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大饭店

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黄金花大酒店(港),金盏花大酒店(台),最佳涉外万寿菊酒店,最好的万寿菊涉外酒店,最好的玛丽戈德涉外饭店,涉外大酒店

主演:玛吉·史密斯,朱迪·丹奇,汤姆·威尔金森,比尔·奈伊,佩内洛普·威尔顿,戴夫·帕特尔,罗纳德·皮卡普,西莉亚·伊姆里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阿联酋语言:英语,印地语年份:2011

《涉外大饭店》剧照

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2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3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4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5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6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3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4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5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6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7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8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19涉外大饭店 剧照 NO.20

《涉外大饭店》剧情介绍

涉外大饭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人生已至暮年的七位英国老人辗转前往印度斋浦尔度假。七人中,善解人意的伊芙琳(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饰)试图在丧夫后独立生活;患心脏疾病的大法官格雷厄姆(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 饰)怀揣着无法启齿的秘密;道格拉斯(比尔·奈伊 Bill Nighy 饰)和琼希望能改善僵化的夫妻关系;老顽童诺曼和老来俏玛琪则时刻期盼着艳遇;至于穆瑞尔(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饰),等待手术的她总是显得有几分冷漠刻薄。 各怀心事的七人被异域风情广告吸引,不约而同下榻在玛丽戈德饭店。但是真实的饭店并不如广告宣扬的那般舒适,这趟印度心灵之旅也不似预想般尽如人意。在陌生的国度里,众人对余下的人生展开了新的思考,不希望抱憾终身的他们向着皆大欢喜的结局努力着。 影片改编自英国女作家Deborah Moggach的小说《These Foo...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青春在这里囧探查过界囧途囧行黎巴嫩弗恩·布雷迪:自闭症比基尼女王波斯坦妮·卡迪娜拉旋转的金唱片缇可之夏季篇迷失非洲世界一周大路朝天聂隐娘之绝命刺杀我那倒霉的工作古墓夺宝千里追踪玛格丽特记忆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守护猫娘绯鞠圣诞探索激情D4DJDoubleMix玉子市场特典OVA微风吹乱的爱情就算敏感点也无妨第二季大项目爱丽丝·哈特的失语花黄皮幽冢兄弟会新手老卧底第一季007之择日而亡

《涉外大饭店》长篇影评

 1 ) 夕阳无限好,谁说近黄昏?

这中文翻译有够累赘的,有精辟点的没?

当我抱着一大桶爆米花和汽水走进戏院的那一刻,有三件事让我惊讶:1. 偌大的戏院几乎坐满了;2. 场内清一色老爷爷老奶奶;3. 居然遇到了学校的某教授。

印象中上一次跟老人家一起看的电影已经是《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和《铁娘子》了...于是开场前有点担心自己会看不懂。

电影主要讲述一群英国老头老太太在印度期间的一些列趣事,从而使他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余生。

演员阵容不可小觑,有Maggie Smith,Judi Dench等老戏骨,也有Dev Patel —— 这个小阿叉从SKINS开始认识他,后来居然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迈进了奥斯卡,真是人不可貌相。

英国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傲慢,并以此作为他们的英式幽默——电影中多次出现比较歧视的对白,戏中的Muriel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却一开始就歧视外国人。

比方说在医院,她就拒绝接受有色人种医生的诊治,坚持要一个白人医生;在友人推荐她尝试印度小吃的时候语出狂言说:【If I can't pronounce it I don't eat it】。

连她自己在剧中也承认说:【I haven't been kind】...不知道印度人民看到会有什么感想,倘若在天朝,恐怕英国的驻华使馆就不得安宁了。

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为了迎合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gay渐渐成为很多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条支线(就好像爱情片必然有床戏一样)。

就连这部夕阳红类别的作品也不例外,导演安排了一个英国老同志回到印度寻找儿时好基友。

好基友早已结婚多年,然而丈夫没有隐瞒妻子,只是妻子一直坚强地忍着,替丈夫保守这个秘密。

这就是印度女性和英国女性在性格上的一个很大的差异。

如片中的Jean,知道自己与丈夫感情不再之后果断选择离婚。

借用片中的一句台词就是:【you are not worry about having sex in your age...when she dies she dies】...都这个年纪了还那么看重肉欲,无语。

最后说说印度这个国家。

我没亲自去过,但听不少去过的同学提到过,普遍评价都是一边是脏乱差,一边是高富帥,两极分化现象比天朝严重。

连Jean也忍不住问老同志:这个国家到底有什么好?

老同志回答说:活力。

嗯,活力,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想要传递的中心...一群老人,从垂暮的西方千里迢迢来到东方古国,就是要寻找希望,寻找生存的活力。

很可惜电影中用来比喻活力的具体例子,居然只是Dev不顾家里人反对捍卫自己的爱情和捍卫自己的小酒店。

倘若真的如此,编剧的深度还是有点不足,题材是好的,有大片的潜质。

通过电影的画面,我挺喜欢印度的建筑,印度的曲调,印度的飞鸟以及印度的颜色...不过有三点确实接受不了:1. 印度的口音;2. 吃喝拉撒都在河中;3. 那个传说中右手吃饭左手XX的习俗...ANYWAYS,夕阳无限好,谁说近黄昏?

老年生活也可以很多姿多彩,在现代社会,或许真的只有等到年老的时候,等我们对家庭事业社会地位等俗务都不再过分牵挂的时候,才有时间去寻觅一些我们真正追求的东西。

.......只是...谁能保证健康也能够等待?

 2 ) Welcome to India

观影的感受,说白了还是带着自身经历和认知的解读。

印度是我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尽管时间不长,但我在那里艳遇过,裸泳过,疯狂过,也伤心过,做了无数前所未有以后也不打算再尝试的事。

当时结交的朋友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而我人生最离奇最美好的回忆也留在了那,一去不返。

电影中旅馆所在的Jaipur是我在印度主要活动的城市,而举行葬礼的白色之城Udaipur则是我在印度时第一次旅行去的地方。

不得不说,如果这篇影评能够中肯,那一定是我说谎了。

主题和故事意料之内,每个年纪都有自己的危机,老年期可能面临的状况,死亡,孤独,恐惧,告别,乏味的婚姻,无止的欲望,诸如此类,编剧都概括其中,分给每一个角色一一介绍。

时不时抛出的小意外,不管是情节上还是台词上的,都突显了英国人既保守又开放的态度,一贯的黑色幽默,带着骄傲和自嘲。

英国喜剧向来如此,从‘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到‘海盗电台’,即使有陈旧的段子,喜欢的人会一直喜欢,不好这一口的也很难在这部戏里品出新味道。

老戏骨们平分秋色,激动时的颤抖和偶尔卖弄的小聪明都让人敬佩。

他们走过的大街小巷,经历的文化差异,可笑的和尴尬的,我一样不少的体会过,往事一股涌起,让我过于入戏,以致数次被触到泪点。

几十年后重逢的拥抱,像极了《追风筝的人》。

原以为已经遇到了影片的高潮,却又为紧接而来的告别,隐藏的真相和突如其来的告白而感慨。

被安排的婚姻和在婚姻中朋友式的坦诚,也是我在印度挨家挨户做文化访问时听到过的故事。

眼泪掉了,哥们儿在一旁偷笑,但从不爱英国片的他,一刻不感到闷地走出了电影院,至少说明本片的节奏感恰如其分。

极具异域风情的音乐和所有光怪陆离的色彩光线一样有力,声音先于画面出来的剪辑应该是一大功臣。

高二时省上有作文比赛,我写了一个故事,是一群少年的旅行。

他们中有亲人离世的,有刚刚失恋的,有父母离异的,有高考失败的,凑在一起的这群年轻人最终在丰富的大自然和全新的环境中获得新生。

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保守派,当着全班同学批评我写的题材不健康,谈恋爱婚外情写出来,不知轻重。

他没收了我的作文本,从此取消了我参加所有作文比赛的资格。

后来作文本被抛在脑后,我也摆脱了年少的诸多纠结困惑,而今看到了一个老年版的它,出生在装载了我青春,友谊和梦想的地方,不可能不惊喜。

治愈系总归还是要有针对性的。

最欣喜的是,所有老套的道理和被重复过千万次的叮咛带来的,不仅仅是能立刻飞去想去的地方爱和生活的勇气,也是能留在原地继续兢兢业业并不惧怕改变的气魄。

这亦是一种恩赐。

 3 ) (有剧透慎点)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n the end

电影节的时候完全是冲着主演全部都是英国老戏骨去的!

而且还是一部喜剧,所以很高兴的带着老妈去的。

七个人坐一起在飞机场发现自己的班机取消起航电影院里大家第一次的齐声爆笑!

这七个人实在是太棒了!

为了英伦老戏骨最后结束的时候大家一起鼓掌了!

(我当时就想着要鼓掌!

真的是太棒!

感谢他们带来的精彩表演)无论是Billy nighy 还是maggie smith,还是别人,他们的演技真实又有感染力,弥补了剧本中的一些不足。

妈妈看完以后,说了一句,感慨了一句我还年轻。

这部片子实在是亮点太多了法官大叔的同性之爱我没想到法官大叔的故事是让我先流眼泪的。

看到法官大叔说自己是个gay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给腐国跪下了。

果然是腐国片,老爷老太颐养天年中还要加入一个gay剧情。

影院里大家都笑出声来了。

可是后面却慢慢的感动了,年轻时在印度生活,跟做工的印度男孩发生了关系。

最后被发现,对于传统的印度来说,这是一个家庭的羞耻。

那个男孩和他家被赶走了。

四十年后法官大叔又回来,寻找他。

可是原来的地方拆迁他跟当地的男孩子玩起了板球,我想,那个时候那个小男孩扔过来球的时候他一定想到的是那个他。

所以才会恍惚间没有接住。

最后他拿到了那个地址,在另外两个人的陪同下去寻找他,路程中甚至怀疑地址会不会是敷衍的,那么的不自信甚至忐忑。

站在门口,看见那个最爱的人的妻子的时候,他的表情值得琢磨。

他慌乱的说着转告那位,他来过准备逃走的时候,所幸那位妻子拉住了他。

然后的那个见面。

算不上唯美,但是。

真的很打动我。

背景BGM不是什么唯美的古典乐或者是古典声。

是印度乡下的嘈杂声,我记得最清晰的是鸡鸣声。

那么平凡的一个印度的乡下的一天,这两个互相思念了四十年的人相见了。

那个印度人缓缓的放下牌,两个人接近,然后是一个无言的拥抱。

根本无须多言我是谁,哪怕现实里的两个人都比他们记忆深处的对方老了许多。

尼玛到这里我是真的流眼泪了。

真不容易。

QAQ最后,在相见后的第二天老法官死了。

安详的死在花园的椅子上,在相见的满足后,他心脏病发作死了。。

我相信他一定很幸福,在跟这世上最爱的人度过最后一夜。

交谈后回到酒店。

真的爬上了“top of the mountain”两个人之间是loyalty还是其他Bill Nighy 和Penelope Wilton 给我也很多感慨。

他们两个人其实都有点精神出轨了吧(我觉着是,欢迎大家矫正但是Bill Nighy仍然尊重妻子,对妻子忠诚,从来没有做出真的超过的事情,其实我觉得长久以来,他也一定已经发现她和他之间实在是太多观点不同,在很多事情上。

但是因为夫妻,所以他仍然选择乐观的看待这些事情。

哪怕妻子很明显的开始搭讪法官的时候,他仍然选择不吱声最后那段赶往机场的对话真的很让我动容。

妻子说我知道你最后仍然会来机场追我,像之前很多次一样,然后我们重归于好。

可是这次不可能了,我们必须承认离开对方我们都能找到更好的。

镜头转换的时候Billy爷爷还是去了机场。

我心里一惊。

我想不会吧,阿姨话都说得这么明确了还要追去啊。

结果爷爷最后还是回了金盏花大酒店。

跟着另外一个阿姨在一起。

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和乐观的态度。

既然耗了一辈子,最后的退休岁月,找个自己喜欢的过完吧。

但是阿姨那段话真的说的我也很动容。

她一定也很感谢做丈夫的那段时间的包容。

可是不适合的永远是不适合的。

所以放手才是对双方最好的选择。

Maggie Smith 永远是最后的大BOSSMaggie Smith奶奶真的有点老了。

看着镜头上的她,我不尽唏嘘麦格教授的岁月不饶人啊。

麦格教授里面演的人物角色很有趣,有点种族歧视,英国老派的骄傲演的惟妙惟肖。

最后在印度的转变,慢慢接受了这个环境。

里面她最棒的那个镜头是maggie smith缓缓的说起她的故事,因为年老,作为一个管家她教会了新人却被辞退了。

她看上去好像是在说着别人的故事,但是我听着听着却难受的开始想要落泪。

这个故事她说起来那么的让人心酸。

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一个家庭就这么的把她当老年的佣人所以辞退了她。

而忘记了她对这个家庭动了感情,是真的把自己当了家庭成员。

这种冷漠真真的伤害了她的心。

一个演员的戏剧张力就体现在这个镜头里,我为老太太折服。

但是,在金盏花大酒店,她又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干起了老本行,找到了新的意义。

最后用剧里那句很棒的话作为总结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n the end, if it's not alright, it's not yet been the end.PS 顺便吐槽一个 法官大叔说自己是gay,然后阿姨就说you mean happy? 我当时就快笑岔气了。

这个笑点实在是,gay 名词是同性恋,形容词是快乐的;放荡的;艳丽的(还给我妈讲解了,麻麻一定觉得我英语很好)#学好英语啥也不怕#(明明你的方向错了好麽!

 4 ) 我们终于有机会重新发现老年

2019年2月的一天,读完葛文德医生(Atul Gawande)的《最好的告别》后,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生活的奇妙之处就在于,那些放弃了生、接受了死的人,反而却更加远离死亡”。

现在想来,其实《最好的告别》未见得是什么经典,但它切切实实改变了我的一些成见,关于死亡,关于老年,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感到自己的视野似乎被进一步拓宽——在看完《涉外大饭店》后。

我想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未必然真的有那么多矛盾与不理解,人类社会也未必然真的存在那么多冲突。

相反的是,我们视野中的矛盾,说是宗教种族冲突也好,道是父子兄弟对抗也罢,掰开来看,实际都不是“人”和“人”的矛盾,而是人与社会、人与标签的矛盾。

就像电影里Maggie Smith饰演的Muriel,这个老太太一出场并不讨观众喜欢,她年老、毒舌,还是一个典型的种族主义者——毕竟,是从大英的殖民时代走过来的人。

她曾是大户人家的管家,工作多年后因年老被辞退,一时间失去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在她身上,典型的冲突有二:一是老年的个体与年轻的社会之冲突,二是居高临下的西方文明与“未被发现”的东方文明之冲突。

问:老年的个体何以与年轻的社会冲突?

很简单。

在多数“文明”中,“老年”都与衰退、阴郁、丧失能力挂钩,只因其接近“死亡”,这一人类困惑已久的难题。

Muriel老了,所以会被辞退;老了,所以理应变得刻薄多疑。

不仅如此,我们平日里是否也有这样的思维:老了,所以别折腾了,和已经无爱的老伴凑活过吧。

老了,所以别浪费钱了,用得差点吧,哪怕自己不喜欢。

老了,所以没用了,也无所谓生活质量什么的了,活着就好。

......那么,仔细想来,这样的思维,恐怕并不只出现在我们对“老年”的态度上吧。

女人?

娘们家出来抛头露面的,不害臊吗?

到头来还是得嫁人生子。

黑人?

他们智商低。

奥巴马?

笑话,几亿个黑人才出了一个奥巴马啊。

穆斯林?

都是恐怖分子。

跟他们有什么好谈的,打就完事了。

我从来不吃清真食品。

我爸妈?

别提了,他们没法理解咱们的。

爸妈都是祸害。

想想看,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但实际上呢?

实际上,你会发现你的班级里有千奇百怪的同学,你的公司中有形形色色的同事,你的故乡生活着成百上千万的、活生生的人,过马路时你看到身边的他们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奔向截然不同的目的地。

他们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好斗,有的谦和。

但你在论坛的帖子上,却看到大家被贴上了同一个标签——“X地人”。

你愤愤不平,你舌战群儒,仿佛自由斗士。

回头却在餐桌上二郎腿一翘,“我觉得Y地人做事特小家子气,而且他们学习能力不如我们X地人......”扯远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社会工作,或者说我们的社会如果想要改变老年生活的现状,首先要做的不是要去思考如何“定义”老年人,而是要承认老年人“人”的身份。

既然为人,就有不同,既然不同,其价值则不一,而在不触犯法律的原则上,这价值又必是完全平等的。

社会工作讲究“助人自助”,总要先搞清楚何为“自助”——而“自助”的标准本就不可能是统一的。

《最好的告别》中有个让人痛心的例子。

约瑟夫·拉扎罗夫,这个前列腺癌患者,面对医生与亲属的劝说,选择了接受手术。

寿命虽然得到延长,生命却毫无质量可言,最终,患者还是在痛苦中走向生命终点。

葛文德医生感慨道,“对患者来说,我们对他进行的是披着新技术外衣的折磨。

......死亡可能是敌人,但也符合事物的自然规律”。

我想,拉扎罗夫并不死于癌症,而是死于社会的标签和压力。

直到选择做出的那一刻,他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所谓发自内心的选择。

他所想皆是社会替他所想。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当代老年生活:为了社会活着。

没有目的,因为这本身就是目的。

但老年是多样的,像年轻人一样。

《涉外大饭店》为我们呈现的老年生活,其丰富程度几乎是几千年以来的人们难以想象到的。

老态龙钟的先生女士仍然可以恋爱,可以背叛,可以做爱,可以旅行,可以工作,可以寻找多年前的同性恋人弥补遗憾,可以选择对过去挥手说再见,——当然,也可以像所谓“正常”的老人一样,窝在躺椅里,呷茶赏花,看孙辈玩耍。

重点在于,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选择。

物质丰盈的现代社会尽管是社会学家眼中豺狼虎豹一般的“消费社会”、“景观社会”,但无可否认的是,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喜的、全新的选择。

很多人以为《最好的告别》有意让读者们彻底摒弃传统的“延寿”老年观,选择临终关怀与安乐死——这大错特错。

葛文德医生只是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给了我们这样一种选择。

当独立、自主、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你可以选择自主、有尊严地离去,而不必遍体插满管子,靠花花绿绿的药水维持生命。

但是,如果你确实无比留恋人世间的空气、水流与缘分,选择治疗下去也绝不是错误。

这是葛文德医生、《涉外大饭店》向我们呼吁的,也是我们所期许的:尊重。

尊重,同理心,助人自助。

不论怎么更换词汇,本质其实相通。

《最好的告别》让我们明白,尊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无论是豁达还是恐惧。

《涉外大饭店》则叮嘱我们,尊重人们对“生活”的选择,无论传统还是新潮。

在老年问题上,我们从来就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不变的标准——这不仅仅是对社会工作者而言,更是对这个社会的所有个体而言。

物质财富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得以拥有广阔的选择空间,也给我们坐下来认真思考重大议题的机会。

有人说波伏娃和她的《第二性》让我们重新“发现”了女性,萨义德和一众知识分子努力让西方学界重新“发现”东方,那么我想,我们这些自诩为先进开明的现代人,是否也可以打碎过往对老年的定义与标签,重新“发现”老年,以一种宽容、尊重和真正平等的姿态?

 5 ) 夕阳依旧灿烂,只要勇敢前行

算是部老年人的励志片,但是也许激励地不只是老年人,其实对于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觉得里面的台词写的不错,摘在这里。

当我们想要放弃,或是感到不如意、犹豫的时候看看,可以鼓鼓劲吧The only real failure is the failure to try. The measure of success is how we cope with disappointment, and we always must. (真正的失败是害怕尝试。

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失望,而我们必须面对失望。

)Can we be blamed for feeling that we are too old to change and too scared of disappointment to start all again? (难道仅仅因为我们感到自己太老无力改变,因为害怕失望而不敢重新开始,就该受到谴责吗?

)We get up in the morning, and we do our best. Nothing else matters.(我们日出而起,竭尽全力努力生活。

这就够了,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

)But it is also true that the person risks nothing, dose nothing and has nothing.(但是,不去冒险闯一闯,那终究什么也得不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话说得也没错。

)All we know about future is that it would be different. But perhaps what we fear is that we would be the same. So we must celebrate the changes, because, as someone once said, everything would be all right in the end. And if it's not all right, then it's not yet the end.(我们对于未来所知道的一切就是它会与众不同。

但是,也许我们真正害怕的是到那时我们仍和现在一样。

因此,我们应该感激一切的改变,因为有人曾经说过: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如果没有好转,那就是还没有到终点。

)(以上是我听写的,翻译的。

如有错误,望指正。

)直至暮年,他们依旧勇敢前行,我们又有什么样的理由,踌躇不前呢?

 6 ) 榨柠檬汁

大量的对白,不算姣好面容的中老年妇女。

一一在各自的小世界里固步自封,由于眼前生活的暂时困顿,却对外界的精彩不抱希望,好在悲观的被乐观的嫩芽冲撞着,产生了旅行,有了gap的举动,这已经好过在家纸上谈兵。

前三分之一段看的人有些无聊,可是往后看才发现铺陈是为了更好的凸显出拥抱变化的美好。

背景音乐来自印度这片神奇的,让外人心生敬畏又难以专注去爱的土壤。

人物的交织,内心的起伏,都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渐渐宽松活泛起来。

最终达到了各自“属灵”的一些心愿。

嘴巴的恶毒,不能掩盖眼光的期盼;从自理能力欠佳,到笃定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种种转变,感觉是艰涩的,可是画面中起飞的天鹅,快要结束的台词,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坐在自家庄园未必能有如此顿悟,来到一个看似慌乱繁忙的世界,反倒给予了大家启发。

剧中有这样的台词:投入它的怀抱,你就能游向彼岸Dive into it,and you'll swim out the other side. 不仅要适应,还要乐在其中。

And not just cope,but thrive. 真正的失败是放弃尝试。

The only real failure is the failure to try. 衡量成功的标准是我们如何面对失望。

And the measure of success is how we cope with disappointment. 事实是一个不冒任何风险的人,做不成任何事,得不到任何东西。

But it's also true that the person who risks nothing...does nothing,has nothing. 我们只知道,未来是和过往不一样的。

All we know about the future is that it will be different. 最深得我心的是,最后女主人公的一段话恰好印证了最近在看的哈佛公开课幸福课,Tal说过完成一件事中间遇到困难,人们往往退缩,是因为目光只会聚焦在眼前的事情,寄希望于极为短期的目标。

但其实真正积极的心理应该是相信最红的那个结果是好的,这个衡量的尺度要比前者更长远。

这句台词也印证了这个观点: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in the end.And if it's not all right,then trust me...It's not yet the end. 一切最后都会好起来的,如果还没好,相信我,那还没到最后。

所以,Let's make lemonade out of lemons!

 7 ) 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

人生已至暮年的七位英国老人辗转前往印度斋浦尔度假。

七人中,善解人意的伊芙琳(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饰)试图在丧夫后独立生活;患心脏疾病的大法官格雷厄姆(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 饰)怀揣着无法启齿的秘密;道格拉斯(比尔·奈伊 Bill Nighy 饰)和琼希望能改善僵化的夫妻关系;老顽童诺曼和老来俏玛琪则时刻期盼着艳遇;至于穆瑞尔(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饰),等待手术的她总是显得有几分冷漠刻薄。

各怀心事的七人被异域风情广告吸引,不约而同下榻在玛丽戈德饭店。

但是真实的饭店并不如广告宣扬的那般舒适,这趟印度心灵之旅也不似预想般尽如人意。

在陌生的国度里,众人对余下的人生展开了新的思考,不希望抱憾终身的他们向着皆大欢喜的结局努力着。

影片改编自英国女作家Deborah Moggach的小说《These Foolish Things》。

 8 ) EVERYTHING WOULD BE ALRIGHT IN THE END

我们是否已经离家够远 足以尽情流泪我们已经老去 我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我们没有时间慢慢来成功的指标是如何应付失望 真正的失败是未曾尝试或许我们唯一害怕的只是一成未变EVERYTHING WOULD BE ALRIGHT ,IF NOT ALRIGHT ,TRUST ME ,NOT THE END.她一直都套着纱丽一样的袍子 似乎一下子便融入到了那样的一个异域国度 手拿小册子 带着平和而亲切的微笑 找到了一份工作 教会那些机器人一样的电话接线员应该带着感情地 去适合聊天 因为她曾经是接听电话的人 曾经被突然戳到了伤痛却等不到对方的一句im sorry 其实有些事情倘若努力一下便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实现 那些总是指责你太过理想主义的人 其实只是懒于去付诸实践地成就意愿罢了小奥说着本想着今年暑假去一趟的印度 结果没有实现 可是音乐响起时便让我明白 这辈子一定会去的一趟国度 香料 咖喱 纱丽 豆蔻年华过去了 却依旧可以寻回的一些记忆 停留些许久一点 便会慢慢融入其中吗 所以当他与妻子告别回到hotel 她刚好准备出门去上班 他们自然地告别 问何时回来 大概五点吧 正好下午茶时光 想要茶点里加点什么吗 一些牛奶吧 如此道别然后走那条熟悉的路出门 依旧灰尘漫天飞黑乎乎的孩子满地乱跑 转角时却分明看到她嘴角隐藏的笑意 我们总该遇见个什么对的地方 不是因为一个人 而是纯粹因为一个地方的空气 居民区 喧扰的人群中 静谧的自然里 让心可以真正的安静 可以很真很真地做自己 无关乎的纷扰评价庸人自扰都丢地远远 如此便是真正的归属了 暂时逃避也好 不管怎样时间飞逝 再次投入到俗世的河流里 骨子和血液里也至少融入了一份镇定静谧的沉淀 所以我才会总时不时在午夜时思念那段阳光洒满的国度吧 那个距离家真的很遥远的地方 却让我的心搁放在一个从未那么踏实的高处 只有自己伸手便可以够到 做了这辈子很多第一次的勇敢和疯狂 无怨无悔的 似乎是找到了无比充足的理由和借口 身边的人在放任挥霍着那份自由 我却更愿意一点一滴地把他们收藏起来 在最喜欢的时候享受 如此便没有惋惜后悔也没有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如此穿着尼泊尔彩虹大裤子招摇地走过八廓街时 看见那些特别的脸庞带着赞许的目光 心里也开出了大大的花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听自己的心总不会有错的 多感谢 曾经我的勇敢疯狂

 9 ) 每个人都要给自己的晚景一个交代

每个人都是寂寞病毒的携带者,面对终极孤独,我们如何自处?

尤其是当我们的人生不如尾声,失去了年轻的时光和能量,失去了携手一生的爱人,如何自处?

不论贫穷、富有,我们都面临独孤的险境。

衣食无忧,享受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的大法官,默默退休,暗自寻找年轻时的爱人;愤懑一生的妻子,面对自己的丈夫毫无爱情,竟然像小女孩一般忐忑不安,寻找时机像爱慕的人表白。

伊芙琳失去了丈夫,直到那一刻,才发现丈夫负债累累,自己竟然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谎言中,最可悲的是在发现之后,已经无可质询,死无对证了。

老化让我们逐渐失去社会价值,跟不上时代,苦心建立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颓然崩塌,沦为废墟,没有人雇佣,没有收入,依靠社会保险和儿女的赡养,没有自由生活,自由支配的权利,仰人鼻息,处处受制于人。

对每一个有独立意志的人,这是一种囚禁,时光对生物体的囚禁。

没有哪一种剥夺比老化更彻底和残忍,它让我们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废物却无计可施。

老化的险境不仅仅在于失去爱人和创造的能力,还在于没有机会去弥补遗憾,有太多未竟的梦想,一次环球旅行,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生育一个孩子,组织一个球队,很多来不及实践的东西,永远无法实践了,当意识这一点,每一个思想都变得灰暗。

对,我们的凄凉晚景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面对自己内心时时刻刻会袭来的灰暗和无力感。

所以为了免于可以预见的凄凉晚景,奋斗终生吧,存足够的钱,养足够健康的身体,经历足够丰富的光景。

PS,觉得同样是讲老年人的问题,《桃姐》的讲法过于宣导性和公益化,没有启示性,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关心,桃姐只能孤老至死。

但是《金盏花大酒店》告诉我们,人即使老了,也要不停的折腾,爱和梦想永不停息。

 10 ) 感觉良好的同时,为两件事感到气愤

第一,导演把那地方拍得颇有地中海风情:色彩缤纷岁月流金。

但问题是那里是印度,不是塔斯堪尼。

在浸入骨髓的咖喱芬芳中,主人公们的衬衫在85%的时间里是湿溻溻的紧贴在背上的吧。

第二,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不会随便对人敞开心扉,因为其他人基本不会关心你那鸡毛蒜皮的忧虑,虽然这种忧虑让你做了一辈子“监狱”。

更何况英国人非常自敛,并且等级分明。

故事里的理解互助来得太快太容易,如果人人都如此和善美好,那么在本土的各种难题早就解决了。

《涉外大饭店》短评

一群老戏骨飙戏...我却看不太下去...

6分钟前
  • siji小猪头moli
  • 还行

很意思吗?看不出来

9分钟前
  • dj小溅溅(她们说我帅的没边了
  • 较差

Welcome to Marigold Hotel~ 英格兰戏骨组~ 百老汇国瑞8号厅,北京国际电影节。

14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老了就不能改变了么?人生很长,终其一生,所需要的只是爱

15分钟前
  • copymie
  • 还行

一众英国戏骨撑起这部有些俗套的治愈系温情片,虽然部分情节设置的较为刻意,但是有些散乱的叙事还是能让人有所感慨。Maggie Smith演的太好了,可惜跟Judi Dench对手戏太少了~

16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推荐

英国佬东方主义的香格里拉情结殖民国版

19分钟前
  • 西安闲人
  • 较差

去印度养老这种事大概也只有英国人能干出来了,呵

24分钟前
  • 阿布
  • 较差

其实有点差强人意

27分钟前
  • 一只小花猪
  • 还行

不管怎么说爱情总会死的 但只要你不放弃继续追求的权利

28分钟前
  • 固力果guriko
  • 还行

All we know about future is that it will be different, but perhaps what we fear is that it will be the same. Ps.烂剧本可惜了一班牛逼演员。

29分钟前
  • 赵金鍂
  • 较差

好治愈的影片特别温暖特别好看

3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夕阳红也有春天。

35分钟前
  • Time flies
  • 较差

剧情真TM狗血,挡都挡不住

36分钟前
  • REX
  • 较差

戏因为他们更单纯美好。

40分钟前
  • 井戒
  • 推荐

我对90后小屁孩没兴趣,可是Dev你实在太帅了.....

45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从什么时候开始英国人也学着美国人的乐观主义、梦想主义、成功主义、享乐主义。另外还有的就是英国人本质上无法忘却的殖民主义。

50分钟前
  • jessiestone
  • 较差

像是吃了化掉的巧克力 味道甜美 可口感太差

52分钟前
  • 懒得懒了
  • 推荐

不知所云的电影,毫无逻辑

57分钟前
  • Suino Sky
  • 较差

异域夕阳.....

1小时前
  • _在云端_
  • 力荐

一部电影能把玛吉史密斯 比尔奈伊 朱迪丹奇这样的英国老戏骨集中起来拍一部戏 着实不易 开头相当精彩 可惜越往后发展越俗套 线索太多 使得每一条都没有舒展开 也使得每个人的表演都没放开 不过你能看看这几个老头儿老太太蜻蜓点水般的飙飙戏 也知足了

1小时前
  • 我TM是党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