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新冠疫情笼罩全世界,新增病例的数字在电视上滚动着。
通过二十余年的摸爬滚打,此时的你,已经46岁,也做到了管理层。
你想约下属出去喝一杯,下属婉拒,非常时期,不太方便,而且他想多学点技能。
2020年,那个等了你9年的未婚妻,最终没能等来一场婚礼一纸契约,她夺门而去,分手的书滚落了一地,一张来自1995年的明信片,映入你的眼前,那是你的初恋,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你们通过笔友相识。
2015年,你41岁,公司庆祝年会上,你认识了已经拍了6张DVD的性工作者,你们去豪华酒店开房,东京塔霓虹璀璨,她想拍照分享到Facebook上,却发现灯光熄灭了。
2011年,相约和未来的丈母娘见面,你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不断有上司的电话,最终饭局不了了之,你来不及安慰女友。
2008年,34岁的你收到了同事的offer,他已经辞职单干了。
2000年,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酒吧里,26岁的你在自动贩售机前结识了自称是“多国混血,会说英语韩语中文”的陌生女子,你去她的公寓,在瑟瑟寒风中等她服务完客人之后,上去度过了还算美好的一夜。
(后来,因为从事情色交易,这段149最终人去楼空)1999年,你和初恋分手了。
世纪预言的地球毁灭失效了。
在那个涩谷的分岔路口,在那个5800一晚的廉价爱情旅馆,在那个闪烁着宇宙星辰壁纸的房间,你们没有争吵,在凌晨的道别中从此天涯各路人。
前一晚,她事后抽了一支烟,说:结婚这个事真无聊。
1998年,你收到了女友从印度寄来的明信片,电视上那个曾经在你骑摩托滑倒受伤伸出援手的陌生人被捕了。
和很多外卖员一样,摔倒受伤的第一时间,你想的不是去医院,是完成工作上的使命。
1997年,你接到女友bb传呼机的邀约,去自驾游。
斥巨资买了一件衬衫,却跟别人撞衫了。
香织说,我们穿的衣服都是从遥远的地方飘洋过海来到了我的身上,就像此刻日本的地下铁把人送到了世界各地。
1996年,你工作没多久,每天累死累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香织安慰你说,你写小说吧,像那个睡了一夜写出伟大作品的人一样,他毕生都在做着帮别人转化文字这样枯燥无味的工作。
1995年,你终于脱离了烘焙店的流水线工作,同事庆祝:恭喜你“出狱”了,那些流水线的工作,有很多亚非拉的外籍劳工。
你通过笔友认识了初恋,她说,你别嫌弃我丑。
你们有着同样喜欢的音乐人,从相识到相恋,一切都很普通。
2020年,昔日的工友饭店倒闭,他摸着你质地优良的大衣,心里五味杂陈,你们倒在空荡荡的东京街头的垃圾堆里。
平成年间的一切,经济泡沫金融海啸大地震福岛核事故以及今天的疫情,每个工薪族都在困顿中求生,在苦闷里挣扎,纵观近些年的日本电影,颓丧俨然已经成为主流的气质,也催生了是枝裕和滨口龙介这样的世界级导演。
从《小森林》在国内的受人推崇,到李子柒的“文化”输出,在某种程度上,东亚民族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共识和出口。
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美好的体验,带来了现代化的便利的生活方式,顶级主播的直播间里,有太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着荷尔蒙,那些日进斗金的数据背后,是普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想象的数字。
而东亚这个民族,放眼世界都是最聪慧的,规矩、温顺、勤劳,但却是活得最累的。
那些月薪5000的打工人,每天花费数小时挤地铁通勤,每天追着自己的idol,每天在直播打榜的狂欢和消遣里供养着层出不穷的网红,他们在一线城市的别墅,都是你在三线城市的996的尽职尽责来完成的。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花束般的恋爱”,谁不是普普通通过完此生,谁不是在指尖上滑的短视频里,仰望着5分钟看完的宇宙星辰,然后在恼火的闹铃声中,睡眼惺忪的爬起来涌入人流继续新的一天。
比小说原作要好,这个要承认。
虽然和花束一样充满了报菜名,但有两段男主和香织的回忆真的太美了,一段是在love hotel星夜一般的房间里,一段是两个人驾车🚗出去没有目的地的旅行。
我们知道现实不可能这么美,是男主对香织的爱才美化了和她在一起的每一段回忆,因为是香织教会他什么是不普通,但这最终也成为他消不去的执念。
男主被心头的我执所困,犯了痴念,也因此无法“成佛”,“无法成为大人”。
ps.七濑这个角色比小说中要出彩得多,演员的水平很高,网飞是真的会拍lgbt。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 森山未来竟然被网飞拍得有几个画面是很有吸引力的 其实我觉得不开心的时候不应该看这样的电影 每一个片段看起来都努力了但又隐隐浑浑噩噩地过去了 记忆里被美化了的人与记忆在突然的一霎那发现不过如此 生活就是有些投入了很深的情感但又会在某个节点毫不犹豫离开的人 也会有人 一直都在 不管发生什么
倒带的人生一幕幕那么多美好。
工作后的日子一下过的好快,五年的时间一眨眼的功夫,回头看看现在的自己,好陌生,一路质疑一路走,终究成为了大人,那个当年讨厌的样子。
为人处事越来越圆滑,做什么事首先衡量利弊,交友首先判断对方的用意,常用软件逐渐变成股票app,设计初稿从天马行空的想象换成了甲方应该喜欢这种风格,书单从穿搭日杂换成了市场经济,手机推送从球赛比分到国际新闻。
曾经让人感到无聊的东西不知不觉成了我生活的大多数,知道自己在变,却无从反抗那深深的无力感让人逐渐麻木。
可我却不知,曾经的那些无忧无虑的小时光早已刻入我的骨髓,让我在社会的河流中不至于迷失自我,在疲惫的日子里有一个安放心情的小角落,如今的我依然每季都会去优衣库顺上一本lifewear,以至于在假日的午后可以随意翻上几页打发时间,我依然会在周末有我罗比赛时守在电视前,大吼大叫忘了自己的大人身份。
每当这时,疲惫的我仿佛又重获了能量,投入到之后的生活中。
没有所谓普通的人生,因为当我们回头看,我们总会感谢当年的那个自己,无论他给我们带来美酒还是面包。
希望大家都能在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旧热爱生活。
生活很无聊吧,我也是一样,我也是一个很无聊的人。
很多年后,究竟会变成怎样的大人呢。
会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吗。
到最后大家的生活都会过的一样吗,变成日复一日的无聊吗,每天都重复着昨天。
变得普通、变得无趣...会变成这样吗,很难不变成这样吗。
我感觉我好像到了人生的分岔路口,脚下的路该往哪里走呢,哪里才是更好的路呢,走哪里才不会出错呢。
没写完 明天继续...
前阵子刚刚看过《花束般的恋爱》,感慨岛国的爱情电影变化好大,难得不用较为日式“浮夸”的表演方式,如此真实的捕捉与诠释当下社会的情侣状态。
这次又刷到本片,虽然仅看片名,略显网抑云,还是一下子被吸引到。
故事很简单,一个40多岁普通男人的半生回忆录,有爱情,亦有友情。
40多岁的年纪,还能相信些什么?
还能对生活有更多感触吗?
还是未来的人生只能靠着缅怀过去而活?
那些点缀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故人,他们一起组成了现在的“我”。
电影中有两段,尤为令我难忘:其一是男主和女笔友请假开车出游的回忆,没有目的,一路向前开去。
如同女笔友所说: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跟谁一起去。
其二是片尾男主在出租车里,听到曾经喜欢的男歌手的歌曲,望向路边,那一幕幕的人生闪回。
如果能用两首中文歌来诠释本片,我想或许是《爱的代价》和《那些花儿》吧。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就当她是老朋友吧...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人啊,或许还得要靠某些回忆,才能不那么难的活下去吧?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吗?
可能只是我们自以为吧...
我个人觉得20多岁的年轻人不论男女,经历过和本片的男女主角非常像似,大陆也好,日本也好,这是真实的年轻人生活,等到了40多岁经过了人生的历练,回头想想电影的情节一点不像是导演的意淫出来的,或者大陆人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有着很强的传统文化,相亲结婚生子,觉得电影有点夸大,但是大陆男人哪个没意淫过多交几个女朋友??
所以这本电影我个人觉得一点都不夸张或者做作,包括片中的几名女演员饰演的角色,有的女孩年轻援交下有社会地位的中年大叔,不能说道德底下,各取所需罢了,玩几年找个老实人结婚生子。
只是大陆拍不了这样的片,我有时候非常郁闷,男女感情内心动不动拍出来看了就很假!
拍的真好,夜幕下的东京拍的真美!
人生百态,当女主角在东京铁塔熄灯那一刻黯然流泪,太多的遗憾,谁都有青春过,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前前后后看这部电影断断续续看了一周多,看的第一感觉这电影倒叙插叙回忆都让人分不清,最后片尾的追风跑闪过的片段的BGM想起开始觉得我应该去好好重新理解这片子,于是重新看了大家都短评长评,又跑去哔哩看了解说又看了一个某位up主自己做的MV——用的是#灰色与青分享米津玄師/菅田将暉的单曲《灰色と青 (灰色与青)》:https://y.music.163.com/m/song?id=512376195&uct=U0auu1e2MGbf7qLc9Lof%2BA%3D%3D&app_version=8.7.22&sc=wmv&tn=(来自@网易云音乐)确实更像自传,又和我们一样,正因为我们都是无法成为大人,没能好好表达自己也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时间总会推着我们走毕业之后,有些人结婚生子有人去创业也有人离开这个人世会有人光鲜亮丽,会有人落魄江湖你问他们,最近过的如何,他们回你——也就那样子。
也许也不是敷衍,是真的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能好好生活的并不多。
怎么记录我们的生活,熏说男主最开始是有趣的人,到最后也不过是普通人但熏实际也是普通人啊有人类比说和花束很像。
它可能比花束更隐喻,男主一开始到最后其实努力过变成不平凡的人,去尝试过小说,也旷工去旅游过I,他是真的爱熏。
推荐去看这个【为什么长大以后,我们很难快乐?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丨看电影了没-哔哩哔哩】 为什么长大以后,我们很难快乐?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丨看电影了没_哔哩哔哩_bilibili最后想说快乐不难,但能找到陪着自己喜怒哀乐的不容易。
就像男主之后遇见的女的,没有一个人能替代熏。
以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找到自己喜欢的,去就追求🌈
1. 又是倒叙行进吗.2. 这是新宿的那条小街吧.3. 拖沓 因而感觉自己有种为看而看的感觉.4. 突然出现的中文对话.5. 男主穿的这莫不是古老的undercover吧.
6. 酒店的情节 唤起很多.7. 不能说是好片. 甚至的 很多桥段里 像极了我平凡的人生. 但电影不该平凡 因为我想感知到爱 在屏幕里.
这几年时不时地会突然回顾起16年以后自己所做的一切,种种让自己成为现在的自己的蛛丝马迹。
与这部电影多少有些相似。
它是如此的现实和残忍,试图把一个人扒开来,翻捣他的过去,让他明白他所设想的以后和真正成为的现在,究竟差得有多远。
今天久违的骑车出门散心,时隔可能有4 5年又去了自由之丘的 IDEE,被一幅挂画所吸引。
离开后去了经常会去的书店,着实是久违地觉得迎面走过来的女孩好可爱。
把单车骑得飞快,恍惚间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刚来东京的那个时期。
那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工作,却对未来有着很多的期待,会去想该买什么家具,明天穿什么衣服,下周要见什么人。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一味觉得会有一个完美的时间点,只要到那个时候,顺理成章这些都会如期而至。
也许自己已经成为了当时的我所厌恶的那种人,世故,精明且无趣,完全忘记了原本自己所追求的东西。
我想要多少挽回一些失去的东西,我决定把今天一眼就看上的那幅画,买回家。
小时候都以为自己不会普通 但我们终将会长大 然后变得很普通
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跟谁去。
够了不想再看到这种片子了狗屎
自恋自怜的典型男性视角,失去的初恋充满灵性的弧光,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男主角用以哀悼的工具人。外在温柔内心冷漠,自私又无能的男主角,与被过度文学化的初恋形象,整部电影好做作啊……
导演光调的我以为自己在看电视广告,时间线也比原作有改动,实在喜欢不来
3.5
2.5吧。一种没有超越性的纯暮然回首。
大人不是主动变成大人的,是不再有使孩子气的特权时才变成大人的。是脆弱、不讲理、难过、大笑无处施展了,这样的你不会有人接住了,那一刻,就开始被扔在成人世界里流放了。第一次看床戏看哭,“我在高兴时,会觉得很难过。”
3.5
直到不再担心被“太普通了”判决为无聊的大人
自分を「普通」と言われたくない。
没必要用倒叙讲故事,搞得让人看不懂想表达什么,上次看这种叙事方式还是《薄荷糖》
奈飞投的钱还不够多 选角导演品味待提升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关于时间的故事总能击中我的心,往事历历涌上心头,那么远又那么近
“宫泽贤治直到死前都没去过远方,他明明有大半的人生都在东北的乡下农村度过,却去过银河旅行,不觉得很疯狂吗?重点不是去哪里,而是跟谁一起去。”你离开以后,再没有人像你一样待我;成为“大人”以后,再没有一段时光胜过和你在一起。如何忘记那个说了再见却不再见面的清晨,如同怀念那个长满点点繁星的房间,如何察觉自己的绝望在飘雪下的自贩机前被他人洞悉,如同想起自己曾经充满了词语的幽灵的身体。属于我们的、身与心彻底交付对方的安全地带,在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成为“普通”的大人之后,再也不复存在,亦再也无可挽回。
浮光掠影的活蹦乱跳的时光。主角散步的段落太喜欢了。
看不懂,看來欣賞文學真是我的罩門,有一種《人間失格》即視感?
3.5。跟森山未来以前的大丧片相比,竟是如此明媚,四个人生阶段,四位女友相伴。全是独白,“愚蠢且无聊的日复日工作,我们怎么改变自己的一生”,社畜梗显然比大篇幅的情感线更引起共鸣,《我们无法成为大人》,是在旁骛的人生中无能为力、彻底躺平。
质感很好。伊藤莎莉的部分非常美丽。 奇怪的是27岁的我为什么已然很熟悉这里46岁大叔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