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盖伊.里奇继“两杆大烟枪”之后导演的第二部影片。
“偷抢拐骗”和他的上一部影片的内容风格都差不多,只是添加了一些喜剧风格。
演员们操着浓重的伦敦口音,听起来就像在摇滚乐里歌手的歌词那样含混不清。
不过,拍摄商业录像起家的里奇有着自己的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能让观众感到冷场。
于是,庞杂的演员阵容和极其复杂的剧情构成了“偷抢拐骗”的主干。
这也就注定了观众们难免被眼花缭乱的场景搞得摸不清头脑。
最近看了他的两部电影,特别是《两杆大烟枪》,真的惊艳,堪称完美的一部电影。
《偷拐抢骗》也不错,而且可以看出来导演丰富的拍摄技巧。
除却这些艺术和技巧上的东西,导演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他在拍摄方式上的温柔体贴。
因为是这种黑帮片(暂时这么定义吧),少不了会有很多打斗、枪战的场面,但是导演真的太温柔了!
从来只有枪击凶手的画面,然后镜头一转就完了。
不会给我展现那种血淋淋的画面,比如通常大家看到的脑壳上一个枪洞,身上插把刀这种。
对我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愿意看这种画面的人尤其友好。
比如 《黑镜》,我真的觉得特别好看设定非常惊艳,但是每集都有一两个引起我心理不适的画面(比如与 pig sex,用刀划化皮肤),哪怕这部剧很好,看完一季我都不敢继续看了。
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导演的温柔体贴,一个导演的温柔,真的可以从电影中感受到!
纵观整个片子,笑点很多,相当地多,堪称目不暇接,我觉得在喜剧的成分上胜过两杆老烟枪。
不过仍然保持了盖里奇的风格——巧妙的结构故事,华丽而精准的叙事线条,精彩的蒙太奇,“伦敦牌”黑色幽默。
在剧中他们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多么具有喜感,仍在严肃认真的忙活。
于是虽然每个人都会犯极其低级的错误,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漫画感十足的夸张表情,但因为忙活的那些事都是关乎金钱关乎小命的,剧中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有啥可笑之处。
就是这种反差,不同于无厘头喜剧里没心没肺的癫狂表演,带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在观影的时候亲自体会。
比如皮特领着一帮吉普赛兄弟来和杰森·斯坦森谈判,后者提出一个条件之后,皮特身子往后一缩,和兄弟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商量一番,然后再往前一挪,一本正经的回复,那情形像极了漫画中人物讨论的场景;再比如,黑人混混们去打劫,结果前台小姐面无表情的告诉他们不可能拿到钱了,当他们气急败坏要发狂的时候前台小姐突然按下按钮,于是其中一人被上升的窗户隔离板给夹带着缓缓上升无法动弹。
等到他们发现大门的质地是防弹玻璃无法打破,觉得走投无路只能束手就擒的时候,外面放风的同伙突然推门进来,看着哇哇大叫的他们问了一句:你们他妈的在干什么呢?
类似的细节举不胜举。
绝对的最好,超越两杆大烟枪,绝对的,仔细比较电影从剧本到细节全部超越,而且比国内的山寨《疯狂的石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很多电影我觉得好看我都会再看,这部片子,我累计看了30多遍。
呵呵
古希腊学者把希伯来文的“少女”译成希腊文的“处女”。
(枪)重才好,重才可靠。
即使没子弹了,也可以拿来砸人。
“我想要兴奋点,不是吗?
”“你在发疯,和兴奋没关系。
”我最不想欠他人情,因为这意味着我落在他手中了。
我不喜欢离开我自己的国家,特别不喜欢离开有阳光和沙滩,还有鸡尾酒跟草帽的地方。
(说处理尸体)我听说最好的办法是拿去喂猪。
你得把猪饿上几天,然后它们看到碎尸会像看到美味大餐。
你得把死人脑袋剃光,牙齿拔掉,以免猪消化不了。
当然,你也可以等猪吃完之后再做,但你不想在猪屎里捞东西吧?
它们能消化骨头。
一次搞定需要至少十六头猪。
所以要留意有养猪场的人。
它们吞下一具两百磅的尸体,只需要八分钟。
这意味着一头猪每分钟可以消化两磅生肉。
所以才有人说“猪很贪婪”。
报应是基于正义的责罚,由一个适当的替身予以执行。
猪会完成狗做不了的事情。
“干嘛叫他‘闪弹鲍里斯’?
”“因为他会躲子弹。
”喝奶补不了奶的。
人类的消化系统还不完全适应乳制品。
你的枪侧面刻着“仿真制品”。
人生苦短啊。
托普不爽的话,我们的人生就真的很短了。
谁会去抢两个坐在烂车里,拿着两把枪的黑鬼?
《偷拐抢骗》这是一部由两条线索构成,四个团伙一起上演的一出精巧荒唐的黑色犯罪喜剧。
其实也可以称为笨贼喜剧,如《笨贼一箩筐》,后来的《两杆大烟枪》。
精巧胜过《笨贼一箩筐》,内涵不如,搞笑胜过《两杆大烟枪》,黑色冷酷不及。
首先是两条线索。
一条是关于争夺86克拉钻石的线索,一条是土耳其和汤尼打黑拳的线索。
第一条线索,四指弗兰克等四个人抢了英国一家保险公司的86克拉钻石,钻石由四指弗兰克带去美国交给表哥艾维。
然而一个同伙想抢下这颗钻石,他让弗拉克去找俄罗斯军火贩子刀疤鲍里斯买枪,然后串通鲍里斯。
鲍里斯让弗拉克替他去地下拳击场下注作为枪的报酬,因为弗兰克恰好是个誓赌之徒。
然后鲍里斯找到典当行的黑人混混阿索文奇和泰隆,让他们去地下黑拳的地方抢弗兰克装着钻石的箱子。
三个笨贼尽管抢赌场失败但成功绑架了弗拉克,但因为在弗拉克面前不小心说出了鲍里斯的名字,鲍里斯杀掉了弗兰克并拿走了钻石。
赌场老板榔头top抓到了胆敢抢他的赌场的混混阿索文奇和泰隆,也知道了鲍里斯的钻石的事,于是他抓住一个混混做人质,同时派阿索文奇和泰隆去找鲍里斯抢回钻石作为赎金。
而艾维得知弗拉克要去赌场,来到英国寻找弗兰克。
他找到钢弹牙东尼帮他寻找,他们找到了抢赌场的阿索,顺藤摸瓜找到了鲍里斯,拿到钻石,绑了鲍里斯。
他们开着车准备处理鲍里斯,然而阿索等人开着车拿着仿真枪跟在后面伺机行动。
第二条第二条线索,土耳其和搭档托尼是打黑拳的商人,top正计划让土耳其的拳击手打假拳来赚一比。
然而土耳其此时想要买一辆旅行车,他让他的拳手和托尼去找吉普赛人米奇买车,起了冲突他的拳手被米奇打残,于是只好临时找米奇来给他打拳。
然而在赌场里,米奇一拳就打倒了对手。
这害的top赔了很多钱,top很生气,土耳其和托尼很糟糕。
Top没有干掉土耳其托尼和米奇,而是打算让米奇再赛一场,当然还是假球。
土耳其去请米奇,米奇想要一辆车,土耳其攒的钱已被top抢走,于是他想和top要点钱。
后果是,土耳其差点被干掉,而米奇的母亲被烧死。
不得已,米奇答应再打一场。
而被痛扁的土耳其和托尼,也打算找鲍里斯再买一把枪防身,因为之前买的枪是水货。
于是土耳其去找鲍里斯。
这里,两条线索会和了一下。
托尼认为土耳其喝牛奶没营养,将他的牛奶扔出窗外,正巧砸在艾维和东尼的前车窗上。
艾维和东尼撞在路边,受伤不轻,一个随从因为玩刀在车祸中刺中自己的心脏。
而鲍里斯乘机从后备箱逃了出来,却被跟在后边的混混阿索等人撞到。
艾维和东尼进入一旁的酒馆休息。
混混阿索文奇泰隆跟进去想要打劫却被东尼识破假枪而赶走。
鲍里斯则拖着受伤的身体回到家拿了一把枪回来报仇。
混混们在酒馆的走廊里碰到拿着箱子的艾维,鲍里斯也从后门进来,外面的东尼趁乱打死鲍里斯,而混混们却趁乱拿走了箱子,想交给top。
但东尼艾维追了上来,混混谎称钻石放在当铺里,回到当铺无奈的混混仍然交出了钻石。
艾维拿着钻石兴奋不已,却被混混们从吉普赛人那里买的狗吞下肚子跑了出去。
愤怒的艾维拿着枪乱打,却打死了会躲子弹的安东,艾维急忙撇下钻石回到美国。
第一条线索完毕。
第二条线索继续。
米奇的母亲被top烧死,他表面上同意打比赛,暗地里却和吉普赛人策划着报仇。
在打拳的夜晚,米奇仍然打赢比赛让top赔了钱,并且一举杀死了top和他的团伙,然后悄悄离开了他们的主处。
土耳其和托尼却依然潦倒。
他们来到吉普赛人的营地,早已人去楼空,却碰到了来调查案件的警察,这时吞了钻石了吉普赛狗跑回家,于是土耳其对警察谎称他们是来遛狗的而躲过调查。
回到家土耳其找兽医取出狗体内的东西,发现了那颗钻石。
土耳其拿着钻石来到艾维的表弟秃顶道格——一个钻石商人那里卖,道格通知艾维,艾维又启辰来到英国。
电影到此结束,但故事还没有完。
会发生什么事,让观众去猜吧。
连我都看得出来,这是典型的多线叙事结构,坏人们看似“各自为政”,冥冥之中却相互交织,并且至始至终围绕“钻石”这个主题,看完这个再去看《疯狂的石头》就差点意思了。
在这部影片中,我喜欢的人物比较另类——钢弹牙“tony",因为他——专业。
他的专业表现在自身专业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可靠并且经验丰富,能够速度的上手并开展工作,效果立竿见影,我甚至怀疑他有一整套解决类似事件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说到底,真正让我们羡慕的不是野心家、隐士或者幸运儿,而是"tony"这一类能够娴熟的运用自身的职业技能来解决现实际问题的专业人士,因为这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摸索到的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
(本来写个短评也就算了,可惜我这碎嘴,字数不够了,所以“强我所难”的写篇影评)
The director is smart enough to capture the audience. Money, violence, chance, crime, and most importantly, laughs, are well mingled in the fast-pace plots. A great adult movie (non-erotic adult). Unlike recent HK films/dramas that treat audience as retards, it is sharp, witty, and quick. It just feels good watching it.
同一个英国导演:Guy Ritchie,同一拨英国演员,同样是fucking british accent,同样是无数个coincidence。
其实整部片子的氛围,演员,情节,以及很多处理手法,都像极了《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都是一大群完全没有牵连的人,你追我赶的碰到了一起,一切就像是轮回。
由于已经有了两杆大烟枪的标杆在前面,这部片子,从情节设计上,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然而有一个人,把所有的相同都变成了不同,他,就是Brad Pitt 。
坦白说,Brad Pitt饰演的Micky并不是主演,主演应该是Turkish(Jason Statham)和Tommy(Stephen Graham),但是也就是那么短短的几个镜头,Brad的气场瞬间充满了整个场景,他操着奇怪的gypsy口音,叫着Dog“Dag”,说出来那么顺嘴。
满身的纹身,闪烁的眼神,矫健的身形,嬉笑怒骂都在顷刻之间,情绪变换的让人没有办法适应,这样的人,你觉得他就是London周边的campsite里面的pikeys。
他连挨打都像是在享受,这样的人,怎能不是boxing champignon?
Micky打拳不要钱,他只要给他妈妈买一辆新的房车。
然后他没有按照Brick Top的要求,在第四盘倒下,而是直接上来第一记出拳,就把对手打倒在地。
按照Turkish的说法,pikeys can't be controlled. 由于Micky的关系,Brick Top输了很多钱,也给Turkish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他就像是被Brick放在了他的口袋里,稍有不慎,就会被弄死分尸,拔掉牙齿,然后送去喂猪。
没有办法,Turkish只能去求Micky再帮Brick Top打一场拳,这一次,他希望他在第四盘倒下。
Micky笑着说,可以,只要你给我妈妈买一辆更大更好的房车。
Turkish没有办法,只好和他打赌,结果又赌输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Micky走开,背影充满讽刺。
Brick Top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发的,他派人砸了Tommy的游戏厅,又派人防火烧了Micky妈妈住的房车,当时Micky的妈妈还熟睡在里面。
Brick以为这样就会让Micky妥协。
他真是太不了解pikeys人了。
Micky红着双眼,看着被大火烧黑的妈妈的房车,虽然被伙伴拽着,全身只穿了背心和三角裤,Micky拼了命的往车里面闯。
镜头其实并不多,Micky满眼泪水的样子,只是那么一瞬,就充满了我整个脑袋。
这部电影,情节线索超多,出场人物也多,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舞台的背景,都是衬托着Micky的。
葬礼上的Micky喝酒发泄,没有对白,只是晃动的画面配着音乐。
Micky眼神虽然凌乱,每次面对镜头或朝上或向下的脸上,都带着恨意。
第二次替Brick打拳,Turkish反复叮嘱Micky,一定要第四盘倒下,而且也不能被看出是在作弊。
Micky被动的挨着打,有那么一个瞬间,他被对手一个勾拳揍的飞了起来,然后是慢动作在空中滑过,身体就是这么平平的飞了出去,然后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这就是结尾么?
按照之前计划好的,只要Micky不要起来,就没有问题了。
Micky像是潜到了水里,看着上面的自己浮在水面上,那么安静,像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忽然一秒,他冲出水面,一记重拳打在对手脸上,对手闷声倒地,一切又没有像Brick预先计划好那样,他又输了。
Brick很气愤的抓起电话打给潜伏在Campsite附近的打手们,让他们痛扁一下那里的吉普赛人,然而电话那头,却是手下Peter被枪毙的声音。
这边,Micky和Turkish一起目击Brick被前来的吉普赛同伙一枪击毙,Turkish都吓傻了,然后Micky镇定的走过去,上了同伙的车,拿着押自己赢来的钱,一夜间离开了Campsite。
Turkish又被吉普赛人摆了一道,退回到了原点,甚至还不如原点。
他知道,当Micky妈妈被火烧死的时候,Micky就已经计划好了,这样的方式报仇,最是痛快。
所有仇人都在一瞬间被手刃。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至于Turkish和Tommy,他们是所有结局的起因,注定要回到原点。
当然,片子里面另外一条主线,是一颗86克拉的大钻石。
所有除了Micky以外的人,都牵扯其中。
就好像是舞台的背景是活动的,这个活动背景中,讲的是这颗钻石的故事,所有人,除了Brad Pitt,都在里面忙碌着。
而只有他,Brad,站着舞台中间,用满是泪水红通通的眼睛,看着熊熊燃烧的烈火,满身的纹身都透着恨意,用眼睛一字字的告诉观众,他将会复仇。
以前,没有太关注Brad Pitt,心想着他除了长的帅以外,没有什么特别。
我真是大错特错了,他才真的是变色龙,百变星君。
他可以是虚构的Tyler Dunder,也可以是虚荣的Achilles,还可以是一生隐忍的Benjamin。
他可以操着一口德州口音,也可以是纽约客,也可以是london城外的吉普赛腔调。
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是他,或者这些都是他。
不得不由衷的说,他确实比我心心念念的阿汤哥,值得更多关注。
这部没有什么新意的片子,正因为有了Brad,变得光芒万丈。
与两年前的《两杆大烟枪》相比,丝毫不落俗套,堪称英伦黑色幽默姊妹篇。
各方势力开头齐亮相,地下拳击经理人及其搭档(跟班),地下拳击场老板及一众黑恶势力,超级赛亚吉普赛人及其一众兄弟,四指钻石商人,钻石鉴定商+美国的劫匪+暴力硬汉流氓,俄罗斯军火犯,还有一伙黑人兄弟以及真·主角花斑狗,故事随即围绕着一颗旷世钻石展开。
故事分成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地下拳击线,一条是争夺钻石线,两条线的剧情时而分散,时而交汇,他们都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中严肃认真的生活生存,却偶尔由于命运的安排相互影响,构成了一场充满了黑色幽默的闹剧。
剧情之精彩、逻辑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绝,此处就不剧透了。
在剧中,充斥着各种戏谑、嘲讽、暴力、巧合,而性却十分稀缺,更多的还是英伦风味的脏话与冷幽默,以及绅士而克制的血腥暴力,看之使人沉醉其中而不觉察丝毫拖沓或油腻。
很多角色的遭遇(死亡)给人以突然而又合情合理之感,正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最终大结局也是颇具开放性,似乎暗示着下一个命运的轮回..
不知所云,弹幕发的“笑死我了”是认真的吗?很难笑
乐死我了,皮特在里面屌爆了!不亚于《两杆大烟枪》!盖里奇牛逼!
和两杆大烟枪如出一辙 吉普赛口音有趣
三星半,还是《两杆大烟枪》更胜一筹啊。 2011.111.20
从这片儿开始,喜欢上英国黑色幽默黑帮片. 话说BRADPITT的吉普塞口音真是让我笑翻了!
两杆大烟枪还明着来连环套,这部慢悠悠的好像很幽默其实很无聊的算什么呢,完全不是我的菜
黑帮幽默电影,这片子的英语发音奇奇怪怪的。
合口味的菜。如果双两杆大烟枪如一马平川的冷色调幽默结尾中头彩版的欢乐。看《偷》就如同是跑马场里下了重注的赌徒,情节上处处看似轻描淡却又匠心独运的布局,魔方一般让人着迷。感叹是怎样的编剧写出这样精彩的故事又被这导演布置的如此精致,杰森皱起的眉头,皮特攥起的拳头,都会惹我发笑。
两线剧情稍显脱节,不及烟枪来得完美无缺,但仍旧是交叉叙事的典范之作。
多了布拉德皮特也比不过《两杆大烟枪》,不过《疯狂的石头》能打4星,这部也只能打五星了。强烈建议豆瓣可以打六星。
2008.2.13 幽默,但情节编排不怎么样,有几个角色为了凑戏才存在。
拍的好,但是老婆怀孕的时候我更喜欢看爱情片和喜剧片。
说是犯罪,又不知所云,说是喜剧,又在犯罪,感觉对吉普赛人充满了恶意,又对黑人的智商进行了鄙视,全篇只有白人是赢家。
吵得要死又狗屁不通
当成《两》的续集来看也不赖,基本保持了水准,可惜没有什么突破……
原来是一个导演啊!我说怎么一股浓浓的烟枪味。好故事配好导演,还是用小众滤镜配黑色幽默,加了很多“重复蒙太奇”在内,使喜剧效果倍增的同时还营造了更多的荒诞感和节奏感,巧妙!烟枪的人物关系像一个圆圈👉🏻○,头连尾,尾对头,而这部的人物关系更像一个三角👉🏻△,子分支较多,虽然角色更少但在观感上却显得没有《两杆大烟枪》工整。
如果说这是一篇作文,这就是一篇没有主题的作文
皮特的演技真不行,放在一群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一看到他就出戏,不过身材很好是绝对的。环环相扣又穿插着各种黑色幽默还算不错。英式口音听得很难受,cousin Avi出场才拯救了我的耳朵
两杆大烟枪?
没觉得疯狂的石头抄袭了这部电影,反而感觉这部电影没疯狂的石头拍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