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人依旧》,感觉海报比电影内容吸引。
硬照还是有想象空间。
旧时代蛇一样腰身的年轻女子……多少人梦中的期盼。
原以为电影会很激扬,豪门遗产,共军进城,在事业和感情上都充当赌徒的潇洒男人,两个有姿色的女人……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平淡,如同一杯贴了贵价的山泉水(其实是自来水)。
电影风格无疑是唯美的用心的,剧本却还是硬伤,角色塑造也让人无法体会: 什么大家小姐?
老父去世才几天,就穿红着绿了,还帮着妹妹梳妆打扮,一边是丧父的凝重,一边是迫不及待的欢娱。
大小姐没有一点大气风范,倒是家里的老妈子有见地,句句都是金。
连女佣也胆敢和大小姐耳语,真是一家亲了。
二小姐本是有志要做女医生的学生,该不是柔弱的小家碧玉吧,怎么就不停地在观众耳边念念叨叨欲断未断的奇怪的柔肠话?
穿了暧昧的桃红大花的衣服还套件旧校服回去上课?????
对于从前,就只是反复说母亲被送走,羡慕姐姐漂亮,这么简单的人生?
因为一时之念就生了嫉妒,去抢姐姐的情人?
既然是准备逃亡了,怎么没几个人是仓皇的神色,反而都是隐士的悠闲做派?
连学校的学生也一个不少地安坐等上大学的考试?
政局都不稳了,还顾得上什么法律条文,非要签那么一个名才能掠夺财产?
(太平盛世就怕打官司,乱世里面贪婪的自顾逃命的人还想做君子?
) 妞妞折花自带,多少有点勇敢,但从何时开始有这心思的呢?
一个未谙世事的女孩子即便是生理上成了女人,政治触觉上也不会转变得那么快速吧,突然就觉得进城来的是清新的风??????
《美人依旧》不是现实的三角恋,是离越现实人世的爱。
爱,如梦,都是美的。
《美人依旧》是一部我期待了已久的片子。
因为很久之前看过周迅在宣传海报上漂亮的妆容搭配直率的眼神,直击人心。
终于把它看完,有些被欺骗的感觉,果然电影简介这种东西是不能相信的,而且文字越优美越不可信。
“每个人的出生,都有两种可能:或者做男人,或者做女人。
一些人成了男人,而不知道为什么,一些人却成为了女人。
”开头是周迅的独白。
王志文演不出那风流倜傥的失意商人的魅力,而邬君梅更是缺乏李家大小姐的气质和魄力。
两人无论着装抑或言谈,总是破绽百出的。
好在周迅的姿容为这部电影添了一些亮点。
她在白色窗帘下微微昂起栀子花一般洁白清新的脸庞,用一种天真的神情看着楼下,带着少女特有的羞涩,让人怦然心动。
而王志文在风中伸出来一只手,风带动衣炔,轻轻飘动。
忽然让人有浪漫的感觉。
细小又青涩的感情,脆弱得随时都会随风而逝。
情节苍白而空洞,不自然的表演,发展过于仓促,感情交代得些微混乱而无轨迹可寻,无论是姐妹之间的感情,还是男女之间的感情。
那一声“姐姐”叫得真是矫揉造作。
又何苦硬要把时代背景和一场单薄的爱情混在一起发生呢?!
在大军进城时,周迅说:“我终于明白了,爱是不可以随便的。
”真是太可笑了。
看到最后我还在想着,千万不要是两姐妹抱头痛哭的画面啊。
果然,虽然不至于抱头,但居然“奇迹般”地和好了。
真让人不得不感叹,女人啊,果然是善变的动物吗?
呵,事实是,有哪个女人不自私?
有哪个女人不会因爱而生占有欲?
这结尾真是老套又毫无意义,又不是家庭伦理篇,搞什么家庭和睦的教育!
那张全家福照得莫名其妙,而邬君梅那句:“好象真是不同了,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然后立马上来一闪闪红星和几个人民解放军,看得我差点大笑出声。
这电影到这里,才真正叫做真是一烂片啊!
恩,高潮,高潮!
关注这部电影,是因为胡安导演的前一部作品《西洋镜》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虽然感觉《西洋镜》缺乏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无论从叙事、表演,还是美工、剪辑,在华语电影中都可以算是一部上乘之作。
所以这次胡安再度出山,自然要好好关注,更何况是和周迅合作。
从《大明宫词》开始一直都喜欢周迅,这个女人身上有着中国演员身上少有的灵气,天生就是个演员,更何况大家都是浙江人,所以基本上有周迅的影视剧是一个都不会拉下。
周迅在很大程度上和我喜欢的张柏芝很相像,都属于天才型演员,但是不够努力,很多时候都是凭着小聪明在演戏,缺乏对自己所演角色的整体控制力,所以如果碰上了好的导演、剧本和角色,她们就会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但是如果剧本对角色的塑造不够完整,她们的表演也必将是残缺的。
这个真理已经一次又一次被证实。
很不幸,周迅在《美人依旧》中再一次残废。
这是一部充满了颓废气息的电影,颓废来自于形式上绝望的艳丽,来自于各个角色每天都好像生活在世界末日的情绪。
作为一个男性来看这部电影,总觉得很多地方让人不可理喻,特别不明白电影中女性的瞬息万变是本性使然,还是编剧剪辑的问题。
整部电影有着散文的气质,但是没有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导演说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对不起,我没有看到,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导演把一个小女生生拉硬拽地拉扯大。
剧本的残废必然造成角色的残废,周迅在每场戏的表演都无可挑剔,但是仅仅这样是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角色的,只能让人特别惋惜周迅的认真,换来的是这种结果。
都说周迅是破嗓子,但发现电影里邬君梅的声音还要破。
王志文的存在只是起到了一个花瓶的作用,奇怪王志文怎么会接这么一个角色。
唉,失败啊失败,失望啊失望……
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听周迅的声音。
我非常喜欢周迅的声音,让人心静,特别是从那种古老的画面安静的缓缓进入你的耳朵里再流进心里的感觉,更让人喜欢。
瘦弱的身子不禁想让人搂在怀里,那种民国时期上海女人穿旗袍的独有的气质与美在她身上像熏香一样萦绕。
周迅站在镜子之前,渴望亲情,渴望爱情,感觉自己得到的时候发现原来最终还是要被抛弃。
她缓缓拿起那朵红色的花别在头上,对自己说:我姓李。
所以当她和黄先生见面的那一瞬间我就仿佛看见了她后来向他靠近的脚步。
周迅的旁白贯穿电影的始终,音乐缓缓从心上淌过,不知不觉间,电影就结束了我不喜欢多情的男人,尤其是有魅力的多情的男人,这种人最伤女人心我周围就有这样的男人,他们会对你好,像爱上你了一样,可是当你觉得已经爱上他的时候又发现自己可笑的是一厢情愿。
让你不知到底是他多情还是你自己多情。
这好像与电影中的黄先生不太一样了,因为他对这两个女人好,徘徊其中是因为他爱,爱她们之中的每一个。
一个美丽多情,一个年轻善良,一个红玫瑰,一个白玫瑰。
幸亏谁也没有和他在一起,如同一句话说的: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玫瑰就成了衬衣上的一颗纽扣,而红玫瑰却是心头的一颗朱砂。
可能她们都没有成为黄先生身边女人中的最后一个,可是却最深刻,我喜欢这个结局,美人依旧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负面的,认为过于简单的情节和晦涩难懂的独白,像是导演要可刻意拼凑一出美学与爱结合的摄影作品,事与愿违的是,观众认为妖娆的妆容和粗糙的布景并不能给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加分多少。
我总是习惯在每部电影中寻找美好的光点,而并不是一味的批判,因为批判对于电影的创作者来说是过于残忍与苛刻的,就好比人家努力做了一件事,也许没有做好,但是我们应该宽容并且鼓励。
美人依旧里对感情的诠释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小菲与姐姐的感情,姐姐与黄先生的感情,小菲与黄先生的感情,丫鬟与黄先生的感情,还有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的父亲与小菲的感情···剪不断理还乱,我明明应该恨你,却难以自拔的爱你;我明明对你牵肠挂肚,却缠绵在他人怀里,我一直以为我是理智的,为什么遇见了你后变的如此恍惚不定,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原来的模样··我知道我比别人漂亮,我和别的女人不一样,我以为你会和我执子之手,我以为你有一天会离开她的怀抱。
怎么我的“以为”通通成了一厢情愿,留下的只有你的渐渐远离的背影,在光与影的交界处燃烧成一束光。
很喜欢拍摄旧上海的电影,即使有些故事情节显得冗长乏味,但是那个年代的人总有一种桀骜的表情,眼神里透露着忧伤与坚定,像是对爱情最向往最忠诚的一代人,可能与爱谁并无关系,这份执着是现代人已经渐渐遗失的本性。
我不知道这样的形容是否恰当,是否能被人理解。
很多时候,我自己是不相信爱情的。
美人啊,你一路错;英雄啊,你错了一路。
很诡异的歌唱,绕梁的悲伤。
美人依旧,是挺久以前看的电影了.在自己的本本上看的,当时窗外阴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了大雨,一片雾霭弥漫.这种气氛倒蛮适合电影里阴阴郁郁,愁云残淡的.看到介绍时不感兴趣的,因为这种两女争夫,旧上海的洋派,暧暧昧昧又不知所云的情节向来为我所不耻.然而,可是,我还是看了,缘于周讯这丫头:古灵精怪又单纯清澈.我还是很喜欢她,很给她面子的,虽然我没有惠顾电影院,没有买正版碟,而是DOWN下来看的.我花了时间看她的作品,又透支精力写影评,就已经是对这部并不出色的电影最大的鼓励了.嗯,只能说这些了.我又不是吹鼓手.当时间流逝,我们不再年轻,不再美丽,我们还有回忆,还有涵意.
影片给人陈腐而奢华的感觉,乱世中的没落家族上演的不伦之恋。
周迅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非常模糊,经常在抗争和妥协,理性和感性之间摇摆不定。
而片中王志文和邬君梅风度尽失,演技尽失,只会用别扭的台词互相谩骂,说对方是“腐朽、愚昧、俗气的女人(男人)”,而我想借用一下这句台词来评价这部电影,这是一部腐朽、愚昧、俗气的电影。
二小姐走进这个家里我就冥冥之中感觉到一切将要变化都要变化……果然,她搬进了这个家,怀着“等我要过来学费就离开这里”的出事的愿望,和大小姐住在了一起。
一个从小她就很羡慕很喜欢的闺秀。
当然,作为一个丫鬟与老爷的私生子,她能得到的与她姐姐所拥有悬殊永远不能填补。
可遇到了他的未来的姐夫,所以在她知道她们爱她却又利用着她时任然没有选择决绝选择离去一个少女对成熟男人的魅力不可阻挡的让她一步步走向爱情,以至于不能自拔的与姐夫偷情。
这里,包含的 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占有的欲望,一个心灵中压抑了从小以来的欲望与报复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 仇恨考试的时候,她很茫然,曾经的医学院的理想还有靠自己能力生活的愿望都在这样纠结的爱情里变得无足重轻。
终于到了最后她发现了“我错了 错的很糟糕,让我走出泥潭吧 ,为了自己也为了姐姐”可是,姐姐也在变化,当她一直对深爱的人请求出国结婚时发现自己与丈夫注定是走不到一起去的。
就像曾经的那些女人的照片,就像她的他和妹妹的一段偷情。
美人啊,你是一路的错。
那英雄他们是错了一路。
何必伤感情。。。
唉……可嗟可叹哪!
后来,军队进城了,跟那个男人一起走的居然是妞妞。
因为她们都不愿意走。
但是,男人没人带他,隐约中我感受到了这个男人的深深地忧伤。
是的,他,也变了。
一切,就是这么出人意料“我终于理解了姐姐,他和我一样都是同路人”小菲和她的姐姐又回到了李家大院,姐妹两人完满而幸福的跟家里的人一起合影。
故事到此,结束。
不管怎么说还好结局是完满的。
看完了整个影片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两句话一句是;记得母亲说,女人是很麻烦的 她们太聪明了, 既不能忘记又不会去原谅另一句就是:爱,是不能随便的。
女人,是麻烦的,源于她们的聪明,尤其是美女,聪明的美女爱,不能随心所欲,这里的代价是永远不能衡量出来的。
心伤难疗
因為世間的愛情太多輕薄,太多變數。
新人舊人的交替,像走馬觀花一樣。
女子的愛情也如花一樣開了又敗。
在舊公館的大廳里,那樣空曠,姐妹兩個一起跳舞,一起歡笑的樣子,讓我覺得心酸,讓我覺得感動。
心裡疼疼的。
唯有親情才是永恒的。
兩個渴望愛的孩子,只有在姐姐妹妹身上才能找得到。
那是永恒的,讓我來溫暖你,讓你感覺安全。
“你是我的姐姐。
你什么都有,我要让你尝试失去的滋味。
我知道他对你很重要,我要得到他。
我不惜牺牲自己,我要把他从你身边夺走。
这个男人,你的男人,让我感觉到温暖。
我甚至迷恋上了他。
可是我亲爱的姐姐。
虽然我让你受伤,但是我仍然是需要你的。
你是我唯一的亲人。
唯一的。
”男人不是东西,他独自离开了。
他也带走了她的年华。
但或许他的离开是好的,他的离开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他让我们重新站起来,让我们真切地牵起彼此的手。
让我们如此美丽地坐在一起。
或许该谢谢他。
在撕裂的青春画卷之后仍然会有你舒心的笑容。
这就足够了。
为了说故事而说故事,一点也不美好。剪不断理还乱,明明知道最终的结局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
周迅、王志文和邬君梅都是实力演员,可是没太看明白,太文艺范儿了,而且这电影的剧情跟这名字到底有什么关系啊?
我迅还是美。
不知所云
搞不懂,totally的搞不懂
早期女权主义电影,黄先生自始至终像一个诱惑的符号,面容模糊;妹妹的妆容由清纯到艳丽到黑化,最终又回归清纯本真;姐姐由明艳到洗净铅华,丢弃让她迷失自我的诱惑(男人),女性在认清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最后振兴家业(认真搞事业),走上正轨的曲折故事
俗套的剧情,有章可循的导演风格,橘艳诡异的造型,开头知下场的惯用手法,组成一起,居然不见得坏到哪去。比起某些高贵冷艳的出产,这部作品不单薄,不俗气,不空。
最后陪在身边的是家人
姐妹之間的真愛真恨。
啊是不太好看
你为什么还不选一个,我是不可能不伤害她的
多好的演员啊 本子失败了
一部有点像话剧的电影,大势当前,还是男人比较理智。
我想 人物的丰盈 确是这样的
画面很美
画面很美~
做作未遂,商业又商业不起来,真尴尬
都没啥印象了
这是我见过最美的周迅。
无论什么理由 爱 是不能随便的