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讲了一个关于北漂和梦想的故事,一个战胜重重阻碍回到初心的故事。
但作为同样的北漂,我却没什么共鸣。
大概我们生活的不是同一个北京,所以我们过得是完全不同的北漂生活。
这位生活艰难的女主角,一个人住在双井合生汇附近的两居,穿几千块的套装,带几万块的手表和项链,背上万的包包,同学聚会去五星级酒店,华丽程度就像时尚新品发布一样,俊男靓女,群芳争艳……女主生活的艰难,主要来自这些:母亲生病,被渣男骗,房东涨价,业绩压力,以及公司上级的不看好。
但这些压力,貌似,是每个人的日常,每一个漂在北京的人的日常。
因为心情不好,就去游乐场狂欢,去郊区看日落,在餐厅里抢麦表白,怎么说呢,电影里看着挺洒脱的,生活中真的会发生吗?
作为真正的北漂,以我自己为例,到目前为止,我还在合租,没有租过独居的房子,甚至没有住过带电梯的房子。
因为生活成本高,缩减开支是必然的。
我们的同学会,最多也就是去大鸭梨开个大点的包间,大家吃吃饭聊聊天。
我的同学们,也没有能力说,想帮你一把就跑来找我买套北京的房子那么大手笔,最多请我吃顿烤鸭。
至于工作被上级看不上,父母家人生病,这对于在北京漂着的人来说,就是太普遍的存在了。
说到渣男呢,这个城市里挺多的,那些自力更生,不花男人钱的姑娘们遇到的更多,因为和你在一起,成本好低,不用花钱,还不用哄。
我对于中国剧本里“善良女主总是很毒舌”这件事,表示不能理解。
北漂的人都知道北漂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对一个关心你,希望你好的人冷言冷语,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什么心理?
自己难过的时候希望有人安慰,不想要这种安慰的时候,就翻脸不认人这是种什么设定?
如果北漂真的难,不是更能够体谅别人的痛苦和难处吗?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这些吧?
最终的结局她提着箱子爬上天台,我没有感动,因为在我心里,那个第一次初到北京,对住在一起的朋友掏心掏肺换来一顿埋怨的人,我不觉得她会按照约定大半夜跑到别人家的天台上赴这个约。
人是坚强的,也都是脆弱的,你艰难,别人也不容易。
一个30几岁,也算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还要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小姑娘包容,这剧情有点说不过去吧?
我确实觉得剧情有点硬拗。
白百何这个角色设定,不但没有引起我的共鸣,我反而觉得,有点作。
生活中,北京有个年下男她喜欢,老家有个同学在痴痴地等她。
她的生活里,有和大家一样的困境,但她有很多别人没有的出路。
电影中,因为心情不好,就去游乐场狂欢,去水库看日落,在烤肉餐厅里抢麦表白,然后还说自己好遗憾,没有去长城看枫叶,没有去故宫看雪。
这就有点矫情了吧。
即使在生活日渐窘迫的情况下,都没有耽误她出去放松(玩),没去看枫叶和雪,应该只是忘记了而已吧。
我不知道其他的北漂是怎么样的经历,相比他们声嘶力竭的大喊,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出去嘶吼,因为成本太高,我们的难过和崩溃都是无声的,在地铁里,在街面上,或者在工位上。
真正被生活爆锤的那一刻,你心里有一场雪崩,一场海啸,但你就是静静的站着,笑着说:好的,是的,没问题。
那场雪崩和海啸,没有任何人看到。
这是我经历过的北漂生活。
或许,我一出生的时候就选择了困难模式,我的北漂生活也和别人不一样。
但困难模式有困难模式的好,它会让你倍加珍惜生活中的一点甜。
当我真正遇到像妹妹那样的女孩,我会非常开心,她就像是上帝带来的礼物,给我生活带来了释放,可以分享,可以互助。
困境中,有人懂你的难过,是多么值得珍惜的事情。
和编剧的观点不一样,我不觉得北京是个坏情人,也没有对我特别差。
它对所有人是公平的,这虽然难,但那是我自找的。
我本可以选择简单模式,而我偏不服气要选一个难度大的,那到了今天,我就不能怪北京,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猜,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女主的运气和能力,第一次投稿就被看重,大张旗鼓要印刷出书拿版税。
这种成绩不是普遍存在的。
更多的北漂,是淹没在这千万人当中,默默的做着普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生活,依然去菜市场买菜,去淘宝货比十家买衣服,为了多拿点年终拼命努力,为了家里生病的父母无声崩溃。
女主最终还是回到了年下男的身边,但这是不是真的就等于幸福呢?
所谓“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种结尾,但真的过起日子,王子和公主不会吵架吗?
你怎么知道公主会不会嫌弃王子不洗澡,王子会不会嫌弃公主公主病呢?
不好意思啊,我真的是老了,总是透过浪漫看到现实,看到忧虑。
不说了,恭喜他们终于经历生活的各种磨难,拿到了属于自己的Happy Ending。
感觉差强人意,宣传片比正片好看,不推荐看。
怎么讲呢,妹妹演的咋咋呼呼,全程在喊,白百合完全没了之前的灵气,感觉演的很敷衍,而且感觉白百合似乎胖了,有小肚子了,脸也胖乎乎的,当然女生到这个年龄发胖是正常的,但是瘦是这个行业基本的要求哈,希望百合之后好好健身。
这些都是其次,主要感觉剧情不行,工作不顺利但是住着两市一厅的大房子,而且有车,青岛养着房子,这个设定一开始就很出戏,有这样的居住环境怎么样月收入得3万左右吧,这样的单身女性在北京是活的最舒服的哎。
所以我一点都感受不到辛苦在哪里,如果是探讨大龄单身女性的情感问题,又觉得讨论的太浅了,分手了转身遇到一个小七岁的小狼狗很幸福呀,简直可以算成功典范,至于家里妈妈生病,有钱、有颜有对象,妈妈这边吃点药我觉得还不足以压垮一个人吧。
唯一比较感动的是妈妈出来的片段,妈妈说:人不能越长大越害怕,不能因为我限制了你的人生时,哭的稀里哗啦的,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
整个观影体验就这些,总体感觉人物设定不准确,影片主题不明确,不推荐
这部电影还挺有感触了,片名叫亲爱的新年好,本以为是贺岁片,其实是一部现实生活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白百合饰演的白树瑾在外地奋斗生活的故事,白百合和父母的演技是真的在线。
先说小白,虽然经历不同,但有共鸣的地方,有几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1)白树瑾感叹,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活到了这个年纪了,觉得自己还没长大呢,父母就都老了;(2)小白说她都三十多岁了,钱钱没赚到,工作工作一事无成,生活生活乱七八糟的。
在她的年龄阶段,又是独生子女,生活确实给了她太大的压力,母亲的病,感情和工作上的不顺让她不堪负重,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
再说父母,一辈子利利索索的妈妈,在得病之后却成了手脚不利索,说话不伶俐的人,要定时到医院做康复,要每天都锻炼,时刻都离不开人,在这种情况下,总是说她拖累了自己的女儿,她不想这样,对她一直都有愧疚感。
父母就是这样,他们总是愿意为你付出所有,但是不愿给你添一丁点儿的麻烦!
触动了内心。
现实就是这样,女生到了三十岁,还没有结婚,就总是感觉自己内心还是挺少女,挺小的,在父母面前还能撒娇,还能任性,但事实真的是越过越可怕,不知不觉,你的父母已经开始需要你了,需要你的照顾。
在适当的年龄没有做到该做的事,会让你在周围的人看来是格格不入,更可怕的是失去目标和方向,所以应该定期设定一个小目标,让生活有动力。
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拿出你的勇气来吧……
我觉得不错加油,很多道理两个自己,一个人依然少年的,一个是经历生活很多事的都是自己,都存在着别怕,别怂,zhengheniy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想象不同的恋爱姐,我和你打一把伞吧80%报评的话都是假的。
随行就市谁容易啊一路平安刚需 三居室分手分个明白人啊 千万别成为别人的麻烦北京起来:大早上必须吃到点,必须睡到点必须起。
m每一秒空气都要浮出两个字儿。
成本同学会 想见见大家被迫独立好久不见 喝一个特别特别好的朋友人长大了 不应该开的开混蛋玩意土耳其吸好运不劳而获“来都来了。
”“算了算了。
”“都不容易。
”这三句话大部分能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的不容易看夕阳真享受文艺青年再多一点 再红一点赛马还是。
二胡有穿透力。
为我们的青春干杯。
下雨呢 多好呀旧的不去 新的不来让我们和多余的人生说再见吧 再见别在咩瞎分析新闻联播:今天是9月23日,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联播。
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联播,今天是2012年9月23日。
今天的主要内容有。
没收了啊每一句晚安 都是我想你喜欢我什么你决定要买什么样的房子,就决定要过怎样的生活和选择一样。
爱就爱了,分就分了。
新年好别人负责人也对自己负责任。
d8晚安先生恋爱的犀牛男朋友 不算 还荣归故里aidehaineng趁还能一起喝酒的时候喝酒。
妈妈懂你 不要被家困住人不能越长大越害怕没事,有病了就好好治病
白百何的演技始终在线,似乎已经好久没在银幕上看到她了,把一个大龄北漂女的形象演绎得非常到位。
面对事业和感情的双重失利,白树槿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而由张子枫饰演的小女孩,作为刚刚成为的北漂一族,却对未来充满希望。
其实最后能发现白百何和张子枫所饰演的角色是同一个人。
一个是刚开始北漂的少年,对未来非常憧憬;另一个是已经北漂多年,经历过一切后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在你的内心深处会有另一个你,在困境中给予你力量和希望,让你走出挫折和困境,奔向光明。
前段时间看了《亲爱的新年好》这部电影,一直想要给它出个影评。
评之前先去豆瓣看了一眼评分,嗯……5.7分,至于为什么这么低,我会稍后再跟大家说,先来谈谈我觉得好的地方。
这部片子里白百合自然是演技好的,但更让我受触动的是其饰演的女主所经历的故事。
一个独自在北京打拼十年只为了出版梦的女人,在寻寻不可终日之下还是抛弃了最初的梦想,转而投身房地产事业。
从她与上级在公司的谈话可以看出来,女主作为一个脸皮薄的文艺青年,是不好意思去跟客户巴结,喊哥喊姐的。
但是慢慢地,女主也要从二十岁的小年轻长大成为三十岁的成熟女人了。
她对后来合租的小女孩(张子枫饰演)经常说的话就是“你们这些文艺小青年怎么老是喜欢大吼大叫。
”但曾经谁不是个文艺青年,谁没有这样对着天空大喊来宣泄自己情绪的。
文艺都是青年时候的梦想,是充满稚嫩的梦想,是一种青春的情绪。
女主的悲剧从一开始被男友的劈腿,到母亲那治不好的小脑共济失调、房租上涨两千,再到女主今生今世最好的闺蜜得癌症去世,一切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下来,把人压得喘不过气。
公司里的下级(魏大勋饰演)爱慕她,但她却遍体鳞伤已经不敢再爱,她害怕自己一旦付出真心,又会被年轻人玩腻而抛弃。
她说:“等你再成熟点就知道了,没有理由的喜欢,就只是喜欢罢了。
”决定买什么样的房子,就是决定过什么样的生活,选择和什么样的人过日子,三十岁的女人不再是二十岁那般单纯为了荷尔蒙而冲动了。
一直到泰山的出现,让女主开始动摇。
家里母亲的确需要人照顾,父母欲言又止的表达也让她明白自己应该在当下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北漂到底有没有未来,从女主这十几年来的打拼就可以看出来,出版梦终究只是个梦,房地产这碗饭也不是那么好混的,至少对于她而言,对于广大脸皮薄要面子的人来说,最终的归宿都会是老家。
所以女主放弃了,放弃了继续在北京的生活,放弃了下级的追求,即便自己内心也是喜欢他的。
她在老家和老同学聚会的时候,得知那个曾经最好的闺蜜去世了,而自己都还没有好好跟她说过话,终于忍不住崩溃了。
人生的起起落落,终有不顺的时候,但最难的便是全都堆积到了同一个时间点。
扛得过去,就是雨过天晴,没扛过去这辈子就只能顺从命运,向生活低头。
结局自然是美好的,女主的稿件被一个出版方看上了,患病的母亲虽然需要人照顾,但也不想让女主就此在老家的小地方平平凡凡地度过。
我没忍住泪崩的地方,是她的母亲把女主曾经刚到北京那些年发的短信颤颤巍巍地抄在纸上那一幕,天下母亲,哪有不爱自己女儿的,即便自己已经如此生活不便,也仍要坚持让女儿去追梦。
魏大勋和白百合两人的相视一笑,让一切的遗憾都圆满了。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的结局是美化了的,也有很多人批评电影是美化过度的北漂生活,真正的北漂电影应该是看过之后久久不能自拔,让人压抑到窒息却偏偏哭不出来的那种难受。
但我想在这里谈的是,电影本身是一种艺术,艺术应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你想看真实的北漂生活,那应该去看纪录片。
这部电影赶在新年上映,是给予的希望,它应当成为所有北漂一族内心的支撑,一种力量,让人相信努力过也许会有收获,再坚持一下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至于贯穿整部电影的大吼大叫,这的确是一个bug点,但我并不觉得它突兀或是有特别大的影响,它与整部电影的叙事走向和风格搭配得还算和谐。
尤其是拉二胡与隔壁租户电吉他的较量那一场,是全片最爆笑的一个点,整部影片还是比较幽默诙谐的,白百合的演技炉火纯青,很擅长用眼神和小细节调动情绪,让观众有情感带入。
张子枫妹妹还是年轻了一点,演技还可以继续磨练,但我们不能说她演技很差是不是,怎么说小花旦还是比较不错的了。
总之,写到最后,这部影片满分十分的话,我会给7分到8分。
剧情整体来说会比较老套,但是胜在人设比较有新意,出版这个行业本身发展就比较难出头,这部影片也可以让在同一个行业奋斗的人打一个鸡血:付出真心,有力量的文字总是会有被世人看到的一天。
(以下记于2024.11.6晚)1. 北京夜.
2. 电影这英文名还叫 begin again.(以下记于2024.11.8晚)3. 有句说句 除了begin again 有够难看.4. 才意识到 白百合是个曾经的作家设定.5. cena这片子 各种悲剧剧情拉满咯.
尾牙聚餐,跟几个同样30多岁的老闺蜜聊过去这一年,最后话题定格在2019年,最崩溃的时刻。
虽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哪怕分享私密情感生活都不会觉得羞赧,但讲自己的崩溃,却都踟蹰。
20岁的人生一览无余,30岁的崩溃,却像一个重大的秘密,我们早就习惯藏起不堪,假装没发生,怕父母担心,怕朋友惦记,即便是崩溃,有时都是悄无生息的。
有人离婚,最崩溃的时刻是最后一次拖着行李箱走出那个“家”,遇见了相熟的快递小哥,他问“姐,出去旅游啊?
”她说,对,去旅行。
心里却有千军万马袭来的难过,旅行的终点应该是家啊,但她已经没有了家,要在这个熟悉的城市里开始一场既陌生又不知归期的旅行。
有人被裁员,却不敢让孩子知道自己失业,每天假装没事发生一样背着包到处投简历面试,有次回家比平时早了一点,上幼儿园的女儿忽然问,妈妈,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她一时间失语,女儿已经习惯了那个又努力又忙碌的妈妈,她该怎么向天真的孩子说明,成人的世界太复杂,有时候,你连努力的资格都会被突然剥夺。
还有人今年创业不顺,十年的积蓄付之东流,辛苦经营的工作室关门的那一天,她一个人去吃饭。
那是她很喜欢光顾的一家小店,想着以后可能再也吃不到老板娘做的面,离开北京前想再去纪念一次,没想到店门上也贴着暂停营业的通知,而开业时间未知。
那一天,她就在小店门前痛哭了一场,她说“也许又是一个无奈离开北京的逐梦人,你看,北京连一碗面都不肯成全我们”。
那天聚餐时我真的没有想起2019年有什么特别崩溃的时刻,但现在看来“苍天饶过谁”,就在聚会一周后,我的崩溃还是来了。
上周末手术后麻药散去,我难受的根本睁不开眼,强烈畏光,虽然之前了解过术后不适的症状,真的经历的时刻却还是无比的恐惧,忍不住胡思乱想,我会不会瞎了?
瞎了我怎么写稿?
当时的我真的无比脆弱,每隔2分钟就努力忍痛试着睁眼,我需要确认我还看得见。
现在想来有点可笑,可那一天流的眼泪,比2019年一年还多。
如果你也曾这样默默崩溃过无数次,应该会懂得这份平静口吻下的哀伤,被生活锤过千万次的人,不会张牙舞爪,只是心潮暗涌着,期待自己还有勇气、力量和冲劲,就像20岁时一样。
聚会回来那一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心里慨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20岁已经远去,那时候真的以为未来的自己可以把烦恼击溃,可到了30岁却一次次遇上扑面而来的崩溃。
有人说30岁是个魔咒,到了这个时间点,谁都像被诅咒了一般焦虑,但我觉得,“30岁”更像是女人之间的一句暗号,哪怕是初次相识的陌生朋友,互相介绍过自己的年龄,无需多言,一个眼神的交汇,就是理解。
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哪怕背景和经历都不一样,我们也会在崎岖的心路历程中有着太多重合。
前几天我去看《亲爱的新年好》首映时,就是这样的感觉。
白百何饰演的白树瑾32岁,资深北漂,性格倔强,初识有距离感,熟了之后愿意掏心掏肺,感情一塌糊涂,工作苦苦挣扎,20岁身上带刺,30岁之后练习藏起锋芒,向生活低头。
看着白百何的脸,我一次次情不自禁代入了自己,代入了身边很多30多岁的女性朋友,这部电影的主角不只是白树瑾,也是千千万万个在大城市里漂泊的老女孩。
白树瑾的人生,你不会陌生。
为了赚钱换了行业,没能如日中天,却被领导当面批评业绩不佳;想甩手不干?
哪能那么洒脱,家里还有生病的老母亲等着她攒医药费;情人节发现男友出轨,等到的只有不负责地隔着网路说分手,连句抱歉都没有;而过去曾坚持的文学梦想,已经成了书架上被搁置的蒙尘书稿。
电影里有句台词很戳我,那个看似刀枪不入的白树瑾终于崩溃,她说“那种因为理想创造奇迹,改变生活的故事,我早就不相信了。
”看到这,我忍不住跟朋友耳语“我也这么想过”。
到了30岁,你会发现,能相信的事情越来越少,甚至有时连自己也不大信得过了,唯一能相信的就只有一件事——努力向前奔跑,它总是不会辜负人的吧?
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20岁的我能跟30岁的我相遇,她会不会觉得我变得世故又懦弱,因为20岁的时候,我们明明以为30岁的自己并不会这样平凡落魄。
电影里就有这样一个20岁的女孩。
她初来乍到闯北京,也因为合租闯进了白树瑾的生活,虽然最初是为爱情而来,失恋后却不萎靡,她下决心要留下来好好生活,哪怕处处碰壁,却依然坚强乐观。
因为在20岁的她的眼里,只要努力拼搏,只要坚持不认输,30岁就会尘埃落定,爱情甜蜜,成熟大方,事业有成,消费自由,有车有房,总之,30岁一定会应有尽有。
这个角色设定很妙,这个年轻的20岁女孩,像极了过去的我们,与其说白树瑾和小女孩之间的相处是跨代际的相互支撑和陪伴,不如说是,现在的自己跟过去的自己奇妙的碰撞。
而这场碰撞,让20岁的女孩看清现实,让30岁的女人看清自己。
30岁的确没有应有尽有,就像电影预告片里白百何说的,30岁也许有的只是“更多烦恼、更少的发际线,更容易发胖”,所以20岁的时候更要努力,更要敢想敢做,不把幻想留在未来。
30岁的我们,的确更成熟了阅历更丰富了,但也依然可以保有20岁的期望和憧憬,很多人不再敢相信不再敢尝试了,只是因为失望过、怕过、被打败过,不得不压抑住那份渴望和冲动。
我们用麻木武装自己,用无所谓保护自己,而武装和保护,也成了我们跟世界的一道屏障,不再敢全力以赴去投入生活了。
其实仔细回想,20岁的崩溃并不少,20岁栽的跟头也更多,但那时候我们却会拍掉身上的泥土,擦干脸上的泪水,对这个世界说,没事,放胆过来。
世界并没有变得更糟,不敢放胆过来的是30岁的我们。
崩溃之后,不是只能萎靡,崩溃之后,不破不立。
电影中,白树瑾在一次次打击和崩溃后再次选择了回到北京,也拾起了当年的文学梦想,就算前途未必光明,但是当她犹豫和退缩的时候,她想起了20岁的合租女孩对她的加油和鼓励。
能一步步坚持到30岁,不正是因为20岁那个不服输的自己?
能在困难面前不被击倒,不正是20岁那个敢拼敢想的自己留给我们的勇气?
看过这场电影,再回想这一年的最后一次崩溃,竟觉得意外的轻松。
其实,每崩溃一次,就能看清自己一次,每崩溃一次,都是剥掉那些烦恼和恐惧的外衣,赤诚的面对自己的本真。
就像跟姐妹聚会时我们最后举杯庆祝时说的那样,那么多崩溃都熬过来了,以后我们也没在怕的。
20岁的壮志豪情还在我胸。
而电影尾声,30岁的白树瑾也对这个世界说“我没怂”。
是的,没在怕的,我们也没怂。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哪怕再难,我也敢来。
电影里有一个设定我很喜欢,20岁的白树瑾曾跟喜欢的男孩约定,放寒假时,每想对方一次,就发一句“新年好”给对方。
那些不好意思表达的爱和祝福,就都把它变成一句“新年好”吧!
每一句“新年好”,都是“我想你”,而每一句“新年好”也是爱和希望。
《亲爱的新年好》在路演的时候,也问过观众这个问题,“2020年的第一句新年祝福会发给谁?
”互动很有意思,现场的气氛也很温暖,有人要发给家人,有人要发给朋友,也有很多人终于鼓起勇气用一句“新年好”向心爱的人表白,而我最喜欢的答案是,有个小姐姐站在舞台中央掷地有声的说,她想发给自己。
在新一年马上来临的时候,一声“新年好”就是对自己的肯定,不忘20岁的勇敢,也给30岁的坚持加加油。
努力一年的我们,值得对自己真心真意说一句“亲爱的,新年好!
”
第一次看时,我没懂张子枫扮演的这个人物的设定。
再看,才似乎明白。
其实,那就是另一个白树瑾,或者说是平行时空里曾经的她。
另-一个你我。
影片像是一次自我对话,自己找到自己。
就像你站在时间的此刻,跟当初的你对话。
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观众群也聚焦“北漂”年轻人,它打动了我,这就应该是好作品,哪怕它只打动一个人,也是作者和作品的价值。
昨天再看这部电影,是为了写影评,因为我想把它推荐给大家。
再一次被它触动,哭了。
白百合身上好像有一种魔力,她刻画角色让你觉得,好像只是在讲述她自己的故事。
说不清,影片到底哪里打动我,像在看自己的故事。
“我活了三十多年,每天都像在走钢丝,努力了三十几年,一天都不敢休息.结果呢,一无所有,钱钱没赚到,事业一事无成,生活乱七八糟。
”白树瑾歇斯底里的喊出这些时,我感觉那就是我。
好的作品应该就是这样吧,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你觉得那就是你。
在2022年 12月写下这些文字,是巧合却也不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有它该发生的时间点。
就要迎来2023年,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我们将面对无数末知,无数待解决的问题,但新的一年仍然是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的。
那是我们这娑婆世界的众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期许。
《亲爱的新年好》是一部为了迎接2020年到来的贺岁片,现在看来百感交集。
当我们2019年底跨年的时候,谁会预料到那些所有的宏图大志和美好梦想会在2020年的一开头被一场疾病当头棒喝下来?
很多人的人生就此而改变,很多家庭就此而支离破碎。
但正如世间万物的变迁规律一样,最坏的接下来一定是变好的开始。
这个冬天有点漫长且无比煎熬,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有可能迎接未来的可能。
感觉白百何在镜头前有略微发福,虽然演技还是自然如故。
背负了主角光环的女主在跨年后迎来了转运和新生,此刻我的心里就在想:我们普通人的拐点还要停滞多久才会到来?
和十年前的自己对话这个电影的前半段非常现实,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一个独自来北京打拼的普通女生,十年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在本质上跨越阶级或者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哪怕日复一日地在努力,但是实质性改变人生的轨迹依旧很难发生。
你在前进的同时,社会也在前进,而且越是在大城市,越是会发现,比你牛的人甚至比你还要努力,而你们的差距可能是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你可能只是这个城市中每天行色匆匆人群的一个点,但对于你来说,这座城市却撑起了你的一片天,你并没有错,但是成长是为了让你看到自身本来的缺陷并且更好的爱自己,爱生活。
十年后,当你已经觉得累了的时候,十年前的你来到你身边,提醒你:嘿,可别忘了之前斗志昂扬的你啊,干什么,不要给自己设定屏障,你还是可以有更大的潜力所挖掘的。
怀揣梦想的人是很容易被点燃的,因为梦想不曾熄灭,所以眼前的困难和挫折并非不可逾越。
我想,小女孩的到来就是为了提醒她的。
生活的窘迫三年的时间,她谈了一个不愿意陪她做所有谈恋爱期间恋人所做事情的男朋友,不逛街、不看电影、不过任何的纪念日,除了必要时候的啪啪啪。
我一度想过她可能不小心当了这个男人的炮友,但后来转念一想,她既然可以随意出入男人的家,就应该只是不被承认的女朋友,但核心作用还是YP的。
白色情人节当天去男朋友家,她买了一束花,想着自己可以收获一句普通的节日快乐,却也只是在履行完义务后被置之不理。
桌上明明放了钻戒,但是男朋友要求婚的并不是她。
什么时候起,感情是我们的唯一寄托,哪怕知道面前的人是错的,感情是变质的,却还是执迷不悟不放弃,继续守护着,回避自己内心的焦灼不安,只要对方还在,就意味着还有希望,直到这份专属自己的心意被随意践踏蹂躏,最终如残花败柳般枯萎凋零。
远离那些不愿意公开的、拧巴的恋情吧,人生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了,何必让那些讨厌的人继续搅乱你的内心、浪费你的宝贵时间呢?
女生总是怀揣着总有一天我可以改变这个男人的圣母心想法,然而如果对方真的不爱你,你哪怕感动自己一塌糊涂,也只是然并卵,对方以为你是个疯子罢了。
我们告诫过自己多少次要勇敢,但我们远比自己想的要懦弱;但当我们不得不独立面对坚强的时候,我们又有多顽强的意愿去重塑生活。
呵,人的潜力真是无穷大,强大与渺小的转换也仅是一瞬间。
十年是一个里程碑的纪念,一个人在一座城市打拼了十年,怎么说如果有点成绩的也应该混出点人样子了。
但是,我们看看白树瑾,在十年到来的时候,家中母亲病倒,小脑共济失调,步履艰难话语呢喃;感情是又被浪费的三年,以号称不婚的男朋友另娶她人为妻告终,分手理由是不合适;工作方面,明明是一个女文青,图书出版,为了生计改行当房产中介,这书和房子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她带着那么点清高却又定下了要接地气赚钱的目标,整个人扭捏着迷茫着。
图书出版怕是只能当兴趣了,但是房产销售又比不上那种谄媚哈腰的女销售,面对小7岁下属的追求,除了逃避以外,连尝试哪怕向前迈一小步的可能性就杜绝了。
32岁的女人,上有病老需要照顾,工作没有明显建树,老家的房子贷款需要月供跟上,单身的状态不知如何改变,房东又突然说要涨价了,一涨就是2000,隔壁的邻居总是深夜时不时搞乐队摇滚演奏直播,谁又是容易的呢?
我们都是这个城市中的旅人,我们扎根在这里,只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内心贴近这一束繁华,在刹那间感受到幸福。
如果改变没有降临电影结尾还是比较戏剧化的,白树瑾若干年前写的小说被出版社签下决定发行;她的母亲支持她继续去北京闯荡,并答应她不闹脾气按时吃药;那个说着喜欢她并且人生的唯一梦想就是她的晚安大男孩依然在原地等候,希望可以和她开启人生的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新篇章。
仿佛一切在一夜之间都顺利起来,所有的好事都降临在她头上了。
甚至在跨年的当晚,她还在阳台上看到了绽放的烟花,寓意了重生。
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北漂的人来说,十年过去还是默默无闻太正常不过了。
电影还是带有了太多美好的滤镜。
真实生活中,30几岁的未婚女性,承载着家中老人的期望,默默在大城市中奋斗的例子数不胜数。
北漂虽然叫做北漂,但你不能总一直在漂,20几岁的时候你可以说自己年纪还小,外面的世界很大你想要去看看,但如果30几岁周围的人都成家立业了,按照世俗的观点来说你还在漂,就未免有些不负责任了,一来是对家长老人不负责,二来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你总要成长,你不可以永远任性做个小孩子。
所很多人打拼到半途就回去了,因为抵挡不住大城市中高昂的房租以及永远都看不到希望的买房和扎根;所谓的男朋友更是不知道在何处,而老家的父母又在翘首盼望她们的归来可以一家团圆,但依然有很多人选择死磕到底,是什么鼓励着她们持续迈进呢,想必还是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当你看完整部电影就会发现,小女孩可能只是一个寓意,她是导演为了让影片更具象征意义安排的,让十年前的白树瑾和现在的白树瑾可以进行对话。
因为小女孩所经历的都是白树瑾曾经经历过的:一个人来北京寻找异地恋男朋友,到了的那一刻男朋友就开始玩失踪,不仅地址是假的,连电话都不接,但是北京让她有了生根的想法,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生机勃勃,她舍不得挪开脚步,她还有好多地方要去,她想去看下雪的故宫,也想去攀登花开时的长城,所以一个大学毕业的女孩子卯足了劲一天也不松懈地在这个城市拼搏。
生活啊,就是选择。
但是选择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因为有人就喜欢在老家做一份清闲的工作,而有的人哪怕每天挤2个小时地铁也认为这就是她存在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
有很多苦我们在掂量好选择放在心里,有很多话我们想诉说却不知向谁去说,但即便如此,勇者们也不会选择退缩。
好的生活,应该是过着一种让你每天充满精神,一想起来就拥有希望的悸动。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初衷,平安喜乐就好。
连做到这一点,有时都是奢望。
更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我,时常审视内心,最初的那个小女孩当时眼里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沪上50万粉丝人气公众号“上海公交”主编。
世界500强品牌传播、公关。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在洗浴中心無意間翻到的片子。最後有驚喜,值得我的四顆星。
一言难尽
除了“呐喊”稍多之外,影片确实做到了真诚、有趣!加一颗心算是给主创的鼓励!
一看到白百合就想到贱货两个字
想引起共鸣的是北漂人或是女性的艰辛与不易,表现得很外化,夹带不少鸡汤。不过白演出了真切的困境受挫与不服输感,与过去自己“共处一室”与尾处不同心境下对比对白,这些设计还是加分的。
平淡的故事,但是每一个在北京奋斗的异乡人都有的共鸣,五星不给别人,还能一如既往不放弃的坚定!
为白姐的表演状态流泪,她救了一部电影!
虽然自称为女性题材,但看片时一直让我思考,这是否能通过贝克德尔测试。反正全片都是靠吼,全靠鸡汤网络金句在撑。
2019第24部solo院线观影aka10s最后一部电影献给白姐 #金马奖欠白姐一个影后
北京这地儿房东最牛了,哈哈哈!大实话!白百何➕张子枫真是神仙组合。
在看的过程中有点难受,大概是因为对这个故事无法认同,怎么说呢,整体感觉太正能量,太戏剧化而不是生活化,由此失去真实感,我也知道主人公的经历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我就是没办法感同身受,而且所有人似乎都是以主人公为中心而存在,为了主人公的成长而存在。白百何的表演风格倒是没变,状态上非常放松,放松得不知道还能不能驾驭其他类型的角色。
整个一片子里拍得演得全都是糟心事儿,是挺真实的也挺扎心的,但编导的编排也是简单粗暴的。奉劝各位在北漂的友邻,大过年的还是别去电影院糟这个罪了,看完生活也不会越来越好,反而想起那些有的没的,挺没劲的。
北漂就是下雪时在楼顶对着合生汇大喊2分钟“北京!!我不会输!!!我会努力!!!我要好好生活!!!”???什么臭矫情毛病。
太鸡汤了也
求求了 张子枫&白百何别叫了 9012还有这种对着空气大喊梦想的傻白甜 整个影院都被她开香槟吓得虎躯一震 没感受到北漂的梦想 只有作死的倒霉(渣到爆还放不下的男友,无道德地报复)和原生之罪(外地/重病母亲)以及鸡汤美句在支撑 不是每一个牵手逃离全世界都是浪漫的狂欢
我自己的理解,张子枫饰演的那个小女孩,可能从头到尾都从来没出现过,只是女主的幻觉,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总会幻想有一个人出现可以成为自己的救赎。被白百合圈粉,感觉看完后很揪心,北京或者其他城市大概有太多为了梦想努力拼搏的人了,我不会趴下,我会一直前进!
老妈重病不起,房东坐地起价,男友拔X无情,工作小人当道……每场戏都是刚说了几句人话,突然就尴你一脸。还有这是要假装成日式励志剧吗?一言不合就楼顶吼上几嗓子?
构思不错,白姐也稳,但太平了,最后的反转莫名其妙。
一触即破的伪现实主义,大型加长mv美学。白百合好,张子枫好,但是眼泪流了那么多,看起来还是略假。
娓娓道来你的心事…我知道…白姐姐依旧适合这种题材,小妹妹表现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