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美好的一部青春剧,感觉该有的元素都有了,les,gay,trans, bi, even asexual,但是他们却始终是不离不弃,彼此相爱的朋友,看的时候很多地方可以共鸣,比如爱他时心里只想着他生活只围着他转这样肯定会出问题,无论自己处于何种热恋中我都应该首先学会爱自己,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负责,剧中还提到ilegon(忘记怎么拼了大概是这么读的)依然在探寻自己真正的取向,大家也都在十六七岁的年纪探寻真正的自己。
有时候短暂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分离期间依然依靠彼此之间的爱意维系住关系就是一个全新的议题了...尤为感动的一点是,即使每一对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波折矛盾,但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从来,从来没有提过半句放弃,亦或是分手之类的威胁性话语,这一点实在是太让我感动,现实中有多少情侣会动不动就提分手,提“没有你我也可以过得很好”,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现在想来还是不够成熟,没有一颗绝对赤诚的心和理性的情绪来面对这些事。
有点难过的是,其实也不能说难过吧,有点唏嘘的是,我看完整部之后并没有预料中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情绪,看完之后也没有被困在他们之间纯粹美好的青春爱恋中无法自拔,而我确信的是,在自己谈第一段恋爱之前我肯定会有这些情绪,我也说不清这到底算什么,哈哈,无论怎么样,希望自己永远真挚地待人接物,永远保有爱与被爱的力量。
Just want to say,hi. 永远会为Charlie和nick的故事而心动。
那是我们不曾拥有的人生。
———————分割线————————说实话,这一季的感觉不如前两季。
第一季,暗恋的悸动,小心翼翼的触碰,雨天接吻;第二季,出柜的惶恐,隐晦却又热烈,巴黎相拥而眠。
第三季……大哥,第二季Nick刚出柜导演把接吻当发糖很正常,所以大家也都喜闻乐见,看的很开心。
但是到了第三季,拜托两位主演第2季都亲了一整季了,还把接吻当做发糖,真的很没有新意啊。
还有查理的心理疾病。
确实是有一种没苦硬吃的感觉……(绝对没有任何针对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症状,或者是有过这种遭遇的人的意思,单纯的从导演的拍摄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感受来谈的。
)唯一比较值得看的就是最后两集小两口的床戏了吧,前提是如果真的算床戏的话……说实话,不管是不是gay,两个小年轻在进行第1次的时候,那种惶恐,那种手足无措,但却期待,应该都是很值得人们去思考并且展现的。
说实话,在这一季里面,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一点的氛围。
接着就是被人们普遍诟病的配平了。
讲真的,老师配对也就算了,到了第3季,连Charlie的姐姐还有Nick从小到大的朋友,本来是第一季全剧唯一的一个女直,居然也有拉拉倾向……我很讨厌这样说,但艾瑞克的无性恋似乎只是导演给自己叠的甲罢了……我们显然都没有任何歧视同性恋的意思(本人也是gay),但看完这部剧后,真的有种愿世界接受异性恋的感觉。
因为这部剧的标签虽然是同性,但里面的人似乎都是后天出柜,或者是原来是直的,但是却莫名其妙变弯了的。
这样的故事如果有一两个,我们可以把它称作为童话故事。
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恋爱圣经,把它当做睡前故事,把它当做自己心目中的白月光完美世界。
但像这一部剧这样这么多个,这样真的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只要你努力,你就能够把直的给掰弯的错觉。
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我非常谴责给人们灌输这种思想的任何表达和作品。
五星,是给这一部剧前两季的表现。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一期的水平总体来说并不如前两季,剧情平庸,味同嚼蜡。
但不影响前两季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看完小心跳第三季,心里蹦出的总结是:遇见你,我心里的和平鸽都飞起来了。
这一季编剧似乎还是很习惯用温暖的基调诉说成长的钝痛,不被理解的厌食症,原生家庭压抑下的强迫症,跨性别障碍者选择交往对象迈不过的心里那道坎,无浪漫主义无性恋疲于向社会解释这个不常见的名词……一些难以启齿的专属于这个年龄标识的苦难是很沉重的,没有被污名化,也没有被小瞧,被导演包在糖果纸的下面,以更加温柔的语气,像羽毛一样在你手心写:that's ok,no big deal at allcharile的家庭太像收缩的网,他是被俘获已经认输的困兽,厌食症让他每况愈下的情绪变得更加焦灼,不自觉的出现伤害,他争斗无果dark moment席卷而来,他马上要服软于怪兽般的情绪。
但还好有nick,真正的safezone。
可以让他数次和家人争吵逃跑后几近崩溃的情绪,每一句“请允许我陪在你身边”得到了call back,nick似乎给他的网划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于是能够呼吸,能够在黑暗里见些许光亮。
他也忍不住会对nick张牙舞爪,nick也才16岁,有时忍不住动怒,但爱让一切可以包涵,他抱紧charile说对不起,爱让爱人的痛苦也变成了他的痛苦。
但爱也让拥抱化解冰封的沉痛。
英国至暗时刻的teenager,也不全是好玩,也这样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学习,噢是这样去爱。
三天看完了三季——从第一季的小甜饼到第三季开始讨论一些更沉重的话题,不管遇到开心还是不开心的事剧里的朋友和恋人成熟得甚至不像是十几岁的孩子,更像是每个人理想里朋友和partner最好的样子。
说他像是童话也好,之前在cineplex看电影一直很喜欢影厅前海报版上不是简简单单写“放映开始时间:几点几分”,而是写的 “your escape begins at … ”。
我们把影视作品叫做escape,不过就是为了体验一个我们无法真实生活的世界——heartstopper完完全全地做到了。
喜欢构图工整的对称,喜欢镜头对颜色的运用(黄蓝雨伞简直是神仙意向),尤其很喜欢最后一集结尾的表达——穿了三季暗色长袖毛衣的charlie终于穿上了亮色的T恤在彩虹色装饰的嘉年华里跟乐队一起上台演出——颜色和音乐真是辅助叙事神奇的存在!
如果硬要挑一些不足或许是很有特点但是难免有些俗气的手绘动画。
第一季的运用算是新颖而且恰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想要牵手的那个镜头里小闪电和小火花(莫名其妙让我想起了jojo rabbit里jojo看到butterflies的镜头——都是对年轻灵魂第一次感受到难以抵抗的爱这种抽象感觉完美的具象描绘)。
后期不知道是审美疲劳还是动画有些被滥用了,总觉得很多时候有些没必要甚至喧宾夺主,好好叙事或许会更好。
说回剧情,数不清看这个剧哭了多少次,无数次被年轻孩子们纯粹的爱感动(不过第三季一定比前两季加起来都多)。
作为一个T值几乎点满的人在生活里一直很难做到共情,甚至觉得安慰不过是不合时而且不会有人想要的廉价怜悯,就像加害者的道歉不过是为了请求原谅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一样。
但剧里的角色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把关心仅仅停留在 “你还好吗” 的表面问候。
比如,平时严厉的科学老师给Charlie申请head boy的鼓励不是 “你一定能做到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而是 “想想如果你成为head boy可以激励多少人” 。
比如,朋友们一起想怎么能帮到住院治疗的Charlie,送出的不是仅仅一句 “get well soon”,而是Tao选择用爸爸留下来的dv记录大家的生活(家庭老式DV的复古颗粒感用在这里简直不能太合适)。
还有Elle陷入世界对trans恶意的阴影里情绪低落时,Tao没有强迫症一样地问她你怎么了你没事吧,而是用之前的素材剪成视频展示给Elle “你在我眼里的样子” 告诉她在爱她的人眼里她永远是最美的。
甚至被拉来顶替Olivia Colman的姨妈也贡献了封神episode结尾:听到Nick对Charlie的担心安慰的不是直接一句 “im sorry to hear that”,而是 “你只是个16岁的孩子,这些负担对一个16岁的孩子来说太重了”,还有之后关于love can’t fix anything的探讨——真的不愧是专业心理医生。
这一季其实很适合对比sex education,都是讲中学生对心理健康和爱探索的故事。
从这点上看heartstopper或许探讨得更深刻也更贴近生活。
经历过心理问题的痛苦或许能体会到剧里对charlie内心挣扎的描写有多细腻:大多数旁观者对心理疾病的误解,努力把挣扎压在心里在众人面前演出积极一面的希望,无比厌恶自己甚至想推开帮助不想变好的无助… Nick和Charlie互换视角用日记记录生活的那一集我几乎从头哭到尾(那一集叫做journey,包含着成长的旅程,一个不能再贴切的名字),从九月讲到一月,rewind(是那个音乐剧人的汉密尔顿魂又动了🤧),互换视角叙事,两条线最终在医院长长走廊两端的对视交叉,人物成长和音乐的完美配合,说他是三季以来的最佳episode一点也不为过。
最后单独夸夸kit connor!
金发翘臀的美队(bushi) ,第一季开始就被官方认证的金毛大狗狗(金毛和边边也太配了!
),仅存不多的让我对白男群体还留存希望的明灯。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nick眼里的担心焦虑和不知所措一点点加深,很多细节很难相信这是个只有十几岁小演员的表演。
其实打开这部剧的初衷就是看了the wild robot又看到好多戏剧评论夸赞kit在宽街罗朱里的表现。
Nick无数打动人镜头里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在tao拍给charlie视频的结尾——Tao在画面外略带玩笑地发问,Nicholas Nelson, 你想对你的男朋友Charlie Spring说点什么,镜头里Nick穿着夸张的美队装扮,背景是喧闹的万圣节派对和紫色的霓虹灯,但他直面着镜头,好像完全不处于这个世界,好像镜头那一边的Charlie才是他关心的全部,镜头推进,沉默,他脑子里应该闪过了很多话,但终于什么语言都比不上那一句,I love you。
(或许已经可以从这篇剧评提到第四集的次数看出来我有多喜欢那一集了)很多罗朱的剧评都提到了Kit能把莎士比亚的台词的语气和节奏演绎出来不一样的韵味,说实话没在国外读过书分析过莎剧也大概理解不了莎士比亚的美,但从这个镜头里我也体会到了一样的感觉,这就是优秀的表演——不过是简单的一句我爱你,却能演绎得这么动人。
看完剧去搜演员才了解到kit戏外被迫come out as bi的故事,世界对他的恶意未免有些太重了(这个事件跟这部捧红他的剧的主题放在一起看也是讽刺)。
最近因为the wild robot和罗朱他的优秀也有被更多人看到,希望金毛以后多演好戏!
以下仅为个人看剧时记忆深刻的片段和感受。
•这两个人的互动实在是太可爱太美好了,是让我心跳漏了好几拍才对。
这几对朋友在一起真美好。
•两个人跟对方告白 I love u 那段太美好了!
爱要大胆说出来
然后回应•他们两个人的长辈对待他们遇到困难的态度截然不同。
•Tao因为和艾尔不在一个学校读书而有分离焦虑。
但胖乎乎的艾萨克对于朋友都谈对象,而不再关注自己,冷落和无视自己而沮丧和Tao吵起来。
艾尔让Tao换位思考,很好的安慰男友。
最终Tao也和艾萨克主动道歉和好了。
•尼克面对查理的神经性厌食症,有些束手无策。
后来他拉着查理的手,陪他一起找父母勇敢的坦白了厌食症的情况,爱的力量真的很强大。
•尼克尽自己全力陪伴焦虑的查理。
这个画面好美
爱是陪伴•没有查理陪伴的尼克,度日如年。
眼中泛着泪花
Tao安慰想念查理的尼克•家人和尼克去看查理,查理从治疗所回家了。
终于相见啦•大家各自和家人欢度圣诞节。
终于回来啦•虽然亲属说的话没有分寸,但查理确实有点过于敏感了,总想用逃避来处理事情,如果不想听那些话,就勇敢的说出来啊。
他这样很伤妈妈和妹妹的心。
逃到尼克家过圣诞节,不过尼克家的氛围确实很好。
永远爱你的姐姐•两个人想有进一步发展时,艾尔突然有些害怕。
但Tao真的很爱艾尔,尊重她的想法。
爱你的一切•大家一起欢度新年前夜•查理的生日到啦 大家玩的好尽兴好开心•查理的情况真的进步了很多,都可以帮助心理状态不太好的朋友缓解症状了,真棒!
•如果中国也能像国外一样开设x教育课,那么社会将会实现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这部剧描述和展现了青年人会遇到的各种焦虑和困惑。
•艾尔在接受采访时,收到了言语上冒犯,好朋友和tao陪伴她。
好友陪伴低落的艾尔•真好,他们都有可以治愈对方,安慰对方,陪伴对方的那个人,敞开心扉的面对彼此。
•sex本就应该是相互喜欢的两个人,身心都准备好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女孩们陪着尼克去买成人用品的画面真的太有意思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感觉他们很认真的寻找心仪的大学,是真的很想体验大学的一切。
•查理鼓励姐姐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爱自己想爱的人。
鼓励姐姐
父母也可以回家过二人世界了
他俩的爱情真美好,坦诚和支持
姐姐和迈克尔
迷茫的艾萨克
•咦,戛然而止?
期待有下一季
心跳漏一拍 第三季 (2024)8.62024 / 英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同性 / 安迪·纽伯里 / 基特·康纳 乔·洛克
我来啦!
我的夏日小甜剧终于回来啦 好想念我的Charlie和Nick呀 还是因为拖延症,这一篇也拖了好久... 我在思考怎么写这一篇,突然想起来可以参考一下之前自己写的,发现之前和现在的想法还是蛮像的哈哈哈,我还是想用人物关系去写这一篇观影感。
BTW之前拖了俩月才写完,现在一个月不到,也算是一种进步了吧哈哈哈... 我觉得这部剧之所以优秀,除了大家出色的表演,还在于它很有深度的内核。
这种东西我觉得是剧的灵魂,是很难被取代的 如果说第二季围绕的是come out的主题,那这一季的主题就是eating disorder。
我觉得剧里对神经性厌食的探讨特别好,它里是从NickCharlie的感情发展中切入的,结合Charlie之前的经历来看,就特别贴合。
我刚好那段时间在看《闪闪的儿科医生 第一季》,昨天也刚好在写这部纪录片的观影感。
对其中那个神经性厌食的病例印象特别深,后面也有去一些精神科医生的频道去了解这个疾病,所以看剧的时候会更能共情一些。
Nick & Charlie——小金毛X小卷毛我们小情侣第三季归来依旧是如此甜蜜 真是羡煞旁人,开头Charlie练习怎么和Nick表白也太可爱啦 虽然已经确认关系在一起了,但是不忘记/吝啬表达自己的爱意真的很棒!
很多人就是相处久了,以为很多话不用说对方就能理解,但恰恰就是这种想法限制了彼此的良性沟通。
与之相反的是,恰恰就是太熟悉彼此了,我们更需要保持有效的沟通。
不要把谢意爱意恨意都偷偷藏心里,多点拿出来和亲密的他分享。
我们终究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没法要求对方完全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通过沟通,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和关系。
我特别喜欢第二集后面,为Charlie的神经性厌食感到无力的Nick和阿姨在海边的那段对话,阿姨说得太棒啦!
看剧的时候,能够深切地感受到Nick作为男朋友,对Charlie的病没法进行专业干预的无助感。
我相信这种无力感是能够共情的,对于身边有抑郁、焦虑或是其他精神疾病的朋友,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聊天的时候应该怎么措辞... 这些都是我曾经思考过的问题。
因为我会害怕自己不加斟酌的话语,会无意中刺痛到敏感的朋友,所以我会去查资料,去多多了解这方面的资讯,去学习去理解。
我觉得有这些思考的人都很温柔,证明我们都是很爱我们朋友的。
但我们能做的确实不多,就是默默地陪伴与支持,我们朋友需要的其实也不多,恰恰也是我们能给予的。
我超爱第三集后面,简直就是从牵手进家门一直哭到结尾。
Nick作为一个16岁的小男朋友,他真的做得很好!
他有关注到Charlie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私下自己去主动学习和了解,并且及时和Charlie提出来让他意识到,但也给足Charlie空间和时间,不催促他去直面自己的厌食问题,在关键时刻给予适当的提醒以及足够的支持。
我们金毛小狗狗太会爱人啦!
我最喜欢的是,这部剧没有只一味地描写Nick的付出,它也有很深刻地刻画出Charlie的挣扎。
在一个精神相对比较紧张的家庭里(其实从后面圣诞家族聚会里妈妈的表现、外公外婆的态度语气、亲戚的谈吐反应以及后面妈妈和Charlie坦诚自己受外婆影响比较大所以很多事情会抓得比较紧可以看出来),Charlie是有意识地压抑克制自己的情绪的,因为过去的经历提醒着他,他的诉求很可能会得到一个负面的反馈。
所以他前期的逃避排斥抗拒,是能够理解的,但在Nick的支持鼓励以及自己的坚定努力下,他还是选择勇敢一把,去向父母坦诚自己的每况愈下的状态,去踏出那艰难的第一步,主动寻求帮助,I want to get better. 真的好让人感动啊!
爱是滋润勇气的土壤 后面心理咨询师Jeff和Charlie说的那段话我觉得好棒呀!
当你觉得自己没有掌控权时,会觉得焦虑。
亲密关系的其中一点就是,能够信任某人,放弃一部分掌控权,这很可怕。
但只要你和Nick尊重和信任彼此,彼此沟通和倾听,你就很安全。
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确实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
但亲密关系的建立,就是要和对方分享自己私密的空间。
把自己比较脆弱的一面示人其实是不容易的,因为这意味着会有被伤害的风险。
我们都没有办法百分百地去确认别人是不是值得托付的,因为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变化,包括我们自己。
最爱你的人最懂刀往你身上哪里捅会最痛,这种信任的确立和掌控的交付,是爱的其中一种呈现方式,我时常会被它背后散发的勇气和力量所震撼鼓舞到。
因为我是被伤过就很难再次交付的人,它带来的痛苦和悲伤已经把对未来的期盼和重新开始的勇气都淹没了。
这也是救赎向那么戳我的原因,它是一种非常纯粹的美好。
当我看到深陷沼泽的人,在爱的滋养下重获信心与勇气,慢慢地挣出泥潭重新出发,内心深处的我,也会被感动到。
Charlie心路历程的变化这条线刻画得很完整也很自然。
我很喜欢最后的Charlie在没有Nick的在场也能独自完美地完成舞台solo的情节,他真的做到了。
从前他的世界可能很小很小,觉得只有Nick是真正懂他的人,但渐渐地他发现,其实自己身边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为了他努力学会控制情绪冷静表达学会放手的妈妈、一直把自己放在第一顺位把所有的爱都给他的Tori、即使少了他生活还在继续但依然会留着位置等他的朋友们...也许他们并不是最懂他的人,但他们是他相信无论顺逆境都会陪在他身边一起分享或分担的重要存在。
这些爱与支持都是支撑Charlie走出来的底气和勇气。
BTW最后Charlie还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收获去帮助惊恐发作的Tara冷静下来,以及疏导抗拒亲密关系的Tori去勇敢地踏出整个世界只有自己(Charlie)的那一步,去鼓励她找寻属于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得我好欣慰好感动 我感觉还会有第四季 大概讲的是Nick的问题了,剧后面有在铺垫他选学校的问题,出于对Charlie的担心以及自身的顾虑,他首选是近距离的学校。
但在去不同学校感受的旅程中,我和朋友们都感觉到他已经心有所属了,接下来就是看Nick有没有办法去踏出自己的那一步了 希望Charlie的独立能够鼓舞到他 两小只都要好好的Tao & Elle我们Tao一开始热恋期,就是Elle脑,睁眼是Elle,闭眼也是Elle,其实真的蛮可爱的!
从侧面看出来,他真的很在乎Elle啊 但作为好朋友,心里有落差感是正常的。
试想你最好的朋友们,原本是吃饭上学唠嗑玩耍什么活动都腻在一块的,但渐渐地一个两个都去谈恋爱了,剩你一个单身汉,你会跟平常一样装作没事发生没所谓吗?
Issac这个角色其实非常真实。
其实对于Issac也好,Tao也罢,大家都需要在成长中学会处理自己和爱人与朋友的关系。
朋友和爱人肯定不是相悖的,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当友情和爱情同时出现的时候,他分给友情和爱情的时间精力跟刚开始谈恋爱一样,是需要时间磨合与实践调整的,慢慢去找到最适合彼此的方式和距离。
Tao也在慢慢地成长,我真的很爱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会主动去和朋友道歉,去坦白去把事情说开的性格。
对我来说,坦白局是需要花费很大勇气的事情,不是如此轻易就能做到的,但是剧里的他们都能够用行动去告诉我,真挚的感情是值得用勇气去赌的。
他也从一开始的Elle脑,有分离焦虑,渐渐变成成熟独立的Tao了 他会用属于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爱人——透过自己的镜头。
也能在听到Elle说有计划想出国读书之后,说自己要赚钱买机票之后去看她的话。
健康的感情就是能滋润人健康地成长TaoElle这一季也经历过想要更进一步发展——have sex,但是对于自己性别的焦虑,在关键时刻会让Elle陷入一种焦虑和害怕的情绪中,但最后还是朋友的开导下,慢慢地让她放松释怀,尊重自己当下的每一种情绪做出的每一个决定 Tao也做得好好,他非常尊重Elle的想法,会认真大方坦诚地和Elle去沟通这件事,一起去学习磨合成长Elle因为把自己的画作po上网,成为小网红。
被一些无良媒体抓住了流量热点,以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为由,邀请她上节目接受访谈,实则是抓住她作为trans的身份大做文章,去进行一些时下敏感热点的讨论。
这件事对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看到大方努力自信独立的Elle被如此对待,我心里也不好受。
不过父母当下的反应和做法真的超级棒!
我最最感动的是Tao为Elle做的小视频。
Elle是知道Tao无论如何都会站在她身边支持她的,但她也很清楚,Tao不是她,无法完全和她共情或理解她,为此她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Tao的视频更多的不是在解决这个无解的难题,而是表达即便他无法完全理解共情Elle,他也能从自己的角度和镜头描述他眼里独具魅力的Elle。
不需要因为外界不同的声音而怀疑贬低自己,勇敢做自己的你,对我来说就是如此优秀和重要。
感同身受是重要的,但它不是生活的重点,求同存异才是正解Darcy & Tara这一季讲这对的不太多,一直都蛮甜的 我真的很喜欢Tara和Nick的关系(插个队说一下吧),他们交心局看得我感觉非常温暖 在大家都把关注重心放在患病的Charlie身上时,Tara会提醒Nick也要关心自己的心情,soooo warm Michael & Tori这对很可爱捏 Charlie上大分,之后坐主桌。
Tori也该去探寻自己的精彩生活和世界啦 冲鸭!
终于敲完啦 虽然后面似乎有点草草结尾,但 已经是我的所有了哈哈哈,第四季见吧,也不多说了!
写于2024年11月25日星期一
第一集刚看完,感谢Alice,没想到第三季了还能拍得这么暖,大家都很鲜活,都很好,真的是乌托邦啊😭😭😭第二集看了一半,血压升高了,乌托邦又变现实主义了。。。
我说Isaac作为旁观者,真的又清醒又无力。。。
I love Tori(such a cool sister)第三集更气人了,这就是teenage petulance吗,写实。。。
p.s. 现在在想最喜欢某个角色究竟是因为有共鸣还是想成为那样的人 (真的爱Isaac和Tori)第三集最后一段封神了看网上有人说第四集全季最佳,刚看完,确实挺好,视角的切换叙述同一个故事,一场治疗(journey)经历苦痛的是两个人(甚至更多人)。
感觉这部剧真的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的爱情观 友情观和亲情观。
plus,kit Connor真适合冬装,尤其是jumper,夏天戏尤其是背心那件是真的无力吐槽,花期太短了。。。
这一季真的太气人了,大家可以照顾一下Tori和Issac的感受吗。。。
圣诞节看神秘博士,果然是英国国民剧集。
感谢Alice,给Tori安排了一个cp,真的很搭第七集关于Elle的trans身份遇到的质疑和迷茫,漫画里面好像没有,Alice真的紧跟时事,这一部分写的也很好看完了,第四季快点提上日程吧(期待一下角色更多的成长)。。。
生活够苦了,需要小甜品调剂。
一点点喜欢的句子:Welcome back from the holidays. Spring is in full bloom While summer peeps out from the horizon with all its endless possibilities. So knuckle down, work hard,and don't forget to have some fun.假期已结束,欢迎返校。
正值大好春日,夏天已悄然来临,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认真学习,努力向上,别忘了找点乐子。
呜呜呜呜呜呜看完尸体暖暖的。
好好看!
我好爱这个系列!
我个人觉得这一季比第二季好看,一路从第一季追过来,觉得最好看的是第一季然后是这一季。
我永远记得当时看第一季捡到宝的心情,当时觉得超级好看,一晚上熬夜看完了,这是什么金毛狗狗x敏感猫猫!!
(?
)体型差赛高!
所以是会有下一季的吧,尼克的大学问题还没有讨论呢。
他们的中学生活好丰富呀,除了考试上课还有这么多活动(比我大学生活还丰富…)。
这一圈好友几乎都在中学毕业前找到了自己、觉醒自己。
沟通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好好说话真的能解决掉好多事情。
有嘴的情侣真是好,有矛盾很快就解决掉了。
并且都知道彼此爱惨了对方。
他们两个对对方来说都是一个安全的港湾,这是非常健康的伴侣关系呀。
EP1中Charlie对Nick说“我恨你”时,突然想到《两小无拆》中Pran在床上对Patt也说过一样的话
泰语字幕用เกลียด,就是"恨"的意思。
用“恨”来代表爱意,最有名的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同样是描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李白在《清平调》中同样以"恨"字结尾: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当时唐玄宗和杨贵妃恩爱正盛,在沉香亭赏牡丹时皇上钦点李白来赋诗,但太白仙人却在结句中用到“恨”字,一直不解。
直到日后看到日本歌舞伎的能剧《杨贵妃》中,日语字幕中用汉字"憾"表示"恨",实际两个汉字在片假名表记里都是“うらみ”。
也就是说恨就是憾,所以"爱恨"其实和"阴阳""鬼神""善恶"一样,就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恨就是一种遗憾的爱。
想来朝鲜李氏王朝著名的《恨中录-한중록》,也表达了惠庆宫献敬王后对于亡夫思悼世子无限遗憾的爱意。
생각할 사(思) 슬퍼할 도(悼) 사도세자 - 思悼世子1988年剧版《恨中录》中,大长今导演李炳勋监督将"恨"替换为韩语中同样发音的汉字"闲",是不是就是为了表达被封闭在木柜8天后饿死的思悼世子。
在粤语中"恨"还有"想要得到"的意思,非常有意思。
B站链接:粤语口语里的【恨】最后,点一首代表遗憾爱恨的巅峰之作,林夕-梁伟文老师的《愛的太迟》B站链接:愛得太迟
爱情力学
四方极爱
有人说,这是属于亚洲人的格林童话,细细一想,说得实在在理。
严格的、拘束的、带有囚禁性质的高中压抑着我们的天性,我们不去寻找自我,不论成长的迷雾将我们笼罩得如何,我们揪出我们人格中、天性中最为乖巧温顺勤劳的那部分,把他用尽全力地抛出去,仿佛那就是我们的全部,而那也确实是我们高中生的模样,我无法言之一模一样,毕竟总是剥离得不够干净、彻底,但至少,我们大差不差。
我们载着优绩主义的小舟,争先恐后,我们四处张望,我们攥紧拳头,那是,一个上了大学就自由的谎言,一个好大学就决定一切的因果,让我们自愿让渡出天性中最为可贵的部分,直到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我们才终于完整。
但是,那些我们错过的,必须经历的,该从何处弥补?
我们完整的灵魂,犹如放置在冰柜之中,一成不变得让人心痛,我们以为我们可以凭借此,去争夺失去。
而这一切,将会让我们惊醒。
我们满怀憧憬,走入大学校园,天性释放着,我们探索着不同样貌的不同身份的自己,我们需要弥补,需要补偿;直到碰壁,直到gpa犹如一盆冷水直淋淋地泼了我们一身,我们猛地一睁眼,优绩主义的大船轰隆隆地开到我们面前,高耸入云,庞然大物,它问道“先生,您要上船吗?
”我们知道,它礼貌下的虚伪,我们自愿下的无奈。
那些错过的,该从何处弥补?
又或者,我们早已习惯。
这是一部童话,人设近乎完美的Nick,永远伴随的朋友,但是也是呈现的作品,我了解性少数群体,我走进trans,我发现厌食症不是我们不想吃饭,我意识到,我们需要得到治疗,而爱并不能治疗一切。
为什么爱情永远被探讨,因为我们总要面对,无法避免,我们每天都在书写答案。
而爱情需要理解,呵护,需要我们真实地拿出心,掏心窝子地交流,我们将一个完整的无保留的自我呈现给对方,然后,我们热切地相吻。
对不起我已经无法共情他们了
看了采访,原本很期待tao和姐姐的角色,但可能是篇幅限制吧,连主角的精神病痛都不算全面细致,所以也不苛求!蛮期待后面的大学生活和学生会生活
告诉我这世界真的存在这么美好的人和朋友吗555555 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看完会觉得身边不太美好……
这一季在这个童话里加入了一些贴近现实的要素,也因此比前两季增加了厚度,大概是从纯粹的糖水变成三九感冒灵的程度,或许这是一个带有希望的故事,但当这种希望落地与现实稍有关联时就显得如此悬浮
第一季给人感觉还挺好的,结果越往后故事越甜齁得令人脚趾扣地,两个主角也给人感觉矫情得有点做作。
外国人怎么那么多心理疾病饮食失调症估计中国家长看了就会说,还是不饿,饿了自个儿就吃了。要不就是说啊,这孩子最近消化不好,积食了。吃点大山楂丸就好了。
“爱是无法治愈一切的”,也难怪这一季分掉了,最后两集像是为了补偿前面虐的部分疯狂发糖,但这群人的故事好看之处并不在于每一对到底有多甜,而是每个人折射出来的问题以及处理方式以及每个人的成长,前面对于查理进食障碍和强迫症从认知到努力治疗的过程写得相对还好些,和尼克一起跟爸妈坦白也很感动,很欣慰看到查理由严重变好甚至成为周边朋友们的强力援助,朋友焦虑发作时的镇定,姐姐迷茫时给予后盾鼓励,但后半段对于升学和远距离的描写还有第四季的话铺一下也未尝不可,有点浪费最后两集了,而且步入大学是否还是能待在舒适圈?这些议题作为青春片显然还是值得探讨的,看看下一季咋写。而且真的每个人都必须得找个伴吗?学校老师对查理的重要程度可以理解,但姐姐和伊萨真的何必呢?
看着不属于我的故事,牵动着不属于我的感情,所以觉得越来越没意思。
毫无剧情全是粉红泡泡
当需要刻画比较深刻的情感的时候,主演的演技明显不够用了。前两季所描绘的“接受你现在的样子”的理念是非常取巧也讨好的,然而编剧是哪里来的自信要轻飘飘地探讨女权/恐跨这种议题😅为何只见男跨女不见女跨男,为何被“恐”的只有男跨女而没有女跨男,为何总是压缩女性的空间而不是让男性把蛋糕让出来?男人可以做任何人甚至是女人,女人只能做二等公民。
sorry 我有心理问题,我看下去并不觉得治愈,只觉得矫情
我真的太讨厌这部剧了所以要连续标记三个一星
谁要看科教文卫片啊。
之前看第一季的时候有人说这是奈飞的流水线,当时觉得也不至于。但到了第三季以为可以探讨关于无性恋等多样酷儿身份文化的时候,结果一下子给我干成预制菜了。结尾直接就是男主们做了。。。大崩溃。。。
前两季都是甜甜的恋爱,这一季非要整点毛病来,还是把所有愚蠢青春期的毛病都要整进来,有点烦,拖了好久才看完。
这一季更多地在讲述成长面对的复杂情绪,可能会生病可能要面临分别,要不断探索自我的认同。不变的是每对couple之间百分百对彼此信任的爱,太美好了🥲好健康的恋爱。。乌托邦一般的世界
我活到今天就是为了你们!!!
伦敦爱情故事,前几集全员恋爱,有几组cp硬凑,明显的工业糖精,真的受不了了,没有啥波折的爱情故事是没有意义的!
三星半吧,会感觉出来明显没前两季好看,就是有些刻意给人物制造困难的感觉,再把Charlie的心理问题拿出来做文章,但是解决又显得很淡化,跳到下一part搞性教育了,纯爱小甜饼变成纯爱小肉饼。另外,从第二季其实就不太喜欢给老师也配平了,真的可以不都搞成对象的。人应该就是有比较病态的心理,看到这么甜的东西,很容易一边很开心,一边就气死了。
看到剧情如此拧巴又无聊就知道作者实在编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