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棒子老虎鸡

棒子老虎鸡

主演:曾志伟,梁咏琪,夏雨,唐嫣,戚跡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7

《棒子老虎鸡》剧照

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1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2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3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4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5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6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13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14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15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16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17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18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19棒子老虎鸡 剧照 NO.20

《棒子老虎鸡》剧情介绍

棒子老虎鸡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地产大亨王小虎(曾志伟饰)在大街上撞了一个捉鸡的老人,天上的热气球驾驶员李大春(夏雨饰)看见了这一幕,却并不知道那个老人就是自己的老丈人。大春打电话给老婆欢儿(梁咏琪饰)让她回家跟老丈人吃饭,被妻子断然拒绝。欢儿因为啤酒妹这份工作而被父亲赶出家门,一直心有怨气。 老丈人因为撞击脑部有血块,需要马上做手术。窝囊的大春鼓起勇气三番四次向王小虎要钱都被赶出来。 80后女孩糖糖(唐嫣饰)是小虎的情人,同时跟“钢琴家”乔邦(戚迹饰)恋爱。为了全国巡演乔邦跟高利贷借了30万,如今被高利贷追杀。为了替乔邦还债,糖糖自导自演了绑架案。 棒子老虎鸡,一物降一物,这个连环套到最后,到底谁被降住了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真假铁马骝当爸爸来敲门致我的解离还珠记波利安娜薇拉UFO铁血雄心德州杀场外星人爆发宝宝进城最后一张签证哈纳莱伊湾大步走幸福还有多远福星高照朱小八绝境穿越裂痕第三季报告老师我是东北银刘伯承元帅忽而今夏绝招运河边的人们体操公主第二季青蛇之万兽城茶啊二中流光引之后3勇敢的人危险的她

《棒子老虎鸡》长篇影评

 1 ) 社会生活局 《秋菊打官司》翻版

《秋菊打官词》一样,漫长平凡。

无聊的活着,没多大意思。

影片最后,人们贫苦,单调乏味的生活与电视机中火箭的成功发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顺便间接讽刺了前苏联只玩军事,不顾百姓生活的观念。

老邮差,游艇马达被偷,然后去找当军官的战友,看到那巨大无比的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产物火钳屁股后面装着N个发动机,敢怒不敢言。

一个军事上那么浪费的装着N多个发动机,他这个老邮差寻找个民用船发动机都困难重重,真是极大讽刺军事帝国只顾枪炮,不顾人的死活。

其实,作者对前苏联是比较愤怒的。

老邮差站在童年时期的三层木屋学校回忆儿时唱歌,玩耍,嬉闹的场景这是唯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第三颗星存在的意义。

 2 ) 那村,那湖,那老人。

“這音樂,是從什麼地方來?

天上?

還是地下?

”——莎士比亞《暴風雨》#寧靜致遠本片獲得,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俄羅斯版《那山,那人,那狗》,只是少了一條狗,多了一艘快艇。

一部優秀的藝術,俄羅斯北部風光片,畫面/色彩/構圖,都非常美妙。

一個寧靜鄉村,一群孤獨老人。

#《郵差的白夜》《Белые ночи почтальона Алексея Тряпицына》,是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执导的电影。

该片在2014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反响非常好。

影片通过邮递员,阿列克谢·特里亚皮钦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俄罗斯乡村,现状和居民的生活状态。

#電影主題现代文明与乡村生活的对比:影片通过阿列克谢的日常工作,展示了现代文明(如邮政服务和科技),对俄罗斯偏远乡村的影响,同时也突显了,乡村生活的传统与宁静。

人性的温暖与孤独:阿列克谢作为邮递员,他不仅仅是送信,更是连接,乡村居民的重要纽带。

他与居民们的互动,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

然而,影片也深刻反映了,阿列克谢自身的孤独感,和生活中的艰辛。

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影片大量运用了,俄罗斯乡村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当地美丽的湖泊、森林和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乡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影片揭示了俄罗斯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如贫困、缺乏资源和人口流失等。

《Белые ночи почтальона Алексея Тряпицына》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现实主义电影,通过细腻的叙事,和优美的画面,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恋。

邮差的白夜 (2014)7.72014 / 俄罗斯 / 剧情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阿列克谢·特列比斯特恩 Timur Bondarenko

 3 ) 邮差的白夜

春夏,绝美的俄罗斯外景拍摄,仿佛列维坦笔下的纯净幽蓝的大湖泛起层层涟漪,村民们的日常拙劲十足却死水无澜。

生活不在别处,对生之梦的幻灭感却无孔不入。

寡妇,醉鬼,退伍老兵,调皮男孩,所有这些人有年金,有生活保障,但他们不快乐。

邮差是一条线索,将故事串联起来,但在火箭悄然升空的现代社会,古老职业(象征性的脐带)也变得若有若无。

谁偷了发动机?

只能在梦中回顾童年记忆,神秘的蓝猫在黎明的光影里起身离去,每天,一双历经风霜的脚踩在同样花纹的地毯上,重复的诉说。

他人视角的生活在画里,内心体验被习以为常解构成活在平面里。

 4 ) 我们前进了与我们后退了

《邮差的白夜》(台湾译名《邮差的白色夜晚》)为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赢得了第七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本片更为誉为该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意外惊喜,顶着如此耀眼光芒的电影于4月17日在台北上映,在联系起北京电影节的参展观影票动辄秒光的状况,根本冇不去看的理由!

但事实上本片相较前日《金橘》更为质朴收敛的气质给予我的观影体验可谓“昏昏欲睡”,导演不厌其烦的展示身为邮差的男主角在给岛上居民送物品时的琐碎对话和生活碎片,几乎构不成戏剧冲突的联系,但随着日复一日的展示,邮差及岛上居民们的性格、单调乏味生活、某种与世隔绝的被放逐被抛弃的荒凉气氛逐渐浮现眼前,他们毫无作为,只想自给自足,即便要求如此之低,却也慢慢遭受到政策的欺压和外来者的入侵,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更击碎了彼此的心,孤岛代表着人们出世的渴望,但在这个世界,即使已毫无用处,只要你想活下去,就必然逃不开互相伤害,出世的愿望便永不可能达成。

本片大量启用素人演员,却在导演的调教下个个交出影帝级的表演,导演的控制与启发能力令人佩服,虽稍显沉闷,但几处情节的设计,仍引人发笑,在临近片尾处,火箭升空的激动荣耀与岛上居民死水一滩的睡前镜头组接,传达出浓浓的无所适从感。

在心上人离去、与居民朋友发生冲突、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等问题之下,邮差面无表情的与岛上居民坐在船上,不知道前往什么地方茫然的看着远方,回忆已然荒凉的校园传来昔日的嬉笑声,戛然而止。

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文明发达、交通工具的便利究竟给人的心灵上带来更体贴的关怀,还是越发冷漠的疏离呢?

 5 ) 邮差的白夜

“如果村子没了,还需要邮递员吗”“村子不会一瞬间消失的。

”人们永远需要邮递员的。

邮递员不仅仅是送信……“当所有的人都不再写信,你可以在网上投递面包吗?

”火箭的新科技与村落里人们的原始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更让火箭不断升空富有深刻的隐喻。

邮差也是连接城市与村落两个世界的桥梁,相当于提供了一种俯瞰众生的视角。

整片平静而忧郁的气氛——那个说灵魂中总是感到疼痛的人,又与“有时躺在床上就突然感到痛苦”却日复一日过着平淡而满怀善意和爱的邮差形成鲜明对比。

平日如此热心肠的邮差,稍一怀疑水手朋友偷了发动机,就被群起而攻之,被打倒在地的他望着天空的眼神,深邃而让人心疼……我一度以为酒鬼在自家门前自言自语那段话就是结尾了,而真正的结尾是:“这音乐源自何方?

是空气还是大地?

让乐声不再。

” ——威廉·莎士比亚《暴风雨》

 6 ) 时代的后遗症

电影里首先看到的是平静,美丽的景色,但是自然之中却是衰败之象。

一群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乡村的上了年纪的人,生活单调重复,状态低落。

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没有与外界联系的渠道——除了邮差,时代的进步与变化在这里完全体现不出。

而作为邮差的主角生活同样单调,每天早上低头看地板,提水,喝茶,还经常出现的幻觉——一只黑猫。

这里几乎没有年轻,朝阳的那种面孔,总是灰暗衰败,人们都逐渐的搬离偏僻的这里,比如主角的姐姐,主角的喜欢对象等。

当我们看下去时,便逐渐感受到电影所透露出的回忆,几个主要角色似乎一直处在回忆与怀念之中,絮叨旧事,酗酒,听着音乐,看着电视流泪,明明生活很差,却不离开,看报,听电台,写信,单调重复的生活。

还有极具象征意义的幻觉中的黑猫,这黑猫恰与小男孩的玩具类似,黑猫与孩子,孩子与主角的过去可以说是替代的,所以我觉得主角频繁出现黑猫的幻觉其实是对过去的怀念,主角也明确描述过过去。

而当与外界对比时就可以看出两地生活状态的巨大差距,特别是当主角身处超市和火箭发射场时,这一对比尤其显得突出。

所以我们可以说时代在发展,但一群人没有跟上时代,被远远隔绝在了过去。

但感觉电影说的不止于此。

一群人无法融入发展的时代,然后我们就要问为什么?

其实我觉得有很多点是可以看出,物价很高,禁止捕鱼,将军,最明显最诡异以及象征意义的是电影中频频出现的音乐声,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很有红色宣传歌曲的味道,再结合历史的某一刻。

似乎我们可以说,是时代玩弄了他们,又把他们抛弃,过去他们过于融于时代,当时代改变,他们就成了时代的后遗症。

 7 ) 另一座孤岛

另一座孤岛文_唱唱反调 俄罗斯的克洛泽罗湖,已经跨入极北地区,冬天这里可以看见彩色的极光,夏天则是不会再天黑的白夜,灰蒙蒙的天空,日子漫长又无聊。

在这里,存在着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在那儿呆了八个月,北极静谧的风光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康查洛夫斯基往日浮躁的心平静了下来,凡俗已抛在脑后。

这一次他要拍一部属于俄罗斯平民的电影,他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情感,把一切交给从村民中挑选出来的素人演员。

于是,有了万籁俱静的白夜,也有了在白夜里辗转反侧的邮差。

消失的村庄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亲弟弟是拍[烈日灼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他们俩一个负责艺术,一个负责政治。

说起也是有趣,去年米哈尔科夫的[中暑]教人莫忘历史,而[邮差的白夜]则想给被过去禁锢住的普通人解开镣铐。

前者拍给年轻人,后者拍给年长者。

但同样是谈论痛苦,[中暑]将美好的爱情与残忍的杀戮并置,[邮差的白夜]的苦却没有那么残暴。

正如康查洛夫斯基自己所说:“我只是一个观察者,不负责阐述观点”。

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事,在不同生活经验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

已成为年长者的康查洛夫斯基把自己在克洛泽罗湖看到的,通过白描的手法呈现给观众。

这部沉甸甸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已经超越了康查洛夫斯基之前最负盛名的史诗级巨作[西伯利亚之歌]。

俄罗斯地域辽阔,存在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

极北以及西伯利亚地区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生活在那里的人群被城市与繁华遗忘。

直到斯大林大清洗时期,有人想起了它们,此类贫瘠之地正好作为劳改营与监狱之用,以消灭政治异见分子,它们被记在了历史里,有了“荣耀”的一笔。

再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喧嚣的社会主义浪漫理想时期已经远去,那里的村庄依然存在,但却一下子被抛出了历史与现实,被双重遗忘在布满尘埃的角落,没有人再去想这些物尽废退的“伤心之地”。

孤岛上的村庄便是这个时代的孤儿,它与世隔绝,自给自足,它越是静美就越是凸显出它的孤独。

早年从师于塔科夫斯基的康查洛夫斯基透过[邮差的白夜]对其给予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它像一块冰,砸过来有些疼,融化了又会变成水。

影像承载着言语的作用,康查洛夫斯基没有给村庄一个类似于大远景一样的整体观照,却用一艘划开湖面的小船构建了一座孤岛的形象。

这是影片的海报,也是最为诗意与哀愁的一幅画。

夏天的极北地区温差大,一片雾蒙蒙笼罩在白桦林之上,微风轻轻吹过湖面泛起涟漪,小船缓缓划至湖中央停了下来,留给观众的是邮差的背影。

他把被工业文明侵扰的小镇留在身后,村民们看不见,却时常想起。

理想的邮差 孤岛上的村庄正在人们记忆中消亡,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怎么办,他们在备受关注后又被抛下,今后的人生是怎样一种延续。

康查洛夫斯基在50多位村民中挑中了阿历克塞·特亚皮特森饰演邮差里欧卡一角。

特亚皮特森长相有点滑稽,那张似笑非笑的脸很像杂技演员,与此同时又带着一股无以名状的忧愁感。

这张脸的确很适合这样一个角色,传递信件的邮差,一个曾经的乐观主义者,里欧卡的乐观于当今时代却是一种尴尬,他的身份也是。

与这座孤岛的命运类似,他的工作于村民而言不可缺少,却也只能服务于他们,与孤岛一样被踩在时代前进的车轮脚下。

里欧卡不是自甘孤立于时代的乡间骑士,他与特亚皮特森本人一样是个普通的村民。

但这个人身上却保留着苏联社会主义狂热时代才有的那种精神,经历了集体农庄、社会大生产运动,对人类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理想,出了名的勤奋、诚实、无私、质朴。

一个固守理想的人在全民集体狂热之后,总还是会剩下一点念想,这点念想体现在他的怀旧情怀中。

在影片开头,他的声音先于他的脸出现了,手里是一张张旧照。

这些照片记述了他以往的人生,自愿参军、搬屋、参加集体农庄建设、离异、好朋友喝醉酒溺亡、戒酒,之后他平淡地加了一句“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他也曾“回访”早已废弃的校舍,站在一片废墟中想象听见激昂的红歌表情呆滞。

理想时代留给他的,除了念旧情怀,还有以往提倡的那种待人接物的习惯。

他从来不像岛上的公职人员一样板着脸,也不穿制服,成天穿着一件破迷彩服。

里欧卡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每天开着快艇来往于小镇与村庄之间,与邮局大妈调调情。

给全村人送信件、年金、报纸,为他们捎带镇上的食物以及来自外界的消息,是一个成天想着别人的老好人,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个旧时代人们理想中的邮差。

他对他的朋友阿邦说:“纵使人们都用互联网了,可总有人需要收到面包和报纸吧”,醉醺醺的阿邦问:“可如果我们都死了呢?

还需要邮差吗?

”。

这时他们已经走远,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表情,却听到里欧卡一句坚定的回答:“我们不会全部死掉的”,多么“理想化”的句子。

里欧卡爱上伊莉娜的举动,无非也带有一种坚守理想的成分。

伊莉娜是曾经的积极分子,中学时期的班长,现在仍是一位公职人员。

伊莉娜的丈夫于一年前去世,她看似与里欧卡同病相怜,两人的精神追求却相差很大。

里欧卡不愿离开故土,他仍坚守着农业文明,教伊莉娜的孩子提姆卡犁地,为过冬的土地翻滚土豆。

而伊莉娜却向往着湖对面的繁华,这位单身母亲压根瞧不上贫穷的里欧卡,最后她乘上去往大城市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汽车,根本没有回头看哪怕一眼曾给予她许多帮助的里欧卡。

孤独的白夜 孤岛进入了夜晚,但天色只是变灰,里欧卡睡不着,他的朋友阿邦也在自家的木屋里把毯子拉到头顶辗转反侧,住得不远的水手尤拉亦是一夜未眠,这漫长又孤寂的白夜真是难熬。

开头康查洛夫斯基借里欧卡送年金一事,带观众大致拜访了村里仅有的四五户人家。

村里的其他人虽不似里欧卡那般固守旧时的理想,却也时常感叹着今不如昔。

他们也能接受流行文化的入侵,屋里时常播放着流行音乐。

但他们更还安于传统,只有搞拉手风琴跳踢踏舞的文娱活动时,才表现出真正的欢愉。

里欧卡的好友阿邦是个典型的俄罗斯老汉,嗜酒如命,把领来的年金全花在买伏特加上。

他平日里还有小偷小摸的习惯,相当不受村民待见,里欧卡的马达失窃一事,很可能是阿邦所为。

但在这个人身上,康查洛夫斯基依然找到了残存的道德感。

电视中育幼院男孩对着观众说出自己的梦想——成为“正直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时,阿邦这个自小也是孤儿的嗜酒者突然老泪纵横。

曾经口号一般的豪言壮语,于这个从小受这种教育,却如今这样为生的老人来说,大概是一次迟到的打击。

康查洛夫斯基在片中几处设置了几个魔幻现实主义效果的象征性事物,有几分贾科长作品即视感。

里欧卡带着男孩提姆卡滑向一个不同于孤岛色调的神秘之境,去寻找多年前藏于水中的怪物,气氛达到了极致,怪物却没出现,但这一探险却令新时代诞生的这个孩子吓得哽咽。

白夜里游荡在里欧卡房间里的灰猫,模样吓人,像是万恶的旧社会,又像是时时出现在岛上的公权力,屡次出现挥之不去。

但符号的使用需要配合语境,[电子云层下]坐在列宁雕像上的人虽然也给人一种不舒适之感,但至少是搭配画面整体效果的。

但[邮差的白夜]结尾,象征机械时代幻梦的火箭,突然出现在纪录片风格白描的孤岛,确实让人出戏。

尽管如此,突兀的火箭升空只能算是一个小失误,其整体寓意依旧意味深长。

从小镇归来的里欧卡遇上坐在湖边抽烟的水手尤拉,两个人感叹着世事变迁,这时火箭升空发出了巨大的声响,但他们都没有回头张望。

刊于《看电影 午夜场》2015年12月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8 ) 邮差

听说这部电影口碑不错,于是上映的第一个周末我就去电影院看了。

这部电影还算对得起我的电影票,比较精彩。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了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最让人动容,因为电影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出很好的效果,同时爱情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电影的取景非常棒,特别是它的特写镜头,把所有人的内心世界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充满了背叛、痛楚,但是在爱情面前,这些都是渺小的。

只有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能帮我们战胜一切。

 9 ) 吾心安处是吾乡

列奥伽是一名光棍邮差,他驾驶着快艇沟通着科诺泽尔湖畔一座与世隔绝的岛上村庄和外界繁华的联系。

除了信件、养老金之外,他还为居民们捎带一点面包、灯泡、药膏等生活必需品。

居民们过着威士忌红茶、打渔农耕这样纯朴而又艰苦的闭塞群体生活。

除了收音机和电视里播放的节目声,以及居民们简短的对话声,这里的一切仿佛都凝固在科诺泽尔湖的宁静之中。

科诺泽尔湖,碧蓝的,静谧的,不动声色。

当面对它,让人体会到,寂静拥有覆灭任何繁杂的力量,它剥掉生活披给你的外衣,地位、角色;它释放生活下给你的圈套,欲望、攀比;它弱化外界所有的声音和策动力,而你却发现自己灵魂依然无法随之静止。

如《邮差的白夜》中退伍老兵所说,“我的灵魂总能感受到阵痛,一直如此,那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生而为人,总在品尝着淡淡的彷徨、焦虑和忧伤。

退伍老兵:“我不懂我的人生为什么永远需要忍耐。

在军队里时想,退伍后就能体验真正的人生了,然后就是现在这个见鬼的样子。

谁知道呢,总会有什么东西在地平线另一边的某个地方,那里生活是紫色、红色的,美好的,但一旦你靠近一些都是一样的晦暗,就像有时候你躺着,突然悲从中来。

是的,无论是身处科诺泽尔湖畔,还是武陵桃源、魏晋竹林,相信在某个夜晚,依然会有人仰望星空追问“我是谁”,思索人生存在的意义。

这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身份认同的困惑,这种困惑是在自我文化属性确认中因找不到归属感而产生的身份焦虑。

而这种焦虑对于因20世纪90年代,承载着太多理想和梦想的国家瓦解而备受伤痛的俄罗斯人民而言更加深刻。

影片借对村民安娜凯帕斯汀思的去世,追悼了被摧毁的民族信仰和时代记忆。

“整个科诺泽尔湖畔地区都处于巨大悲痛,安娜凯帕斯汀思的离去不仅是她个人的离去,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这个时代被称为社会浪漫主义时代,这个时代随着它尊贵的代表人物安娜的离去而结束。

这个时代的人民有着勤劳和诚实的品质,他们经历了集体主义时代、机械时代和战争时代,对他们来说对世界观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取得胜利。

面对历史伤痕,人们需要对新的胜利和对新生活的盼望,克里姆林宫当然也清楚这个道理。

自1991年以来,克里姆林宫将发展核武器、航空航天事业作为彰显国家实力、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方式,并沉迷于这种皇帝的新衣中。

但俄罗斯人民始终抱怨“俄罗斯的形象总是优先于现实”,“国家发养老金,商店也有东西卖,可还是焦虑”。

影片中酒鬼大叔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得到过什么吗?

那些声称什么都懂的人其实最无知了,真相都是不为人知的,一切不过是幻像而已。

”当一个国家没弄明白它产生的理由、成为谁的家园和庇护所,以及它未来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它所自谓的先进、强大,不过是影片中那一幕看似滑稽却耐人寻味的画面——“陷入迷茫惆怅的邮差和退伍老兵背后,火箭升空”。

火箭发射成功对于科诺泽尔湖畔居民而言甚至不如电视里孤儿回到养育过自己的孤儿院任教的新闻感人。

过往时光,美好也罢、伤痛也罢,都是现在的故乡。

不回望故乡的现在只能如孤儿一样漂泊流浪。

人看似生活在当下,却生活在历史延续之中,过去经历的每一刻、甚至是祖辈记忆构成了现在的自己,社会可以转向、政体可以变革,但是个人、国家的历史记忆不该前面否定、更不该抹去。

影片中邮差大叔总是不经意地追忆过去的鲜活瞬间,比如回到早已破败废弃的学校,回想起曾经高唱的爱国歌曲和课间嬉笑打闹的场景。

比如带着小男孩提姆卡去丛林探寻儿时神话传说中的妖怪。

邮差大叔也在一次次与记忆中的生活擦肩之后,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留在科诺泽尔湖继续做邮差,与依赖他的人共存才是他归属感的来源,这正是快被时代进步法则所遗忘的“成员共同”的俄罗斯传统精神。

一次快艇的发电机被偷,邮差面对无法为村民们邮递而焦急,即便邮局主管、亲戚、军队长官都不以为然,但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邮差要比多少自以为高级却找不到自身意义或者做着无意义工作的人拥有坚定的内心呢。

影片通过邮差大叔的选择,对这种个人存在与集体存在相互依赖的价值观表达了赞许。

也许正视、重拾传统价值观才是疗愈人们内心、唤醒前途希望的魔法吧。

———————————邮差:“提姆卡等你长大毕业了当邮差吧。

”提姆卡:“很快人们就不需要邮差了。

”邮差:“不可能,人们永远需要邮差。

”提姆卡:“谁需要?

你说过没有人现在还会写信,都上网了。

”邮差:“那又怎么了,邮差又不是只会送信,你不能上网发面包吧?

没有邮差谁会来这里?

村庄也将不复存在了。

”酒鬼:“等我们都死了的时候就没有人需要了。

”邮差:“我们不会全都同时死的。

 10 ) 社会生活剧《秋菊打官司》翻版

感觉和大陆的《秋菊打官词》一样,漫长平凡。

无聊的活着,没多大意思。

影片最后,人们贫苦,单调乏味的生活与电视机中火箭的成功发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顺便间接讽刺了前苏联只玩军事,不顾百姓生活的观念。

老邮差,游艇马达被偷,然后去找当军官的战友,看到那巨大无比的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产物火钳屁股后面装着N个发动机,敢怒不敢言。

一个军事上那么浪费的装着N多个发动机,他这个老邮差寻找个民用船发动机都困难重重,真是极大讽刺军事帝国只顾枪炮,不顾人的死活。

其实,作者对前苏联是比较愤怒的。

老邮差站在童年时期的三层木屋学校回忆儿时唱歌,玩耍,嬉闹的场景这是唯一打动我的地方,也是第三颗星存在的意义。

《棒子老虎鸡》短评

7/10

3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我庸俗的审美还是不能接受素人演员,风景如此优美,更是衬不起我内心对人类的幻觉。纪录片式的拍摄,实在有点缺乏起伏。

4分钟前
  • 过水忘川
  • 还行

无外乎为观众展现了一处看似世外桃源,却也要生存生活的人们的日常,邮差有些孤独,超现实又是在诉说什么?没有点文化背景也难懂的。最后一幕印象深刻,让我想起了为奴十二载的那个长镜。

9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8.24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风景真的很好看,很多镜头都很自然,很生动,很美,但是除了这些其他的就见仁见智了。首先我还是认为剧情太平淡了,但都使用俗人的情况下,剧本也没有更出色,反而依托着俗人演员一起,想展现出生活的一层不变的感觉。主角每天起来同样地盯着拖鞋,每天由于划破平静的湖面而泛起的涟漪,每天和村民的交流,揩油,每天的睡眠,这些类纪录片的情节形成了这部电影。同时还依托了男主与村民们的关系,对女主的暗恋,以及对自己类似存在主义(猫)的思考等,是一种在平淡的生活当中仍然暗含着不平凡的,神圣的本真的感觉,最终一行人在船上,背景是火箭发射的场景,正式呼应了全篇自然与人文的感觉。

11分钟前
  • memoria
  • 还行

遗世独立的村落,美丽而诗意,静谧安宁的生活,村民活在一种凝滞的、没有意外的生活里,或许与世无争,却也是生命的激情和热情被渐渐削弱。

1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要是能了解寓意,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16分钟前
  • lΔy de彼得潘
  • 还行

快艇发动机被偷,火箭上了天;灰猫被落下,喜欢的人儿去了城市;退休金还买得起伏特加,可我已经戒酒了……时间静止,白夜永恒。镜头第一次随快艇渡湖,我真的以为自己正滑过镜面般的湖水,看得竟然痴呆了;海报场景横幅出现时,我不由深吸一口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忘记呼吸,把自己憋死了。

21分钟前
  • Mumu
  • 推荐

俄罗斯北部恬静的大自然,清澈湖水、幽深河流、蓊郁丛林、青翠草场,生生不息然而消解不了邮差的孤独。对少妇的性幻想、与邻居偶尔的对酌吐槽、对独居老人的关心、通过邮件与外界的短暂联系,快艇发动机被偷,火箭上了天;灰猫被落下,喜欢的人儿去了城市;退休金还买得起伏特加,可我已经戒酒了……时间静止,白夜永恒。邮差的白夜)

24分钟前
  • 海纳百川
  • 推荐

失望。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时代就像当年父母遗弃阿邦一样遗弃了这个小村庄

29分钟前
  • 普拉蒂尼啃脆梨
  • 推荐

出色的摄影让镜头下的小村庄有“世外桃源”的美感。影片的最大看点是导演曾经作为艺术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御用摄影师。影片呈现出写实般的诗意,却也包含对乡村失落的无奈。看似随意的镜头,以及男主“邮差”最终的回归,都更像是对传统正在进行的缅怀。

34分钟前
  • 枫林挽秋
  • 推荐

@2017-01-13 15:13:19 @2020-05-21 11:07:52 4/5 -> 3/5, 威尔第的安魂弥撒很衬高纬度地区静默的湖景 整部下来更似诗意的纪录片(除左满是士兵的发射基地 很不喜欢!)不曾经历这样的地缘变迁 共情体会太肤浅了 唉

39分钟前
  • 宜蘭七仔烤鮭魚
  • 还行

@2024-06-03 17:36:25

40分钟前
  • 虾仁🐷心
  • 很差

是真的松垮而不是闲散诗意

42分钟前
  • LOOK
  • 还行

静谧村庄里展开的平淡叙事,美丽的湖泊上村民们日复一日过着单调而平静的生活,一如水面上的水黾、草穗上的蚂蚁。木屋在破败,村民在离去,一水之隔的小村庄正在逐渐消失。长镜头与抒情的配乐交织出极度诗意的语言,悲伤的情绪贯彻始终。结尾不经意间升空的火箭则有一种超现实的魔幻感。人类何去何从?

44分钟前
  • 珊瑚小乱
  • 推荐

7.2单调重复的奔波送信,湖水倒映着死气沉沉的生活印记,远方火箭升空时代的进程不可逆,爱和被爱的都已远去,每日睁眼面对干裂的地板和脚掌何以维系?纯镜头记录真实可信,叙事的缓慢难以入戏。

49分钟前
  • 之晨
  • 还行

好悲凉的一个故事……看得瑟瑟发抖

52分钟前
  • 长腿爱德华
  • 推荐

@CFA百子湾 后苏联时代边缘地区人民的生活现状,本片虽然有许多大全景展现自然风貌,但内容几乎指涉人的社会意义层面,甚至借由素人演员之口来暗讽政府政策此类。大量监控/窥视镜头的使用给这部剧情片很强的写实感,再配合一众素人演员,有着一种纪录片的神似。影片最后,女人带着孩子离开了乡村,而乡村里原有的老人孩子也并排坐在一艘船上,但不知是离去还是返程,莎士比亚的一句诗词搭配俄罗斯也别有韵味。

56分钟前
  • 三岛
  • 推荐

荒诞感。一次看太多俄罗斯电影,有点消化不良。

57分钟前
  • augusttree_fly
  • 还行

一地鸡毛。好睡。(第1000部)

58分钟前
  • 德鲁什卡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