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影片后我一直在回味这部影片,思维的层次逐步提高我发现这是一部极具深意的影片值得向大家推荐,当然其中少不了思考。
思考的开端:我发现我沉醉在帕特玛甜甜的微笑中;沉醉在帕特玛和英治紧紧的拥抱中。
然后我开始以理科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开始“解题”:我把影片以人物身份的变化为分界线即在中央塔塔底的破裂那一刻把影片分成AB两个部分。
A中以英治为代表的爱贺人是“正常人”,而在“地下”生活的穿着厚实的防化服的人是“反转人”。
B中则相反。
这一身份的大反转是影片升华之处!
是影片令人惊奇之处。
B中展示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真实世界有鸟儿、有河流、可以实验导致原世界中被剥离出去的物质形成的新的星球。
而英治和帕特玛都生活在地下,帕特玛在地下世界的地面上,英治在地下世界的地面下,两人隔了一层地面而已。
接着是对电影传递给观众信息的思考: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最想吐槽的是爱贺学生听课的内容伊邪武良(你们还不知道这名字是谁吧,就是爱贺国的君主)(一张死人脸定格在大屏幕上,哪有我们男主对着窗外发呆都英俊的面庞好看)义正言辞地讲:-过去一场大灾难席卷这个世界-许多人被天空夺去了性命-所以现在只有我们-能够脚踏实地的爱贺国民-才是真正的人类-爱贺才是人类绝无仅有的世界-爱贺之外什么也没有-我们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遵从纪律与秩序-永远守护这片大地-远离悬崖之外的不毛之地-远离那不详的 充斥着邪恶光芒的天空如此绝对的否定,这不明摆着的是洗脑吗?让你们不去不毛之地你们这些学生就不去?
都没有一点好奇吗?
你们这些学生还听不出来吗?
编剧和导演当观众们是傻子啊?
对一带青年洗脑有点水平好不好。
(以上是观影时的心声)其实那些学生是受着“没有足够学分就不能成为爱贺公民”这一规定约束的(当代学生写照啊,我的高考→我的绩点(#-.-)哎),它们至少还是保留着人类最重要的特质——好奇心的,这一点在帕特玛和英治乘“热气球状飞行器”返回“地面”学生们都来到室外观望可以看出。
继续从爱贺君主的讲话深入探究:爱君真的那么坏吗?
他的洗脑的水准真的那么低吗?
其实他是无辜的,他并不知道真实的历史,他只是严格按照他的祖先的意志在执行。
他的祖先是非常理智的,他的祖先是主张与地上人和睦相处,但他知道只能活在地下的仇恨肯定会使少部分人和地上人发生冲突,那最合理的办法就是颁布法令——不允许到悬崖(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冲突造成灾难额外的伤亡),并且向后人隐瞒事实真相,让两族相安无事地生存下次。
这一法令被严格遵守,但是由于后人不知道事实真相,这个法令被赋予各种神鬼传闻,就像古时候人对自然的无知而产生的神话。
爱君念得那一段话即是在这个时期中逐渐形成的,之后被编入教材爱君只是“照本宣科”而已,那些学生之所以没有思考是因为他们的祖先世世代代都经历了类似的熏陶,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便麻木了。
其实爱君也是受害者,在他准备遵照祖先的法令“反转人”时,他表露出了对帕特玛的喜好。
爱君把拉出窗外悬在空中,就是想让帕特玛紧紧抓住他,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学校里有那么多漂亮的女学生,这位爱君(校长)却仅对帕特玛本能地表现出了“性”趣,这是被历史歪曲了的人格凭借着潜藏在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的畸形的表现,错不能归咎于他。
2016.1.17(未完)
画了一张图来解释,首先,电影结局很清楚,男主那一个系列的人种才是颠倒人,女主是原来没有颠倒的纯地球人(⁎⁍̴̛ᴗ⁍̴̛⁎)现在开始,图文解说,G男,G女分别表示男女重力方向。
女主和她的族人生活在1场景里2场景为动画开头提到的危险区,女主爱在那里玩女主玩着玩着玩脱了,在2区碰到碰到了“蝙蝠人”,掉到了男主所在的地面男主发现女主并把女主藏在3场景的小屋里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女主被关到了贯穿两个地面的高塔的一端,4场景电影第一个高潮要来了!
男女主和男二经过一番厮杀,男女主相拥(男主那猛地一个抱抱让我小鹿撞的直喘粗气!
⁄(⁄ ⁄ ⁄ω⁄ ⁄ ⁄)⁄)坠入“天空”,却发现卧槽,自己站在了一个满是灯泡的地方,场景5。
这里要注意了!
(敲黑板)本来一开始我以为这里会有人住,可是我等的花儿谢了开都没等到,最后天亮的时候两人差点被晒死我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模拟天空,也就是说,太阳,星星,云朵这些构成的天空其实是人造的。
天大一个伏笔卧槽,和电影结尾的逆转相互呼应了。
男主他们这一系列的人种才是一直受到真正没有颠倒的人的照顾,你们重力倒过来了,那就在地下给你修一个地面,撑一块天空。
卧槽这才是真正感人的地方好吗(;´༎ຶД༎ຶ`)大反派的每一句话都反得很彻底,这种完全不准备洗白的人物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让电影看得很过瘾(⁎⁍̴̛ᴗ⁍̴̛⁎)男主女主发现了自己重要的人的东西,并借助男主爹和女主崇拜的大叔(很喜欢但没记住名字,gomei)一起造的飞行器飞回了地面,3场景。
并一路杀回帕特玛的故乡,4场景电影第二个高潮来了!
他们的打斗直接杀穿了地球表面,在场景6这里。
他们来到了场景7,也就是真正的地球表面看到了木星,我很喜欢那个场景,但是有点怀疑电影主角都是外星人,我他妈在地球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大个的木星(⁎⁍̴̛ᴗ⁍̴̛⁎)不过丝毫不减对这个创意的好感!
男主和那个后来变的很善良很给力的反派发现自己才是颠倒人。
男主来不及接受这些信息量,这些都不是问题,老子反正有女朋友了。
全剧终看完觉得虽然不算神作但是算得上一部好片子了,以前看过电影《逆世界》,感觉全成就只记得那个上下颠倒的办公室和那个好吃到飞起来的粉红色花蜜(⁎⁍̴̛ᴗ⁍̴̛⁎),个人觉得帕特玛比电影更棒。
但影片的情节节奏把握还是有点乱,让你刚刚开心一下马上就紧张起来,少女心一抱很棒但是感觉不是时候,小鹿乱撞的同时还要为他们担心……等等等等。
哦对了,前面一系列晕眼的模糊对焦场景看的仙女我好急好气眼睛好难受。
这些就是我扣掉一星的原因。
希望这篇可以帮到后面看得云里雾里的胖友们(⁎⁍̴̛ᴗ⁍̴̛⁎)哦对了,顺带打个广告,小仙女我比较喜欢手绘,以后准备做个公众号,有兴趣的可以先加我豆瓣,以后做好了通知大家(⁎⁍̴̛ᴗ⁍̴̛⁎)估计没啥用,不过没说总没有说了好。
祝大家观影愉快!
2013年似乎还有一部叫逆世界的电影,据同事说挺一般的。
因此在看《颠倒》时我也没有抱太大期望。
事实证明《颠倒》比我想象得要精彩,但始终差那么一点。
可能是因为他的画风和设定让我想到了天空之城,与那样一部片子比,帕特玛君就显得格局小了一些。
一个最直接的体验就是,男女主角之间经历的波折其实很少---这直接导致他们之间感情发展的不合理。
相遇,被俘,救出,归还,高潮,结尾,整个流程确实是到了,但不论是敌人还是友军,都有些单薄。
另外我其实很想问一句艾吉……妹子抱起来软不软 (= ̄ω ̄=)不过其实我写这个影评是为了讨论最后的剧情的BUG的。
老头说其实重力事故以后科学家们为了守护地下的人云云。
可是作为”守护者“”人类的正统延续者“你们的科技能力是不是略搓了一点?
你们的祖辈可是能在地底搞出人造太阳的大神们啊!
这般人不应该是把各种科学技术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承下去的吗?
怎么后裔们搞得像辐射里的原住民似的只能靠找到些罐头过活呢。
至于片尾月球的光环,倒可以理解成”同时被地球重力和月球重力排斥,最终在月球周围找到了平衡点于是开始绕着飞起来“来解释。
最后好奇一下,如果吃反重力食物,是不是经过足够的时间最终整个人也会变成反重力?
以前看《The Man from Earth》时有说过,身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更新,7天后你就是一个崭新的人了。
核心创意不错,但是bug太多,重力加速度基本取消,人物塑造也十分糟糕,脸谱化严重,好人就是好人恶人就是纯粹的恶,人物关系塑造的一塌糊涂,认识不到两天的人就可以推心置腹,生死相托,以我之性命换你未来,只为你喜欢天空?
夹杂着强行煽情,硬凑恋情,实在低级,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硬核科幻部分,描写的实在太表象,只告诉我们他们看到了什么,但是原理结构只字不提,实在让人没有实感,可以看得出导演想创造一个赛博朋克的世界,可是政治、经济、人文导演根本懒得塑造,看着像那么回事就行,就像那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步行电梯。
导演编剧,简直婴儿水平,白瞎了大好的创意。
配乐非常棒,和电影的基调也非常搭,实在浪费这么好的配乐。
<图片1>作者:213日本动画虽然几乎是由制作公司主导的商业动画的天下,依然还是有那么一批人专注于动画本身的表达和趣味。
目前仍活跃在一线的日本独立动画制作人们,新海诚的名声自然已经是人尽皆知,在此之外,最受关注的无疑就该是吉浦康裕了。
与走纯情唯美路线一心讲爱情故事的新海诚完全不同,吉浦康裕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对人性和社会伦理的探讨上。
<图片2>作为1980年生人的吉浦康裕,是看着《新世纪福音战士》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或许是受《EVA》的影响,其作品从未脱离过科幻题材的范围,人类与机器、人类与生存是永恒的主题。
他在之后也算是梦想成真,参与到了《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的制作中。
吉浦康裕大学时已经踏入动画界,彼时就有作品在国内外发表,但要算起他创作之路的起点,则是在更早的小学5年级发表的处女座《竜巻を追って》,会讲故事的出众能力也与其自小是演剧部脚本担当的经历分不开。
2000年,吉浦康裕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六花”,从此专注于独立制作。
如果说六花的第一部作品《德玛娜说少女》还稍显粗糙和晦涩难懂,到第二部《水之语》时已经兼具了精致和有趣。
再到吉浦康裕的首部商业动画《苍之茧》时,残酷的近未来主题背后所隐藏的希望之光,在他之后作品中也依然存在,《夏娃的时间》、《阿茹茉妮》,也包括《颠倒的帕特玛》。
吉浦康裕每一次都让人万分期待的理由,其中之一大概就是想看到他在满目疮痍之下,如何再给人类一次机会吧。
<图片3>从严格意义上来说,2013年上映的《颠倒的帕特玛》是吉浦康裕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剧场版《夏娃的时间》多少还是先前Web动画总集篇的意思),也是他为数不多的与机器人无关的作品。
<图片4>日本的剧场版动画有不少都陷入画面精致剧情浆糊的怪圈,《颠倒的帕特玛》算是例外,至少是个百里挑一的有趣故事。
在少年英治所在的国家爱贺,传说中过去的人类擅自挑战自然,致使这些“有罪之人”和家园一同坠入天空。
天空由此被视为不详之地,绝不能仰望苍穹。
来自地下世界的少女帕特玛,因为与地上世界的重力相反,是被爱贺政府全力抓捕的“颠倒人”。
当帕特玛和英治偶然相遇之后,关于重力相反的地上地下两个世界的秘密也随之揭开。
一个是苹果会砸中牛顿的英治的世界,一个是牛顿会砸中苹果的帕特玛世界,两个平行世界相反的不仅仅是重力。
<图片5>在“地表”的爱贺国,法令严苛秩序森严,时刻不在的监视仿佛是“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意识形态经由教育机构输入给个体,追求自由的个人意志会被视作异端也有人因此丧命……这些都让《颠倒的帕特玛》乍一看似乎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故事。
日本的科幻作品对于反乌托邦一直有一种情结,这也是商业动画中的常见题材,可谓是当下的流行元素。
如果将《颠倒的帕特玛》视为反乌托邦的故事,那么流于定式和符号化、细节禁不住多想等等这些缺点一个都不少。
说到底是因为现在的日本没有经历过三次元的真实高压环境,讲述的都是停留在想象中的反乌托邦,总是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主角们在困境中的爱情故事。
但如果将其视为吉浦康裕对如何平衡科技的力量的思考,设定还是十分精妙的。
所以相比之下,对帕特玛所在的“地下世界”的讲述,才更有吉浦康裕的味道。
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一着不慎就将灭亡地球,生活在“地下”的颠倒人就是这个悲剧的承受者。
但他们只是在承受悲剧么?
人类文明的物质表现在此时已经是断壁残垣,但人类文明的精神部分,那些能被称为真善美的东西才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比如帕特玛和英治父辈的努力,比如颠倒人对爱贺人的责任——总之,人类终将还会以和解为结局。
<图片6>虽是以剧情为看点,这部动画的画面也不能忽视十分好看,完全不是固有印象里地球毁灭后阴沉颓废的画风,有后现代工业废墟的苍凉美感,也有清新明亮的自然光影,不同重力视角下的场景格局更是会有不一样的观感。
美术监督是在TRIGGER社作品中经常能看到的金子雄司,与吉浦康裕也是多次合作。
<图片7>《颠倒的帕特玛》作为一部上映的动画,与吉浦康裕的以往作品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吉浦康裕仅担当了监督、原作、脚本,没有像以往的作品一样还亲自做CG、剪辑、摄影、音响等等等。
毕竟面对的是更大众的观众,短片与剧场版动画的长度比起来也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能看出其中有让步也有不足之处。
吉浦康裕是一位很容易让人提高期待度的动画人,对于普通观众这是一部故事有趣、设定新奇、画面漂亮的良作,不过多少还是会让粉丝们有些失落。
优秀的短片动画人们在头回做长篇时大概都会在节奏控制上出些问题,尤其对比吉浦康裕以往的作品,《颠倒的帕特玛》带给人的惊艳之感在这方面就小的多。
<图片8>而在上映的版本之外,本片还有在前期网络放映的序章《颠倒的帕特玛起始之日》作为预告,是一共4集每集只有6分钟的小短片,内容截取自剧场版的前半部分,剪辑十分利落有趣,带来的是与正片不一样的体验。
总而言之,把这部动画列入周末补片的消遣之选,完全不会浪费你的100分钟,如果就此连同吉浦康裕一并列入关注名单,一定能有更多惊喜!
无意间翻到,然后被震撼。
首先我们放下现实中分析的所谓动画中出现的各种不可抗力和不可能因素,把这些因素从这部动画电影中去除,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特别是带有幻想脑洞性质的动画电影,它已经在我心中算得上满分了。
每个角色设定都非常丰富,公主病的女主其实并没有那么娇气,而看似弱弱的男主也并没有那么无能,他们都能为了对方做出勇敢的一步,真的很棒,比大多数巴拉拉讲道理不行动的动漫角色好太多了。
而且每个配角也很讨喜,有好人有坏人,好人好的纯粹,坏人坏的愚蠢,没有一个是让我觉得会尴尬的。
这部动画电影也没有所谓圣母和金手指,剧情进行到恰到好处的时候,该被抓的被抓,该受伤的受伤,受伤以后该重新振作就振作等等,毫不拖泥带水,基本上是一部没有尿性的电影,至少我看的是非常畅快淋漓的。
动画画风也非常唯美,特别是大场景的描绘,拥挤的地下、碎星的夜空、壮观的云柱、唯美的天空、或生机或陈旧或历史的废墟等各种,都能给我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我截图截到手软。
电影的逻辑也很棒,故事有头有尾,伏笔也设置的恰到好处,它已经做到最大限度的一层一层剥开来给观众讲了,让你知道套中有套,人外有人,起码我觉得并不难懂,看完后真真是,震撼至极。
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棒的动画电影了!
题材新颖,故事挺有创意的,这种类型的不多见,就逆世界可以一拼。
不过没能完全看懂,应该是女主生活在地下,男主也生活在地下,两个人生活的世界有一个危险区连着,所以女主才会不小心掉到男主的世界,感觉应该是的。
在最后的时候,看见风景的时候,女主是正常,而男主是颠倒过来的。
可以看出,男主是被改造过的人类,感觉管理层挺变态的,不就是因为天空是假的吗,就不让人抬头看啦!
还有那些关心男女以后怎么生活的还有生小孩是正常的还是颠倒的是认真的吗?
据说是可以恢复的,感觉日本人的脑洞不是一般的大啊,还有,女主的体重居然跟男主一样?
其实吧,感觉男主跟女主哥哥挺基的。。。。。。
时值大年初一,趁着显卡还在跑着漫长而依旧毫无进展的实验,在等待结果的期间,终于下决心静下心来补完了这部很久之前就想看的《颠倒的帕特玛》。
观影之前读了不少影评,期待被拉得很高,只可惜看下来感觉整体时长有一点短,因而配角的人物形象有些不够丰满,许多情节的表现力也稍欠了一点。
相信要是能做足两个小时,成品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感觉世界观与人物关系稍微深挖一下的话做成类似DitF的季度番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依旧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原创长篇动画。
有着吉浦康裕作为导演与编剧,整个故事的背景设定与作画表现等自不必说,而人设也非常讨喜,作为故事主角的“帕特玛”表现得自立而勇敢,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你很难不会渐渐喜欢上她。
另一方面,不像大多数类似的围绕着「Boy Meets Girl」这一经典桥段进行展开的日系作品,吉浦康裕其实并没有真的想着要讲好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故事,他毫无疑问有着更加宏大的野心(你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艺术性有着更高的追求),而是希望在这一大框架下加入更多自己的“私货”。
巧妙的镜头语言,表现得如同分离而实际上是统一的两个视角,刻意营造出来的极具冲击力的颠倒错觉,依托男主之口所表达出的对于主体间性的反思,形如反乌托邦形式的未来社会的刻画,这些内容无一不包含着吉浦康裕式的精巧构思与深刻洞察。
在对于作品的解读上,我更赞同某位知乎答主的观点,也即应该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而非故事设定与的物理细节上来进行解读。
随着剧情的推进,“天空”与“地面”的对立(伴随着“正常人”与“颠倒人”的对立,和“善”与“恶”的对立)先后经历了反转与再反转的过程,而电影的名称也即“颠倒的帕特玛”这一概念最终也在影片的末尾被彻底打破。
但吉浦康裕并没有沉浸于把概念的重构与解构作为最终归宿,而是“以伦理学和人文关怀作为脚下可以站立的大地”,让几乎所有角色(除了可怜的反派)在片尾都接受了立场的变化所导致的价值坍塌,进而凭借善意与交流互相拯救,共同立足于真实的苍穹之下。
总体上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并且不止“一”看)的动画电影。
作为吉浦康裕长篇动画的处女作来说,它还稍显打磨,但依旧瑕不掩瑜(毕竟在当年就与《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等影片一起获得了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优秀奖)。
最后引述下AniTama小编的话,“把这部动画列入周末补片的消遣之选,完全不会浪费你的100分钟,如果就此连同吉浦康裕一并列入关注名单,一定能有更多惊喜!
”
看到了结尾,也不知道勘破了所有秘密以后,两个完全颠倒的两个世界又能如何?
就如同这个圆圆的地球上面,不同宗教、不同制度、不同社会的人们,看破了相互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后又会如何?
所以这部神奇的颠倒了我们普罗大众的影片,带给我们巨大的冲击力之后,会让我们更加迷惘。
这部卡通片讲述了两个年轻人阴错阳差,寻找到了四个世界:天上一个神秘的工业时代遗弃的天空之城,这也是最后佑护了男女主人公的世界;地面上一个被高科技所戕害、又无知妄为的,其实是失败的一个世界(其实是反转的一个世界);地下面一个曾经高度发达、用所谓的科技打破了整个世界,无脸生活在世界上的世界;以及一个如同镜面背后的被科学或伪科学遗弃的那个原来的世界。
这么多的世界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
到底两个不同世界观的人们,相互了解了以后,将来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融合在一起?
都没有答案。
就如同大家所争论的,男女主角如何做爱一般,最简单的事情在于,对方认为的稳固的地面,是另外一个世界看到的无底的深渊,这个状况是现实中没有一点办法进行调和的。
就如同异性恋看同性恋,我们无信仰或普遍信仰的人看极端宗教分子,朝鲜那样的国家看待资本主义美国一个样子。
这些问题,在这个银河系中可能永远无法解释。
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以至于整个宇宙之间的相互矛盾,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去和平的去调和。
所以影片只能演到两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年轻人,喜悦的看着那个破败的城市而已,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明天应该怎么办?他们的同民族该怎么办。
爱情其实对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物来讲,真的是一种负担。
反重力的世界其实等同于两个不同世界观的人类世界。
所以我很悲哀的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除非真的有那么一天,一切都进化的大同,世界没有任何分歧、区别的时候,没有一种方式能让和平去战胜矛盾。
但是大同世界真的会实现吗?
大同世界真的就那么优秀和美好吗?
这部影片是在告诉我们:任何的世界观都是难以相互调和的吗?
除了爱情以外,陌生的那个世界都将是深不见底的可怕的世界吗?
人类社会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其实是某个类似于上帝的东西,在人类前一次接近于大同的时候,造那座通天塔以后,特意安排的吗?
越来越觉得那个深深的,或者另一个世界看到的高高的被破坏掉的实验室,男女主角的父辈,以及林林总总的一切,其实都是真实的?
是真实的,是真实的?
不知道。
可能是我比较少接触这方面的题材吧,一开始我还是一直在内心吐槽这样拉着手不累吗这种设定的,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别是AGE突然到达颠倒的天空,以自己的视角体会着颠倒世界的时候,我真的被带进去了。
完全是场景式的体验,好片!
好久没有这种融入片子世界观的感觉了(虽然有些设定还是有觉得有点经不起推敲,或者说太浅的感觉),看片过程中我还经常停下了对比两个世界的重力状态,也这就是科幻片的魅力所在吧。
这种科幻与爱情辅以弱反派构建的效果还真不错呢。
设定贼带感,背景画得也很好看,人物故事吸引力等等等等全是负分。
逆世界糟蹋了好创意,这个也没好到哪去,太无聊
逆世界、头朝下的生活、颠倒的帕特玛。PS:原来这个早先还有TV版,可是TV版4集一共24分钟,剧场版99分钟,这也真够特别的。
逆世界的世界观,但是比逆世界将题材挖掘的更深入,剧情更有深度也更吸引人,女主很萌,女主以boss身体做跳板踢开boss“坠”向男主那一幕很震撼!
这中二的剧情白费这设定了
彻头彻尾的抄袭,一煞笔片
先给封面点个赞!原来真是全程保持这个姿势。。的确高潮铺垫做的一般般,本人觉得异性恋的戏有点多啊喂,一见钟情别太过分。男二女二都被秒发卡有点虐。。。T▽T画面感和世间观还是挺酷炫的(´∇ノ`*)ノ
镜头感很强,故事性其实不够。不过几乎全部出自吉浦康裕一人之手,足以见其力度。大岛满的音乐。
原来这才是原作
世界观有点棒。但是剧情有点无趣?就…还有点迷迷瞪瞪的。抱在一起好可爱哦!
剧情诟病不大,逻辑有点瑕疵,但是已经不重要了,两个世界的人相遇,两个世界的纷争,中段和最后的反转简直太神了,好看!
设定非常有意思,故事勉强及格,画面真的丑!吉浦康裕在世界观构想上确实有天赋。正负引力叠加的不同效果很有趣。天空=深渊的视角也让人耳目一新。故事隐喻清晰:“何为正,何为反”。铺垫悬念和揭密的节奏也不错。就是画面是真不好看!动作设计也很拙劣。这个设定本来有更大的视觉创作潜力,但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吉浦康裕的视觉想象力,确实一般。话说,吉浦康裕和新海诚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他俩挺互补的。
11区终于用反重力解决了“倒立少女裙摆不下垂”这个世界难题,但是喝了倒置世界的水尿尿会不会往上喷?
不是两个世界哦,男主的世界是地底下,男主世界的“天空”是人造的,看两个主人公坠入天空那段就知道了,女主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真正的天空,前面也有伏笔,男主世界的人害怕天空。
动画。。有够慢,感觉是漫画剪辑的,到底有多少层啊?4层?那他们在一个球里面?另外那个红色瓶子碎了,是表示女孩失贞了吗?难道就我一个人想多了~~呃。。
不戳G点
好有意思的设定,我居然现在才知道这个番
虽然重力相反的设定也有过好莱坞,但是吉浦康裕依然做出了日本独立动画特有的中二感。男女主角干脆直接改名叫希达和巴鲁得了= = 。
影片的内容很贴切日本的国情,一个开化没有多久的国家,因为偶然的机会成为强者,然后就想把原来的主人给消灭了,然后取而代之。最后发现是非常可笑的。
真的越来越看不下去纯爱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