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僵尸片拍的邪气如此旺盛,也不枉过年时期用它来压惊了。
导演钱升玮拍过的经典鬼片当真不少,《猛鬼通宵陪住你》、《七月十三》、《七月十四》都是百看不厌的香港鬼片,阴森刺骨的恐怖气氛相当带感。
然而对这部恐怖片的定位失败让它隔几分钟便有不如人意的地方,2000年以后还试图拍好僵尸片相当难以摆脱林正英的影子,然而本片的基调注定了它适合做一部冷酷到底的恐怖片,而非老少皆宜的喜剧僵尸片。
强行想要撩笑观众,真的让人尴尬癌都犯了。
影片讲述17世纪的清朝,阴阳失调人死不腐,许多尸体都变成僵尸为祸人间。
一群茅山术士追踪僵尸到一个将军墓时,发现里面的尸体已经变成僵尸。
尸人搏斗之际发生爆炸,师傅和徒弟分散,连僵尸王也不知所踪。
“风雨雷电”四个徒弟用罗盘追踪僵尸踪迹时来到一户姜家大院,恰逢该大户招工,四个人便在此一边打工一边寻找僵尸......
蜡尸、赶尸、僵尸...尸体的三种形式集合在这一部影片:死后被活人封在蜡中留念,是为蜡尸;死后无意识的被茅山术士以符咒等驱赶利用,是为赶尸;死后化为僵尸以喝生血、避水、避光为生,有自我保护和利益意识,是为僵尸。
从这三种尸体状态一窥映射的社会环境,可以见得百姓人心惶惶、社会风气道德沦丧利益至上、自私官商为祸一方,在人比尸多却尸比人狠的故事背景下,无论多么荒诞之事都有迹可循。
全片气氛营造之邪胜在它恰到好处的“空”:数十间大屋的宅子里寥寥数人,久不住人的空屋自带阴风;原本是做捕快后来转行做蜡发家的姜老爷偏偏把家里死去的人都做成了蜡尸,死人住阳宅、甚至堂而皇之以活人的身份参加婚礼或审判小厮,整座姜家大院已然是鬼市之景;姜家大院坐落的小镇,始终被一股诡异莫名的浓雾笼罩,环镇之河于夜晚的幽光黯蓝深远。
远景之奇空配合上特写之杀戮,人鬼不分的荒凉世景尽显于此。
特别是开场犹如冥婚一般的摄影非常惊艳,全片色彩精华都在这场婚戏里了。
讲真,这真是我看过最牛逼的僵尸了,如此牛逼却少了主角开挂的命真是可惜:飞天遁地无所不能,速度快准度高狙击手打不着;可爆破可身长指甲变暗器;原地不动就能将半径一米以内生物全身血吸干;刀枪不入金刚罩,符咒赶尸全不放在眼里;更牛逼的是他新收小弟也同样冷静如人牛逼如尸,只不过修为太浅又是配角所以通通挂掉。
然而这样的僵尸也弱点:怕光也怕水,看起来就像是得了狂犬病。
最弱的当属人物所有角色互相之间完全不来电了,剧情推动简直莫名其妙,强加进来的角色大概也有神秘的东方力量保护。
而乖戾顽固的姜老爷、残暴自负的哥哥本应是碰撞火花肩负重任的反派,却只承担了耍功夫的任务。
四个徒弟和师傅之间的情谊也是莫名尴尬,看到结局,让人真心认为:如果不是四个徒弟抓住师傅不让他再跟僵尸王拼,导致那把剑沉到泥里,师傅也不用跟僵尸王同归于尽的,这种强行煽情的戏码看得人老脸一红。
不要奔着偶像浪漫的方向走,好好去干僵尸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去吧。
电影剧情挺简单的,就是一群人下山抓僵尸,然后发现尸体被盗墓的人挖出来了,现在开始活过来了。
甚至从科学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僵尸会诞生哈哈。
特别是电影开头的僵尸,上来就是一个大范围群攻伤害,直接把人吸成人干,甚至是隔空的吸食,看着很过瘾。
而主角们的师傅也在这里失踪,主角他们为了找师傅,跟着罗盘走,最后找到了一个大院子。
大院子的主人是富商,靠制腊技术发财,世世代代都做成了腊尸保存,但是富商的儿子娶妻,几任妻子都离奇死去。。。
实际上是另一伙人(匪徒)盯上了他们的财产,所以卧底的管家用毒蛇毒死了少爷的每一任妻子。
这新一任妻子则是那伙匪徒的老大的妹妹,匪徒老大为了钱连妹妹都舍得。
随后匪徒老大杀死了上门要债的人,展示了他的狠辣。
与此同时,主角们暂时在院子里当杂工,无意中发现了富商藏在院子里的钱财。
而那些干白事生意的人则想办法叫人装神弄鬼,只为了让富商愿意出钱去安葬尸体,以此来狠狠大赚一笔。
结果僵尸也跑到了这里,大开杀戒。
而僵尸也经历了从一些血肉,逐渐变成完整肉体的过程。
干白事的那伙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死光了。
电影里的武打也很不错,甚至最后找寻而来的师傅能斩出剑气,可惜僵尸飞天遁地太无敌了,师傅最后用天雷和炸药才能和僵尸同归于尽。
其他角色则是死的七七八八,只剩主角们和两位女人活了下来。
而电影还展示了人心险恶的部分,那个管家也不是和土匪老大完完全全的一伙,管家也想独吞财产,最后被自己的毒蛇咬死。
土匪老大则半死不活的被战斗力很强的富商吊在天花板上,最后临死前也在念叨着 要把妹妹送给富商传宗接代,但是要分钱给他。
结尾的主角们中,三位选择了占据这里的钱财,享受荣华富贵,只有一位主角带着老婆去了乡下。
但是他们却在大院子里的一个墙壁后面发现了大量的尸体,看来可能是想拍第二部却没资金了。
---整部电影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觉得是一部烂片,打发时间的话是很好的选择。
附上一张电影里的僵尸图片,道具做的还不错哈。
1. 观看年代较远,今日豆瓣遇到类目,惊现三星及以下的评价一片倒得局面,不得不想说两句。
2. 多半评价针对徐克大名的出现,可是不管怎么样,这片子都要比《黑侠2》好的不止一点半点吧。
徐克尝试国际化风格的杂糅,但并未抛却港风,甚至片子80%的感觉还是老港风。
3. 故事的讲述方式接近西式,可是细想想,又似乎有些银河印象和徐克武侠的套路。
故事内容本身没有问题,虽无新意,但不至于雷人,中规中矩。
只是人物形象不那么鲜明,但至少比《七剑》好的不止一点半点吧。
4. 氛围的营造是该片的特色,也是我推荐该片的主要因素。
于仁泰之所以被好莱坞看中,其实得益于他为影片营造的诡异气氛,《灵气迫人》和《追鬼七雄》其实娱乐性和故事性都一般,但是氛围的营造在港片中真是独树一帜,和《山村老尸》不一样,和《OFFICE有鬼》也不一样,该片的氛围算不上独树一帜,可是用在僵尸片上,却不得不说是种新意,你晓得牛仔裤运动鞋混搭西服是时尚这个道理就明白了。
所以,该片的氛围,我觉得是一种前卫的创新。
《僵尸》的评分都能那么高,没理由不给这片7分吧?
有别于《僵尸先生》之类带有喜剧色彩的僵尸片,本片可以说是一部非常严肃的僵尸电影,也是实实在在的恐怖片,没有插科打诨的搞笑情节更没有人鬼恋的浪漫故事,影片从头至尾贯穿着恐怖诡异的氛围,茅山道士同僵尸王斗法也是生死一线间的惊心动魄,甚至连尸变现象的发生都给出了很“科学”的解释。
由于片中很多场景发生也夜里,所以整部影片都给人以昏暗的感觉。
而将故事主要发生地设置在做腊尸(类似于蜡像,只不过里面腊封着死人)买卖的姜家大宅,空荡的大宅,恐怖的腊尸,诡宅中的新娘红袍都为影片平添了许多恐怖气氛。
此外,影片故事也很精彩,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茅山四徒、土匪、心狠手辣的镖师和其可怜的妹妹还自私到无情的姜老爷,各色人等纷纷登场,影片更是拍出了“比僵尸更可怕是人心”的感觉。
这部拍摄于2002年由徐克监制的电影无论整体制作还是特效水平都为上乘,而且本片将矛头对准了国际市场,只是此时的香港僵尸片已经风光不再,再加上于文化差异等因素,使得本片当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反而由于忽视了内地市场而逐渐被人遗忘(影片的国语配音版都已很难找到)。
不过本片的演出阵容还是很强大的,林雪、陈国坤、周文建、张智尧,还有一向以反派角色示人的计春华在本片中饰演正面人物茅山大师,而于荣光则饰演武艺高强但心胸狭窄的姜老爷。
由前几天的《救僵清道夫》联想到本片,觉得香港影人还是一直在努力恢复香港电影的辉煌,只是残酷的现实使得这条“复兴”之路越走越窄。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分钟影评”
本人之前是看88版本的,的确是剧情稀碎,但大概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师徒五人去捉僵尸,然后师傅失踪,徒弟四人到了姜家,卷进了姜家的家产事件中,然后尸王和师傅出现,最后大结局。
看完108分钟版本,简要说下删除内容和对剧情的影响,按重要性排列以下都是88分钟没有或者剪的非常短,让人云里雾里的情节1 徒弟四人是在罗盘的指引下到了姜家,有疑心,正好姜家在办婚礼,所以四人是通过婚礼帮工形式进入姜家当下人的,有一段李力持管家和他们的打工人对话,就很圆滑的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一直在姜家或者附近。
2 有一段他们修好罗盘后(罗盘一直是重要情节推进器)找僵尸王时砸锁发现姜家腊尸和黄金的情节,88分钟里可能只有很短的一个发现黄金的片段。
再加上后面他们和姜老爷打起来(因为四人偷看少奶奶洗澡),张智尧拖着姜老爷时,其他三人跑去试图烧了发现的腊尸时,结合前面的情节,就很有逻辑地说明了大结局前徒弟四人的剧情。
自始自终他们是一直在找僵尸王,然后通过罗盘指引怀疑尸王藏在姜家,才借做下人进府搜查,然后发现腊尸,出于猎魔人职责和罗盘的指引要烧掉腊尸,然后和姜老爷爆发冲突,然后尸王出现。
当然之前他们偷看少奶奶洗澡已经被姜老爷威胁要挖他们双眼了。
3 删了张智尧很喜欢少奶奶的一些情节,和少奶奶尝试逃走以及请求张智尧带他走的情节。
作为男主,删了这些就感觉男一女一莫名其妙地就在一起了,其实是女一迫切想跑路,而男一对她一见钟情才促使徒弟四人和姜家的冲突和矛盾绑定更深。
4 删了一些本地商人合谋构陷姜家,散播谣言姜家有僵尸,同时请人去姜家附近鬼叫,甚至请人假扮僵尸遇到真尸王结果团灭的情节。
本来可以理解为什么被删了,因为好像真的对剧情没什么影响,因为后来发现尸王的确是躲在姜家,徒弟四人的罗盘指引足够引导他们去卧底姜家,即使没有这些商人的谣言。
但是删了这些片段还是对很多细节剧情有影响,第一,88分钟保留了陈国坤去教训那个来鬼叫的人的情节,所以这人就成了一个稀里糊涂出现来姜家鬼叫的人物,有人请他来,那时我还以为是管家或者唐龙呢。
第二,女二小琳和姜家是亲戚,所以小琳住在姜家,所以才会和陈国坤撞到发生情节,也是她发现了尸变的姜老爷和唐龙,差点被杀了。
这些商人被尸王袭击后有几个没变成肉沫的染了尸毒,变成了半人半尸。
这里还删除了师傅和张智尧发现少奶奶中尸毒后师傅提出棺材木磨成粉可以治尸毒的情节,以及他们在磨粉救治这些中尸毒商人的情节,在这里小琳在之前被姜老爷和唐龙袭击之后又看到了这些商人的模样,然后就问师徒五人姜老爷还能救吗?
然后引出后面五人回姜家的情节。
所以删了救治商人的情节,一则小琳就没了起承转合很重要的一场戏,她是一个类似于少奶奶小姨子的设定,删了她这场戏,她就只剩下和陈国坤遇见和调情以及最后留在姜家的戏。
之前我都没留意到发现姜老爷尸变被救的这个女的是小琳,有了这场戏再结合之前的情节,才能更有逻辑地说好小琳这个人物,否则她又变成了一个稀里糊涂出现和陈国坤绑定在一起的人物。
二则有了这场戏很好解释了姜老爷和唐龙为什么是半人半尸,三也是失去了几点有趣的点,比如半人半尸的商人问张智尧如果少奶奶治不好变成他们这样,你还会要他吗?
以及徒弟发现师傅脖子也有溃烂的地方,师傅解释是皮肤病。
5 删了一些师徒回姜家时遇到捕快的戏份,虽然也对整体剧情影响不大。
但是可以对应后面送牌匾的情节所以我认为108分钟版本已经很完整的讲了一个故事,至于剧情老套合理与否就见仁见智了,但是完成度是很好的。
剪辑也很流畅,画面更亮,还是粤语版本的
好多人都说结局的时候是兄弟三人堕落了,但我觉得不是。
因为我记得开头的时候好想有一句话,说他们从未放弃过奋斗。
再加上结局时旁白“留在姜家的那段时间,是他们三个最没理想的日子,每天做一些自己平时最恨人家做的事情。
小琳就不同了,她还是那么勤快,但是我寄给他们的信从来就没有回音,有一天小琳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打烂了东西……”。
这里只是提到他们留在姜家的那段日子,因为除掉僵尸后丧失目标,日子安逸颓废,恰好有人认为这一段是师兄弟三人堕落的证明。
但是我们再想一下,旁白里面还有这么一句,“小琳就不同了,她还是那么勤快,但是我寄给他们的信从来就没有回音,有一天小琳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打烂了东西……”,这一句也许表明了在小玲将厨房的墙弄坏后,发现腊尸后的师兄弟突然发觉这个福什么县只是众多制作腊尸的地方之一,他们消灭了这个地方的僵尸后,却没去过其他地方,那些地方会不会也有大量的腊尸,他们是不是潜在的危险,当初下山的初衷不就是为了销毁未腐烂的尸体,防止尸变吗!
他们突然醒悟,认为自己不该就此消沉,然后重新披挂上阵,继续搜寻僵尸的踪迹,卫道除魔。
这也符合了开头所说的他们一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从未放弃过,以及结尾“在姜家的那段时间”似乎也暗示着他们虽然在姜家待了一段时日,但醒悟后离开了,继续茅山的除魔大业。
个人觉得虽然现实写风很容易让观众把结尾黑化,但是也有可能是人性的觉悟,不是吗?
很多看过本片的豆友可能和我有同样的疑惑,本片在动作、视觉、氛围营造上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最后呈现出来的故事剧情割裂,对白不连贯,草草收场的感觉。
其中属于徐克的锅又到底有多大?
2002年后的徐克,直到《智取威虎山》前,是有过一段迷茫期的。
看片中饰演铁布衫-雨的周文健去年的访谈,提到这部《僵尸大时代》。
02年的时候周文健已经去到美国好莱坞寻求发展(他在03年左右还接了大陆一部讲偷渡的电视剧《危险旅程》大量戏份在美国摄制)。
以前合作过的导演钱升玮联系他参与自己即将执导的《僵尸大时代》。
说是徐克挂名监制,并非港产片,由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出资投拍。
周文健跟着剧组在横店拍了一个多月,冬天很冷却要在戏里假装是夏天(影片中能看到演员嘴里呼出的热气)。
我看片头的工作人员表。
最早出来的字样是徐克和施南生创立的“电影工作室”。
施南生是出品人之一。
除了监制写的是徐克,编剧也是他。
动作指导是谭镇渡,以前在邵氏帮张彻导演拍过不少武侠片。
剪辑是麦子善,徐克的御用。
而摄影师一共有三位,如今的“叱咤红人”港片最后的旗手邱导邱礼涛是其中之一。
那段时期跟着徐克拍了不少片,包括《蜀山传》《七剑》和《顺流逆流》。
徐克的电影拍电影没有固定摄影师,像本片出现三位甚至三位以上摄影师的情况也很常见(传说最多一部有九个DP)。
据他本人说是因为档期的关系。
但我本人分析有时抢时间赶拍的因素占更多。
比如去越南拍的《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最后字幕鸣谢就列了多个摄影师,分好几组拍摄。
而一个多月的拍摄周期对应本片的制作规模,即使以香港电影团队快速高效的名声传统来说也急促了些。
“我跟我丈夫就是那个时候离开的,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那三个师兄弟。
那个匾是他们自作多情,不是送给他们的,是街坊们送给那个捕头的,谢谢他们帮这条街通了下水道,跟僵尸没什么关系,关于他们四师兄弟做过的事,捕头从来没跟人提过,留在张家的那段时间,是他们三个最没理想的日子,每天做一些自己平时最恨人家做的事情,小琳就不同了,她还是那么勤快,但是我寄给他们的信从来就没有回音,有一天小琳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打烂了东西……”画面出现一堆蜡尸。
阴森恐怖。
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徐克,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我同为一个星座的人也有些看不懂,果然对得起“老怪”这个词。
也可能是因为删减的缘故。
剧情不必赘述,只是觉得徐老爷如果不加点儿讽刺的话,总觉得他的心痒痒的。
故事的开头讲道,僵尸横行,群魔当道,有这么一群人仍旧敢于向僵尸挑战。
与结局形成了巨大反差,除了阿喜和妻子归隐之外,其余三人过上了安逸颓废的生活。
全部的原因也未得全怪他们。
而结局这部分也已被删掉。
当一群人敢于除掉僵尸,保全了所有人的性命,本来理所应当得到这个『时代英雄』的牌匾,可是被保护的那群人并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表面,下水道通了。
而最终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打败了僵尸。
而官府的捕快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牌匾,并什么都没说。
在之前,官府是从来没有露过面,也从未为除掉僵尸做出一份功劳。
本来我是觉得他们黑化以后,这群人肯定会继承张家的蜡尸技术,制作蜡尸,进行报复。
可是结局并不是这样的。
徐克不仅仅说了某些人,也顺着黑掉了主角,主角们说没有奖项,但有奖金啊。
他们拿了张家的财产,占据张家的家产,每天吸大烟,过着朝生梦死的生活。
没有早先的贫穷,没有了早先除暴安良的决心,也没有了降魔卫道的理想,用一句烂大街的话,他们最终成了他们最讨厌的人。
在安逸的生活里,总是忘了当初,于是他们开始抽大烟,无所事事,变得越来越堕落。
而只有小琳,依然如同下人一般做着勤快的事,他没有变。
他们失去了师傅的督促,少了自身的制约,无端地扩大自己的欲望,花着本不属于自己的钱。
最终他们仍然堕落到醉生梦死当中。
漆黑的深夜,不再是去抓僵尸的最佳时机,微亮的黎明不再是处理事务的最佳时机。
深夜不睡觉去痛哭不一定有故事,大多数人可能有病,黎明早起忧伤不一定是有工作去努力,恋人去养,也可能是有病。
仅以自嘲,想去抓更多的僵尸,却没有了机会奋进起步去做。
到了最后,原本不害怕僵尸曾经除掉过僵尸的决心慢慢变成了看到僵尸就害怕,看到僵尸不知道去打哪个部位的迷茫,甚至于自己可能都变成了僵尸。
“我再也没收到他们的来信。
”如果有下一集。
杳无音讯,偶然发现的那一群毫无生机的蜡尸里,会不会又多了几个蜡尸的模型。
那就是堕落的下场。
这部电影非常特殊:一是出品时间特殊,2003年,香港电影开始衰弱的时代;二是出品资本特殊,荷兰、日本都有投资, 在东阳卢宅拍摄,是香港电影混合外国资本与中国题材的试验品;三是制作阵容特殊,本片没有当时的一线大牌,但都是靠谱卡司。
不论是计春华、于荣光,还是林海、张智尧、周文健、陈国坤、安雅,包括反派狠角色唐龙的扮演者李炜成。
都是不错的演员。
导演钱升玮也是厉害角色,后来是《功夫》的执行导演,而监制徐克更是大名鼎鼎。
徐克是80-90年代的香港代表性导演,但是在黄飞鸿系列后,他在90年代末陷入低潮期。
他自己的精力都在2000年的《顺流逆流》和2001年的《蜀山传》,这两部当然也是香港电影划时代作品,可惜当时的票房并不好,电影亏本了,新片投资也少了。
于是他和美资合作,拍了两部尚格云顿的商业片,接下来就是这部2003年的《僵尸大时代》。
其实这个时间段,徐克的主要精力还在2005年上映的大片《七剑》,这部片子在内地拍摄了三年,4个小时的大片,上映后还是亏本。
这一系列票房失利,让徐老怪几乎退出江湖,不敢搞大制作。
一直到2010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和2011年的《龙门飞甲》大获成功,才让徐老怪继续开胡,后来的狄仁杰系列、奇门遁甲系列、革命片系列。
可以说让徐老怪在内地市场找到了感觉,连续成功,一直到《长津湖》两部,几乎是再次封神。
好,我们回到《僵尸大时代》这部电影本身。
这部电影在想法上,为什么有开头的三个特殊呢?
2000年,李安用美国公司的钱拍了《卧虎藏龙》大获成功,电影是在大陆取景,用了以香港演员为主的各地华人演员,用了王度庐的老故事,还套开了故事线--中文和英文讲了两个略有不同的故事,却能让大家都叫好。
徐克明显也有类似想法,用八九十年代拍烂了的僵尸题材,走了一次李安的路线。
预算不够,就大胆地去掉了一线卡司,华人圈票房号召力虽然下来了,但是外国人又不认识中国明星,不要浪费钱。
串烧了一堆中国民间迷信传说和故事,给老外看个新鲜。
多线程叙事,是徐克的强项。
《倩女幽魂》版蜡烧僵尸加《东方不败》版逍遥武功,全片本来都是卖点。
可惜90年代末开始,电脑CG进入新时代,当时大家看徐老怪的特效,就略觉得老套了;再看演员,感觉一般;武打动作,有点审美疲劳;情节复杂,动脑子太累;画面有点黑,僵尸太吓人;于是一片差评。
现在回头看,反而不会关注上面这些负面要素,特技、演员、武打都可以,吓人也无所谓,反而是情节有点耐人寻味。
这也是为何此片从现在,才开始慢慢被影迷们接受的原因。
徐老怪从来有极强的表达欲,进入低潮期后也一样,他的很多片子就满满地表达灰暗。
95年的《刀》就是代表性的转折,2000年的《顺流逆流》更加直白,《僵尸大时代》和《七剑》也同样充满悲情。
也许是 时不利兮的哀叹,江郎才尽的感慨, 人到中年的无奈, 热闹过后的寂寞难耐。
不过徐克的深度也在这个时期真正体现。
他不再表达一场痛快淋漓的打斗、一段温情美好的爱情、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世界。
而是每一步都有困惑的现实与曲折的未来,好人懦弱无助,坏人异常强大,世人的愚蠢和贪婪,爱情的短暂和虚妄,政治的残酷和虚伪,良善的稀少和悲哀。
当我们年轻时不再喜欢徐克电影时,是因为他不再让小马哥光辉夺目,不再让聂小倩委婉动人,不再让令狐冲潇洒自如,不再让黄飞鸿正义凌然。
他的电影都是时代的车轮、毁灭的绝望、 小人物的挣扎、 英雄的无谓牺牲、懦夫的完美胜利。
是啊,我猜徐老怪根本就没有指望外国人看懂僵尸片,赶尸、蜡尸、将军尸、茅山术,那么多信息连个铺垫都没有,一股脑儿出来,哪里来得及消化。
他就是借口给外国人看,才把剧情彻底颠覆,表达对社会的绝望与对人性的失望。
老天师是圣人,可以牺牲自己救天下人,而四个徒儿却没有真正把师傅的使命当回事。
师傅失踪后,徒儿们躲在姜家大院当长工,师傅死后,大家也是各自过逍遥日子。
管家想谋夺主人财产,诡计多端;唐龙为了钱可以卖掉妹妹,还肆意杀人要谋夺财产;而姜老爷子,竟然为了家族财产争端,把全家都杀光了。
棺材铺的商人们,可以传谣言、雇人扮鬼,坏人名声。
赶僵尸师,为了钱财不择手段;衙门官员贪生怕死、欺软怕硬;而僵尸王更是能力超群,几乎无敌,只能被大炸弹消灭。
这是个多么令人绝望的世界,不仅仅因为有僵尸,还因为除了老天师,里面几乎每个人都很自私,其实人人都是僵尸,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而已。
所以这个片子名叫《僵尸大时代》,讲的不是古代,也不是现代,是个大时代。
看过《僵尸》之后没想到还有这么精彩的片子,我是偶然刷到的。
对于(清朝)僵尸片,记忆中都是林正英的灵幻喜剧片。
这部电影我觉得,其实也类似于林正英的电影。
因为想僵尸这个题材,主要就是一个降伏的过程,必然免不了打斗,所以僵尸片都是动作武打类的电影。
首先就是氛围的问题,这片子的基调比较阴暗严肃,但是还是有一些插入幽默情节,比如师兄弟偷窥,比如师傅的皮肤病。
我觉得这可能是致敬了林正英的经典影片吧,毕竟林正英的电影里很多这种幽默情节。
值得说的是,本片的僵尸不同于林正英电影里的僵尸,它更加强大,更有能力。
它能飞天遁地,口吐毒气,甚至能操控气压把人拉过来,然后吸干他们的血气。
片子里僵尸抓住人,靠近人,然后吸收人的血气,看着人的皮肤瞬间失去血色,七窍渗血,非常地令人感到压迫和杀气。
动作,也和林正英的经典电影一样,很有编排,很是精彩。
影片里加入武教头唐龙这一角色,特意安排他杀戮小土匪团,显示了电影动作风格的干脆利落。
还有身手不减当年勇的姜老捕快也贡献了很多动作戏码。
剧情上可以说没什么剧情。
僵尸片,可想而知,都是僵尸出现到杀僵尸的一个过程。
本片不像《僵尸》一样,跳出了这个模式。
要提的是,《僵尸》的剧情不是僵尸出现到杀僵尸,而是主角出现到主角自杀,对主角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有深度,剧情很有深意。
但本片的剧情仍然是有一些出彩的的地方。
比如照应“吸血鬼”了的原题——片中的人物,很多都是吸别人血而活,也是真僵尸,比如消费妹妹、吃喝嫖赌的武教头,比如造谣姜家来招揽生意的白事铺子,比如拈轻怕重的巡捕(却被赠送了“时代英雄”的牌匾),以及最后留在姜宅、无所事事的三个师兄弟。
最后电影给了一个开放结局,讲了某日家眷在做饭时发现了姜宅地下的一大坑腊尸,能表达吸血鬼招摇过市,邪恶无处不在的感慨。
2023 17
宛若智障的片子,没有一点审美的服化道,僵尸很丑很恶心,只有英叔片子里的僵尸才耐看
烂片
超赞的布景、摄影、配乐、演员和超带感的细节。然而剧情一点意思都没有,整部看下来特别无聊,感情戏非常多余。白瞎了那么多蜡尸
冷门佳作,僵尸片第一。杭州大宅实景拍的,诡异又恐怖
好吓人…
徐老怪编剧,影片整体太散太乱。僵尸这个传承的旧俗和以家族不断香火的旧习是联系的。
如果在80年代就是经典,在新千年只是平平,放到现在就只能做网大了。
荧光绿色和黑夜中的猩红色混合,加上放大的音效和配乐营造了狰狞可怖的气氛。这里的僵尸异常厉害,能吸能飞能打,姜家的腊肉技术。。
没看到103分钟完整版
感觉太粗糙了,不像一部恐怖片,像是一部武打片。让我惊讶的是,计春华这次居然不演坏人了!
某天宿舍凌晨与舍友观看。批量生产僵尸片,出口转内销,斗僵尸方法变了好多。特效倒是紧追时代,动作戏很是扎实,尤其这个古宅让人印象深刻。居然是徐克编剧。7.3
我竟然花了一个半小时看这个垃圾片,简直是浪费生命~
有种诡异的好看
为什么僵尸片要加这么尬的感情线进去
可能是经费有限,或是把钱花在了某几个演员的片酬里,本来挺不错的一个故事,拍得局促小器,剧情或运镜时不时就紊乱起来。
老宅和蜡尸烘托整个恐怖的氛围,僵尸王和吸血鬼一样吸人血,重点是还会引人上套,计春华茅山道士老师傅引雷自爆同归于尽。
千年僵尸王,有看头
氛围和动作真是好,但观感一般,全程黑漆漆的,小时候看的,现在重温,另外没有找到103分钟的版本
深宅老院的氛围拍得好,夜晚在庭中挑灯斗剑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