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麦小zi同学最喜欢的电影。
也是她推荐给我看的。
那时候我们上大学,她把光碟拿来给我。
看第一遍就有淡淡的吸引。
可能我们都向往那样一种生活吧,在路上。
有人呕吐,有人头痛,有人咬指甲。
每个人神经质的表象不尽相同。
但是我们都不排斥甚至向往那样的际遇。
遇见一个人,然后走,最后可能回到起点,可能继续走下去。
不久前的一次小范围的大学同学聚会,安排在了麦家。
酒足饭饱之后已是深夜,放映的时间到了,伴着困意我断断续续看下去。
分不清哪段是梦哪段是电影。
只记得后段车行驶在公路上,有明亮的阳光,有音乐,就像每次旅行一样。
心情很好。
广木隆一的影片始终不会兼容复杂的剧情。
靠演员的美貌,精致的画面以及稀奇古怪的道具吃饭的导演,就算是舍弃了自己的老本行,也还是多少残留着自己曾经的影子的。
当然,这部影片已不再有美貌的演员,刻意化妆出沧桑感的大森南朋和成名时已过而立的寺岛忍任谁也算不上年轻美形。
但这部作品毕竟还没有像广木之后的那部《机关车先生》般舍弃了对边缘群体的关注,这部作品的两位主角事实上都是边缘的个体。
一位利用职业便利运输毒品枪支的长途车司机,一位渴望情爱而离家出走的中年女作家。
两个人在旅途上的为时甚短的一段邂逅便成为了作品完全的主题。
中途广木还是忍不住用一段光怪陆离的性幻想来对曾经自己从事的行业致敬。
而最后冷静的分离也不过是2003年所有日本影片的一个主基调而已。
梦想不再,大家只能回归现实。
【从安妮宝贝的小说谈起】 我看过一些安妮宝贝的小说,如果把她写的故事拆成零件,你会发现基本元素就这些:离家出走、旅行、遇见一个男人、温暖的性、随时结束的爱情游戏……大概很多女人都渴望来这么一场精神和肉体的冒险,正如很多女人会反复做性体验的梦一样。
现实中的安妮宝贝应该是一个谨慎克制的女人,并没有她小说中的女人那么极端和放浪。
有趣的是安妮宝贝小说中的女人基本只有纯洁和放荡两个类型,这说明安妮的小说很大程度上是她内心体验的写照,人物不过是表达某种看法的道具罢了。
最好的作品都是自传。
安妮宝贝的小说一直很忠于自我感受,而不去刻意涉足社会话题,也不去刻意表现某种哲学思考,这是安妮的真诚。
她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纯洁型和放荡型的两个女孩恰好是朋友,一个人看着另一个的生活,看着另一个人相爱、受伤、死去、重生……如果把安妮宝贝的小说看成是一个个的梦,那两种女人其实是她自己的两个分身,分别表演安妮的理智与情感。
她用小说来表演她的感情游戏,小说世界代替了她的异想世界,呈现在大众面前。
她写小说很像是她在梦游,安妮的小说是一个都市女性的梦游。
【一个“男气测漏”的女性梦】 回到这部电影,与其说这是一个女人的内心冒险,倒不如说这是在讲一个女人的性梦,虽然导演是一个男人,但并不妨碍他讲出女性的内心,至于为什么我后面再讲。
电影一开头就是一个女人在超市找一瓶酒,如果把这当成是梦,翻译过来意思就是一个女人在性市场上徘徊,作为一个大龄御姐,她为什么还在徘徊,前面提到了:她其实有男人在等她,但是并不满意,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出轨的梦,是一个出轨女人的冒险。
“酒瓶”在梦里面常常是阴茎的象征性表达,这虽然是电影,但我们可以把电影当成梦来分析。
其实,电影这种特殊的白日梦,和夜晚做的梦并无太大差别。
在选酒的女人,犹豫徘徊之际,看见了一个男人走进来,两人深深对视了一眼,连搭讪都没有,女人就跟了上去,梦的推进也是如此,没有理由、没有逻辑推理、没有过渡,就直接推进和表达自己最重要的欲望和最核心的焦虑——是的,女人这时候已经不再遮掩,她要找的就是一个男人,而不再是遮遮掩掩的一只酒瓶。
在超市里这段梦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女人看见男人,心说:啊看起来味道很好,这是我想吃的东西——在女人眼里,男人很像是一款玩具或者一款点心,在在性市场上可以随意选择品尝。
那么,让我来吃掉他吧,于是她追随陌生男子上了车。
如果把这一段转化成梦的语言,就是说:啊,终于找到了我想吃的一款男人!
不如我去尝尝吧!
在女人的梦里,男人常常被伪装表达成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三轮车、一个大卡车之类的东西,然后她就会进入其中,紧接着就是性。
这个梦里也是如此,但是要做性那件事还是很害羞的,所以要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这个梦里则是警察来了,警察常常代表的是规训和禁忌的力量,警察在这里出现说明做性这件事是有人监管的、不能随便做的,是被不允许的;我在女性的梦里还没见过警察,因为女性梦中的性是非常肆无忌惮、并被反复体验的过程,女性是性压抑史中较少被压抑的一方,而男性才是性压抑的主要承受者,通过大量男性梦中一遇到性就会立刻会有警察、或者会有罪恶感可以确认这一点。
这个梦在女人遇见一个男人的紧要关头马上出现警察是一个很有趣的细节,这暴漏了这个女性梦中的男性元素,正如《阳关姐妹淘》那部电影怎么看都像是一部讲述几个哥们的故事一样,一个男性导演很难真正表达女性内心,因为他毕竟是一个男人,怎么能表达出这个世界上最复杂动物的内心呢?
不过,这一点点男气测漏并不影响大局,导演广木隆一有20多年粉色电影的拍摄经历,他对女人的观察和理解的深入程度依然令人诧异。
【男人的幸福是我要,女人的幸福是他要】 回到这个梦,女人上了男人的车子,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就开始做爱了,没有过渡没有缓冲,直接开始。
梦就是这样,把最想表达的焦虑和欲望一定是一上来就表达,比如这个梦里 的女人一上来就是在超市里找一瓶酒,结果找到了一个男人,我们都知道她要找的其实就是一次冒险。
在车上坐好以后,女人说:我想摸你!
可是男人凑过来说了句“你是我得客人”以后,她马上改口说:我害怕,对不起,听起来真傻,我担心我不认识的人会说我下流……男子退后继续抽烟,她又贱贱地说:我想摸你!
我想摸你!
——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导演对女性性心理的洞察,女人在性上常常是被动的,就算是主动的性也要搞得很被动,好像是这并不是她想搞一样,就算是女人自己导演的游戏里,性也被弄成是被动的,是男人搞了她,而不是她搞了男人。
在这个电影里,尽管是她主动走进一个男人的车子,可还是被她改造成:我只是想摸他一下,我担心别人说我下流!
然后搞起来。
尼采说,男人的幸福是我要,女人的幸福是他要。
这句话深刻说明了女性在性上的被动,以及男女性心理的差异。
两人做爱后的早上,天气晴好,开车上路,这时候的背景音乐非常欢快,是一个女孩在唱歌,这让我联想起滨崎步的一首歌,讲的就是一夜欢愉之后的吟唱,导演的配乐很棒,把女性和男人一夜欢愉之后的满足、骄傲、欢快全都表达了出来。
“一个女人坐着车在马路上行驶”,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情节,很多女性都做过和车子有关的梦,有时候是在开一辆公交车,有时候是坐火车,有时候是坐汽车,有时候是骑自行车……“车子在马路上行走”这个意象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长条的东西在一个可以容纳它的空间里来来回回,说的其实就是做爱,就是那种很兴奋、带着速度感的、来来回回的运动,这和开车的却很像。
这个女人找到了她想坐的车,开始了她的冒险,随着这车子带她高速飞跑,她很快乐。
在梦里男人对于女人而言就是一部车子或者一架飞机那样的东西,是可以带她们飞的幸福工具。
而很多没有找到合适男友的女性则会常常做买不到票的梦,非常焦虑。
从梦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里女主角和男子做完爱以后在高速路上狂奔仍然是在继续做爱,或者说实在继续体验性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一直再重复:从前面她在性市场里找一只瓶子,到找到一个男子,到和男子做爱,到坐着车在像隧道一样的高速路上飞驰……她其实一直在体验性,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也是女性梦的一个特点,对性的反复体验、消化,毫无罪恶感。
【 “振荡器”是什么?
】 在日日夜夜的行驶路上,女人开始观察这个身边的男人,她发现男人用一个“振荡器”交流讯息,振荡器是用来产生重复电子讯号的电子元件,是能将直流电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交流电信号输出的电子电路或装置,在女人眼里它就是一个好玩的玩具。
如果把这电影当成梦分析,所谓发现冈部卡车上好玩的“振荡器”,就是发现他身上长了一个可爱的小鸡鸡。
“振荡器”在这部电影里是一个隐喻,对于女人而言男人就是一个一个的发出特殊频率的“振荡器”,一个可爱的玩具。
不得不说这是导演对女性内心的深入洞察后的比喻,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女性的心理。
在电影里女人好奇地看到了男性世界的有趣现象:原来他们是用“振荡器”来交流的动物啊,在一个幻想的场景里全世界每个人的身上都写着“Seek You”,意思是找到你、找你,她问男子“CQ”是什么意思,男子说“有人说是‘寻找你’的缩写,其他人说是‘快来’,是寻找伙伴的代号。
”——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男人用这个东西和人交流、寻找爱人,女主角立刻幻想出一幅全世界所有人都在“Seek You”的画面,这个画面是她对男性世界的理解和想象,也是她自己现状,其实是她自己再找,对于一个31岁的女人来说,还在寻找的确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性欲旺盛可是自己的身体也正在衰老,女人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最后的抗争,这是一场女人自己的战争,她的对手是冒牌王子、是快速流逝的年华、是衰老的身体。
终于遇到了一个好吃的男人,经过了一段欢快的旅程,她犹豫了。
她和男子一起洗澡的时候,她开始思考:“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男人,让我可以接受,他的关心不仅仅是同情,是真的。
他甚至不是出于同情,他非常小心的触摸,就像你手中拿着一个桃子。
冰冷的肩膀,我们就像动物一样,一切都是出于本能。
有人不知道怎样去温柔,他是这么温柔。
如果我跟他在一起,他就会是我的男人。
如果我坠入爱河,我会哭泣。
不要傻了,谁愿意做他的妻子。
我喜欢他。
就让我淹死,淹死……”——一边想着她开始往水里沉,男子对此有点迷惑连忙把她往起拉,她又说打我啊打我,男子不知所措了,他没有听懂女人的话,他说我怎么会打我喜欢的女人呢?女子的内心独白则是:那样我在知道痛苦的滋味,我渴望被他打!
——爱是什么呢?
爱就是毁灭,女人深知这一点,所以她们敢于为爱奉献出一切,打又算什么呢?
女人想通过被打感受痛苦的滋味,和女人希望被男人要感受幸福的滋味一样,是的,她们需要这种压倒性的力量来征服,这样她们才有幸福感,这样才是她们需要的爱情,尼采说男人心灵深处是恶,而女人心灵深处不健全,说的就是女人自我的缺失,女人爱的是能征服她的男人,是能够管住她的男人,需要是一个白马王子,而不是七个小矮人那样的好心人,这是每一个女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愿望,这件事已经被很多童话故事讲过了,我在这里不多说。
女人这时候开始爱上这个男子了,可是就算坠入爱河又怎么样呢?
可是,这个人并不值得我这样付出啊!
这依然是一个不理解我的、消耗我的男人。
这是一个只有一辆汽车的男人,他一无所有,只有一颗漂泊世界的自由的心。
“不要傻了,谁愿意做他的妻子”,这是女子内心理性的声音,告诉她这样的男子是不靠谱的、不能和他结婚的,可是她爱上了他,怎么办?
怎么办?
淹死我吧,淹死我吧,与其说这是女主角的客观行为,不如说是对她内心矛盾的表演,这个一直在寻找归宿的31岁女子的内心矛盾和征战,导演通过这个细节把这一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一片迷茫,对你所说的话”……女人知道男子没读懂她的心,所以觉得很伤心,哭了,哭得很伤心。
女人的哭泣不简单,当她们伏在男人肩膀哭泣的时候,男人的安慰通常是徒劳,要想弄明白女人为什么哭泣可能是一件需要动脑筋的事情,因为她们并不会告诉你。
那么,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抱着她、感受她的忧伤,女人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获得沟通、获得通感、获得抒发。
【女人问“你爱我吗”的心理是什么?
】 在餐馆里,坠入爱河的女人开始问男子一个问题,这也是所有坠入爱河的那人最爱问男人的问题:你爱我吗?
你喜欢我吗?
你喜欢我哪里?
……这个问题常常把男人逼疯,因为女人天天都要问、天天都要爱的证明。
这是女人内心真实的焦虑:就算坐上车了仍然会问司机你把车票给我了吗?给我了吗?
给我了吗?
她们要不断确认自己手中的车票没有失效,可以带她继续前行。
——女人在这个爱情游戏中看似非常被动,但是这是最大的假象,其实她深深知道这个游戏的主导权在她们,问你爱我吗?
其实在问:你还是我的吗?
我还是你的主人吗?
她们通过一句看似被动的话来反复测试自己的主导权。
男人则糊里糊涂,被问得不知所措或不胜其烦。
电影里的这个男子回到说:是的,我喜欢你!
并且向她发出邀请:如果你愿意可以和我生活在一起。
女人拒绝了,她说:谢谢,但是有另外一个男人在我家里等着,我告诉他只是出来买酒。
——这个场面真实值得每一个男人深思,你以为你是这个游戏的主导吗?
绝对不是,女人随时可以结束这个游戏,就算她很喜欢你,你们也互相喜欢。
过家家游戏绝对不是小孩子才玩的游戏,而是每一个男男女女一直在玩的游戏,不过是越玩越高级、越复杂罢了,而过家家游戏永远不变的主角是女人,她们自编自导,把这个游戏玩得上天入地、惊心动魄,男孩不过是一个配角。
这个男主角也是一个配角,他恋爱经验丰富,甚至还当过皮条客,他对女人应该有很深入的认识,可以面对这个女子的突如其来的一句“有另外一个男人在我家里等着”,他还是有点猝不及防,他说:你开玩笑吧?
——是啊,在这个游戏中,男人常常遭遇的情况是,玩得很嗨的时候人家突然不跟你玩儿了,你能怎么办呢?
女人是男人的学校,更是男人的人生中的必须经历的劫难。
不用试图逃避或者玩世不恭,因为你终究会在女人那里摔得很惨,既然如此何必要逃跑呢?
——过家家是一个活到老、玩到老的游戏,聪明的人会一直玩儿下去,比如歌德,他老人家60多岁了还要追小姑娘呢。
男子冷静了一下继续问:他会一直等吗?
女人说是的。
女人希望找的就是这种男人,永远不会背叛她,永远爱着她,就算自己精神出轨、就算自己嫁给了别人,也希望爱她的男子继续守护她、爱她。
男子不禁感叹:啊,真是一个好男人!
女子看男子受不了了,立马说:开玩笑的,我没有男人。
并且,她立即戳穿了这个告诉她已有妻儿的男子的谎言:你没有结婚吧?
男子乖乖就范说:没有。
不仅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没有房子。
他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两人吃完饭,走出小店,男子继续向女人发出邀请:你想开车吗?
其实是说你想和我一起生活吗?
男子怂恿她说,你可以开4吨的卡车。
女子对此表示怀疑:真的吗?女子真的开起了他的大卡车,一路上很兴奋,男子还以为她接受了邀请,结果她说了一句:我可以开回去吗?
于是女子把车开回了超市,是啊,冒险结束了。
超市前的海报上写着“White Day”,就是白色情人节的意思。
“白色情人节”最早起源于三世纪时的罗马。
罗马皇帝在2月14日救了一对因为原本因违反恋爱结婚禁令而要被处死的恋人,罗马皇帝为了纪念这一天而设立了情人节。
而在一个月后的3月14日,这对获救的恋人宣誓恋情将至死不渝,为纪念这一天,于是另订为白色情人节。
——这的确是她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不是女人和岗部的情人节,而是和她电影里未出面的男人的情人节,这是她七年之痒之际经历了一次冒险后的回归。
这时,她内心的声音是:“我脑子里的声音没有了,我想它们还会回来的,但是现在它们消失了。
”——冒险结束,回到现实,卡车停在了她出走的超时前,她的背景是几个垃圾桶,其中一个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no”字,这是她内心的声音:不能就这样把自己扔进垃圾桶,还是回归原来的生活吧。
她满意地一笑,向卡车司机上的男子告别。
但是,它们还会回来的,就像那个写着NO的垃圾桶一样,有一个写着NO,还有两个没写呢。
电影结束了,但女人内心的冒险还远远没有结束。
这个31岁的女人决定回家洗洗睡了,开始等待下一次爱情历险的发生。
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用“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来形容爱情游戏中女人的态度再合适不过了。
聪明美丽的女人一生都在爱情冒险的路上,比如玛格丽特·杜拉斯,谈了一辈子恋爱,都成老奶奶了还抓住一个小伙子谈恋爱,女人这种自然力真是可怕呀。
一切都结束了,她还要回家继续面对那个已经看透了的男人,那个被证明是冒牌王子的老公,继续不痛不痒的婚姻生活。
这是一个女人的内心冒险,还是一个女人的性梦,都有吧。
或者,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女人中年危机的开始,她试图通过这次一夜情化解,可是成功了吗?
——“他尝起来味道很好,但是我被他消耗了,就是这样”,她失败了。
【恋爱中的男人女人】 电影开头,她遇见他,她说:“他看起来很美味,我要他吃起来很美味。
” 电影结束,分开时她说:“他尝起来味道很好,但是我被他消耗了,就是这样。
” ——女人的爱情,从误以为他是美味的白马王子开始,以知道他既不可爱也不是白马王子为结束。
男人的爱情,则以不知道怎么爱别人而开始,以知道自己的不可爱而告终。
这是可怕的无知,可是知道了又能怎样呢?
这是一个对爱情游戏已经很娴熟的女子,在最失落的时候做了这个梦,它告诉我们:在这场女性主导的游戏里面,女人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她想什么时候玩儿就什么时候玩儿,她们想什么时候结束就是么时候结束。
是的,冒险结束了,你可以走了,我也可以回家了。
振荡器这个名字很难不让人将此片与情色联系到一起,事实上电影中做爱的镜头不少,而且很坦白,但电影说的不是情色。
振荡器,更像是电影开场不久那个小小的超现实镜头中透过衣服的手机,在女主角的胸前左侧震响,试图去唤醒她闭锁的心灵。
因为心是需要颤动的。
电影中男女主角交汇的大部分空间,都在行驶的、或是停下来却要靠发动机取暖的卡车里。
身和心一同振荡,由此定下了影片的格局。
女主角是一个看上去有点让人生厌的大龄女,主观,封闭,憔悴,受着酗酒、幻听和呕吐强迫症等更深一层的精神困扰。
在很容易陷入文艺片腔调的一刻,电影以写实的笔触引入了男女主角的一夜情。
这场在狭小的封闭空间(卡车)里的做爱,不给人以官能的快感,也没有引向写意,而是平实得有些寡淡。
如果说男女主角在超市中的相遇,手机的震响开启了女主角的心,那么这场失味的一夜情则唤醒了她的身体。
由此,男女主角踏上了开启身心的震颤之旅,他们的身体随着卡车从东京出发,奔往南方的港口,然后原路返回。
而他们的心,则像卡车外的天气,从冰冷渐入温暖,折返时,虽然冰冷依旧,却不再那么强烈。
“在路上找寻同伴,生活需要怜悯。
”(我感觉这句译的似乎不够精确,但很传神。
)这是影片中女主角在内心和言语上的双重表达(以文字和独白的形式两次出现)。
于是在公路片的愉快表象下,我们感受到不愉快的身心释放,影片没有引向爱情、伤感和彼此的感动(这一点真是让人惊喜),而是还原了心灵的真实状态,踌躇不决,原地踏步,似是而非,无可奈何。
然而就在这看似无望的震荡中,却有着潜移默化的悸动。
当起点成为终点,看似又回到了原点,却已经画了一个很大的圆。
女主角走下车,看着男主角怅然离去,似乎她脸上的憔悴又显现了,电影在此清楚地表明,如果一次旅行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话,那它只能是电影,而且是浪漫电影,那不是现实。
只有相信了不变的宿命,那么变才会真切——振荡让心松软起来,轮回让人坦荡。
正如女主角所说:“我脑子里的声音消失了,我猜它们还会回来,但现在,它们不见了。
”这么一个容易陷入小资或另类情调的电影,却呈现出现实中世俗男女的心灵质感,经过粉红电影洗礼的广木隆一的执导功力让人赞佩,尤其是影片中默片式字幕的运用。
在女主角陷入幽思时,配合剧情男女的行为,银幕上会出现类似默片的字幕,那是女主角内心的喘息和呼唤。
其妙谛在于,它没有付诸剧情对白或是画外音,因为它的无声与静止,构成对真切的女主角内心世界隐秘的表达,从而显示出艺术的独特感染力。
广木隆一以粉红电影起家,并受到业界和影迷的认可,他对于女性心理的认知或可从此略见。
近些年他转而投入剧情片的拍摄,取得了超乎先前的成绩。
我觉得关键正在于他刻画女性时所采取的平等视角,以及对于女性内心的深刻理解。
《振荡器》虽然改编自小说,但广木隆一却以平等代入作为发端,完全融入到女主角的内心世界。
在另一部让人惊艳的电影《东京垃圾女》中,偏执于暗恋对象的垃圾的女主角,也带着心灵感伤踏上找寻自己的旅程,而结局也同样在兜兜转转之后回到原点,这似乎成了广木隆一留给观众的心灵寓言。
寺岛忍出身演艺世家,不漂亮但很真实、纯粹,没有所谓文艺女青年的矫揉造作。
很难想像第一次看到她是在《千里走单骑》中,高仓健的儿媳妇,一身和服与肃穆的神情将日本女性的优雅表现的很完美。
而在《振荡器》中,她只需呆立一旁,呈现出的失魂状态便让人信服。
至于大森男朋,尽管多次在其他电影中看到他的身影,却只有这次让我真切地记住了他。
同样封闭的灵魂,透过他苍白、麻木的外表,显现出柔软和细致,大森男朋的表现值得激赏。
在电脑里放很久,终于看了的电影,“震荡器”神经兮兮的女人和自由的卡车司机在路上。
她不漂亮,她神经致,她需要安慰,于是一次造爱后,她决定进行一次旅行。
“当身边有个旅伴时,全世界向你微笑”她对着窗外的天空开心地大叫一路上闲聊,有一搭无一搭,卡车司机给她讲旅程中的事,那些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事,让旅途不寂寞。
慢慢地,这男人治愈了她的病,让她可以自由释放身体和欲望。
造爱的过程中,两人渐渐了解,有了感情。
男人呵护的碰触,让她想柔软的崩溃掉。
但却不足以支撑任何东西。
于是面店当“一起生活”的请求被提出时,被两人默契地以沉默搁置。
她回到旅程的起点,而这场是否真实存在过的旅行像个幻觉。
她回到遇见他的那个晚上,白色情人节的夜晚,独自一人在超市买酒。
唯一留下的痕迹,是藏在她身体里面那个声音,不再困扰她。
什么酒都好,只要她心里平静。
这男人喜欢她,愿意对她好,但是并不了解她而她需要的是了解么,也许男人永远无法理解女人想法,但其实没有关系,也许终其一生或是一段历程,女人寻找的并不是理解,内心的宁静最重要。
遇见他,她说,"他看起来很美味,我要他吃起来很美味"分开时,她说,"他尝起来味道很好,但是我被他消耗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于是这个不太漂亮的女人,和还算帅的男人,这样的一个故事,轻易的打动了我。
当然还有那些漂亮的音乐,和敏感的独白。
查到资料,有人说,这部作品独特的女性主义风格和手法,很容易获得一些文艺女青年的青睐,因为从女主人公身上不难找出相似的经历。
靠!
我什么时候成文艺女青年了!
她在超市里买东西,他进来,她看了一眼, (看起来像渔夫可是,很可口)然后对视,她是被他鞋子吸引的,然后,相互都有点意思。
她勇敢的跟过去,他开车门,卡车。
她说了几句自己所想,表达出来,还有希望摸他,然后啊,脱衣服了。
她有一点点放不开,后来就好自然,两个人也是那么自然。
缓慢。
车里。
一起坐在车上,他开车,听他说,他的经历,他一开始说了有家庭,妻子,28?
忘了。
她自由作家,31。
他说工作,情感生活,她抽烟,安静地听,笑笑。
一起聊天,听他说他们的暗号。
把头探出窗,“有同伴一起旅行,世界向你微笑。
”他说,也因为经常下雪,所以穿那个鞋子。
中途下车,是暖暖的黄色的蜡烛燃烧,她披着红色大被子?
好看极了,只是这般去感受。
她倚他肩上,听他说。
在河边,好多石子,她走下去,站着,蹲下,笑,嘴里吐着雾气,脱裤子尿尿,那个橘红色的大披风围着,他走出来,抽着烟,朝向她扔了个罐子,眼里有笑意,好看极了,回过头,看着他。
开过大路,外面是黄昏过后,夜晚即将来临,暗蓝的天,微黄的远山,黄色的高灯。
开进隧道,看到前方的光。
在车上,她对他有点抗拒(我的身体很渴望..... 但是我的心灵却在踌躇) 她说她吃,呕吐,睡。
从昨天起没有呕吐。
他又拉哈皮条,两小时后去找她,她脚绑着,手被手铐铐着,跟客要钥匙,客吞在嘴里了,他打了他几拳,钥匙出来了,有血。
她看着他打客。
去买饮料。
上车,她也用对讲机,说暗号,用他不喜欢的声音转换器,教她用对讲机。
夜晚,她脑子又有声音了是小时候 中学的事,是和母亲,是别人的话,她很痛苦,眼泪出来了。
想呕吐。
驶进一个加油站,下来。
她始终都没有要抱住他,向他寻求帮助的意向。
吐了,哭,打头,坐在地下,打他,终于停了。
她始终都没有要抱住他,向他寻求帮助的意向。
在浴缸里,她走进浴室,她坐在边上,细心,慢慢,温柔地帮她洗。
她也进浴缸里,她感受到,他对她好,不止是同情。
(为什么这个男人...我想知道....让我可以接受)(他的关心不仅仅是同情,是真的)他甚至不是出于同情,他非常小心的触摸我们就像动物一样,一切都是出于本能 有人不知道怎样去温柔 他是这么温柔如果我跟他在一起,他就会是我的男人如果我坠入爱河,我会哭泣不要傻了,谁愿意做他的妻子我喜欢他 她把头沉进去(就让我淹死)他拉起她再沉(淹死)“打我啊”“为什么?
”“那样我才知道痛苦的滋味”(我渴望被他打!
)“我不能打你,不能打我喜欢的人”(我一片迷茫...对你所说的话) 哭 呜咽转过去 抱着哭(妈妈)(我永远不会理解你) 是啊,现在的她,一直是被以前的事所形成这样的。
开在雪地里,白茫茫,他努力说话,她安静。
路上看到一排小孩(有点震惊)让她想起她以前了吧去吃饭,两人说着,她说她家里有男人等着,他的结婚小孩也是没有,她也开玩笑。
他说喜欢她,她回,也是。
这一幕,很感人啊。
自己体会。
他让她也开一下卡车。
(在我们看清楚之前,风景已经在我们身后了) 她好开心他说 “我们可以停在那里吗?
”然后指挥她开车,很耐心温柔。
她说“我可以开回去吗?
“是夜。
(我脑子里的声音没有了 我想它们还会回来的 但是现在它们消失了)回到开始相遇的那个超市,她下车,看着他,他也如此,很不舍。
开车,走。
车声在响,声音渐渐逝去。
她吹口哨,钢琴,响起。
(他足够的好,可以吃掉,但是结果他消耗了我 就是那样 但是..我感觉我变好了) 歌曲响起 带点忧伤 和希望 她继续选着酒 正如她第一次 可是这次 她笑着 而后 又忧伤 难受 思考 大概就是这样吧,广木隆一之前的作品,我找了好久,后来终于托一人找到,片子很好,故事,配乐,镜头,演员演技也好。
最后男主角很不舍的看着她,女主,真的很像个小孩啊。
有喜欢啊,大家,都有的啊。
最后,他消耗了我?
我对此保留意见吧,故事最后还是拜拜了。
就当梦一场?
我是觉得不知道怎么样,可能这样是对大家都好。
传下来的爱情故事,不都是不圆满的吗 两个人都安不下来吧,想想以后 哈 不行 几天 自己 剧中自己万般情感,无奈文字表达不出来。
看完还是心里很感动,就跟之前的东京垃圾女郎一样,最后留的,是感动,思考,希望。
旅程很美妙,世界在向我微笑。
算上这部已经看过寺岛忍8部电影了。
虽然早年间导盲犬小Q已看过多遍,但却对寺岛忍没一点印象,这也不能怪谁,狗狗实在太耀眼。
真正让我一下子注意到寺岛忍的,是群戏《东京塔》,以及和炫目的泽尻英龙华配戏的《狼狈》。
尽管根本不是主要的那一个,可看着看着就会被这么一个不起眼甚至过于寻常的欧巴桑给吸引过去。
百思不得其解。
60届柏林影展那一年,低调又散发巨大魅力的38岁的寺岛忍荣膺影后,那年我们送去参展的片子是王全安的《团圆》和国师的三枪。
可!
是!
这部片子里31岁时的寺岛忍为什么这!
么!
美!!
清凉,冷冽,孤寂又风中飘摇。
电影里没对她做任何的交代,只有一个名字,叫“玲”。
电影改编自赤坂真理半自传体小说,单一场景的公路剧情伪情色片。
说是伪情色其实裸露镜头并不少,但丝毫不感觉色情。
对剧情不做评价,也无从评价,只对寺岛忍近乎独角戏的表演感12万分的兴趣,看她如同照镜子般的演绎孤独女子的疯狂和放纵,很是治愈。
此刻——灵魂已不重要,人生开始软着陆。
你是我的暂时归宿,只想跟你上路,一切任你摆布。
独自清醒的时候又忍不住痛哭,痛楚,无助,你又走过来说:你的灵魂被我无码中出!
或许没有什么该或不该,无关爱与不爱,痛过的人自然会明白。
越想突出重围,越是身陷包围,泪水日渐憔悴,人情世故一堆,活得如此卑微!
为何泪水还未涌出就已崩溃,为何酒水还未满杯就已喝醉?
信念像一池清水,邪念像一滩淫水,幽情像一滴香水,时光像一江春水!
因为刚好想要有个人的时候有你来陪。
尽管我们都知道这一天过得有多水!
既然还未枯萎,何惧趟回浑水?
干嘛不来酒一杯?
看着身边的玫瑰,神色有点疲惫,感情如此凄悲,决定过于干脆,难道是——人生对你太绝对?
不对!
让我们告别白昼的灰,夜色将我们轻轻包围。
我觉得今夜你要出轨,出轨就出轨,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个世界正如你想要的那么黑,而且越抹越黑!
或是放纵的美。
只怪夜太黑,没有力量往后退,只好勉强依偎,只要一个吻,像钻石般久美,一颗心,永远打不碎!
夜太黑,爱黑不黑;夜太黑,爱谁是谁。
耶!
耶太黑,甘愿被你黑,给我一条道,我就走到黑。
当结果是那么赤裸裸,其实不用再说什么。
-这是一个三十岁女人孤寂心灵的真实写照。
整个故事可以看成女主角心灵世界的一次自我斗争和调节。
女主角的踌躇和神经质,如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化成了两股不同的人格撕扭在一起。
为表现这种心灵的暗战,影片多次采用默片的形式加以诠释和注解。
(漆黑的屏幕打出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广木隆一的电影总是让人想入非非,《振荡器》自然是暧昧始终。
其实影片“振荡器”的片名最为惊艳,它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产生对“自慰器”的联想,而影片甚至还给了几处点到为止的暗示。
影片结尾,女主角对大卡车相视一笑开始了新生,刚好呼应片头她登上卡车的伊始。
在此很让观众怀疑她是否曾在现实中上了那辆大卡车。
也就是说,影片故意自我否定了“一夜情”的真实性。
这场似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短暂爱情旅程,颠簸和振动作为贯穿始终的见证。
本萌生于女主角胸口的手机铃声震动,继而才模拟成卡车发动机引擎的振动,才促成她与男主角不计前嫌的纯真爱恋。
她对爱情的无穷臆想,其实都是“振动”赐予的。
关于一个青年女性在生活遭遇瓶颈时刻作出的自省,或者说心路历程。
(身体力行?
)-《振荡器》广木隆一(最远离情色,最乐观唯美,最被认可的“健康”电影)2003年 第77届《电影旬报》评出的日本年度十大佳片!
女主角寺岛忍凭此片获得第16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尖叫。
http://www.mtime.com/my/noname/blog/1570515/
以为振荡器是自慰棒,差点因为电影名错过这么棒的电影。
青灰色的雪天,与陌生人踏上一段短途之旅,着沿途的风景清冷浪漫 大片白茫茫雪地和红色屋顶把彼此映衬的格外鲜亮,是静谧的鲜亮……31岁,单身,在便利店遇到这么可爱的男生,怎么能不渴望他的身体?
在大货车上做爱,胡乱吹着古惑仔式过往,拉皮条 找毒品 被固执的女人疯狂追求,后来想起来要成个家有个孩子……对着对讲机吹个口哨就表示对话结束了。
这旅途是浪漫,可是这么轻易上了陌生人的车 口交 做爱,怎么这么贱呢?
懊悔 捶打自己 惩罚自己 想吐吐不出来……终于呕吐 把不好的脏东西清理出了身体好像一切都清新起来……他看起来真像个混混,可是他温暖纯真又细致,问我洗澡水温会不会太冷,在浴缸里赤裸着躺在他怀里真有安全感呀……我们在便利店遇见,又在便利店分别,再用一个口哨结束遇见……我好像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一个日本片,叫VIBRATOR,而且还是英文直接音译的VIBRATOR。
很奇怪的名字吧?
情节和主角也都很奇怪。
但是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觉得很多人都可以从那个女一号身上看到自己。
她说:喝酒,它可以帮助我睡着。
她说:只要吐出来就好了,第二天早上,一切都会没事的。
她说:爱我吧,爱我吧,爱我吧,爱我。
有很长一段时间,以为喝酒可以让人忘了自己的存在,现在想想不过是在骗自己而已。
喜欢上某些人的原因,大概也和电影里面她爱上他的原因一样,男女之间果然也就是彼此寻求安慰罢了。
影片结局女主角回到相遇时的便利店,他开着车缓缓离去,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
她走出店的时候,还是拿了两瓶白酒,结账的时候表情一脸茫然。
就像vibrator,那段短暂而快乐的时光,不过是一时的刺激。
手机在左胸的震动就是我对你的心动💓。
不再喜欢观察别人,也不再关注自己,只注视更为微细的地方,像水影里的加油站,便利店里她走了多少步...但这些没有价值的事物却又偏偏将“我的存在”放大,然后,我所不愿看见的又会再次来临。多想丧失啊,却使我独脚站立。而你那振荡器又真的有用吗?我怕传出的不过是另一个笑话。
/63min不诗意。不诗意。不诗意。
我说,如果有个男人用心听懂这里的每一句台词,我就嫁给他。
看过
导演广木隆一作品《Vibrator》,由《漂泊的女人》寺岛忍、《漂灵2:15》牧濑里穗、《杀手阿1》 大森南朋领衔主演。此片于2003年日本上映後,因其前卫的电影手法及不寒而慓的故事,纷纷引来广泛讨 论,而片中女主角寺岛忍更凭此片获得第16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荣誉。
8.5分。其实就是公路片,讲孤独的心被旅程治愈的故事,没有太多情色成分,不过逼仄空间里的情欲拍起来确实很有张力。摄影挺有意思的,可能也跟机位一直对着车厢有关系。
补记一下。公路情色。画质比较差。
t917df8efc 本来想做字幕,做了几分钟实在不行,还好找到中字源虽然很多错误。开始做时前面十几分钟的台词来来回回听了很多遍,越听越喜欢,没治了,怎么还再喜欢这种神经文艺片啊?但是没办法啊!对公路片就是没抵抗力
好想逛超市哦
感觉是很多文字工作者的毕生追求—过于理想化的情节。不过大森南朋很有魅力,寺岛忍演文艺片的时候意外的有清新感
经历一次有效期的爱情,变得理智清醒,变得更好,再来生活下去。即使好的东西总会离你而去。7.6
当我化为了你活下去的动力,一切便有了意义,即便我已不在。
女性自省题材很容易陷入矫揉造作的小格局,是否可以用另一种形式代替文字表述的可能性?手持镜头赞,在狭小局促的便利店与卡车车厢中,镜头像盘踞在那里的蛇,将不安全感发挥到极致。
很喜欢,类似觉醒的过程
寺岛忍居然获过最佳女主角/又是一部公路片/性不是这部影片的主题
这个比较纠结。星星家姐很喜欢。公路电影都要有好音乐。这一点做到了。漂亮祭祀那里真的觉得被救了。最后也非常可爱。-假的。没有男人在等我。你也没有结婚吧。还有她不再吐了。好像好了。但是接着喝酒。不跟他走。
一段突然的旅途,彼此都是想要被关爱的孤独患者,出发上路,疗愈内心的伤口;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展现心态的扭转与情感的困境,想法很好,但是仅停留在女主的内心交战与自我挣扎,未有更深入,颇为遗憾;名字起的很情色,但故事内容并非如此;配乐好听,但是太过了…
看完只悟出一个道理:不要把炮友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
很能理解,就像我生活很多时段,开心,但不久就想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