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觉得选角丑,造型丑,开头群像胡乱改编,但能看下去,直到看到:甘宝宝问段誉:“段公子,家父,身体可好……”段誉:“家父身子安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实在忍不住笑喷了,按照以往惯例,这是能被列进“经典”台词反复鞭尸的水平啊哈哈哈哈。
不得不感慨段正淳和甘宝宝这该死的关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凑字数)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知乎上,讨论金庸的作品是个经久不衰的命题。
有趣的是,关于哪一部才是金庸最好的作品,一直以来似乎没有太多争议,知乎最高赞的两个回答给出的答案都是《天龙八部》。
金庸创作《天龙八部》的时候,已经写完射雕三部曲,从郭靖黄蓉肇始,历经杨过小龙女,再到张无忌结束。
射雕宇宙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终于走向了张无忌这个胸无大志,单纯想做一个好人的个人式追求中去。
如果金庸仅仅止步于此,那么他只不过和众多当时时髦小说家一样,在英雄奇遇里打转罢了。
但是从1963年开始,他开始创作《天龙八部》,前后历时4年,这一次,他不想写人,而是想写命运。
这让金庸一书封神,《天龙八部》也成为最为金庸粉丝喜爱的作品之一。
或许你不喜欢张无忌的优柔寡断,不喜欢射雕里过于刻意的规矩古板,甚至有人也对杨过过于特立独行略有微词,但是没有人不喜欢《天龙八部》。
核心是,金庸从这一部开始,从写人转而向写命运。
而命运的无奈,恰好是每个世间人遇到的最为痛苦的显示问题。
金庸想写宿命感,早在《倚天屠龙记》里就看出了一丝端倪,在这作品里,看上去男主角是张无忌,实际上男主角是成昆,他的几番搅弄,让明教破裂,掀起了武林中前后20余年的血雨腥风。
如果说《倚天屠龙记》里的成昆是十足的恶人的话,那么《天龙八部》的宿命感更上了一个台阶,没有十足的恶人,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好人。
标题里写的“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是 陈世骧先生在看完书之后,在写给金庸的信中的评论,他在信中说道:书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处藏着魍魉和鬼蜮,随时予以惊奇的揭发与讽刺,要供出这样一个可怜芸芸众生的世界……这样的人物情节和世界,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时而透露出来。
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所谓恐怖与怜悯,金庸作品,在《天龙八部》里第一次超越了个人经验,似乎在以上帝的视角看着他眼下的所有可怜人。
乔峰可怜,他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在杏子林遭遇人生的滑铁卢,从天下第一帮的帮主转身变成了见利忘义,杀掉朋友的小人,更因为契丹身份暴露,变成了中原人口中的辽狗。
后面的剧情里,更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爱人,又自尽在宋辽两国交战的战场之上。
段誉可怜,他本就想做个闲散王爷,背包游客,但是还是卷入了诸多武林纷争,路上所遇女孩,尽是自己的妹妹。
心心念念的神仙姐姐,心之所属却是自己只顾着复国的表哥,哪怕最后选择了段誉,心中怕是仍有无尽的遗憾。
虚竹更可怜,只想当一个小和尚,却被放上了梦姑的床,成了西夏女婿,更要继承天山童姥的衣钵,管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
本社恐实名心疼虚竹。
连幕后黑手,乔峰苦苦追寻的带头大哥玄慈,也是听信了错误消息,导致杀错了萧远山一家,年轻时无法处理好感情和事业,最后和儿子虚竹相认当天,便和叶二娘自戕谢罪。
武林人士人人敬重的带头大哥,爱情和家庭一地鸡毛,无疑是一场人伦悲剧。
全员悲剧,无一幸免。
孰对孰错,已经很难厘清,谁都像是被害者,被害人又做了施暴人。
也正因为这样,《天龙八部》才有不断吸引人解读,在不同的时间,都有为其痴迷的读者。
重看《天龙》《天龙八部》是一部群像戏。
很难说《天龙八部》的第一男主到底是谁。
正因为这样,改编的空间就很大。
毕竟我们可以以各种视角代入这部作品。
《天龙八部》影视化的版本很多,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社会背景,选择改变的视角,都能映照当下的社会心态。
今天这部最新的重拍版本的《天龙八部》,和小说选了同样起点,从段誉出门游历开始讲起。
开始的5集,段誉自带的男主光环,让他遇到困难总有妹妹相救,最后总能化险为夷,让人以为在看是诙谐幽默的爽文。
开篇,段誉就被嗑瓜子的钟灵相救,接着就遇到了刀子嘴豆腐心的木婉清,最后更是阴差阳错的掉入了无量洞,因为磕头磕出了凌波微步,从此有了一技傍身。
更有甚者,就算不小心被钟灵的雪貂所伤,导致动弹不得,最后莽牯朱蛤竟然自投罗网,钻入他肚中,从此段誉便百毒不侵了。
所以要论真正的“躺赢”武侠小说男主角,段誉想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这版的乔峰相比原著也做了一些调整。
乔峰在原著中是和段誉斗酒出现,但是剧中却在第一集就以在辽军面前解救百姓出场,又和慕容复对决。
让人物关系和特征更为鲜明,也为乔峰的命运选择留下伏笔。
同时,电视剧中关于江湖的背景,也做了稍许的调整。
乔峰所在的丐帮,身处江湖,却与庙堂的官兵们,一起抗击金人入侵。
这种武林和庙堂的结盟,在金庸小说里比较少见,但是却也是一种视角的解读,让整个故事少了江湖的悬浮感,与真实历史紧紧结合在一起。
只不过不知道这样的解读,是否会带来日后乔峰悲剧更为深刻的家国背景,会否有庙堂和江湖的之间的拉扯和恩怨,加深乔峰的悲剧感觉。
虚竹的出场也比原著提前了许多。
原著中虚竹是第三本快结束的时候,才出场的一个小僧人,但是这一部是在第一集就出现,编剧很巧妙的把“北乔峰,南慕容”的比武,和虚竹的出场联系起来。
他在第一集,是一个围观比武的小沙弥。
比武结束后,勤奋扫地,被庙里的同事羞辱,疯狂被内卷,但是虚竹又是一个死脑筋的人,因此总是以德报怨,以鸡汤激励自己更加努力认真的工作。
以今天的视角看来,虚竹有些包子,但是虚竹本身的人设就是至纯至善的,原著里没写得很细致的虚竹和他的师兄弟们,在这部剧里,增加得这部分很容易让现代观众联想到职场,也让虚竹的至纯至善得有些呆的性格特点,凸显的更为明显。
以此,来表现他因为这样的性格,最后获得诸多奇遇,倒也有一种老人物,新角度的新鲜感。
故事是好故事,拍的也是认真的。
最近剧荒,央视之选,品质保障,8月份的尾巴,我们看看上世纪60年代金庸描画的充满宿命感的世界,再看看当下的世界,或许能有更多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一切吧。
啊这,呵呵…这也叫天龙八部?
宛如被一坨热乎乎的翔狠狠地敷在脸上,像生日蛋糕一样满脸给抹匀了,而且还一个劲儿地告诉你,好香、真香。
先来个灵魂十二问1、第一集一上来乔峰蒙着面救了一孩子,孩子他娘要感谢他,乔峰拉下面罩说:“在下丐帮乔峰”。
人家有问你是谁吗?
你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谁,你还蒙面干啥?
玩饥饿营销啊?
2、身着哪吒限量版皮肤的钟灵,把裤腰带当混天绫使的是吧?
双厨狂喜3、喜欢歪嘴媚笑、吹头发的乔峰确定不是《雷霆战将》里面的张云龙走错片场?
4、斜刘海配耳钉、挤眉弄眼、碎嘴叨舍、自言自语、强迫症加持、还爱尿裤子的、第一集就袭胸的段誉确定是文弱而不是脑袋有问题?
和神仙姐姐一见面就来个尿频尿急尿不尽,跟前列腺干上了?
搁这玩病态美呢?
5、钟灵她妈妈问段誉,段誉说自个儿住大理三年了。
接着钟灵她妈妈又说:江南人 在大理,难怪你一口大理口音。
大姐请您告诉我,您是咋听出来他是大理口音的?
6、钟灵妈得知段誉身世后,五味杂陈地问段誉:“家父身体可好?
一切是否顺心呢?
”请问“家父”是什么意思?
搁这耍帅怎么不去问问度娘?
7、头戴马鞍的木婉清吃钟灵的醋,直接告诉段誉:你当别的啥啥是啥是啥又是啥的。
好家伙,一开口就是老雌竞王者了,还一个劲儿的要对段誉他娘不客气。
短短几十秒段誉喊了四次娘,您木婉清都没听见,确定不是小聋女?
8、眼线明显,面部妆容重,木有一点灵气、又爱嘟嘴的王语嫣确定不是玛丽苏?
9、威武霸气的降龙十八掌被乔峰打的确定不是在大澡堂搓澡,又或者在拉拉面?
10、完全没有任何重力感,轻功随便飞的乔峰确定不是一个披着披风、挂着斗笠的无人机?
11、双方摆好架势,慢动作之下,一方逼近,一方闪避或是被击退、弹开来回用的套路确定很炫酷?
12、第一集短短的二十分钟,该登场的不该登场的都都都登场了……很幽默吗?
演段誉的,是豆瓣2.5分的《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里的无邪…演虚竹的,是豆瓣3.2分的《鹿鼎记》里的皇上…演乔峰的,是高达5.7分的《上阳赋》里的马子澹…好家伙,你们搁这养蛊呢???
选角离谱、剧情魔改、台词瞎编、动作拉垮、表演浮夸、走马观花、支离破碎、你方唱罢我登场。
诚惶诚恐、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与隔壁20版的《鹿鼎记》交相辉映。
总结就是两句话:癞蛤蟆日青蛙,长得丑玩的花。
97版《天龙八部》虽然槽点不少,但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献上了诚意,选角好几乎都被认为是历代版本最佳演绎。
且非常贴近原著「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主题虽然形上略有不足,但魂的把握绝对精准。
究竟是为何,金庸剧的地位沦落到了如此之低呢?
作为演员,想试试运气,看看能不能一炮而红?
很简单,那就来演一部金庸吧!
作为编剧、导演,想拍个新戏,又不想付出太多心血?
很简单,那就来改编一部金庸吧!
作为资方,想拍部电视剧,但手头上没啥剧本?
很简单,那就来投一部金庸吧!
结束啦,结尾我还挺喜欢的木婉清断发离去,这才符合她的性格王语嫣出家(差点,又被拉出来了),如果真的出家,那编剧就太棒了!
个人觉得在王语嫣的角度不可能一下子爱上段誉,也不可能再嫁给疯了的还杀了母亲的慕容复,所以安排出家其实是一个挺好的选择……其实新天龙八部整体来说,场景宏大,人物齐全,还是挺好的如果能重新剪辑一下,1、改变故事讲述顺序,前期确实混乱;2、修正部分错误台词,严谨一些;3、剪掉一些没有必要的画面,例如段誉尿了、萧峰一些油腻的小动作等等;4、增加一些特效,例如降龙掌的龙特效,六脉神剑的剑特效等等……相信评分能翻倍
看了很多评论,说的都有理有据,但归根结底,还是重了一些。
倘若没有原著,没有经典珠玉在前,那么作为一部古装武侠剧,这部剧到底能得多少分?
主流网大水准总是有的吧。
如果真除了画质一无是处,那就没有这么多槽点,大大方方做个高清复刻TVB版就是了呗。
作为一个看过除连载版外所有版本原著小说和大部分版本影视剧的金迷来说,这版本比较尊重原著了,而且也很用心,可以看出并不是敷衍了事仓促而成。
剧情首先并没有什么硬伤和逻辑问题,人物也没有特别不和的。
选角,造型,演技上有瑕疵我承认,但远远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2017版的射雕英雄传是我近几年看过的金庸剧翻拍的丰碑,这部的话除去段誉选角的失败(其实后面找补过来了),若干造型雷人之外,也没有什么不能存活的地方吧。
至于平行叙事,天龙八部本就是三个男主,原著从段誉入手,引出乔峰和虚竹,再穿针引线,将三线故事交织起来。
我就觉得这版虚竹的人设比原著还要丰满,弥补了虚竹作为天龙男主之一在整体故事中占比不足的缺憾。
虚竹不爱学武,想一辈子当和尚是因为没有接触花花世界,当他接触以后也就改了初衷了,不断破戒,天龙八部要表现无常,人心就更不会保持不变了。
剧情一直铺垫的虚竹尘缘未了的解释和他的大智若愚塑造对这个人物形象是有好处的。
天龙八部描写的是无常,但是内核写得是人的痴心和执着,包括主角和反派都是一样的,段誉对王的痴,乔峰对身份和真相的痴,慕容复对光复的痴,乃至于虚竹对少林寺的痴。
金庸先生认为是这些痴让段誉打破石像,让阿朱惨死,让慕容复发疯,让虚竹被迫破戒,从而导致无常。
从表现天龙八部内核来看,这部剧至少应该是合格的。
虚竹一个出家人在玄悲死的时候眼圈红透,一直失态,段誉看见王语嫣马上下跪,慕容复想起童年屈身颤抖,都是在说这些人的痴心和执着。
我不是很理解看了一两集就能打一星,吐槽一顿的人是因为什么。
当年李敖说金庸小说是臭鸡蛋,记者问李敖,你看过金庸小说吗?
李敖说,我一本没看过,臭鸡蛋闻着就臭,为什么要吃呢?
我感觉有些黑真的都挺李敖的。
对于一个作品吐槽,挑毛病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我小时候看汤镇业版本的时候也曾觉得萧峰演的太老气,布景太简陋,看黄曰华版本的时候也曾觉得李若彤从小龙女的角色中没有出来,觉得鸠摩智耳垂太假,觉得段延庆怎么可以开口说话,看胡军版本的时候也曾觉得凌波微步变成了画圆规,萧峰披头散发土里土气,虚竹眯着眼睛特别猥琐,看钟汉良版本的时候也曾觉得韩国段誉走错片场,但是这些只是主观吐槽,影视剧评分还是应该有些客观标准的。
任何事物包括艺术作品都是有两面性的,有缺点的同时就有优点,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
有些人总说资本啦,圈钱啦。
其实金庸当初刚写书剑的时候,不也是为了明报卖的更好一点吗?
怎么内心就不能阳光点呢?
主创要是单纯为了圈钱,小鲜肉流量明星堆起来,现代剧接各种软文广告不就完了。
学电影批评的时候,导师曾说,同一部电影,要看三遍再开始批评,第一遍先做到看电影的时候看的都是优点,来弥补自身不足,第二遍要做到看的都是缺点,警示自己不犯错误,为下一步创作提供建议,第三遍做到看到的又都是优点,提升自己的艺术包容度。
这样的电影批评才是专业的。
我想,名画的泉和小便池的泉终究是都有自己的玩味,广阔的看,也不至于成为慕容复。
这版天龙八部最大的问题是啥?
是太尊重原著,可以说太依赖原著。
武侠小说的表现方式和影视剧的表现方式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武侠小说是写给成人看的,影视剧的受众更加广阔一些,如果影视剧过分尊重原著,或者在原著上进行二度创作(就像段誉尿裤子),对于受众来说其实是很难被接受的。
新版的天龙八部能够看出,基本就是按照原著写的剧本,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但是绝对不能说是毁原著、侮辱金庸,这些话我觉得说得太重了。
大部分人觉得新天龙不好(我可没说黑天龙哈,黑的话就没什么可以探讨的了),主要集中在了演员演技、人物形象造型这些方面。
对于演员演技和形象造型,各花入各眼,我也觉得段誉的刘海和耳钉很是费解,王语嫣确实有点风尘气,萧峰确实霸气不够,但是这并不是硬伤。
对于认为天龙天雷滚滚的,主要是段誉的几个情节,我们一一来说。
一、段誉下跪原著关于段誉下跪:他一见到那位小姐,耳中“嗡”的一声响,但觉眼前昏昏沉沉,双膝一软,不由自主跪倒在地,若不强自撑住,几乎便要磕下头去,口中却终于叫了出来:“神仙姊姊,我……我想你好苦!
弟子段誉拜见师父。
”可以不喜段誉下跪的情节,可以说这个情节不够唯美,不符合心目中段誉翩翩公子的形象,但是绝不能说是在毁原著、侮辱金庸,因为这就是原著描写的。
二、段誉袭胸原著关于段誉袭胸:钟灵于男女之事似懂非懂,听了他的话,脸上微微一红,道:“我不跟你说了,总之是你自己不好,谁叫你伸手推我这里……这里……”段誉登时省悟,便觉不好意思,要说甚么话解释,又觉不便措辞。
同样,可以不喜段誉袭胸的情节,可以说这个情节不够唯美,不符合心目中段誉翩翩公子的形象,但是绝不能说是在毁原著、侮辱金庸,因为这也是原著描写的。
三、段誉尿裤子这个原著真没有,不管是三联版、花城版、朗声版、新修版都是没有的(连载版我没看过,也找不到资源,不好评说,哪位仁兄有连载版的资源希望能发我一份)。
我认为段誉尿裤子的情节是演员对于段誉这个角色的二次创作(我可没说创作的好,我觉得创作的很可笑,很不恰当,但也是创作)。
诚然,当我看了段誉尿裤子的情节,第一反应是莞尔一笑,而不是嗤之以鼻。
因为熟悉金庸的人都知道,金庸描写女人的美,基本都是通过侧面描写。
《碧血剑》中对陈圆圆的描写是这样的:忽然间坐在下首的一名小将口中发出呵呵低声,爬在地下,便去抱陈圆圆的腿。
陈圆圆一声尖叫,避了开去。
那边一名将军叫道:“好热,好热!
”嗤的一声,撕开了自己衣衫。
又有一名将官叫道:“美人儿,你喝了我手里这杯酒,我就死也甘心!
”举着酒杯,凑到陈圆圆唇边。
一时人心浮动,满殿身经百战的悍将都为陈圆圆的美色所迷。
《书剑恩仇录》中对香香公主的描写是这样的:清军官兵数万对眼光凝望着那少女出神,每个人的心忽然都剧烈跳动起来,不论军官兵士,都沉醉在这绝世丽容的光照之下。
两军数万人马箭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
只听得当啷一声,一名清兵手中长矛掉在地下,接着,无数长矛都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
那亲兵吃了一惊,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香香公主把信放在他手里,温颜微笑。
那亲兵漠然相视。
香香公主向兆惠一指,轻轻推他一下。
那亲兵这才把信放到兆惠案上。
兆惠见他如此神魂颠倒,立时大怒,喝道:“拉出去砍了!
”几名军士拥上来,把那亲兵拉到帐外,接着一颗血肉模糊的首级托在盘中,献了上来。
兆惠喝道:“首级示众!
”士兵正要拿下,香香公主见他如此残暴,想到那亲兵为自己而死,很是伤心。
从军士手上接过盘子,望着亲兵的头,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
帐下诸将见到她的容光,本已心神俱醉,这时都愿为她粉身碎骨,心想:“只要我的首级能给她一哭,虽死何憾?
”兆惠见诸将神情浮动,便即大声斥骂。
众兵将俯首不语,大帐中只听到香香公主轻轻啜泣之声。
兆惠素性残忍鸷刻,但被她一哭,心肠竟也软了,对左右道:“把这人好好葬了。
那斩杀亲兵的军士见她愈哭愈哀,不禁心碎,叫道:“我杀错了,你别哭啦!
”拔出佩刀在颈上一勒,倒地而死。
《越女剑》中对于西施的描写是这样的:她凝视着西施的容光,阿青【西施的情敌,为杀西施干翻了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剑士】脸上的杀气渐渐消失,变成了失望和沮丧,再变成了惊奇、羡慕,变成了崇敬,喃喃的说:“天……天下竟有这……这样的美女!
范蠡,她……她比你说的还……还要美!
”纤腰扭处,一声清啸,已然破窗而出。
金庸对美女的描写就是这样的,如果将原著的情节放到影视剧里,其实非常雷、非常狗血、非常不知所云。
但是看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这种想法,只觉得描写的太棒了,一个人的美丽可以让起义军不服从指令,可以让剑拔弩张的军人偃旗息鼓,可以让情敌从恨、到羡到敬。
哪怕一个眼神就可以让犯错的人自杀谢罪。
在段誉的心目中,王语嫣就是香香公主、就是陈圆圆、就是西施。
初识王语嫣,忘记了三急,跪尿片刻,又能怎样呢?
我反而觉得扮演段誉的这个小鲜肉够有胆识的,可以说加的这个戏不符合影视剧的审美,对于侧面描写王语嫣的美有点糜烂,但要说毁原著、侮辱金庸我觉得未免有点过了。
讲个玩笑话。
“鱼儿看见西施忘记了游泳”+“大雁看见昭君忘了飞” =“沉鱼落雁”;“月亮看见貂蝉关门不出”+“花朵看见杨玉环羞愧而谢”=“闭月羞花” ;那么“段誉看见王语嫣立马下跪”+“段誉看见王语嫣忘了憋尿”为什么不能=“跪下尿裤”呢?
不只不雅、而且很俗,但想来那个值得让你“跪下尿裤”的美人儿也应该是极好的呀。
关于评分:如果不喜欢,打个两星我是能理解的,但是看了两集就直接打一星我真是不理解。
我看逐梦演艺圈的时候,是生生看完了以后才打的一星。
就算认为这版本是洗脚水,那如果是翔的话又怎么打星呢?
(我觉得我真是又当又立又中二,毕竟我看好多电影不喜欢也是打了一星,不过这两年好一些,基本没打过一星了)黄日华版本刚出来的时候,很多媒体的评价是这样的:乔峰居然戴帽子,虚竹居然演乔峰;李若彤完全就是小龙女,一点没从角色中出来;阿朱太丑,阿紫太丑。
胡军版本刚出来的时候,抨击的就更厉害了,张纪中基本上就拍一部被骂一部。
现在的版本,还是一样的骂,你品,你细品。
我看了某位大神发起的投票,在很多角色上面,这版天龙和03版是平分秋色的;在所有角色上,这版天龙是超越13版的(97版是经典,完全没有可比性,毕竟我也是看着TVB长大的)。
我觉得这部怎么也得5、6分才对吧?
纵使不及格,也不至于是零分。
金庸的武侠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到这个世纪其实已经很难延续了。
有时候金庸剧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传承,就值得被感动和宽容。
如果有人拍个金庸群侠传,再难看我也会追、会看。
因为他存在了,他在流量时代有一丝丝的波澜,在零零后们追捧漫威、DC的超级英雄宇宙的时代,他能存在,就很好了。
还是对金庸剧宽容一点吧,当那些想重温金庸老爷子江湖的主创们(也可以说是为了赚钱,为了炒IP)被骂的连碰都不碰金庸改编的时候,当零零后距离我们儿时的武侠世界越来越远的时候,当想吐槽金庸剧魔改都没有吐槽对象的时候,对于像我这样的金庸迷来说,武侠,就真的要死了。
不知道该骂谁,于荣光你也是动作片出身,你tm导的那叫个啥?
挣钱也要点职业操守吧,行不行,别太不要脸了!
所有人都拿出来漏个脸,铺那么多条线,你以为你很厉害?
一个都说不清楚,啥饭都想吃,啥也没吃到味儿,纯粹是瞎闹!
腾讯竟然还会上线这种垃圾电视,越骂越火?
这行业真是太畸形了!
为了挣钱还能不能有点
于荣光执导的《天龙八部》上线了。
嗯?!
毁完了《斗破苍穹》又倒腾上了金庸剧翻拍。
这年头搞翻拍,人人都会搞事情,于荣光当然也不例外。
这不,第一集就很上头,乔帮主为国为民勇退辽兵。
他就这样单枪匹马勇斗辽军,左手还抱了个孩子,左敲右击游刃有余,身后的丐帮兄弟能否跟上他的速度全无所谓。
短短几分钟的打戏,竟然让我看出了一种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味道。
但是没什么加持作用,很快,豆瓣上一片差评。
喷段誉的,喷乔峰的,喷人设造型的,几乎包圆。
讲真,它和张一山版《鹿鼎记》简直就是难兄难弟,问题没有比较多。
但和《鹿鼎记》不同,《鹿鼎记》败在人设全员油腻,它是另一种绝绝子——以偏概全。
01剧情,纯粹为爽废话不多直接盘它,首当其冲是剧情。
和张一山版《鹿鼎记》一个毛病,剧情太赶。
改编可以有,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第一集也让乔峰大展身手。
而这版,前六集三兄弟齐亮相。
这不是最令我惊讶的,第一集乔峰和慕容复在少林寺比武,前六集主要角色基本都已登场。
我直接好家伙,这完全是部爽剧嘛。
改编最大的忌讳,是不合理。
第一集才过三分之一,乔峰去少林寺找帮主汪剑通和方丈等人商议抗辽护国事宜,慕容复就刚好在少林寺参加比武大会。
而看台上还有宛若迷弟的游坦之,要知道原著乔峰和慕容复在少林寺动手仅有一回,这部剧居然又加了一次,真是绝绝子。
我真不知道这段剧情除了让主要角色提前登场,还有点什么。
除了鸡肋戏份还有更致命的问题——韵味尽失。
剧集的第七集是段誉带着木婉清去见母亲刀白凤,尔后带着木婉清陪着母亲一起回大理。
这一剧情对应原著第六章《谁家子弟谁家院》,原著中段誉见母亲前先见了朱丹臣,从朱丹臣处得知四大恶人同来大理,尔后一行人更是和四大恶人中的云中鹤来了一场恶战,随后才是段誉带着木婉清拜会娘亲,这一情节可谓凶险万分。
然而到了剧集,段誉带着木婉清直接拜会刀白凤,一行人随后和四大护卫一起回大理,一路上太太平平,四大恶人直接在大理出场。
惊险刺激的恶战没了,剩下的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拌嘴,以及妈宝男的妈宝日常,这都什么跟什么。
改编的章法和逻辑这么凌乱,粉丝岂会容忍。
这种观感不亚于张一山版《鹿鼎记》的三集整死鳌拜,完全是针对书迷的一记胸口碎大石。
拍得太赶,原著韵味荡然无存,使观众看完觉得味同嚼蜡的同时,还很容易出现剧情上的bug。
说好的“王不见王”呢?
这部剧里踪影全无,就剩开快车的剧情和一堆慢镜头+特写的打斗场面。
嘛,子弹时间同款特效偶尔看看还不错,可哪哪都是了也就只剩审美疲劳而已。
但是仔细一想,既然是把一部经典武侠小说当爽剧拍,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是这么拍也太以偏概全了。
02人设,降维歪解聊完剧情再来看看人设问题,“乔峰是战狼”、“段誉娘娘腔妈宝”,诸如此类的差评早已不胜枚举。
否定大多是基于木椟在后的逻辑,但这么做其实意义不大。
既来之且盘之,没有盘不出来的问题和原理。
先来说说乔峰吧。
杨祐宁的气质和演技,确实和原著中光明磊落豪气干云的乔帮主关系不大。
但对照战狼式的剧集人设和杨祐宁的型男气质,却又可以理解,只不过是此乔峰非彼乔峰的观感嘛。
我不知道选角思路是否基于杨祐宁的气质,秀气中透着硬朗,硬朗中又带着少许邪魅。
这种气质的确不适合演绎悲情英雄,倒也能成为硬汉担当,只不过对剧本有些要求。
就像《建军大业》里的钱大钧,我不是说杨祐宁演的好,而是基于对历史人物的印象和剧本的格局,两相衬托之下他那股狠劲反倒也能代入角色。
这对于剧组和出品方来说大约是种取巧,可对于金庸剧来说是一种不幸。
段誉的塑造失败,原因和乔峰的失败一样,也是因为选角不当+片面定义。
只不过和杨祐宁相比,饰演段誉的白澍多了一份尴尬,他演的段誉和吴邪几乎一个样。
只不过他把吴邪塑造成了叔宝,把段誉塑造成了妈宝而已。
还是用第七集的剧情和原著做个对比吧,原著里刀白凤明确表态不愿意回大理,段誉先是表态“好,你不去,我就在这儿陪你。
”随即对朱丹臣道:“朱四哥,烦你去禀报我伯父和爹爹,说我母子俩在这儿合力抵挡四大恶人。
”看似只是无足轻重的两句话,实际表达的是段誉的孝顺和顾全大局,在强敌环饲的形势下毫无半点忸怩姿态。
而白澍的段誉,这反应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朱丹臣拜会刀白凤,段誉第一反应居然是顺势打小报告:“娘,这朱四哥总是想捉孩儿回去,孩儿不愿回去。
……”说话间段誉面朝母亲做满脸堆笑状,一脸的期盼加小兴奋,看来妈宝这差评还真不是瞎给的。
尽管原著里段誉表态的说辞没有删减,可无奈顶着个妈宝人设,怎么看都是于事无补。
03翻拍,路在何方乔峰=战狼,段誉=妈宝,这种以偏概全的解读思路居然成了一种政确一样的存在。
曾经我们以为于正版本的翻拍会是金庸剧的下限,怎料短暂的后来居上过后,迎来的是比于正更低劣的下限。
从还原到魔改,再从魔改到粗制滥造的爽剧,这届金庸剧翻拍出品方都是什么神(keng)仙(die)。
再这么省下去,金老先生的IP怕是要死。
一切都是为了赚快钱,你爽我爽大家爽,管他原著是什么。
原著精神、大众印象和影视形象,这三者之间本就有不小差距。
只是没想到,这道理会被钻空子钻成这样。
乔峰的大仁大义,虚竹的木讷纯良,段誉的执着谦逊,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才是原著中最为巧妙的三维平衡。
到了杨祐宁版,乔峰变成了一个能打战狼,一心一意抗辽,江湖豪侠变抗辽志士。
专注与谦逊并存的段誉,成了一个心智未熟的妈宝。
反而是前六集里戏份寥寥的虚竹看上去相对正常些。
三维平衡是没了,和“王不见王”的独到格局一起惨遭剥离。
为了优化观众的观看体验?
为了帮助观众理解原著?
别逗了,还不都是碎片化阅读的后遗症,妥妥的时代症结,虽然很无奈,倒也挺现实。
《天龙八部》是于荣光的滑铁卢,全体金庸迷的意难平。
但它大约只是失败的开端,而不是终结。
要知道新版《神雕侠侣》已经在来的路上了,看人设也不怎么有原著那味。
如果翻拍思路不改,金庸剧真心没有未来。
人性本身,才是金庸剧和原著的魅力所在,只是这一抹异彩离我们未免有些遥不可及。
8月20号21点左右“后面几集好看多了,十四集之后渐入佳境”这个阶段,几个豆瓣五星好评的主页都是在2021年五六月注册的。
都标记了十来部不太有名的外国电影。
但都在当中夹杂着好评了《你好,火焰蓝》。
感觉并不是一部特别🔥的剧。
很神奇的,有这么多人看过。
8月20号22点左右“前面的慢动作多。
后面的武打动作真强实剑”“这版杏子林拍的太好了”8月20号23点左右“王语嫣和慕容复太有cp感了”????
“岳老三太搞笑了吧”8月21号19点左右“康敏、马夫人和木婉清演的太好了,未来会成为经典。
”注意,康敏和马夫人是并列关系。
这个阶段,几个豆瓣五星的主页同时好评了《黄庙村,地宫美人》。
我去搜了一下,这片子这一天才上映。
知乎有两人看过。
看来看过这片子还觉得好看的人,因为某种原因,富集在天龙八部的五星评论区。
8月21号21点左右明显出挑的好评集中在三星四星,五星比较少。
评论重点放在了“杏子林好还原”和“康敏好坏,朱珠演技好好”这两条上。
豆瓣主页显示,都是2021年六七月份注册的好。
都好评了《与君歌》。
但没有好评黄庙村和火焰蓝。
这是不同公司的水军,在一波一波地作业吧?
8月21号23点左右这会儿的好评感觉都是真观众诚心打的。
各有所爱,无可厚非。
8月22号12点左右"后面就好看了,越看越精彩” 都是2021年6月的号。
最近三个好评都是《眷思量》《天龙八部》《与君歌》,连顺序都一样。
其实上午排早饭的时候,我先看了一眼,那会儿都像是真心评论。
看来早上上线的只是真观众。
8月22日13点左右“选角贴原著。
乔峰太感动了。
将来会成为一代人的经典” 都是2021年7月的号。
有几个注册很多年的老号,但是从2021年七月才有活动。
都五星好评了《眷思量》8月22日15点左右“我都看哭了。
我爸都看哭了。
”这几个打三到五星的都有。
都是2021年7月的新号。
标记的都是各式各样的老剧。
但是!
他们都只发了三篇挺长日记“男性支原体”“男性前列腺”“男性尿道炎”。
电线杆小广告终于找到了他们知音。
“还是挺好看的。
没必要给一星”看上去都是中立观众口吻,给的三到四星。
但他们都是2021年7月的新号,标记的是各式各样的老剧。
但是!
他们打标老剧短评驴头不对马嘴。
比如对《拯救大兵瑞恩》短评“怎么说呢,感觉还行,倒也没必要打1星。
张嘉益对这类角色拿捏的很精准了。
”???
对一部90年岁代爱情剧短评“一直都很喜欢法医秦明。
”???
8月22日21点左右“段誉演技太好了。
段誉真香了。
”集中四星五星刷了一波段誉演技。
已经全是2021年8月的新号了。
是不是库存耗尽了?
还标记老剧,但短评驴头不对马嘴的套路。
我发现“张嘉译,沙溢,白展堂”在短评中重复出现的次数极其多。
这是不是一石二鸟,干一件事能收两份钱的意思?
8月23日13点左右“乔峰太厉害了。
乔峰太感动了。
金庸剧什么时候看都是经典。
”集中刷了一波乔峰和情怀。
都是2021年7月的新号。
标记的电影集中在tvb。
但是!
短评都是点评演员表里第一或者第二个人人“真帅”“真美”“演技太好了”。
我想信很多人确实是会发这样的短评,但每个短评都是这个套路,五星好评里面连着四个都是这样的用户,就真是挺奇怪的。
8月24号17点左右“于荣光太有想法了”我是没想到还能从这个角度夸。
+前面已经写了的诸多说法。
这会儿的好评基本都是真人打的,没有发现收钱水军的痕迹。
但这群58月新号后面的观众口胃口可是非常的一致,有80%的记录重叠。
比较出挑的是有好几个都一开号就好评了2017年的《寻梦历险记》这也是另一种不属于寻常观众的组织吧。
8月25日晚19点我往前翻了最近十个小时的短评,共71条。
每个人的主页我都看了看。
其中只有一个一星,一个三星,一个四星因为是号新加➕标记的影视剧很特别,有一点可疑是收钱办事的,但也可能也不是。
点播的阿朱昨天还是前天已经死了,所以剧组的集中宣传期是不是已经过了?
没钱买水军,天下太平了?
这71条真人短评,一星⭐41个,两星⭐18个,三星⭐5个,四星⭐5个,5星⭐2个。
算下来豆瓣得分3.438月26日20点22点这个时间段集中出现了一波四星五星的好评,把评分刷上了3.8. 12点之后到27号早上8点,评分的总体又回到了之前一星二星为主的水平。
这一波四星五星里大约有三成是真实观众评。
能坚持看到这会儿的,除了我这种又闲又较真的,应该也确实觉得这剧还可以。
剩下七成四星五星开始集中写了一波关于“爱情”的小作文。
这些都是6月之后的新号,除了最近那几个我前文出现过的刷分重灾区几个剧写了两行评论,剩下的标记全是无评论五星,或者评论“很好”“不错”“厉害”加五星。
其中还有一个号除了最近刷分重灾区的几个局,标记的竟然没有2000年以后的剧,最早的一部是1925年的剧。
所以这些观众是休眠了一个世纪最近刚醒吗?
8月27日13点左右连着9个3星以上的评论,都是8月份的新号。
我很好奇剧方的kpi是把这部剧刷到多少分。
感觉刷三星刷不及格啊。
8月27日15点左右“杨祐宁演技太好了”“阿紫演技太好了”“阿朱演技太好了”“段誉演技太好了”评分回落到3.6之后,连着18个5星好评都是8月开的新号。
都标记了1520影剧。
头四个标记都是《穿越火线》《主厨的荣耀》《一剪芳华》《留法岁月》8月27日23点之前评分刷至3.8一连18个长篇大论各个演员演的如何好的五四好评,都是8月的新号。
标记的十来部电影和剧都是之前提到过的各个重灾区。
8月28日早8点半从昨晚十一点之后,不正常的评论准时消停了。
我认真翻了截止至最后一个水军的所有评论。
共42条,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每个都是真观众。
1个五星⭐,4个四星⭐,3个3星⭐,6个两星⭐,28个1星⭐。
综合评分3.33。
还是很稳定的。
8月29日早10点评分回落到3.6。
昨天晚上只有9个三星+五星好评不正常。
款刷了一波萧峰和阿紫俩人怎么配。
我呸。
10点就下班了。
比前天早下班一个小时。
都是8月的新号,最新四个好评的顺序都是《最酷的时世界》《机智的上半场》《满月之下请相爱》《天龙八部》截止至最后一个水军,一共有61条短评,我每一条都认真看了,都是真实观众的真心评价。
其中五星⭐0个,四星⭐4个,三星⭐8个,二⭐12个,一星⭐37个。
综合评分3.31。
相当稳定。
8月29晚17点今天是超前点播大结局吧,从今天上午11点到下午18点密集刷了一波高星。
这个时间段的三星⭐以上评论里,只有两个背后是真实用户。
剩下的49个,各个都是水军。
这49个,包括了那波写三篇男性这炎那炎长日记的。
包括了那波除了今年几个流量剧五星好评,剩下的标记全是二十年前电影的。
包括了好评老剧驴头不对马嘴的。
还出现了一波第一个好评的记录是五星《云顶天宫》的。
很有意思的是,今天这一波,相当一部分都只加了某个城市的租房小组。
有人是深圳各个区租房,有人是广州各个区租房,有人是杭州各个区租房,然而上海的加的都是兼职组。
我绕有兴趣地看了个加深圳租房租房,发现他不是要租房子,而是转卖租房信息。
这真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既养号,又不耽误坑钱。
18点之后,可能是超前点播可以看了?
出现了一连十几个真实观众的真诚三星⭐以上好评。
四五星⭐依然不是很多。
一二星⭐依然很多。
感觉今晚水军还要有一场大动作才对的起这个大结局吧。
8月31日上午10点左右昨天晚上水军是10点半之后消停的。
截止至做完最后一个水军一共有83条短评。
其中一星⭐42个,二星⭐13个,三星⭐18个,四星⭐7个,五星⭐3个,综合评分3.97。
基本可以算4.0了,这真是质的飞跃。
9月2日晚17点两天没看,评分掉到3.5了。
这还是每天都有水军密集刷五星的情况下才3.8掉到3.5,这是大结局拍的有多烂。
今天水军是从下午14点开始工作的。
第一个水军的第一个五星好评是《爵迹》内容是“范冰冰演的潘金莲太精彩了,不啦不啦不啦”得有100来字。
想念你的《舞乐传奇》《木府风云》《南侨机工英雄传》,而不是现在这些我想念你《舞乐传奇》里虽然粗陋却有诚意的打戏,想念那里面人物看着廉价却用心的服化,而不是现在这些。
看那些慢镜头,看慕容复和段誉的装束,我怎好夸出口?
我想念你《木府风云》里选角的恰到好处,木增,阿勒邱,甚至反派舅舅都如此贴合人物设定,而不是现在这些。
看了他们的表演,我很难去相信,那是乔峰,是王语嫣。
我想念你《南侨机工英雄传》里紧扣的情节,饱满的剧情,而不是现在这些。
北乔峰南慕容的对手戏也好,其他改编也罢,作为观众看来真的很不适应。
于荣光老师,哪怕你再去拍一部《狼毒花》我都可以看,而不是一部又一部的《斗破苍穹》或者《天龙八部》。
因为知道你能力不限于此,所以心情更复杂。
不知你何时才能重出佳作呢?
哎。
说实话,如果不是今天翻腾讯的话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玩意的,本来想点开看看有木有什么新感觉(毕竟经历了棒子段誉和滑板乔峰以后……额……那个里面的插曲《痴情冢》还是不错的,也是我对上个版本唯一还不错的印象),但是第一感觉就是乱,不是说乱就不好,但是至少也得拍出点美感来吧???
最后开2倍速连20分钟都没看下去。
最后百度了下,感情是化马的于导的新作啊,我虽然不是斗破粉但是当时也听说了不少斗气化马的事的,斗破我没看过,但是怎么也不可能是武侠吧?
金庸虽然是武侠,可是确定要这么毁??
另外前20分钟出来的两主演, 杨祐宁、白澍 。
杨祐宁说实话以前我根本都没看过他任何作品,本来还以为他和那些鲜肉有区别,最差也应该是李易峰那种的演员吧(虽然李易峰前期也是鲜肉流的,但是动物世界以后我对他的印象多少还是有所改观),但是现在第一眼看到乔峰,我就知道我错了,大错特错,他指定是资源流,要颜值没颜值,要演技没演技,乔峰?
确定不是虚竹???
再说白澍,我前不久刚刚看完他的云顶天宫(别误会,不是为了看他),恩,怎么说呢?
一言难尽吧,正常的鲜肉水平……没什么期待,也没什么失望,一贯的鲜肉标准。
最后我想问问于导,您老是怎么把钟灵、王语嫣、阿朱、阿碧、这几个女的区分出来的?
确定在拍的时候不会弄错?
17射雕里的穆念慈、华筝、孙不二和梅超风四个我就觉得够网红脸的了,但是这版天龙上来20分钟里一水的网红脸,拎出两个来玩找茬游戏绰绰有余啊……
史上最干瘪乔峰~尤其后期那巴伐利亚式的小胡子忒让人出戏了~您演孚比斯更合适~白澍很认真,但天份实在有限~张天阳原本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他影视剧表演一向容易用力过度+前期妆灰头土脸+这两年瘦的吓人+本剧设定他自幼被校园霸凌~结果这个虚竹格外的别扭+窝囊~慕容复能给他就好了~阿紫比我想的好,阿朱怕是最符合原著的了,她就是个小丫头,乔峰爱她只因她重情重义,苏星河,李秋水,段正淳都不错。过于精简,有些我很喜爱的细节,如童姥说自己练的功让身体长不大虚竹说师叔祖说练手少阳三焦经就会这样,童姥惊诧道“不错~少林寺不愧是武林名宿,你一个小和尚都能有这等见识~”生动至极~只有03版拍出来了~黄版改编最好的还是童李临死握手言和:“我们为了一个不爱我们的蝻荏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这才是真正应该展示给世人的。
台词硬伤多,武打动作尬。剧情改动不小,未脱原著框架。质量高开低走,水平每况愈下。几位重要角色气质不符,倒是意外还原了原著中许多不起眼的人物和对话。
吃团圆饭么第一集全部人物扎堆出场。。。。选角真是一个比一个失败,乔峰憨段誉傻虚竹虚,动作全靠慢镜头+特效,一个轻功飞来飞去简直堪比修仙元婴,女角色造型一个比一个奇葩,毁颜值
不是一无是处的 导演的功力还有 角色也基本贴合
实事求是的讲,不算太差。但是绝对谈不上好。其一就是选角不够严谨,王姑娘不美,段誉太浮夸。阿朱和阿紫选得不错。其二就是很多场景重复,大理段王府出现的亭子,在江南也出现?辽国跑马场反反复复就是那个一个场地。是经费不够吗?其三,打斗场面,居然还和香港黄日华版的一样,龙吟虎啸。总的来说,和03张纪中拍的差距有点大啊。
单就第一集剧情已是离谱到难以挽回的程度了。金庸写天龙八部时用了一种“王不见王”式的布局,书过五分之一才通过段誉视角引出突然现身的乔峰,随后迅速展现连续高光;书过五分之三才在众人千呼万唤中带出的慕容复,随后次次办事拉胯高开低走,这都是有精心设计的。第一集就让没当帮主的乔峰遇上玄慈,等于消解了带头大哥的意外性而且迟姓老者波若掌那段必将说不通;现在就遇上慕容复,等于直接把杏子林“我没见过慕容公子,但想他一定是好汉子”的逻辑毁掉大半;现在就遇上虚竹,更直接抹杀少室山三结义乔峰从眼见一个低辈弟子窜出到“和这种人结义也不枉了”的反差感。更不用说乔峰打个慕容复要这么费劲、汪剑通和玄慈谈论乔峰时不会如此生分、“玄慈大师已通知兵部”这种细节离谱但我已经不指望编剧考究的点了。我真拜托编剧先搞搞清楚,再下笔成不?
基本忠实原著,没有乱开脑洞,剧情紧凑,虽然跳过细节很多但没有感觉有些地方不连贯,用心拍了
挺一般的,看了五集,感觉找不到亮点。。。
啊怎么会这么浮夸 第一集那个摸胸……认真的吗
2021版的评分这么低啊!以前没有看过《天龙八部》其它的版本,没有比较,觉得这部2021版从演员到情节、置景、制作都还可以啊😀金庸作品改编的,评也评不出个新意,罢了!引用用剧终一副《无常》对联吧:红尘有情皆孽,凡世无人不冤。
其实还行吧
拍的挺好,挺用心的,就打高分
不配挂上金庸的词条
镜头很奇怪,基本没有远景。口型完全对不上,我都怀疑是不是我电视声画不同步了。现在这个年代,不配音是奢侈的,但是你配配好吧。王语嫣,出场被两个丫头比下去了。但是勉强能看,我会看下去的
也没那么差吧
不至于那么低吧?反正女生们都挺漂亮的 看着赏心悦目 喜欢这版的风波恶
杏子林开始观感明显上升,开始追起来了/完结了,减一星,有小惊喜但是大事件都太难受了……
下班后做运动瞅了两集,属实难看,后面看完了,更加难顶
正在观看,挺感兴趣的,这版改编挺大的,从海报就可以看出来。追完了2021/814-30半个月时间着实不算长,等更时还看了几集射雕英雄传与小说新修版的书剑恩仇录(不甚喜欢,半月还只看到3/5)但天龙和射雕确实让我大大惊讶,对金庸的印象从儿时对武侠的好奇变为深深的敬佩;半月间还看了几部电影,感到电影与电视剧各有各的魅力;对天龙八部这样宏大的故事来说还是得电视剧来展现才更有味道;金庸是现在中国爱情小说写得最好得人(没看过什么其他人的)!当然这版的问题挺多的。
太烂了,这踏马的拍的都是些什么,演技差台词烂服化道也不行,武术指导生怕别人看不出来是吊威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