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国产喜剧片存在某种定律,比如集齐三个屌丝男就能召唤票房神龙。
《泰囧》集齐了国产顶配屌丝黄渤、徐峥、王宝强,大爆特爆;《情圣》集齐了国产草根屌丝肖央、小沈阳、艾伦,也能小有所成。
仔细想想,《中国合伙人》也是把黄晓明、邓超、佟大为这种级别的帅哥都弄成屌丝状,方能叫好又叫座。
《情圣》的故事内核和精神气质,都和2015年票房火爆的《港囧》、《夏洛特烦恼》类似。
平心而论,他们都是近两年质量上乘的喜剧。
然而,笔者却笑不出来。
中国叫好又叫座的喜剧,正在全面直男癌化。
大概是因为我们的编剧想要搞笑,就得低俗;一旦低俗,必然直男癌。
在这些片子里,女性角色就被固化到了只剩三种:高高在上的女神、小心翼翼的女仆、令人不齿的荡妇。
而男人们呢?
当中年危机变成了中年意淫,尽管低俗的段子仍能引人发笑,还是衷心建议女同胞仔细考虑下再走进电影院。
男柯一梦《情圣》和《夏洛特》的模式尤为接近:男主肖瀚和夏洛都遭遇了中年危机,他们的老婆沈红和马冬梅是没有中年危机的。
当男主要找寻“青春活力”出去寻花问柳的时候,他们的老婆要嘛在家做茴香面要嘛在大姑家下长寿面,总之就是“我下碗面给你吃”。
等到男人们发现外面的妖艳贱货都是绿茶的时候,他们又浪子回头跑到老婆身边,发出“繁华只觉秋雅香,平淡方知冬梅好”的感叹,“男”柯一梦,一切都可以挽回。
不管男人做了什么,只要回头,女人就会既往不咎地接受他。
夏洛和肖瀚撒谎、犯错、对妻子不忠,马冬梅和沈红的爱情竟丝毫没受影响。
《情圣》借小沈阳之口兜售的歪理,“走肾可以走心不行”、“玩归玩,最后还得回家”,和老一辈大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婚姻毒鸡汤异曲同工。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浪子回头的主动权永远在男人手里。
时间已经到了2017年,这些电影中的婚姻观、价值观竟然还不如2007年的《爱情呼叫转移》端正。
同样是中年危机,婚姻倦怠,在这部电影里,徐峥起码是先离婚,再艳遇。
而当他历尽千帆,希望回归家庭时,却发现妻子的炸酱面已经不是为他为下,过去的家已经有了新的男主人。
你若无情我便休,谁也不应该是谁的附庸。
十年时间,国产喜剧的三观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变了?
女神、女仆、荡妇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国产片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禁欲系脸蛋变成了固化的直男审美,以至于杜鹃老师成了前女友专业户。
《港囧》中徐来是一个怀抱艺术梦想的画家,在初恋离开后放弃了梦想。
大学同学会上,徐来听到同学们谈论初恋杨伊,顿时心猿意马。
为了一亲芳泽,他陪伴老婆菠菜及家人来到香港游玩时,计划和多年未见的杨伊,也就是杜鹃,偷偷会面。
徐来为了摆脱妻弟的追踪,坠楼、跳桥、撞车,历经艰辛。
可当徐来在酒店中看到初恋画展的内容是《和我交往过的男人》,发现初恋竟然和那么多的男人交往之后,他的女神不在了。
女神从云端跌下来,成了荡妇。
菠菜(赵薇饰演)婚前一直是他的仰望者,为他放弃去港大学习的机会,在他面前小鸟依人默默守候。
婚后,她为他准备要吃的药,为他买下一整片薰衣草花园作为画室,是他生活中彻头彻尾的奉献者,一个女仆。
《夏洛特烦恼》也是相同模式,夏洛的初恋秋雅,是公认的校花,男生竞相暗恋的对象,是他心中高高在上的女神。
在穿越的梦里,他为她献歌,向她表白。
他功成名就了,成为知名作家、音乐人、网络红人,他追求到梦中情人秋雅。
但当他发现秋雅和自己的情敌袁华在一起缠绵悱恻,他的秋雅也变成了荡妇。
夏洛的妻子马冬梅在学生时代是个女汉子,一次次地用标枪,砖头,去保护夏洛。
婚后,夏洛不学无术,闲赋在家。
马冬梅操持着一切,养活老公。
当夏洛经过梦一样的穿越,浪子回头。
我们看到,夏洛黏着马冬梅,占着马冬梅、抱着马冬梅,但是干活的,依然是马冬梅。
《情圣》的叙事和《港囧》《夏洛特》相比,显得更为拙劣。
前两部至少还给出轨对象套上了“初恋”的光环,《情圣》中的肖瀚仅仅是管不住“老二”,想要上模特儿。
更让人糟心的是肖瀚的几个损友,他们总是非常热情的帮男主“出轨”,打掩护。
甚至展现了十分周密的组织纪律。
在帮助肖瀚去泰国时,每个“演员”都有自己要念的“台本”。
这样的朋友哪里该桃园结义,分明该割袍断义!
庆幸客串的邓超早早领了盒饭,不然也得被祸害。
肖瀚的出轨对象,韩国模特优优,性感惹火,配着《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的音乐照镜子的一段很接地气。
但她也无法避免从“女神”到“荡妇”的堕落曲线:电影最后大家惊呼,原来她也在出轨!
而闫妮饰演的女上司,虽然闫妮美到不行,角色本身却也逃不脱直男对女老总的刻板印象。
接到已婚男肖瀚的约饭电话就饥渴,看到被放鸽子就发飙,然后再被莫名其妙道个歉就原谅,然后被放鸽子再发飙,然后再道个歉又原谅,神经病啊!
各种小皮鞭,红酒蜡烛色诱的戏码,简直把观众的智商当驴在抽打。
不得不说,虽然她用咖啡浇电脑展现了强势的一面(虽然幼稚的不合逻辑),但都是为了后来更加顺从的“跪舔”。
简言之,她是穿着女上司制服的高级女仆。
逃不脱的屌丝叙事《港囧》《夏洛特》以及很有可能赶上车的《情圣》,在票房上的成功宣告了大众文化在当前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全面胜利。
尤其证明了屌丝文化在今日中国文化消费市场中的屡试不爽。
在屌丝叙事中,中国社会简单地分裂为相互隔绝、差异分明的两个群体,即上层社会,下层社会;有钱的人,没钱的人。
微电影《老男孩》、网络剧《屌丝男士》、电影《第 101 次求婚》、《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皆是如此,也都获得了大众口碑和市场回报的成功。
筷子兄弟、大鹏、黄渤、王宝强、吴秀波等也成为“屌丝”的代言人。
与之相对立的则是电视台编导(《老男孩》)、高富帅高以翔(《第 101 次求婚》)、中产阶级徐峥(《泰囧》)、富豪男友(《北京遇上西雅图》)、市场经理肖瀚(《情圣》)等代表上层社会的男性。
故事的结尾,屌丝叙事总能通过“逆袭”完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想像性解决方案,无论是通过选秀竞赛成功,还是以行为感化中产阶级,或是最后赢得女神归,都摆脱了初始情境中经济和情感上的困境。
屌丝叙事除了表征不平等的阶级关系,同时也表征不平等的性别关系。
在其想象中,女性一旦社会化,便意味着物化为某种可以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商品。
总而言之,被前女友甩了是因为我没钱(前途)。
夏洛娶不到女神秋雅,影片让其嫁给了一个年长的有钱人,以塑造她拜金、爱慕虚荣的形象。
再让马冬梅故意在婚礼上称呼新郎“伯父”,以获取观众的笑声。
当肖瀚就快要睡到女神优优时,影片让她的男友出现在宾馆门口,以优优的慌张以及男友的黑帮形象,让她迅速“绿茶婊化”。
《夏洛特》和《情圣》最后都让男主最后幡然醒悟,不如怜取眼前糟糠妻。
这种对抗与拥抱的叙事逻辑与好莱坞的经典喜剧策略是一致的,它一方面给观众带来笑声和超越,另一方面也将自己认定的心灵鸡汤灌给了银幕前的观众。
部分观念传统的女性观众,或许会自我认同马冬梅和沈红的形象,证明自己的靠谱和胜利。
失意的中年男观众也从夏洛的反省中意识到作为普通人的宿命:自己一事无成,开始认定理想不必追寻。
得不到校花、模特,就认定她们都拜金。
用直男癌做汤底,添加密集的黄段子当涮肉,鼓捣流行怀旧金曲做蘸料,烩出一锅浓浓的馊鸡汤,灌溉观众,使其沉溺于现实中拥有的一切,完成新主流文化叙事的犬儒式抵抗。
直男癌在电影创作中的泛滥以及受到市场欢迎,一方面,是中国喜剧创作的长期瓶颈。
如果许多事情不能被讽刺,那么只有讲私人领域的两性情感才是安全的。
那除了恋爱,就是结婚。
除了婚内情,就是婚外情。
另一方面,经济下行,保守主义思潮在全球泛滥。
经济学家在忙着预言衰退,普通人则焦虑于房价和股价,明天不再有无限可能,世界不再那么令人着迷。
在男性这里,因为自身力量和信心的不足,那些弱势的、易驾驭的对象显然更受欢迎;而在女性一方,隐藏自己的欲望,扮演甜蜜的可爱的小东西,似乎确凿是一种更有效率的生存方式。
这样的社会思潮下,把两性情感故事都讲成直男癌故事,并不奇怪,但令人无奈。
去年夏洛特烦恼大卖,今年开心麻花的新作驴得水其实并没有延续同样的风格,而是变得很怪异和暗黑。
倒是刚上映的这部情圣,算是继承了《夏》的衣钵,除了喜剧风格类似,里面还有《夏》里的几个搞笑配角。
《夏》上映之后有影评人怀疑抄袭,还引发了官司,今年这部新丽的《情圣》则干脆讲明是翻拍美国老电影《红衣女郎》,买了版权,有趣的是,其实红衣女郎也是一部翻拍片,最早的版本是一部法国片《大象骗人》。
《红衣女郎》是由吉恩怀尔德自编自导,里面有首《电话诉衷情》的歌特别有名。
吉恩怀尔德是个喜剧高手,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看的一部叫《三上银色快车》的,集公路,喜剧,悬疑于一体。
因为没看过原作,所以不清楚这回情圣到底跟原作有多少差异,不过能看得出翻拍过程中加入了不少本土化的处理。
〈情圣〉的故事本质上不算复杂,还是跟另一位喜剧高手比利怀尔德的职场情爱喜剧,比如说〈桃色公寓〉《七年之痒》类似,讲男人出轨,精神意淫,以及哥们抱团的故事。
虽说这种故事,就跟爱情一样,也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但这么讲故事的方式,是好几十年前的美国,而变成如今的中国背景,似乎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中美在各个层面上的差距。
周星驰也有一部电影叫《情圣》,是早期作品,角色很多,也很平均,故事逻辑比较强,而不是像他后面那些典型的无厘头电影一样,摆明就是讲到哪算哪。
以前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周星驰的那片要取这样的片名,因为剧情跟情圣实在没什么关系。
而这一回的《情圣》,同样也不明白取这名是出于什么考虑。
周的《情圣》是两帮骗子互相欺骗,然后又合作再骗别人,这次的《情圣》虽然不是讲骗子的故事,但故事里的角色也一天到晚在骗人,而情节之所以还能继续下去,靠的是不需要多解释的巧合。
身为有妇之夫的男主角,对一个红衣女郎一见钟情,而她恰恰又跟他供职的广告公司有合作,于是利用职务之便约他在酒店吃饭。
但这么轻率,且又重要的事情,却因为一个错接的电话给搅和了,男主角的女上司以为约的是自己。
这个巧合同样是极为轻率,很难让观众信服的,但剧中人就这么信了,继续互相骗下去。
男主角本来打扮一新要赴约,但没想到本来要去外地的妻子回了家,于是他的几个哥们帮起了忙,虽然大多是倒忙,还有继续轻率的巧合。
因为其中一个哥们比男主角还要滥交,竟然直接和炮友开房了,巧合的是跟男主角约的是同一个地方,还被老婆们发现,男主角被拉扯着一起去捉奸。
被捉了个现行,但因为一床被子遮了眼,竟然全身赤裸而退。
也就是说,故事发生到这里,最重要的两个转折,是由电话,和一床被子造成的。
老婆们去酒店捉奸这场戏,可能会让人想起彭浩翔的《大丈夫》来,但后者是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置换,造成一种错位的喜剧感,让一场捉奸戏有了无间道里捉内鬼的感觉。
这是一个整体与系统的喜剧处理,反观《情圣》则压根没有这样的风格上的自觉,只是由一连串一厢情愿到极致的误会来极为勉强的推动情节,让人感觉是剧中人和编剧一起联手,来骗观众。
在一连串的误会中,闫妮扮演的女上司也是一个重要且奇葩的角色,她一次次的引发误会,深陷误会,情绪失控,但接下来又因为一个新的误会,再次被骗。
闫妮本来就是个很特别,或者说是古怪的演员,很难用放浪形骸,或者保守乡土来形容,更多的时候是兼而有之。
这回在《情圣》中,肢体语言,还有一些激情戏上确实有所放开,但演员的气质,和角色的设置,有共通的矛盾,就是不断的反复,好象陷入了一种连环被骗,对“骗子”产生依恋的斯德哥尔摩症候。
这片有两个导演,都是资深的幕后工作者,一个是摄影,另一个是音效,影片给人最大的感觉也是两个新导演的老本行做得挺好,很少有当代题材的国内电影,把城市拍得这么干净亮丽,有一种韩国电影人擅长的“美化现实”的感觉。
去年的《夏洛特烦恼》在所谓价值观上也遭到炮轰,它有一个超现实的设置,最后回到老婆身边,虽然也有为了结尾而回归的刻意感,但至少也算是有个团圆的收场。
这次的〈情圣〉则干脆连这样走过场的结尾也没有,片子演着演着,出轨的已经不是精神,已经是身体,要不是韩国红衣女的男友敲门,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紧接着的就是第二天的跳楼。
最后演着演着,也没什么转折交待,影片就结束了,好象只能解释成后半段的情节都是男主角一个意淫的梦,这样的结尾,比之前的那些巧合,还要轻率。
“我是个平凡的地球人,一生中唯一一次的一次星空奇遇,就这样结束了。
” 这句话是我非常喜欢的香港电影《记得香蕉成熟时2》的经典台词,同样也适用于《情圣》。
有人说这部电影很像《宿醉》,但《情圣》的内核更像《记得香蕉成熟时2》,一个是少年时期的对性的懵懂,一个则是人到中年对激情的死灰复燃。
这部作品,其实也没有多好,但个人不讨厌,最起码要比今年其他作品好,只是个人观点。
红衣女郎+香蕉成熟电影改编自1984年吉恩·怀尔德的喜剧《红衣女郎》, 这部电影还是比较出名的,只不过主题曲要比电影更加知名一些,就是这首↓↓ 中英字幕 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电话诉衷情,【经典英文歌曲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特地找来《红衣女郎》看了一下,发现只是一个故事结构上的运用,保留了原作“红衣女郎”以及主要角色的动机设定,其余基本上跟原版没什么相似的地方。
本片拍得好不好暂且不提,个人认为,这才对得起“改编”二字,在原基础上大刀阔斧的二次创作,加入大量本土化的内容和包袱,而不是如《捉迷藏》那样一笔一划的临摹,才是真正的“改编”。
为什么说本片跟《记得香蕉成熟时》很像呢?
《香蕉》是一个情窦初开的高中生,家里寄宿了一位性感的女大学生,让他原本平凡的生活发生改变,不单单描写初恋和成长,更多的是那种对情爱的渴望和畏惧刻画的极为精彩(看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朋友都会懂那种感觉),也让本片成为香港为数不多的青春性喜剧。
而《情圣》呢,打个比喻,是《香蕉》中那个小男孩20年后的故事。
从对初尝情爱的渴望,到中年百无聊赖之后的重燃激情,不变的还是“平凡的地球,一次奇妙的星空奇遇”。
这时候需要插播一下题外话,作为一部喜剧片,《情圣》没有让人失望,甚至说,还有惊喜。
也搭着今年的喜剧电影市题场实在太不给力了,尤其是贺岁档,几部标榜的喜剧电影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自然让这部名不经传的《情圣》凸出来。
且说本片乃是一部纯正的喜剧电影,也没有什么心灵鸡汤或者笑中带泪的零碎儿。
真正的喜剧作品,是让观众可以在笑的同时,感受到作品中所包含的另一层含义,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含义,就是让人笑。
而不是上来就是告诉你,我们是“笑中带泪”,我给你讲个心灵鸡汤或者寓言,用喜剧的方式哦。
做喜剧,不让人正儿八经的笑一次,那还拍它干嘛?
不好意思,扯远了。
言归正传。
《情圣》作为一部喜剧,构架喜剧元素的主要在于两点: 佳构喜剧+包袱笑料 其一,便是故事结构,由情节冲突而产生。
这一点通常是国产喜剧片的弱项,因为需要考验到编剧的功底。
《情圣》在这方面不错,因为有着原作为基础,中年男子的婚外激情邂逅,最终阴差阳错的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虽然本片对原作进行大量的改编,但故事结构还是保留的,乃是西方非常典型的“佳构式喜剧”。
这种脱胎于英国戏剧的形式非常注重故事和情节,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笑料,是喜剧电影的最高等级,比如比利·怀德的《热情似火》,还有香港的《撞板风流》,都是非常典型的“佳构。
本片也是一样,首先故事底蕴摆在那里,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作,能获得不错的反响,比如肖央对闫妮表错情的设定,还有小沈阳、艾伦等狐朋狗友为了死党肖央与yoyo见面,设计大量局,计划眼看败露时各种撞板的剧情,各种应对的手法,也是很典型。
虽然电影大量故事情节中对此进行“重复利用”有些噱头单一,但在国产电影中来说还是不多见。
其二,便是包袱式笑料,主要集中在台词、桥段和演员上。
这一点通常国产喜剧的长项,因为小品、相声那种设计大家都了解。
《情圣》在这方面,几位喜剧演员有很大的功劳,如西方“烂仔帮”的设定,狐朋狗友沆瀣一气,开心麻花、本山大舞台、爱笑兄弟,外加肖央,看过《欢乐喜剧人》综艺的都知道,本片算是天南地北喜剧大荟萃,在包袱笑料方面,肯定“管够”。
是否担心这么多不同风格的喜剧演员在一起会不搭调?
本片的编导也不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几位喜剧演员,各自都有主线,每到他们的故事线时,通过台词和肢体语言,主要发挥的是自身的特点和喜剧风格,而当他们凑在一起的时候,便各自收敛,走得是“烂仔帮”的风格。
西方烂仔帮电影中的笑料,并不是来自于几位主要演员的互动,而是根据情节而来,本片同样如此。
而且有个很鲜明的特点,在演员的搭配上,电影几乎没有让身怀不同喜剧风格的演员两两出现搭配,比如单独让小沈阳和艾伦在一起的对手戏,几乎没有,这样也就避免了风格上的不搭调。
只有一处,是结尾乔杉与常远的搭配,虽然一个是爱笑兄弟一个是开心麻花,风格不搭吗?
并不是,因为二者的路线都是“妩媚”。
《情圣》在喜剧方面很纯粹,就是单纯的搞笑,这部电影并没有多么优秀,只是这一点是比较难得。
人生乏味,只缺烦恼而在于喜剧的背后,则是本文开头所述的内容。
平淡生活中的枯燥、无聊的人生中寻求着刺激和叛逆。
比起西方式的大开大合,本片将最后的纵身一跃,安置在梦境之中。
这样的设定感觉有些突兀,不过仔细琢磨,倒是很符合国情。
现代都市白领在周而复始的平淡生活重压之下,所怀揣的一点绮梦,就像“平凡地球人的星空奇遇”,终究还是一场无法逃离现实的白日梦。
男女平等也要有个度,女人看韩剧也是腐女意淫神作,女的看的高潮迭起,男人看了恶心想吐!
难道就不能有一种男人意淫的类型,一个商业片有百分之五十的受众已经很成功了,以后这种片还会更多,因为有市场。
艺术本就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大家生活中循规蹈矩看一个意淫片都不行吗?
而且影院里大都是带女朋友去的,这些女性看的也很开心,差评的女性单身狗应该考虑考虑单身原因!
比广电总局管的还多,难道让男人到电影院看新闻联播
#情圣#一个中年男人的白日性幻想梦,典型一部男性荷尔蒙电影。
相比较于韩国美女#李成敏#,#闫妮#的性感更具持久性,不腻。
闫妮确实在影视作品中走的是逆生长路线,10年前的佟掌柜已经是个中年妇女,而她近几年的作品很多反而走的是女神路线,姐弟恋成为了主题。
电影本身其实很简单,就是围绕着性话题铺展。
听说打一星的很多都是我们姑娘,主要是看不惯本片不太正的三观。
什么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啊,还没结婚呢就拍这绝望的片儿来吓唬我们?
什么哥们儿之间沆瀣一气帮逃捉奸又帮婚外恋的?
这也算歌颂哥们儿义气?
什么外面的妹子就非比家里的老婆美丽动人啊?
那老婆给你生孩子洗衣服做家务你怎么不说?
什么广电总局你审不审片儿啊!
这样的下三滥你也不一枪毙了他吗?
什么...我写不下去了,因为我不是站位这一边的SORRY。
首先想说的是,我也是一已婚的姑娘。
而且不是新婚,婚了快5年吧。
所以对于婚姻这座"坟墓",也算是有点发言权。
其次再严肃表明立场,出轨是不对,男女双方谁出轨都不对。
但打一星,也讨好不回对方想要出轨的心。
不如提高内功,你变得越是优秀,他便越难被外面的妹吸引走这便是客观事实。
这并不是给男生们洗白,但也不是说他出轨你便是全对,你特委屈你哭天喊地你夺命追问爱不爱我你不想活了只会让你显得更狼狈他更反感。
越这样男生就越觉得外面的妹怎么那么优雅知性通情达理又身材火爆人间尤物呢啊,所以,在他认识更优的妹之前,咱请先优起来好吗?
剧中的老婆形象,短发素颜背心长裤说话大嗓门儿一副假小子打扮。
而外面的妹……我不形容了,反正无论是身材颜值性格都无死角的美,作为女生我都被大口大口地吸引住了。
谁更吸引人谁有女人味你们说!
尤其是当姑娘轻轻拂掉身上的薄衫露出美好的胴体时,我后排的几位直男整齐有节奏地欢呼着"WOW....WOW..."不行了的声音。
试想他们有一天也会成为别人的老公或者此时便是我也是能理解的嗯。
因为如果我是男生,我也心动这位外面的妹,也不惊讶男主角会说出"看到你,我的心跳加快我好像重新谈了一场恋爱"这样不害臊的话。
而跟老婆躺在同一张床上,不到一个手指的距离,却没有想搞一下的激情,同床异梦的真实写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也不犯法。
结了婚的男人也会有的,别掩耳盗铃了姐妹们。
审美疲劳也是会有,所以也不乏出现一些娶了漂亮的姑娘当老婆依然也会被外面的妹子吸引的情况。
这些你改变不了,你只能把自己的段位提高。
我有个已婚的瑰蜜,现在每天下班定点儿学英语做keep,风雨无阻的她每天在群里打卡,po挥泪雨下的照片与我们分享。
她老公是飞行员,身边美女无数,但她也从来没因此失去过自信,因为自己也从来没没因为把自己嫁出去了便泄了气,反而是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得成长,才有新鲜感。
还有一个朋友的朋友,他老婆自从嫁给他之后,就不再工作。
不工作没怎样,是个人选择,但自从不工作,对自己的标准也开始not work了。
成天在家吃薯片看连续剧,任由身材走样黯淡无光,老公辛辛苦苦下班回家,想聊点营养话题,但她只懂家长里短无聊八卦。
而老公随着工作能力的提高,晋升很快,钱倒是往家拿,但心却渐行渐远。
不久工作关系的牵线认识了一个同行业同level的女生,优雅大方聪慧懂事,最重要是谈得来。
两人一起讨论工作棋逢对手,谈笑之间自然有了好感。
对手最怕比较,但更可怕是没得比。
因为差距太大,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即使一纸证书做保障,但一方进步一方停滞久而久之你们真的不在同一世界。
进步的一方会在更高的level认识更优秀的姑娘,又为何甘心娶回家的不是那个更优秀的?
永远没有一种说法是,就算你早,但你停止努力,你永远也可以在那个位置稳如泰山。
故事的最后果然是,他离婚了,跟了那个更优秀的女生在一起。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放弃旧爱选择新欢是不对。
大家也会不由自主同情弱者。
如我,最开始听到这个故事我也会跟你们一样,骂男生不地道。
但冷静下来想,如果我是那个男生,我便会甘心?
而为什么他的老婆不能早一点提高内功,等着一天一天地被比下去?
对,无论是为老公还是为自己,你提高内功总是没错。
你保持少女的好心态,你坚持健身练出翘臀马甲线,你工作努力上司宠你下属服你,你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你烧得一手好菜,你不爱慕虚荣还善解人意,你琴棋书画总有一两样精通,你优雅知性大方得体,情商智商双高连他朋友都赞你。
这样的姑娘,他恐怕在外面的世界找不到更好的了(捂脸),即使偶尔会被新鲜的面孔吸引走一秒两秒,但相处一会儿就会发现,我去这姑娘哪有我老婆十二分之一好。
所以只要你拿出"就算结婚了,也能分分钟秒杀外面无数小鲜肉老腊肉但只一心回家撩老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不会错了。
最后对全体演员的演技致敬。
幽默不夸张,完全不出戏,而且该深情的地方就是能让人前一秒还笑地岔气儿而这一秒就已经默默抹眼泪了,比摆渡人咯吱你胳肢窝逗你笑的那种尴尬好一万层台阶!
前段时间豆瓣因为“恶意刷差评诋毁国产电影”被点名批评了,其实豆瓣评分挺中肯的,我一直十分坚信。
作为看过《长城》的观影者,这部电影确实不好看。
不好看还不能说啊。
不过去b站刷刷长城的影评,有一篇还是很好的,《木鱼三分钟影评——不是什么片子都可以叫长城》,内容差不多类似的。
但是有些评价者确实很刁。
我不懂,如果一部电影标记为喜剧,什么观众会责它不够庄重?
如果一部电影标记为恐怖,什么观众会责它怪力乱神?
一部电影是AV或者是三级片,什么观众会责它不适合小孩子?
这部电影,看看就好了,从头笑到尾。
不是什么电影都需要过脑子。
三观那么正,那去看新闻联播好了。
真是众口难调。
30多岁的男人肖瀚过着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小日子,白天上上班,晚上回家哄哄老婆女儿,有空跟几个死党打打嘴炮,虽然日子过得有点怂,有点无聊,总算是大城市里中产阶级的幸福模板一枚。
直到一个好友的突然离世,让肖瀚突然悟到了人生要及时行乐的真谛。
不难想象,对于男人来说,这个乐字主要体现在下半身的蠢蠢欲动。
恰逢此时,公司新签约的韩国女模特闯进了肖瀚的视野,一下子让他心跳加速,鼻血狂流,七年之痒的熊熊欲火被点燃了。
婚姻生活的倦怠疲惫,公司中的饱受欺压,对艳遇的幻想和渴求,加上死党们的教唆怂恿……让肖瀚毅然决定:以家庭和事业为赌注,展开一场猎艳大冒险!
《情圣》是一部又污又不正经的脱线喜剧,充满了各种擦边球段子和香蕉色笑点。
我看的点映场,影院里笑声起伏,当小沈阳露出光屁股的那一个镜头,大家还自发鼓起掌来。
从娱乐逗笑的角度来看,它无疑是成功的,适合跨年贺岁。
美国有一部《七年之痒》,是同类题材中不可不提的代表作。
《情圣》的编剧显然很喜欢这部经典老片,英文名《Some Like It Hot》是借用自《七年》导演的另一部作品《热情如火》,女模特裙摆飞扬的姿势致敬了玛丽莲·梦露的招牌POSE,甚至闫妮所饰的霸道女总裁名字就叫马丽莲。
▲克拉拉饰演的模特致敬玛丽莲·梦露这一切是影迷专属,也是编导跟影迷的小默契,奠定了影片的格调,让它跟准三俗的下半身喜剧拉开了距离。
而它的喜剧成分中,哥们之间互相出主意、打掩护、随机变通瞒天过海的默契与情义,又让它拥有了一种港产江湖片般的豪侠气概。
香港也有专门的一类猎艳电影,讲一群男人组团出去花天酒地。
如今华语黑帮片凋零,银幕上少了许多生死与共,但男性情义仍有用武之地,合伙欺瞒太太就是其中之一。
▲港产高分喜剧《大丈夫》讲的也是一群好哥们合伙猎艳《情圣》中的狐朋狗们一点不比香港同胞逊色,捉奸时把路带偏,圆场的谎话张口就来,各种堪比特工小分队的恶作剧布置,把老婆们唬得团团转,把倒霉蛋们耍得连连叫,充满草根智慧与江湖聪明,布局解套玩得风生水起,时不时令人拍案。
身为男人,我非常喜欢这种男性之间特有的默契感。
以前看国外电影,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一个男人看到另一个陌生男人处境尴尬,心有灵犀地一笑,是躲你老婆吧,然后大方施以援手。
很多人无法想象,这样的情节能给予一个死宅单身狗多么温暖的安慰。
爱侣之间固然卿卿我我,但总有一种男性之间的神奇羁绊,可以超越两性的亲密,因为只有男人才天生懂得另一个男人在想什么。
▲《情圣》中四个男人的默契无与伦比中年男人寄望通过猎艳来成全人生梦想,这是去年大卖的《港囧》和《夏洛特烦恼》共同的话题,也是当今中国的中年男人越来越表露出的一种共同心态。
几个月前,网红五岳散人在微博上发表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他是这样说的:作为一个有点阅历,有点经济基础的老男人,除非是不想,否则真心没啥泡不上的妞。
五岳散人言论中的泡,当然与爱情无关,更与谈婚论嫁无关,而是一种对性爱行为的赤裸裸描述,是一种对自身资本的炫耀和昭示。
这也是许多中年男人一心所追求的吧。
就像肖瀚,能睡到年轻貌美的国际名模,那就是他对自我魅力的最佳认同,也是他调剂无聊生活的灵丹妙药。
▲肖瀚对名模一见钟情片中有一个情节,女模特捡到了耳环来归还,肖瀚明知是老婆的,却随手一抛,说这不是我的。
送走了模特之后,他又迫不及待地跑上大街,冒着大雨把手伸进下水道,去捡那个耳环。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段落,它集中体现了已婚男人的矛盾心理,那份荒唐复杂和进退两难,那份想要在家庭安稳和欲望满足求得两全的野心。
我们并不能因为肖瀚一心想约韩国妹妹,就说他是个无视家庭的混账,事实上他对老婆和女儿充满体贴,也对花心怀有愧疚。
但反过来,家庭责任感也无法阻止他的老二使唤大脑。
▲结婚多年,夫妻之间早已没了激情《情圣》通过一段段滑稽情节所揭开的,是每个男人内心的永恒纠结:谁没点花花欲望呢,毕竟这是百万年进化的生理特性。
只是各人的际遇,以代价高低、胆量大小、条件成不成熟、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力,以及真付诸行动了有没有被抓包作区分。
好男人跟大渣男的差距,远没有许多人想的那么大。
最终被折腾到心力交瘁狼狈不堪的肖瀚,选择了回归家庭,带着老婆女儿去看大马戏。
但想一想他为什么放弃呢,还不是因为代价太大,权衡一番后觉得无法承受,不如老老实实做个模范男人吧。
▲肖瀚幻想中与女神的亲密接触去年的《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都是男主最终意识到老婆才是一生挚爱,主动放弃猎艳。
相比之下,《情圣》的结局更令我满意。
我并不是说《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不好,只是觉得,《情圣》在嘻嘻哈哈的荒唐际遇下,更能反映生活的真相。
它没有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强行给男主来个境界升华,没有背着劝人操行检点的道德包袱,它只是本分地把生活摊开来给你看:喏,男人就是这样,你们懂的。
▲当然,这对真·基友是例外,难怪女人要找gay蜜我觉得,男人都应该看看《情圣》,了解一下为了出个轨、偷个情、改善一下平淡的生活,要克服什么样的艰险,要承受什么样的代价。
没有能力的,趁早熄灭念头,专心当个好丈夫好爸爸。
而女人更应该看看,男人可以团结一致配合默契到什么程度,他们为了满足下半身的欲望,已经把大脑开发到了不亚于《超体》的阶段。
婚姻如战场,多了解一些对手,总不是坏事,对吧。
这是一部把我气哭的电影。
哪怕有再多的笑点,也掩盖不了故事内核的三观不正。
朋友说当个喜剧看看笑料就好了,不要太认真,可是我在厌恶得皱眉的时候,实在笑不出来。
而且看到身边那些哈哈大笑完全没有觉得不妥的观众,我感到不寒而栗。
(以下涉及剧透。
)让我愤慨的内容之一:男主想出轨,三个基友就各种出谋划策打掩护。
第一次有电影把兄弟情拍得让我那么反感。
3个基友没有一个对男主想出轨的行为提出过一点点质疑,甚至是鼓励、怂恿和支持的态度。
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帮人都是没有家庭观念和基本的责任感的人。
让我愤慨的内容之二:整部剧透露出的对“家庭”的轻视。
《廊桥遗梦》也是出轨的片子,可是拍得很令人动容,《情圣》的人设却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为什么?
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婚姻的平淡乏味,都可能在婚后才遇到灵魂伴侣,可是当《廊桥遗梦》的女主爱上男主的时候,她会有对家庭的愧疚,有何去何从的纠结,让观众感同身受的为那种无可奈何揪心。
而《情圣》里的男主,他追求小三的时候那种坦荡、那种理直气壮真的让我觉得无语。
编剧大概想把男主塑造成为爱出轨的情圣,而不是色令智昏的流氓,所以在最后还让男主向小三深情告白,我看这段的时候就在腹诽,你他妈还记不记得你有老婆孩子?
你真爱至上,那你倒是离了婚净身出户再来啊!
小沈阳那句“玩归玩,最后还是要回家”也把我恶心得够呛。
不好意思,家不是垃圾回收站,不是想去就去想留就留的宾馆,凭什么要收容渣男?
让我愤慨的内容之三:编剧真是贯彻“一碗水端平”原则,不仅塑造的男性角色不讨喜,女性角色也一样。
马老板有人约就情难自禁、欲火焚身,完全不管对方是不是已婚;韩国姑娘本来是蛮可爱的,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说到底不过就是依附黑道老大的情妇;男主的老婆对孩子耐心、对朋友仗义、对男主的长辈体贴周到,这样的老婆是多少人婚前的向往,可到手之后呢?
沦为衣服上的饭黏子、墙上的蚊子血。
中国男人的出轨成本太低,出轨是炫耀的谈资,事情败露之后还有“贤妻”接纳,完全没有什么损失,当然乐于出轨、勇于出轨,毕竟不吃白不吃。
而中国女人太卑微,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缺乏独立性,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形式上的婚姻完整高于一切,不顾表象之下是如何残破不堪、伤痕累累。
我期待有一天,女性能够自尊自爱,从骨子里自信起来,树立“离了渣男我照样活,甚至活得更精彩”的理念,到那一天,才能遇到不敢出轨也不屑于出轨的好男人吧。
周五晚上一个人想找点乐,一边做着手边事一边听着心花路放,虽然看过几次但听着依旧很逗,不过在结尾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大龄文艺女青年与耿浩的爱情开始的那么默契那么甜蜜,俩人仿佛都将对方视为知己或者灵魂伴侣,但他们的婚姻却在一年之间崩得如此迅速,令人唏嘘。
看完以后有找到了情圣,虽然在抖音刷过好多次搞笑桥段,即便被剧透依旧逗得我前仰后合,不过离报字幕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笑不出来了,看着都在骂男人、不相信爱情、不信任婚姻的弹幕,我却有种相反的想法,它是这么的真实,甚至这种真相真实到青年人不信中年人不敢信的程度:都说唯太阳与人心不可直视,但经过岁月打磨在时光中沉沦后的模样你真的敢去直视吗?
心花路放里的康小雨与情圣里的肖瀚算是相反的人遇到同一件事做出不同的选择,康与肖都做出了大跌眼镜的事情,康在做她的文艺青年时对待情爱极其保守,而后无意间找到自己那份“真爱”却在婚姻一周年左右迅速出轨,肖的故事起源于女儿已经会打酱油的婚姻生活,平日对老婆言听计从却无意中被人开了天窗,跌跌撞撞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属于原本婚姻。
康是那种一面渴望爱情一面又不屑于“世俗”、坚定寻找能与自己共鸣的伴侣,她在人前人后看起来很洒脱单纯的样子,骨子里却是极其拧巴,标榜着爱情却视婚姻如儿戏,灵魂伴侣最终败给了物质,把自己打造的遗世独立,装高雅到甚至装到常常把自己都骗了的程度。
展开一下想象,她曾经也是人群焦点,当焦点在她身上散去她在自己身上画了个焦点,其实她并不需要这个焦点,但这个焦点却莫名其妙地指挥了她一段人生,压制了深处最需求的欲望。
但这结果却是老实人耿浩埋单的。
好汉的故事则好得多,也能推测出原来也是个一老本实的老实人,勤劳踏实吃苦能干在中年时升至公司中层,这潭死水却倒映了红色的背影,从那以后这潭水活了:被好朋友影响的从精神出轨转为肉体出轨,心跳心跳还是心跳,为了这该死的心跳,再也不畏畏缩缩地压抑自己,绞尽脑汁拼尽全力在最后一刻却没有了,可能他没料到看似纯洁不谙世事的她甚至比这种油腻中年人更玩得开,这是最初想要的吗?
琴棋书画诗酒花呢?
好像总归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确实是很奇妙,当认为是颠不破的至理名言能在一瞬变成放屁,当一切的墨守成规会在突然之间发现就是狗屁,我称之为觉醒。
这一瞬间的到来,却可能在不同的心情、环境、心态等造成不同的想法,思想决定行为,不同走势的人生多米诺骨牌也行成了。
而当好汉一步步掉进深坑里我也突然意识到人的可塑性简直太强了,当好汉看到好友出轨后的全身而退,竟然开启了主动技能,认为这是可以效仿的。
而很多情况下多次暗示下的思维被动接受也有太多的情况,所以,人被影响是很简单的。
除了一出生时那种差异之外,人类很有可能被模式化,但会在特殊情况下觉醒。
这也是人性的薛定谔猫吧百思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压抑自我意味着没有见与试的可能,衡其轻重后权其利弊,试一试才会懂,明了了之后才知道什么最重要。
康小雨试了耿浩丢掉了文青的标签,好汉毅然决然地回归了家庭,越界有错吗?
除了能造成永久伤害的事情外,还是仁者见仁吧,如果康小雨压抑内心在好汉年纪才发现自己爱的是物质,如果好汉在婚姻起步就发现了让自己心跳的人,估计都会改写。
多试试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当女神开着超跑拍着广告全世界地跑,我预感了结局的荒谬,优优不拒绝好汉也是值得品味的。
中年男人为了圆少年梦释放了天性,这种执念终究死去了,没留遗憾。
在合适的年纪拥抱合适自己的欲望。
人性黑盒很难凭空预测,有些人天性,反复地体验就是为了第一次那种感觉。
欲望是什么,带兽性的想法,比如占有、情欲、快感等。
理想是什么,带神性的想法。
别把遗憾交给时间,时间会把遗憾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
能最好地消灭遗憾的恰恰就是时间。
释放欲望的节奏困。。。。。
挺搞笑的,幽默的背后却讲的是中年男子悬崖勒马最终回归家庭。
还是李成敏好看
一脸烂片相却一默默地看完了,中年男人在每天的鸡毛蒜皮日复一日的琐事中无趣的活着,偶遇女神,怦然心动在一群死党的助力下上演各种俗套的逗趣桥段,在现代社会这个离婚率飙升的时代,男主的内心世界,显得尤为真实,玩归玩,想归想,还是要回家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三观不正,烂
小沈阳被捉奸那段好好笑!总体来说不错!
从片名到卡司都流露着直男喜剧气味,导致很长时间都打不起兴趣去看,实际完成度还可以,九成都靠翻拍之翻拍的原作剧本底子去做本土化,加些国产段子。肖央很适合这个倒霉蛋角色,结尾和女神在水床上那一幕真是尴尬又悲惨。中年危机主题被满厅情侣看到,不知道几人走心几人走肾。
被骗了,看完想吐。
绝对搞笑,前后铺垫的也很好,很有意思。
卧槽
好笑是好笑…但
第三颗星给韩国妹子。特别美。肖央用颜值证明,中年大叔的猥琐是如何练成的。看了毒舌电影的推荐看的。结果好失望
中国男人的中年危机,但是电影处理的比较单一,纯粹走了喜剧路线,看的过瘾,笑的过瘾。整体如果缩掉20分钟加快节奏会更好。闫妮演的出彩!说这个片子三观不正的人真是无语,准许其他片子里的女主随意意淫,不准许中年男人探究一下欲望。其实片子很真实,多数男人肯定也会这么想过。
给一星,是因为有的个别地方让我笑了,另外还给闫妮的出色表现。其余我只能说很差,出轨心思莫不是黄粱一梦就不能醒悟?如果悠悠不是绿茶,故事该怎么编?上班工作压力大了就一定要有美女幻想?闫妮这个角色拿来干什么?就为了增加恶搞气氛吗,为什么她莫名其妙因为误会就喜欢上男主?
这个低俗无脑喜剧,还蛮对我这个豆瓣底层用户口味的。满分十分,可以给个七分。有一种村上春树《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的感觉。
都是傻逼
夏洛特烦恼 < 情圣 < 羞羞的铁拳
好笑是确实挺好笑的我都要在电影院笑不行了,这种电影看完也不要细想,就图个乐吧。
"性喜剧的壳儿,中年危机的核儿。"yoyo的红裙造型成为唯一名场面。
《情聖》和《夏洛特煩惱》一樣也是中年已婚渣男的白日夢。《夏洛》是屌絲懷舊,《情聖》是白領意淫,但劇情有点又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在色慾和家庭之間來回搖擺。回歸不甘心,又全無追愛的決絕和勇氣。肖央最後幡然悔悟,不是因為重新認識了家的重要和親情的難捨,而是因為偷情失败,太机会主义了。
网上有段Gif视频,女友(或老婆)把男人赶出了家门,从二楼窗户把男人的衣服一件件扔出来,男人捡起衣服又扔了回去。路过一对小情侣,小伙子立刻抽身出来,帮忙男人把衣服扔回去。然后旁边的筑路工人也奔了过来加入团队,再然后是地中海大叔,一件件衣服把二楼的女子扔的抱头。男人之间的友谊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