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早更女友》开场是在公交车上,周迅顶着一头像是自己剪的齐刘海,木然呆立。
身边的小萝莉喊了几声:“大妈,你来坐。
”尴尬过后,迅哥的手捏上了萝莉的脸。
这一刻,我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结果全片看罢,导演的名字跳出来:郭在容。
难怪。
电影的起头,就像郭在容《我的野蛮女友》地铁戏的翻版。
无非是扇耳光成了捏小脸,外在野蛮换了内心焦灼。
这么多年过去了,郭在容的爱情观还是大雨滂沱、旋转镜头、写生画板。
再加上一些植入广告,嫁接点校园场景,台词里串点网络流行语,就算是完成了草率的中国化改造。
野蛮女友里,车太贤演的其实也是暖男。
只不过全智贤的戏太抢眼,又应和了颠覆传统两性关系的诉求,以至于细微的照料掩藏在密集的笑点之中。
到了如日中天的暖男时代,自然再不会轻易错过爆点。
片名《我的早更女友》,重头戏却是“我的暖男备胎”。
为了给暖男做铺垫,导演安排了耸人听闻的前戏:周迅身披婚纱出现在大学毕业典礼上,向心仪的校园恋人刘翀“逼婚”。
当着全校师生的祝福,连德高望重的师长都说“我们又相信爱情了”,刘翀却来了一句:我还没准备好。
这个连毕业致辞都不忘抄袭一句“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的学霸,因为个人前途舍弃了爱情。
放下的理由是,“公司在几千个人里选择了我”。
周迅回应说:“可我在13亿人里选择了你啊。
”哪个女生的青春里没出现过个把渣男呢。
为了渣男,周迅痴痴等待了4年,酗酒、狂躁、气急以至早更,然后佟大为饰演的暖男登场了。
这个“班上最老实”的同学,初次露脸是和周迅的室友滚床单。
虽然最后洗白了,多少也有点吊诡的意思。
待到再出现,已经和两个女同学合租一间房子,其中一个还是暗恋4年的周迅。
这样也叫老实,一定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
在周迅昏天黑地的作死生涯里,佟大为逐渐展露出如下暖男属性:外能代为看妇科,内能洗手作羹汤。
不计前任纠缠苦,只为千金买一笑。
在烧烤摊上挨得住早更女同学的啤酒瓶捶打,看到默默哭泣不仅递上纸巾,还主动停车帮忙擦拭眼泪。
更绝的是,这个“老实”的男同学知道周迅怀孕后愿意主动接盘,看到周迅对前任回心转意还帮忙“抢婚”,大学里读所有教材的时间都不及《备胎的自我修养》来得多吧?
何况,这位暖男讲起爱情的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什么收支平衡才叫爱,什么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治好的。
空虚寂寞冷的时候,他就是最好的“暖宝宝”。
意志消沉到引发生理状况了,他还督促你仰卧起坐、跑步锻炼,在门外学小蜜蜂哄你睡觉。
怕你喝药受不了,陪你一起,还配合你的小任性,来一句“喝了这碗恒河水,来生再做早更人”。
还有还有,这个看上去白天都不怎么工作的“男闺蜜”,不光忙着给你在小黑板上写生活小贴士,留张字条提醒你便当已备好“娘娘请用膳”。
他还能瞬间搭上女老板的顺风车,成为公司的行政总监。
或许只有片子里的原话能形容这种生物了:“公公,你可真是一朵妇女理疗界的奇葩呀。
”什么是男闺蜜?
就是蓝颜加点黄色就绿了。
什么是暖男?
中央空调暂时供你一人享用而已。
在戏外接受专访,佟大为反复强调,“真正的暖男只对一个人暖。
”如果一定要给这段温存加一个期限的话,我觉得是,一阵子。
在男性视角大行其道的时候,贤妻良母是永远的丰碑。
待到女性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诉求,无所不能的暖男也就正当其时。
可惜,女性对于暖男的渴望,恰如男性对于贤妻的幻觉,本质上只存于想像之中。
暖男和渣男时常只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面向,这类群体,我们亲切地称为暖渣男。
而真实的爱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纡尊降贵或百般讨好。
之所以会心存绮梦,说到底不过是逃避和懒惰而已。
年来电影中大行其道的青春、校园、爱情,之所以频繁以渣男催债、暖男催泪,为的也都是调动观众记忆里那些零星的共鸣。
知道观众要看什么,就刻意生产出来,惹你哭,逗你笑,即便散场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也都无关紧要。
问题是,这么粗粝的预设、浮滥的表演,固然能忽悠眼泪,也难免遭遇口水。
安插几个煽情瞬间,通篇都是网络段子,编不下去了就祭出车祸、出国、医院三件套,致我们终将堕胎的青春,真的大丈夫?
是欺负观众没谈过正经恋爱,才对人工合成的暖男形象怦然心动吗?
“渣男毁青春,暖男治早更”背后,是爱情电影精心矫饰的癔症:漫长的无休无止的青春期过后,唯有更年期的噱头才能调用“暖男”这个大杀器。
亲爱的制片方,还你一句电影台词吧:不就早更吗,你千万别走心。
当时选这部片子是因为正好去吃饭,有点时间就看了一会儿。
同档期的也没有什么很好看的电影,想着有周迅应该还是有一点保障的吧?
结果发现这些演员的演技还是在线上的,但是编剧太烂了,虽然用了早更,这个非常吸引人眼球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讲男闺蜜怎么变成男朋友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有这样不离不弃的男闺蜜呢?
而且这剧情太牵强了些,搞笑也只做到了搞笑,没有笑中带暖,笑后带泪的效果。
电影拍得很韩剧风,但是这些韩剧惯用手段,并不是次次都能成功的,看到前半段,后半段的剧情都猜到了,没意思。
张梓琳学姐虽然演技不足,但是真心漂亮……导演难道不是安排她来逼死周迅吗?
我看电影很多,但很少哭。
连前段时间的催泪神片《亲爱的》也没搞定我。
也许是电影启蒙较早,我的泪点就跟那群独爱艺术片的影迷的逼格一样,磨练到高且刁钻,有时电影煽的凶猛,我无动于衷,有时也会在它无意调动情绪时泪水狂涌。
这次看《我的早更女友》,我没忍住哭了,哭成狗。
倒不是拍得有多感人,而是我越看越震惊,这TM拍的就是我的经历,我的往事,我的生活录像,我的感情日记!
周迅看到初吻依靠的大树尚且会惆怅,我看到“自己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如何能不落泪。
影评也不能按照一贯工科男的吐槽方式来写了,我无法客观地把它视作一部电影。
我能理解周迅为何念念不忘,原地踏步,因为我接触过一个遭遇同样曲折的女孩,她跟我分享了很多很多心事,直到我完全认同她的想法和做法;我更能理解佟大为毫无保留的付出,他做的深夜护送和健康指导,都是我一再重复过的,他每一次被戳到痛处时窜出的那丛妒火,也是我发自内心体验过很多次的,如果不是亲自挑战过,我也无法相信自己拥有他那样的耐心和执着。
导演郭在容以《我的野蛮女友》成名,年轻时候看这片,我脑子里充满了问号:天下姑娘何其多,何必独恋一个最折磨你的给自己添堵,因此很长时间里,我都对该片嗤之以鼻。
后来身处同样的境遇里,我发现自己也是个车太贤一样的傻人,这次看到佟大为重蹈覆辙,更是亲切到无以复加。
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俗称的暖男,或是《单身男女》系列的专有名词“火星男”。
总之我们是这样一类人,拥有对沉没成本视而不见的勇气,或者说愚蠢,或者按照片中的解释,就是缺心眼儿,爱当冤大头,极能逆来顺受。
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非但不会令我们打退堂鼓,反而能膨胀加倍投入的动力。
这一违反常人理性的古怪逻辑,涌动在每一个细胞里,促使我们做出匪夷所思的牺牲。
我深知自己的人性弱点,从不参与风险大的投资,更不敢赌博,但感情是个无法提前规避的漩涡,无论失去多少时间、精力、健康和情绪上的舒适,我总能一次次被自己的新底线惊讶到。
在电影的世界里,做个暖男是一种明智而安全的投资,虽然短线受挫,长远回报丰厚。
《早更》也按理出牌,皆大欢喜,甚至还将暖男的污点洗白,不留一丝遗憾。
而银幕下的世俗里,多的是《单身男女2》那样渣男佳人在怀,火星男失魂落魄的黑色结局。
中途我也一直在想,如果佟大为求爱之后,钟汉良再度出现,而且情深意切,周迅会作何选择?
根据现实的经验,我实在难以将筹码压在佟大为身上。
写了这么多影评,如此感情用事,矫情可笑,还是第一次。
也许不久后我就会把它删了。
但可以肯定,我不会后悔在生活中跟佟大为扮演过同一个角色,虽然结局分叉,至少有记忆相随。
我相信天底下所有的姑娘,也都愿意有一个袁晓鸥那样的男人作陪,至少是在伤痕未愈的那段人生里。
如果可以,请不要拒绝他的细心周致,也请尽量别对他别那么任性霸道,在他心里,能亲手为你疗伤,是生命最珍贵的馈赠。
(文/方聿南)
看完全片第一个冒出来的句子居然是:这什么鬼?
编剧出来!
导演出来!
奔着女神周迅去看的,看完这个人感觉都不是很好……周迅你怎么接这么部烂片……我女神的头发咋那么毛糙……北京工地当沙滩……油菜花地附近的城中村……糟糕的服装……这部戏投资不超过一万块对吧?
世姐太注重镜头前形象以至于表演完全放不开……时刻注意甩甩她那头亮丽飘逸的中长发会有让人误以为这是插入的洗发水广告……佟大为你表再接这样糟糕的戏了好吗好心疼……剧情嘛,我感觉逻辑君缺席了……钟汉良的原声让人无法入戏……舍友说觉得很不错这我完全不能理解……完全不能……丝毫不能……尚品宅配的插入广告…… 就算是周迅代言也不能这样任性啊……让前面九成的电影都沦为了背景……感觉像看了一个多钟的尚品宅配广告一样……最后,感觉不想再看郭在容的戏了
逗比且忠诚的闺蜜和缺心眼、专一且全能型的备胎,一定会是如今大多数小姑娘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有一个能随时让自己吐槽而不必怀有戒心的朋友是多么的宝贵,而有一个暖心细心忠心、十项全能、最重要的是能时刻准备着、随时为自己兜底、接着自己的人则更为重要,这就像走钢索时有一副结实的安全带一样让自己安心。
而本片的女主角虽然不幸被自己的大学恋人抛弃,但是却无比幸运的拥有了上述两项,所以,我觉得她实在没有什么好悲情的,她幸运到了极点。
如果说本片有优点,那么我想就应该算是台词对白了,每段台词几乎都有笑点与爆点,每段对话都可以算是吐槽的良心之作,我不得不佩服本片的编剧,可以把台词写得如此异彩纷呈,真是不容易,让观众观看这部没有多少新意的爱情喜剧时不至于因为过于无聊而提前退场或换台。
当然这样的台词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加了电影趣味的同时,也基本毁掉了角色的智商,我在观看本片的时候就总在想,这得是几个多么奇葩的人物啊,才能有这样的对白,如此不接地气的人物恐怕也只会出现在电影中吧?
有了不接地气的人物,自然也就跑不了不接地气的故事了,故事凌乱而跳跃,基本就是靠台词段子和肢体段子粘合在一起的,抽干了这些,基本也就没有多少养分了,而且逻辑也呈现出来某种程度上的混乱,毕竟备胎的故事早已不再稀奇,改来改去也逃不脱暖心男和痴心男的路子。
其实,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在想这样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走向中,有多少符合现实,又有多少是女同胞们意淫出来的幻想呢?
不过似乎这一点也不太重要,毕竟电影就是一场梦嘛!
而且我总觉得本片在选择女配角方面多少有点失算,虽然演技上张梓琳根本不是周迅的对手,但是片中女配角一出场明显都有压过女主角的势头,这多少也要归功于这部电影的特点——台词精彩,剧情平平,拼颜值的时间多过拼演技的时间,我们的世界小姐自然在视觉欣赏层面绝对一流,所以连老江湖周迅比较之下都略显吃力。
建议导演再拍类似电影时,要么在选角时多注意,要么在写剧本时多下功夫。
不过,说句公道话,张梓琳在片中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
而趴在车顶上漂流而过的白客也算是一大惊喜吧!
拍出过《我的野蛮女友》和《假如爱有天意》这样经典爱情片的郭在容导演,这次明显有点水土不服,本片的故事也许放在韩国会更自然一点,在中国实在有点奇葩。
不过总算还没有让人有看不下去的感觉,希望郭导演再接再厉,还能拍出经典的浪漫故事。
这部电影一半真实一半虚假,真实的部分让你感同身受,虚假的部分假得让你都编织不了幻想。
恰好跟电影主人公同一年毕业,毕业分手那段真是真实得逼死人。
大学里男女朋友能修成正果的微乎其微,毕业后就业的抉择就决定了你们是否还在一起。
刘翀跟戚嘉是很正常的两种类型,刘翀要追求更好的发展,选择了竞争激烈压力也大的北京,而戚嘉喜欢轻松稳定的生活选择留在厦门。
刘翀不会留在厦门,戚家不会选择北京,这注定了他们就此无缘,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说刘翀是渣男的也蛮搞笑的,刘翀哪里负了戚嘉呢?
这份感情中没有谁对不起谁,他们只是各自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为了所谓的爱情改变自己的选择。
至于戚嘉的早更,只能说这是一个没有认清自己的傻姑娘,你真有那么爱刘翀么?
为了所谓的爱糟蹋了自己的生活太不值了。
爱情最终是要回归生活的,当爱情与生活冲突,总要有所抉择,选择了跟刘翀不同的生活,就不要再惦记着爱情。
如果放不下爱情,那就去选择他的生活。
既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又想着他的爱情来迁就你,世上没有这么好的事。
A跟B不兼容的时候,选择了A就果断放弃B吧,不然苦的是自己。
袁晓鸥这种暖男的设定假得没有任何吸引力,现实中没出现过,放在电影中也不会让人期待说我有一个袁晓鸥多好。
选择自己想要的,不要纠结自己放弃的,放不下的就去争取,不去努力争取等着事事如自己所愿那是在做梦。
很喜欢这种小格调的电影,虽然没有大片的精彩和心驰神往,但就象饥饿时的一碗方便面,寒冷冬夜里的一杯暖茶一样,捧在手里,看在眼里,都是心满意足。
完美的解决了空档时间看部电影的欲望。
《我的早更女友》就是这样一部娓娓道来,象闺蜜好友在你耳边絮絮叨叨着家长里短,青春时的那些爱过的和不爱的故事。
很容易便在午后的阳光里,回忆起那些曾经年少痴情时的遗憾。
这种小电影是多么的会讨好人心啊,谁心中没有一段或浪漫或心酸的回忆,多多少少在这部片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或则念想。
当袁晓鸥回忆中出现戚嘉时,我便知道,毕业时的他只是上对了床却认错了人。
他从始至终爱的都只是戚嘉,所以,毕了业后,他没去苏州而是徘徊在戚嘉他们的住处,最终被戚嘉收留,顺理成章的住在了一起,慢慢的用真心打动了戚嘉,最终获得美人心。
两个男人,两段爱情,看着象是先来后到,袁晓鸥当了冤大头,其实事实上,找寻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感情才叫幸福。
对于为什么袁晓鸥不愿意跟刘翀去北京,最后却跟袁晓鸥到了上海,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在感情里,女人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是一份安全感而已。
和刘翀在一起的时候,刘翀心里只有着事业,只有着他自己的梦想,甚至当着全校师生同学的面回复戚嘉的求婚是:我还没做好准备。
当戚嘉不愿意和他一起前往北京闯荡时,他却只顾及自己的自尊,质问戚嘉:你就这样瞧不起我?
指责和背叛,怎么可能让一个女人信心十足的背井离乡跟随一个男人闯荡?
但是袁晓鸥不一样,从上错床后,从知道戚嘉分手后,他便宁可当一句流浪汉也不愿意将错误继续下去,甚至放弃了找好的工作。
在戚嘉沉浸在失恋的三年里,屈求全受尽蹂躏,也从没有表白过真心给戚嘉制造压力,以至于戚嘉最好的闺蜜林舒儿一次次的刺激他,骂他冤大头,承受着委屈也只要戚嘉开心,以至于最后要到上海工作,也是受到戚嘉的拒绝后才恋恋不舍的走掉,当戚嘉回忆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后,才明白林舒儿说的那句话:喝醉的时候,想的那个人是最爱的人,但在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的人,才是那个最爱自己的人。
那究竟是找一个自己爱的人完美,还是找一个爱着自己的人幸福?
这部片子,最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导演最终还是给袁晓鸥设计了一个成功的事业,成为了上海分公司的行政总监。
这样就和看重事业的前男友刘翀打成了平手,却又比他多了一分暖情。
电影的结局当然是完美的,幸福的。
可是如果放在现实的生活中呢?
一个男人,一门心思的追寻着爱情,是否会有事业成功的机会,如果事业不能成功,那么戚嘉又会不会爱上他呢?
也许习惯成自然,也许到最后会凑合,更也许,只是不得已选择,但我想不会是爱,特别是有一个成功人士的前男友做为参照物。
这样治愈系的爱情故事,只适合在电影里做一把梦,就象奶茶再好喝,方便面再充饥,最终只能管他们叫零食,主食永远只能是白米饭,真实世界残酷的爱情真相,是以事业成败论男人,以年轻美貌得男人。
女人,你一旦陷入失败的深坑里早更了,不要幻想会有一个暖男会不离不弃,永久关怀,不问过往、备胎到老。
醒醒吧,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才是正道。
一个老套的备胎转正的故事。
这种故事里的女主总归神经大条,执着着挽回不了的旧爱,同时尽情享受着老实备胎的照顾,最后来个小反转,就皆大欢喜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备胎能遇到的几率又有多少呢?
导演是郭在容,此片是女友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但是换了天朝班底真的就是完全天朝风味了。
娇小的迅哥儿负责疯癫,高大的梓琳负责弹幕,汉良的台词始终让我出戏,大为的演技算是自然了,就是好像有点看腻了。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爱情中的那个独一无二,总以为自己离开某人就不能成活,但最终的真相是生活依然得继续,在戚佳与袁晓鸥逐渐明朗化的时候,两人的感情却又遭遇了生活的重重一击,可以说,两人在爱情上都是彼此暧昧的,尽管袁晓鸥从内心深处爱着戚佳,他也甘心于一直付出,但在关键的时刻他依然缺少了一点魄力,而倘若不是外力的作用,两人也极有可能彼此错过。
在《早更》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谁一定离不开谁,但找到适合你的,这才是最真实平淡的爱情,戚佳最终发现了这点,袁晓鸥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最适合自己的。
朋友问晚上要不要看早更女友,想想是郭在容的三部曲就去看了,去的时候才发现今天星期五,幸福思绪比较乱就编个序号随便吐槽吧1. 导演的三部曲找了三国女神来演,全智贤有脸有身材,奶遥有胸器,来中国要找谁呢?
导演觉得:“那我得找个不一样的,就演技吧!
”于是导演就完全放弃了对迅哥外表的塑造,头发怎么傻怎么来,衣服怎么丑怎么来,脸怎么拍大怎么来,反正我是看演技。
但没有美女怕男观众不买账怎么办?
这个简单整个闺蜜,要什么有什么,条顺肤白貌美嘴贱还有钱,身高一米八,佟大为在她面前也只能被吐槽:“看他那小身板!
”2. 关于讯哥脸被拍的实在太大,朋友的解释是:韩国导演在韩国拍戏习惯了,个个整容锥子脸,所以不需要技巧,来中国可能不习惯了。
3. 张梓琳全片换了不下6个包,爱马仕,miumiu,Celine,chloe简直就是大巡礼,因为电影中期有点无聊,我们就开始认包玩了,这要给微博公众号红人石榴婆都能开个专题了。
最后一致认定应该是张梓琳自己的,不然剧组也实在是够有钱了。
4. 韩日电影爱打柔光,但我觉得这个偏偏不适合中国电影,因为韩日电影色调就很小清新,打打柔光也算和谐,但中国电影整体色彩分明,甚至有些锐化,柔光就显得很是突兀,几处强烈柔光的地方我都觉得像是镜头有点模糊了,还揉了揉眼睛。
5. 当他们开着英菲尼迪进入油菜花田的时候,感觉自己再看《爸爸去哪儿》我相信绝对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
6. 佟大为早上去上班给周迅打电话的时候,后面告诉冲过来一个人,我们都以为是要抢手机,结果是晨跑的····哪有晨跑以百米冲刺速度跑的啊···7. 这片的插入广告之多,种类之全,手法之硬,在这几年我所看电影里完全是登峰造极水平的,都快超过变形金刚了。
雾霾都那么大了,楼顶都看不清,但京东和旁边一个不记得是什么的公司俩大红招牌也是醉了(京东最近动作很多啊,什么电影都有它),虫草啦,保健品啦,联想啦,估计导演是没指着票房了,来中国一次早已赚的盆满钵满了。
但你们也得知道什么样的广告是有效的什么杨是砸招牌的吧!
比如I DO的埃菲尔铁塔戒指,本来我们只看广告是觉得很漂亮的,结果一看实物,估计连I DO都不愿意走进去了;后来淹车那场戏,英菲尼迪一点也没有趁机显示一下车子的性能,看得我这个英菲尼迪粉丝都很是捉急。
吐槽真是很爽,这片虽然有点和中国水土不服,而且间断很无聊是近期所有电影里,我玩手机次数最多的片,但倒是一点不讨厌它,讯哥演什么像什么(除了声音一出我就想到红高粱的九儿= =)佟大为这片定位简直不能更棒,逗比专情贤惠暖男,张梓琳作为女神级别配角也是赚够人气,钟汉良·····我就什么都不说了,你怎么最近老接渣男配角呢,还不如老老实实演电视剧啊男神。
有时间有钱的话,还是去看看吧
出乎意料挺好看的。主题仍旧是“珍惜眼前人”,韩国导演拍这类爱情小品甩国内的渣导们十条街。虽然完全认不出故事发生在厦门,但台词和笑料写得还不错。没有一般国产片的不说人话,也不像当下喜剧片的用段子搞笑,两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和情感酝酿清晰有力,能带起观众的共感。
把女人腿拍那么粗!表白场面又见镜头一直转啊转啊转。 (; ̄Д ̄)
车门没关,药没拿。。。导演有病阿,镜头从头到尾一直转转转转转转,最后越转越快,我要晕死在屏幕前了。。。一星给佟大为
树咚和暴雨那段。
前几天在翻电影看,就看到了这部,因为周迅去看 只能说故事是美得吧。。。
剧情各种衔接不上,矫情老俗,张梓琳就各种背台词,我真醉了
堆砌各路明星,简单的剧情,基本是百无聊赖的时候消遣时间的肥皂剧罢了。
被佟大为打动的几个瞬间,那堆硬广也没那么讨厌了。
国产片到acfun上边看吐槽才是欢乐的。片子广告有点多,摄影转的有点晕,各种bug,槽点多
比同期周公子的那部《撒娇》好看很多……佟大为也比黄晓明讨喜多了,看黄晓明那张脸,简直不忍直视啊(该感受同见到范冰冰)!
莫名其妙看得稀里哗啦,“喝醉了你就知道你最爱谁,生病了你才知道谁最爱你”
这部纯粹为了讯哥了,也只能看讯哥了
有佟大为的电影就不是好电影~~~
2.5 早更其实剧本好点会有三星的,笑点的生活气息其实也比彭浩翔那种自作聪明的滥用段子好,但纯爱部分就完全毁掉。
为什么还觉得蛮萌的
这个张梓琳和周迅在一起简直就是女神和屌丝的组合啊,。。导演你镜头那么转得不晕吗。。。
周迅佟大为90分钟不如张梓琳白客2分钟。可怕的旋转镜头😱😱😱羡慕女主用不上班。
深情不够深情,搞笑不够搞笑,迅哥适合撒娇女友里的中性角色,结尾镜头晃的头晕,看到佟大为总想到太平轮的角色。
迅哥儿的发型忒丑了
@2019-06-19 23: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