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遍才大概明白导演想表达的意思。
其实整部电影都在诉说“选择的意义”,电影给出了几个选择后的结局。
如果在收到预言之后选择不做任何干预,就是那个精神病院被关押的病人的情况,一直在各种地方疯狂写下预言,快速衰老直至死亡。
而当收到预言选择做出干预,即提前对当事人发出预警,则是1992年山中小屋录像男子的情况,身上开始出现黑色的斑点直至全身被覆盖。
而男主在拥有预言能力后,曾先后做出了以上两种选择,都出现了相应的副作用。
结合结尾部分男主曾穿越到病房和小屋的剧情,可以想见,如果他做出了其中一个选择并且坚持不变,他的结局就会是上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女学生沙百合对男主说,未来是不能被改变的。
从某个角度上看,也许“未来无法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过去”。
按照这种思路,“必须死一个人”的宿命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死者身份。
无论是男主从电车上救下妻子却没来得及救出妻子的朋友,导致被她无脸的怨灵纠缠,还是在车祸中怎么选择都无法一家人全身而退,都说明了必须有人死亡来维持预言和未来的平衡,否则会受到惩罚。
最终男主选择了用生命来保护妻女,结束了他多年的梦魇,尽到了身为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然而在5岁的女儿眼中闪过了父亲牺牲的预言报纸,跟当年父亲目睹女儿死亡的预言报纸如出一辙,是否又预示着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在冰冷的死亡预言中,面对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改变的悲惨命运,是我们人性的光芒和对所爱之人的珍视,才能让奇迹出现,改写已经发生的过去,重塑不一样的未来。
“我愿为了拯救你而千万次奔赴必死的结局。
”
看这部片子是个意外在校园网上下载了好多部电影其中一部就是《预言》初看影片并没有恐怖的感觉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那种由内向外的恐惧渐渐开始弥漫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但是却无力改变以至于后来虽然主角改变了一些事情结果却造成了更可怕的结果可怕的并不是死亡或是鲜血而是那种看不见的东西或者是虽然看见却无法控制的那一部分
如果有一张报纸,像天气预报却更准确,专门预见死亡,会怎样?
比较典型的日式恐怖,不过,没鬼,只是告诉你——看得见未来,也是一件恐怖的事。
另外,又用男主人公的死告诉你——爱,值得用自己的生命交换。
酒井法子,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甜美的女孩儿了。
岁月如刀,谁都得挨上一下又一下。
整部电影就像做的一样梦不断的重复,改写,几乎被梦魇吞噬没有鬼的出现,足以让每个看过片子的人感到震撼一个男人的责任与意义,被几次剧情起伏演绎得淋漓尽致
节奏一如既往的缓慢,也没有特别恐怖的镜头,却是一部相当有剧情的日本恐影(比较以前看过的咒怨之类的)。
只因为那个结尾,世事真的是轮回的么?
当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自己的逝去,真的是最好的结果么?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但愿我们真的能好好的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不经意的瞬间,即使生命的戛然而止,我们也没有惋惜。
电影的后半部分蛮精彩,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好好的生活,不论是曾经失去了什么,经历太多无奈,既然宇宙赋予了我们存在,就是注定要走下去!
猛地一看发现是《午夜凶铃》的导演,结果看完之后发现他们形式真的很相似,可以看做是同一个文学母题,都是有关死亡通信。
我一直觉得死亡通信,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它告诉了你一个确切的未来,而我们在观赏的,则是知晓未来的人,如何去面对接下来的未来的故事。
死亡录像带和贞子,谁看录像带谁就死;电话里鬼来电,谁接到来电谁就再见;而这里的预言则是始终是未知而神秘,可能是有关于你,也可以是路人,你如果只是视而不见,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但若是你想要去改变,那厄运就会降临到你头上。
看样子是个很好决定的事情,在《午夜凶铃》里,因为死亡总是和自己和亲爱的人相关,所以他们总是倾尽全力。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午夜凶铃》和《预言》的主人公都是离异,但当死亡降临到其中一方时,他们又会手挽起手面对既已知又未知的未来,已知是失去的结局,未知的是失去的过程。
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降临》——你一生的故事,即使主人公了解了有关未来的事,但是她依然会选择勇敢面对。
《预言》也是。
男主人在目睹了女儿的死亡之后,无比后悔,后悔看到当时的预言他什么都没做,于是他活了下来。
但是当厄运再次降临在他的学生身上之后,即使学生警告了他做什么都于是无补(可以看出学生也是经历了什么都没改变的结局),他还是伸出了援手,即使这换来的是他的临终预告。
这预告让他和前妻重新走到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也让他们勇敢面对过去,和对方和解。
他们珍惜着所剩无几的时间,以及勇敢的面对结局。
当死亡来临,他看到的是什么?
原来是他的执念。
都说鬼被执念所困,人又何尝不是。
丧女之痛一直在他心头萦绕,这似乎是一场心理学暗示,因为我们已经目睹了至亲之人的死亡,这事件立马成为过去,那时候我们是不是会想,如果我早一点知道就好了?
如果我当初行动了就好了?
如果什么都不做,如果和回忆就此别过,放弃感情,放弃回忆,自己也可以笑着活下去。
反正即使自己做了,结局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甚至因为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命运也会发生改变,以至于连命都保不住。
但,你的未来,决定在你的手中。
所以你还是会做,你还是会奋不顾身,“预言”就是你自己执念的化身,你不断的投入其中,为了保护想爱的人,为了保护不想忘记的人,即使什么都没有改变,即使什么也不会改变,但是你还是奋不顾身的去做了,你陷入于你最痛苦时刻的轮回之中,这难道不是比死亡更让人痛苦的故事吗?
预言,轮回不绝,未有终时。
最后,男主人公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女儿,将她交给了妻子,他保护了自己最爱的人,他改变了命运,他解开了自己的执念,改写了女儿的预言,也应了自己的预言。
但是,当他的身体被烈焰吞噬,预言的新闻又在她女儿的眼前浮现,这次是父亲的死亡预告。
她的女儿会不会再次踏入这场轮回之中呢?
用我今天看的《阳光普照》的一句话“难过的事情总会过去,也会被遗忘”
现在看过的恐怖电影中感觉最优秀的一部。
记得自己高中一人在后院放午夜凶铃的碟,也没感觉这样兴奋,对,只能用兴奋来说明我当时的心情。
当你看到一部电影,处处跳脱你的预感,层层拨开外面的包裹,如果是花,那就是一朵黑色玫瑰的花蕾,在你的面前,层层绽放后,你看到却是纯美的蔷薇。
如果是人,那就是一个落魄污脏的女子,出浴后,慢慢破出水面那一刹那,你看到的却是稀世的娇人。
电影回旋的拍摄手法,多角度的假设,有点法国劳拉快跑的感觉,只是劳拉快跑,是法国左岸电影新思潮的代表,讨论的是人类的命运,感觉命运是由许多的偶然和细节组成的,不同的偶然偏差就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所以电影用的镜头特别多,有一千多个吧,而且是重金属快速的敲打链接起来的一部电影,其导演因为被誉为“柏林一代”——没有历史,拒绝政治,所以对待人生的观点在电影里表达出来的是人可以改变命运。
而这部电影却是只在后面借鉴了劳拉快跑的这种分支假设,让人不由自主的感觉命运冥冥天定,而且在讨论这一人本基础之上,它还在彰显一种精神——舍己,称颂一份我们在电影很少看到的亲情——父爱。
如果说,立本凌香的友人死后无面女尸的出现,让我感觉其作为一部恐怖片的魅力,那么电影最后的几种假设,简直就是画龙点睛,点破了一般商业电影的娱乐,透出人性关注的光芒。
《预言》整体延续了日式恐怖片的风格,欲扬先抑、以静制动,剧情也犹如《午夜凶铃》《鬼来电》等,心理畸形的恶灵转世,对好人、恶人实施无差别攻击,而且百发百中、弹无虚发,让主角和观众都笼罩在宿命论的阴影下。
前边铺垫过长,虽然细致周密但却令人昏昏欲睡。
侦破的过程、伦理的哀嚎在阴暗的背光下,仿佛都是徒劳的。
酒井的演技有点假,男主的眼神虽然夸张但感染力和代入感很强
预言,一听名字感觉是科幻片,是看别人推荐的恐怖片里看到的,反正也没什么是便随便找个网站在线观看。
电影一开始便出现了电影的悬念--预见未来。
当男主角在电话亭里捡起那张破碎的报纸(突然一动),我的心悬了起来,看到一张老旧的肖像,是男主角的女儿奈奈,边上是一片新闻报道是说某少女名为奈奈,在某年某日8点钟,在车祸中丧生,男主角不断的擦着肖像有些不太相信,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一张老旧的、破碎的报纸诡异的出现在身旁,而且是预言其亲人的死亡,恐怖的气氛油然而生,之后真的发生车祸,奈奈死于车祸,而那张报纸却已然踪迹全无。
之后便归于平静,男女主角都发现了预言的存在,绫香(女主角)也逐渐相信预言的存在,并原谅了其丈夫。
两个人一起去寻找那些关于预言的人和物,在这个过程中,男主角也有了预言未来灾难的能力,于是一个个预言成真,但是当绫香将死于特大火车灾难的预言出现时,男主角将妻子绫香拖出了火车,幸免于死,但绫香的朋友死啦。
于是,男主角更加不安了,不断的出现幻觉,时空错乱,当再次回到电话亭时,命运似乎给予了他选择的命运的机会,他拼命的想把女儿救出,一次他救出了女儿,妻子却死啦,二次一家三口都死了,最终男主角为了救女儿被卡在车里,报纸上的照片变成他的了,他注定要死,这是每个预言人的最终审判。
奇怪的是电影里的预言都是关于死亡的,于是乎每个被选中的预言者都会因为泄漏天机而替别人失去。
我就猜想,在男主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可以自己写预言时,先于他的那些预言者都死了,因为当地狱的死神送来了关于亲人朋友的死亡预言,在亲情友情面前,他们挽救了亲人朋友,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泄漏了天机,违背了死神的旨意,他们必将遭到地狱的终极审判--死亡,这便是他们的宿命,不可违背的命运。
电影巧妙的将时光倒流这个科幻元素,为我们营造了一处恐怖的氛围。
当黑暗的虚空中,飘来这么一句话“你的命运由你选择”时,男主角开始了时光倒流,改变命运的行动,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不管他怎么选择,他的宿命注定是死亡。
这时我想到了《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也是关于改变时光流向,篡改命运,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我又想到《阿甘正传》里的一句台词:“别害怕,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去做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注定是你的妈妈,并且我尽我的全力去做好。
” 死亡并不可怕,把握今天的每分每秒就好,临死时,我们叩问自己时,不因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且可以骄傲的说:我不后悔,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了。
(第一次写,不这么样,呵呵)
电脑里积压了很多片子,一直都没时间看,前几天数了一下,居然有70几部电影。
今天随意挑了一部,居然还是恐怖片,都忘了当时是为什么下载的了。
看看停停,分了好几回才终于看完。
说实话中间并不是十分精彩,因为和一般的日本恐怖片都大同小异。
最后的二十分钟很震撼,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不看恐怖小说,也不太看些不找边际的东西,但是却经常做噩梦,像这片子一样,循环往复的噩梦,一个连着一个,无声的呐喊却又分不情哪段是真哪段是假。
这种梦每每做到心痛,醒来眼角还是湿的,但是我每次都很庆幸自己的“遭遇”,因为我可以醒来,我就觉得是“死里逃生”,每做一次这样纠结的噩梦就等于比旁人多活了一次。
越真的噩梦,越感到幸运,因为醒来以后,我会更明白人生,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不明白的人会觉得做噩梦都能做得开心,真是疯子。
明白的人,我想,会微笑着看完我的这篇短文。
活着,真好。
这个恐怖新闻的逻辑总觉得很混乱,不过理解成恶魔的恶趣味就合理多了
日恐三部曲(1)预言:看到结尾,挺温馨的,用自己注定的死去换妻女,内心平静。所以其实最开始,是因为他没有做出「最好的选择=他应该去死」,预言报纸帮他改了命
节奏慢
这个算是抄袭蝴蝶效应么。。。。。乱讲什么啊
日本恐怖片的亮点之一就是片尾曲,这片子除了这个亮点就没其他的了。
和感染同時間推出,劇情也很不錯,但還是差了口氣。
看过一半 不做评价
结局不断反复,不断穿越去拯救自己的家人,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有新意的地方。虽然故事逻辑,人物的联系都比较松散,但至少它在某处的确把我吓得叫出来了^ ^
被封面骗进的老片新看。堀北真希早期真是鬼片少女。能够预言未来灾难的男人付出代价是身体的衰老和皮肤黑洞,而通过拯救他人打破预言最终只是生命的一换一。类似俗名体裁很常见了,人类就和蚂蚁一样最终都按照既定的曲线行走灭亡。
看过那么多妖魔鬼怪,倒让一张飘飘悠悠的报纸把我吓到了,不知为什么,就觉得寒……主题无非是责任啊选择啊面对啊之类的,有点《死神来了》加《罗拉快跑》加《见鬼》的感觉。最后那一段很炫!
整体片子的基础就不牢靠 充满了智商硬伤 什么安全带啊穿越啊预知啊 闲得慌
《夺魄冤魂》式的车祸开局,牵扯出预言未来惨案的神秘恐怖报纸,命运很诡秘,但它的运作规律倒是简单的一命换一命。整个故事和节奏看下来非常不错,让人期待着预言的到来,是我最近看过最好的恐怖片之一。
真不给力...严重浪费演技派,堀北真希就几分钟镜头居然列在演员表第三位。这不是吭爹么
男主把车开走不就行了嘛,还非得每次都去扯衣服
以前的J2130唯一一部大家一起看过的恐怖片。。。怀念ing~
还不错,节奏很好,你妹的,看着直揪心。。结果还是日本恐怖片的一贯传统,那就是:故事还没有结束。。。
什么玩意儿给我整笑了,男主说离下个予言还有两个小时!还来得及拯救他们!女主说呜呜我当时相信你的话女儿就不会死了,然后男主就瞬间放下了什么俩小时和女主疯狂的做了!一边说要不拯救苍生吧一边在预知了百人死亡大事故后只救下女主💧哥们儿双标玩的挺好,最后那段意识流就很像拍到最后了没资金了把前面的素材拼拼凑凑整点活算了!全篇最恐怖的地方只有海报,没什么看的价值。
超无聊。。。虽然我也被吓到了
31st 真无聊
演的真心有点做作,而且毫无恐怖镜头,不过酒井依然是漂亮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