,宋其杀死了小西。
同时,“水”又始终以其包容性和神秘感成为女性心灵慰藉甚至解脱的唯一空间。
穿过水域,宋其将父母的骨灰安放在寂静之处,为结怨的亡灵寻得静谧的解脱;在水中,宋其脱去了假发,摇晃出满头白发,在水的怀抱里,她终于可以暴露自己的真面目。
可以说“水”以其超脱于故事之外的指涉性和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极强的言说性。
首先,我没学过电影,没有阅片无数,更没有写过几篇影评,最后就是没有任何触景生情或者丰富如电影的人生阅历,最后就是我自认为自己的逻辑和思维还算是一个比较常规的人尤其是在观影这个事情上。
综上所述,我给这部电影两星。
一星给剧本一星给范爷是的我勉强算是半个范爷的粉丝,但是不脑残。
事实上于我而言在影院的106分钟里,我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就在不停的自问这部电影什么时候能结束能结束。
闲暇之余我开始刷豆瓣看影评看剧透直接把我看惊了。
我不算是一个国产电影的重视支持者,原因在于国产电影烂片的频率实在是太tm高了。。
这几年以来,院线上评价最好的电影并且我看过的就是让子弹飞,其后有些朋友提过的比如飞越老人院 我11,刚才我做的一件事就是去这些电影页面看了看他们的影评。
得出的结论是,虽然豆瓣现在愈发地演变成一个只能凭借不同声音来标新立异树招牌(有人不喜欢让子弹飞,有确实不喜欢的但绝逼有装逼贩子。
)的地方,但是在观影方面,我斗胆代表一小下广大豆友:我们还是一个倾向比较鲜明或者说一致的群体的。
但是在二次曝光这部电影上爆炸一样的不一致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夏天穿毛衣觉得周围全是疯子的人,在我点开所有短评和所有长评和论坛之后我欣慰的发现我还是个马马虎虎的老实人。
这部片子给五星的人,我实话一句,给你们跪下了,你们牛逼。
按往常的经验,爆炸性的不一致往往就意味着那两个字,但是大家一想观音山,一想范爷,连说出那俩字的勇气似乎都变少了,所以我也不打算说什么,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但是我在此很郑重的说明,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类似于第一段的我,那么个人建议你不要看这部电影,因为你不是范爷粉不是李玉粉等等,所以这106分钟对你而言会近似于折磨。
说说剧本,在此我郑重推荐豆瓣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4868/如果不是这篇影评,我这个凡人就把这片子化作烂片行列了。
但是有了这篇影评,终于让我对它本来意犹未尽 故弄玄虚 没有搞定的剧情设定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就像我小时候想写美伊战争的小说一样,想法脑子里有,一下笔发现自己的功力完全搞不定,这个电影的核心思想一小时足矣,有那么四十多分钟全是一种拖沓和范爷个人秀,做出来真心觉得多余,如果时长再精悍一下,或者剧本再丰满一下,或者演员再再再出彩一下,我或许会选择推荐。
但是上述都没有。
第一,整部片子故弄玄虚的气息很重,这种故弄玄虚甚至连文艺都算不上。
第二,剧本设想不错,但是导演的功力没有拍出一个丰满的106分钟。
第三,小地方的硬伤作为一个比较正能量丰富的人我是一向忽略的,所以不给你们剧透了。。。
好了我实在写不下去了。。。
总之,无论你要去看,还是要评论这篇影评,请参考第一段,我不想和人吵架,只是想让那些凑巧和我有点像的人不要花这冤枉钱进院线而已。
以下是剧透版本影评地址,欢迎去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01257/
21号去看了二次曝光的明星见面会,第一次见到了导演李玉和冰冰,冰冰漂亮,李玉年轻,电影文艺,之前李玉的二部作品都看了,苹果和观音山,二次曝光的风格与观音山近似,但观赏性要强于观音山,即便如此仍然要归于文艺类电影,故事讲的很好,但看起来却并不轻松,甚至整场都有点压抑,但就讲故事本身来说,李玉做的很好,冰冰演的更棒,值得文艺青年和喜欢冰冰的观众去影院观赏!
其实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想看的是那个给我震撼和感动的片子,范冰冰的眼神让我忘不了,想着她念着她,想要去了解宋其,你的世界?
痛苦不堪,精神分裂。
29号不见不散。
【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我不是一个文艺片爱好者。
虽然《观音山》不难看,但是我被晃得快晕了。
看《观音山》的时候,最大的注意力是在范爷那张白嫩嫩的脸上,和成都的各种风景。
所以一开始,我对李玉和范冰冰再度携手的《二次曝光》,根本不抱有很大的希望,纯粹是为了图个乐,但是看完以后,我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激动了。
《二次曝光》有一个很厚的外壳,它会让你转移很多对剧情的注意力,比如范冰冰精致的脸、变来变去的造型,范爷与冯绍峰的情欲戏,范爷和霍思燕看起来无比真实的争吵,甚至是原创音乐。
另外,很多人可能会像我一样,因为有“范爷+李玉”,因为有《观音山》在前,不自觉的也为《二次曝光》打上了“文艺”的大标签。
于是,就忽略了剧情,以为很多地方的设置,比如那些破碎的镜头,都因为是“文艺”,所以存在。
其实不是。
《二次曝光》是一部信息量很大很大的电影,甚至多到容易让人看不懂(有点《让子弹飞》的意思,但是又没子弹那么的商业和搞笑)。
同时,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不符合咱们国内观众的思路,因为它是非线性结构的,倒叙插叙等等频繁使用多次打破故事发生的顺序。
国内很少有这样的电影出现,因此观众不容易接受这种叙事,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所以我重新梳理了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线。
首先,先说说人物,把人物说清楚了,再说时间,要不然容易对不上号。
【人物设置】按重要性排序。
宋其(范冰冰饰演)范爷是这部电影的绝对主角,故事的一切都是从范爷这个人开始的。
刘东(冯绍峰饰演)冯绍峰是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仅次于范爷。
他的角色,分为两个。
在范爷的幻觉里,他是她的同事+男朋友。
在真实的世界里,他是她异父异母的哥哥。
小西(霍思燕饰演)小西也算是主角。
地位仅次于范爷和冯绍峰。
她是范爷的闺蜜。
刘建(制片人方励客串)他的角色,也分为两个。
在范爷的幻觉里,他是追查范爷的警察。
真实的世界里,他的身份是律师,范爷的养父、冯绍峰的生父。
美玲(孔维饰演)范爷生母。
宋德顺/王铁辉(姚安濂饰演)范爷生父。
郝医生(陈冲饰演)陈冲是范爷的同事,整形医生。
女警察(梁静饰演)真正的警察,真正为范爷破案的人。
枚枚(不知道是谁)范爷以为她是霍思燕。
【电影播放顺序】 上面提到过,电影采用了大量的倒叙插叙,时间有点乱。
我们先说一下电影播放的顺序。
主要分为两大段。
第一段:现在(幻觉的) 这是电影的前半段,大概是前1个小时,60分钟左右。
在这部分中,主要发生了这么几件事: 范爷看到了冯绍峰和霍思燕偷情。
范爷把霍思燕杀了。
范爷跑路了,被一个叫刘建的警察追。
范爷撞死了刘建。
第二段:现在(真实的)+过去(真实的): 梁静出现,就是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界限。
这是电影的后半段,大概是后1小时,到影片结束。
现在真实发生 的和过去真实发生的,是混合在一起的,比较难区分界限。
这部分,主要发生了几件事: 范爷报警发现并没有撞死男警察。
范爷在四合院和梁静解释,发现了日记。
通过日记和回忆,她发现了自己生母死亡的经过。
最后去海边找到了冯绍峰。
这两部分如果清楚,就能明白片名为什么叫“二次曝光”了。
“二次曝光”原本是一张胶片两次曝光。
第一次曝光是电影的前半段(偏商业),第二次曝光是电影的后半段(偏文艺),两段时空、两场谋杀案交织在一起,相互分离又相互影响。
【故事真实发生的顺序】 这个故事的顺序,不是电影播放的顺序,而是范爷饰演的角色的成长经历。
--真实的过去---1981年。
秦皇岛。
推测出,冯绍峰饰演的角色出生。
1985年。
小镇。
推测出,范爷饰演的角色出生。
1985年-1995年之间。
丹东+秦皇岛。
推测出在这段时间内: 范爷生父出了海难。
范爷生母,得到了一笔赔偿金,开了一家小卖部。
这笔赔偿金,来自范爷生父死亡,这笔赔偿金,是在一个叫刘建的律师的帮助下获得的。
律师刘建开始与范爷生母有染。
范爷生父在海难之后生还,然后给范爷生母打了个电话,想要回家。
范爷生母表示不同意,让他风声过去以后再回去。
在一个雨天,小范爷发着烧,范爷生父回家,看见了范爷的生母在和律师刘建有染,律师刘建跑了,然后范爷的生父一气之下杀死了范爷生母。
小范爷模模糊糊的看见了自己的生母被杀,可惜没看到凶手是谁。
这个案件没被侦破。
1995年8月25日。
秦皇岛。
日记中说道: 10岁的小范爷被律师刘建领回了家。
律师刘建成为了她的养父。
10岁的小范爷,第一次遇见了14岁的刘东,刘东成为了她名义上的哥哥。
1997年。
秦皇岛的海边。
(忘了出处了) 小范爷差点溺死在海里,小冯绍峰去救她。
其实这个时候开始,俩人就不太对劲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他们还是会约在海边,因为那是他们常常去的地方,是“老地方”。
2004年4月12日。
秦皇岛。
根据范爷的养父的日记: 范爷养父发现范爷和冯绍峰感情不一般,19岁的范爷,在读一所美术类大学,因为对养父有怨气,很少会去看他。
推测出是美术类的大学的原因,一是因为她后来的职业是“整容咨询师”,需要一定的美学基础,而且家里有大量她画过的有关回忆的画,在胡杨林里,好像也有她给生父画像的段落。
所以估计是念的美术类大学。
因为冯绍峰是学医的,很有可能念的是5年或者7年制,因此还在上大学。
对冯绍峰职业的推测,来自两个地方,范爷的幻觉里他是整容医生,范爷养父死的时候,冯绍峰给她打电话穿的是一件白大褂。
2009年10月2日。
秦皇岛。
根据范爷养父的日记: 范爷生父联系上了她的养父,想见范爷。
养父可能是因为一些愧疚等等原因,决定自己先去见见她的生父。
在去见范爷生父的路上,发生车祸死了。
2009年10月。
秦皇岛+新疆 根据范爷的回忆: 范爷去车祸现场,发现养父死了。
其后发现了养父的日记,知道了她的养父与生母有染。
她根据日记的线索,把车修好了(可以注意到她在路上开的车和养父去新疆的车是一样的),上路去新疆找一个叫“王铁辉”的人。
她在新疆一个工厂内,找到了王铁辉,也就是宋德顺,也就是范爷的生父。
范爷的生父告诉范爷,他杀了范爷的生母。
范爷的生父死了。
范爷带着生父的骨灰回到北京。
产生了王铁辉还活着的幻觉,并且认为冯守峰是她的男友。
到这里,范爷的幻觉,正式开始,也进入了电影第一个镜头。
-幻觉的现在---2011年.北京。
丑女孩找范爷来咨询。
(电影的第一场戏) 范爷和冯绍峰在医院里打闹。
枚枚找到医院,想要把自己整回去。
范爷发现男友冯绍峰与闺蜜霍思燕有染。
范爷与冯绍峰争吵,并且杀了霍思燕。
范爷让整容成霍思燕的枚枚去警察局销案。
范爷跑路,发现有个叫刘建的警察在追她。
她把警察撞死了。
真实的现在--2011年。
北京。
女警察梁静发现范爷没有杀人,并且找到了一本刘建的日记。
陈冲和梁静发现范爷有幻觉。
范爷通过读日记,开始回到了“真实的过去”。
范爷在输液,陈冲说联系到了冯绍峰,问范爷想不想见冯绍峰。
范爷还是断断续续的有幻觉,她想起来了什么。
然后开车到了水边,终于能够突破心里障碍,不再有“水鬼”霍思燕的阻拦,进入到了溶洞里,找到了生父生母的骨灰。
当她从溶洞中要出来的时候,在水中,摘下了假发,露出了她本来就已经白了的头发(直面真实的自己)。
最后。
秦皇岛的海边。
范爷在时隔两年后,终于坦然面对冯绍峰。
他们才发现,原来他们一直都爱着彼此。
最后,海市蜃楼。
-故事结束,电影也播放结束--【标志】 我写了很多,基本都是凭借两次看片的记忆,梳理了一遍顺序。
在梳理顺序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明显的时间分割标志,就是范爷的发型。
中长卷发是现在,长直发是过去,白发是最接近现在的现在。
在“第二次曝光”中,过去和现实一直在交叉进行,只需用发型就可以清晰的判断时间。
【写在最后的话】 我想,如果你能坚持看到这里,基本就能梳理清了《二次曝光》时间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当看懂这个故事,范爷的幻觉也就不是显得那么荒唐可笑。
范爷的人物,生母被生父所杀,继父和生母偷情,继父死在找生父的路上,自己爱上了继父的儿子(自己的哥哥),自己的生父又死在了自己的眼前。
这是多么纠结错乱的情感。
所有的爱,不能爱,所有的恨又无法恨,所有的感情,都没有一个宣泄的出口,在多重感情压力下,把过去忘的一干二净,只留下了自己最爱的两个人,冯绍峰和生父,“活在”自己的身边,安慰着自己。
再看冯绍峰,演技并不是大家说的那么差“呆板、生硬”,反而很真实。
因为他是范爷幻觉中的人物,幻觉中的人物,一定不会是那么的实实在在,会有些寡淡、有些距离感。
冯绍峰演出了这种感觉。
我不知道你怎么看这部电影,但是就像范爷曾说的“如果你深爱过,你一定会懂。
”你一定会懂那种爱到以为TA在你身边的感觉。
所以我觉得,这是中国一部很有新意的电影,打破了线性结构叙事,人物很多,主演角色的性格很丰满,所有的线索,都能对应上,故事的时间线也很清晰。
只是对于过去的一些描述,还是少,比如范冰冰和冯绍峰十几岁的时候的感情纠葛。
范冰冰对母亲的恨意和父亲的爱意也都不够明显。
但总的来说,在中国,能有这样一部文艺与商业兼顾,且融合的不错的中国电影,是个号苗头。
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国产电影出现,少些破烂古装巨制吧。
回来的路上 四个人坐在车里 我说了一句:"实在是看不懂这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 基友说:"这导演就是想说他自己是个2B"整个电影只有我和基友的老婆看全了 那俩货后半段都睡着了 整个情节和气氛设置的相当压抑 范爷给我的影响是她不演恐怖片白瞎了 剧情有点乱(本来是想看一部轻松的爆米花电影 没想用太多脑细胞) 中间一些镜头莫名其妙(估计只有导演清楚想说什么) 有一些剧情显得拖沓 逻辑上和最近半年看过的电影差不多 硬伤很多 是先看了豆瓣的评分才去看的 没抱太多的希望 除了剧中反复提到的秦皇岛,基本没有看点,因为明天我们要去秦皇岛旅游一圈,看完之后各种蛋疼啊 电影的重点是爱情——亲情——爱情 视线不断转移 主题一直在变幻 搞的我实在是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 所以才有了开头的那段。
比较看过的电影,这是一部意料之中的烂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4868/本人强烈建议脑子不够用或者好奇心过剩的亲们把这位仁兄的影评看一遍或者打印出来带着,以免到时候看完了一头雾水或者想射没出之类的。
好了以下是简短版剧透欢迎吐槽。
++++++++++++++++++++++++++++++++++++++++++范爷是整形医院的医生谈了个男盆友是冯绍峰有个好闺蜜是霍思燕。
然后的剧情就是男盆友和闺蜜在一起了(在一起半年了!
一点不喜欢范爷因为范爷太阴郁!
闺蜜阳光爱笑有没有!
),然后范爷越想越不忿去闺蜜家把闺蜜掐死了毁尸灭迹了。
然后作为一般人范爷自然有点惶惶不可终日嘛,这时候有个jc来调查她了,她更害怕了然后一个不小心撞死他了。
啊对了有个小插曲,有个女病人整形失败,范爷作梗让她整成了霍思燕的样子去找jc蒙混过关,因为死去的闺蜜报案版本是失踪。
++++++++++++++++++++++++++++++++++++++++++ok,上面这些,除了范爷是个医生之外,其他的全是范爷臆!
想!
的!
因为范爷有精神疾病。。。。。。。。。
++++++++++++++++++++++++++++++++++++++++++接下来的版本是,范爷的爸爸海难幸存但是除了麻麻没人知道,麻麻让爸爸不出现先把保险金搞来,结果帮麻麻争取保险金的律师搞了麻麻,范爷就和律师的儿子也就是冯绍峰恋爱了。
然后爸爸思念太盛回来找麻麻,撞破奸情杀了麻麻,这一幕范爷目睹,算是病根子了。
范爷去新疆找到了在逃的爸爸,爸爸挖矿目测得了尘肺,见了范爷含笑死去。
+++++++++++++++++++++++++++++++++++++++++++至此,上面那段就是引起第一段范爷的病根子。
范爷病好了,去了现实世界秦皇岛找到了冯绍峰两人相拥,整部剧情在李代沫和吉克严重走音的歌声下结束了。
++++++++++++++好了以下是几点吐槽。
1,范爷和霍思燕对质的时候两人的台词让我不停毁三观,本来只以为是一次闺蜜男友偷情结果霍思燕说我们已经半年了。。。。。。。。
2,有人失踪,找人整成失踪人的样子去销案底,这算是本片对广大犯罪事业的一个很好的启发,但问题是,身份证什么的亲人什么的肿么办??
3,影片末尾范爷把父母的骨灰罐放一起,暮然回首两个罐子成了两个人看着她,卧槽吓死爹了好么!!!!
4,有谁和我一样觉得李代沫和吉克隽逸唱的这歌把这两人的好印象全毁了?
有同感的说说不同意的别和我争了谢谢。。。
个么原来是个蛇精病啊。
画面晃得一塌糊涂吖~看的头晕恶心了!
范冰冰演的还行
范爷演技有进步
唉 怎么说呢 能想到一对片儿吧~~没看过的觉得新鲜,其实吧这个类型里真是一般般般~后半段太拖沓了,解释的太多了,结尾太烂了=。= 怎么说呢,像李玉学习copy着的研究性产物
旁坐一心理学孩子边看边分析,结果都猜错了。
剧情都猜的透,还以为要讲述高智商犯罪,结果是精神分裂,还是不怎么精彩的精神分裂。话说冯绍峰最后那个发型真搞
我以为《二次曝光》是一部剧情片,看了一会出现个第三者,喔,原来这是爱情片。一会儿第三者被杀变成了惊悚和悬疑片,出现个警察和逃亡成了警匪片,又一会第三者又回来了变成了恐怖片。最后,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所有人物和剧情都发生颠覆,于是就变成了一部神一样的片子。
这片不错,值得一看。看来无论是梦境还是幻觉,都是有出处的。
李玉终于能把碎片串成一个相对严密的故事了。
我为什么花两个小时看一个精神病的异想世界,不过范爷是漂亮。
看着头晕!!
给国产新生电影的一分。
看第一眼就知道是李玉的片子。一贯的风格。很多人说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新电影的萌芽。幻觉电影。带有几分希区柯克的味道。值得多看两次来分析。
镜头晃得我旁边的人去吐了仨次。本来想借这个片子改观一下对范冰冰的看法的,结果还是失败了。。。
导演真是太低估观众的智商了。。还在豆瓣配了篇这么长的说明书。。
冯绍峰还挺帅,原来没发现的
精神分裂症的中国式阐述,太文艺太女性化了,这是李玉导演的个人诗作。
。。。这,果然还是技术问题
冰冰姐写真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