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年轻,但不久后还是会老去,那不摩根弗里曼和杰克尼克尔森的退休圆梦电影还是没看,倒是先看了这个,情节有些老土,不过路上的奇遇倒是值得玩味一些,马丁劳伦斯的表现我最喜欢,其他诸如特拉沃尔塔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总之这不是一个闷片丹也不是十分精彩的
在路上除了那几个红得发紫的演员外,我不知道娱乐的视点还有多少在这部电影身上。
的确这不是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横横八卦的东西,场景特效或者其它,甚至连歪批的东西都不好找。
很有可能,它被淡忘的速度跟你早起时却不记得五分钟之前的那个梦一样快。
不过,作为电影,它值得一定看。
道格、鲍比、达德利和伍迪已届中年有着各式想要摆脱的困扰,在伍迪的组织下他们开始了一场为期一周没有任何计划的公路摩托车旅行。
这是场没有任何限制,没有电话、没有地图、没有手表,只带上帐篷、高速公路、车子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朝着太平洋走,直到到达海岸的旅行。
这种旅行并不为每个人所认同。
不巧,我最重要的几次旅行都是这样进行的。
这恐怕也就是今天我推荐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原因。
扮演伍迪的那个人实在没有什么好讲的,他取得的成就太多,银幕上太辉煌,大家应该比我了解多了。
电影里他是个“从来都没有具体的计划”的人,天生乐观且享受生活。
所以尽管生活有点困扰(公司已经破产、老婆马上要离婚),也没有什么。
他有一段台词“我已经没什么可失去,没老婆、没工作、没房子。
可我有朋友,友谊天长地久”。
我喜欢这句话,喜欢这句话后面故事里所隐藏的坚持与执著。
这个人,很象我。
至于其它几个角色我也不想说什么,这不是我的特长,我即不想把网路上的资料复制粘贴下来欺骗大家。
倒是这几位名角会聚在这部可能并不叫好的电影里的原因直叫人猜想。
我只能这样理解,这是部给飚车献祭的电影。
电影以它独特的方式阐述飚车的真正含义:不是速度、不是刺激、不是年龄、不是力量,只要在路上就好。
“在路上”就是感受自己享受无拘束的生活。
突然想起了那本有名的《在路上》,买了很久一直懒得看,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讲这个意思。
电影最值得一看的是开头和结尾之外的那段内容。
不多说,大家自己看吧。
不过感肯定有很多人会不以为然。
不过,管他呢!
ps.突然想知道导演是谁。
2007.08.09 崇州暴力团
《荒野大飚客》由马丁。
劳伦斯,约翰。
特拉沃尔塔等主演,讲述了四个中年男人通过机车远足的方法,找回了自己自尊和自信的故事。
片中的四个中年机车男一个怕老婆怕得要死;一个是好丈夫好父亲,却缺少点男性荷尔蒙,连他的儿子都不拿他当回事;,一个衣着光鲜,实际上已经面临着破产和离婚;还有一个四十多岁还从来没有真正鼓起勇气和喜欢的女人说过话。
他们的小帮派叫“野猪”,却在路上惹上了方圆百里没人敢惹的真正混混机车党“烈火帮”,还把一个小镇上善良的居民牵涉了进来,在友谊,爱情,名誉面前,这四个从来没有直起腰做人的“野猪”们选择了在50个气势汹汹的机车党面前挺身而出,为自己的尊严而战。
片中最大牌的一位无疑是约翰。
特拉沃尔塔了。
这位80年代的一线明星在90年代借助昆丁。
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强势回归,他有些夸张的动作和招牌式的三角小眼睛也让观众们记住了这个风度翩翩的性感中年男人,最近几年却鲜见他的作品。
09年他和丹泽尔。
华盛顿合作出演托尼。
斯考特执导的《骑劫地下铁》,却并没有得到意想中的成功。
他以后的演艺生涯何去何从,恐怕是他现在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久违了的公路片(一提到这个类型,就要说说《逍遥骑士》这部里程碑似的作品),其实也不算正统,现如今已经很难给每部电影划分类型了。
没办法,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多样化,只有把所有卖座的元素杂糅到一起,才是给票房上了保险。
四个身体状况和家庭关系在走下坡路的中年男人,决定来一次完全自由的冒险之旅,没有计划,没有手机,没有GPS。
NO.1这位大叔是个编写软件的,没有胆量和女性搭讪,在自己的右臂弄了个苹果商标的纹身,是个菜鸟摩托车手,经常出状况。
可他是个环保人士,在野外用朔料带装好自己的方便之物,等找到垃圾桶后才扔掉。
最有个性的是他的眼镜,两个镜片居然可以从中间分开。
性格有点傻傻的,不过有时候很勇敢,或者说是一根筋。
他笑到了最后。
NO.2这位是妻管严,放弃工作,在家搞创作。
因为没赚钱养家,只好看妻子的脸色过日子,连两个女儿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他的老妈也对他冷嘲热讽。
骗老婆说是去开会,结果和几个死党一起旅行。
年青时被称呼为黄金车手。
NO.3他是位社区诊所的牙医,常常让别人称呼他为doctor。
但是尊敬并不是放在嘴上的,他的儿子觉得他的球技太逊,不愿和他打球。
不良的身体状况加上无时不在的压力,生病住院。
妻子为了让他减压,同意并劝说他参加了这个旅行。
NO.4他是为了摆脱残酷的现实才极力怂恿同伴开始这个公路旅行的,因为他的名模老婆和他闹离婚,会计师说他的帐号已经零资产,客户也抛弃了他。
他在途中为了夺回一辆被飞车党抢去的摩托车,只身前往他们聚集的酒吧,剪断了输油线,结果闯了祸,酒吧被炸。
四人差点命丧黄泉,最终有惊无险的到达西海岸。
他很勇敢,喜欢出风头。
有一次第一个拍了牛屁股一巴掌,结果已经有警觉的牛把第二个以身犯险的人顶飞。
本片票房过亿,估计是因为应发了观众的共鸣。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逍遥骑士梦,都想摆脱现实的困顿,潇洒一把。
但是梦毕竟是梦,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电影院,而不是公路。
片名是四人小组的名字,直译为野猪。
来历嘛,是因为他的外套上面有其中一人老婆绣的野猪的图案。
又拿《断背山》说事,看来gay们潜在的消费力巨大。
你是喜欢四平八稳的生活,还是追求天涯漂泊的感觉?
对男人来说,在不同的年龄可能会有不同的生活状态,但大多数最终会选择归于平静。
退出江湖的你,身家慢慢有了,子女慢慢大了,麻烦却也慢慢来了,正如片中的四位大叔一样。
一个四十岁的老处男,整天和电脑程序作伴,早已忘了“浪漫”2字怎么拼写;一个家庭美满的牙医,每天的作息如瑞士钟表般规律,连食谱也是精心计算过胆固醇含量的;一个辞职写作的管道工,要么在家面对老婆和岳母的白眼,要么出门穿着鞋套去和堵塞的马桶较劲;一个超级名模的老公,正面临离婚、破产双重打击,偏偏还得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样四个高中同窗,不约而同地在步入中年之时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产生了莫大的困惑。
换了咱中国人,可能去卡拉OK吼两嗓子就太平了,可对这四位在汽车文化中长大的美国佬而言,最佳的减压方法却是穿上拉风的皮衣皮裤,开着大排量的哈雷摩托,沿着一望无际的公路做一次狂野之旅。
这次旅行没有计划、没有意义,唯一的目标就是放下所有事情,向前,向前。。。
直到大海。
为了避免受到干扰,大叔们扔掉了手机和GPS,给自己的车队起名Wild Hogs(野猪)像模像样地上了路。
扮酷是需要一点学费的。
大叔们当晚遇到的第一份惊喜就是―――被篝火烧掉了唯一的帐篷和大多数寝具。
于是,四个男人只能挤在一张垫子上互相搂抱着过了一夜。
清晨的阳光带来了新的一天,也带来了一位神色凌厉的骑警。
四人刚想解释这不是同性恋派对,但在发现警官柔情似水的眼神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以光速穿戴整齐后继续上路。
在经历了鸟粪淋头、裸泳遇上露营家庭等一系列插曲之后,他们在一家飞车党酒吧中碰到了最大的麻烦。
党魁一眼看穿了他们的身份和心态,霸占了IT大叔的摩托后把他们赶出了酒吧。
为了逃避真实的生活,破产大叔独自回到酒吧剪了所有摩托的输油管后胜利取回了被扣的摩托,不过他估算不到的是飞车党在出门追赶时不小心把烟头掉在了满地的汽油上。
看着炸成碎片的酒吧,破产大叔吓得赶紧督促毫不知情的众野猪们速速上路。
经过了N个小时的疾驶,大叔们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
这里没有暴力、充满温情,让他们暂时放下了所有的麻烦留了下来。
IT大叔泡上了美丽的餐馆女老板,作家大叔也和通过互联网和电子游戏自学成才的执法官成了好朋友。
在教训了受命赶来监视的飞车党探子之后,野猪车队俨然成了小镇的守护之神。
童话故事总有好人受难的情节,大叔们也不例外。
飞车党全体迅速赶到了小镇,并扬言要烧掉餐馆逼骑士们现身。
为了保护情人的唯一财产,IT大叔拿着扳手挺身而出,并不出所料地在1秒钟后成为了人质。
其余3只野猪试图模仿西部片里的救人情节,同样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攻势后落入敌手。
陷入绝境反倒激起了4人久违的豪气,向飞车党提出单挑的请求。
在被摆平数次后,终于有飞车党的老前辈现身,指责党员们早已背离了飞车族秉承的自由精神(没办法,这毕竟是喜剧片)。
嚣张跋扈的阿飞们看见领导就迅速成了乖乖仔,排好队形后回了家家。
而野猪车队的四位英雄也在全镇的欢呼声中继续前行,并最终看到了大海。
对于大叔们来说,这次惊骑之旅让他们放松了心情,也找回了自信。
人生就像漫长的公路,一眼望不到头。
旅行的目的并不在于路的尽头是哪里,而在于欣赏沿途那不断变幻的风景,并满怀期待地迎接下一秒钟的未来。
天下的女人啊,如果你的男人想要暂时离开,并不一定表示他不爱这个家,他只是需要一点空间来找回自我罢了。
同为公路片,与Easy Rider相比,Wild Hogs用更诙谐的方式抖出了最后的包袱。
Peter Fonda的那一句Ride hard, or stay home道出了骑士精神的真谛。
无论我们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内心依旧会有狂野的一面,也许你现在并不知道,也许这种深埋的情绪永远也不会爆发,也许忽然有一天,你会将手中的便当(请原谅我的理性,摔手机实在不划算,我很穷的。。
)扣在老板脸上,大吼一声“滚蛋!
这才是我!
”让我们暂且不讨论这样做的后果(其实后果无非就是另找工作而已),但至少你能透彻的爽一回!
鉴于经济危机正大行其道,工作难找,所以咱还是暂且忍耐片刻,看看片儿得了。
哈雷,车队骑行,在戈壁中伸向天边的公路,以及最钟爱的摇滚老炮们的经典曲目,我实在找不到不向自己力荐该片的理由。
朋友们,这100分钟的欢乐和轻松,值得你们去享受。
自由并不是一种形式。
华丽的分割线我要买哈雷!!!!!!!!!!!
其实我离中年危机还早的很。
只是有些时候,总会觉得彷徨无措。
关于骑着一辆大马力摩托车旅行的梦,我已经做了十年。
可是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却总是有各种的理由告诉自己这样不现实。
现实生活是这样的。
每天按时起床,上班,周末的时候睡个懒觉,踢会儿球,每年和旅行团走一两个五天之内可以完成的城市。
就是这样。
旅行团是旅游,而不是旅行。
这真扯淡。
昨天刚和女朋友照了婚纱照。
这意味着我快要结婚了。
也意味着,再过十年,也许我也会经历这样的危机。
会对一切失去信心。
不知道生活的意义。
事实上,之所以选择在昨天照相,只是因为昨天的天气还算不错。
我从没有觉得自己应该结婚了。
可我还是要结婚了。
你看,我很现实。
这真可怕。
也真他妈的无聊。
所以我总是愿意在电影里找到一点依靠。
骑着摩托车,在一条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的公路上飞驰。
在某个小镇上,遇到某个姑娘。
这是梦,是电影。
这不是生活。
如果这个姑娘是right girl,那就是喜剧,就像这部电影;如果是已婚,那就是伦理片,比如〈廊桥遗梦〉;如果是贞子,上帝,这样的片子我最喜欢了,有色情,有血浆,有尖叫和一点的悬念。
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
关于剧情懒得说什么。
笑料之类没什么好说的,也许我觉得可笑的地方,别人会觉得老套。
只是字幕的那点关于酒吧重建的情节有点莫名其妙。
我是说我的感觉莫名其妙。
似乎是为了完善杰克这个人物,可我却觉得他的那些手下在那个时刻表现的更好。
尤其是晕倒的那个。
可爱的要死。
一点不像飞车党。
而杰克,人物单调的要死。
他的任务只是为了给旅行设置点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天使。
你们理解生活了,OK,我走开。
就这么简单。
睡觉睡觉。
我要结婚了。
我的生活开始要变的规律了。
工作,休息,看电影,陪老婆聊天,生一个孩子,最好是个漂亮的女孩。
假如我真的中年危机,我希望能像野猪们,而不是〈美国美人〉。
男人永远喜欢20岁的美女,我要控制自己不暗恋女儿的同学,更不要在卫生间想着她手淫 … …
四个迷失在成长与都市中的老男人,一步步向现实妥协,直到无法妥协之时,他们上路了。
哈雷摩托、野猪骑士……这行头、这称谓与这四人却有不配,但他们选择这样的自己,于是他们在路上一路狂飙,狂飙中慢慢的变成了他们想成为的那个人。
期待自己也可以有机会自我放逐,从东到西,从南向北,也需奔向大海,也许沙漠,也许不需要目的地,也许只是为了上路而已。
话说07年的春季档是火爆异常,一反往年票房淡季的局面,既有骑士,又有勇士,各家是打得个不亦乐乎。
在那边你争我夺的同时,有两部没有硝烟的小成本影片悄悄的从诸位看官口袋中捞足了银子,具有很浓厚的黑马成色,这两位高手当然就是《荒野大飚客》和《荣誉之刃》两位抢钱大亨,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暑期票房大战进行了一次彩排。
这两部影片从理论上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却结伴在这个票房淡季打劫了看官们不少钱财,可以看出二者在卖点和内在等方面有一定的相通性。
首先说这两部影片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喜剧片,二者都是打着类型片的幌子来“招摇撞骗”的,前者是公路片,后者则是体育片,其中都加入了大量的笑料和桥段,意在“反类型”,效果则出奇的好。
另外,他们还有一个相近的地方,两部影片都是男子汉撑起多半边天,女性被放在了从属地位。
一帮大老爷们挤在一起胡搞当然要比男男女女们花前月下要来电的多,喜剧效果也就层出不穷。
打架、泡妞、臭屁、吹牛可谓面面俱到,当然也少不了时下风靡的“断背情结”了。
《荒野大飚客》中安排了一个想吃荤的同性恋警察沿途尾行解闷,《荣誉之刃》中威尔法莱尔干脆直接抓起了琼海德那话儿。
结果证明,这样的“伪断背”设计实在“笑”果不凡,看官们陆续的拥进电影院证明这两部影片噱头十足,绝非等闲之辈。
《荒野大飚客》:悲剧人物的喜剧故事咱先说这一帮大叔开摩托的故事。
四位主人公,个个都是在各自的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有破产的,有找不着对象的,还有怕老婆的,管不住孩子的,总之他们是一群真正的“龌龊男”。
但是就是这些处在悲惨世界中的难兄难弟凑在一起却演绎了一出令人捧腹的故事,这样的方式有点像《武林外传》,叫做“苦中作乐,而又乐在其中”,这样的搞笑显得是相当的有料。
这本来是一部公路片,沿途应该遇到各式各样的感触,但是这帮哥们却没遇见什么好主儿,除了刚才那位变态警长,还丢掉了通讯工具,烧掉了随行物资,雪上加霜的是,还有一帮公路匪徒在后面紧追不舍。
在这的霉运当头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发挥“英雄本色”,最后在“老黑心魔”(来自《鬼面骑士》)的帮助下,战胜恶势力,来到了目的地,同时四人也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这是一个毫无创新的片子,有些地方看着还有些别扭(比如安排方达大叔的出场,既显得唐突,又是不得而为之),但通篇的欢快气氛似乎让人忘记那些瑕疵。
一个典型的“老瓶子”故事,却在“新款烈酒”的包装下,显得别有风味,也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巧合的是,本片的四位主演也像片中的角色一样,近期霉运连连。
靠这样一部影片虽说不能宣告“绝地归来”,但完全可以咸鱼翻身,来一扫最近的颓势。
老舞王约翰中规中矩,片中还有意无意的扭几下屁股;蒂姆艾伦则有些令人失望;表现最出彩的当属威廉梅西,片中一副倒霉鬼的样子,不愧为当年“黄金配角”;至于马丁劳伦斯,他矮小的身材骑在巨大摩托上,本身就是一出喜剧。
片中还看到了久违的玛丽莎托梅和雷利奥塔(发福了),对于老方达的出现,除了致敬之外,实在想不到什么说辞。
IMDB评分:6.2 狐狸评分: 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荣誉之刃》:伪断背风格大行其道咱再来谈谈那两个大哥滑冰的故事。
说实话,这是一个在“欢喜冤家”包装下的故事,不过这次把传统的男女关系转移到了两个大老爷们身上,这样的反传统恶搞当然是笑意浓浓。
正所谓反差越大、笑果越佳。
两个人从台上打到了台下,最后又被迫合作,合作的项目又是与打架类似的贴身冰上二人滑,结果史上最不具观赏性和最具龌龊的双人滑组合诞生!
曾经的你死我活关系,也在毫无底限的恶搞中生硬发展出又一座《断背山》来。
搞笑噱头、包袱桥段由于这样强烈的反差是极具杀伤力。
除了恶搞之外,本片的台词也如说相声一般包袱不断,这还要感谢吊儿郎当的法莱尔。
就连看似多余的恋爱部分,依然在全片基调的带动下,颇具搞笑内容。
《荣誉之刃》虽说算不上本年度最好的喜剧片,不过绝对是最逗乐的影片。
当二人在冰上抱做一团而翩翩起舞时,一种本能反应马上从深处爆发,所以严禁在看片时吃饭。
虽说本片有些胡闹,不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威尔法莱尔是本片中挑大梁的,胡闹惯了的笑将对于本片当然轻车熟路,另一位大绿叶是琼海德,看过他在《大人物拿破仑》里的精彩表演,本片则负责了双人组中的“女性部分”,一副娘娘腔的做作表情,令人捧腹。
还在片中发现了William Fichtner的身影,这位从《世界末日》中走出的边缘人,近年靠《越狱》频频上位,算个半熟脸。
IMDB评分:6.8狐狸评分: 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0aa0.html
冲着verycd上载下的高清预告,所以狠是期待,但是电影的剪辑明显跟Preview上的有点出入,例如炸毁那个bar后,那句“I know that was bad”……元素:事业失败的4个中年男子,摩托,公路,以及露宿郊野的光屁股大叔,“Damn lucky”“Are you wearing pants?
”“No”,丰富的联想,貌似会狠有意思,结果看到的却是……只适合周末无聊开电影频道打发打发的那种。
可以拍的更好,没有发挥出这些实力派演员水平...
4个大男人体现出的那种坚韧和顽强的精神值得赞赏,旅途中的欢笑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恶搞的片子居然也能占据北美票房头名。
由中年危机引发的一场公路冒险,整体属于好莱坞流水线的剧情作品,但演员选的不错,笑点也够无厘头,还有一种励志元素在里面。四个主角都有着自己的问题,一个没有离开过家乡,但却向往旅行,一个工作基层,家庭平和,但却缺乏激情,一个极度社恐,但却渴望爱情,一个曾经事业有成,但现在却辉煌不在,于是他们第一次决定去冒险一次,体会一下不一样的人生,虽然摩擦不断,遇到不少的困难,但他们却逐渐打开的自我,找到了勇气与毅力,收获了友情与爱情,也体会到了生活的欢愉,所以当你因为生活的一成不变而感到百般聊赖,那就走出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去外面转转,品味一下不同的生活情趣,你会重新的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缺失,释放心中的激情。
我想该片最好的印证了那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旅行的心情。每个人心中都一定有梦想,而生活常常让梦想不得不被搁置一边,我想在有机会的时候,尽早的去实现它们把
服死这个译名作者了
挺搞笑的片子,一伙中年人
关键是一点也不好笑……
无聊
沃尔塔原来演过傻逼啊……他在剑鱼行动里的超屌造型已经彻底定型在我心里了,傻逼不起来……
还挺好玩的。
近几年比较出色的喜剧电影,还能让人笑出声
应该叫《公路大彪叔》。扯~20130901
老怂逼骑士
四位老小伙穿皮夹克,蹬摩托车撒风,用一场横穿美国公路之旅,演绎了各自事业以及家庭危机。四位主演在公路片中尽情发挥着美式幽默,片尾的骆驼是个惊喜!当年的梅姨也太有感觉了!
笑死我了,4个大男人
热血大叔啊
荒唐的中年危机~真搞不懂飞车党的所谓信条==
轻松搞笑,特拉沃尔塔原来也有这么搞笑的时候,看了之后让人感到和舒服的片字
很好笑啊哈哈~~四个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很正/ Marisa Tomei...我愿意为你精尽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