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泽

Arzé,I Am Arze

主演:戴曼德·布·阿布德,Betty Taoutel,Bilal Al Hamwi,Shaden Fakih,Hagop Der Ghougassian,Junaid Zeineldine,法雅徳·耶敏,Fadi Abi Samra,Tarek Tamim,Elie Mitri,Joyce Nasrallah,Saad Kadri,Ibrahim A

类型:电影地区: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埃及语言:阿拉伯语年份:2023

《阿尔泽》剧照

《阿尔泽》长篇影评

《阿尔泽》短评

打发时间看看的,完全看不进去。

6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还行

A little bit fun.

9分钟前
  • 祁连山
  • 还行

好友从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做的passion project,终于在#Tribeca2024 看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Proud of the Shaib siblings。放映结束后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做电影的路上有这些朋友们真好啊。

11分钟前
  • 步步步步步li
  • 力荐

平民具象化版的贝鲁特之焦虑,很小巧的剧作但是脉络清晰,从奇特的家庭组合,再到少年的逃离意愿,再到一路寻车中被四处踢皮球,以及最后无奈只能以非法对抗非法,都反应出整个社会的割裂——宗教种族民族乃至政治上都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最后的母子和解骑车驶过街头仍能看到游行示威的乱哄哄的街景,可知这平凡的日子终究只是生活夹缝中的间隙喘歇。

13分钟前
  • 小金
  • 推荐

3.5

16分钟前
  • wilsonL
  • 还行

喜欢中途几次去商店换“信仰”的情节。 当社会失去了秩序 想要达成目的 只能以暴制暴

17分钟前
  • 饭饭饭吃不饱
  • 还行

1.黎巴嫩贝鲁特街景、宗教、社会问题一览;2.寻车一段,去服饰店更换“道具”一段诙谐欢快,是整部片不协调但有趣的一个音;3.呈现困境、制造矛盾、爆发冲突、解决问题,剧情片常规处理,只是本片剧情、人物设置得很僵硬,一眼知晓故事发展,三个主要角色分别——我爸爸很好、我要等丈夫回来、你是我的宝贝儿子,没有一个角色讨人喜欢。

1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有点像伊朗电影,寻找丢失的摩托车

23分钟前
  • 只抓住6个
  • 还行

现在的黎巴嫩,人与人的关系已经退回到了中世纪,各自人群缩回了各自的堡垒里了嘛?

26分钟前
  • 洛兹尼茶
  • 推荐

头巾妮鸽😅

30分钟前
  • 最原終一
  • 很差

有点模仿偷自行车的人的感觉,但是就冲这能一窥贝鲁特的街头生活,也值得看看三,四颗星推荐。

35分钟前
  • 胖哥
  • 推荐

黎巴嫩《被偷摩托车的人》,对身份政治魔法对轰的戏谑非常搞笑,可能也是为何开票比其他片晚的原因(地图炮太广可能审查费劲);逃离无望国家的主题在中亚那一圈还蛮多的,看过几个以后能更好理解这个片子;塑造了一个挺坚强的母亲形象,作为一个双亲都很软弱的人还挺羡慕的

39分钟前
  • 爆心地
  • 推荐

不错的小品,女主很像罗南

43分钟前
  • Apple-000625
  • 还行

北影节!黎巴嫩版骆驼祥子+万箭穿心,儿子的戏份看的血压狂飙啊。映后见到了主创,开心🥳打了好久的阿语腹稿,结果提问环节没抽我,伤心😢

46分钟前
  • 摄魂怪芝麻团子🤖
  • 推荐

黎巴嫩的宗教,社会,生活掺杂在一起用喜剧的方式来呈现

51分钟前
  • 沈精病
  • 还行

《阿尔泽》黎巴嫩魔幻版《偷自行车的人》

53分钟前
  • 海纳百川
  • 较差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虽然儿子的角色不讨喜,但是这个国家烂透了,用脚投票离开这里总比在无望的世界蹉跎岁月要强。母亲的角色虽然不容易,但是很多雷点让人无法共情,偷走大姑子手镯买摩托;在杂货店三次换货最后近乎耍无赖直接白拿人家一个十字架,都是底层同类,凭什么人家要做慈善…

55分钟前
  • 达特安
  • 推荐

她为了到各个教派社区中寻找回倾尽家财买来的摩托车,先后扮成逊尼派、什叶派和马龙派。店主被她搞崩溃了,干脆把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十字架、德鲁兹之星甚至佛系都塞给了她。她的儿子被她戴上伊玛目阿里之剑又戴上马龙派的十字架,可他脖子上挂着潮流无锈钢名牌,一心想要去欧洲,喊着宁愿游过地中海也不要被憋死在这里。非常精彩的剧情片,朴素而真诚的镜头对准顽强生活的普通人,用喜剧治愈历史的隐痛。

57分钟前
  • األما
  • 力荐

7/10 14th北影节第9场 这个故事完全就是为了带出对黎巴嫩社会现状的展示。随处可见的游行抗议,分裂的社会里不同教派的人各自为阵,有资源的人举家移民,没资源的人想着偷渡,盗窃绑架时有发生。没有人再在乎这个破碎的国家。家庭也是分裂的,一位沉浸在过去的阿姨,一位把未来着眼于偷渡的儿子,和一位活在当下老实本分的母亲。结束看似是圆满的,但儿子的未来显然不在黎巴嫩国内。黎巴嫩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59分钟前
  • JoeYang
  • 推荐

新时代的“偷自行车的人”,但只有家庭纠纷和外在阻力,没有道德纠结。我看了半天才看明白女主和同住的儿子的“阿姨”,原来是出走老公的两房妻子,相当中东特色。更中东特色的是三段找寻的旅程,正好需要母子俩深入逊尼派、什叶派和基督教马龙派的地盘,女主的种种筹备尽显黎巴嫩社会的复杂性。儿子在升学和偷渡之间纠结,当地男性好勇斗狠的社会风气,都很有意思。

1小时前
  • 风间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